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今天就让我们接着上期的话题来聊一聊早产对宝宝和妈妈的影响以及早产的预防。
早产儿由于组织解剖学特点及免疫缺陷,各脏器未发育成熟,常易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对于极早产儿(胎龄<32周),危害更严重。
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1.对宝宝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这是由于早产儿肺成熟度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部不能很好地扩张,可出现呼吸困难,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且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极低体重儿的死亡率可达到50%。远期并发症包括断肠综合征以及胆汁淤积,其中断肠综合征也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的较为重要的因素。
3.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通常较差。这是因为胎儿神经系统成熟与胎龄有密切关系,早产儿可出现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的软化以及脑积水等。
4.早产儿免疫系统也常常发育不全,相比足月儿发生侵袭性细菌感染的风险要高出数倍。
5.还有一些相对较轻的早产儿并发症:
比如早产儿的吮吸和吞咽能力差。这是由于贲门括约肌松弛,喂养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等。
还有,早产儿体温调节机制较差。由于早产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困难,体温极其不稳定。另外其产热的功能受到限制,储存的能量少,肌肉少,张力低,不能改变姿态以缩小失热的面积。低体温会引起早产宝宝皮肤硬肿、肺出血、各种脏器组织损伤,严重的话还会死亡。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的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发生体温过高。
早产对妈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胎膜早破后引起的上行性感染,增加了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使得产前、产时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面对这些情况,孕妈妈们一定很紧张。那么,早产能否预防呢?
预防可分为三级,孕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 是指在围孕期就需要进行的措施。早产的一级预防具体包括最优体重控制、营养补充、禁止吸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四个方面。
1)最优体重控制——体重指数(BMI)是最常用于评估孕期营养的指标。有研究表明孕前正常体重和轻度肥胖的妈妈早产风险明显低于孕前中重度肥胖的妈妈。因此,保证体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是围孕期降低早产风险的有效方法。
2)合理营养—— 近年来,血清微量元素浓度与早产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如铁、叶酸和锌与早产关系很大。
3)禁止吸烟——吸烟是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避免主动吸烟和二手烟的吸入将大大降低自发性早产的风险。
4)良好的生活方式——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因此孕后期准爸爸和孕妈妈应该互相理解,不要同房了。另外,孕期孕妈妈过度劳累、从事体力劳动都可能使早产的几率增高。所以,孕后期要注意休息,坚持上班的孕妈妈也应量力而行。
二级预防 焦点在于预防两种早产,一是既往有早产史的再发性的早产, 二是预防宫颈过短的早产。
1)宫颈环扎术——对于明确诊断宫颈机能不全,在14~18孕周时进行宫颈环扎术能有效地减少自发性早产的再发率。
2)子宫托——针对宫颈机能不全的妈妈,作为不适合做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一种补充预防方法。主要应用于于无症状单胎、在20~24孕周发现宫颈短于25mm,且既往没有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
3)个体化抗菌治疗——对于早产高危患者是否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仍然存在争议。但是,有全身性感染或胎膜早破的早产高危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延长孕周,是常规推荐的。
4)选择合适医院分娩——如果已经有早产先兆了,那么根据孕周,选择合适的医院分娩十分关键。如果孕周小于34周,分娩的早产儿一般需要转至儿科治疗,所以,选择儿科实力强大的医院分娩就十分重要了。比如我们新华医院,就是早产儿分娩的最佳医院之一。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有些家长无意间发现宝宝两边阴囊大小不一样,宝宝还小的时候可能还不是特别担心。当孩子几岁的时候还是两边不一样,便开始着急。
对于孩子隐睾的情况, 是否严重?为什么会出现隐睾?需不需要手术?
什么是隐睾?
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畸形。是指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至阴囊,停在下降路径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睾丸在阴囊以外的位置,也可以包含睾丸缺失(有证据显示睾丸缺失患儿最初睾丸存在,但在发育过程中消失,其最大可能为精索扭转或血管意外)。
为什么会出现隐睾?
