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为什么很多病人脑梗送到医院,医生只是拍个片输个液?

为什么很多病人脑梗送到医院,医生只是拍个片输个液?
发表人:李建华医生

脑血管意外,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和心血管意外一起,心脑血管意外,占据了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40%。可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高,今天我们是来讨论脑血管病的。

 

脑梗塞是脑血管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但为什么脑梗塞的病人,很多只是拍片确诊以后输液就可以了呢?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了吗?

 

 

一、脑梗塞需要怎样治疗?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塞的治疗,如果患者没有禁忌症,可以进行溶栓和急诊介入治疗。

 

但对于相当一部分脑血管病来说,一方面可能错过了溶栓和急诊介入的时间窗,进而没有机会进行介入治疗;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脑梗塞都需要溶栓和急诊介入治疗,对于脑血管尚可,症状轻微的患者,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即可。

 

二、脑梗塞为什么需要拍片?

 

脑部血管堵塞,出现脑卒中引起脑组织的缺氧缺血坏死,这就是脑梗塞。所以我们拍片一方面是为了看清楚梗塞的范围,明确梗塞性质;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梗塞的血管情况。

 

这些都决定了我们需要拍片了解脑梗塞的情况。而拍片也主要以脑CT和脑磁共振两种情况最为常见,甚至有些患者,住院前后需要反复进行拍片复查。

 

三、脑梗塞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吗?

 

看完前面几条,很多人会有疑问,脑梗塞引起的死亡这么多,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吗?答案是有!那就是预防。最好的治疗是预防,脑梗塞一旦发生,再好的治疗也挽救不了已经坏死的脑细胞。

 

而如果把预防做好,让我们不发生脑梗塞,这才是最好的治疗。

 

而预防脑梗塞主要的方法包括:

  1. 生活方式干预;
  2. 控制好原发病;
  3. 良好的心态。

 

只有这些做好了,才能避免脑梗塞的发生。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国际心血管领域顶尖医学杂志《血液循环》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梗的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到2016年的2.19%。而对美国的调查显示其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减少。

     

    2019年另一个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研究显示,全球脑梗的终身发生风险为24.9%,而我国的终生发生风险约40%。有科普学者分析,这可能跟美国在多年前的强化补充叶酸的政策有关。叶酸确实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有关,但是仅仅补充叶酸是不够的,做好以下几点或许比补叶酸更重要。

     

     

    脑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的5个亚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血管闭塞、其他确定病因所致的脑卒中、病因不明的脑卒中。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是供应脑部的颅内和颅外的大动脉内局部原位病变的最常见原因。

     

    白色的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和红色的红细胞-纤维蛋白血栓通常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叠加发生,也可发生于无严重血管疾病的高凝状态患者。血管收缩(例如,偏头痛时)很可能是第二常见的原因,按照发生率,再次是动脉夹层(该病比先前了解的要常见得多)和创伤性闭塞。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不常见的动脉疾病,而动脉炎却常被纳入鉴别诊断,但作为血栓性脑卒中的原因是极其罕见的。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为可逆的危险因素和不可逆的危险因素,不可逆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 、性别和家族史,都是你不能够改变的;可逆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 、颈动脉斑块、吸烟、肥胖、 久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缺乏)等等,这些都是你能够改变的。

     

     

    预防脑卒中,做好以下几点比补叶酸更重要

     

    1)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

    高血压是导致脑梗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和达标率是远远低于美国的。服用叶酸确实可以有助于辅助治疗高同型半胱血症引起的高血压,但是血压没有控制好,吃叶酸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想要预防脑梗,要将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最新的研究显示收缩压降到120mmHg以下更能获益。

     

    同样,高血脂和高血糖也是诱发脑梗的危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而且三高往往会其中2高或三高同时发生,产生协同效应,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发展,导致脑梗发病。

     
    2)戒烟限酒

    吸烟是增加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香烟的成分会损伤我们的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栓形成。同时需要提醒,长期喝酒也是脑梗发病危险因素,因为酒精摄入本身也会导致体内脂肪含量增加,同时还能损伤血管,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最终促进脑梗发病。

     
    3)控制糖、盐的摄入

    高糖、高盐饮食都会加重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据统计中国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大约是12.5g,是推荐量6g的2倍还多。我国的食材丰富,烹饪手法多样,往往食物中盐分和糖分的含量都比较高,就容易使得血液粘稠、血管硬化。

     

    总结

     

