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脊髓灰质炎疫苗,这些问题你要知道

关于脊髓灰质炎疫苗,这些问题你要知道
发表人:脊柱康复陈医生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禁忌证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凡发热、腹泻(1日大便超过4次)及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妊娠期间忌服。

5.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6.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二、关于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极罕见不良反应:引起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

 

三、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1.有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得用热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

3.如果有特殊的原因不能服用时,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柜里。糖丸在20℃-22℃只能保存12天;2℃-10℃可以保存5个月。

4.脊灰疫苗从-20℃环境下取出、开启后应放置于2-8℃条件下保存并当天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5.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种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6.注射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7.使用不同的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应间隔至少1个月以上。

8.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9.一旦发病,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对未服过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应立即补服。

10.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11.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出现呕吐情况要重新服用。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种疾病来说,它的症状又是什么呢?

     

    我想这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因此,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脊髓灰质炎的相关症状是什么,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脊髓灰质炎的存在,并得到及时的治疗。


    1.潜伏期平均为7~14天,短者2~3天,长者可达3~5周不等。

     

    在此期间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属隐性病例,但本期末有传染性。


    2.病变发展期有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前驱期

     

    此时患者出现低热或中等热度,常伴有头痛、困倦、多汗及全身疲乏不适等症状,并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甚至有咽痛、咽红及轻咳等呼吸道症状。此期一般持续1~4天。大多数病例发展到此期为止,属顿挫型,又称为幸运型。


    (2)第二阶段——瘫痪前期

     

    在前者基础上,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性症状消失,但经1~3天后体温又上升,并且体温较高,常在38~39℃之间,个别患儿可高达40℃。

     

    此时,其一般症状亦随之加重。患儿烦躁不安,有头痛、呕吐、嗜睡、肢体疼痛及感觉过敏。

     

    项背部可有肌强直征,且可见婴幼儿囟门紧张饱满,并可出现“脊髓征”,对诊断有意义。


    此期一般持续3~5天,但也有短至几小时或长达2~3周者。在这一阶段仍可有部分病例不出现肢体瘫痪而逐渐康复,称为无瘫痪型病例,亦属幸运型。另一部分患儿病情继续发展,并进入瘫痪期。

     

     

    (3)第三阶段——瘫痪期

     

    一般在瘫痪前期的第3~4天时进入本期,大约有5%的病例可不经过瘫痪前期而直接进入本期。

     

    瘫痪症状多在热度下降时出现,也有在退热后发生者。开始常伴有肢体疼痛及肌肉压痛,之后突然发生瘫痪。瘫痪可见于任何部位,但以肢体瘫痪最为多见。


    以上就是脊髓灰质炎的相关症状,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能够基本上知道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是什么。因此,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旦出现脊髓灰质炎的相关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全身肌肉、骨骼酸痛、皮肤感觉过敏、嗜睡、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肌肉疼痛、痉挛是其典型症状。小儿麻痹症患者并不多,因为它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


    (一)自动免疫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

     

    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果。

     

    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

     

    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

     

     

    减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polio-virusvaccine,OPV)目前应用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

     

    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20℃保存10天,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

     

    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

     

    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

     

    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

     

    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

     

    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

     

    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

     

    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来普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

     

     

    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

     

    也有人主张这种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用灭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三)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四)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做好脊髓灰质炎的预防非常之必要,如果患上这种疾病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等四型。在儿童中单侧下肢瘫最为常见,其次为双侧下肢瘫痪。在成人则四肢瘫痪、截瘫、膀胱功能失常及呼吸肌瘫痪较常见,而且男性比女性严重。

  •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为主。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性损害,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部分患者可发生迟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一般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脊髓灰质炎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种类?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

     

    另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III型(Saukett株)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并收获病毒、经浓缩、纯化后用甲醛灭活,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3价液体疫苗。

     

    我国于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序贯程序),即2月龄时注射一剂脊灰灭活疫苗(IPV),3月、4月及4岁各口服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

     

     

    脊髓灰质炎疫苗如何使用?

