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你看这转眼的功夫就到了五一了,也是出门踏青的最佳时节,今年的“五一”期间,就有很多人选择了举家出游。但逐渐升温的天气和汹涌的人潮,也为很多春季传染病提供了传播的机会。那么“五一”外出旅游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行程篇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出游前一定要到正规的旅行社去报名,了解自己的旅行行程,交适量的保险费,了解当前的最新的旅游政策,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签订旅游合同,好让您的旅途有法律的保障。
安全篇
旅游最重要的是安全,当您借着五一的春风外出游玩,第一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里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1、游览的时候要注意人员安全,如自身安全,同伴安全,尤其是小孩和老人要注意防止走丢,比较危险的地段要遵守导游的指导。有高血压、心脏病者最好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外出旅游,尤其是五一这种黄金周。2、财物的安全,要小心保管自己的行李,不要与陌生人合住,休息的时候请关紧房门,别理会骚扰电话。旅游中不要轻易与陌生人结伴,放人之心不可无,更不要轻信其他人什么便宜旅游看什么表演之类的话,一般都是骗人的。
穿衣篇
外出旅游首先是轻装上阵一双舒适的鞋子,一身轻便的服饰,一个大小适中的包包,是旅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装备。此外,出游穿衣时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轻便:穿着过厚的衣服和带过重的东西,易造成负担。身体出汗后,脱了厚厚的外套怕着凉,不脱又受不了。因此,出门旅游应穿轻便、实用的衣物。宽松:有些年轻人喜欢穿紧身的衣裤,追求“曲线美”。从旅游保健的观点来看,紧身衣裤不但妨碍关节和肢体活动,而且会摩擦皮肤、压迫皮下组织,有碍血液循环,也不利于汗液的蒸发,有损健康。暖色彩:衣服的色彩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姿态、情绪和旅游气氛等。对于服装的色彩,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和爱好,但出门旅游最好穿暖色的衣服。鲜艳的服装色彩,不但可使人与自然景色相辉映,拍出的纪念照效果好,还有利于同伴们寻找。
饮食篇
在饮食方面就更应该注意了节制食欲是人们旅游时不可忘记的。特别是要注意饮食卫生。一是不吃带皮的生果、生菜和存放一天以上的熟食;二是不喝生水和来历不明的饮料;三是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不少人一出去旅游,看见美食就开怀大吃,不注意节制,结果吃坏了肠胃,破坏了旅行计划,此时后悔晚矣。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作者 | 人民日报组
文章首发于 | 心理荷包蛋公众号
最近一段时间,或许是一年之中最为舒适的一段时间了,气温刚好,阳光明媚,在这样的时节出去走走,感受一下自然风光,可以说是非常惬意的事情了。
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感到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于是,就有研究者开始思考:能不能通过亲近自然来提升人们的积极情绪?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Passmore和Holder在201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
亲近自然有理论依据吗?
亲近自然能够让人变得快乐,这是我们通过日常体验发现的一个现象,那么这一现象背后有哪些理论依据呢?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理论:
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认为自然环境存在丰富的刺激,因此可以调动我们的非自主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从而使我们的集中注意得到修复;
亲生命假说(biophilia hypothesis)认为我们有亲近自然的本能,并且自然会本能地唤起我们的情绪;
生态存在积极心理学(Eco-Existential Positive Psychology)则认为与自然接触能够减少我们的焦虑感和孤独感,从而使我们感到幸福。
亲近自然真的能带来益处吗?
