当前位置:首页>
有些前胸后背痛确实是颈椎惹的祸,有些前胸后背痛是冠心病惹的祸。
经常有后背痛的患者来心内科看病,怕是心脏的问题,结果通过问诊和查体,考虑颈椎可能性大,让去骨科看门诊,还半信半疑的。
也有明明是心绞痛发作,却坚信自己是颈椎病的。
颈椎病、心绞痛引发的前胸后背痛,不同病症有相同的症状,容易让人分不清楚。希望通过这篇医疗故事,能让大家对二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手头还有一个颈椎病误诊为心绞痛的病历,有时间分享给大家。
这是2年前的医疗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李阿姨,今年66岁了,多年前丈夫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过世了,她和儿子相依为命。
之所以想起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李阿姨的儿子,最近也出现了前胸后背痛,她怕儿子和她一样也是心脏的问题,所以赶忙来找我。
李阿姨的儿子强哥,今年40岁了,在外地郊区工作,这几天就觉得好端端的出现前胸后背痛,而且不见好转,一想起李阿姨的情况,他又是在郊区,用他话说打个120电话,救护车1小时也到不了,真有事急救人员赶到黄花菜都凉了。所以感到很害怕,和李阿姨通了电话,被喊了回来找我看病。
原来强哥平时工作不忙,是个游戏迷,经常玩手游,有时候一玩就是一天,他的胸痛、后背痛无活动后加重的情况,左肩部还有压痛点,做了心电图,显示一个正常心电图,所以我介绍到骨科门诊,经骨科医生诊治,被确定为颈椎病。经过对症止痛、理疗之后就明显好转了。
书归正传,我们还是来看看李阿姨的患病情况,二者相比较,大家就会对颈椎病和心绞痛、心梗所致的胸痛、后背痛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
丈夫过世后,李阿姨就一直寡居。儿子强哥和前妻离婚了,有个女儿,后又谈了个女友,现在已经结婚了。3年前强哥被调到外地工作,女儿一直和奶奶生活,又开始祖孙相依为命。
丈夫去世后,李阿姨很消沉,于是学会了吸烟,每天半包烟。因为李阿姨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所以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麻将。把孙女伺候上学后,自己就去搓麻。搓麻的时候,烟也会凶了起来,一包挡不住。她和丈夫一样,也患有糖尿病,但是有丈夫的教训,她平时血糖倒是控制的挺好的。
因为经常搓麻的缘故,让她总是觉得肩膀和后背痛,最后呢前胸也会有酸痛的感觉。
所以李阿姨就自己经常艾灸,通过艾灸前胸后背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李阿姨也觉得很是受用。有的时候就是胃不舒服,用艾灸灸一下也会觉得很舒服。
这一天李阿姨上午又搓了半天麻将,今天的手气似乎差了些,李阿姨有些上火,就觉得有胸闷的感觉,后来呢又觉得胸疼、后背痛。李阿姨感觉又是颈椎病犯了,所以就又艾灸了起来。
经过艾灸呢,似乎疼痛缓解了,但仍觉无力、气短,胸痛后背痛一阵阵的发作,李阿姨就一遍遍的艾灸,到最后艾灸就不起作用了,疼的大汗淋漓,胸前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令她喘不过气来,孙女晚上回来看到奶奶,满脸大汗,赶紧拨打了强哥的电话,强哥给女友打了电话,又拨打了120。
强哥女友陪着李阿姨来的急诊,一查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ST明显压低,T波倒致,结合症状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入我科。
到病房后,我一接诊就闻到一股股浓浓的熏艾的味道,也就猜到了十有八九,一定是把心梗当成了颈椎病治疗了。后来查心肌酶已经明显升高,建议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是李阿姨拒绝了,后来经过抢救治疗后,李阿姨胸痛、后背痛、胸闷、气短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总算是有惊无险。经过治疗,李阿姨好转出院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经济原因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李阿姨最后也没有选择冠脉造影。其实心梗的患者后期进行造影也是必要的,但是也必须尊重患者和家属的医院。
特别强调:急性心梗特别是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梗,强烈建议进行溶栓或者急诊PCI,这是最有效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抢救坏死心肌,抢救生命的最好方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牢记: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这2年,李阿姨严格按照我的要求用药,恢复的相当不错,这次陪儿子来,说起那次心梗的情况,还有些后怕呢,所以一听说儿子前胸后背痛,怕也是心梗,赶紧过来检查了。
故事到这里就完结了,那么怎么区分是颈椎病导致的胸痛后背痛,还是冠心病导致的胸痛呢?
