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优甲乐的使用

优甲乐的使用
发表人:刘冬晓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它是用来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用的一个药物。优甲乐是一个商品名,它是由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因为使用比较普及,所以几乎作为了一个甲状腺素的一个代名词。

很多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都会过多过少的服用一些优甲乐。由于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难免会与其他药物产生配伍禁忌,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甲状腺病患者谨记:优甲乐尽量不要和这些药一起用

  • (1 )抗糖尿病药物。左甲状腺素可能降低该类药物的降血糖效应。因此,开始甲状腺激素治疗时,应经常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如需要,应该调整抗糖尿病药物的剂量。
  • (2 )香豆素衍生物:左甲状腺素能够取代抗凝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从而增强其作用。因此,开始甲状腺激素治疗时,应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必要时应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 (3 )消胆胺,考来替泊。消胆胺会抑制左甲状腺素钠的吸收,故左甲状腺素钠应在服用消胆胺 4 - 5 小时前服用。考来替泊与消胆胺情况相同。
  • (4 )含铝药物、含铁药物和碳酸钙:相关文献报道,含铝药物(抗酸药、胃溃宁)可能降低左甲状腺素的作用。因此,应在服用含铝药物之前至少 2 小时服用含有左甲状腺素的药物。含铁药物和碳酸钙与含铝药物情况相同。
  • (5 )水杨酸盐、双香豆素、速尿、安妥明和苯妥英:水杨酸盐、双香豆素、大剂量速尿(250mg )、安妥明、苯妥英等可取代左甲状腺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从而导致 fT4 水平升高。
  • (6 )雌激素:服用含雌二醇成份避孕药的妇女或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妇女对甲状腺素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 (7 )含大豆物质:含大豆物质可能会降低优甲乐在肠道中的吸收量。因此可能需要调整优甲乐剂量,尤其是在开始或停止用大豆产品补充营养时。

优甲乐什么时间吃最好?最好的服用时间依次是早餐前 60 分钟、晚餐后 3-4 小时(睡前)、早餐前 30 分钟。三种服用时间均可选取,效果依次降低、吸收效率依次降低。

一般选择早上服药,空腹将一天的剂量一次性用清水送服。早上吃药能让患者养吃药的习惯,避免漏服、忘服导致甲功波动。但早饭前半小时或 60 分钟可能较难把握且易忘,因此建议早上起床后马上服药,然后再洗漱等等,等到吃早饭时间起码在半个小时以上了。

还有,现在很多年轻患者起床较晚,又需要在上班前完成进餐,建议临睡前服药。但是晚上吃对于一部分甲癌全切术后的患者可能有一定影响。因为这部分患友服用的甲状腺激素剂量偏大,TSH 处于抑制水平,即处于轻微甲亢状态,这时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出现如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等情况,甚至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如果发现晚上吃药影响睡眠,那就改到早上吃,患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不必一味追求最好的方式,只要不忘记服用就好。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介绍: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缺陷,所导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从而导致各种精神障碍的产生,可能与甲亢的治疗、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炎症、药物、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记忆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易遗忘、注意力不集中等)、智力障碍(如反应迟钝、言语缓慢、思维贫乏等)、幻觉妄想(如幻视、幻听、妄想等)、狂躁抑郁(如易怒、心情低落等)、情感障碍(如紧张、恐惧、悲观失望等)、躯体症状(如乏力、嗜睡、饮食下降甚至拒食等)、行为障碍(如冲动伤人、大喊大叫、发呆等)、意识障碍(如意识朦胧、意识清晰度下降,昏迷等)。一般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麻醉剂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剂、局部神经麻醉剂、椎管内麻醉剂和全身麻醉剂。复合型麻醉,是指两种麻醉药同时或连续使用,以满足患者麻醉和手术需要。复式麻醉的优点,是可以将两种麻醉药的优点集中,扬长避短,则不仅能起到良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各种方式的麻醉药的用量,并减少相应的副作用。复合麻醉,主要是全麻复合神经阻滞麻醉和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

     

     

    在临床上一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相应情况,决定将哪两种麻醉方法联合使用。如果有些人不能完全耐受全麻,这时可采用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配合全身麻醉,不仅可以减少麻醉药物对病人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即既能满足手术要求,又能达到安全、舒适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经济成本。

     

    复式麻醉是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优点是有些手术镇静镇痛,复式麻醉镇痛力度要大一些,将镇痛药放在首位。但是有时候镇痛效果不太好,需要使用镇静药。

    复合麻醉的主要用途如下

    镇痛:镇痛药有多种;

     

    镇静:病人在手术中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这种方式手术时间长,且会受到病人的年龄及体重、体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不同的药物,以达到在手术完成的同时,能以最短的时间恢复正常的感觉或知觉。

     

    复式麻醉剂深度变浅是怎么回事?

