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脊髓灰质炎疫苗需要每年都服用么?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防止小儿麻痹症发生的最有效方法,目前用来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有两类: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注射型脊灰灭活疫苗。我国于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即2月龄时注射一剂脊灰灭活疫苗,3月、4月及4岁各口服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不需要每年都服用。
2.孩子过敏体质能否吃“糖丸”?
如果孩子对OPV(脊灰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不能接种。如对白色固体糖丸剂型中的乳制品过敏者可接种液体剂型。如果对OPV所含成分不过敏且无其他禁忌症,通常可以接种,需注意加强观察。
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性疾病者应慎重接种。对过敏物不详的过敏体质者,由于存在对OPV过敏的可能性,请家长在带孩子接种脊灰疫苗前仔细核实过敏史,再决定是否接种OPV。具体情况可咨询接种人员。
3.多次接种脊灰疫苗,会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大量研究表明,多次接种脊灰疫苗,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4.多次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是否对身体有害?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每一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都有规定的免疫程序,适龄儿童只要按程序服够次数即可。但在强化免疫时,可不论接种史,所有无禁忌证的适龄儿童一律接种1剂或2剂疫苗,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漏掉一部分易感儿童。脊灰减毒活疫苗是安全的生物制品,多次服用不会对身体有害。
5.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是否可同时接种?
脊灰减毒活疫苗与其他的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但要在不同部位接种。
6.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后曾出现过全身皮疹,是否可以再服用疫苗?
一般来说,脊灰减毒活疫苗极少有这种不良反应,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其他原因所致。因此,建议先查找出现皮疹的原因,同时咨询接种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7.孩子在外地服了第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回到长期居住地如何继续服糖丸?
孩子接种疫苗时,应带上预防接种证,在外地服用了第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后,接种人员会将接种信息填写在预防接种证上。回到长期居住地可以继续服用糖丸,只要向工作人员提供预防接种证,证明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就可以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们先来了解下流感的基础知识……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烧、流鼻涕、喉咙痛、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和疲倦感,儿童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流感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比如肺炎、副鼻窦炎等,每年全球有很多人死于流感「镰刀」之下。
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病毒通常由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借由接触到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再碰触口或眼睛后传播。
流感病毒极容易变异,这也是流感病毒在流行年内受到遏制,来年却又卷土重来的原因。要想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的接种可以预防大部分的流感病毒侵害,对于易感者尤为重要。
推荐以下人群考虑接种:
1、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2、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3、6 月龄至 5 岁儿童(12 岁以下儿童禁止接种全病毒灭活苗)。
4、6 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5、特定慢性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
6、医务人员。
主要分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3 种。
流感疫苗按防护范围分为 3 价与 4 价,其中 3 价疫苗包含甲型 H1N1,甲型 H3N2 和乙型 Victoria 系。4 价的除了以上之外,还增加了一个乙型的 Yamagata 系。
中国疾控中心和美国疾控中心都建议公众尽快接种,不要因为等待 4 价疫苗而耽误了 3 价疫苗的接种。而且在我国的流感病例中 99% 都为甲型。
流感疫苗在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第二类疫苗,但在一些地区针对特殊人群,属第一类疫苗。我国目前尚未推荐统一的免疫程序,具体免疫程序参考疫苗产品说明书或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预防接种方案。
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 1-2 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 9-11 月。
1. 流感疫苗副作用比得流感更糟糕吗?
疫苗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但造成罕见过敏反应和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小,远远低于严重流感导致的风险。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在打针的部位有痛感或红肿、发烧、疼痛,延续 1 至 2 天。
2.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导致流感发生吗?
流感疫苗是从灭活(已杀死)的流感病毒获得的,因此不会因接种疫苗而导致流感发生。
3. 对鸡蛋过敏的人群能够接种流感疫苗吗?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流感疫苗可以安全地给予有鸡蛋过敏史的人。
虽然有些流感的说明书写明鸡蛋过敏者不可接种,但在指南描述的流感疫苗禁忌症中,不仅没有提及鸡蛋过敏是禁忌症,反而重点提到了疫苗说明书所依据的药典,也没把鸡蛋过敏列为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
但有严重过敏史(过敏性休克)的群体要在有资质识别过敏并能急救的医院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在医院观察 30 分钟,无过敏反应即可离开。
我最后再强调两点:
第一:接种疫苗前
应如实向预防接种医生告知自己或孩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若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痊愈后进行补种。
第二:接种疫苗后
要在预防接种单位观察至少 30 分钟后方可离开。若出现轻度发热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任何处理。若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转载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
什么是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实体癌性肿瘤,始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早期神经细胞。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见于腹部,但也可能位于颈部、胸部和/或骨盆。大多数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儿童是在5岁之前被诊断出来的。
神经母细胞瘤的症状是什么?