    总之,由于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的不同等因素作用下,导致与美国相比脑梗的患者越来越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注意补充叶酸之外,也要调整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也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从而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 为什么要采集不同来源的血液标本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流体组织。血液在沟通内外环境及机体各部分之间、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多种物质的运输、免疫、凝血和抗凝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用于实验室检查的血液标本按来源可分为动脉血、静脉血和末梢血。不同来源血液标本所含物质浓度不全相同。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运送的血液称为动脉血,含氧较多,呈鲜红色。

     

     

    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0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可反映肺通气状态。

     

    静脉血起于毛细血管静脉端,在向心回流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其属支,逐级汇合注入心房,呈暗红色。静脉血与动脉血差异最大的是PaO2,其他诸如pH、血细胞比容、乳酸、血浆氨、葡萄糖等也存在差异。末梢血采自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呈网状的微细血管,管壁薄,血流慢,有选择通透性,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生理状况下,血液化学成分含量波动范围小,如血液中某些成分在较长时间或较大幅度波动且超过正常范围,则反映体内某些代谢失常或重要脏器发生病变。采集不同来源的血液,可为临床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判断提供各自不同而有用的信息。

     

    为什么血液标本有不同类型

     

    实验室检查的血液标本分为全血、血浆和血清,不同类型标本所含物质不全相同。

     

    ①全血:由液态血浆与混悬在其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组成;

     

    ②血浆:离体抗凝血液经离心沉淀有形成分后所得的浅黄色上清液;

     

     

    ③血清:不加抗凝剂的离体血液自然凝固后或离心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上清液。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与血液凝固的成分在量和质上的不同。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经常要采集全血、血浆及血清三种血液标本。

     

    静脉全血用于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等;动脉全血用于血气分析;血浆标本因不必等候血液凝固即可分离出血浆,适用于急诊检查;血清标本用于生化、免疫学等检查。

  • 是不是老是咳嗽不止,还痰液居多,尤其是天气突变的时候,咳嗽的症状就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你的肺腑受到了损伤,作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咳嗽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具有很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咳嗽在过去有着详细的划分,认为有声音但是没有痰液,就是咳;只有痰液但是没有声音,叫做嗽;两者同时出现叫做咳嗽。

     

    那么咳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常见的2个原因,看看你属于哪一个。

     

     

    大部分人认为咳嗽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肺主人体气机的运行,所以肺的功能失职是导致咳嗽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内经》中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所以咳嗽不仅仅只是因为肺脏受邪,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都会导致咳嗽的产生。

     

    《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主要是因为外感六邪,而内伤咳嗽大多是因为饮食、情志导致脏腑失调,病邪内生,但是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会引起肺气的宣肃失职,肺气不清,上逆到咽喉,导致咳嗽病症的出现。  

     

     

    引发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感病邪。我们人体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的病邪通过我们的口鼻、皮毛到达我们的体内,所谓的六气主要是指风、暑、湿、燥、寒、火,这六种病邪,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存在差异,人们对致病外邪的感受也就会有所不同,因为风邪为百病之长,人体很容易受到风邪的入侵,所以外感咳嗽常常是因为我们先感染风邪,其他的病邪随之侵入体内。

     

    引发咳嗽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内生邪气。内伤咳嗽主要是因为病从内生,致病的原因也就包括了我们日常饮食和情志变动,以及脏腑自身。饮食不当,或者是生冷没有节制,这些首先会伤及脾胃,脾胃的受损导致痰湿的生成,从而阻塞了气道,引发咳嗽;情志的变化过大,同样会刺激我们的肝脏,肝失疏泄,郁化肝火,上行犯肺。

     

     

    这两者前者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后者会妨碍肺气的肃降。久伤肺腑的人,肺气耗损太大,肺阴不足,肺气虚弱导致体内的津液不能正常地输布,化生成痰浊,阻塞气道,导致肺气不降引发咳嗽。

     

    外感和内伤也可以相互影响,时间久了,患者的病情也就从邪实转为正虚,因此在治疗咳嗽时,要注意外界环境的改变和体内脏腑的变化。除了直接治疗肺腑以外,还需要注意其他脏腑的病变。外感咳嗽一般通畅肺气,而内伤咳嗽更应当注意脏腑的调理,防止正气的宣散。对咳嗽的治疗也必须按照不同的发病原因进行区分和处理。

  • 医学在进步,但为什么进步的医学确不能让所有的人不生病呢?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我觉得医学还不至于进步到让人不会死亡的地步,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但医学的进步确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医学进步如此快,病人确越来越多呢?

