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母乳喂养,该不该“盲目”坚持?

母乳喂养,该不该“盲目”坚持?
发表人:手护妈妈

“母乳喂养”这个温暖而有爱的词,对于某些妈妈或家庭却是一种难言的痛。毕竟,不是所有妈妈的乳房都能顺利产出足够的乳汁,也不是所有妈妈都可以无忧无虑的陪伴至孩子自然离乳,总之,不是所有的母乳喂养都能一路顺畅。那么,人人都说母乳喂养好的环境下,哪些妈妈遇到了困难呢?

 

 

困难一

 

第一种,母乳产量不是特别好,也不确定孩子到底够不够吃,一边是众人坚持的母乳喂养好,一边是经常哭闹不知道吃饱没的孩子,到底该不该坚持纯母乳,敢不敢给孩子添奶粉?这种情况太多了,为了催奶,妈妈整天猪蹄汤、鱼汤各种汤,把自己越催越胖,可奶水也没见多够吃,又不敢给孩子添奶粉,这吃开奶粉吃母乳就少了,不吃母乳就越来越少,愁死人了。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一定不要有太大压力,本身母乳的产生就受情绪影响,过大的压力更不利于产奶。同时,虽然母乳好,但也要看具体情况量力而行,不能为了勉强坚持纯母乳而让孩子经常吃不饱,那么最重要的来了,如何判断宝宝到底能不能吃饱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乳汁分泌是否充足:

 

①婴儿每天能够得到8~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②哺喂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③出生后最初2天,婴儿每天至少排尿1、2次;④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3天消失;⑤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8次;⑥出生后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⑦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4~10次。后期还可以通过婴儿生长发育情况,来判定婴儿较长一段时期的摄乳量,定期测身长、体质量、头围,标记在儿童成长曲线上,就可判断婴儿的成长是否正常,只要婴儿生长发育正常,就说明其饮食量足够。如果发现孩子确实饮食量不够,就应当及时添加配方奶补充母乳的不足。

 

 

困难二

 

第二种,休完产假要上班了,单位离得远,每天只能晚上下班才回来,虽然坚持在单位挤奶,可忙起来后顾不上挤,汤水也喝不上,奶越来越少,宝宝也快添辅食了,要不要继续坚持母乳呢?

 

喂养指南中指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应积极支持,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保护母乳喂养。因此我国大部分工作单位的产假都是6个月左右。

 

所以到6个月时大部分有工作的妈妈都会遇到这种问题,妈妈们要明白两点:第一,对于满6 月龄后婴幼儿,母乳仍然可以为其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并且,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 ~ 24 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第二,婴儿满6 月龄后由于纯母乳喂养已无法再提供足够的能量,所以应该逐渐引入各种食物,就是我们所说的辅食,但一定要明白,配方奶只是母乳的替代品,不是辅食。如果母乳充足,婴儿满6月龄后不应该添加配方奶,而是必须引入其他各种有营养的食物作为辅食。总结一句话:母乳能喂继续喂,不够可以添奶粉,辅食一定按时加,奶粉不能当辅食。

 

对于什么时候断奶,在保证母乳喂养6个月的前提下,这个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如果母乳喂养不影响孩子吃辅食或者睡觉,那真的可以尝试自然离乳,如果宝宝极度恋奶,严重影响辅食添加,可考虑及时断奶,以免影响孩子以后对食物的兴趣。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母乳是婴儿最天然,最理想的营养品,母乳喂养被发掘出的“益处”更是冰山一角。随着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发,越来越多的妈妈想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达到预防过敏的效果。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同样发生了湿疹、反流、腹泻甚至血便等症状,是不是说明宝宝对“母乳”也产生了过敏反应呢?

    一、过敏是因为食物抗原暴露

    食物过敏的免疫机制主要包括IgE和非IgE介导这两种类型,无论发病机制如何,食物抗原暴露是必要条件。

     

    通俗来讲就是进入体内的某种食物调动起体内的“小警察”,“小警察”和“非法入侵者”的“打斗场面”体现在宝宝身体上,就出现了湿疹、呕吐、腹泻、血便、严重肠绞痛、咳嗽、生长停滞等等反应。

     

    换言之,即便在化验中未检测到过敏项目,宝宝却表现出“打斗场面”,也要判定为过敏反应;若是被检测出过敏项目,宝宝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异常反应,也不建议停掉该种食物。

     

    二、母亲摄入的膳食蛋白可以在母乳中检测

    婴儿可以通过母乳接触到过敏原。以牛奶为例,主要引起过敏症状的牛奶过敏原组分是酪蛋白、α乳球蛋白和β乳球蛋白,其中β乳球蛋白为牛奶制品独有,也是引起牛奶蛋白过敏因素。

     