其实在胎儿早期,蛋蛋不是在阴囊里而是在肚子里,跟肾脏一样都在腹膜的后方,随着胎儿的发育,蛋蛋会逐渐沿着腹膜后向腹股沟再向阴囊下降。如果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的下降过程发生障碍,“抛锚”于下降途中,阴囊里找不到睾丸,就发生了隐睾症。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目前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孩子早产,这个下降过程还没完成就生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早产的孩子隐睾发病率高的原因。再比如妈妈怀孕的年龄大了、太胖了、内分泌有问题等等。
隐睾在男性新生儿发病率为3%-4%,早产儿中发病率约为30%,是正常成熟儿的6倍左右。出生后睾丸仍有自行下降可能,一般在出生后3-6个月。1岁以后睾丸基本不会自行下降。1周岁时发生率为1%,成人约0.7%。单侧约占75%,双侧约占25%,右侧明显多于左侧。
隐睾有什么危害?
睾丸未降及其相关疾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腹股沟疝、睾丸扭转、睾丸外伤、生育能力低下和睾丸癌。其中生育能力下降和睾丸癌最为严重。睾丸的生精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孩子出现隐睾需要手术吗?
宝宝在出生时多数下降不全的睾丸可在半年内自行下降。若睾丸仍下降不全,在 1 周岁前开始影响生育力。对于先天性睾丸下降不全,推荐手术治疗在 6 月龄后尽早进行,一定要在 2 周岁前完成。对于后来在儿童期出现睾丸上升的患儿,一般来说应当在发现后 6 个月内进行手术。
目的为保全患者生育能力,避免精神心理不良影响,减少性功能不正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常建议在0-6个月时采取观察等待的方法,等待患儿隐睾自行下降;6个月-2岁时候优先采取内分泌治疗,促使睾酮升高以促进睾丸下移。如内分泌治疗失败,加以采取手术治疗即睾丸下降固定术,最佳的手术时间是18个月以内;对于青春期睾丸仍未下降的患儿,推荐行睾丸切除术,预防以后癌变。
这里要注意,睾丸回缩这种生理现象。
男性的睾丸有提睾肌,当受凉或者受到刺激后提睾肌就会收缩,睾丸会回缩到阴囊的上方。当我们在比较高的温度下或者洗热水澡时,观察阴囊内的睾丸是否会下降到阴囊内,如果能下降到阴囊内就是正常现象。睾丸回缩不代表有疾病,它只要不在腹股沟区就没有任何问题。睾丸在阴囊内,可以发挥睾丸的正常生精功能。当阴囊收缩时就会导致睾丸回缩,阴囊的收缩和舒张可以调节阴囊的温度,大家不要担心。
所以,如果发现睾丸不在阴囊内,不要着急,建议多次不同时间给予检查阴囊内是否有睾丸。当然,是不是要手术,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手术,应该先去医院好好检查,交给专业的医生判断和处理。
近几年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我们周围突然涌现出来一大批准备要二胎的爸爸妈妈们,备孕生娃成了他们一项新的目标,产科门诊每天大约有一半是二胎的妇女,看着他们一脸的自信,每次我还是想多唠叨几句,毕竟每天门诊几十个孕妇里有一半是三十岁以上的,其中还有约三分之一到一半是三十五岁以上的“高龄经产妇”而且往往都是大孩子都十来岁的“经产且生育间隔长”的大姐们。
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是这样一个大姐,她今年三十九岁,大姑娘都十三岁了,二胎政策开放后就开始准备生娃。终于怀上以后,冲破层层难关,产检抽血超声,一切还算顺利,剖宫产后产下一个帅帅的小男孩,我们都替她开心,预计三天左右就能平安出院。
前两天里小家伙都挺正常,可问题在第三天出现了。产妇早上喂奶,宝宝呛到奶后突然变得面色青紫,家长很警惕,立即告诉了主管大夫,大夫简单查看没有紧急状况后,立刻叫来隔壁的儿科主任会诊。宝宝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休息会后还有淡淡青紫色,腹部和下肢有紫斑,主任分析有可能是呛奶后缺氧引起青紫。
但是,很有可能是心脏等器官的问题以至于小小的呛奶就引起缺氧紫斑,毕竟正常小儿不会反应这么强烈,听诊虽然有杂音可是不能确诊,于是建议去儿童医院进一步检查。中午到儿童医院后宝宝突然开始呼吸急促,身上的青紫和紫斑也更加明显,紧急处理并检查后确诊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肠管发育不全,办理转院手续转到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后电话回访得知宝宝病情比较严重,产妇家人正在竭尽全力挽救宝宝的生命。
先天性的疾病是可怕的甚至致命的,临床治愈有时候也会伴随患儿一生。先天疾病虽然可怕,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代的手段降低甚至防止生出这样宝宝的概率。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做好产前准备,补充各类营养素。例如补充叶酸,复合维生素等预防胎儿神经发育问题。
2、男方也要做好生育准备,戒烟戒酒。烟中的致癌物质会增加畸形精子的比例。