     

    一、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结果

     

    如果翻开我国人均寿命的历史,你会惊奇的发现,从建国到现在,我们的人均寿命已经提高了将近一倍。以我国为例,建国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到1970年我国的人均平均寿命已经到了59岁,但到了2015年的时候,我国的男性平均寿命已经到了男性74岁,女性77岁。你可以想象,在儿时我们的记忆中,50多岁的人就已经身体佝偻,头发花白的肯定是很平常的事。但现在呢?年近50身体倍儿棒的绝对是大多数。

     

    可能有人有疑问,这个和得病的人多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正是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才使得患病的比例和人数在不断地上升。国人中有高血压2.9亿,心血管病3亿,由此可见,许多人带病生存是常态。所以,人均寿命提高是病人增多的原因之一。

     

    二、老龄化严重的结果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是我国目前不争的事实,而中年以后,身体逐渐走下坡路的事实,会让更多的人带病生存。以2000年为例,我国老龄人口大约10%左右,也就是每100个人中有10个老年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8年,我国老龄人口已经20%还要多,也就是说,总人口增长不明显的情况下,每100个人中老年人增加到了20多个。而预计到20年后,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

     

    还有人会问,老龄化和生病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道理就更简单了,老年人距离不愿意面对的死亡越来越近,各个器官老化,生理机能变差也是事实,所以,老龄化严重的后果直接就是病人数量的增加。

     

     

    三、物质水平和健康意识提高的结果

     

    随着新农合和医保投入稳步提升,全民医保已经不是梦想,随着农合医保覆盖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看病的门槛真的越来越低了,可能会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想过吗?原来在农村,去县医院看病的已经是大病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把看病不再局限于县城,去市里省里甚至北上广已经变得很现实的事情。看病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所以愿意到大医院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君不见卫生院还有小医院门可罗雀,但大医院门口确门庭若市,这不能不说是物质水平提高的结果。

     

    健康意识的提高当然也是和物质水平提高是有关系的,手里有钱了,看病报销了,生活富裕了,更多的人也就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水平,健康体检,治未病,保健养生,使得更多人愿意积极诊断、早期治疗,所以,医院里人满为患的现象表现为医院越好越明显。

     

    最后,科学的看待和分析,陈大夫认为这些是主要的原因,如果你非要和医生扯上关系,我只能说是医生看病越来越好了,否则,更多的人是死亡而不是带病生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阿尔茨海默病仿佛是老人的脑海里的一块橡皮擦,患病的老人渐渐忘记了最爱的家人、忘记吃饭、忘记从前的一切……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性病变,是老年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为什么这种常见疾病,会悄悄「偷走」老人的生命?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不仅毁坏人的健康,也伤害一个幸福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疾病并不专属于老人。

     

    因此,我们也要跟家里的长辈一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健康的体态、良好的心态、适量的脑力活动和增加亲友间的交往,帮助家人也帮助自己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科学审核:
    京东全职医生-精神内科-汪立燕
  • 脑梗塞是一个常见病,也是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严重杀手之一。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得了脑梗塞以后要怎么样治疗,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呢?

     

     

    一、尽快血运重建治疗

     

    和其他动脉血管堵塞一样,脑血管急性堵塞以后,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脑梗塞。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窗内开通脑血管,那么就会出现脑组织脑细胞的坏死,而且是不可逆的坏死。所以,尽快进行血运重建,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一是药物溶栓治疗,二是急诊介入治疗。


    二、基础药物应用治疗

     

    急性脑梗塞一旦发生,就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是降脂稳定斑块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的治疗,而这些基础药物,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的。无论急性期还是稳定下来康复的脑梗塞!


    三、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旦确诊脑梗塞,必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因为这是治疗脑梗塞的基础。关于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已经无数次的提到过,包括戒烟,限酒,运动,避免劳累等等诸多方面。


    四、稳定期康复治疗

     

    在度过脑梗塞的急性期以后,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也非常的重要,康复治疗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脑梗塞以后造成的肢体,语言,运动等方面的障碍,进而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

     

     

    脑梗塞的治疗包括方方面面,但尽早进行血运重建,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进行体育锻炼康复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非常重要。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有网友曾经在网上提问,为什么基层小医院要拒收重症的病人,是怕担责任而推诿吗?