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骨痛引起的易怒。其他常见症状包括有瘀伤的眼周肿胀,或孩子腹部或颈部的肿块或肿胀。有时,肿瘤可通过压迫神经和静脉来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这可能会导致肿胀或疼痛。其他症状可能包括体重减轻或食欲不振、排便困难或排尿困难、背部疼痛、腿部无力和贫血。
是否存在与神经母细胞瘤发展相关的危险因素?
在大约2%的病例中,儿童从父母那里遗传患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增加。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发生基因变化的儿童,可能会导致出生缺陷,也可能增加患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目前尚不清楚环境因素导致增加患神经母细胞瘤的几率。生活方式因素也不是已知的风险因素;体重、活动和饮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影响癌症风险,因此在儿童癌症中不起作用。
为什么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按风险组别来分类?
在不同的患者体内,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和对治疗的反应不同。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医生通常可以预测肿瘤的临床侵袭性,并相应地据此调整治疗方案。临床、病理和遗传标志物可用于预测肿瘤的临床行为,以及它对治疗和生存的反应。这些因素被用于将患者划分到风险组别(低、中或高),并指导治疗决策。
是否有针对儿童癌症的临床试验?
是的,临床试验是儿科癌症治疗的标准做法。大约有60%的癌症患儿参与了一项试验,相比之下,成年患者的这一比例不到5%。之前的临床试验结果已经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带来了新的护理标准,并提高了他们的生存率。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稳居前列”的肝炎,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总结近半年时间接诊的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线上问诊病例,我发现一些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在这里解释并分享出来。
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增加大家的病毒性肝炎的常识储备,同时对于遏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能有所助益。
01 发现周围人(同学、朋友、恋人、家人)患有乙肝,还能一起吃饭玩耍吗?
答案是:可以!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主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多在围生期;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破损的皮肤和黏膜通常存在于以下场景——修足、文身、扎耳洞、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所以日常学习、工作或者生活接触,比如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住同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
预防重点:无血液的暴露的接触,使用公筷、避免共用剃须刀等。
02 只要避免血液的暴露接触,就可以避免感染病毒性肝炎吗?
答案是:不是的!也有经过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按照目前的病原学分类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经过消化道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其他三种主要经过血液、体液等接触传播,大多表现为慢性感染。
甲型肝炎病毒HAV:抵抗力较强,耐酸碱,室温下可存活1周,干粪中25℃能存活30天,贝壳类、水、泥土中可存活数月;加热60℃30分钟或100℃1分钟可完全灭活,对甲醛、氯等消毒剂及紫外线敏感——吃煮熟的食物、注意卫生可有效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HBV:抵抗力很强,能耐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高压蒸汽消毒及2%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可灭活。
丙型肝炎病毒HCV:抵抗力很强,60℃加热10小时或用1:1000甲醛在37℃下处理6小时可丧失传染性。
丁型肝炎病毒HDV:缺陷型病毒,复制需要HBV等嗜肝DNA病毒的辅佐。
戊型肝炎病毒HEV:对高盐、氯化铯、三氯甲烷敏感,碱性环境中比较稳定,人畜共患病。
03 与肝炎患者共处一室,夏季蚊虫叮咬会不会被传染?
答案是:不会!
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研究发现,蚊虫叮咬时吸血与注入实际为互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04 很多人都会隐瞒自己的肝炎病史,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出剃须刀或者其他私人用品,怎样避免被传染呢?
最好的办法当然保证私人物品不外借,如果已经借出,那么可以在归还后进行煮沸,参考学习第二个问题中的有关肝炎病毒的灭活特点不难知晓,充分时间的煮沸是可以杀灭感染病毒,避免被传染的!