     

    口服糖丸剂:婴儿一般于第2、4、6月龄时各服一丸。1.5岁~2岁,4岁和7岁时再各服1丸(直接含服或以凉开水溶化后服用)。

     

    口服液体疫苗:初期免疫3剂,从出生第2个月开始,每次2滴,间隔4周~6周,于4岁或入学前加强免疫1次,可直接滴于婴儿口中或滴于饼干上服下。

  • 从2000年起,我国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但是,为什么新生儿还是需要接种脊灰疫苗呢?

     

    “脊灰”在我国免疫持续至今

     

    脊髓灰质炎(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病毒常侵袭神经系统,可在数小时内造成机能完全瘫痪。主要经粪口传播,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其主要流行季节。5岁以下儿童容易发病,在感染的病例中,每200例就有一例导致终身残疾,5%-10%的患者会因为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由于脊髓灰质炎的高传染性和患病后的高危害性,世界各国一直致力于消灭脊灰病毒。自全球根除忌讳行动启动以来的20年来,病例数减少了99%以上,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也就是俗称的口服糖丸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年的实践证明,口服糖丸是安全有效的,对儿童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从1995年至今我国已没有本土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虽然我国目前处于维持无脊灰状态,但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负责人许文波指出,对于脊髓灰质炎,当前我国还同时存在着两种威胁: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重新输入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的新攻击。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称,“只要有一名儿童还感染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所有国家的儿童就仍有感染该疾病的危险,脊髓灰质炎病毒很容易进入无脊髓灰质炎国家,并且会迅速在未免疫人口中传播。”2003至2005年期间,25个先前无脊髓灰质炎国家因输入病毒而再次发生感染病例。截止到2008年,世界上仍流行脊髓灰质炎的国家只剩下4个:阿富汗、印度、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邻国的疾病流行,也对我国的免疫规划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在一些已经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的国家和地区近年又重新输入野病毒导致新的传播链,有些病例已经消失多年的国家再度发生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有的甚至还引发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流行,使全球报告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国家迅速回升为20个。

     

    威胁犹在疫苗免疫须广覆盖

     

    随着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消失,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简称为VD-PV)对未服用疫苗免疫的个体构成了一种新威胁。其中有些VDPV毒株神经毒力与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相似,感染后可以引起永久性的麻痹,并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最近几年,由VDPV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暴发已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2004年,在我国贵州省贞丰县也发现了两例VDPV病例。

     

    这两种威胁都需要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因某种原因停止减毒活疫苗常规免疫或强化免疫后,均再次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在我国贵州省贞丰县VDPV病例所在村庄与临近村寨的调查证实,儿童免疫接种率很低,脊髓灰质炎疫苗3剂次的服用率仅为10%—60%。

     

     

    所以,尽管脊髓灰质炎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但是为了避免死灰复燃,接种脊灰疫苗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 1.脊髓灰质炎疫苗需要每年都服用么?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防止小儿麻痹症发生的最有效方法,目前用来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有两类: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注射型脊灰灭活疫苗。我国于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即2月龄时注射一剂脊灰灭活疫苗,3月、4月及4岁各口服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不需要每年都服用。

     

     

    2.孩子过敏体质能否吃“糖丸”?

     

    如果孩子对OPV(脊灰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不能接种。如对白色固体糖丸剂型中的乳制品过敏者可接种液体剂型。如果对OPV所含成分不过敏且无其他禁忌症,通常可以接种,需注意加强观察。

     

    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性疾病者应慎重接种。对过敏物不详的过敏体质者,由于存在对OPV过敏的可能性,请家长在带孩子接种脊灰疫苗前仔细核实过敏史,再决定是否接种OPV。具体情况可咨询接种人员。

     

    3.多次接种脊灰疫苗,会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大量研究表明,多次接种脊灰疫苗,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4.多次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是否对身体有害?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每一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都有规定的免疫程序,适龄儿童只要按程序服够次数即可。但在强化免疫时,可不论接种史,所有无禁忌证的适龄儿童一律接种1剂或2剂疫苗,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漏掉一部分易感儿童。脊灰减毒活疫苗是安全的生物制品,多次服用不会对身体有害。

     

    5.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是否可同时接种?

