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脊灰疫苗主要有两种分类: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一、什么是减活疫苗?
脊灰减活疫苗是将高致病能力的脊灰野生病毒培养成低致病能力的脊灰疫苗病毒制备而成的,疫苗中含有活的脊灰疫苗病毒。脊灰减活疫苗应用历史悠久,为全球消灭脊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脊灰减活疫苗有一个日益显现的重大缺点:接种后可能发生罕见的疫苗相关麻痹(症状与小儿麻痹症相同),并留有终生残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发生相关麻痹的概率约为1/25万剂次。为了克服减活疫苗的缺点,发达国家纷纷改用脊灰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虽然成本昂贵,且免疫效果略逊于减活疫苗,但其能够完全避免疫苗相关麻痹,将来一定会完全取代脊灰减活疫苗。
我国的国产脊灰疫苗全部为减活疫苗,有糖丸剂型和液体滴剂两种。2009年,我国引进了巴斯德公司的脊灰灭活疫苗;2010年,我国又引进了巴斯德公司的五联疫苗,五联疫苗成分之一即为脊灰灭活疫苗。我国的国产脊灰灭活疫苗也在加紧研发过程中,目前已经上三期临床试验,乐观地估计可以在2013年上市。我国脊灰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与国际上常用的灭活疫苗不同,我国是将培养的脊灰疫苗病毒灭活制成疫苗,国际上全部是将培养的脊灰野生病毒灭活制成疫苗。两种疫苗工艺孰优孰劣目前还难见分晓,但由于脊灰野生病毒培养对实验室的安全级别要求最高,且存在环境泄漏风险,因此我国使用脊灰疫苗病毒工艺的成本会更低些,也更加安全些。
二、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区别
临床上认为灭火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其代谢产物,物理或者是化学的方式来使其消灭,独立,但依然保留了它免疫性的作用,而减毒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它丧失病理性,但由于它的繁殖能力和免疫性强,才会制成减毒活疫苗。所以,它们从病原微生物的状态下就会有所不同,在人体作用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灭火疫苗一般注射一针后产生免疫能力不高,需要注射两到三针来进行加强,而减毒疫苗在体内作用时间长,往往只需要接种一次就可以起到作用。
灭火疫苗使用安全有效,容易保留无污染,但是减毒疫苗保留效果好,但会对客体免疫能力造成影响,诱发比较严重的疾病。由于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活微生物制剂,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交叉感染,这就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使用疫苗前,对于它优点要多做了解,最好能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疾病,这样才不会产生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区别,就在于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前,对于合理注射的方法以及疫苗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先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为了规范脊灰灭活疫苗的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9月发布了《脊灰灭活疫苗使用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可以归纳为三点:
1、费用承担:脊灰灭活疫苗是自费疫苗;
2、推荐人群:脊灰减活疫苗禁忌症者、有免疫缺陷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3、接种程序:已经接种过脊灰减活疫苗4剂者,无需再接种灭活疫苗;如果部分使用灭活疫苗,建议第1-2剂优先使用灭活疫苗,后续剂次可以用减活疫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张先生的儿子小张今年15岁,出生后接种了乙肝疫苗,却被查出来感染有乙肝病毒,这让张先生感到非常困惑,自己儿子确实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为什么还得了乙肝呢?今天笔者来解答这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乙肝疫苗打一次就能管一辈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出生时打了乙肝疫苗,以后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
我们都知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肝)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最给力手段,乙肝疫苗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防癌疫苗”。
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保护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按标准方案实施免疫程序后仍有部分乙肝疫苗接种者并不能产生有效的乙肝表面抗体(即乙肝疫苗无应答),这一部分人仍然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指出,若接种乙肝疫苗后能产生抗体,其保护期限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
从指南说的,我们能看出,30岁以上的人最好得复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防疫苗失去保护力不慎感染乙肝病毒。
而且每个人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情况不尽相同,机体维持抗体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别,低免疫应答者甚至不产生抗体。有研究表明,大约有5%到10%的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感染了乙肝。儿童在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现免疫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疾病因素、疫苗因素、机体因素、其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具体原因有以下这些:
(1)疾病原因
营养不良、肾移植、肝移植、血透析、糖尿病、艾滋病、同性恋、恶性肿瘤等常导致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现免疫失败。
(2)疫苗原因
疫苗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疫苗抗原成分、含量、灭活方法、佐剂的质量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发生几率很低,但是近年来低质量疫苗时有出现,降低了乙肝疫苗的接种成功率,也影响了人们对疫苗的信任度。
(3)肥胖
有研究显示儿童肥胖是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可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肥胖可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肥胖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T细胞免疫正是乙肝疫苗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环节。
(4)存在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
遗传因素(如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通过特定的免疫应答机制影响免疫应答反应,导致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因此,已接种过乙肝疫苗者,要排除患有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
(5)有乙肝家族史
由于儿童计划免疫的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已经早期覆盖所有儿童,但是乙肝家族史仍然是儿童再次免疫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除应尽早对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免疫接种,还应适时加强免疫。
(6)不良嗜好
长期大量吸烟、吸毒、酗酒的人,免疫功能常受到较大损害,从而干扰乙肝疫苗吸收,导致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
结语
所以,即使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也有必要每隔五年左右复查一次乙肝五项,以确保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抗体消失,应该及时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此外,一个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要避免血液接触。
参考文献
[1]吴华, 徐立中, 张雪珍,等. 儿童乙肝疫苗再免疫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J]. 社区医学杂志, 2014, 012(008):6-8
一、乙肝疫苗可以推迟打吗?