05 近期查体化验了一下乙肝五项(亦称乙肝两对半),有阳性的指标,好害怕,我是不是得乙肝了?
答案是: 先不要惊慌!
不要惊慌,可以对照下面的表格看一下临床意义,并不是只要有阳性的,就是感染乙肝,这里面有保护性抗体指标,保护性抗体阳性是好事!
06 爱人患有乙肝,家人以及自我如何做好防护呢?
答案是:定期注射乙肝疫苗并且检查乙肝五项,保证抗体的高水平表达状态。
乙这是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屏障,保护性抗体的高水平表达可以在接触病毒后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其他,比如使用公筷、避免私人物品混用、科学合理使用安全套等。
07 肝炎一旦得病是不是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答案是:不是的!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全身肌肉、骨骼酸痛、皮肤感觉过敏、嗜睡、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肌肉疼痛、痉挛是其典型症状。小儿麻痹症患者并不多,因为它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
(一)自动免疫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
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果。
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
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
减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polio-virusvaccine,OPV)目前应用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
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20℃保存10天,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
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
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
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
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
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
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
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来普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
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
也有人主张这种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用灭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三)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四)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做好脊髓灰质炎的预防非常之必要,如果患上这种疾病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等四型。在儿童中单侧下肢瘫最为常见,其次为双侧下肢瘫痪。在成人则四肢瘫痪、截瘫、膀胱功能失常及呼吸肌瘫痪较常见,而且男性比女性严重。
我国一直是乙肝大国,目前约有9000万慢乙肝患者。但是,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现阶段每年新发的感染乙肝病毒的比例较以前大幅度下降,这一切的结果都要归功于乙肝疫苗的接种。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下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疫苗。乙肝疫苗的本质是没有活性的乙肝表面抗原片段,也就是一种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它不是完整的病毒。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是它保留了免疫原性。注射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乙肝疫苗分为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前者由于其安全性及成本等因素已被淘汰。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为基因重组疫苗,可分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都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安全性高,可以用来预防乙肝病毒。
新生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一般宝宝在生下来24小时之内就要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然后在满月的时候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六个月的时候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这就是0/1/6三针接种程序。新生儿乙肝疫苗苗的注射部位一般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三针疫苗注射完毕以后可以抽血查乙肝五项,看看体内是否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表示疫苗接种成功。如果仍为阴性,则可加注1~2针,或重新接种疫苗并适当增加剂量。
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之前有感冒、发烧等特殊情况,延迟几天注射也是可以的,但是时间间隔尽量越短越好。而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宝宝,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还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
除了新生儿,还有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呢?
主要有以下人群:青少年;有职业危险的医务人员;家庭中有乙肝患者或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透析患者;器官移植前患者;需要经常使用血液制品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时间,还有接种部位和新生儿一样。
小时候接种过,长大后需要复种吗?
乙肝疫苗首次接种三针后所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随时间的推移逐年下降,当检测出表面抗体水平低于有效浓度时,即表面抗体阴性时,就需要重新接种。
如果表面抗体滴度超过1000IU/L,通常可以维持七到十年;如果在10~100IU/L,则只能维持三到五年。因此,一般建议在首次接种三年后,每年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如果发现<10IU/L时,应及时给予复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进行治疗吗?
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之前,必须检查乙肝五项和肝功能,乙肝五项全阴、转氨酶正常时,才能注射乙肝疫苗。如果之前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而检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表明机体曾经感染过,并且已经清除病毒,产生保护性抗体。此时,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
而对于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群,不管注射多少针乙肝疫苗也不可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更不可能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来治疗。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禁忌证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凡发热、腹泻(1日大便超过4次)及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妊娠期间忌服。
5.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6.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二、关于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极罕见不良反应:引起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
三、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1.有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
2.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得用热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
3.如果有特殊的原因不能服用时,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柜里。糖丸在20℃-22℃只能保存12天;2℃-10℃可以保存5个月。
4.脊灰疫苗从-20℃环境下取出、开启后应放置于2-8℃条件下保存并当天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5.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种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6.注射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7.使用不同的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应间隔至少1个月以上。
8.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9.一旦发病,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对未服过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应立即补服。
10.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11.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出现呕吐情况要重新服用。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种疾病来说,它的症状又是什么呢?