    婴儿可以因乳母食用牛奶或牛奶制品通过母乳接触到牛奶蛋白,从而引发牛奶蛋白过敏。当母亲单次摄入240ml牛奶后,乳汁中检测出β乳球蛋白的持续时间可长达7天。

     

    因此,目前的过敏诊疗指南推荐,母乳喂养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母亲需要回避牛奶及奶制品,并补充钙剂。

     

    除牛奶外,母乳中也可检测出卵清蛋白,其浓度随母亲膳食中摄入的鸡蛋量的增加而增加;亦可检测出花生蛋白,此外卵粘蛋白、α-S1-酪蛋白、小麦中的醇溶蛋白及其他食物过敏原也在生理状态下可从母乳中检测出来。

     

    目前指南认为,经母乳导致的婴儿食物过敏,在母亲饮食回避2-4周后,症状有所缓解,然而,当母亲回避饮食后患儿症状无法改善,生长发育迟缓,或婴儿过敏症状严重,回避饮食后妈妈及婴儿营养无法保证,需考虑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三、母乳喂养也会出现过敏症状,合理回避是治疗首选

    综上所述:

     

    ①即便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也会因乳母饮食不合理出现过敏症状;

     

    ②当婴儿被确诊过敏后,母亲针对性的饮食回避是治疗首选,且通过合理的饮食规避后,可以达到消除过敏症状的目的。

     

    在过敏疾病治疗过程中,减轻症状是最直观的目的,但重中之重是在回避饮食后仍可以保证妈妈及孩子的正常营养需求,保证健康、保证生长发育所需。

     

    科学的营养替代、过敏食物的灵活再添加、在有限的食材里满足孩子和妈妈的“口腹之欲”以及如何平衡过敏宝宝“我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心理落差,这些是专研过敏方向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

     

    但每一个回避饮食的妈妈都是辛苦又慈爱的,带娃不易,回避饮食的同时兼顾带娃更是不易。

  • 宝宝的身体脆弱,会发生许多问题。爸爸妈妈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发现,宝宝会对牛奶蛋白过敏。于是家长们就有疑问: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还可以吃母乳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家的全面的解答:

    现代社会由于学习、工作压力等原因,部分宝宝生后未能吃上母乳或仅吃部分母乳,需要代乳品喂养,其中最主要的代乳品为牛奶,然而有些宝宝对牛奶不适应,出现牛奶蛋白过敏。

    首先来了解一下:牛奶蛋白过敏宝宝会有哪些表现?

    1、胃肠道:反复呕吐、腹泻、便秘、肛门周围皮疹、便血。严重者生长发育障碍,长期或中到大量的便血,造成血红蛋白下降和缺铁性贫血。部分宝宝出现过敏性结肠炎;2、皮肤:湿疹(奶癣)、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3、呼吸系统:非感冒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4、一般情况:持续性哭闹(肠痉挛),大于或等于3 小时/天,大于或等于3次/周,持续大于或等于3周。

    其次:如何确定宝宝牛奶蛋白过敏?

    当吃牛奶宝宝出现上述表现,怀疑与牛奶蛋白过敏有关时,可做以下检查来确定宝宝是否对牛奶蛋白过敏:

    1、皮肤点刺试验;2、血清牛奶特异性IgE抗体测定;3、牛奶回避试验(停用所有含奶类的食物,上述症状缓解或消失)、口服牛奶激发试验(口服牛奶后上述症状再出现或加重)。

    最后回到核心问题: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怎么办?是否还能吃母乳?

    牛奶蛋白过敏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时给予低过敏原性配方奶替代治疗,以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1、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时,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回避牛奶及其制品至少2周;部分过敏性结肠炎的宝宝母亲需持续回避4周。若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后,宝宝症状明显改善,母亲可逐渐加入牛奶,如症状未再出现,则可恢复正常饮食;如症状再现,则母亲在哺乳期问均应进行牛奶及其制品回避,并在宝宝断奶后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

    2、奶粉喂养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时,小于2岁的宝宝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及配方奶,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奶替代,如部分水解配方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严重者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大于2岁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时,由于已经逐步过渡到食物来源丰富的辅食,可满足宝宝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故可进行无牛奶蛋白饮食。不主张给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吃其他动物的奶,如羊奶等以,也不主张给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吃豆奶,主要是营养因素及交叉过敏反应的影响。

    3、牛奶蛋白过敏严重的宝宝,采取上述措施后,症状仍然明显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短期使用可以迅速改善症状,也不会有太大副作用,不用过于担心。

  • 关于母乳和奶粉到底哪个更为营养?一直都是宝妈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老一辈的人就总爱念叨说:要给孩子喂母乳,吃母乳的孩子少生病,而新生代的妈妈们有些会认为现在的奶粉工艺这么强大,营养成分一定一样都不少。事实真的如此吗?母乳可以被取代吗?