一般建议各位家长应准时带宝宝前往医院注射乙肝疫苗,但有时候可能会因某些情况而需要推迟,比如宝宝身体不适等。在这些情况下是可以推迟注射的,但是要注意不能推迟太多天哦。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是按照一定接种程序进行的,婴儿如果不接触外界环境,不会感染传染病,推迟几天不要紧。但是不可能绝对与外界隔绝,所以还是尽早接种疫苗为好。只要推迟天数不是太多,一般是不会影响免疫效果的,另外要注意感冒发热期间是不可以注射疫苗的,容易产生负作用和过敏反应,另外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为好的,以免引起针孔感染。
二、乙肝疫苗的注射方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一、 婴儿乙肝疫苗副作用
婴儿是主要打乙肝疫苗的,但由于婴儿身体较弱,所以一般会有副作用的,那么婴儿乙肝疫苗副作用是什么呢?婴儿注射疫苗都有一定的风险,不过风险很小。不良反应有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触痛、疼痛,2-3天内自行好转。罕见不良反应有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持续1-2天,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好转。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1-2个月可自行吸收。乙肝疫苗的注射是宝宝按照国家计划内免疫016的方案进行的,一般没有什么副作用,不过如果宝宝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黄疸的情况,建议先观察下,如还没有恢复的话即刻就诊。
二、新生儿满月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新生儿满月可以打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但是有些东西需要知道,新生儿满月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注意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满月打乙肝疫苗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疫苗有抗原,为了接种后出现发烧现象,要让宝宝多喝水。当宝宝接种处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时,家长可对患处进行热敷。
三、打完乙肝疫苗后的禁忌
在打完乙肝疫苗之后,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东西,那么打完乙肝疫苗后的禁忌是什么呢?注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后,正常情况下,在饮食上都是有要求的,不能饮酒,不能吃辛辣的食物等等,这种情况应该保持到抗体产生之后比较好。接种乙肝疫苗后,如果抗体滴度过低,还是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的,当滴度值大于10时,是可能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入侵,但如果小于10时,而病毒数量多时,还是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的,这时就需要在注射一针加强针。
四、乙肝疫苗副作用潜伏期
乙肝疫苗副作用有一定的潜伏期,有些人不知道的话就会瞎担心,那么乙肝疫苗副作用潜伏期是什么呢?一个疾病的潜伏期一般指的是从感染上这个疾病到出现临床症状,而乙肝的潜伏期就包括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携带状态指的是乙肝病毒感染了人体,但是没有造成相关的临床症状。乙肝疫苗副作用的潜伏期通常为6周-6个月,平均为3个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机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治疗及时,那么乙型肝炎病毒就会被迅速清除。
近日法国一家制药企业表示,目前正在开发一种针对痤疮的疫苗,预计将于2023年进入临床应用。相信大家都长过痤疮,在脸上长满了一颗颗红色的痘痘,不仅影响美观,有些痘痘痊愈后还会在脸上留下小疙瘩,更会影响美容,其实这些都是由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并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的结果。听到这个消息,那些脸上反反复复长“青春痘”的人们,应该是最高兴的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痤疮疫苗吧。
痤疮疫苗
大家是否以为痤疮疫苗是一个新品,一个高大上的药物?其实痤疮疫苗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诞生了。第一代痤疮疫苗早在1979年就已经被生产出来,那是痤疮丙酸杆菌的灭活病原体疫苗,当时的科学家将疫苗用于囊肿性重度痤疮患者,结果发现超过50%的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但在随后的进一步动物实验中发现,第一代疫苗所表现出的疗效仅在于对炎症的控制作用,并没有杀伤细菌,而且由于缺乏特异性,很可能会引发非特异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菌群紊乱。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治标不治本,安全系数也不高,所以第一代疫苗很快就被淘汰了。
随后,科学家们的研究方向转到了痤疮丙酸杆菌的特异性抗原上,并研发出了唾液酸酶特异性疫苗,并在体内体外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由于痤疮丙酸杆菌拥有不同的唾液酸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痤疮丙酸杆菌至少5种的唾液酸酶,要达到完全的临床疗效,就必须找到全部的唾液酸酶,因此该疫苗目前仍在研发当中。
上面报道的疫苗,也是基于这种特异性抗原抗体技术而进行研发的,而目前更被看好的其实是另一种疫苗,名叫Christie, Atkins,Munch-Peterson(CAMP)因子疫苗,该疫苗可直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炎症的主要因子CAMP因子,达到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无论是哪一种疫苗,只要研发成功,其实对广大痤疮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如何预防痤疮生长?
