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固护脾胃保养心神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固护脾胃保养心神
发表人:秒懂健康

  郑板桥是如何养生的?

  据说郑板桥曾在一封家书中讲述自己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可概括为:黎明即起食白粥;饭后散步千步宜;每天静坐有定时;遇事“糊涂”莫烦恼;睡前清心勿思想。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牛学恩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郑板桥的这些生活习惯充分体现了“固护脾胃”和“保养心神”的养生之道,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

  黎明即起食白粥

  这里包含三个重要因素:黎明时分、起床活动和食白粥,这其中蕴含着天人相应的中医思想。在太阳即将升起,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活动的时候,人也开始起床活动。辰时(早晨7~9点)胃经当令,是消化食物的最好时间。白粥,也就是大米粥。根据五行理论,大米等谷物属土,脾胃也属土,谷物入胃易于消化吸收,因而可养胃,并能快速为全身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气血。之所以“食白粥”,主要是考虑它最易消化吸收,适合早晨食用。

  饭后散步千步宜

  民间素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其实,不论百步也好,千步也罢,都是一个约数,具体还要因人而异。

  饭后适当运动,有利身体气血畅通,可促进脾胃的运化。但如果运动过量,则会影响胃肠的血液供给,从而有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在胃中食物尚未消化的阶段大量运动,其重力作用还易造成胃下垂。《黄帝内经》中强调,饭后“四肢微动温衣”,意思是说饭后伸伸胳膊抬抬腿,感觉到浑身微微发热时,活动的“度”就达到了。

  每天静坐有定时

  养生有三种境界:首先是养体,再进一步是养气血,最高境界是养心神。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段话是说,气血充足,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看东西、听声音、走路、拿东西等,都要消耗血气,如果过多地通过看、听、活动来愉悦精神,就会耗伤心神,气血过多消耗在这些地方,对心神的保养就没有足够保障了。因此每天定时排除杂念、闭目静坐,有助于保养心神。

  可选择早晚时分,每次静坐10分钟左右,然后配合揉按太冲穴(足背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还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遇事“糊涂”莫烦恼

  牛学恩介绍说,消化科门诊上的胃肠病,90%以上都是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过多的郁闷烦恼导致肝气郁结,长期忧愁郁闷、思虑过多易耗伤心神,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周身气血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肝气横逆犯胃,伤及脾胃,有碍正常的脾胃功能,这时消化系统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

  因此,保健脾胃、颐养心神强调放松精神,这和郑板桥秉持的人生哲理“难得糊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糊涂”并非真傻,而是洞明世事,避开不必要的精神心理压力,实为人生处世的明智之举。量力而行,顺其自然,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才有助于身心健康。

  睡前清心勿思想

  中医讲,阳气入阴,人就会睡眠,阳气出阴,人即清醒。很多病人失眠,主要还是思虑过多,扰动阳气、阳不入阴造成的。睡前在床上听听柔和的音乐,全身放松、平静心绪、扫除杂念,有助于较快入眠。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揉按三阴交(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太冲穴,或者热水洗脚后揉按脚掌心的涌泉穴,都十分有助睡眠。

  另外,老年人气血亏虚,也容易导致阳不入阴而失眠,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针灸来补益气血,从而改善失眠。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牛学恩

  通过以上对郑板桥的养生之道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意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保护心血管健康,吃对抗氧化成分好重要!而众多抗氧化成分中,又以「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效果最受瞩目。不过,想要充分补充原花青素,究竟该怎么吃才对呢?专家表示,除了多数人常知的紫色食物外,色泽鲜红的蔓越莓、草莓、覆盆莓等莓果类中的花青素含量,更是不容小觑!

      防心血管疾病,先控 胆固醇 ?抗氧化才是关键

      国际保健营养学会理事长王进崑表示,过去提到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多数人往往会直觉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低做连结。不过,这样的想法,却并不完全正确。

      事实上,根据医学上的最新研究却发现,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偏高的人,不一定是心血管疾病好发的高危险群;反倒是,坏胆固醇因氧化反应,转化而成的「氧 化型LDL胆固醇」,才是造成动脉阻塞、硬化,增加心肌梗塞发生率的真正犯人。因此,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首先就要从避免坏胆固醇氧化着手!