    麻醉剂需要一定的深度控制,在以前,是通过病人的血压、心率、心电图,以及肢体刺激下的一种反射,来判断病人的麻醉深度。随著科技的发展,如今许多医疗专用设备都可以进行麻醉深度控制。浅化与深化是一个相对概念,浅化是指单位时间内给药,血药浓度峰值下降,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药通过静脉循环进入人体后,随着循环的进行,血药浓度逐渐降低,要不断去补。过长的间隔,或过慢的间隔,一定会使浓度降低,血药浓度降低,复合麻醉的深度也会变浅。

     

    混合麻醉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的优点,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持生理功能的稳定,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使手术适应于术后镇痛的需要。它的使用原则是:①合理用药,②优化组合用药,③正确判断麻醉深度,④加强麻醉期管理,⑤坚持个性化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们知道子宫腺肌症是说在子宫的正常处的子宫内膜侵入的一种疾病,这对于女性来说是很严重的一种妇科疾病。很多患者会在治疗期间进行选用曼月乐环,也是为女性患者所欢迎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曼月乐的好处与副作用吧。

    1、曼月乐的好处。曼月乐是一种含有人工合成孕激素的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入宫腔后可以每天释放20微克的左炔诺孕酮。体内孕激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低雌激素状态,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有效缓解痛经、月经血量过多等症状。曼月乐主要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过多、子宫内膜息肉等,也可以用于年轻女性的长效避孕,曼月乐的使用期限是五年。

    2、曼月乐环没有特别危害,但是可能会产生以下副作用:(1)普通上环的副作用,比如白带增多、腰酸、腹痛,经过一段时间,大约3-4个月,慢慢就会适应;(2)环可能会发生脱落,失去效果;(3)该环小量持续地释放孕激素,会造成子宫内膜变薄、萎缩,月经量少,甚至有16%的人出现完全闭经。但是这些症状是可逆的,取了环以后月经量就会恢复,月经也会再次来潮。

    3、出现以下情况时不能够使用曼月乐环。第一,患者的子宫过大,如果手术中探查宫腔深度超过十厘米就不适合放置曼月乐环,由于宫腔太大放环之后特别容易掉。第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由于曼月乐环费用较高,如果患者有生育要求,那么可以通过使用孕激素,来代替曼月乐环治疗。这样能够节省费用,也能够减少手术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第三,不能排除宫颈癌病变的流血的患者,如果患者是因为流血量多,需要放曼月乐环,那么方法之前一定要先做宫腔镜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癌之后才能放。

  • 缺血性卒中指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量灌注下降,进而缺血、缺氧导致脑血管供血区脑组织死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脑循环障碍病因导致的突发、短暂(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多见)的脑、脊髓或视网膜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无新的局灶性脑梗死病灶。

    2020年,一项关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单独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的研究(THALES)结果公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THALES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的患者。患者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以1:1的比例被分配接受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或安慰剂加阿司匹林的30天方案。主要疗效结局是30天内卒中复发或死亡的复合事件。次要结果是首次发生的缺血性卒中和30天内的残疾发生率。共有11016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化(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5523名和阿司匹林组5493名)分组。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303名患者(5.5%)和阿司匹林组362名患者(6.6%)发生主要结局事件(HR 0.83,95%CI0.71-0.96,P=0.02)。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276名患者(5.0%)和阿司匹林组345名患者(6.3%)发生缺血性卒中(HR 0.79,95%CI 0.68-0.93,P=0.004)。两组间的残疾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28名患者(0.5%)和阿司匹林组7名患者(0.1%)发生严重出血(P=0.001)。得出结论,在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溶栓的轻中度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5)或TIA患者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在30天内发生卒中和死亡的复合风险低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但两组之间的残疾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替格瑞洛的严重出血更频繁。