说了这么多理论,那么亲近自然是不是真的能够带来益处呢?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Passmore和Holder(2016)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自然干预,他们将被试分成自然干预组、人造物干预组和控制组,各个组别的操作如下:
自然干预组:观察日常碰到的自然景物,拍照上传并附上一段简短的情绪性描述;
人造物干预组:观察日常碰到的人造景物,拍照上传并附上一段简短的情绪性描述;
控制组:与以往的日常生活保持一致。
研究者对参与者的净积极情绪、提升体验、意义感、联结感和亲社会倾向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与人造物干预组和控制组相比,自然干预组的净积极情绪、提升体验、联结感和亲社会倾向均显著更高。这表明为期两周的自然干预的确带来了益处。
更为有趣的是,研究者还统计了三组被试过去两周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结果显示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自然干预组并没有在自然环境中待更长的时间,而仅仅是对自然景物加以关注就使他们更加快乐、联结感和亲社会倾向更高。
研究还发现了什么?
除了干预效果外,研究者还对照片的描述进行了情绪分析,他们对自然照片和人造物照片的描述进行了情绪编码之后,提取出了对应的情绪词汇图(如图1、图2所示)。
可以看到,自然照片的描述中更多出现敬畏、自由、希望、平静、活力等词汇,这些词汇全都是积极情绪相关的词汇;
而人造物照片的描述中则更多出现时尚、安全、自豪、厌恶、嫉妒、压力、疲惫、羞愧、愤怒等词汇,这些词汇更多以消极情绪为主。这进一步表明自然景物会更多地唤起我们的积极情绪。
另外,研究者还调查了参与者的感受。有许多参与者提到通过这项实验,他们认识到了周围的环境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情绪的;一些自然干预组的被试提到自己之前就意识到自然可以带来积极情绪,因此这项实验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而另一部分的被试提到他们没有想到自然会给情绪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人造物干预组也有部分被试提到认为相比于人造物,自然景物或许可以给情绪带来更大的影响,尽管这一组被试的指导语中并没有任何与自然有关的信息。
为什么要选择自然干预?
这项研究表明,自然干预能够提高积极情绪、增强联结感和亲社会倾向,因此是一种有效的积极心理干预方法,除此之外,相比于其他干预方法,自然干预还有两个明显的优点:
①自然干预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研究发现在人造物干预组中,也有被试主动提到了自然景物会给情绪带来更大的影响,这表明人们更容易被自然所吸引,因此相比于其他干预方法,自然干预或许是被试更加喜欢也更容易坚持下去的干预方法;
②自然干预非常方便。
自然干预并不要求人们花更多时间待在自然中,也不需要对生活方式做出很大的改变,被试需要做的仅仅是“注意”他们身边的自然景物并拍照上传,因此自然干预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干预方法。
说了这么多,不如行动起来吧。趁着天气正好的时候,抓住春天的小尾巴,多多亲近自然吧~
参考文献:
Passmore, H. A., & Holder, M. D. (2016). Noticing nature: individu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a two-week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10.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又是一年春节到,张灯结彩真热闹。爆肝熬夜免不了,这些健康妙招你要记牢。
春节期间,很多朋友喜欢通宵打牌、追剧,即使是看春晚,一般也都是到下半夜才结束。偶尔放纵一下,熬个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不大,第二天补补觉,多休息休息,身体就可以自行恢复。但是频繁熬夜,对健康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熬夜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皮肤的影响
熬夜对皮肤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经常熬夜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尤其会影响糖代谢相关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时间久了,皮肤就易出油、“爆痘”,影响正常的皮肤状态。其次,皮肤也是需要“休息”的,睡眠可以促进皮肤的代谢和修复。长时间熬夜的人,皮肤的代谢和修复过程会受到严重影响,会导致皮肤暗沉、老化。
2.对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力的影响
经常熬夜会打乱体内的生物钟,2017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物学和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就是揭示了生物钟的奥秘。简单来说就是,生物钟是每个生物所固有的,长期熬夜就会打乱生物钟,机体内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和免疫力降低。
3.对视力的影响
不管是熬夜追剧还是打牌,都会导致用眼过度,尤其在昏暗的灯光下,或是长时间对着电子屏,都会对视力产生严重的影响,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