我们先看颈椎病
颈椎导致的胸部肌肉的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还有一种不容易和冠心病心绞痛区分的——颈椎病导致的颈心综合征
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当病变累及 C4-C7(C代表颈椎) 椎间盘时常可引起心前区及后背疼痛,头晕、心慌和憋气等心脏症状,临床上常误诊为冠心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该病可能的机制是心脏、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神经丛是由交感神经干的 C3-T4、5(T为胸椎) 节段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及迷走神经的分支一起组成的,支配心血管的运动功能。
颈椎病引起心脏病症状发作多在休息时或扭头等颈部活动时,体力活动对其症状影响不大,由于反射性的交感神经调节,症状可能还会减轻,一般无冠状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心电图改变,但无特异性。可有 ST-T 改变,但变化轻微,且不受体力限制,用治疗冠心病及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常无效,或疗效不佳
原发性冠心病常发生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不能耐受体力活动,服用“硝酸甘油”等治疗敏感,且发作时多有明显的心电图波形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多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有了胸痛持续不缓解,第一时间还是要拨打120去医院诊治。
面对疾病与医生同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颈椎病很常见,是目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流行病”很多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受到颈椎病的困扰痛苦不堪。
颈椎病本质上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导致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简单来说,颈椎病是颈椎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出现老化并引起其他改变(比如椎间盘突出)导致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
颈椎病虽然多见,但是从临床就诊来看,多数人对于颈椎病的认识还停留在“耳熟能详,但一问三不知”比如很多人一旦出现颈椎不舒服就认为是颈椎病,但其实更多时候是颈部肌肉劳损。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颈椎病和颈部疼痛是划等号的,但其实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得了颈椎病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颈部疼痛症状,而仅仅凭借是不是出现颈部疼痛症状来判断颈椎病是极不科学。
相较于脖子(颈椎)不舒服,下面这些症状更有可能是由颈椎病导致。
1、颈部疼痛:颈部疼痛多见于颈椎病发展早期,临床上称之为颈型颈椎病的颈椎病,患者症状较轻,通常不会出现其他症状。
2、手麻:颈椎病患者出现手麻的比例最少70%以上,有时甚至达90%,出现的原因为颈部神经根受到压迫,一般表现为一侧上肢上肢阶段的感觉麻木、疼痛等,严重者甚至引起活动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3、头晕:头晕常见于临床上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椎病,出现头晕的主要原因为颈椎病变导致骨刺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严重的患者出现耳鸣、恶心、呕吐,甚至猝倒。
4、心烦、出汗:常见于临床成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颈椎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椎间盘退变,从而刺激了颈椎附近的交感神经末梢,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还可能出现忽冷忽热、烦躁等临床症状。
5、进食困难:常见于临床称为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出现进食困难的同时胸骨后有刺痛感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引起韧带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和骨刺形成所。
6、走路踩棉花感: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颈椎病变导致颈段脊髓受到压迫,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截瘫。
总的来说,颈椎病患者并不是一定会出现颈部症状,即便出现也是最早期的症状。患者一定要正确认识颈椎病的危害和症状,便于在出现相应症状时能准确判断,避免忽视症状导致病情拖延,不仅自身遭受更多痛苦,还增加治疗的难度!
胸部疼痛这种状况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这种胸部疼痛的状况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困扰,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的健康,根据胸部疼痛的位置不同代表我们体内的病变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了解一些关于胸部不同部位疼痛的相关病因知识,本文主要就是帮助大家了解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的相关病因。
如果我们出现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的状况,那么很有可能是以下的原因所造成:
1、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的状况很有可能代表我们的肋骨出现了一些异常的病变,肋软骨炎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肋骨病变疾病,肋软骨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胸骨以及肋软骨交界区域发生了炎性病变所造成,主要表现就是疼痛,同时还会伴随肿胀的状况,因此我们在出现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警惕到肋骨病变的发生。
2、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也很有可能是肋间神经痛,这种疼痛的状况一般会沿着患者的肋间进行分布,所表现出来的疼痛一般是灼痛或者是刺痛,而咳嗽、深呼吸或者是一些行为活动会导致疼痛症状的加重。
还有一些胸部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的状况产生,还有一些肺癌患者也会出现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的症状,而肺癌所引起的肋骨疼痛一般都是因为癌症转移所引起,所以说右胸部下面肋骨疼痛的病因比较多样复杂,我们要找到比较准确得病因之后进行治疗,及时针对肋骨疼痛的病症表现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一些不必要承受的痛苦伤害和困扰,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每年12月、1月,都是心梗频发的“魔鬼月份”,冷热交替的急剧变化是影响的关键。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来形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恰如其分。
掌握正确的心梗抢救常识,对降低心梗死亡率和致残率很关键。
心梗是冠状动脉出现阻塞,是心脏缺乏血液供应,心脏功能受损,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
目前45岁以下人群发病逐年上升的趋势,及时就诊以及采取正确的对应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提高获救的几率。
一般来说,疼痛是最先出现的心梗症状,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疼痛的部位可能是上腹部、下颌、左上肢……
心梗的疼痛和普通的心绞痛有什么区别呢?
