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辰时养生

辰时养生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高东君

辰时又名食时、早食等,主要是指上午 7 点到 9 点,这时太阳已经升起,已经完成了早上的晨练,是准备吃早餐的时间了。这个时辰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动,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宝贵。

一、晨饮一杯水 养生又美颜

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和休息,由于排尿、呼吸等原因,水分排泄的比较多,致使血液的黏稠度比较高,所以,辰时起来时脑梗塞与心肌梗塞这些疾病发病比较高。因此健康饮水,从辰时就应该开始了。辰时饮一杯水,可以改变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之后所产生的许多不便。辰时起来,胃肠正处于空乏状态,水可以很快被吸收,并渗透至细胞组织内,使肌体补充到充足的水分,血液循环恢复正常,从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具体地说,辰时饮水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 补充水分。人体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辰时的时候人体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人体在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分约有 450 毫升,辰时喝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
  • 冲刷肠胃。辰时的时候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洗涤清洁肠胃,冲淡胃酸,减轻胃的刺激,使胃肠保持最佳的状态。
  • 清醒大脑。辰时的时候喝的水会很快被肠黏膜吸收入血液,可有效地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 美容养颜。辰时的时候为身体补水,让水分迅速输送至全身,有助于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肌体排出体内毒素,滋润肌肤,让皮肤水灵灵的。

辰时饮水对身体有许多好处。现代医学认为,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成人体重的 60%是水,体内新陈代谢都需要水参加才能完成。因此可以说,水是生命的“甘露”。 既然辰时的第一杯水这么重要,我们就应该重视起来,不应该随随便便的喝杯水就了事,因该认真审视,这一杯水到底该怎么喝?

二、温馨提示 健康饮水,从辰时就应该开始。

1.喝一杯新鲜的白开水。新鲜的白开水是辰时最佳选择。白开水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煮沸而来,水中的微生物已经在高温中被杀死,而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有研究表明,含钙、镁等元素的硬水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可是还有不少人认为辰时喝淡盐水有利于身体健康,于是晨起就喝淡盐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喝淡盐水的确有利健康,但要分时候,比如对于夏天出汗后补充水分是有必要的,可对于早晨起来补充水分来说非但无益,有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有一定的健康危害。研究表明,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饮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却仍在进行中,这些生理活动要消耗损失许多水分。辰时起床如饮些白开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纠正夜间的高渗性脱水。而喝盐水则反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更加口干。何况,辰时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更高。因此,早晨起来喝一杯新鲜的白开水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2.别喝饮料。辰时起来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果汁、可乐、汽水、咖啡、牛奶等饮料。汽水和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大都含有柠檬酸,在代谢中会加速钙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钙的含量,长期饮用会导致缺钙。而另一些饮料有利尿作用,辰时饮用非但不能有效补充肌体缺少的水分,还会增加肌体对水的需求,反而会造成体内缺水。

3.别喝凉水。有的人喜欢辰时起床以后喝冰箱里的凉水,觉得这样很能提神。其实,辰时喝这样的水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此时胃肠都已排空,过冷或过烫的水都会刺激肠胃,引起肠胃不适。

因此辰时喝水,应喝与室温相同的开水最佳,天冷时可喝温开水,以尽量减少对胃肠的刺激。研究发现,煮沸后冷却至 20~25℃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凡是习惯喝温、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氧酶的活性较高,新陈代谢状态好,肌肉组织中的乳酸积累减少,不易感到疲劳。在头天晚上凉开水时一定要加盖,因为开水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会失去活性。

4.喝 300 毫升最好。一个健康的人每天至少要喝 7~8 杯水(约 2.5 升),运动量大或天气炎热时,饮水量就要相应增多。辰时起床时是新的一天身体补充水分的关键时刻,此时喝 300 毫升的水最佳。

5.要空腹喝水。辰时喝水必须是空腹喝,也就是在吃早餐之前喝水,否则就起不到促进血液循环、冲刷肠胃等效果。

6.要注意喝水的速度。辰时饮水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因为饮水速度过猛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可能引起血压降低和脑水肿,导致头痛、恶心、呕吐。 辰时正是胃和脾最活跃的时候,如果此时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会给身体造成许多的病变,也会影响日后的养生,因此,要想身体好,就要晨饮一杯水。