      护心吃红 蔓越莓抗氧化力一流!

      为避免氧化现象过度发生,日常饮食中藉由摄取天然蔬果,来补充抗氧化成分,对抗自由基威胁,就是很好的方式。譬如,滋味酸甜可口,有「北美红宝石」之称的蔓越莓,以及鲜红欲滴的覆盆莓、草莓,就是不错的护心、抗氧化选择。

      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发表的食物抗氧化能力值(ORAC)显示,蔓越莓抗氧化力更高达9,090,相较于覆盆莓5,065;草莓4,302高出许多,由此可见,蔓越莓的抗氧化力很高。

      吃莓果类护心!原花青素是关键

      蔓越莓、覆盆莓、草莓能有效帮助人体抗氧化,王进崑教授指出,关键在于他们共同含有的「原花青素」成分。事实上,归属于生物类黄酮,多酚类一员的原 花青素(Oligo Proanthocyanidin,OPC),可谓目前营养学界公认「抗氧化能力一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适度摄取原花青素成分,不仅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细胞活性、血管的稳定、增进微细血管循环、提高微血管和静脉的流动;同时,还有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与氧化自由基结合的作用,对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一定助益。

      吃莓果类有学问 当心糖份陷阱

      不过,王进崑教授强调,虽然食用莓果类食物对人体好处多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蔓越莓、覆盆莓等莓果类,由于台湾没有生产,为国外进口;再加上,该类 莓果酸度较高。因此,为求好入口、保存、运送容易,往往会以添加糖份来加工、腌制。若民众时未加以留意,恐将吃下过量糖份,不可不慎!

      建议有抗氧化需求的朋友们,若想要摄取莓果类食材,最好以蔬菜3份、水果2份的比例来补充,才能避免吃下过多糖份,对人体健康较有保障。

      【专家小叮咛】:

      最后,王进崑教授也提醒,想要维持心血管健康,除了调整饮食习惯外,适度从事体能活动也同样重要。特别是本身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问题任何一种疾病的朋友,更要多加强自我管理,定时检测、回诊,才是杜绝疾病恶化的不二法则。

  • 作者:黄刚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 消化内科

    提到春天,大多都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印象,但是别忘了,春天同样是病毒传染的高发阶段。好多人一直注重于肝脏的保健,疏肝健脾。肝脏主管着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在我们的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来养肝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养身,其中包括养肝。养肝的法则不外乎情绪和饮食。春天就要保持心情愉悦和舒畅,不要动不动就发火骂人,也不要随便批评下属,否则,都会引起双方情绪低落,伤肝动火,伤人又伤己。更不应该动辄责骂孩子,应对他们多些鼓励,更利于其意志的萌发。此外,春天天气变得温暖,尽量不要宅在家里,多出去走动走动,运动锻炼。

    春天疏肝健脾,保持饮食清淡是一定的,不要吃过于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中医建议,春天可多吃一些绿颜色的食物,比如说绿色的蔬菜等,因为中医认为,对养肝有好处食物大体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而青色是养肝的良品。春天在选择水果时,可以多吃苹果、橙、柚子,但芒果榴莲等有黏滞的水果要少吃。

    除了水果和蔬菜之外,专家还特别推荐喝花茶疏肝。比如说女生特别爱喝的玫瑰花茶和茉莉花茶,刚好就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喝花茶最好的时候是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那时候喝完花茶会感觉心情舒畅。男生如果不喜欢和玫瑰花茶,也可以选择和麦芽茶,因为麦芽具有疏肝消积的作用,适合平时喝。尤其是孩子,煮汤时放一点生麦芽,可以起到较好的消积的作用。

    春天最是适合养肝,春天天气回暖,一扫冬天的冷冽,花开烂漫,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减少了大动肝火的几率,当然也对养肝大有好处。饮食方面当然要吃一些清淡爽口的,冬天寒冷,运动减少,春天要多出来运动,和家人一起出来春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情感,也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身心舒畅。

  • 按:气血亏虚是很多人身体普遍存在的状态,不同的人表现会有不同,因为生理特点的不同,气血亏虚在女性表现得会更加突出。

     

    今天,关于这个问题,我为大家做一期答疑。

     

     

    1、患者:气血亏虚主要会有什么表现?