图片来源:小编自己做的
某些患者可能还会伴有伴有心动过速、发热的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塞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
一旦出现血管阻塞,大约30分钟心肌就会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心肌将完全坏死。所以在发现症状的阶段及时救治尤为重要,那么当我们疑似发现心梗的症状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呢?
首先需要拨打120,等候医生的救援,其次如果家里有一系列心脏病高危因素的人,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性疾病,建议家里常备小药箱。
药箱里应该有“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我们如果仅仅是应急的话,应该选择其中的哪种?
其实这些药的治疗方式有所区别,最好还是对症下药。不过如果说家庭可以常备的急救药物,最推荐的是“硝酸甘油”,因为他是最直接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果真的发生了急性心梗,这个药物作用比较快比较明显。
如果服药后20分钟依旧没有缓解,那还是请大家立刻就医。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守护健康的王道。身体出现了任何症状变化都要引起注意。
在门诊常常能遇见这样的患者,自己经常感觉到前胸部疼痛,疼痛持续时间因时间而异,过个3-4周就会慢慢自动缓解,但是过一段时间它又会重新发作,这样来来回回的不但影响工作,而且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想去医院看看,但是自己又不知道是原因,去了医院也不知道该找那个科的医生看。
因为挂的科室不一样,为了排除其他疾病所做的检查不一样,所以为了方便患者就诊,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详细给患者讲解一下,从而更加准确的就诊求医。
引起胸部疼痛的疾病有胸壁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所以与之对应的就诊科室分别为普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我就胸壁疾病肋软骨炎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无菌性肋软骨炎,常会引起前胸部疼痛,通常需要注意与心绞痛鉴别(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特点是因为冠状动脉供 血缺乏而造成的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和缺氧引起的阵发性胸痛或胸闷。
前胸部疼痛以阵发性疼痛 和前胸挤压性疼痛为主,主要发生于胸骨后部,可辐射至心脏前区与左侧上肢。常发生在劳累或心情激动时,每次3-5分钟,可能一天会发作好几次,也会几天发作一次,在服用药物或休息后疼痛减轻或者消失。
无菌性软骨炎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多见于青年女性。该疾病的确切原因现在还不明确,一 般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外伤(碰撞伤、挤压伤或扭转伤等)会造成胸肋关节软骨的损伤。劳损;与胸骨关节劳损有关。内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肋骨发育不良、胸肋关节炎等有关。
肋软骨炎的特点为肋骨局限性、酸胀性疼痛。深度呼吸、咳嗽、转身和上肢活动都会加重病情,休息一会疼痛会慢慢减轻。疼痛主要发生在2-4肋软骨,尤其第2肋软骨,它还可伴有扩大的肋软骨肿胀和明显的压痛。大多数患者有呼吸道感染史,做X线检查无异常改变。
患者一旦发现有类似的症状就需要积极治疗,一般治疗本病主要针对本病的疼痛症状,病情轻者可服用药物等,还可以在局部敷用止痛膏、针灸等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去医院就诊治疗。积极治疗很重要,但是不能忽视生活中对胸肋骨的损伤的因素,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免 疫力也不可缺少的。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老陈,今年57岁,家住河北,是一个汽车修理厂的老板。
最近一段时间,老陈经常感到右肩疼痛,他感觉可能是风湿病或是肩周炎,便让妻子买了几贴治疗肩周炎的膏药,心想着贴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可连续贴了几天后,肩膀疼丝毫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了,老陈便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令两人感到五雷轰顶,甲胎蛋白490ug/L,确诊肝癌晚期。
妻子痛哭请求医生救救老陈,医生叹息道:"肝癌晚期,神仙也救不了他啊!"
老陈不解,我只是肩膀疼,为何会查出肝癌如此严重的疾病呢?