三、晨吃鲜姜 如喝参汤

古人有“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的说法,意思是说辰时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这一说法是非常符合养生之道的。在辰时起来后,先不要忙着吃早餐,可以先在嘴里含一片鲜姜。

温馨提示 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

人在辰时的时候,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为一天中饮食的消化吸收做好“铺垫”。并且生姜中的挥发性物质可加快血液循环、兴奋神经,使全身变得温暖。在冬日的早晨,适当吃点姜,还可驱散寒冷,预防感冒。到了晚上,人体应该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因此应该多吃清热、下气消食的食物,这样更利于夜间休息,如萝卜就是不错的选择。而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辛温的生姜还很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说其像“砒霜”有些夸张,但确实对健康不利。

中医书上说:姜辛辣而芳香,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脂“姜油酮”,功能健胃,并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寒冷侵袭后,急用姜汤饮服,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另外,姜还含一种树脂成分,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在中国,各地流传着关于吃生姜的健康谚语:“早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一日不吃姜,身体不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等。 由于生姜辣味特殊,不少人望而却步,殊不知生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生姜所含的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死有特殊作用;姜所含的姜盼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可防治胆囊炎、胆石症;姜还可以调节前列腺机能——在控制前列腺素血液黏稠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辰时吃姜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熬姜汤,也可以用糖腌制而食或放在菜中炒食。在此,特别向大家推荐两种进食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第一,晨起含姜片。每天辰时起床晨练结束后,先饮一杯开水,然后将生姜刮去皮,切成薄片,取 4~5 片放入盛开水的碗中烫一下,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含 10~30 分钟,慢慢咀嚼,切勿一次吞下去。坚持食用,对预防感冒大有裨益。

第二,喝生姜大枣汤。每日辰时取大枣 10 个、生姜 5 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 1 次,特别适合冬季手脚发凉的人们食用。

四、冷水洗脸 美容保健

辰时应该是我们吃早餐的时候,在吃早餐的时候之前,如果我们能认真的洗洗脸,这样不仅能够提神,还能起到美容保健的作用。

洗脸是我们每个人每天辰时必做的、再简单、再普通不过的事情。然而,调查显示,80%的人不会正确洗脸。认为只要洗干净就行,其实并不是这样,洗脸也可以起到美容保健的效果,尤其是用冷水。当人的面部受冷空气刺激时,鼻腔黏膜收缩,呼吸道纤毛蠕动减慢,血管收缩,使分泌物减少,可增强耐寒力,改善面部血液循环。

相反,热水就起不到这个功效,用热水洗脸会使面部的表皮产生不同程度的烫伤,这种烫伤可能当时感觉不出来。如果长期用过热的水洗脸,皮肤会很快衰老。因为皮肤受热水刺激,表皮的毛细血管会迅速扩张,导致皮肤松弛,容易产生皱纹。 如果每天辰时用冷水洗脸,效果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增加耐寒能力,而且还可有效地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和御寒能力,预防感冒等病症。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冷水的刺激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结构,增强皮肤的弹性,消除或减轻面部皱纹。
  • 冷水洗脸还能促进皮脂分泌,使皮肤显得白皙、光洁、富有弹性,不易感染皮肤病。
  • 用冷水洗脸,会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脸部肌肉产生紧绷感,不过一分钟后,就会出现反射性充血,加速血液循环,可以防止脸部长期暴露所造成的麻木和神经过敏。
  • 用冷水洗脸可使头脑冷静,能提高人体抗寒力,还能预防感冒。