     

     

    母乳的产生

     

    首先我们要知道母乳是从何而来的?母乳是以妈妈的血液为基础而生成的。乳房的毛细血管中遍布着分泌细胞,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就是从这些细胞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分泌组织中,通过分泌细胞转化为母乳,才有了数以百万计的白细胞,所以母乳也被称为“免疫增强饮品”。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母乳喂养至少要一年的时间,如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的,至少也要六个月,以保证宝宝从母乳中得到足够的抗体。尤其是在生产后最初几天的母乳,呈黄色液体,也叫“初乳”,其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对宝宝非常有益。 

     

    母乳中含有哪些有益成分?

     

    1、 抗体

     

     

    被子宫保护着的宝宝,在刚出生时对于周围的细菌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而母乳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免疫球蛋白的抗体,是母体通过摄入、吸入或其他方式与病原体接触时在体内产生的,可以通过母乳喂养带入一部分到宝宝的体内。

     

    而这些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意思就是这种抗体只会针对它所对应的那种抗原,而不会攻击其他无关物质。 因为妈妈体内的抗体就是针对她所处环境中的病原体,所以宝宝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周内,从母乳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抵抗这个阶段最有可能遭遇的病原体。

     

    世卫组织在2013年的报告中指出,1岁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4个月以上,可以降低72%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风险,23%中耳炎发生的风险,母乳喂养还可降低38%婴幼儿湿疹发生的风险以及32%哮喘、喘息发生的风险。

     

    2、 低聚糖

     

    低聚糖约占母乳碳水化合物的1/3,是母乳中的重要成分,却不是用来提供能量的。低聚糖可以完整的通过胃、十二指肠后到达结肠,为肠道中的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提供养料,使其数量增多,直到使消化道中的条件得到改善。而肠道中的有益菌则有助于形成强大的肠道屏障,阻止有害细菌、过敏原等进入血液。

     

     

    3、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会在胃肠道中被分解成多肽片段后同样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而宝宝体内早期的肠道菌群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进而对免疫系统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母乳中还有很多具有促进、调节免疫力作用的营养和免疫成分,如人乳中还含较多乳铁蛋白,它有杀菌、抗病毒、抗感染和调理细胞因子等作用;人乳中的溶菌酶能水解革兰阳性细菌胞壁中的乙酰基多糖,使之破坏并增强抗体的杀菌效能;双歧因子抑制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酵母菌等生长[1]

     

    所以为了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是最经济,也是最有益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肖文琼.如何鼓励倡导产妇母乳喂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6):1054.
  • 母乳是孩子重要的营养来源,很多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都选择母乳喂养。原本母乳喂养是一件为孩子好的事情,但是有的宝宝却出现了吐奶厌奶、大便酸臭有泡沫、胀气、屁多屁臭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宝宝乳糖不耐受了,难道就要放弃宝贵的母乳,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吗?到底应该怎么办?

     

    一、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医生表示宝宝乳糖不耐受是可以通过适当手段纠正的,完全不需要因为乳糖不耐受而放弃母乳喂养。乳糖对婴儿早期发育极为重要,尤其对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促进钙质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帮助。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也是很不利的因素。医生推荐妈妈们给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的母乳或者配方奶中滴加乳糖酶滴剂,补充足够多的乳糖酶来分解消化乳糖,同时帮助刺激宝宝肠壁自己分泌乳乳糖酶,促使纠正、改善宝宝消化系统对乳糖的适应能力。

     

     

    乳糖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能够促进宝宝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促进钙的吸收,维持宝宝体内的水电平衡。因为乳糖不耐受而回避乳糖,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同时可能导致宝宝未来的生活都难以碰乳制品。当宝宝发生乳糖不耐受时,妈妈应该合理使用乳糖酶,帮助宝宝纠正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同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喂养,这样也可以缓解宝宝的乳糖不耐受。现在的科技进步,宝宝们可以借助乳糖酶来纠正乳糖不耐受的情况,继续享受妈妈的母乳。

     

    二、“乳糖不耐受”宝宝该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1.喂养调整

     

    进行喂养调整的首要原则是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保证婴儿体重增长良好。喂养调整时要考虑婴儿对乳糖不耐受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母乳是婴儿最好的乳品,应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但要适当减少乳糖摄入量。

     

    2.如何评估?