不过目前尚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痤疮生长,而且疫苗刚上市,估计价格也不菲啊。
1. 改变饮食习惯
常长痤疮的患者应该减少辛辣、油炸、香甜和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避免吸烟饮酒,平常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便秘。
2. 勤洗脸
生活中养成勤洗脸的习惯,多使用含角质精油加蛋清或青脂的洁面乳洗脸,可溶解、减少皮质腺分泌,清除皮肤上过多的油脂,让毛孔保持通畅,还要减少使用含油脂较多的面霜,以避免堵塞毛孔。
3. 调节好内分泌节律
痤疮生长说到底也是内分泌紊乱导致的,所以平时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减少负面情绪。
最后还要注意,如果脸上长了痤疮,千万不要用手去直接挤压,这样不仅可能会在脸上留下小疙瘩,还会导致皮肤感染。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痤疮疫苗会在不久的将来与我们见面的,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中医理论并非源自于哲学,而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
疫情爆发后,中医的连花清瘟和刮痧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这之后,中国乃至世界对于“中医”又有了全新的认识[1]!
自2019年12月末以来,在中国政府在强有力的政策和指挥下,新冠肺炎的疫情基本控制在国门之内,也为世界争取了2个多月的“缓冲期”。
中药为何会发挥作用?
目前,国内外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一些对“疫毒”相关的现代多种病毒具有广谱性抑制作用的中草药。
如有报道指出:广陈皮、桑寄生、藿香、紫苏叶、佩兰等对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黄芩、黄连、黄柏、银花、柴胡、贯众、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含羞草等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多花水仙、接骨木等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板蓝根、荆芥、薄荷等对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蒲公英、鸭脚木等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等。在抗病毒患者的治疗中也常用苦参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中药的抗病毒作用,往往不是特异性抑制病毒,而是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体状态,起到阻止病毒侵害人体的作用。
由此不难看出,中医对“疫毒”认识系统全面,从“疫毒”的成因、感染途径,到“疫病”的证候特点及治法、方药齐备,再到历代医家不计其数的成功治疗案例,均彰显中医辨证论治、局部与整体并重的优势。
而中药复方的“多兵种、全方位”协同作战,更是战胜包括目前新冠肺炎在内的各种新疫病的关键所在,值得重视和推广运用[2]。
以前,“刮痧”备受争议
还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电影——刮痧。
电影讲的是留居美国的一家人,因为孩子发烧使用刮痧退热,而被美国政府误会“虐童”,最终险些失去孩子抚养权的故事。
但近些年“老外”也开始逐渐接受了“刮痧”这种常见的中医疗法!
除了中药方剂之外,中医还有砭、针、灸、按跷、导引等治疗方法。
其中,中医砭法刮痧也是可以治疗瘟疫的。参考中国历史,刮痧则是中医临床治疗瘟疫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中医角度,顾植山教授认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COⅥD-19”疫情的发生,燥、湿、火、寒都有,六淫杂陈,错综复杂。
“伏燥”和“木疬”之气是贯穿始终的病机之本,随时变化的火、湿、寒等是病机标。尤其新冠肺炎的重症,都是内燥较甚者。因此,把新冠病毒感染一概称为“肺炎”值得商榷。
在治疗上,除了中药之法外,中医六术之首的刮痧,具疏通经络,驱邪外出之功,还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效。且刮痧方便易学,取材亦相当容易,易于推广[3]。
刮痧也能提高免疫力?是真的!