医生解释:肝脏的位置处在人体的右腹部,右腹部通常被称作为肝区。
一般患上肝癌,肝脏内会出现肿瘤,肿瘤则会跟随病情发展不断增长,可能会牵扯肩膀右侧的膈肌,或是压迫膈肌,导致肩膀出现牵扯性疼痛或是放射性疼痛。
出现右肩疼痛的情况时,往往还会伴随着右腹部疼痛感,若这两个部位出现疼痛感,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是肝脏病变了。
肝脏病变后,身体会出现4种异常,占一个,早做肝CT
异常1:皮肤发黄
健康的人皮肤颜色一般是白里透红或是微微发黄,但肝不好的人,皮肤会出现异常发黄的现象。
这是因为肝脏受损,代谢能力会迅速下降,导致胆红素代谢不及时,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导致皮肤出现黄染的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作"黄疸"。
异常2:凝血异常
流鼻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都是常见的凝血异常。
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为:肝脏的合成能力下降了。
肝脏具有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如果肝脏受损,凝血因子的合成过程就会受到阻碍,人体正常所需的凝血因子缺乏,便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流鼻血、牙龈出血等凝血异常。
异常3:经常发热
经常出现发热的现象,温度一般在37°5~38°5之间,且难以退热,应及时检查肝脏。
肝脏受损,其中的部分肝组织及肝细胞会坏死在肝内,若不能及时代谢出肝脏,在肝内堆积过久,很容易出现感染,或是发炎的情况,此时便会释放一部分致热源,若致热源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人就会出现经常发热的现象。
异常4:乏力、疲倦
我们体内有种物质叫做胆碱酯酶,其功能主要是维护肌肉和神经正常结合的。
胆碱酯酶的合成场所是肝脏,若肝脏受损,直接会导致合成胆碱酯酶的进程受阻,胆碱酯酶含量下降,肌肉和神经就不能正常结合,继而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的乏力感、疲倦感。
提示:肝不好引起的乏力感就算是休息也不能有效缓解。
坚持做好2件事,肝病不来扰
1、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中的水分约占成年人体重的70%~75%左右,及时补充水分,可促进肝内毒素排出,减轻肝脏压力。
2、勤运动
多运动对肝脏大有益处,首先,运动可以加速脂肪的燃烧速度,有专家做过一项研究,游泳、跳绳、跑步等,15~30分钟,可以消耗200~400大卡左右的热量,有助于减轻肝脏压力,预防脂肪肝。
其次,运动还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肝脏的免疫力、抗病毒能力等,有效降低患病毒性肝炎的几率,在运动时新陈代谢速度也会提高,可促进肝内毒素快速排出,预防肝"中毒"。
前一段时间,一位女性患者因右上肢后外侧冷痛一周就诊,自述诱因为受寒,自行在患处拔火罐、艾灸等治疗,均无效,且症状进行性加重,故来医院就诊。接诊患者后,经过简单的触诊,我建议患者拍颈椎片子,患者很诧异,“我是胳膊疼,和颈椎没关系吧?”“颈椎病导致的神经受压,可能会引起上肢的疼痛”我回答道。患者很疑惑的去拍片子,一个小时后,她兴冲冲地拿着结果回来,“真的是颈椎病啊!”经过对症治疗,患者的疼痛很快痊愈。
一位因肩部酸困,伴间断性右手拇指麻木就诊的男性患者。因为平素伏案工作时间比较长,且喜用手机看新闻,所以我也建议患者拍片,结果证实也是颈椎病。经过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患者的症状也很快消失。
近日,一位因头晕就诊的患者,就诊前已拍头颅CT,未见异常。因既往有慢性胃炎,故患者以为是胃炎引起身体不适,对头晕未治疗。近几日,头晕进行性加重,来医院就诊。简单的问诊和检查后,我依旧建议患者拍颈椎片。结果证实,是颈椎病会引起头晕。
肩困、手麻、胳膊疼、头晕,可能都是颈椎病所引起的症状。
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使用电脑、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颈椎病的发病率亦随之增长。而其引起的症状如此广泛,我们很有必要来了解颈椎病,及早预防此病,免受其害。
颈椎病是以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或膨出等都属于颈椎病的范畴。慢性劳损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病因,其中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不良睡姿、伏案姿势时间过长等都会引起颈部不适。颈椎病的临床症状,颈项部的酸痛、怕冷是大家所熟知的,而肩困、手麻、胳膊疼、头晕,甚至是下肢乏力、行走困难、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都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
颈椎病的治疗,针灸疗法直接作用于病变经络,疗效显著。
为了配合治疗,患者应注意养护,比如长期的工作学习中少低头,多注意活动颈肩部肌肉,颈项部注意保暖等。总之,颈椎病也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不适。
“你是亮医生吗?”一位50多岁的阿姨进医办室的门就开始问我。
“是的!您有什么事吗?”我起身招呼这位阿姨。
“快帮我治治吧,我心衰很严重啊!我是你李阿姨介绍来找你的!”阿姨焦急的说道。
“哦,阿姨快请坐吧,李阿姨说的人就是您啊,别着急慢慢说”我边说边邀请这位阿姨坐下。