3、做好产前筛查。血液传染病,NT,唐筛,B超,四维,等等是与畸形相关性比较大的几项检查。现在国家将唐筛列入免费项目也是为了尽可能筛查染色体异常胎儿,防止严重先天疾病儿童的出生。
4、在合适的年龄生娃,现在比较一致推荐的妇女生娃年龄在23-30岁,超过35岁就属于高龄妊娠了,会使生出染色体异常、先天畸形的孩子的概率大大增加,也会大大增加生产时妈妈的危险。
5、不要乱吃药,不要接触有毒有害放射性的物质,尤其注意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谐。
6、不要养宠物,猫咪,可能会感染寄生虫之类病原,也会增加导致畸形儿的风险。
说在最后,虽然高龄产妇会有比年轻产妇更大的风险,可是就像前面说的,高龄二胎妈妈往往更加的自信,有经验,心理相对也更加成熟,经济和生育条件往往也较好。因此,如果高龄妈妈身体条件允许,在现代技术的扶持下,宝宝在很大的情况下是安全可控的。希望每一个准妈妈都能在一年的辛苦后抱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健康完美的宝贝。
怀孕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都是一个必经的人生阶段,但是在怀孕过程当中,有一部分女性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早产的问题,早产对于婴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一些症状,很多早产儿会出现贫血的症状,那么早产儿一定会出现贫血吗,接下来就来解答一下。
早产儿出现贫血并不是一定的,不过大部分的早产儿都会有贫血的症状,贫血也是早产儿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当早产儿出现贫血的症状之后,会出现皮肤颜色异常,面色苍白等情况,而且还会发现孩子的指甲上是没有血色的,不过早产儿除了贫血的症状之外,还会出现一些别的症状,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早产儿会出现的几种症状。
1、皮肤薄
因为宝宝还没有足月就分娩出来,所以很多早产的宝宝皮肤都是比较薄的,而且非常的嫩,如果宝宝的皮肤受到外力的挤压,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凹痕,而且很多没有足月就分娩出来的早产儿宝宝们头都是比较大的,这样一来就会让身体显得比较娇小,看起来有一些不太协调。
2、体温调节不足
早产儿的体温通常是不会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的,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体温调节不足的情况,因为早产儿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个时候身体上面的肌肉是比较少的,当肌肉少的时候就会造成张力低下的状态,从而就会让早产儿的散热面积缩小,这样就会让体温调节受到阻碍。
根据上面的内容可以知道早产儿不一定会出现贫血,但是出现贫血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而且还会出现皮肤薄,体温调节不足的症状,这些症状都是因为宝宝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全所导致的,除了这些症状之外,宝宝可能还会出现免疫力低的情况,所以平日生活当中,妈妈们要时刻的关注宝宝的一举一动,要细心呵护宝宝的身体。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常见的症状。发生的概率很高。造成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是由于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良,此外,像缺氧、体温的变化和低血糖也会导致缺氧的出现。早产宝宝如果出现呼吸暂停,往往会吓坏爸爸妈妈。那我们要知道这是为什么?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或出现皮肤青紫、血氧饱和度降低,称之为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
那么家长如何发现呼吸暂停呢?
首先本病易发生于早产儿,因此早产儿的家长应对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要经常注意孩子的呼吸,当孩子呼吸正常时可见胸廓和腹部上下有节奏的起伏,面色红润;当呼吸暂停发生时,首先发现婴儿胸廓和腹部不动了,继而面色青紫,如果摸脉会发现孩子脉搏细弱,渐渐缓慢甚至停止,此时家长不要惊慌,你只要轻轻拍打婴儿一下,他的呼吸会很快恢复,如果还不恢复呼吸则表明呼吸停止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入引起窒息,此时需要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更强烈的刺激如用力拍打足跟,吸出口鼻内奶液,直至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人工呼吸。
为什么早产儿更易发生呼吸暂停?