    近期Johnston博士等人关于THALES试验的二次分析报告在欧洲卒中组织会议(ESOC)上发表,并于9月3日发表在Stroke上。

     

    背景和目的: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已被证实可以减少各种临床条件下的缺血性事件,包括特定人群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种益处伴随着出血风险的增加。在THALES试验中,当加入阿司匹林后,与安慰剂相比,替格瑞洛可减少中风或死亡,但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THALES的主要疗效结果包括出血性卒中和死亡,事件也计入主要安全性结果。为了更清楚地评估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的益处和风险,研究者重新定义了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使其具有排他性,并重新分析了THALES试验的结果。

     

    研究方法:

    入组条件:

    ①年龄在40岁或以上,患有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5或高危TIA(ABCD)卒中风险评分≥6或有症状的颅内或颅外狭窄。

    ②在随机分组之前,患者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扫描,以排除颅内出血或其他可以解释症状或禁忌治疗的病理。③如果患者有心房颤动、室性动脉瘤病史或怀疑心源性栓塞导致的TIA或卒中,则不符合资格;

    ④计划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需要在随机分组3天内停止研究用药;

    ⑤已知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

    ⑥近6个月内有症状性非创伤性脑出血或胃肠出血史,或30天内发生重大手术者排除。

    将卒中事件分为缺血性、出血性或原因不明(原因不明按缺血性卒中分析),根据全球应用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闭塞冠状动脉试验(GUSTO)的出血定义将出血事件分为严重、中度或轻度。最初的疗效终点是从随机分组到第一次GUSTO严重出血事件的时间。在第30天对残疾等级进行分类,以进一步限制那些导致残疾的次要事件的结果。患者在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随机接受替格瑞洛加阿司匹林或匹配安慰剂加阿司匹林的30天方案。在目前的分析中,研究者将疗效结果(主要缺血事件)定义为缺血性卒中或非出血性死亡的组合,并将安全性结果(主要出血)定义为颅内出血或出血性死亡。净临床影响定义为这两个终点的结合。

     

    分析结果:

    在11016名患者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294名患者(5.3%)和阿司匹林组359名患者(6.5%)发生严重缺血事件(绝对风险降低1.19%,95%CI 0.31-2.07%)。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22名患者(0.4%)和阿司匹林组6名患者(0.1%)发生大出血(绝对风险增加0.29%,95%CI 0.10-0.48%)。净临床影响有利于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绝对风险降低0.97%,95%CI 0.08-1.87%)。对亚组分析,结果是相似的。

     

    结论:

    对于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或高危TIA患者,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30天的缺血获益超过出血风险。在治疗1000例急性轻-中度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中,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相比,预计将避免12次重大缺血性事件,并产生3次重大出血。

     

    局限性:

    1、该分析虽然基于随机试验的数据,但它是基于新的终点定义的二次分析。

    2、大出血很少,所以很难确定出血的预测因素。

    3、研究者将对亚组的分析限制在预定义的呈现上。

     

    目前,在我国针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包括:

    (1)基础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心脏监测和心脏疾病处理、维持脑循环功能、血糖控制、体温控制、颅内压监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2)专科特异性治疗:血管再通或血运重建治疗(静脉溶栓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他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纤等)、降脂、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等。

    (3)中医中药治疗。

    (4)并发症防治。

    (5)早期康复治疗。

    (6)二级预防。

  • 阿司匹林绝对是一款经典的百年老药,而且随着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被发现,大量群众医学证据显示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带来的好处效果显著,阿司匹林也因此焕发了第二春。但阿司匹林虽然用途显著,很多人对他仍然有不了解的地方,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阿司匹林了解阿司匹林作用有哪些?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阿司匹林的作用都有哪些?

     

    在阿司匹林最初诞生的时候,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但随着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被发现,而且相当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阿司匹林因为抗血小板聚集而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的时候,阿司匹林才显示了绝对的优势。现在阿司匹林最主要的用用途就是抗血小板聚集,他可以不可逆的和血小板相结合,直到血小板死亡,该血小板聚集凝聚的功能会得到抑制。这也是阿司匹林最主要的作用和用途。


    二、哪些人群需要使用阿司匹林?