     

    喂养调整是否有效,主要根据婴儿大便性状和次数进行评估。

     

    1. 适当减少乳汁摄入量。比如金汉珍教授提出的调整方案:先减少母乳次数的一半,间隔以无或少乳糖的食品替代,如腹泻能在2-3天内减少至3次/日以下,可再增加母乳1-2次;如仍在4次/日以上,则再减少母乳1-2次。2. 适当减少单次摄入量。婴儿一般每日要摄入800-1000ml的乳汁,通过少量多次喂养,减少单次乳糖酶负荷,腹泻症状可以减轻。3. 适当减少前奶摄入量。前乳中乳糖含量高,母乳充足前提下,挤掉一部分前奶,然后给予婴儿母乳喂养,从而降低乳糖的摄入。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乳糖不耐受症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疾病治疗遵从儿科医生的方案,建议是:在满足婴儿每日营养需求前提下,根据母婴实际情况,尽可能母乳喂养;根据婴儿生长发育和腹泻情况,适当调整母乳摄入量,并辅以无乳糖替代食品;同时,妈妈要及时排空乳房,保证泌乳量,暂时不用的乳汁可以冷冻起来,冷冻的乳汁可以保存3-6个月,等宝宝肠道成熟后继续喂养。

  • 现在市面上牛初乳做为保健品卖的火热,人初乳的价值随之也被人们重视起来。那么人初乳的是否也极具价值呢?答案是肯定的。人初乳对于婴儿来说非常重要,因其富含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抗体,对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功不可没,可是称之为宝宝出生后第一个“疫苗”。

     

     

    初乳是指母体自分娩后算起的7天内的乳汁,虽说营养价值很高,但是根据研究数据表明表明,将近60%的宝宝在出生后的一小时内都没有喝到妈妈的初乳。一是因为一部分剖腹产的产妇开奶比较晚,产后1小时内没有乳汁。二是有的长辈会喂给孩子奶粉、蜂蜜、糖水等。三是在医院住院期间,刚生产后宝宝与妈妈一般都处于分开的状态。以上诸因素都不利于开奶,不利于初乳的形成。

     

    除了上文提到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抗体以外,还富含有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对于孩子免疫力和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降低新生儿的死亡风险和促进孩子全面生长发育上。想要孩子吃到初乳,就要在生产后尽早哺乳。这还有利于恶露排出,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卵巢癌、乳腺癌、内膜癌的发病,对于母亲和孩子都是极具意义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产后这7天的时间,尽早哺乳,为孩子建立起第一道生命保护线。

     

    母乳喂养的常识

     

    对于母亲来说,喂奶过程中对乳头的吸吮形成的刺激可以帮助产后子宫复旧,促进恶露排出,降低妇科相关癌症的发病率。对于孩子来说,在婴儿刚出生的前4-6月进行纯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一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智力发育和改善胃肠道功能,可谓是益处多多了。

     

     

    关于母乳喂养的开始时间,身体情况允许的产妇可以在分娩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越早喂奶,孩子就越早与母亲进行肌肤接触,也就可以越早的帮助孩子建立起免疫系统。其次是喂奶的正确姿势,不少新手妈妈因为姿势不正确导致孩子吃不饱,含乳时间过长,乳头破裂。喂奶需要讲究技巧,可以选取的姿势有很多种,目的只有一个,需要将宝宝的头和身体处在一条直线上,宝宝的下巴和鼻子呼吸通畅,嘴巴可以张大。喂奶过程中可以听到宝宝吞咽的声音,同时不应该有乳头的疼痛感,每天喂奶的频率应该在8-12次,每次15-30分钟为宜。

     

    如果需要储存多余的乳汁,储存时限要结合储存环境的温度来定,而且温度需要遵循降级原则。喂奶的时间最少应该保持在在孩子出生后6个月,有条件者可以结合辅食哺乳到孩子2岁时。爸爸们可以在母乳喂养期间多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义务,不应该在母乳喂养这个阶段缺席。

  • 作者:赵路红 主治医师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普通外科

    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对妈妈的好处显而易见,母乳是母亲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国际母乳学会推荐,宝宝初生的头六个月应该进行纯母乳喂养。然而,很多家长们会对母乳喂养的宝宝营养补充问题产生各种疑问。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家长们应该如何保证宝宝的全面营养呢?

    Q: 国际母乳学会推荐,宝宝六个月内要进行全母乳喂养,全母乳喂养的宝宝会不会缺营养?

    A: 全母乳喂养的宝宝基本不会缺乏营养,宝宝的免疫力、抵抗力会相对较好。但有可能会出行贫血和缺乏维生素D现象,而维生素D的功能是促进钙的吸收,宝宝如果缺乏维生素D,这可能会导致宝宝缺钙,严重者可导致佝偻病。这和妈妈在怀孕期间的营养状况是有关系的。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营养不充足,那么妈妈在进行母乳喂养的时候宝宝就会出现缺钙和缺铁的现象。母乳喂养的孩子建议多外出晒太阳和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与铁。

    Q: 六个月之后,有些母亲的乳汁已经比较淡,稀薄得像水一样了,还有营养吗?