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李氏虎符铜砭刮痧发现,刮拭胸腺可有效激活机体T淋巴细胞输出量增加,提升自愈力、免疫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费景兰在临床通过刮拭胸腺对T细胞亚群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在刮痧前、刮痧后30min、24h、72h分别留取血标本检査T淋巴细胞。
结果显示:
1)刮痧前CD4/CD8、T细胞CD3(+)降低,提示机体免疫力低下;
2)刮痧后30 min CD4/CD8、T细胞CD3(+)升至正常;
3)刮痧后24h、72h后CD4/CD8、T细胞CD3(+)均处于正常范围,提示机体免疫力恢复正常。
因此,刮痧可调动人体气血运动,达到强肺补气之功,在治未病及既病防变方面优势突出,可有效阻挡或减轻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希望居家隔离群众或一线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和老百姓都能够采取刮痧等方法,提高自身免疫能力,阻击疫情蔓延[3]。
温馨提示:
我们在这里郑重的提示您,如果发生了疑似症状,还是不要自己在家中坚持或者拒绝治疗,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医院会根据您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周东浩,中医整体观不同于西医整体观[A].医学争鸣,2019,06:45-48;
[2]李济仁,李艳,新冠病毒来袭 中医为何可以发挥作用?[N].健康报,2020-3-18(005);
[3] 王雷,费景兰,温媛媛,李道政.中医刮痧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实用中医内科杂志.https://doi.org/10.13729/j.issn.1671-7813.Z20200182
审稿人 | 京东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袁玉琴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都说流感疫苗要提前打才能跑在病毒的前面达到最好的预防作用,但偏偏流感高峰期来临前也是疫苗最紧缺之时,能抢到疫苗的可谓是幸运儿,那些预约了N次、排队排了好久的同志们,常常是流感季都过了才轮到接种,仿佛是火车开走了才取到车票,那还有必要打吗?
我们先来看看流感到底啥时候是高峰期。
其实流感的流行性一般有两种,最常见的就是季节性流行,指的是每年冬春季发生的流感。根据我国各地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数据,我国北方流感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底到次年的2月底;而南方除了这个高峰期,还有个夏季高峰期,一般在5月-8月份。另外还有一种是流感大流行,是指流感病毒发生突变,人类对其缺乏免疫能力,从而引发全球范围内流行,并无明显季节性。现在的新冠肺炎,就是全球的大流行。
所以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主要是根据季节性流行的规律定的,而且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抗体大约需要2-4周的时间。为了确保有充足的时间来产生抗体,应对流感病毒。一般建议流感高峰来临前1-2月为最佳接种时间。所以通常,我们所建议的最佳接种时间为9月、10月。有些地方流感高峰来得晚些,11月也算是最佳接种时间。
感染流感病毒,会有段潜伏期,一般为1-7天左右。在流感的流行季节,会有一些受种者可能正处于这一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隐性感染状态或是无症状感染者。此类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可能性增大,容易让受种者误认为是接种流感疫苗所致,或是疫苗副反应较大。所以为了减少这类误会的发生,建议在流感季来临前提前接种。所以如果错过了最佳时间接种,在接种前的这段时间,感染流感的风险较高。
错过的同志们就要问了:那我们是不是就放弃这支迟到的疫苗吧。其实,错过了最佳接种时间还是可以打的,并且打了也是有效果的。换句话说就是“打了绝对不会吃亏!”当然如果可以,还是提倡在每年的9-11月最佳时间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总是很难约到疫苗,建议可以多方关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异地接种。也不要过分纠结于三价流感还是四价流感,也不要在乎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有苗就赶紧接种上。此外,加强日常防护,少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也是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
近期,流感患者挤爆三甲医院的新闻不断刷屏,占据朋友圈,引得人心惶惶。据北京疾控中心报道,全球每年约有 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和29-65万例死亡。
今年这一数字比往年有所增加! 患病人数不断刷新纪录!What??这么多人!!
既然这么多人患流感,那到底要不要接种疫苗预防流感??
别着急,听我娓娓道来………
流感病毒是RNA病毒,中国常见的是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被中国卫计委纳入季节性流感的范畴。流感RNA病毒的复制过程不是完美的,像人一样也会犯错,每复制1万次会出错一次,所以会“漂移”和“转变”而发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
而流感季,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流感病毒监测的情况分南北半球给予推荐意见。但是病毒的类型和亚型这么多,而疫苗的种类有限, 怎么保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不出错呢??答案是:没办法保证!!!