     

    明白了阿司匹林的用途,我们就应该清楚的了解到阿司匹林最主要的使用人群,就是已经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比如确诊冠心病,脑梗塞,外周动脉中央硬化的患者。其次有动脉粥样硬化诸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可以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再到最后就是阿司匹林,使用比较小众化的一些疾病,比如解热镇痛,比如因为其他原因所导导致的血小板高凝等疾病。


    三、使用阿司匹林有哪些注意事项?

     

    明白了阿司匹林的用途,明确了阿司匹林的使用人群,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阿司匹林在使用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阿司匹林抑制可以和血小板聚集成就了阿司匹林,也导致因此而带来的相关并发症,最严重的就是出血的相关并发症,比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等。其次阿司匹林哮喘,胃肠道不良反应等,都是阿司匹林容易带来的相关副作用,注意阿司匹林的使用剂型、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及注意相关并发症是使用阿司匹林时必须要注意的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虽好,但仍然有他不可改变的相关负反应,所以阿司匹林不是人人可用。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优思明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避孕药,适合女性朋友在正常时间服用,它可以有效避免避孕套的影响。同时,优思明具有较高的避孕效果,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优思明的避孕率高达90%以上,但在同房之后吃优思明是否有用?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优思明是一种短效避孕药,含有独特的孕激素屈螺酮。通常需要在女性生理周期的头三个月进行。连续21天每天服用一片。一天之后,您需要停止服用优思明一周,然后再继续服用下一疗程。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同房之后使用优思明的避孕效果不是很好,意外怀孕已经发生。

    使用优思明时应注意什么?

    首先要注意的是,孩子们不能使用于思明。一般来说,优思明需要在月经后使用。其次,优思明不能用于老人。绝经期患者不适合使用优思明。没有必要服用优思明避孕,因为在没有月经的情况下基本没有生育能力的损失;而优思明需要连续三七天不间断,服用优思明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二小时,他们仍处于相对有效的避孕状态。一旦他们停止服务超过12小时,他们需要在性生活中采取其他保护措施。朋友在怀孕期间,不要盲目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患者不要吸烟和喝酒。

    总之,我们可以知道优思明不适合紧急避孕,所以如果你在同房期间没有避孕措施,最好去药房购买专业避孕药,越早服用越好。一旦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况,有必要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治疗。如果您选择堕胎手术,那么建议选择去正规医院。

  • 给大家讲述了阿司匹林的适用人群,这期给大家详细讲述阿司匹林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现在市场上的阿司匹林剂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100毫克,一种25毫克的。目前临床应用的都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顾名思义,就是大部分阿司匹林是通过肠道消化吸收的,目的就是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破坏和刺激,减少胃出血的风险。

     

    一般来说肠溶阿司匹林可以空腹(早餐前1小时吃),而不是吃饭的时候吃。肠溶阿司匹林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使得它在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释放吸收。推荐使用的阿司匹林是进口的拜阿司匹灵。如果餐中或餐后马上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就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停留在胃内的时间,而在胃内溶解释放而损伤胃。如果忘记了怎么办?那就等到餐后2h后补吃,下一餐进食时间也要和服药时间有所间隔。

     

     

    那么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呢?有人说夜间血流缓慢,易生血栓,应该睡前吃,又有人说清晨是心脏病、脑梗塞高发时段,应该清晨吃。其实哪个时间段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坚持吃。因为虽然血小板的半衰期只有15-20分钟,但抗血小板的作用可耻持续7-10天(整个血小板的生命周期)。

     

     

    我们通常都要吃多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呢?阿司匹林最佳剂量是75~150毫克。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人担心副作用大,吃阿司匹林肠溶片(25毫克/片)一片或两片,不能达到治疗和预防效果。超过150毫克不能增加疗效,只会增加副作用。

     

    临床急性心梗急救的时候可以给300毫克阿司匹林嚼服快速起效抗血小板聚集。之前有网传胸痛之后嚼服阿司匹林可以救命,但非专业人士对心脏病缺乏鉴别知识,消化道疾病或主动脉夹层情况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建议怀疑心脏病发作时首先呼叫急救,在急救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随时注意胃部副作用,特别是有胃溃疡病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吸烟饮酒或经常口服止痛剂、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者,更应小心谨慎,严密观察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初期每个月到医院检查大便隐血,稳定后可3个月查便潜血,必要时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换用其他药物。

     