    A: 妈妈如果有时间有乳汁最好是乳喂到两岁之前,妈妈乳汁提供的营养能满足宝宝每天的40%的营养需求,母乳中最大的好处是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球蛋白。宝宝在六个月后进行流食,通过辅食来补充其他的营养素。通过门诊的经验,用母乳喂养到两岁的宝宝,身体状态会很好,会比一般宝宝少生病。

    Q: 母乳里面大部分含量都是水,全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喂水吗?

    A: 母乳里面水的含量比奶粉高得多。国际上认为,全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喂水是可以的。而南方地区的日照比较长,比较湿热,还是适当给宝宝喂养一些水分也是可以的。由于母乳是甜的,这期间不喝水可能导致宝宝会有不爱喝水的习惯。所以,有必要是可以给宝宝喂水的。

    Q: 不同母亲的乳汁,营养会有很大差别吗?

    A: 不同母亲的母乳营养会有很大差别的,在门诊中可以看见,有的孩子吃了母乳长得非常好,这是大多数情况。但有些却生长的不是很好,这一方面与妈妈的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宝宝的胃肠道吸收不好。

    Q: 现在有很多职场妈妈背奶,挺普遍的。挤出来的母乳放在冰箱里保存,回家加热喂宝宝,这样好不好?

    A: 这样挺好的,始终宝宝吃母乳是最好的,母乳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给宝宝提供最好了营养。将母乳放在冰箱保存,需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挤奶器和存奶器需要消毒干净。2.挤完奶后,要放在冰箱保存好。3.冰箱要保存清洁度,不要放生肉和剩菜剩饭,以免污染母乳。母乳存放在保鲜层可以放三天,放在冷冻层可以放一个月左右。妈妈最主要是做好消毒环节。

    Q: 有人说,全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确实要补充营养,应该让妈妈补充。妈妈吃了,经过自己的消化系统过滤后,通过乳汁就可以补充给宝宝。这样做既可以补充妈妈的身体,又对宝宝健康有好处,我如果补充了维生素A、D,宝宝就不需要补了,是吗?

    A: 绝大多数营养妈妈吃完都能通过乳汁转化给宝宝,除了维生素D和铁这两种营养。这也是为什么宝宝在出生后2周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AD,六个月一定要添加强化铁的米粉,这都是因为妈妈的乳汁没有办法提供这两种营养素。母乳喂养的孩子主要关注这两点就可以了。宝宝可以在出生后的15天开始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对于早产和多胎宝宝便要一出生就要开始给宝宝补充维生素,且起始剂量为每日800国际单位,服用3个月以后,改为400单位。因为他们在母体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

    Q: 母乳喂养的宝宝什么时候应该添加辅食?

    A: 正常的话一般是六个月添加辅食,太早添加辅食容易导致宝宝吃奶不会很好,因为有些宝宝对某些食物有过敏的可能,太早添加会引发宝宝过敏的几率。太迟添加辅食孩子需要的营养,母乳不能全部补充。国际是把这个时间定为六个月。

    Q: 现在很多父母想给宝宝补充营养,什么深海鱼油等,有必要吗?

    A: 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是DHA和维生素D。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是有必要的,DHA的补充就需要见人见智了,许多研究表明宝宝在出生前三个月和出生后三个月宝宝的大脑神经细胞是发育的最高峰,这时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宝宝的神经发育,出生前的三个月是妈妈食用后转化给宝宝吸收。经许多门诊发现,妈妈在补充DHA后的宝宝头颅会稍微大一些,有可能是DHA对宝宝的神经发育细胞分裂比较多,细胞比较大。一般宝宝的聪明与脑容量是有一定关系的,宝宝的脑容量越大,宝宝越聪明。

    Q: 鱼肝油的主要成分也是维生素AD,那维生素AD滴剂和鱼肝油可以同补吗?

    A: 建议不要同补,维生素AD制剂和鱼肝油可以算是一类产品,区别在于:维生素AD制剂是化学合成的制剂,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配比上更为合理一些,口感上也更胜一筹,而鱼肝油是比较原始的叫法,一般来讲是指取自天然鱼类肝脏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鱼腥味,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比例会偏高。由于这两种都是起到补充维生素AD的作用,所以,只补充一种就可以了,补了维生素AD就不要再补含有维生素D的营养品了。我们一般更推荐有效成份含量准确、配比合理、药准字号且口碑较好的维生素AD制剂。

    Q: 带宝宝去做微量元素的检查,您觉得有没有必要?

    A: 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有些孩子的营养并不是均衡的,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问题,比如缺铁、缺锌、缺钙等问题是现在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缺铁会影响孩子的整个大脑的神经发育,影响孩子的抵抗力。缺锌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抵抗力和男孩女孩的生殖系统发育。缺钙的影响会更大,孩子夜晚睡觉不安稳和骨头突出等现象。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对喂养宝宝都科学,所以做这些检查是有必要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中,铁和锌的参考意义相对比较大,而血钙相对就意义要小的多了,因为血钙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值,但宝宝血液中钙含量降低的时候,会动员骨骼中的钙来补充,所以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血钙都是在正常范围内,换个角度说,也就是血钙值正常不一定不存在缺钙的现象。

    Q: 那么,宝宝应该如何补充维生素A、D?