     

    郑医生:气血不足多会表现于身体困倦乏力、手脚冰凉、记忆力下降、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等;或表现为皮肤松弛、皮肤萎黄暗黄、精神憔悴、睡眠质量差等,一般出现以上的表现,并伴有舌像淡白、脉细弱,那一般就是属于气血两虚的状态,必须及时调养,以恢复身体健康。

     

     

     

    2、患者问:如何通过药物或者食疗的方法改善气血亏虚?

     

    郑医生答: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补养气血的常见食疗或中药,或者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中成药,对于自己调理好气血两虚的状态,都会很有帮助。

     

    常见的补气的中药,以人参、黄芪为代表,温补的选择红参或高丽参;如果伴有气阴两虚的可以选择西洋参或者太子参;一般平补气血的可以选择党参,功效虽然稍弱,但是一般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比较平和。黄芪有非常好的补气作用,功效也不逊色于参类,黄芪对于增强免疫力、对于中气不足,中气下陷等病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常可以泡茶饮用。

     

    常见的补血的中药,比如当归,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熟地黄以滋补肝肾为主,也有比较好的补血作用;阿胶比较昂贵,是传统的补血的中药材,补血同时也有良好的止血的效果。

     

    其他,平常的食材比如大枣、龙眼肉,都有不错的补气养血的功效,药性平和,价格亲民,不良反应也少,普遍老百姓都能接受,平常煲汤制作药膳,也多使用这些食材。

     

     

    3、患者问:有没有哪些中成药能够补气血?

     

    郑医生答:补气血,有一些中成药可以直接选择,是比较方便老百姓服用。比如经典的补气养血配方八珍丸,就是由补气名方四君子汤加四物汤组成;十全大补丸也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增强了补养气血的作用;其他的比较著名的补气血配方有归脾丸,也是在补气血的药物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宁心安神的作用的药物,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另外还有像乌鸡白凤丸,也有很好的补养气血的作用,不同的是,乌鸡白凤丸兼有补肝肾调经功效,比较适合腰膝酸软、面色萎黄、面容憔悴、月经不调的女性。

     

    还有,各类的阿胶膏,大多是补血的功效为主,配方上多数也兼有一些补气的药材,因为补气能生血,能够同时促进气血生成。

     

     

     

    “以上介绍的这些中药材或者中成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使用,但如果自己身体的症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建议要找专业中医生就诊,以开出更有针对性的处方,不宜自行乱服药。

     

    在临床上治疗气血两虚,很多人服用补气血药物也会出现肠胃不适或者上火的现象,尤其是有些脾胃不好导致的气血两虚,治疗上要以调理脾胃为主,不能单纯的补气血,否则的话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脾胃不能运化,就会导致郁热上火,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在生活上,气血不足的人也要注意运动要适量,注意不要太操劳,不要太熬夜,少吃生冷寒凉的食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才更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 我有一个患者,30岁的小王在春季时出现了口干舌燥、口气严重、头晕脑胀,甚至腿脚酸痛等症状,严重干扰了他的日常生活。这是春季肝火旺盛引起的,这就是提醒我们要开始保护肝脏了,如果我们再不注意养护的话,会影响健康,损伤肝脏。

     

    《黄帝内经》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是身体的排毒器官,如果肝不好,身体会出现许多症状。如果肝不好,女子会出现面色无华,毒素堆积,长斑长痘。男子如果肝不好,就会萎靡不振。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因此春季肝气升发,此时养肝事半功倍。

     

    春季养生除了讲究精神调理,保持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外,还要注重膳食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有助于疏调肝气。下面推荐几道春季养肝菜:

    养肝食谱一:丝瓜黑木耳炒腰花

     

    原料:丝瓜1根,猪腰2个,黑木耳15克,高汤少许,姜末少许。酱油、糖、酒、淀粉各适量。

     

    做法:

     

    1、猪腰开边,去白筋,用盐搓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切花,用腌料稍腌。黑木耳用清水浸发,反复清洗,然后小火煮至软身;丝瓜去皮,洗净,切块;备好姜末。

     

    2、起油锅,爆姜末,将丝瓜和黑木耳兜炒,加少许高汤,调味上碟。再起油锅,将猪腰爆炒至熟透,并勾芡摆在丝瓜上即可。

     