    有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引发哮喘的、胃溃疡初血期、脑出血期禁用。对于阿司匹林过敏、引发哮喘的可换用其他类抗血小板药物氢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作为一个心内科医生,一定要告诉大家的是做过支架的患者如何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之后改为阿司匹林100毫克1/日终身服用。经常有患者双联抗血小板1年后,停用阿司匹林,应用氢氯吡格雷,这是不对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他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能强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TG),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所以他汀类药物也可以称为较全面的调脂药。他汀类药物有很多,常见的比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洛伐他汀等等!但不管什么样的他汀,其都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的!有许多他汀有自己的“噱头”,比如有人讲他汀的多效应,有人讲他汀的安全性,等等等等!但正如有人说,离开他汀降脂谈其他,就是耍流氓!陈大夫也这样认为,他汀的目的就是为了降脂稳定斑块!抛开这些谈他汀,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啦!

     


     

    二、他汀能不能长期服用呢?

     

    他汀,在临床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比如常见的脑梗塞、冠心病、下肢动脉闭塞、颈动脉狭窄等等!一旦确认需要口服他汀药物的,指南中的推荐都是需要长期服用!也就是说,如果一旦有使用指证的疾病,服用他汀后大多数都需要长期服用!所以,能不能就无从谈起了,只要没有不能口服他汀药物的禁忌症,都需要长期使用他汀!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停用他汀呢?

     

    既然能够长期口服,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停用他汀?其实就一句话,就是不能耐受他汀的情况下才要停用!什么是不能耐受呢?不能耐受也就是说有了口服他汀的禁忌,往往都有哪些情况呢?常见的主要有肝功能损害的、横纹肌溶解症的、口服后肌肉疼痛不能忍受的,以及其他一些不能耐受口服他汀的副作用的情况下需要停用!

     


    随着更多的研究出现,他汀在心脑血管病的指南中推荐级别也越来越高,所以,长期口服他汀,没有什么不妥!当然,阿托伐他汀作为他汀中的一种,也是可以长期服用的啦!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都是我们常见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也都是在临床工作当中比较常用的药物,那么两者相比哪一个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比较好呢?血小板是由巨核细胞产生,在初期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的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以及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目前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重要策略.哪一个应该是抗血小板首选的药物呢?

     

     

    一、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哪个好?

     

    虽然两者都是抗血小板聚集的常用药物,但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所以单纯的来比较哪一个效果比较好,没有特异性的标准。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也是一种常见的COX抑制剂。而氢氯吡格雷是细胞色素p2Y12受体拮抗剂,他经常用于和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长期使用。所以两者没有可比性。


    二、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怎样选择?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大量的循证医学实验已经证实了他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也证明了他在冠心病高危人群中一级预防的必要性,所以阿司匹林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而氢氯吡格雷作为一个比较贵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往往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长期使用,以及植入支架以后或者是有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要求的患者联合使用。


    三、两者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同样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两者都可以和血小板进行结合,进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所以两者的副作用当中出血都是其最为主要的副作用之一,在两种药物使用的时候,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使用,避免出血并发症都是两者使用的最大注意事项。

     


    虽然已经有了更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的使用仍然在临床上是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阿司匹林作为一款经典老药,是心内科常见和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阿司匹林〔Aspirin,2-(乙酰氧基)苯甲酸,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而阿司匹林的火爆和涅槃重生,都是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确以后,今天咱们就来讨论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  

     

     

     

    一、阿司匹林为什么要长期吃?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而一旦有明确的指证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绝大多数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这是因为一旦有阿司匹林的使用指证,患者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或者是已经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急性事件,而临床证据证实,阿司匹林需要长期服用,才能避免更多的急性事件,而短期使用,达不到这种效果!

     

    二、哪些因素影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其实不谈患者的个人意志等主观条件,比如患者不想吃等因素!只讨论客观事实,阿司匹林不能长期服用的因素大多数都是因为并发症或者其他疾病的需要!阿司匹林的并发症,常见的有消化道反应,消化道出血以及其他部位出血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并发症,那么我们需要停用或者暂时停用阿司匹林!而至于罹患其他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恶性出血性疾病等情况时,阿司匹林也不能继续口服,就需要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口服!

     

    三、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吃?