    A: 正常的宝宝在出生后15天可以补充维生素AD。

    Q: 对于维生素A、D过量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一个标准?

    A: 有的,无论国家还是国际都有一个标准,健康的孩子每天补充400-800单位的维生素就可以了,当然,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紧张,维生素AD不是毒药,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引起中毒,在《儿科学》上对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是这样定义的:一次摄入维生素A剂量大于30万单位,可引起维生素A急性中毒,每日摄取维生素A5-10万单位,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可引起维生素A慢性中毒;每日服用维生素D2-5万单位,连续服用数周或数月,可引起维生素D慢性中毒。若已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则需去医院注射大剂量的维生素,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Q: 除了补充维生素A、D,我们还需要给宝宝补充什么营养素?

    A: 健康的宝宝除了补充维生素AD外,在没有异常现象的情况下,饮食上给予营养补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出现异常的状态,如贫血的症状、嘴唇和手指都比较白或者宝宝不想吃饭和抵抗力比较差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微量元素检查的结果给宝宝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如果营养不是很好的宝宝,建议宝宝吃复合维生素,多种营养给宝宝补充。

  • 即便是受过专业医学训练的妇产科医生,坚持母乳喂养,也要经历一番折磨。


    同事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接受纯母乳喂养观念。


    她生产完,就立即进行了早接触、早吸吮。


    一开始孩子并不会吮吸,需要经过多次尝试。


    几次下来乳头皴裂了,每次喂奶都要倒抽一口气,没办法只能忍着。


    后来进入了生理性涨奶期,乳房硬如砖块,一碰就疼,只能依靠不断冰敷,频繁哺乳,一番处理,同事几近崩溃。


    好不容易熬了一个月,又突发乳腺炎,整个人烧得迷迷糊糊的,折腾3天才好转。


    ……


    上文所述,也只是母乳喂养路上的九牛一毛,纯母乳喂养,实属不易。

     

     

    母乳喂养是选择而非捆绑


    母乳喂养是医学的建议,亦是母亲爱的选择,而非捆绑。


    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11]。


    不过,大多数人类幼崽都喝不到母乳。


    目前,中低收入国家,6月龄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7%,高收入国家婴儿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更短[1]。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告显示,2012-2014年,中国6月龄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8%,且在3年内没有增加[2,4]。

     

    实现纯母乳喂养不容易


    对于身体健康的新手妈妈来说,乳腺炎、乳头皲裂、涨奶是产后的又一劫难。


    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期间,约71%乳母曾患乳腺炎[5]。


    还有些妈妈更不幸,由于哺乳知识缺乏,涨奶时请非专业人士过度按揉,最后感染化脓,不得不切开引流。
    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纯母乳喂养的妈妈们也不必自责。


    孩子是否健康快乐,决定的因素很多,纯母乳喂养只是解决了孩子特殊时段的营养问题和一部分社会适应问题。


    孩子整体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帮助,如运动、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


    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对人一生影响更加巨大。


    希望没能纯母乳喂养的妈妈和家人在科学为孩子添加辅食的同时,以身作则,给与孩子良好的人文环境,影响和教育孩子茁壮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性格才是后天幸福生活的源泉。


    作为妈妈,很多人还是想要亲自喂养孩子的,怎么才能更顺利的实现母乳喂养呢?

     

    科学母乳喂养详细教程


    2019版《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和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制定《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均指出:产后最初几天对于成功、持续母乳喂养非常关键。


    1.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分娩后给新生儿第一次哺喂母乳的时间称为开奶。


    产后7天内,分泌少量的淡黄色乳汁,称为初乳。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


    健康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 可密切关注婴儿体质量,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2. 正确哺乳姿势


    母乳喂养成功与否还与妈妈能否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及孩子正确的含接密切相关。


    宝宝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宝宝面向母亲并整个身体靠近母亲。


    宝宝脸贴近母亲的乳房。


    宝宝的下巴触及乳房。

    3. 正确的乳头含接方式

     

    刺激:妈妈用乳头轻碰孩子的嘴唇,让孩子嘴张开,寻找乳头;

    含乳:孩子含住妈妈大部分乳晕与乳头;
    吸吮:哺乳时乳头深入孩子口中,抵住孩子上颚。孩子面部应接触乳房;
    离乳:妈妈用手指将其小嘴轻轻往外拉,结束时孩子松开乳头,表现有平和和满足感。