冷水洗脸的确可以达到美容保健的功效,但洗脸用的冷水温度也不能太低,以高于 10℃为宜,这样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季会有一种温热感。 不过在洗具的选择上也应该注意,不要因为洗具的选择不当,使你的美容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洗具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用肥皂洗脸。面部皮肤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每时每刻都在合成一种天然的“高级美容霜”,在皮肤上形成一层看不见的防护膜。它略呈酸性,有强大的杀菌护肤作用。偏碱性的肥皂不但破坏了它的保护作用,而且会刺激皮脂腺多多“产油”。你越是用肥皂“除油”,皮脂腺产油就越多,最后难以收拾。可见,如果皮肤不是太脏,就不该用肥皂清洗。
  • 不要用脸盆洗脸。且不说脸盆是否清洁,单说其中的洗脸水,在手脸互动之后,越来越浑,最后以不洁告终。远不如用手捧流水洗脸,先把手搓洗干净,再用手洗脸,一把比一把干净,用不了几把,就全干净了。
  • 不要用湿毛巾洗脸。久湿不干的毛巾有利于各种微生物滋生,用湿毛巾洗脸擦脸无异于向脸上涂抹各种细菌。毛巾应该经常保持清洁干燥,用手洗脸之后用干毛巾擦干,又快又卫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郑板桥是如何养生的?

      据说郑板桥曾在一封家书中讲述自己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可概括为:黎明即起食白粥;饭后散步千步宜;每天静坐有定时;遇事“糊涂”莫烦恼;睡前清心勿思想。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牛学恩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郑板桥的这些生活习惯充分体现了“固护脾胃”和“保养心神”的养生之道,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

      黎明即起食白粥

      这里包含三个重要因素:黎明时分、起床活动和食白粥,这其中蕴含着天人相应的中医思想。在太阳即将升起,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活动的时候,人也开始起床活动。辰时(早晨7~9点)胃经当令,是消化食物的最好时间。白粥,也就是大米粥。根据五行理论,大米等谷物属土,脾胃也属土,谷物入胃易于消化吸收,因而可养胃,并能快速为全身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气血。之所以“食白粥”,主要是考虑它最易消化吸收,适合早晨食用。

      饭后散步千步宜

      民间素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其实,不论百步也好,千步也罢,都是一个约数,具体还要因人而异。

      饭后适当运动,有利身体气血畅通,可促进脾胃的运化。但如果运动过量,则会影响胃肠的血液供给,从而有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在胃中食物尚未消化的阶段大量运动,其重力作用还易造成胃下垂。《黄帝内经》中强调,饭后“四肢微动温衣”,意思是说饭后伸伸胳膊抬抬腿,感觉到浑身微微发热时,活动的“度”就达到了。

      每天静坐有定时

      养生有三种境界:首先是养体,再进一步是养气血,最高境界是养心神。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段话是说,气血充足,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看东西、听声音、走路、拿东西等,都要消耗血气,如果过多地通过看、听、活动来愉悦精神,就会耗伤心神,气血过多消耗在这些地方,对心神的保养就没有足够保障了。因此每天定时排除杂念、闭目静坐,有助于保养心神。

      可选择早晚时分,每次静坐10分钟左右,然后配合揉按太冲穴(足背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还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遇事“糊涂”莫烦恼

      牛学恩介绍说,消化科门诊上的胃肠病,90%以上都是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过多的郁闷烦恼导致肝气郁结,长期忧愁郁闷、思虑过多易耗伤心神,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周身气血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肝气横逆犯胃,伤及脾胃,有碍正常的脾胃功能,这时消化系统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

      因此,保健脾胃、颐养心神强调放松精神,这和郑板桥秉持的人生哲理“难得糊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糊涂”并非真傻,而是洞明世事,避开不必要的精神心理压力,实为人生处世的明智之举。量力而行,顺其自然,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才有助于身心健康。

      睡前清心勿思想

      中医讲,阳气入阴,人就会睡眠,阳气出阴,人即清醒。很多病人失眠,主要还是思虑过多,扰动阳气、阳不入阴造成的。睡前在床上听听柔和的音乐,全身放松、平静心绪、扫除杂念,有助于较快入眠。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揉按三阴交(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太冲穴,或者热水洗脚后揉按脚掌心的涌泉穴,都十分有助睡眠。

      另外,老年人气血亏虚,也容易导致阳不入阴而失眠,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针灸来补益气血,从而改善失眠。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牛学恩

      通过以上对郑板桥的养生之道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意见!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百姓逐渐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也越来越重视养生。经常听到社区的老年人说“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和 “养生养生,养可长生”之类的话语。有人说,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这是特别适合老年人的顺时养生法。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的具体做法