     

    结合以上两点,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患者是否需要,如果没有必要性,肯定不需要口服!二是看有没有禁忌症,比如出血、血小板减少、阿司匹林哮喘等情况!如果有必要口服,而且没有禁忌症,那么阿司匹林是可以长期服用而且必须长期服用的!

     

     

  • 女性突然发胖可能是暴饮暴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原因。1.暴饮暴食:有些女性最近可能有暴饮暴食的行为,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过多的营养素在体内堆积,平时活动量又少,会使身体突然发胖。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去补充营养,选择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食物。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影响身体对脂肪分解和利用能力,脂肪无法有效分解利用会堆积在体内,有突然发胖的表现。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黏液性水肿,水钠潴留导致体重增加,身体会突然发胖。平时要控制饮食、运动锻炼,遵医嘱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疾病。女性突然发胖的原因比较多,除了以上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皮质醇增多症等原因,察觉体重变化存在异常,要及时就医治疗。

  • 人体是一个多组织器官相互关联的有机体,而双脚则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关注双脚的异常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某些疾病。

    1. 脚寒的成因及危害

    脚寒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所致,常见于吸烟、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贫血也可能导致脚寒。长期脚寒可能导致肢体末端缺血,引发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坏疽。

    2. 脚部疼痛的常见原因

    脚部疼痛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运动损伤、骨关节炎等。此外,糖尿病、B族维生素缺乏、脚气、慢性肾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脚部疼痛。

    3. 脚部肿胀的原因及危害

    脚部肿胀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站立、长途飞行、妊娠等原因导致的水肿。此外,血液循环不良、淋巴系统疾病、血栓、肾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脚部肿胀。长期脚部肿胀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4. 脚部瘙痒的原因及治疗

    脚部瘙痒可能与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因素有关。治疗脚部瘙痒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如抗真菌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5. 脚部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脚部溃疡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预防脚部溃疡需要控制血糖,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足部受伤。治疗脚部溃疡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6. 脚部抽筋的原因及预防

    脚部抽筋可能与运动过量、肌肉疲劳、缺钙、缺钾、缺镁等因素有关。预防脚部抽筋需要加强锻炼,保持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钙、钾、镁等元素。

    7. 脚趾疼痛的原因及治疗

    脚趾疼痛可能与痛风、骨关节炎、拇外翻等因素有关。治疗脚趾疼痛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如抗炎药物、止痛药物等。

    8. 脚趾变形的原因及治疗

    脚趾变形可能与遗传、穿鞋不当、关节炎等因素有关。治疗脚趾变形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如手术矫正、穿矫正鞋等。

    9. 趾甲异常的原因及治疗

    趾甲异常可能与真菌感染、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治疗趾甲异常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如抗真菌药物、补充营养、治疗慢性疾病等。

    10. 拖脚走路的成因及治疗

    拖脚走路可能与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有关。治疗拖脚走路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如治疗神经损伤、控制血糖、治疗脑卒中等。

  •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罕见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有关。根据病因,甲减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周围性三种类型。

    原发性甲减是由甲状腺自身病变引起的,如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继发性甲减则是由垂体或下丘脑功能障碍导致的,如垂体肿瘤、下丘脑病变等。而周围性甲减则是指甲状腺激素在周围组织中的利用障碍。

    甲减导致心肌病的主要机制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导致心脏能量供应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扩大等。此外,甲减还可能导致高脂血症,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悸、气短、乏力、水肿等。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心脏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和针对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在众多甲状腺结节治疗医院中,选择一家合适的医院至关重要。北京甲状腺医院作为知名医疗机构,凭借其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领域享有盛誉。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症状包括乏力、体重下降、心悸等。患者在接受放射线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结节。北京甲状腺医院针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采用了多靶点腺体重塑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导融治疗、光能治疗、电磁波谱治疗和光电离子导入等多种治疗方式,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先进的治疗技术,北京甲状腺医院还注重患者的日常保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日常保养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北京甲状腺医院的甲状腺结节治疗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医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体验。

    总之,北京甲状腺医院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医院。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甲状腺结节,不妨选择这家医院进行治疗。

  •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许多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患上此病。由于对疾病的陌生,很多患者在初期未能及时察觉,导致病情加重。那么,甲状腺结节的风险有哪些呢?