    4. 发生了积乳或乳腺炎的科学应对


    平时乳罩要穿松紧适宜,避免使用带钢圈的乳罩,及时喂哺,是避免堵奶的关键。


    有积乳迹象时让婴儿及时下颌对准积乳部位正确含街和吸吮。


    如积乳已发生,急性炎症型乳腺炎禁热敷,给与适当冷敷:用硫酸镁溶液纱布外敷。

     

    物理治疗方法可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组织滲出物吸收与消散,降低组织间的张力,从而使局部水肿减轻、疼痛缓解的作用。


    乳房局部推拿乳房局部推拿可排出淤积的乳汁,保持乳管通畅,并能促进淋巴回流,减轻乳房肿胀[5]。


    正确手法排奶很关键,一定要轻柔有深度向胸壁方向按向乳头方向推,切记暴力、反复揉搓。


    体温较高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盲目处理。


    有些妈妈的母乳喂养之路充满着“血与泪的洗礼”,能否坚持母乳喂养全靠顽强的意志力、家人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Victora CG.Bahl R,Barros AJ,et a1.Breastfeeding in the 21st century:epidemiology, echanisms, and lifelong effect[J].Lancet,2016,387(10017):475.490.DOI:10.0161S0140.-6736『1 5)01024.7.

    [2] UNICEF.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12[DB/OL].(2012-02-13)[2018-01-01]http.//www.unicef.org/sowc2012/pdfs/SOWC%202012_Main%20eport_EN_13Mar2012.pdf.

    [3] UNICEK.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13[DB/OL]. (2013-04-24)[2018-01-01.

    http.//www.unicef.org/sowc2013/files/SWCR2013_eng_Lo_res_24_Apr_2013.pdf.

    [4] NICEF. he State of the Wold’s Children 2014[DB/Ou]. (2014-01-20)[2018-01-01].

    http://www.Unicef.org/sowc2014/numbers/documents/English/SOWC2014_In%20Numbers_28%20Jan.odf.

    [5] 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建议.[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47(11):1276-1280.

    [6]Amir LH,Lumley J. Women’s experience of lactationnal mastitis-I have never felt wors[J]. Aust Fam Physician,2006,35(9):745-747.

    [7] 沈晓桦.夏杰.胡丽.纯母乳喂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症2017,33(3):223-226.

    [8]盛晓燕.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 (1):125-127.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3.01.062.

    [9] Harley K, Stamm NL, Eskenazi B. The effect of time in the US. on the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in women of Mexican descent[J]. Matern Child Health, 2007, 11(2): 119-125.

    [10] 刘江勤.贲晓明.母乳喂养相关的临床指南。中华围产医学杂杂志,2013,16(7)

    [11]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6 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临床儿科杂志.2016,34(4):287-291.

    [12]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4):392-417.

    [1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联合.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2018,56 (4):261-266.

     

     

    作者 | 崔晓黎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心医院 产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母乳喂养的宝宝和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生长速率并不完全相同。

     

    一些研究认为,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体内脂肪的组成与母乳喂养的宝宝有所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长大后通常更加苗条健康。

     

    研究发现,在出生后的前3~4个月里,母乳喂养的宝宝与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生长速率基本相同;4~6个月时,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体重增加上略快,但身长与头围增长速度相近;1岁时,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体重重450g左右。

     

     

    鉴于此,为了避免将正常体重母乳喂养的宝宝误判为低体重,一些营养学家建议6月龄前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采用美国CDC 2000生长曲线进行身长和体重的测评。

     

    母乳喂养不但不会引起身材走形,还会给妈妈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首先要承认,乳房确实会因为怀孕和哺乳发生一些变化,但很多妈妈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觉得怀孕和哺乳之后胸部明显变得丰满了。当然,也有少数女性觉得怀孕和哺乳之后胸部变得比之前小了、下垂了。

     

    其实,遗传和年龄才是影响乳房形态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否哺乳,若干年后,再坚挺美妙的乳房都躲不过因地心引力作用变得下垂的命运,何必为此纠结而放弃母乳喂养呢?

     

     

    母乳喂养的妈妈更容易减掉孕期积累的脂肪,不用刻意节食,就可以轻松减重。因为,制造乳汁每天至少会消耗500大卡的热量,也就是说,即使每天比平时多吃500大卡的食物也不会增重,换句话说,如果每天比平时少吃500大卡的食物就可以轻松减肥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是产后妈妈会有生病的时候,由于感冒的原因,中断母乳喂养,使得乳汁不能及时排出,结局便是乳腺炎的发生。那么,感冒后母亲还能继续进行母乳喂养么?