由于早产儿脑干呼吸控制中枢发育不成熟,且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各种导致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并发症,所以早产儿更易发生呼吸暂停,尤其是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的体温过高或者过低的时候就会出现呼吸的暂停。因此,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要注意密切的观察,即使没有出现呕吐,也不能太大意。
当早产宝宝发生了呼吸暂停是非常危险的,但家长切勿慌乱,应冷静下来,立即给予其适当的物理刺激,如轻拍背部、弹足底等方法来刺激他的呼吸,使他恢复正常呼吸,同时注意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宝宝恢复正常呼吸后,应尽早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帮助找到发生呼吸暂停的原因.
怀孕和分娩总是给家庭带来巨大喜悦和激动。但不得不说,妊娠本身是有很大风险的,这些风险包括母亲的风险和宝宝的风险。
案例:一个产检孕妇就到妇产科门诊部就诊,孕妇主诉她自己早上感觉到腰酸,肚子痛非常厉害,还有少量的阴道流血。当即她主诉的情况,引起了妇产科大夫的注意,马上去做了急诊超声,超声发现可能胎盘早剥。立即做了剖宫产手术,新生儿被抢救出来,但出生时Apagar评分只有5分(属于轻度窒息)。
好在,经过新生儿科医生的抢救,宝宝一天后脱离了危险。
那么,什么是胎盘早剥呢?为什么胎盘早剥那么危险呢?下面就给准妈妈们普及下产科医生“谈虎色变”的妊娠严重并发症之一----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
什么是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前出血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为0.4%~1.0%。
胎盘早剥的危害?
胎盘早剥对宝宝来说,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胎死宫内。
对母亲来说,可发生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此外,胎盘早剥发生时,羊水可以通过子宫开放的血管进入母亲血液循环,导致羊水栓塞。
胎盘早剥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显性、隐性、混合性出血。
显性出血:底蜕膜出血,量少时无明显。临床表现,血肿增大可出现阴道流血。
隐形出血:底蜕膜出血,血液积聚与胎盘和子宫壁之间,无阴道流血。
混合性出血:胎盘出血后血液增多到一定程度后由胎盘边缘及胎膜向外流出。
胎盘早剥的分级——依据病情严重情况可分为0、I、II、III级
由于胎盘早剥可以发作得很隐匿,而且发展又快,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危及母子性命。
胎盘剥离的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出现大出血并且很难阻止。因此,孕妈妈们早期的识别尤为重要。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睁开眼睛的时候很少,所以,这时候医生很难对孩子的眼睛进行仔细的观察。等到孩子满月后,睁眼睛的次数明显增多,家长发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如眼球不随着物体转动、两个眼睛不协调、眼睛对视或外斜等。
东东刚满月,父母开心地给孩子办满月酒,亲朋好友都来参加了。席间,有好几个朋友在引逗孩子时,发现孩子有点“斗鸡眼”。听完,东东的父母也开始留意了,越看越觉得朋友们说得很对。最后,东东的父母非常不安,没等满月宴结束,就急忙抱着孩子上医院了。
经过医生仔细检查,在安抚家长的同时,笑着道出真相。
一、宝宝出生的视力情况
胎儿还未出生时,在子宫内就能察觉到光亮了。等出生后,宝宝的眼睛必须通过适应和学习,才能看得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新生宝宝一开始视力是非常差的,如果用数据来定义话,大约只有0.04,只能看到接近乳房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宝宝的视力不但差,而且还是一个“小色盲”,只能辨别出红色、黑色、白色。
之后的几个星期内,宝宝的视力发育很快,眼睛每天都会接受大量的图片信息的刺激。
在眼睛逐渐成熟的同时,也在锻炼聚焦的能力,眼睛看到的信息也开始被大脑整合。
二、为什么宝宝会出现斜视和对视呢?
在宝宝学习看东西的过程中,视力不断地提高,同时,大脑也会分析眼睛获取的信息。
最初,宝宝双眼是散视,即两个眼睛注视不同的方向,导致大脑不能同时接受双眼的信号,而是每只眼睛分别输入,所以大脑接受的信号非常奇特。
宝宝这种让家长不安的现象会持续到4-6周,宝宝的的大脑和双眼已经磨合差不多了。
到3-4个月时,宝宝散视和对眼的现象基本消失。
所以,大多数宝宝出现对眼和斜视都是成人的视觉假象。
三、如何观察和处理宝宝散视和对眼呢?