4.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经常熬夜的人,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很容易让人产生烦躁、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时间长了还会降低记忆力,影响大脑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继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如果熬夜避免不了,那我们怎么做来降低熬夜对我们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劳逸结合,保证休息的时间。
如果熬夜避免不了,那就一定要在熬夜之后补个觉。人在熬夜打牌、追剧的时候,精神是处于兴奋状态的,时间久了会很疲乏。适当的休息能给身体一个缓冲,虽然代替不了正常的睡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熬夜对健康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补觉时尽量选择一个安静、黑暗的环境,最好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等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项活动。
第二,如果熬夜时间较长,可以适当吃一些宵夜。
一般来说,食物在胃内的排空时间为3~4小时,所以熬夜的朋友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粥啊,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免饿得难受,或是出现胃酸反流等情况。但切记,饮食以清淡、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不要吃大鱼大肉,适量即可,以免造成消化系统的负担。
第三,熬夜时不要过量饮酒。
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抽烟、饮酒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定要重视起来。此外,还要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第四,适当地让眼睛休息一下。
不管是打牌,还是追剧、看节目,用眼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劳,建议大家每隔半个小时就休息一下,可以在屋子里转转,看看窗外,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或者闭目休息一下。如果熬夜时间比较长,可以适当用一下滴眼液,也可以缓解眼部疲劳。
最后,熬夜的朋友,不要忘记运动。
经常熬夜,身体的机能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常常感到疲乏。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也能提高免疫力,对身体机能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户外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骑车等;如果在室内运动的话,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运动,比如健身操、俯卧撑等。
掌握以上小妙招,至少能部分消除熬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凡事都有度,熬夜就更是如此,希望大家熬夜要适度,熬坏了身体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也祝愿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健康、祥和、愉快的春节。
老年人是疫情期间的重点防护人群,春节人员流动期间,需为老人准备哪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过年的气氛浓厚,如何顾全居家老人的情绪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侯新为大家带来了专业解答。
问题一:未阳的老人,可以接触返乡亲戚吗?
专家观点:孝心到、关心到,感染风险不能到
居家老人尚存在未阳情况,过年送的是孝心、关心、祝福,切莫因返乡流动增加未阳老人的感染风险。过年期间,建议有特殊高危老人的家庭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不止新冠病毒,冬春也是流感病毒的高发季节,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原则仍需坚持。
问题二:春节人员流动期间,需为老人准备哪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专家观点1: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症状并不典型,需密切关注
加强老年人护理,首先要做的是保证老年人充分的营养补充及休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老年人新冠感染后,往往不会出现高热等典型症状,而是表现为乏力、精神状态不良、血压异常、食欲下降、走路不稳、心率增快等。如果发生感染,需密切关注症状,如发现呼吸困难、咳嗽不止、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一定及时就医。
专家观点2:新冠感染治疗、基础疾病护理两手抓
老年人存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情况。慢性病需要长期合理、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任何药物在治病的同时都有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是多重用药的老年人。护理老年人时,切忌跟风用药,用药前一定咨询医生。
专家观点3:根据老年人自身情况,合理运动
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等运动,增强体质。衰弱老人建议以居家抗阻运动为主。锻炼时注意衣服宽松、鞋子合适,适度运动,避免摔倒,不可过度疲劳。
问题三:过年的气氛浓厚,如何顾全居家老人的情绪问题?