李阿姨何许人也?这位阿姨又是怎么回事呢?听亮哥一一道来。
李阿姨是位心衰的患者,之前有过心梗病史,经过我的治疗恢复的很不错。而今天来的这位阿姨是刘阿姨,她和李阿姨是多年的老朋友。
最近刘阿姨的有件苦恼的事,就是双下肢反复水肿。
白天水肿比较明显,晚上睡一觉后晨起水肿又消退了,听别人说下肢水肿是心衰的表现,有些担心,所以就去找有心衰的李阿姨打听治疗办法。就这样刘阿姨被介绍到我这。
那么问题来了,下肢水肿怎真的就是心衰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水肿。
水肿就是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
再来看看水肿都有哪些原因。
第一个就先说说心源性水肿,也就是大家说的心衰导致的水肿。
心衰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全心衰
下肢水肿是右心衰竭或者全心衰竭的一个表现,但是并不代表有了下肢水肿就是心衰了。心衰水肿有以下特点:
1.要有心脏病的病史,除了水肿还应该有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增多等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心衰都是有病因的。
2.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肝淤血、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等。
3.水肿表现多是全身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更明显。而且多数也不会自行消失,像文中刘阿姨这样白天水肿,睡醒一觉水肿又消失了,也不符合心衰的特点。
第二个要说的水肿,我想大家也能够很快想到,那就是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的特点一般是从颜面部开始的,下肢低垂部位水肿往往不明显。多数人晨起起床发现眼睑和面部浮肿,后来才发展到全身。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通过化验尿液、肾功能等可以初步判断。
第三要考虑的就是肝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多数以腹水为主要表现,多数是由肝硬化引起。而下肢足踝部水肿不明显。另外就是肝损坏以后血浆白蛋白减少,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而出现水肿。而肝源性水肿多有慢性肝病病史,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还有其他原因就是营养不良水肿、妊娠水肿、药物水肿、变态反应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等等情况。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阿姨,没有胸闷、气短、症状,睡眠也挺好,活动也没问题,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也没有肝病病史,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这些都不符合。
经过我的分析,刘阿姨不像开始那样紧张了,但仍半信半疑的,非要坚持住院。经过检查心脏彩超、肾脏彩超、肝脏彩超这些没问题,尿常规、BNP(心衰指标)、肝功能(包含白蛋白)、肾功能等这些都没事。
这下刘阿姨就放心了,但是问了又出现了,以上那些水肿都说不是,那到底水肿是哪来的呢?
这就是特发性水肿,为一种原因尚不明的全身性水肿,是一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综合征。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内分泌因素(雌激素过多、泌乳素明显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特发性水肿几乎只见于女性,且以中老年妇女占多数。水肿受体位的影响且呈昼夜周期性波动。病人在晨起时仅表现轻微的眼睑、面部及两手水肿,随着日间站立,水肿将移行到身体下半部,足、踝部有明显凹陷性水肿,一般到傍晚时水肿最为明显。一昼夜体重的增减可超过1kg,因此每天多次称量体重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特发性水肿大多无严重后果,也没有十分特效的疗法。良好的心情,愉快的情绪,减少钠盐摄入,减少站立时间,休息时适当抬高下肢,如果水肿严重,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尿剂。
一项历经19年涉及50多万人的调查表明,心脏病、中风、血栓和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都与偏头痛有关,故偏头痛可能是心脏问题的前兆。
丹麦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995年至2013年期间心脏疾病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中,超过5.1万人患有偏头痛,超过51万人没有头疼症状。研究人员发现,有偏头痛的患者得心脏病的风险为2.5%,而没有严重头痛症状的患者得心脏病的风险为1.7%;有偏头痛的患者得常见中风的风险为4.5%,比没有偏头痛患者多20倍,可见偏头痛的人患心脏病与中风的风险更高。另外,11个患有出血性中风的患者中就有6位偏头痛患者,而13位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有11位偏头痛患者。