     

    说到养生就离不开中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和智慧瑰宝,在古人们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中医养生体系。养,即保养、补养;生,即生命、生长。养生,就是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达到顾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其中“顺时养生”也是最常被我们说到的。

     

    首先是我们常说的早养胃,早上七点到九点,就是养胃的黄金时刻,因为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部。而老年人常常会有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适。所以早上七点起来的时候,需要喝一杯温开水即可,促进肠胃蠕动。

     

    老话说:“胃病三分在治,七分靠养”,一份好的早餐也是必须的,早餐的好更加注重是营养平衡,奶制品、谷物类、豆制品以及少量的蔬菜和水果。切忌任何食物都不宜贪多。

     

    说到午养心,通常指十一点钟到十三点钟这个时刻,由于此时心经当令,也就是最适合养心的时刻。中医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饭后半小时的小睡片刻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也有利于改善心脏冠脉血供。

     

    最后要说的就是晚通脉,通常指晚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钟,由于此时是三焦经当令之时,也是增元气、通脉的好时机。做好三个动作即可晚通脉,分别是手指梳头、温水泡脚、睡前捶背。需要注意是的是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宜过热。

     

     

    结语

     

    养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顺时养生,就是使人体顺应自然四季、昼夜的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及其自身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而养生的三大黄金时刻就是我们的早上、中午和晚上,尤其是现在寒冷的冬天。

  • 今天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农历书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因此芒种也称为“忙种”,提示着收种农忙的到来。

     

     

    在此节气期间,长江中下游一带进入了梅雨(“霉雨”)季节,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照相对较少,天气闷热,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根据这样的时令与气候特点,芒种时节养生应顺应其变化,要有所避忌,适当调摄。

     

    饮食

    芒种时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勿过咸、过甜。唐代孙思邈提倡此时“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

     

    此时令,可适当食用化湿醒脾、清利湿热、养心护阳、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黄瓜、苦瓜、莲子、藕、豆腐、丝瓜、冬瓜、绿豆、西瓜、甘蔗、梨、乌梅、柠檬、葡萄、草莓、猕猴桃等,以缓解闷热潮湿的气候使人产生萎靡不振、食欲下降、胸闷腹胀、头重身困等不适症状。

     

     

    另外天气炎热,且是农忙时节,更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温水,少喝冰镇饮料,以养护脾胃的阳气。喝水时,可适当泡一些菊花、荷叶、薄荷等,以提神消暑。

     

    运动

    芒种时节天气虽闷热,但也不宜长时间待在室内,要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促进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

     

    活动锻炼的时间宜选择清晨或傍晩较凉爽的时侯,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较大、或阴雨绵绵时,应减少户外运动。运动方式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如游泳、慢跑、太极、打球、散步等,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作息

    作息有度,宜睡子午觉。子时是指23:00~1:00,午时是指11:00~13:00,子时睡觉,最能养阴,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

     

    因此,晚上睡觉时间再晚不应超过23点;日间午时可适当休息一会儿,午间休息好,可养心护阳,是夏季养生的基本。此外,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适当流通,不可久待空调房,避免人体产热、散热功能失调而引发空调病。

     

    ▼权威审核▼

  •   受访专家: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分会副会长 吕沛宛

      你喜欢热,他喜欢冷;你喜欢静,他喜欢动……每人先天禀赋不同,后天生活环境、饮食起居也不同,这就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从本期起,我们会邀请中医专家解读、分析各种体质的特点以及养生重点,帮你事半功倍,养出好身体。

      平和体质是正常的、功能较协调的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或虽胖而不臃滞,虽瘦而有精神;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平时患病较少,即使患病往往也能自愈或易于治愈;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工作潜力大,休息效率高。这类体质的人,如后天调养得当,无暴力外伤或慢性疾病,则体质不易改变,容易长寿。

      因此,平和体质的人养生,可以遵循《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珍惜、呵护健康体质,避免邪气侵扰。简单来说,就是做到以下几点:

      1.起居顺应自然。遵循四季阴阳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食四季之所产,用四季所适用,回归自然、享受自然。