    一、心血管系统影响

    甲状腺结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血压也会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甲状腺结节还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此外,结节性心脏病也是甲状腺结节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结节越大,引发心脏病的风险越高。

    二、肝脏影响

    甲状腺结节对肝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甲状腺结节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转氨酶升高、肝部肿大,甚至出现面部晦暗等症状。

    三、血液系统影响

    甲状腺结节还可能影响血液系统,导致白细胞减少,进而引发贫血等症状。

    四、治疗方案选择

    针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考虑。

    五、日常保养

    为了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甲状腺结节。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等。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六、医院和科室推荐

    针对北京地区,以下医院和科室在甲状腺结节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声誉: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总之,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治疗。若您对甲状腺结节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院在线医师,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 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儿童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一系列症状。

    一、儿童甲减的症状

    1. 身高偏低: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儿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2. 便秘: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便秘。

    3. 哭声嘶哑: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声带发育,导致哭声嘶哑。

    4. 嗜睡: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患儿出现嗜睡症状。

    5. 吞咽困难: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咽喉肌肉的协调,导致吞咽困难。

    6. 记忆力下降: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记忆力下降。

    7. 听力下降: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耳蜗发育,导致听力下降。

    8. 注意力不集中: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9. 反应迟钝: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神经系统的传导速度,导致反应迟钝。

    二、儿童甲减的治疗

    1.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左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补充甲状腺激素。

    2. 中医治疗:通过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等方法,改善甲状腺功能。

    三、儿童甲减的日常保养

    1. 饮食管理: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避免刺激性食物。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 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甲状腺组织被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甲状腺肿大和粘液性水肿。桥本病的病程发展较为缓慢,患者可能会经历多年无明显变化,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多数病例会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桥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和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等。目前,桥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和手术治疗。

    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桥本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是左旋甲状腺素。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左旋甲状腺素,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对于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桥本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尤其在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女性甲减的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但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月经紊乱和月经量过多。这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有关。

    甲减可分为原发性甲减和继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是指甲状腺本身功能减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继发性甲减则是由下丘脑或垂体等其他内分泌腺体功能异常引起的。

    甲减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体重增加、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便秘、皮肤干燥、头发稀疏等。其中,月经紊乱和月经量过多是女性患者特有的表现。

    针对甲减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纠正甲状腺功能不足。常用的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片、碘塞罗宁等。在医生指导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规律饮食,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产品、紫菜等;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甲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若出现月经紊乱、月经量过多等疑似甲减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甲减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宝宝半夜体温过低,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困扰。这可能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导致的。

    一、生理性因素

    1. 生长发育阶段:宝宝的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室内温度过低或保暖措施不足,都可能导致宝宝半夜体温过低。

    2. 情绪波动:宝宝情绪波动较大时,如哭闹、紧张等,可能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二、病理性因素

    1.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宝宝新陈代谢减慢,产热减少,从而出现体温过低的现象。

    2. 血糖异常:血糖异常会导致宝宝出现出汗、颤抖、体温异常等症状。

    3.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可能导致宝宝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三、应对措施

    1. 注意保暖:给宝宝添加衣物、盖被子,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2.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 遵医嘱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 孕妇甲减,即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孕期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 激素失衡: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甲减症状。

    2. 饮食因素:孕期饮食不平衡,缺乏碘等微量元素,也可能导致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功能减退。

    3. 环境因素:环境污染、辐射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孕妇甲状腺功能,导致甲减。

    4. 遗传因素:部分孕妇存在遗传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孕期更容易发生甲减。

    5. 情绪因素:孕期情绪波动较大,如焦虑、抑郁等,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孕妇甲减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以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为主,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碘摄入,多吃富含碘的海产品。心理疏导方面,孕妇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孕妇甲减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孕妇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甲减。

  • 女性内分泌失调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的枢纽,各种激素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保持平衡,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然而,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内分泌失调便会出现,其中肥胖便是常见的表现之一。

    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生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如季节变换、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都可能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而内部生理因素则与年龄增长、生理功能下降有关,如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内分泌系统会发生明显变化,增加了内分泌失调的风险。

    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肥胖主要与两种疾病有关,分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由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过高,导致月经不调、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引起肥胖、畏寒怕冷、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针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首先需要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通过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进行调节,同时适当锻炼身体,控制体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则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新陈代谢率,都是预防和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肥胖的有效方法。

    总之,女性内分泌失调与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内分泌失调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