英国每年有850多万人患有偏头痛,其数量多于哮喘、糖尿病和癫痫患者的总人数。研究人员发现,患偏头痛的平均年龄是35岁,71%为女性,并表示偏头痛会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持久有效的风险因素。但是,这项研究使用的是观察法,故无法得出偏头痛与心脏疾病的确切因果关系。
医生提示:天气冷更爱偏头疼:寒冷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进出忽冷忽热,也易因血管舒缩引起头痛发作,因此,有这个老毛病的女性出门时注意戴上帽子保暖。这类人群也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另外,约一半患者需用药治疗才能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芬必得、镇脑宁、颅痛定、中药天麻等,但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治偏头疼要打组合拳
一般来说,偏头疼发作会有如耳鸣、目眩、头痛等症状,发作起来是“来无影”,非常迅速,约数分钟至一小时左右出现一侧头部一跳一跳的疼痛,并逐渐加剧。
偏头疼的病因尚不明确,这也是不好治愈的原因。诱因很多,紧张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诱发偏头疼。同时,光亮、寒冷、咖啡等因素刺激等都会诱发此病。比如刚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一下子走到明晃晃的阳光下也可能诱发偏头疼,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然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所以有过病史的人要格外注意避免。
尽管医生治偏头疼也会觉得“头疼”,但并非无可救药。除了按疗程服药外,还有许多路可以走,比如物理治疗方法,用磁疗方法通络活血,消炎镇痛。心理疏导也很重要,通过专业医生,让患者身心放松,平时注意舒缓压力,及时释放负面情绪,头疼发作时找个安静的黑屋子睡一觉,或是冷毛巾冰敷,甚至可以吃些镇静药。
下腰背疼痛常见因为过度劳累,长期保持固定姿态的人,会出现腰部肌肉的慢性损伤,引发下腰部的疼痛症状。还有因为局部受凉或长期反复的腰部活动,导致下腰部的筋膜出现慢性炎症,也会引发下腰部疼痛的症状。如果疼痛位置在腰椎附近,或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考虑是否是腰椎间盘膨出,或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下腰部疼痛。出现症状应该及时进CT检查,排除其他相对严重的疾病。
一般多见的是腰椎间盘、腰部小关节、腰肌、骨髓等腰部组织器官的各种病变,比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部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姿势等导致的小关节紊乱,但是这些疾病大多并没有在早晨出现晨僵并且症状加重的表现。
晨僵一般是风湿或者类风湿这类全身性慢性免疫性疾病的特有表现,但确是以手或足的小关节晨僵为主,并且是对称性的,而在强直性脊柱炎的首发症状中下腰部的晨僵感也是其典型症状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从症状上看,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表现。但是,由于其病因病机的复杂程度,强直性脊柱炎看起来非常简单,诊断过程也并不复杂,但是要想和其他导致腰部疼痛的疾病相鉴别,其实非常困难。
因此,再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但没有做相关检查之前,不要武断的下此定义。在这个病的诊断指标里,HLA-B27提示阳性结果,但是在亚洲的普通人群中,这一指标的阳性率只有4%-7%,有一部分人产生HLA-B27的阳性结果,并不能就认为此人就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此这一指标只是提示有本病的相关性很高,不能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高度怀疑强直性脊柱炎时,应该做腰骶部的X线或者CT。常规X线就可以看到腰骶部有无钙化灶、脊柱是否存在“竹节样”改变、椎体是否发生方形改变和脊柱的生理曲度等变化。CT的分辨率要比X线高很多。因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腰椎是脊柱病变最早受累的部位。
最后,在症状和体征表现上,该病的患者往往出现葡萄膜炎或者虹膜炎等关节外表现,有骶髂关节压痛,脊柱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动作受限,脊柱的旋转和胸廓的活动也受到限制。
在发现疑似本病时,应尽快到专科医院进行详细诊断,切勿胡乱就医。
21岁的小希是一名高校大学生,当她被救护车送到急诊科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危急。
她胸痛,呼吸困难,生命体征也非常不平稳,她的血压低于正常,心率却非常快,医生在进行胸部体格检查的时候,发现她的心音也很低弱,颈部还可以看到明显的颈静脉怒张。
而在医学上,很多人并不了解,低血压,心音微弱,颈静脉怒张,其实是Beck三联征,它提示着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那就是心脏压塞。
说到这,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一名21岁的年轻女孩,为何会罹患如此严重的心脏疾病,难道是先天性的吗,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脏压塞?