专家观点:健康的体魄是情绪稳定的基石
身体健康是心理舒适的基础条件,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治疗不可松懈,必须坚持合理、规律用药。同时做到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帮助老年人提高抵抗力。对于心情郁结的长辈,子女及时的关心、情绪疏导也是一方良剂。
转眼,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由于仍处在疫情防控阶段,在疫苗没有研发成功和上市之前,针对新冠病毒疫情,目前仍旧以公共卫生防控措施为主,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公众应该戴好口罩、勤洗手。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给予临床治疗的措施,可以有效对抗新冠病毒感染。因此出行游玩是具备一定风险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个病毒是不可能十分彻底解决的,将会比较长时间的一直传播,只要不造成大规模爆发就可以。
新型冠状病毒也有可能会转成慢性,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假期来临的时候,如果要出游的话,要开始拟定好出游计划,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那么,疫情期间五一如何安全出游呢?记住以下这些防护措施,一起来看看。
一: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五一出游的时候,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不扎堆,不凑热闹。
二:一定要戴好口罩。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还有社区单位进出口等场所的工作人员,要佩戴好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或者是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的地区,工作人员要佩戴好医用口罩或者是N95级别以上的防护口罩。
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好一个良好的清洁习惯,勤洗手在饭前便后触摸了公共产物品之后都要做好洗手的工作。在洗手的时候学会如何标准的洗手,保护好自己,同时也保护他人的健康。
四:合适选择出游地。目前中国出行旅游还是较安全的,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的人气渐渐旺盛了起来,大家出游的时候最好选择去名胜古迹,乡村或者是度假胜地。避免去一些比较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去的地方是比较拥挤的景区,可以自己调节时间,选择人较少的时间出来游玩。
五:保持正常的的一日三餐。由于疫情,很多人都待在家里面。待在家里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持一个正常的睡眠,不能够熬夜,正常的一日三餐。并且如果想要保住抵抗力,必须要吃三餐。很多人在疫情的这一段时间,反倒生活变得不规律,一日三餐的规律紊乱。
面对常态化的疫情,我们该如何做好健康防疫物资的准备呢?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们需要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对其进行有效预防:
首先:隔离传染源。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就乖乖听从国家政策,尽可能避免前往高风险区,春节期间尽量居家,不参加聚会和聚餐。对病毒避而远之,病毒自然拿你无可奈何。
其次:切断传播途径。此条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是必须认真严格执行的。新冠病毒狡猾之极,我们也要尽可能的拿着全方位的武器与之作战。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等。面对新冠病毒的多种传播途径,我们也有办法针对性的将其一一攻克。
首先,为切断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途径,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带好口罩。科学研究证实,普通的医用口罩与N95口罩均可有效阻断新冠飞沫核。春节长假,必囤物资,非口罩莫属。口罩护体,新冠逃逸。
其次,为切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途径,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喷嚏要洗手、接触他人要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洗手洗手洗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家庭用洗手液,便也成了我们居家必囤物资之一。
而返程归乡的民众,在路途中无法做到时时刻刻都洗手的话,又该如何拥有一双相对卫生的手呢?新冠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对消毒剂敏感,75%的酒精便可灭活。所以随身带着一瓶含酒精的消毒液或者速干手消毒剂便能护你一路周全。如果是路途中的游子,一定记得囤好消毒液,时刻喷喷喷、时刻消消消哦! 如果归途过程中,担心乘坐高铁、地铁,不可以携带含酒精消毒剂的话,那就备好一次性手套,全程佩戴,随时更换,一路保护你安全抵达故乡。
最后:保护易感人群。做好了防护之外,便要注意提高个人免疫力了。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抵御新冠病毒另一强有力武器。居家过节,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都是增强自身免疫力的科学方式。所以,在家里囤一些日常的维生素片,补充每日必须的维生素,也是春节小长假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歌笑语庆牛年!