      2.节制饮食护脾胃。三餐不过饱,再爱吃的食物也不贪嘴。节欲少食,注重调养,在固守先天之精的同时,善存后天之本,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节制饮食还指顺应自然饮食,如春天阳气生发,就多吃芽类、豆类,以助生发。

      3.规律作息不过劳。《三国·华佗传》记载:“起居有常,不枉作劳。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意思就是说,要按时作息,不过度劳累。人体想要运动时要适度,不可过极,适度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以及血液运行,从而预防疾病。

      4.调摄精神,保养正气。《黄帝内经》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告诉我们,保持心情平和、安定而不大喜大悲,身体适当劳作而不过度劳累,能使气血通畅,正气固守在内,使疾病无从发生。

      5.慎房事 ,以维先天。现代人夜生活丰富,有些甚至房事不洁,长此以往,会导致肾虚,使身体机能日渐衰退。肾乃先天之本,维护先天之本,首要的就是慎房事,日常可以多吃些黑色种子类和一些坚果类食物,如芝麻仁、黑豆、桑椹、核桃、腰果等。黑入肾,黑色食物可以补肾;“种子”又是物种的下一代,蕴含着植物繁衍下一代的最基本物质和遗传属性,蕴含着新的生命,是所有物种最宝贵的生命根源,可补肾气。▲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这些习惯或是不知不觉间养成的,或是“逼”着自己养成的,但大部分好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而那些不良习惯,似乎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不用别人教,自己就学会了。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极强的自制力和忍耐力,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重新开始”。而养成一个坏习惯,却是分分钟的事。好的习惯能为健康打基础,为长寿助力,而坏习惯则会“偷走”我们的健康,为疾病“敞开大门”。

     

    所以,不论在什么年纪,我们都应该保持警惕,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有坏毛病,就应当及时改正,因为持续的时间长了,这些坏毛病就像“长”在了我们身上,很难“除根”。


    养生贵在坚持,过了50岁,这4个好习惯,应主动养成

     

    吃好早餐,就是在为健康打基础

     

    可能在大家心里,早餐是可有可无的,但在我们忽视早餐、不吃早餐、乱吃早餐的过程中,健康已经悄悄溜走。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却有很多人为了多睡十分钟、为了不迟到、为了赶班车而放弃早餐。可能大家觉得吃不吃早餐对自己的影响不大,但这是因为身体还没有“惩罚”你。

     

    吃早餐不仅是为了饱腹,也是为了给刚刚“苏醒”的身体一点能量,让肠胃进入工作状态,让各个器官都得到应有的“奖励”。人体有着一套完整的运作系统,但想要机体正常运转,首先得保证营养都给到位了。就像是一辆轿车,不加油是跑不动的,我们体内的器官也是如此,没有充足的养分,它们又如何运转呢?

     

    而早餐也不是能应付了事的,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分配合理,一份健康的早餐是必须满足这些要求的,学会善待自己的身体,就值得被“奖励”。

     

     

    少久坐,多运动

     

    可能大部分人之所以没有运动的习惯,主要是因为没有运动的时间,现代社会,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按时下班回家的,很多人都会或被迫或主动加班,回家的时间也不一定。而运动也是需要时间和场地的,被工作困住的上班族,其实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但如果因此就被生活打败,接受长期久坐、缺乏锻炼的状态的话,是很容易加入“亚健康”一族的。为了健康,大家要学会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身体,就算在工作时间,也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拍拍僵硬的双腿。回到家以后,我们也可以利用睡前这段时间,做些拉伸动作,练练瑜伽,都比躺着不动更有益健康。


    坚持睡前泡泡脚

     

    其实很多人一说到养生,就会提喝茶和泡脚,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呢?对于收入不高或者不愿在养生上花钱的人来说,泡脚是最简单、最便宜的养生方法了,热水泡脚,不仅能疏散风寒,排出体内的寒湿,还能留住阳气,疏通经络,提高抵抗力。

     