很遗憾,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押错宝了。目前国内除了甲型流感以外,流行最多的是B型乙型流感的其中一株(Yamagata系),恰好不含在公布的疫苗种类中,这是由于流感疫苗的发展和技术现状造成的。
听到这里,有没有绝望的感觉?不过没关系!
事实上今年可以接种的疫苗除了无法覆盖B型流感Yamagate系外,对其他流感仍有45%左右的覆盖率,虽然没有达到每个人都有效,但是至少有一半的患者可以受益。
而且病毒每年的流行菌株会发生波动,今年流行的,近两年都不会流行了。 因此,疫苗接种仍然是首选且有效的预防方式!
最后, 什么样的人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一旦得了流感,建议立即咨询医生,以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目前普遍应用的预防肺炎链球菌疾病的疫苗主要有两类,多糖疫苗(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适合人群)和蛋白结合疫苗(7价或13价,可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
肺炎多糖疫苗
肺炎多糖疫苗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能覆盖23种经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约90%的肺炎是由这23种血清型引起的。绝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在接种后2-3周内,均能产生抵抗所有或大部分肺炎球菌的保护性抗体。
23价肺炎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炎,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应用14年以上,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功效可维持5年。2岁以上体弱或反复患肺炎的幼儿及高危人群(如无脾儿童)可以使用。
PPV23所含的荚膜多糖抗原为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可以刺激成熟的B淋巴细胞,但不会刺激T淋巴细胞,此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不能产生免疫记忆。2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反应很差,所以多糖疫苗不能诱导婴幼儿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PPV23不能用于2岁以下儿童的预防。
肺炎结合疫苗
接种PCV7可以预防疫苗所覆盖7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IPD,国外研究显示,其所包含的7种血清型所导致的IPD约占所有IPD的80%左右。
2006-2007年在我国四所有代表性的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广州儿童医院和深圳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肺炎儿童中临床分离到279株肺炎球菌。分析发现主要的致病肺炎球菌血清型与PCV7所覆盖血清型一致,而这7种血清型占到所有致病肺炎球菌的81%。这说明PVC7在中国同样具有较高的血清型覆盖率。但PCV7不能预防疫苗覆盖血清型之外的其他血清型肺炎链球菌的感染。
0-5岁儿童是PCV7的适用人群。PCV7采用了蛋白结合技术。在此疫苗中,每种多糖都通过共价键的方式与白喉类毒素CRM197蛋白结合到一起,这种蛋白的作用相当于一种免疫载体。荚膜多糖抗原和蛋白的结合改变了免疫反应的性质,从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转换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此抗原复合物可以刺激辅助性T细胞免疫反应。
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可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并且蛋白结合抗原能够诱导产生免疫记忆,当受到与疫苗组分相同的肺炎链球菌多糖再次刺激时可以产生增强的免疫反应。目前7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上市,超过10年的安全使用经验,已被列入了56个国家和地区的计划免疫规划(如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和澳门)。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禁忌证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凡发热、腹泻(1日大便超过4次)及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妊娠期间忌服。
5.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6.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二、关于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极罕见不良反应:引起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
三、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1.有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得用热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
3.如果有特殊的原因不能服用时,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柜里。糖丸在20℃-22℃只能保存12天;2℃-10℃可以保存5个月。
4.脊灰疫苗从-20℃环境下取出、开启后应放置于2-8℃条件下保存并当天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5.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种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6.注射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7.使用不同的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应间隔至少1个月以上。
8.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9.一旦发病,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对未服过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应立即补服。
10.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11.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出现呕吐情况要重新服用。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因此小儿出生后必不可少的要接种各种疫苗。一些社区卫生站在给孩子接种时都会推荐一些自费的疫苗,家长们常纠结那些自费的疫苗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打。疫苗事件过后,大部分人对疫苗还是心存芥蒂,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清楚目前我国疫苗的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目前我国进行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这类疫苗属于强制要求免疫接种的疫苗,以儿童常规兔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风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通过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思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膜炎、甲型肝炎等12种传染病。因此儿童必须接种。此外还包括针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第二类,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等。
那么小儿有必要接种第二类疫苗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是相对的,不会绝对不变,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疫苗的供应等多种原因息息相关。我国目前情况下,第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第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实行免费接种。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在某些地区已经逐渐从第二类纳入到一类疫苗中。第二类疫苗对第一类疫苗是重要的补充,并不是第二类疫苗就不需要接种。事实上有些第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患病后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也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接种相关疫苗可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因此,第二类疫苗在特定时期还是需要接种的,大家可根据经济状况、孩子的身体情况等,为孩子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