通过进一步检查,医生很快发现,小希的心包里有大量积液,正是大量积液导致了严重的心脏压塞症状,从而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和静脉压明显升高。
情况非常危急,因为大量的心包积液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还可能随时导致心脏骤停,而处理急性心包积液,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立刻进行心包穿刺引流。
然而这个女生的病情进展实在太快了,在医生进行穿刺抽液的过程中,她却突然出现心跳骤停,医生迅速为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遗憾的是,抢救了四十多分钟,还是没能挽回年轻的生命,所有人都在扼腕叹息,感慨生命无情,正值青春年华,却不幸被疾病夺去了生命。
但是,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却还有着发人深思的真相。
根据小希的男友描述,早在一个星期前,小希受凉后感冒,当时发热,头痛,还去医务室打了点滴,不过后来小希自己说,好一些了。
虽然没有继续发热和头痛,但她却开始出现胸痛,咳嗽的症状,当时男友曾建议她到医院看一下,但小希以没时间为由拒绝了,今天早晨,她的症状更加严重了,给男友打电话,说好像又感冒了,让男友去药店买点感冒药,自己则一直在宿舍躺着没有去上课。
谁也没有想到,十个小时后,小希病情恶化,却最终死在急诊科里。
医生说,很明显,是急性心包炎导致的大量心包积液,急性心包炎是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1周以后,常常出现胸痛不适,部分患者可伴有肺炎和胸膜炎的表现。
遗憾的是,自始至终,这个年轻女孩一直误认为自己得的只是普通感冒,根本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共同的表现。常见的原因包括炎症、血管疾病、外伤、肿瘤等。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可能导致胸痛的疾病及其特点。
1.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胸膜炎、自发性气胸、支气管癌等疾病都可能引起胸痛。肺炎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胸膜炎疼痛与呼吸有关,随呼吸加重;自发性气胸多见于青壮年,常在屏气用力后发生,伴有明显呼吸困难;支气管癌多见于长期吸烟者,病程较长。
2.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导致胸痛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和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上腹部和背部,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后、吸烟等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性质更为剧烈,如压迫感、紧缩感、刺痛等,持续时间较长,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3. 其他原因:食管疾病、肋间神经痛、肌肉劳损、肋骨骨折等也可能导致胸痛。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癌等,疼痛多在吞咽时加剧;肋间神经痛表现为沿肋间分布的疼痛,咳嗽、深呼吸时加剧;肌肉劳损、肋骨骨折疼痛多在受伤部位。
针对胸痛,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适量运动等。若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心肌梗死,又称心梗,是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引起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最终导致血管狭窄和阻塞。
2. 冠状动脉痉挛:由于某些刺激因素,如寒冷、情绪激动等,导致冠状动脉平滑肌收缩,血管痉挛,进而引起血管狭窄和阻塞。
3. 冠状动脉栓塞:血液中的血栓、脂肪颗粒等物质堵塞冠状动脉,导致血管阻塞。
4. 冠状动脉肌桥:冠状动脉的一段被心肌覆盖,当心脏收缩时,肌桥压迫冠状动脉,导致血管狭窄。
5. 其他原因:如冠状动脉炎症、先天性疾病等。
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胸痛、胸闷、气短、出汗、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预防心梗,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此外,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也是预防心梗的重要措施。
心梗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等药物。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了解心梗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心梗,保护心脏健康。
夜晚,寂静的街道,昏黄的灯光下,却隐藏着生命的危机。据研究,夜间是心梗发病的高峰时段,特别是0点至2点,气温最低,人体处于睡眠状态,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易出现心律失常。这样的生理状态,使得心脏更容易受到伤害。
近期,一位40岁的公司主管张先生,连续两天两夜加班,最终在凌晨2点突发心梗。家人发现时,他已捂着心口,大口喘气,额头、背后都是汗。幸好,家人及时拨打120将张先生送往医院,经过急诊支架手术,才挽回了一命。
夜间心梗,为何如此凶险?首先,由于夜晚人体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其次,夜间人体代谢减慢,心脏负担加重。最后,由于夜间睡眠时,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很多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心梗症状,延误了救治时机。
那么,如何预防夜间心梗呢?首先,有冠心病史的中老年人及“三高”人群,应床头放置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和一杯水,以便及时救治。其次,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嚼服阿司匹林片300毫克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最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除了夜间,清晨也是心梗发病的高峰时段。清晨醒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容易诱发心梗。因此,清晨醒来后,应先不起身,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喝一杯温开水后再起床,动作要缓慢。
心梗是严重的心脏疾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了解心梗的发病特点,掌握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肚子疼通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小事,并不会想到它与严重的疾病——心肌梗死有关。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导致一些心肌梗死的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最近,一位80岁的老人因为吃了块西瓜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然而,经过3天的治疗,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反而出现了血压下降的迹象。最终,老人被送到医院急诊科,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由于病情严重,老人最终不幸离世。
那么,为什么肚子疼要警惕心肌梗死呢?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解释说,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心绞痛,患者会感到心脏像被一只大手揪起来,或者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此外,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心肌梗死也并不罕见。
老年人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多数患者都有心绞痛的病史,近期加重或频繁发作。起病快速,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并且伴有大汗淋漓。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肢。有的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除了心绞痛和消化道症状外,心肌梗死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头晕、烦躁、表情淡漠、嗜睡、意识障碍、昏迷、脑梗塞、上腹部疼痛、咽痛、左上肢及背部麻木酸痛、胸闷、大汗、咳嗽、不能平卧、心力衰竭、再发性心肌梗死、多器官衰竭等。
因此,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时,都要引起家属和医生的高度重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对于一些平时没有症状,但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在高温刺激下也容易诱发急性心梗。对于既往已确诊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要注意预防心梗的发生。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呼叫急救车,因为急救车不仅运输速度快,而且配备了经过严格特殊训练的救护人员。他们会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并对患者进行测量血压和心电图等检查。一旦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会给予相应的紧急处理,如吸氧、口含硝酸甘油等,并对心脏采取监测。路途中,医护人员会通过对话,通知有关医院进行救治准备。若病情发生变化,还可马上进行抢救治疗。