    功效: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及矿物质,具有消暑化痰、解毒助消化功效。黑木耳蛋白质丰富,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铁质。能滋肾养血,治疗腰酸腿软。肢体麻木和大便燥涩。猪腰滋阴补肾、养肝明目。丝瓜黑木耳炒腰花,适合身体虚弱、头晕耳鸣、腰酸无力者。

    养肝食谱二:菠菜粥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一下,切段;粳米放锅内,加水适量。

     

    2、煎熬至粳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继续煎熬直至成粥时停火;再放入食盐、味精即成。

     

    功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贫血、糖尿病都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

    养肝食谱三:蘑菇炒山药

     

    原料:干蘑菇、新鲜山药、芹菜、瘦肉。

     

    做法:

     

    1、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并将泡菇水留下备用。同时将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断,再细切成条,相同大小。

     

    2、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发的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再加入一点酱油或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还能补肾益精,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

     

  • 养肝之计在于春。在中医理论中,肝脏和春天相合,所以春天是呵护调养肝脏的最佳时节。在众多养生手段中,养生茶凭借其简单易制、味甘效高的特点而广受人们的青睐,常常是“爱肝人士”的不二首选。今天就为大家揭秘春天喝养生茶能利肝的道理,并为大家准备了四大养生茶,让我们的肝脏也“迎来”自己的春天!

     

    春天喝养生茶真的能利肝吗?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中医中的肝就是大树的树干,肝气生发其中而向上运行,将养分带向“枝枝叶叶”,促进了人体大树的繁茂和生长。可见,肝脏的属性似乎是生发的、向上的和生长的,隐隐和万物生长的春天相合。“天人合一”不外如是,中医就在春天和肝脏中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也由此认为春天养肝能事半功倍。

     

     

    这似乎不难理解,春天和肝脏的特性两相映衬,达到了“人面桃花别样红”的效果,肝气在春天总是较为活跃。这样一方面让养肝气的效果更加显著;一方面又使肝脏更容易出现问题,使得春天养肝变得势在必行。由此看来,肝脏与地球似乎并不存在时差,春天更要护肝也是确有其事。

     

    那么养生茶护肝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古语有云:“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这句话就在告诉我们,养生茶中的成分往往酸性弱而更为甘甜。其中少酸能抑制酸性食物的助肝效果,防止肝火“越烧越旺”,最后伤及脾胃;而味甘入脾,养脾又能反过来调畅肝气,达到护肝的效果。

     

    春天的四大养生茶

     

    菊花枸杞茶

     

    取3朵菊花和3克枸杞于杯中,再冲入开水浸泡5分钟,最后晾至稍温即可饮用。其中起到养肝护肝作用的明星主要是枸杞。枸杞具有养肝明目、补血安神、改善疲劳等众多功能,无疑是现代众多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疲劳者的福音。

     

      

    决明子绿茶

     

    取3克决明子和5克绿茶于杯中,用沸水冲泡5分钟左右再晾至微温即可饮用。其中的决明子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于肝火过旺、大便燥结的人更是有“奇效”。

     

     

    菊花罗汉果茶

     

    将三朵菊花和1/4颗罗汉果加入杯中,冲入开水浸泡5分钟后同样晾至微温饮用。罗汉果味甘而性凉,有清肝明目、止咳润肺的功能,天气变热时喝上一杯最是舒爽不过。

     

     

    菟丝子茶

     

    取用3-5克菟丝子,加入杯中,冲入开水浸泡5分钟,再加入适量红糖搅拌至均匀,最后晾至稍温再饮用。菟丝子具有养肝明目、补肾益精等功能,但是也要注意,实热症或阴虚患者不宜饮用。

     

     

    这些养生茶原材料较为常见,做法更是再简单不过。在生机盎然的春日,斟一盏清凉味甘之养生茶,调畅肝气、降火降燥,何不快哉!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百姓逐渐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也越来越重视养生。经常听到社区的老年人说“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和 “养生养生,养可长生”之类的话语。有人说,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这是特别适合老年人的顺时养生法。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的具体做法

     

    说到养生就离不开中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和智慧瑰宝,在古人们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中医养生体系。养,即保养、补养;生,即生命、生长。养生,就是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达到顾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其中“顺时养生”也是最常被我们说到的。