春节临近,回家过年,阖家团圆,是每一位在外拼搏的游子最大的心愿。与亲人阔别一年,不少朋友在1月便早早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归心似箭;受疫情影响,也有不少朋友放下了回家的念头,留在原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年,是最难也要相聚的心情;家,是心底始终都放不下的远方。其实,无论今年在哪过年,「健康防疫」一定都是牛年大吉的关键词。
返乡之路千万条,核酸检测第一条。
1 月 20 日,国家卫健委公布春节返乡政策,称「全国各地返乡人员需持 7 日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返乡」。一时之间,核酸检测证明成为返乡标配,搞明白各地的核酸检测政策也成为了打工人返乡前的必修课。
《人民日报》核酸检测必知注意事项:
1、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1、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春运期间不允许流动;
2、中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春运期间原则上不流动;
3、如确需出行,须经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并持有72小时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出行;
2、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其他人员
春运期间省际、市际出行,须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出行;
3、以下低风险地区人员,应当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低风险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需省际、市际出行的、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员。
要知道,核酸检测只是过年归途的第一步,在节日期间做好疫情防护才是阖家得以平安团圆的关键。记住这6个防疫小贴士,足以让你远离疫情烦恼:
1. 戴好口罩,勤洗手;
2. 见到熟人,不要太靠近或者大声说话;
3. 家庭聚餐、私人聚会要减少,聚餐时建议使用单独的消毒餐具,吃饭过程中,采用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
4. 外出游玩去公共场所保持主动保持 1 米距离、少接触公共物品;
5. 买菜或者购物,建议去正规的、消毒措施完善的超市,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鲜食品。
6. 外出回来之要及时消毒。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当然了,对抗疫情,目前最有力的科学武器还得是新冠疫苗。
早在去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就曾在发布会上宣布,「新冠病毒被彻底消灭的几率极低,新冠肺炎可能会像流感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今年冬天的疫情散发似乎再次验证了这一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让新冠疫情不再成为阻隔家人团聚的障碍呢?
唯有主动免疫。
虽然我们熟知的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能将病毒阻隔于人体之外,但想要与病毒长久和平共存,有效保护自己与家人,形成针对病毒的免疫力才是关键。
目前,我国首批新冠疫苗已开始在多地对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工作。截止到2月3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3.6万剂次。2月5日,好消息再次传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又一灭火疫苗(Vero细胞)的注册申请。后续,随着mRNA疫苗等更多种类的新冠疫苗在国内陆续进入申请审批阶段,不久之后,我国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定将会建立起来,从根本上阻断疫情传播,让更多的家庭得以与健康相伴。
鼠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且艰难的一年。
去年,我们通过居家隔离、全民防护等积极抗疫措施换来了疫情有效控制。相信在全民积极防疫、国家科学抗疫及新冠疫苗这把利剑的加持下,未来,我们定能安稳度过更多的团圆年、红火年、美满牛年......牛转乾坤,否极泰来!
暖春至,疫将灭;过完年,又是春暖花开时。
“五一”黄金周依旧火热
距离五一黄金周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从当前旅行市场的热闹景象来看, “史上最热五一黄金周”或已在路上。携程渠道的各个业务大数据已经彰显五一旅行的迸发趋势。到4月14日,通过携程预订五一期间的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的订单量比较2020年同期,实现了23%、43%、114%、126%的正向增加。旅行市场真正迎来了迸发契机。随着各项五一假期预订数据的出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五一假期将成为“史上最热五一黄金周”。据报道,火车票查询量暴增56倍、酒店最大涨幅超200%、各个平台上旅游产品预订火爆。据统计,今年的五一旅游人次有望达到两亿新高,中长途旅行有望全面恢复到疫情之前,并较去年同期增加十倍以上。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全国国内旅行出游便高达1.02亿人次,算是五一黄金周的一次预热。三天的清明节假期时间稍短,周边游、短途游占比更高;而五一加长版小长假,才是积蓄已久的中远途长线旅行需求的迸发时刻。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局势持续安稳,且人间五月芳华正好,民众的旅行出行热度可想而知。
但不得不提示的是,在喜见“史上最热黄金周”到来之时很多人选择出去游玩,但同时又担心疫情加重影响我们。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表示,随着疫情的控制,我国又回到了无本土社区传播病例的好形势。但同时疫情防范认识也应该提早升温。