    很多容易失眠的人也有泡脚的习惯,在泡脚后,整个人会感到神清气爽,其实这就是全身经络畅通,血液循环加速的好处。通过泡脚,身体得到了放松,疲乏得以消除,神经衰弱的症状也会有所改善,入睡会变得更容易。所以,如果你既想养生,又舍不得花钱,还想效果好的话,不妨试试泡脚,相信你会受益匪浅。


    早睡早起,远离熬夜

     

    可能现代人不熬夜才是稀罕事,但从健康层面出发,长期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熬夜首先会让我们第二天感到疲倦、困乏,精神状态欠佳,工作效率降低。其次,随着熬夜次数的增多,各个器官所受到的伤害就会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爆发。

     

    经常熬夜的人,明显的黑眼圈、脸上的色斑、脱发、乏力等问题都是表象,这些症状所揭露的问题其实是各个脏器的健康状况。熬夜虽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但这种不良习惯,是需要被摒弃的,如果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继续熬夜的话,相信你体内的各个器官都会被严重损耗。


    总结:养生,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把规律生活、调整饮食习惯、加强运动做到位,但大部分人却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被自己的惰性打败,而真正坚持下来的人,早已成为长寿人群的“候选者”。


  •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人们四季养生法的原则。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院长陆小左教授表示,春天人体容易产生肝阳上亢、肝病发作的情况。肝病患者尤其容易在春季发病,因此,养肝气是春天中医保健的一个重点。在此,他向都市白领们介绍了一些春季养生的方法。

      食养: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第一,以脏补脏,鸡肝为佳。具体吃法为:取新鲜鸡肝3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适合于治疗肝血不足、饮食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等病症。

      第二,以味补肝,首选食醋。肝阳偏亢的高血压患者,每日可用食醋40毫升,加温水冲淡后饮之,每日服用一次。平素因气闷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l0克冲服,能迅速止痛。

      第三,补肝血,食鸭血。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煮粥服食,具有养肝血的作用,辅治贫血。

      第四,舒肝养血,菠菜为佳蔬。

      药养:养肝用药有所区别

      疏肝养肝,药用柴胡、白芍、川芎、当归等;养肝明目,药用枸杞子、菊花、苍术、白蒺藜等;养肝荣筋,药用肉苁蓉、木瓜、菟丝子、枸杞子、牛膝等;养肝滋肾,药用地黄等。

      素有阳气虚弱者,可在春夏季节服用人参等补气健脾的药物。久咳、哮喘、关节疼痛等阳气不足、秋冬易发病的人,则可在春夏阳气生长蓬勃的季节,采用针刺、灸法、中药敷贴和中药内服等方法补养阳气。

      神养:养肝重视精神调养

      应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愉悦的心态,以顺应肝的调达之性。

      此外,春夏养阳,应早睡早起,平时应避免过分劳累。春季食物宜酸碱适宜,以养脾气,忌食大辛大热的人参、鹿茸等大补药物,忌食油腻、酸涩食物或过食辛辣之品。

  • 冬季是心脏病高发季节?确实是,但是夏季也是,尤其是在35℃以上的天气,更容易诱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养生,常说夏季养心,大致也是这个道理。夏季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第一个原因:其实人周围环境大于32度的时候,人体就会开始大量出汗来散热降暑了,相比平常,皮下的血液循环会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血流量,人体有限的血液在短时间内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其他器官的血流减少,这对于本身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隐患的朋友、对于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的老年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第二个原因与血压有关:血流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波动,从而增加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第三个原因:夏季人体出汗加多,补水少,血液粘度高,从而容易引发脑梗、心梗等症。

     

    谨防三种“心病”,这说的三种心病,是三种夏季频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1、脑梗塞。脑卒中包括血管堵塞所致的脑梗塞和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脑出血更多的是受低温影响,而脑梗塞的发病季节则与脑出血不同,既受低温影响,也受高温影响。夏季同样是脑梗塞的高发时间段。

     

    夏季的高温对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更大,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容易使人的血液浓缩,粘稠度升高,导致血流缓慢,从而诱发脑梗塞。

     

    2、心梗。炎热的夏季血管容易扩张,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而且夏季气压偏低,天气闷热,空气中含氧量下降,使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另外,夏季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3、高血压。随着气温的上升,血管相对处于舒张状态,血管阻力减低,血压是呈现小幅度下降的趋势,但请不要忽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血压降低,切不可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尤其是忽冷忽热的时候,非常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