     

    首先是我们常说的早养胃,早上七点到九点,就是养胃的黄金时刻,因为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部。而老年人常常会有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适。所以早上七点起来的时候,需要喝一杯温开水即可,促进肠胃蠕动。

     

    老话说:“胃病三分在治,七分靠养”,一份好的早餐也是必须的,早餐的好更加注重是营养平衡,奶制品、谷物类、豆制品以及少量的蔬菜和水果。切忌任何食物都不宜贪多。

     

    说到午养心,通常指十一点钟到十三点钟这个时刻,由于此时心经当令,也就是最适合养心的时刻。中医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饭后半小时的小睡片刻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也有利于改善心脏冠脉血供。

     

    最后要说的就是晚通脉,通常指晚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钟,由于此时是三焦经当令之时,也是增元气、通脉的好时机。做好三个动作即可晚通脉,分别是手指梳头、温水泡脚、睡前捶背。需要注意是的是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宜过热。

     

     

    结语

     

    养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顺时养生,就是使人体顺应自然四季、昼夜的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及其自身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而养生的三大黄金时刻就是我们的早上、中午和晚上,尤其是现在寒冷的冬天。

  • 夏天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中医认为,湿气通过脾脏,所以老年人在夏季容易出现脾虚的情况。脾气虚是指脾功能不足,它的特点是进食少而不香,进食后腹胀,人懒惰无力,四肢无力。如果继续发展,将出现四肢发冷,大便稀疏,腹部发冷和肿胀。因此,脾气虚的老年人应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据医生介绍,漫长的夏季(即阴历的六月、七月和八月)是最适合养脾的方法。漫长的夏季的气候特征是潮湿,这与人体的脾脏息息相关。所谓的湿气可以通过脾脏。因此,漫长的夏季是加强滋养和治疗脾脏的重要阶段。

     

    长夏也是人体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好时期。因此,在七月和八月期间,应该多吃一些能健脾的食物。为了健康可以吃更多的肉类食物,也可以吃白术,山药和白扁豆。为了保持脾气,在夏季应多吃些豆类,这可以使脾气健壮并促进湿润。适合夏季使用的豆类包括:绿豆,可以清热除湿,健脾;白扁豆,可以健脾;赤小豆可以健脾,养血,养心。红米豆可以健脾和补血;黑豆可以滋养肝脾。

     

    1、薏米

     

    薏仁是植物薏苡仁的种子,薏米具有利尿利湿、抗癌、镇静镇痛、抑制骨收缩、健脾泄泻、祛麻痹、排脓等功效,还可以美容,还可以治疗扁平疣等疾病。薏米是一种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其具有了很高的营养价值,它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的朋友。

     

     

    古人视大麦为天然宝藏,用于祭祀。现代人认为薏米是一种有营养的消暑佳品。它既可食又可药用。薏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是一种常见的利尿剂和吸湿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它可以消除皱纹,美白皮肤,治疗褐斑,能使斑点消失并滋润皮肤,它也被用作节食用品。

     

    另外,它对面部痤疮和皮肤粗糙有明显的作用,还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它的提取物可以添加到化妆品中以达到防晒和抗紫外线的作用。大麦本身具有保湿皮肤,美白,保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调节月经和缓解疼痛,当应用于皮肤时,它具有天然的美白效果。它可以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和保湿功能,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茯苓

     

    慈禧太后曾用茯苓作为重要的保健和长寿药物。它不仅可以自己常食用,还可以制成饼,并奖赏给大臣们吃。其的味道平淡,温和,具有健脾健胃,补脑健体,利尿利湿,安神,安神的重要功能。它被称为中药八宝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还可以消除一些致病的因素,它是健脾消湿必不可少的中药。

     

    3、木瓜

     

    说到木瓜,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番木瓜。尽管木瓜具有增强脾胃的功效,但皱皮木瓜或者木瓜仍被用作药物。其具有酸味,性温,有很好的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祛湿。对于风湿性肌肉挛缩,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肌肉挛缩,通常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还具有消食作用,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症。

     

    4、砂仁

     