五一假期出游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今年五一假期能出游吗?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说,“能”!我们今年的疫情防控要比去年好很多,相比于去年五一劳动节,我们的小长假期间的旅游基本上是开放的,所以今年五一劳动节的疫情防控是要比去年同时期要有好转的。吴尊友表示,五一长假即将到来,大家都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享受春天的美丽。同时一定要时刻牢记疫情防控还是不能放松,特别是在假日期间不要组织、不要参与大规模的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在旅行途中,还是要常记常态化防控个人措施的落实,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这些措施一定要坚持。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增强宝宝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御病菌的侵袭,从而起到保护宝宝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接种了疫苗这种对人体毒性低的致病原后,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与之对抗。当免疫反应消失之后,对应抗体,会留在宝宝体内同时有记忆功能的免疫细胞也会把致病原信息记录下来。当宝宝再次遭遇同一种致病原时,抗体“立马激活”,火速被调动来对付敌人,记忆免疫细胞则火速调出这些“敌人”的“档案”,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反应。
所以,每个人出生后都会有计划地接种疫苗,爸妈一定要重视。
大家知道,疫苗分一类苗和二类苗,一类疫苗一般国家规定宝宝要接种,这个家长不太会有疑问。让家长选择困难的往往是二类苗。二类苗有两种,一种是与一类苗有同种功效、不含接种禁忌的同类疫苗,可以替代一类疫苗;另外一种是在一类疫苗的基础上的免疫补充,可以为宝宝填补更多免疫空白,预防更多病种。
肺炎链球菌可经由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染,可导致的严重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及中耳炎等。2岁以下婴幼自身免疫功能尚在发育阶段,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疾病。虽然抗生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因其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增加了治疗肺炎链球菌疾病的难度。因此,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是预防相应疾病的首选。
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诊为特征的传染病。水痘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儿童中。因此,建议接种,可以在宝宝上幼儿园前一个月左右接种。
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而且感染后会出现高热、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因此,建议接种,婴儿满两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HIB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的变异,流感疫苗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建议接种人群是1岁以上,特别是体质比较弱的宝宝更需要。
最近几年我国婴幼儿手足口病频发,甚至有死亡的案例,虽然手足口疫苗并不能百分百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但是可以预防EV71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可以防患于未然。
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
一般情况下,宝宝最好是按时接种疫苗,但也有些家庭会因为种种原因没法按时接种,确实是个普遍情况。另外特殊时期,宝宝也会出现延迟接种的问题。尽管多数短期延迟接种可能不会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疫苗可以无限期推后,而是应该在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
另外有的疫苗是需要注射几次才可以完成的,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小心中断了疫苗的注射,及时补上就可以,不需要从头开始。
假期的第二天,大家去哪儿玩了呢?
话说昨天的假期第一天,趁天气好又是假期,决定跑远些,去海边公园瞧瞧。
本想着玩水捞鱼抓螃蟹,于是衣物带了、水桶拿了、连小鱼网都准备了,把孩儿拎上车后就直接往海边公园的方向开;没想到假期的第一天果然只有塞塞塞,无奈中途吃了点东西又继续上路,到海边公园已经是下午两点过后了。
兴奋的两小拿了小水桶就要冲下去玩,爸爸考虑了一下,决定先下去看看状况,有需要的话再回车上拿小鱼网等用品;结果下去后才发现,公园的海岸边全是岩岸,虽然是潮间带,理应有不少自然生态小生物,但也因为岩岸的关系,路不太好走,再加上岩石上长满了青苔和海藻,其实不太适合小孩。
眼看岩石间的水洼很多,但里头全长满了海藻,别说下去玩了,连立足都有些困难;至于小鱼们嘛,大概都躲起来了,根本连一条鱼也没看见。
相较于根本找不到的小鱼们,岩石间随便一瞧就是海蟑螂,只要一靠近就可以看见它们迅速乱窜,实在忍不住满身鸡皮疙瘩。
虽然妈妈极度想离开这个难走又充满不喜欢的生物的所在地,但都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了,看到水很想下去玩的两个孩儿宁可只要踩水也不愿换地方。于是在爸爸的勘察下,我们越过重重石头,找了一小处水源,让两小下去踩踩水过过瘾。
结果就是、有水玩就开心了的姐妹花笑声不断,玩到全身湿答答;而紧张妈妈只敢傻傻站在岩石旁紧盯着孩儿看,搞到回家后腰酸背痛几乎直不起腰,差点没累去半条命。
于是当今天早上七点过后没多久就爬起来的蕾蕾说要去找姐姐玩时,妈妈根本还张不开眼睛,随口打发了下,告诉她不可以吵架也不可以吵爸爸后,就放人出去然后瞬间再度秒睡....这实在是个错误的决定.....