●如果宝宝出现一只眼睛转动不良或双眼持续对眼和散视的现象,家长就需要带宝宝就医,但这种现象是出现在2个月以内的宝宝身上,并且偶尔发生,是不需要治疗。
●如果3个月以上宝宝,单眼或双眼持续出现内斜或外斜,建议家长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因为家长是非医学专业,所以很难准确宝宝是内斜还是外斜,但只要有疑虑,最好还是到医院教眼科大夫。
●宝宝对光线的反应是判断是否对眼的最好办法,在光照射下,如果宝宝双眼能同时聚焦在发光点上,说明孩子不对眼。但如果宝宝的双眼分别注视不同的方向,说明宝宝的眼睛有问题,建议家长带宝宝做检查。
所以,新生宝宝出现对眼和散视主要是因为眼睛控制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所致,但是,只要家长有所疑虑,还是建议家长带宝宝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接触“疑虑”或进行必要的治疗。
家长要知道,如果宝宝斜视诊断得太迟,大脑慢慢地适应了眼睛不协调的状态,即使戴了眼镜,还会是斜视,必须通过手术来矫正了。
大约10%的宝宝出生时,身上都会有胎记,大部分胎记都是无害的,但也有一些是潜在疾病的征兆。作为家长,要学会如何分辨宝宝的胎记以及了解是否需要治疗?
黑色胎记——先天性痣
黑色胎记,即宝宝出生后,身上会有黑色的斑,有的上面还有毛发,医学上称为先天性痣。如果先天性痣面积比较大,超过6厘米者应积极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红色胎记——血管瘤、鲜红斑痣
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红色胎记,其中又以血管瘤最多见。绝大多数的血管瘤在1岁以内是有增长趋势的,1岁之后就开始慢慢消退。红色胎记中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是鲜红斑痣,如有些人面部半边脸都是红色的。
如何鉴别血管瘤与鲜红斑痣?鲜红斑痣不会自行增大,血管瘤可以由小变大,由浅变厚。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简单鉴别:如果用手指压迫红色胎记,颜色不改变则为血管瘤;如果恢复正常肤色,手一旦松开,它又会变成红色的就是鲜红斑痣。血管瘤高出皮肤了,就需要治疗;鲜红斑痣可采用光动力治疗。
蓝色胎记——太田痣、蒙古斑
需要积极治疗的是太田痣。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期,能看到宝宝巩膜(白眼球)上有蓝色的印记,其中一部分人会发展为太田痣。很多小宝宝出生后在臀部或者腰部可看到一些颜色较浅的蓝色印记,这种大多为蒙古斑,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自行消退。
白色胎记——无色素痣、贫血痣
无色素痣的外观跟白癜风类似,位置一般是固定的,宝宝长大后,白斑也跟着等比例长大,但是不会往其他部位扩散。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无色素痣。如若必要可用自体移植表皮手术治疗。
贫血痣产生的原因不是因为色素的缺失,而是因为小血管的畸形。鉴别这两种白色胎记,可以用手去摩擦或压迫它,如果胎记始终是白色的,说明它是贫血痣;如果摩擦后会变红、充血则是无色素痣。贫血痣一般不需要治疗,也不会对患者产生重大危害。
咖啡色胎记——咖啡斑
咖啡色斑,医学上叫做咖啡斑或牛奶咖啡斑。如果是单纯性咖啡斑,可以用激光治疗,短期治疗效果较好,但容易复发,故临床上要观察一年。如一年内没有复发,再复发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如果宝宝身上的咖啡斑数量多且面积大,则称为多发性咖啡斑,它很可能是一些系统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等,家长一定要带他们去正规医院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单纯的咖啡斑还是一些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所以对于孕妈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自我判断
首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为:孕20周后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或血压较以前升高超过30/15毫米汞柱,并伴有蛋白尿及水肿。
虽然妊娠高血压只是暂时的,轻度妊高征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产后大多自愈。中度妊高征可能会有头晕等轻度自觉症状。但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发展为重度妊娠高血压,引发孕妈妈抽搐、昏迷等现象,威胁母子生命安全。
正常情况下,在孕晚期会有足部水肿,但妊娠高血压导致的水肿通常会出现在怀孕第4-6个月,水肿不消退且会发展到眼睑部位。如果发现体重每周增加多于0.5千克,同时伴有水肿的情况,就要尽快去医院检查。
对于怀孕前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的孕妈妈,在妊娠20周以后岀现头晕、头痛及水肿时,也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二、妊娠高血压期间,饮食5点要注意
1.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卧床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注意控制体重。孕前超重则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及高脂食品。
2.不吃太咸或钠含量高的食物,如腌肉、腌莱、腌蛋、腌鱼、火腿、榨菜、酱菜等,以免水钠潴留。