猝死虽然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却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慢慢积累的,可以预防和控制。10个心肌梗死中有9个可以预测,6个可以预防。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基石。简单来说,就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坚持服药。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普通人来说,戒烟是降低心血管风险最经济的干预方式。据调查,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病例中有35%可直接归因于吸烟,与非吸烟者相比较,吸烟者发生急性非致死性心梗的风险增加了3倍;中年妇女中约50%心血管事件源于吸烟。吸烟促发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使得人体的内皮功能紊乱,导致血栓生成增加、炎症反应加强。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中的一种严重疾病。它发生时,心脏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细胞因缺氧而死亡。心梗的前期症状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心前区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持续不断,伴有出冷汗、紧张、恐惧、烦躁等情绪反应,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濒死感。
除了心前区疼痛外,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在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黑蒙、昏厥,甚至阿斯综合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而是出现上腹痛、牙痛、发热、血清心肌酶升高等症状,甚至只是持续性的胸闷、心慌。这些症状的出现,都需要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并接受积极的治疗。
治疗心梗的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或注射吗啡、哌替啶、硝酸酯类药物等,以缓解疼痛;静脉注射、皮下注射或口服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保证血液流通。
在心梗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家属尽量不要打扰。卧床休息及有效睡眠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病情稳定后,应早期活动,活动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进行康复治疗,逐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此外,保持安静的环境也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急性心肌梗死,俗称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它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和服用硝酸盐无法缓解。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心电图改变,甚至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尽管急性心肌梗死无法彻底治愈,但及时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降脂和转化酶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除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还需要长期用药,以预防病情复发。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和保养,以降低死亡率。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人对此并不陌生。然而,当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血压正常的情况时,我们是否应该警觉呢?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
近日,张大妈多年的高血压突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由于她每天都需要服用降压药,这让她的心情十分低落。然而,当她发现血压正常后,心情自然好了起来。但张大妈偶尔会感觉胸前区有点闷涨,像有东西压着似的。
张大妈的儿子无意中和一位医生朋友提起他妈妈的情况,医生朋友却非常紧张,立刻建议张大妈赶紧去医院的心内科检查,排除心脏问题。
果然,到医院一查,张大妈患上了急性心肌梗死!这让我们不禁要思考,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正常,是否预示着心脏健康出了问题?
事实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是正常的,但急剧的、大幅度的波动则要引起警惕。张大妈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急剧的血压降低就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之一。心肌梗塞会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射血量减少,从而导致血压降低。大面积心肌梗塞甚至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乃至休克、死亡。
对于原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血压正常或较低的情况,不管是否有症状,都建议尽快就医体检,以排除心脏问题。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呢?首先,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同时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正常,不能掉以轻心。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就医,以确保心脏健康。
炸鸡,这道看似美味诱人的食物,却隐藏着健康隐患。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案例屡见不鲜,这背后与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
近日,一名年轻的研究生因急性心肌梗死晕倒,经过检查发现,其胆固醇水平高达正常人的3倍之多。究其原因,竟是长期沉迷于炸鸡、烧烤等高脂肪食物。
心肌梗死,俗称“心梗”,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严重疾病。高胆固醇血症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进而增加心梗风险。
除了炸鸡,其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奶油、黄油等,都应尽量避免。那么,如何预防高胆固醇血症,降低心梗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高糖、高盐的食物。
2. 适量运动:坚持规律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梗风险,应尽量避免。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6. 积极治疗:如果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其中,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因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老年不典型AMI患者常缺乏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症状,而以呼吸困难、咳嗽、咯痰、胸闷等肺部症状为主要表现。这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时间长、侧支循环丰富、病变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以及疼痛敏感性降低有关。
针对老年不典型AMI的诊断,需反复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清肌钙蛋白检测,以便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此外,对于出现以下症状的患者,也应高度怀疑不典型AMI的可能性:
针对老年不典型AMI的预防,建议老年人加强日常保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老年不典型AMI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等。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方法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总之,老年不典型AMI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疾病。了解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绞痛加重等症状。了解心梗的症状和前兆,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一、心梗的症状
1. 胸痛:这是心梗最典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小指及无名指放射。疼痛可能持续数小时,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
2. 心绞痛加重:心梗前兆之一是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
3. 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类似胃病症状。
4. 心律失常:心梗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5. 低血压和休克:心梗后可能出现低血压,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6.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二、心梗的前兆
1. 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
2. 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等。
3. 心脏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悸等。
4. 心跳变化:如心跳加速或心动过缓,心跳不规律。
5. 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三、预防与治疗
1. 预防: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 治疗:及时就医,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3.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