再张开眼时,隐隐约约听见两姐妹的笑声,接着是进到厕所开水的声音,刚睡醒也没想太多的妈妈以为只是上完厕所后的洗手声,缓缓起身准备刷牙时,竟看见一个小孩拿着抹布擦地板的身影。
“你们在干嘛?”妈妈微微起疑。
四岁小孩大大方方回道:“擦地板!”
瞬间妈妈心里警铃大作,顾不得脸还没洗牙还没刷,眼镜抓了就往客厅去,只见四岁蕾蕾拿着早已湿透的抹布在一大滩水上无济于事地“擦”着,而六岁多的睿睿则在一旁不发一语地看着,手里还拨弄着一盒湿答答的塑胶小鱼玩具....
“你们在干嘛?”妈妈又问一次。
“在捞鱼啊~~”还不知大祸临头的蕾蕾开心回道。
敢情昨天捞不到鱼太失望,今天自己找鱼来捞了?!
眼看地上一大滩的水、拿着抹布沿路滴的痕迹、还有拿整盒泡在奇怪行李箱玩具里的湿答答的小鱼玩具,妈妈一股怒气直冲脑门--此时孩子的父亲仍在距离他们不到3米的地方呼呼大睡--我的老天,有必要一大清早就来这么精彩的桥段吗?!
明明才假期的第二天早晨,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再次证明:“人间只半日,育儿已千年”。
临床上高尿酸的患者越来越多,高尿酸已经逐渐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高”多发疾病。
身边就有一个高尿酸的朋友,起初症状并不显著,但是由于不节制的生活,过度的饮酒,生活作息不规律加之缺乏锻炼,在食用海鲜之后就出现了双脚的疼痛,服用止痛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高尿酸血症,医生会嘱咐其在生活中应注意的事情,他还开玩笑的给我说他竟然得了“富贵病”。
在大家的潜意识中认为只要尿酸高就一定是痛风,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高尿酸血症只是痛风的一个典型临床表现,它可以导致痛风,但不是必定导致痛风。
要诊断痛风还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相关临床表现(突发的单个跖趾、踝关节的红肿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但是当尿酸高时提示我们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这时就需要进行生活饮食的改变,必要时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一、饮食
1、尿酸高的人饮食上要尽量避免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海产品鱼、虾之类、以及浓肉汤、牛羊肉要少吃;
2、可以食用奶制品以及鸡蛋类的食物;
3、对于蔬菜和水果来说,含果糖成分大的水果苹果、橙子、香蕉等)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要尽量少的食用;
4、要限制甜食的摄入,因为甜食中含有的果糖会降低尿酸的排泄。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并不是仅仅摄入低嘌呤的食物就可以的,如果摄入过多也是有影响的,所以不光要注意食物的类型,还要注意摄入的量。
二、体重
在临床上发现大多数的高尿酸患者都比较肥胖。所以对于这类人群在饮食上还需要注意限制脂肪以及能量的摄入,同时还应当制定适合自己的减肥计划,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月1-2斤为宜。减肥的目的在于减脂,而不是减重。
三、饮酒
郑重的告诉大家啤酒和白酒进入我们体内会代谢生成大量的尿酸,所以这类患者应尽量避免酒精的摄入。如果实在拒绝不了,可以适当的饮用红酒。
四、运动
尿酸高的患者应当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避免剧烈的运动。
五、多饮水
对于没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000ml,这样可以增加体内尿酸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