     

    事实上,如果基层医院,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自己医院的基础医疗设施,医疗技术水平不够,而仍然接受重症患者。可能会对病人的病情的诊治造成延误,才真的是对病人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

     

    基层医院医疗条件有限。一般的小病还可以。对于复杂点的病症。

     

    有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能否给出准确的诊断?

     

    有没有专门的手术室?手术条件是否合格?
     

     

    如果出现大出血情况,医院有没有血库,能否为病人及时输血?

     

    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如何?诊断治疗手术水平如何?能否具备给患者做手术的技术支持?

     

    这些都需要考虑。

     

    基层医院一般人员相对简单,医疗设备相对简单。如果遇到复杂的病症可能处理不了。而且一般的基层医院也很少派人到大医院进修和交流。

     

    一般比较好的三甲医院,基本上每年都会派人外出进修学习,还有可能出国学习,还有经常派人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对于前沿知识和比较前沿的仪器设备掌握水平和能力都比较高。

     

    而大医院,科室相对划分的比较细。普外科,骨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小儿外科,小儿内科等等。

     

    术业有专攻,不同的科室,能分别针对不同的病症,有相对专业的大夫,医疗水平,手术水平也相对比较高,能给出相对专业有效的治疗。

     

    同时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为病人提供血液的血库。


     

    大医院的医疗条件相比较而言,要比基层医院好的多。

     

    重症患者有可能需要上呼吸机或者是紧急情况下需要紧急输血,这些都是基层医院所不具备的。

     

    而且对于重症疾病的诊治,可能需要专业的设备,比如核磁共振CT, B超,等设备的辅助,提供比较精确的诊断依据,减少误诊误治的概率,关键时刻可能需要医疗技术比较高的人,紧急处理,尤其是外科手术。这些一般在基层小医院都不能实现,都是需要转诊到大医院才可以进行。

     

    当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发现自己处理不了的病症,及时转诊大医院时,是对病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任。

  • 医院里检验科经常能搜到胸腹水穿刺的标本。当病人有些炎症或者是肿瘤的时候。有可能引起胸腔积液。影响呼吸,医生一般会抽取胸腔积液。

     

    正常健康人的胸腔中仅有少最体液存在,但当物经更到移結有炎症时,胸腔中会有液体蓄积;除此之外,由于血流动力的变(左心室衰竭),水分会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肺间质基至的施中,多余的水分会进入胸腔造成积液。

     

    胸腔穿刺检查的原因

     

    胸腔穿刺直接取得积液,可帮助进一步的临床诊新,以区分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胸腔积液培养,可帮助鉴定病原体,细胞学检查可直接诊断癌症。大量胸腔积液可通过听诊、叩诊及胸部放射线透视确诊,少量胸腔积液,则可利用超声检查辅助诊断。

     

     

    充血性心力竭、慢性肝脏疾病、肾脏病、胸腔及肺组织炎症、肿瘤等是引起胸腔积液的危险因子,要诊断这些疾病,就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与职业或家族病史,并注意体温体重、日常活动时是否有呼吸困难及咳嗽。

     

    观察痰液的颜色及外观、是否胸痛和下肢水肿等,必要时也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胸部X线、超声检查或胸腔引流等,也要注意病程进展的速度(急性或慢性)。

     

     

    若是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需注意水分、盐分的摄取及体重的改变。胸腔积液患者平躺时会加重呼吸困难,应抬高床头让患者斜躺。呼吸困难加重时应尽快就医。

     

    饮食方面,多食高蛋白食物可让身体好得快,也要多食高纤维及高维生素C的蔬果,可增加抵抗力及预防便秘。同时,不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或太冷、太热或辛辣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染,也要注意保暖,避免暴露在有人吸烟的密闭、拥挤场所或有浓烟排出的场所。可利用护理人员教授的深呼吸、咳嗽技巧,促进肺部扩张。

     

    另外注意事项:

     

    1.怀疑肺结核感染时,应测定腺苷脱氨酶浓度。

     

    2.若胸腔积液是由感染所引发,胸腔积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会降低。

     

    3.细胞学检查可直接鉴定癌细胞的形态及可能来源。

     

    4.漏出液不仅发生于左心室衰竭,血液中白蛋白含量过低时也可以造成胸腔积液(如肾病综合征和肝硬化)。

  • 今天,在医院看到了一件奇怪事儿,家长抱着2岁多的孩子来看病,谁知道医生不仅不给孩子治,家长还遭到了批评教育,怎么回事呢?