    砂仁不仅是补脾健湿的中药,还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香料。砂仁具有辛辣,温和的性质,可回到脾,胃和肾脏的经络,可以缓解湿热和食欲,健脾和减轻腹泻,调节气。它具有消除湿气和健脾的良好效果。在温度上有很好的效果。古人认为它是使脾气恢复健胃的重要药物。因此,通常可以湿气或气滞痛引起的腹胀,以及脾胃的其他疾病,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冷,湿气停滞的人都可以常用。该产品可以温暖胃,减轻呕吐和腹泻,加热脾脏。

     

    能够补脾健湿的中药有很多,上文只是对其中的几例进行了讲解。一些湿气重的湿疹患者应当在日常饮食中禁食辛辣食物和发物的食物,多吃一些健脾趋势的食物。

  • 《黄帝内经》认为“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才是保养心气和身体的重点。“和气汤”与“快活无忧散”意在宣扬一种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对保证心理平衡、身心健康,不受到湿热的侵袭有益。

     

    “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黄帝内经》认为“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オ是保养心气和身体的重点。如果一个人贪念欲望过多,杂念重生,心神动荡,就会消耗大量能量,气血动荡不安,心神外驰,易耗散心气,如此,外邪一旦侵袭人体时,人就易生病,尤其是侵袭心时,会因为心气弱而招致疾病,比如湿热之邪犯心,导致湿热蒙心窍,出现神昏、胸闷等疾病。

     

    所以人要养心,达到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谁拥有了心理平衡谁就拥有了健康和长寿。

     

    那么该如何养心呢?可以试试“快活无忧散”和“和气汤”。可以一起来学习一下。

     

    快活无忧散

     

    除烦恼,断妄想,右二味等分,为极细末。用清静汤调服……凡合此药,先要洒扫一静室,窗棂虚朗,前列小槛,栽花种竹,贮水养鱼,室中设一几一榻一蒲团,每日跌坐,瞑目调息,或展玩法贴名画,或歌古诗胆日调息,将前药服上至三炷香久,任意所适,或散步空庭,吟弄风月,或晨玩法帕名画,或放古诗二二首,倦则啜苦茗一瓯,就枕惬息,久久觉神清气爽,天君泰然。”

     

    翻译过来就是:除去烦恼,断绝妄想,这两味药等分,从细小处入手,以内心清静为汤服下…凡服用此药,先要清扫出一间静室,窗明几净,窗外辟出一块地,围上栏杆,养上虫鱼,室内摆上一张桌案、一张床、一块坐垫,每天盘腿而坐,闭目调息,接照前面的药方,坚持点燃三炷香的时间,然后任意行动,或者在庭院中散步,吟风弄月,或者赏玩帖名画,或者吟诵两三首古诗,累了则喝上苦茶杯,躺下体息,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和气汤

     

    专治一切客气、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先用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宇,有二味相均,用不语唾送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感也。服后更饮醇酒五七杯,使熏然半酣尤佳。

     

    “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息自定;精气神为内三定,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营营,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毋言语以养气。”

     

    翻译过来就是:“和气汤专治一切邪气、怒气、怨气气和一切抑郁不平之气。其配方是:先用一个“忍”字,再用一个“忘”字,将这两味药调和均匀,以默默不语为液送下。这一药方“忍”字在前,忍耐克制,可以避免一时的怒;接着用一忘字,忘却一切,可以避免终身的遗憾。服用之后再饮醇酒五至七杯,达到半醒半醉状态更好。

     

    “内心安静,气息自然得以调摄,长久安静,气息自然得以安定;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ロ为外三宝,经常保持内三宝不因追求外物而流失,外三宝不受内心引诱而遭到干扰;不要让形体劳累、不要让精神摇荡、不要整日苦心度虑,要减少思虑以养神,减少嗜好以养材,减少言语以养气。”

     

    这两个“药方”,看似寥寥数语,作者却将“去忧”、“和气”的方法作用,意义等阐述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尤其是巧妙地运用中医药学形式,论述“药”的性味、配药法、服药法,意在宣扬一种清静无为、道遥自在的人生哲学。

     

     

     

    如此美妙的寓意和建议,让人快乐无忧的同时又促人深思细想,洞达人生真谛,可谓提升人生修养的绝妙小品。所以如果生活中我们能效仿,并积极去“服用”,当此“二方”深入到我们日常的品格修行中时我们也就会保证心理平衡,保烦忧尽去,心气正常,邪不得以侵扰,人也就不会受到湿热的侵袭。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知道保持心理平衡对养心的重要性