我想这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因此,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脊髓灰质炎的相关症状是什么,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脊髓灰质炎的存在,并得到及时的治疗。
1.潜伏期平均为7~14天,短者2~3天,长者可达3~5周不等。
在此期间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属隐性病例,但本期末有传染性。
2.病变发展期有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前驱期
此时患者出现低热或中等热度,常伴有头痛、困倦、多汗及全身疲乏不适等症状,并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甚至有咽痛、咽红及轻咳等呼吸道症状。此期一般持续1~4天。大多数病例发展到此期为止,属顿挫型,又称为幸运型。
(2)第二阶段——瘫痪前期
在前者基础上,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性症状消失,但经1~3天后体温又上升,并且体温较高,常在38~39℃之间,个别患儿可高达40℃。
此时,其一般症状亦随之加重。患儿烦躁不安,有头痛、呕吐、嗜睡、肢体疼痛及感觉过敏。
项背部可有肌强直征,且可见婴幼儿囟门紧张饱满,并可出现“脊髓征”,对诊断有意义。
此期一般持续3~5天,但也有短至几小时或长达2~3周者。在这一阶段仍可有部分病例不出现肢体瘫痪而逐渐康复,称为无瘫痪型病例,亦属幸运型。另一部分患儿病情继续发展,并进入瘫痪期。
(3)第三阶段——瘫痪期
一般在瘫痪前期的第3~4天时进入本期,大约有5%的病例可不经过瘫痪前期而直接进入本期。
瘫痪症状多在热度下降时出现,也有在退热后发生者。开始常伴有肢体疼痛及肌肉压痛,之后突然发生瘫痪。瘫痪可见于任何部位,但以肢体瘫痪最为多见。
以上就是脊髓灰质炎的相关症状,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能够基本上知道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是什么。因此,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旦出现脊髓灰质炎的相关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说到骨髓炎疾病,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会觉得陌生,主要还是因为这种疾病在人们生活中已经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得大家不得不重视这种疾病。其实骨髓炎主要是有病菌感染引起的,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骨髓炎的常见危害吧:
1、化脓性骨髓炎的危害:
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炎性反应,即为化脓性骨髓炎。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
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
少数低毒性细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脓肿等,一开始就是慢性发病,急性症状多不明显。如急性期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
全身症状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全身症状严重。前躯症状有全身倦怠,继以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畏寒,严重者可有寒战,多有驰张性高热达39~41℃,烦躁不安,脉搏快弱,甚至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现象,亦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此病人往往有贫血脱水和酸中毒。
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2、急性骨髓炎的危害:
(一)化脓性关节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患肢反而稍长。有时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四)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3、并发症
(1)畸形:由于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过度生长而变长或因骨骺板破坏影响发育结果肢体短缩骨骺板一侧受破坏发育不对称使关节呈内翻或外翻畸形;由于软组织疤痕挛缩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2)关节强直:由于感染扩散到关节内关节软骨面破坏使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3)癌变:窦道口皮肤由于不断受刺激可合并癌变常见为鳞状上皮疡。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了解,关于骨髓炎对大家有什么危害的这个问题,朋友们应该也都知道了,而为了我们能够不受疾病的困扰和折磨,希望朋友们能够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让疾病也能够远离我们。
脊灰疫苗主要有两种分类: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一、什么是减活疫苗?