     

    原来,孩子体检时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家长在网上一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诱因之一,这可急坏了孩子的父母,慌忙来医院要求医生用药治疗。大夫经过问诊检查,根据患儿的情况,给出了先不必治疗的建议,然而家长却因过分担心,一味盲目要求根除细菌,受到了医生的批评教育。

     

     

    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医生为何不给小“患者”治疗呢?又有哪些情况孩子需要治疗呢?

     

    一、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幽门螺旋杆菌,闻之色变。成人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只有经过治疗后才能痊愈。然而一部分儿童(约10%)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菌群的完善,即使不用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可以自愈。

     

    二、一般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不会有明显症状,发生严重疾病的概率较低,所以一般可以不做处理。

     

    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常需结合抗生素、铋剂、PPI等3~4种药物。因某些药物对儿童副作用较大不能使用,同时部分儿童对服药较抗拒,导致儿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效果不佳或失败,若没有明显症状和病变,可等患儿成年后进行治疗。

     

     

    四、生活中常见家长亲吻小孩,喂孩子咀嚼过的食物等,这些都是幽门螺旋杆菌“口-口”传播的方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可通过粪便进行传播病菌,儿童接触污染过的水源、食物,都有感染的风险,防不胜防;儿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再次感染的几率远大于成人。

     

    五、研究发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儿童,其发生过敏性哮喘的风险低于未被感染的儿童,所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间接对儿童免疫系统的一种锻炼和加强。

     

    六、虽然有些儿童不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但预防还是很有必要的。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两个途径传播,所以需要通过切断它的传播途径来进行预防。如家长、亲戚等应减少或杜绝给幼儿口对口喂食,这种行为不仅可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同时也增加了感染其它有害菌、病毒的风险;增强儿童的卫生意识,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不玩脏水,不饮用生水等。

     

    七、一般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用进行治疗,有的家长会反问,那哪些孩子需要治疗呢?我国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必须根除,若有慢性胃炎、癌症家族史等疾病的孩子,可以考虑根除。

     

    所以,当大夫听到家长要给2岁的孩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时,了解了孩子的病情、病史、家族史后,并不建议孩子用药治疗。若您或亲戚朋友的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请不要着急害怕。及时就诊咨询消化科的医生,来决定孩子需不需要治疗。

  •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之所以说它危重主要是因为如果抢救不及时病人并发脑疝就特别容易引起死亡,而且很多患者在出院以后大多会遗留一定的并发症,比如说话吐字不清、无法走路、口角歪斜等。


    脑梗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某种物质引起了脑血管的堵塞,进而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发生脑细胞的坏死,那直接把血管融通不就可以了吗?目前真的没有什么有效药物可以化解脑梗吗?面对脑梗死我们真的无计可施吗?为了让大家对于脑梗死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临床上存在一些药物能够把堵塞的血管溶通:


    其实医院专家是很聪明的一帮人,他们很早就想到过用药物把堵塞的血管弄通,这类药物常见的有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


    前两者是比较传统的溶栓药物,而阿替普酶是新型的溶栓药物,它和传统的溶栓药物相比,拥有很大的优势,比如溶栓效果更强、出血风险大大降低。但是要明白,一分钱一分货,阿替普酶虽然优点多,但是它的价格是比较贵的,一支的级别在5000元左右。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压根就是个伪命题,因为溶栓的药物一直是存在的,只不过可能作为非专业人士没有听过而已。

     


    2.虽然存在溶栓药物,但是它自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溶栓听起来是比较美好的,但是实际上这种治疗措施是比较复杂的,在进行溶栓之前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风险、是否存在溶栓的禁忌症,如果这些没有注意到,就特别容易产生危及患者声明的并发症。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发病的时间,这个对于是否溶栓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一般认为发病在6个小时以内适合溶栓,超过了这个时间再溶栓不仅仅效果不好,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出血风险。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何医生这么惧怕出血,其实这里说的出血和我们哪里弄破的出血是不一样的,溶栓带来的出血大多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出血部位在脑组织或者消化道,那就有很大的可能会要了病人的生命。


    现实中仍然存在一部分脑梗死患者有出血的倾向,这种情况下是不太适合溶栓的,而且溶栓的禁忌症里面提到了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者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面积较大、48小时内进行过肝素治疗等。这一系列的限制,都使得溶栓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过呢在临床上还有别的治疗方式来应对脑梗死,比如机械取栓、血管介入治疗。不过这两种治疗方式还不是太成熟,而且对于技术要求也高,而且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对于那些远离三甲医院的病人来说,也有可能会错过这些治疗的时机。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