3.轻度妊高征时只要不吃过咸的食物就可以了。中度、重度者每天盐摄入量分别不要超过5克和3克。
4.小苏打、发酵粉也含有钠,要适当限制食用。
5.每天摄入蔬菜500克,水果200-400克,多种蔬菜和水果搭配食用,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的防治轻度妊高征的孕妈妈尽量减少水分的摄入,中度时每天水摄入量不超过1200 毫升,中、重度者可按头一天尿量加上500毫升水计算摄入量。
三、有助缓解妊娠高血症状的食材
新鲜水果: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苹果、香蕉、西瓜、桃子等。
新鲜蔬菜:南瓜、芹菜、士豆、冬瓜、葫芦、茄子、茭白等。
肉类:纯鸭肉、瘦牛肉以及鸡肝、猪肝等。
鱼类: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孕妈妈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尤其是在妇妈妈应每的变化、有理想食品,而鱼类中的黄鳝还可以防治妊娠糖尿病。
其他类:酸奶、海参、豆浆、豆腐、玉米、红小豆、绿豆等。
提醒: 孕晚期应密切关注血压实行产前检查是筛选妊娠高血压征的主要途径。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孕妈妈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做好自觉防控工作。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父母总是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全方位的保护,尤其是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更是呵护备至。但殊不知有的时候,正是因为父母出于过于沉重的爱所做出的错误行为,给孩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最近一位妈妈就犯下了让自己后悔一生的错误。这位妈妈为了防止自己才1个月大的女儿不小心划伤自己的小脸,于是就给她买了一双小手套把手给包上,这样即使孩子乱动也不会划伤自己。在这期间孩子常常会莫名地哭闹,父母也没有过多的在意。
一周后,这位妈妈想把孩子的手套取下来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女儿右手中指的上面两个关节已经变成黑色,手甚至有些干瘪。这可把这位妈妈给吓坏了,她才发现,原来手套里的线头死死缠在了自己女儿手上!她急忙带自己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之后发现孩子的手指已经坏死,不得不截肢!妈妈这才想起来,孩子这段时间的哭闹可能是在呼救!
这是多么令人痛苦的一件事啊!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和保护而给孩子戴手套,却没想到正是这个手套给孩子带来了终身的遗憾。本来是出于善意的爱,却变成了沉甸甸的负担。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我们查阅往期新闻可以发现,为保护孩子而给孩子戴手套,最终造成悲惨后果的家庭不在少数。
2015年6月,连云港一25天大的孩子,父母给孩子戴小手套导致其左手小手指因线条长时间缠绕坏死,经治疗无效后截肢。
同年11月,河北易县一刚出生10天的婴儿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导致右手整个肌肉坏死,送到医院时整个右手成黑紫色,看得令人心惊!
即使是现在,依然有不少家长在为孩子使用小手套。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家长都有或多或少的原因:担心孩子抓伤自己、担心孩子乱咬手吃进细菌、担心孩子袖口灌风着凉等等,大部分都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家长固然是出于对孩子深切的关爱,但这样的做法就一定科学吗?之前发生的悲剧难道只是意外吗?
其实,给婴儿戴手套限制其活动是不科学的做法。“手是智慧的来源”,婴幼儿手的乱抓乱动,其实是其认识世界、开发智力的一个过程。
孩子可以通过抓取身边的物品而对这件物品产生认知,从而对这个物品进行学习和记忆。
而通过不断地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探索,孩子就可以逐渐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慢慢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智力,这对孩子大脑潜能的开发是有好处的。
同样的,婴幼儿手的乱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去感知外部环境。
因此,给孩子戴上手套限制孩子的活动,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发育,也增加了出现上述悲剧的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父母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一定要用对地方,不要因为过度的爱给孩子造成负担。
如果担心孩子会因为没戴手套而抓伤自己的话,父母们可以每天及时清洗孩子的小手,定期检查并帮孩子减去过长的指甲。同时,家长也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在孩子即将抓伤自己前制止其行为,以免出现更严重的状况。
希望各位父母可以以此为戒,在以后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多留一个心眼,不要因为一时的大意而造成的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