     

    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要在不同部位接种。

     

     

    6.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后曾出现过全身皮疹,是否可以再服用疫苗?

     

    一般来说,脊灰减毒活疫苗极少有这种不良反应,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其他原因所致。因此,建议先查找出现皮疹的原因,同时咨询接种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7.孩子在外地服了第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回到长期居住地如何继续服糖丸?

     

    孩子接种疫苗时,应带上预防接种证,在外地服用了第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后,接种人员会将接种信息填写在预防接种证上。回到长期居住地可以继续服用糖丸,只要向工作人员提供预防接种证,证明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就可以了。

  • 一、要查骨质疏松,抽一管血,看看血钙低不低就行了,对吗?

     

    不能把低血钙与骨质疏松划等号,事实上,绝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钙并不低,这是由于当尿钙流失导致血钙下降时,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动员骨钙入血而使血钙维持正常。所以这种说法不对。

     

     

    二、经常有些药店或商场,免费检测骨密度,这种检查靠谱吗?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国际上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检查部位是脊柱和髋部。药店或商场使用的多为单能X线吸收法,检查部位多为腕部。所以不靠谱,应该在正规医院检查。

     

    三、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症是一回事吗?

     

    一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与正常成年人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一个标准差(SD)以上但未达到2.5个标准差(SD)时,叫骨量减少,降低2.5个标准差(SD)以上才叫做骨质疏松症。也就是说骨质疏松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骨质疏松症。

     

     

    四、年轻人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事,跟我没关系,对吗?

     

    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或老年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比如截瘫、偏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风湿病等。还有一种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所以,骨质疏松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老年人说骨质疏松就是一种老化,就像人老了头发会白,牙齿会脱落,很正常的事。比起冠心病、高血压来不算个啥,对吗?

     

    疼痛、脊柱变形(身长变短、驼背)、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一旦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死亡。冠心病、高血压常被描述为急性杀手,骨质疏松症则是慢性杀手,同样要命,不得不防。

     

    六、预防骨质疏松,无需从小开始,对吗?

     

    人的一生当中,骨组织不停地进行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过程。从出生到青年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逐渐增多,大约在 20-30岁,骨量达到最高峰值(即骨峰值),此后骨量开始逐年流失,更年期后最为明显。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适量的运动,最大程度地提高骨峰值。这就好比我们年轻时必须好好工作多多赚钱,等到年老退休后才有的钱花。

     

    七、古人说以形补形,吃啥补啥,骨头汤可以补钙,加醋效果更好,对吗?

     

    临床检测显示每升不加醋的骨汤钙含量只有11毫克,每升加醋骨汤钙含量为43.2毫克,而每升牛奶中的钙含量为1113毫克。可见,骨头汤中的钙微乎其微。牛奶含钙量高,营养丰富,容易吸收,值得推荐。虾皮虽含钙量非常高,但由于虾皮质量太轻了,喝一袋牛奶获得的钙需要吃一脸盆虾皮才够,显然不切实际。豆制品不仅含蛋白质,而且含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可预防骨质疏松,同样值得推荐。

     

    八、钙是好东西,多补点有益无害,对吗?

     

    缺钙可以导致骨质疏松,但补钙绝非多多益善。钙的吸收需要良好的肠道和肝肾功能,否则补的再多也吸收不了。同时,钙摄入过量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出现胃痛、便秘等不适,严重时可引起高钙血症,增加肾结石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九、治疗骨质疏松,单纯补钙就行,对吗?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形成和骨分解失平衡导致的,是骨代谢的异常,因此,单靠补钙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纠正骨代谢失衡的问题,补再多的钙也会流失。补钙必须与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十、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故患者宜静不宜动,对吗?