脊灰减活疫苗是将高致病能力的脊灰野生病毒培养成低致病能力的脊灰疫苗病毒制备而成的,疫苗中含有活的脊灰疫苗病毒。脊灰减活疫苗应用历史悠久,为全球消灭脊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脊灰减活疫苗有一个日益显现的重大缺点:接种后可能发生罕见的疫苗相关麻痹(症状与小儿麻痹症相同),并留有终生残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接种脊灰减活疫苗发生相关麻痹的概率约为1/25万剂次。为了克服减活疫苗的缺点,发达国家纷纷改用脊灰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虽然成本昂贵,且免疫效果略逊于减活疫苗,但其能够完全避免疫苗相关麻痹,将来一定会完全取代脊灰减活疫苗。
我国的国产脊灰疫苗全部为减活疫苗,有糖丸剂型和液体滴剂两种。2009年,我国引进了巴斯德公司的脊灰灭活疫苗;2010年,我国又引进了巴斯德公司的五联疫苗,五联疫苗成分之一即为脊灰灭活疫苗。我国的国产脊灰灭活疫苗也在加紧研发过程中,目前已经上三期临床试验,乐观地估计可以在2013年上市。我国脊灰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与国际上常用的灭活疫苗不同,我国是将培养的脊灰疫苗病毒灭活制成疫苗,国际上全部是将培养的脊灰野生病毒灭活制成疫苗。两种疫苗工艺孰优孰劣目前还难见分晓,但由于脊灰野生病毒培养对实验室的安全级别要求最高,且存在环境泄漏风险,因此我国使用脊灰疫苗病毒工艺的成本会更低些,也更加安全些。
二、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区别
临床上认为灭火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其代谢产物,物理或者是化学的方式来使其消灭,独立,但依然保留了它免疫性的作用,而减毒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它丧失病理性,但由于它的繁殖能力和免疫性强,才会制成减毒活疫苗。所以,它们从病原微生物的状态下就会有所不同,在人体作用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灭火疫苗一般注射一针后产生免疫能力不高,需要注射两到三针来进行加强,而减毒疫苗在体内作用时间长,往往只需要接种一次就可以起到作用。
灭火疫苗使用安全有效,容易保留无污染,但是减毒疫苗保留效果好,但会对客体免疫能力造成影响,诱发比较严重的疾病。由于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活微生物制剂,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交叉感染,这就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使用疫苗前,对于它优点要多做了解,最好能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疾病,这样才不会产生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区别,就在于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前,对于合理注射的方法以及疫苗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先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为了规范脊灰灭活疫苗的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9月发布了《脊灰灭活疫苗使用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可以归纳为三点:
1、费用承担:脊灰灭活疫苗是自费疫苗;
2、推荐人群:脊灰减活疫苗禁忌症者、有免疫缺陷者、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3、接种程序:已经接种过脊灰减活疫苗4剂者,无需再接种灭活疫苗;如果部分使用灭活疫苗,建议第1-2剂优先使用灭活疫苗,后续剂次可以用减活疫苗。
一、预防接种证
新生儿出生后,可有医院产科为宝宝办理预防接种证或在出生后1个月内,到居住地所在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办理。为宝宝办理预防接种证,要由宝爸宝妈携带宝宝的的出生证明、乙肝疫苗、卡介疫苗的接种记录以及宝爸宝妈的身份证,到居住所在的预防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医生登记宝宝的基本情况和乙肝疫苗、卡介疫苗的接种信息。
宝爸宝妈取证后,需要仔细、认真核对新生儿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重要信息。预防接种证是宝宝预防接种的永久记录,宝宝上幼儿园等的有效证明,必须要妥善保存。如有损坏、遗失,一定要及时补证并补登既往接种信息。
二、接种了问题疫苗,该如何处理呢?
问题疫苗令家长胆战心惊,唯一的安心方法只有确定孩子没有接种问题疫苗。如何查询孩子是否接种了问题疫苗?如果接种了问题疫苗,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家长如何确认儿童是否接种了问题疫苗?
家长确认儿童是否接种了问题疫苗有两个方法:
(1)一般接种疫苗时家长都会拿到一本预防接种证,可以查看小本子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种记录,预防接种证上有疫苗厂家和疫苗批号。家长可以与公布的疫苗生产企业和批号进行对照,判断是否接种了相应批号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
(2)另外,也可以咨询接种单位,由接种单位协助查询所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批号,判断是否接种了相应批号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第一页会标注孩子户口所属接种单位的电话,家长还可以拨打12320卫生热线咨询。
三、接种了问题疫苗后,宝宝是否需要补种呢?
家长确定孩子接种的是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可以结合孩子接种的次数和批次情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咨询,看是否要继续接种。更为科学的做法是,家长可以到相关医疗机构检测孩子的免疫表达,看看孩子注射的疫苗到底有没有产生免疫效果;如果无效或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再咨询专业医师是否需要补种、需要补几针。由于各省开展疫苗接种的情况不一,建议家长向当地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咨询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