     

     

    多食“三物”

     

    1、要注意常饮水。夏季炎热,老年人“渴”神经不敏感,加之排水较多,所以容易造成人体内缺水,这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因此,在盛夏季节,即使是没有感到“口渴”,也要饮水,最好保持每天定时饮水的习惯。

     

    2、多食用红色的食物。中医理论任务,红色食物入心,夏季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像红椒、胡萝卜、番茄、红枣、红豆、红樱桃等等。

     

    3、注意饮食,补充钾镁。炎热夏季,很容易缺少钾镁,往往人会感觉倦怠无力、精神头、体力都降低不少,严重的还会引起心率失常和全身肌肉无力。饮食中补钾镁是最方便的,新鲜蔬果比如毛豆、油菜、菠菜、芹菜、紫菜、海带、香蕉、新鲜玉米等,都会有效的提高钾镁的摄入量。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秋季的到来,让人们燥热的情绪逐渐平静,但也会随之而来新的问题。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此时人体内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人体在经过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所以秋季里还应注意防凉。

     

    立秋后早晨喝碗粥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不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适合秋季养生又美味的好粥吧。

     

     

    1、小米粥

     

    说到秋季的养生粥,不得不提小米粥。小米粥素有“黄金粥”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B1是大米的好几倍,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小米粥具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特别适合秋季养生。在熬煮小米粥的时候,加入少许白米或糯米,玉米渣,红薯,南瓜,山药等同煮,不但可以增加营养,还可以改善小米粥粗糙的口感,使粥更加浓稠绵滑。

     

    取小米一杯,玉米渣半杯,红薯一根。将小米和玉米渣略为淘洗后,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红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加入煮开的小米粥里。等小米和红薯都熬至软绵顺滑即可熄火、食用。

     

    2、菊花粥

     

    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米煮成粥。具有散风热、清时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防治作用。

     

     

    3、百合银耳粥

     

    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4、红薯粳米粥

     

    选两块红薯和适量的粳米,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菱形,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最后放入块状的红薯熬熟即可。红薯性味甘平,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的功效。而与粳米熬成的粥有健脾养胃、益气通乳、润肺通便的功效,秋季常食此粥,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皮下脂肪,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5、梨粥

     

    取两三个梨,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当然了,千万不要因为说粥能养生,就误认为顿顿养生粥更健康,凡事过犹不及,尤其老人不宜天天喝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消化系统逐渐衰退,适当喝粥确实有利于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喝粥不用细嚼,缺少咀嚼会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同时粥类食物中纤维含量较低,也不利于排毒。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养生方式,都要注意适度哦。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打坐可以使全身血液相对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对五脏六腑供血力量,改善脏腑机能,促进大脑供血使人的内部微循环处于更深层次,身体内外达到平衡。中医教你如何打坐养生,下面跟养生君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教你如何打坐养生

     

    1、打坐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

     

    2、打坐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练成。如果30多岁开始练,用不了一年。

     

    3、打坐练的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因此打坐也是一种拉筋的方法。

     

    4、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打坐坐30分钟以上,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5、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

     

    6、打坐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

     

     

    7、具体的练法是上座之前做些开胯运动,然后试着打坐,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

     

    8、练打坐,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饭后立即开练,20分钟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9、打坐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打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

     

    2、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3、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饱后勿坐,要隔两小时。亦勿太饿(君自酌定),又气恼时切勿坐,待气平再坐。

     

    4、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可坐在床上,坐时忌背后有风,前面受寒气。腿在秋冬凉时要盖好。​​​​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人体内每个器官,在不同时间区段的表现是有波动的。比方说早上是心脏病与中风的好发时间,到了下午,心脏跟肺都会变得比较有力。西方人研究时间医学,因时间医学而获得诺贝尔奖,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而早在几千年前,东方人就已经把时间医学运用得淋漓尽致。综览东西方医学,随顺时辰、完美的一天该如何度过?顺时钟完美的一天健康大规则,随顺不逆天从一早醒来开始说:

     

     