     

     

    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晕旁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等。有些产妇由于乳汁过多,排乳不畅,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发病后不仅产妇本人痛苦,而且有的产妇不敢继续哺乳,怕影响婴儿的健康,所以产妇要从妊娠后期就开始做预防,做好产褥期保健。

     

    那到底感冒后母亲还能不能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其实,母亲在患感冒之后通常是不需要与孩子分开或者停止母乳喂养的。当母亲感冒后,机体会很快产生针对性的抗体,而乳房也会产生相应抗体的乳汁。孩子通过摄取的能够使自己受到保护。

     

    我们很多人说母乳喂养喂的不只是乳汁,更是良药。其实,在母亲分泌的乳汁当中存在大量的抗体。孩子在刚刚出生时自我产生抗体的能力薄弱,多需要母亲直接传递给孩子一些抗体。这些抗体能进入孩子的肠道,附着在肠道上皮上,能够组织细菌和病毒的侵入,从而可以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在平时生活中,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刺激及影响,我们的母亲们需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个人的呼吸道及胃肠道卫生,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吃的食物保持干净。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降低由飞沫或接触传染的方式将病原传给孩子的风险。

     

    尽管乳汁中含有大量的抗体,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并不是完全保险的。如果在产妇发生重感冒或者发烧时,原则上是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宝妈可以选择多喝水、蒸汽熏鼻等来缓解,如果很严重了,就要去医院就诊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改善症状的退烧药,其实大部分感冒药、退烧药在哺乳期还是相对安全的。最后还要向医生咨询清楚服药期间的哺乳注意事项。

     

    母乳中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是其他代乳品所无法取代的。母乳喂养能对宝宝起到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能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所以希望每位宝妈对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都要有所了解。

  •  

     

    关于何时断奶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比较纠结。民间一直流传“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那么这个观点是真的吗?

     

    解密一:宝宝1岁前母乳是营养主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0-6个月的宝宝应该完全母乳喂养。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只能喝母乳,无需吃其他食物或者饮料,除非孩子生病需要补充水或液盐。

     

     

    而宝宝满6个月后仍然要母乳喂养,只不过孩子此时由于身体发育的需要,必须添加辅食来满足他们的成长。

     

    但很多人误以为此时添加辅食是因为母乳没营养了,这种观点无疑非常荒谬。

     

    解密二:母乳6个月就没营养了

     

    辅食之所以有“辅”字就在于这类食物只是辅助母乳的,因此对于1岁前的宝宝来说,母乳依然是主要营养来源。

     

    母乳是为宝宝量身打造的“专属美食”,并且会根据宝宝的身体需求,成长发育来变化。

     

    比如,倘若有病毒入侵孩子的身体,那么宝宝在吮吸母乳的同时,就会把这些病毒“带”到妈妈身体中。

     

    而母体由于免疫力较强,就会立即制造免疫球蛋白来打击病毒,并通过奶水再传送给孩子,为孩子建立起“盾牌”,让宝宝免于侵害,更加健康。

     

    解密三:特殊宝宝需要更久的母乳喂养

     

    正如上文所说,6个月后必须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但绝不等于6个月后宝宝必须断奶。

     

    某些特殊宝宝,比如早产儿、过敏体质的孩子,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如一般宝宝,对于辅食他们是拒绝的,是无法接受这类食物的补充。

     

    因此,往往要母乳喂养到8、9个月,甚至到了1、2岁后才能食用固体食物。

     

     

    因此,过早地断奶对宝宝的身心发育和营养汲取是极为不利的。

     

    解密四:无论在何时 母乳都营养丰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乳中的营养真的是越来越少吗?

     

    非也,没有任何研究可以证明母乳在某个时间段营养价值为0。

     

    相反,很多科学家都发现无论何时,母乳都是营养丰富,其包含了钙、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黄金成分。

     

    对于娇弱的孩子来说,更需要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宝宝天生娇弱,免疫系统不完全,直到6岁才能拥有较为完善的免疫功能。

     

     

    所以,坚持持久的母乳喂养,无疑是给孩子撑起一把牢固的“保护伞”,让病菌病毒难以靠近宝宝。

     

    难以母乳喂养至1岁该怎么办?

     

    现如今很多妈妈都是上班族,如果无法坚持母乳喂养至1岁,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1、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

     

    如今市场上的配方奶粉很多,大多都比较全面,且贴合母乳的营养。

     

    倘若母乳喂养真的无法进行下去,选择配方奶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需要妈妈们只晓的是,我国对配方奶粉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比例都有严格要求,所以无需被广告噱头所蒙蔽双眼。

     

    建议选择大公司,可以接受的价位奶粉,这样既经济又比较安全。

     

    2、保证饮食更加全面

     

    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辅食是必不可少的了。

     

    建议妈妈们做些流食、泥糊状食物,比如苹果泥、土豆泥、鸡蛋羹等等来喂养。

     

    到了1岁之后要让宝宝逐渐接受大人的食物,就奶制品而言比如纯牛奶、奶酪、酸奶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帮助宝宝补钙,增加脂肪,这样宝宝成长会更加全面。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