     

    ②知道“和气汤”与“快活无忧散”两味“药”的“组方”及“服法”以及养生功效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对于身体的内脏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过程。春季首选要养的内脏是:脾胃和肝。众所周知,我们的身体是外部随着内部而转,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这样的。

     

    我们举小例子来说吧,我们看似身体的外部在运行,其实,假如没了内部的器官存在,我们日常是根本没法运行的。心肝脾肺肾,掌管着身体的主要运行核心,我们能正常运作的日常吃饭,日常拉粑粑,日常喝水,日常流汗等等看似外在在运行,其实内部少了任何一个,或者有其中一个器官不健康的情况下,外部看起来运行得并不是那么顺畅。

     

     

    我们的心理也是这样,看似我们外部的骂人,看似我们外部的温柔尔雅,看似我们外部的一个微笑,看似我们外部的大哭大闹,其实都是内部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心理在变化,无不一例外。我们看植物人,假如我们没有了内在的情绪,内在的心理变化,我们的外境也将是像植物人一样平淡无奇。

     

    所以,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内部的健康不可忽略,外部也不需要太过于执着,因为内部健康的情况下,外部也不会太差。所以,我们要从内而调,从自己的内部调整,从内部开始养生,外部的显现自然而然也会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我们博大精深的医学文化中,流传久远的中医这样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这话是这样解释的:脾胃是我们人体中,人的生存需要的根本因素。如果我们能拥有好的脾胃,这样才能提高我们人体的免疫机能、以及大众都喜爱的防老,抗衰。所以,在春季,特别是早春的时期,我们在日常中更应该注意调理好自己的脾胃。

     

    调理脾胃有方法,首先在日常中我们饮食要有规律,并且建议尽可能地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当然,过年期间不可避免暴饮暴食,无法定时定量的情况,所以现在年后我们应当慢慢地把饮食的量和时间调整回来,这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最好的,并且建议大家在节后稍微多吃一些粗粮,虽然粗粮不一定好入口,但是对我们的身体确实是有益处的。

     

    所谓苦口良药利于病,这句话套到吃的东西上也是合理的,因为日常中我们吃的东西也是一样的。日常食物并不是好吃的东西就是好的,有时候一些我们不一定喜欢吃的东西,但是它富含着很多很不错的营养成分。

     

     

    其次,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少吃生冷的食物。现在大家应该能明显觉得比冬季要暖和一些了,赶紧动起来,约上熟悉的小伙伴们一起锻炼,增强体质。最后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地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因为良好的情绪对我们脾胃的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春季还适宜养肝,养肝需要有好的心态来调节。我们常说“怒伤肝”,这不是说说而已,其实,我们如果尽可能不怒,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对于肝来说是不错的,因为这样才能肝气正常升发、顺调。

     

    否则,情绪过度不仅仅会伤肝,还会破坏我们的五脏平衡。对于肝来说,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不要熬夜,如果需要熬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熬夜时长减少,能不熬夜就不熬夜,不仅对于肝,对于我们整个身体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养肝的重点还是在于人的情绪,日常如果能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好,不怒不嗔的情况下,基本上我们的肝还是能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假如肝不好的情况下,更应该疏导好自己的情绪,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面,我们多多要注意保重好自己。大家应该有听过这样的一句俗语,俗话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所以,春天这个季节不仅仅人在长,树在长,花在长,细菌也在长、病毒也在长。一个不留神,很有可能引发流感、肺炎、腮腺炎等等疾病。稍有不慎,还会触及一些旧病复发和加重,比如:偏头痛、咽炎、过敏性哮喘等等很多不同的疾病。

     

    所以,春季除了注重自身的养生和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以外,我们还应当注意不要在阴湿环境久留。因为,春季气温潮湿。针对女士们提出一点建议,就是春季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因为女性对比男性而言,属阴性,在春季里更加需要注意。平常日常中,我们尽可能不吃酸,多食甘,因为春季的饮食最好是忌酸,倡甘甜的,最后建议:大家都要在春季里多运动哈。

  •  

    七月盛夏,烈日当头,小暑节气也到来了。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闷热难耐的特点。

     

    在小暑节气,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如何才能在酷暑中安然度过呢?