    【早上六点起床】:来杯温开水

     

    喝一杯温热开水,帮助排便,预防便秘。六点前后起床,是迎接展新一天的好时机。久卧伤气,人不是睡越多越饱,睡了超过自己需要的时间,有可能越睡越虚。冬天太阳出来得晚,可稍微睡晚一些,等大地回暖再起身活动,忌过早的晨练。避免寒气伤身。

     

    【早上八点上班前】:晨光走路更棒

     

    运动一下、吃少许早餐。人体生物钟的一天并非精准的廿四小时,晒到太阳有助于人体小宇宙与外在大宇宙校准调对。沐浴阳光升高白天血清素的浓度,不但改善心情低落,还能调节夜晚褪黑激素的水平,助你一夜好眠。

     

    如果你想要有更棒的学习力、记忆力,不需要吃什么聪明药,早晨的走路,就能帮你达成目标。身体动起来,大脑也会开机,开始进入良好的学习、判断状态,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

     

    【早上十点暂停一下】:起来活动一下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上班族坐办公桌记得换个姿势动一动。做做肩颈背的伸展,敲敲大腿捏捏小腿。

     

    子午流注九点到十一点属巳时,这是脾的时间。久坐伤肉,等于是在伤脾。经常觉得‘困倦湿重’提不起劲的人,可留意自己是否有久坐活动量不足的问题。心情上最好保持愉快、存善念、说善语,脾气好、命气也会跟着变好。

     

    【中午十二点享受营养午餐】:减肥,午餐吃丰盛一点

     

    怕吃太多下午昏沉沉,采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法,可解决这个问题。若想减肥,不妨把午餐当成一天中份量最大的一餐。晚餐减量,甚至不吃,觉得饿时喝蜂蜜水或无糖奶。

     

     

    【下午两点三十分~太阳下山前】把握第二个排毒时间

     

    把一天该喝的大部分水,慢慢喝完。这是一天中第2个排毒的好时机。傍晚前就喝够一天的8、9成水量,还能避免夜尿扰眠。在这段心与肺的高峰时间,你要专注学习、认真工作,或加强锻炼身体,都是极好的。

     
     
    【晚上六点三十分理应结束工作】晚餐避免吃过多

     

    最好能陪伴爱人或宠物或朋友。改掉熬夜加班后暴饮暴食的习惯,甘油三酯、胆固醇红字的人,请避免晚餐吃过晚、吃过多。

     

    【晚上八点三十分~入睡】宜缩短‘屏幕时间’

     

    从事令你愉悦的静态活动。忌情绪大波动、生气吵架、激烈运动。宜阅读纸本书籍、练习呼吸、静坐静心、泡澡足浴、按摩放松。改善睡眠障碍、肥胖、代谢综合征,宜缩短‘屏幕时间’。

     

    在睡前一段时间关闭所有会亮的屏幕,暂别手机、电脑、平板和电视,不追剧、不聊天、不收发E-mail 。眼睛避免电子产品蓝光与强光刺激,心脑避免思虑过度,并尽量在十点半前上床躺平。

     

    以上是建议的理想作息时间。但养生没有绝对,掌握顺时钟原则,怎样最顺、最舒服,请自由弹性调整。

     

    避灾远祸不分中西医,会保养最重要

     

    西方医学从临床经验上注意到了时间与病理变化间的关系。某些病在某个时间点,特别容易发病。除了心肌梗塞大多集中在早上六点到中午这段时间,还有季节交替时的眩晕、夏天的湿疹,以及上班族每周一的心情低落。

     

    包含荷尔蒙的分泌、血管血压的变化,你不用拥有超能力也能未卜先知,对时间医学理解越多,预防的时机就能抓得越准。

     

    比如要预防气喘,除了日常排除过敏因素,凌晨时分的冷空气也要注意。有趣的是,在中医子午流注理论中,凌晨3点至5点寅时,恰好是真气运行于肺经的时间,若肺气失调、在属于它的时段气血运输不畅,有人会咳嗽,而有人会在这时间转醒。

     

    了解时间医学,除了提前避灾远祸,另一方面,也让人更准确地察觉自己的弱项,以作为保养时的参考。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