     

    要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应力刺激,太空宇航员骨量会丢失,就是缺乏应力刺激的结果,长期卧床也是这个道理。运动锻炼通过增加骨与骨之间的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的形成。需要强调的是,运动不仅应包括增加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健身操、骑车等,也要加强易骨折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比如腰背肌、大腿肌、腕部肌群,同时还要配合下肢平衡功能训练,三者结合才能真正起到锻炼的效果。

  • 一、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AIDS”):

    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⑵获得性指非遗传所致,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

    ⑶免疫缺陷指患者免疫系统严重被损。

    ⑷综合症指患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现几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和病理征象。

    ⑸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

     

     

    二、艾滋病是一种全球范围性传染病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

     

    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艾滋病病毒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三、艾滋病病毒的特点(HIV)

     

    病毒复制速度快,目前尚无技术完全清除体内艾滋病毒,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T4淋巴细胞,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中含有病毒。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四、艾滋病的特点

     

    ⑴生物学特点:由病毒所致;为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貌似健康;目前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达100%。

     

    ⑵社会特点:传播与人类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与社会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这些行为受到社会的歧视;社会对病人产生歧视、轻视、敌视;是生物性疾病,又是社会心理性疾病;既是个体的问题,又是社会的问题;造成多方面损失,阻碍社会发展;预防和控制涉及诸多社会敏感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去年3月,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声明,澳大利亚或将成为首个免于宫颈癌困扰的国家。(ABC:专家称宫颈癌将在未来四十年在澳洲消失)

     

     

    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有明确病因的癌症——99%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

     

    WHO统计,全球每年约52.8万女性罹患宫颈癌,而在这其中,发展中国家占了80%。

     

    阻断宫颈癌的关键,是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只要做好这两点,宫颈癌的发病率就会大大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偏低的原因。

     

    但是,大部分人都道HPV疫苗是防御宫颈癌的最佳选择,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宫颈癌筛查同样重要!

     

    为什么宫颈癌筛查能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HPV感染可以说跟感冒一样常见!感染HPV后,绝大多数人并无特别症状,大部分感染会自动清除。

     

    尽管如此,仍有5-10%的HPV感染会转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中又有约10%,会发展为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高危型HPV感染若想发展成宫颈癌,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持续感染1年以上。

     

    面对人人谈之色变的HPV病毒,因为有“持续”的要求,我们便有了阻断致癌的可能性——只要注意排查,积极治疗,我们就能把宫颈癌“拒之门外”。

     

    HPV没有特效药。但幸运的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克制。所以,对付HPV病毒,医生仍然是从增强机体免疫力入手。

     

     

    不是所有宫颈病变都需要介入治疗,但如果必须介入,医生的办法可多着呢!

     

    网红新贵!你必须要了解的LEEP术!!

     

    LEEP术,全称“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利用带电的线圈,在宫颈上切除病变组织。

     

     

    文献显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最早期的宫颈癌,5年生存率可达到100%,5年以上也可以达到90%多。

     

    宫颈癌太常见,但并不可怕。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过度治疗。专业的医生一定会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但,无论你有没有感染过宫颈癌病毒,医生都建议——积极接种宫颈癌疫苗,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因为,宫颈癌病毒感染、宫颈癌前病变,甚至早期宫颈癌,都是没有症状的!不要等有不舒服症状了,再想起来检查。那就已经晚了……

     

    拒绝“癌”,让我们拥抱爱~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一些宝妈在面对孩子出现佝偻病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盲目给孩子买一些广告宣传的制剂,忽略了孩子一天所需元素的最大量,造成补充过量。其实治疗佝偻病还是比较简单易于操作的,只要选对制剂按时按量给孩子补充就很快治好了,那么治疗佝偻病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治疗佝偻病注意事项:


    因为佝偻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如果维生素D缺乏,就会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因此,及时补充维生素D对治疗佝偻病意义重大。但是,佝偻病的发生,并不一定都是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进行治疗,如果维生素D摄入过量,也会发生维生素D中毒。另外,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如季节和地区的差异,在冬季或者是北方地区,阳光照射不足,容易影响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合成,因此,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如食物、服用维生素D制剂等来补充缺乏的维生素D。


    1、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和防止畸形。


    (1)活动期轻度佝偻病: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2)活动期中、重度佝偻病: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予钙剂,每次0.5-1克,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


    2、恢复期佝偻病:对于佝偻病恢复期的婴幼儿,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节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口服或肌注给上述维生素D治疗量,可维持作用2-3个月,因此不必再给维持剂量口服,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多晒太阳即可。

     


    治疗佝偻病的重点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因为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很多妈妈在给孩子补充钙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维生素D的重要性。而维生素D补充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多晒太阳,而不是吃维生素D制剂。一般治疗佝偻病只要坚持补充,一两个月就能治好了。

  • 我们先来了解下流感的基础知识……

     

    流感是啥?得了会有哪些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烧、流鼻涕、喉咙痛、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和疲倦感,儿童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流感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比如肺炎、副鼻窦炎等,每年全球有很多人死于流感「镰刀」之下。

     

    流感通过哪些渠道狙击人类呢?


    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病毒通常由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借由接触到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再碰触口或眼睛后传播。


    流感病毒极容易变异,这也是流感病毒在流行年内受到遏制,来年却又卷土重来的原因。要想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的接种可以预防大部分的流感病毒侵害,对于易感者尤为重要。

     

    推荐以下人群考虑接种:

    1、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2、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3、6 月龄至 5 岁儿童(12 岁以下儿童禁止接种全病毒灭活苗)。

    4、6 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5、特定慢性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

    6、医务人员。

     

    市面上的流感疫苗分为哪几种?

     

    主要分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3 种。


    流感疫苗按防护范围分为 3 价与 4 价,其中 3 价疫苗包含甲型 H1N1,甲型 H3N2 和乙型 Victoria 系。4 价的除了以上之外,还增加了一个乙型的 Yamagata 系。

     

    中国疾控中心和美国疾控中心都建议公众尽快接种,不要因为等待 4 价疫苗而耽误了 3 价疫苗的接种。而且在我国的流感病例中 99% 都为甲型。

     

    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是怎样的?

     

    流感疫苗在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第二类疫苗,但在一些地区针对特殊人群,属第一类疫苗。我国目前尚未推荐统一的免疫程序,具体免疫程序参考疫苗产品说明书或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预防接种方案。

     

    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 1-2 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 9-11 月。

     

    以下是关于流感疫苗 3 个常见问题的解答:

     

    1. 流感疫苗副作用比得流感更糟糕吗?


    疫苗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但造成罕见过敏反应和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小,远远低于严重流感导致的风险。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在打针的部位有痛感或红肿、发烧、疼痛,延续 1 至 2 天。

     

    2.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导致流感发生吗?

     

    流感疫苗是从灭活(已杀死)的流感病毒获得的,因此不会因接种疫苗而导致流感发生。

     

    3. 对鸡蛋过敏的人群能够接种流感疫苗吗?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流感疫苗可以安全地给予有鸡蛋过敏史的人。

     

    虽然有些流感的说明书写明鸡蛋过敏者不可接种,但在指南描述的流感疫苗禁忌症中,不仅没有提及鸡蛋过敏是禁忌症,反而重点提到了疫苗说明书所依据的药典,也没把鸡蛋过敏列为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


    但有严重过敏史(过敏性休克)的群体要在有资质识别过敏并能急救的医院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在医院观察 30 分钟,无过敏反应即可离开。

     

    我最后再强调两点:

     

    第一:接种疫苗前

    应如实向预防接种医生告知自己或孩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若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痊愈后进行补种。

     

    第二:接种疫苗后

    要在预防接种单位观察至少 30 分钟后方可离开。若出现轻度发热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任何处理。若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