     

    小暑节气有特点

     

    从中医理论来说,“暑”即夏日之“热”,但是此时天气虽然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作“小暑”。我们可以理解小暑为小热。

     

     

    古代中小暑又可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

     

    “一候温风至”,意思就是说风中带着热浪,不再有一丝凉气;

    “二候蟋蟀居宇”说的是蟋蟀都因为炎热离开了田地转入庭院;

    “三候鹰始鸷(zhì)”,老鹰都因为气温太高不断往高处飞翔。

     

    除了温度不断升高,雨水也同样增多,尤其是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所以铺面而来的是热度与湿气交杂的潮湿感与闷热感。“热”与“湿”是小暑节气最主要的特征,同时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暑湿致病多缠绵 健脾祛湿是关键

     

    中医认为“壮火食气”,而湿又重浊而黏腻,小暑的湿热环境中,热会伤津耗气,湿又会遏制机体功能,使脾胃变弱,这就是夏季脾胃病丛生的根本原因,虽说夏季宜清心,但长夏更应健脾胃。

     

    在中医当中脾胃主运化,除了消化饮食之外,还要运化水湿,一旦脾胃功能减弱,水湿就会停滞在身体当中,这时就会出现浑身无力、头身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果水湿聚集在皮下就会引起水疱、湿疹等问题,很多人会在此时会出现手、脚上长“小水泡”的问题,瘙痒难耐。

     

     

    更有甚者会出现一定的水肿,通常多表现为手、足部有轻度凹陷,同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等夏天一过,水肿有时候会自动消退。

     

    这都是轻微的功能性水肿,也是身体对环境无法适应的表现。

     

    由于湿的黏腻性,所以也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如果不能及时去掉,那么由它所导致的疾病也会缠绵难愈,所以强调夏季养生的饮食里要多吃祛湿、健脾胃的食物。

     

    小暑养生妙方

     

    饮食调节

    • 薏苡仁(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
    • 冬瓜,性味甘、淡,能利水消肿,消暑解毒;
    • 芡实(鸡头米),味甘、涩,性平,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这些食物属于药食同源,既可入药也可作为日常饮食,比如常见的食疗方芡实莲子薏苡汤。

     

     

    ● 食用方法

     

    芡实、莲子、薏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这样能更快的激发出它们的营养物质;

    起锅烧水,排骨冷水下锅并放入10克生姜片,大火烧开,然后温火再煮2分钟即可捞出,用清水冲干净表面的血泡沫,沥干水分;煲汤。

    准备一个大点的砂锅,放入排骨、芡实、莲子、薏米和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再煲30分钟。

     

    注:夏季宜清心降火,莲子心苦寒清心火,可不取出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法可取丰隆穴与承山穴。

     

    丰隆穴可治痰湿,按摩丰隆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处。每天可用大拇指点按此穴1~3分钟即可。

     

     

    承山穴可将水液气化,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在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肌腹下交角处。用指按压此穴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

     

     

    夏季也要养肺气

     

    有的人会问了,夏季养心、长夏养脾,夏季为什么还要养肺气呢?

     

    我们从中医五行上来看就非常明白了,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火克金而土生金。

     

    心火亢盛或脾不健运都会影响肺的功能,中医非常讲究“治未病”,所以在清心健脾祛湿的同时,也应该兼顾肺气的升提。

     

    中医认为肺主宣发,适当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就有助于发汗祛湿,也就能够升提肺气,比如川渝地区环境湿热,当地人最爱吃的也是辣,不过对于北方人来说,这样的辣就有些过重了,葱蒜的程度刚刚好。

     

    此外香菜、生姜、洋葱等也均具有发汗行水的作用。

     

     

    本就脾肺不足的人,经常咳嗽气短,而且还经常咯出清稀的痰液,还有大便不成形或者常因感冒而使咳嗽加重的情况,观察舌象有舌淡胖边有齿痕的情况,这时更应该注意夏季的调养,也可以使用健脾利湿、益肺气的参苓白术散作为日常用药。

     

    总之,进入小暑这样湿热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脾胃的健运与肺气的升提,保证自身能有足够的力量抵御环境的变化。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