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细菌性痢疾患儿的饮食注意事项

细菌性痢疾患儿的饮食注意事项
发表人:何诚

01

  • 及时给宝宝补充水份,病情严重的,应遵医嘱补充补液盐,以补充体内流失的葡萄糖、矿物质,并且调节钾、钠、电解质和水分酸碱平衡。

02

  • 不要因宝宝腹泻就不让他吃东西,而是要给宝宝吃易消化的软食,如面条汤、米粥等。三餐应吃一些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清淡饮食。避免吃硬、凉、辛辣以及油腻的食物,以减轻肠道的负担,以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03

  • 还要限制甜食、鲜牛奶、炼乳、汽水、豆腐、地瓜等食品,防止肠胀气。同时注意腹部保暖,禁行冷水浴。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细菌性痢疾疾病介绍: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每日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里急后重(急迫想要排便,但无便排出或排便后仍有大便未排干净症状)及排粘液脓血便,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主要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部分志贺菌可破坏直肠、结肠、肾小球微血管中的内皮细胞,诱发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等并发症。目前该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规范治疗7~14天即可痊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现在很多人喜欢把三七当作保健品,据说每天吃一点三七粉,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三七这味药。三七味道苦,回味稍微有点甜。此药不寒不热,历史上又医生说三七是偏温的,但是张锡纯否定了这个说法,因为他尝试着给患者单独用三七粉冲服,用了十几克患者也没有上火的症状出现,所以从临床反证回来,三七粉起码不上火,不寒不热。

     

     

    或者说,到了民国时期的三七粉,已经没有那么燥热了?如果是那样的话,那现在的三七粉是不是非但不热,反而有点凉了呢?这些都是臆测,当不得真的。

    三七的功效

    三七这个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这是其活血的一面。我们之所以说这个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就是因为它除了能活血外,还能够止血,云南白药中主要成分便是此物。三七粉外用于伤口上,能止血止痛。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小验方:如果是身上起了疮疡疙瘩之类的,把三七粉和大黄粉用醋调起来,敷在疮上,很快就能下去哦!很多中药就是如此的神奇,当身体有气血瘀滞的时候,它能够活血化瘀。但是当身体内出现出血症状的时候,它摇身一变,又成了止血药。感叹造化之神奇!

     

     

    许多患者得了脑梗或者心梗,这是体内瘀血或者血栓,用药物溶栓之后,如何将经脉或者络脉中停留的残瘀败血清除掉呢?这时候,三七就派上大用了。因为三七可以清除体内留瘀,不至于让这瘀血变生为虚劳病。

     

    三七还能治疗大小便出血,女人的血崩,痢疾的出血,肠道中的溃疡溃烂(这时候患者拉的是那种很臭,很黏腻的便便),这就涉及到三七的另一个伟大的功效,去腐生肌,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因为三七特别善于化瘀血,所以女人月事不来,或者子宫内长了肌瘤或者囊肿的时候,用之也颇为恰当。因为它化瘀血却不伤新血,可以在化瘀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女性下一次的月经,真乃妇女之友般的存在!

     

    古人也非常具有实验探索精神,为了证明三七粉既有止血又有活血的功效,人们也是多次做实验来论证:实验一:如果伤口出血,三七撒上很快就止住了。实验二,流出来呈粘冻状的血,撒上三七,很快就变成黄水了。

    三七酒

    三七这个药,我是亲自有体会的。当年摔了一跤,然后就泡了一点三七酒。大概泡了五六年的样子。这酒最近才用完,效果好的很。生活中难免碰上割破,当流血的时候,我就会拿三七酒在伤口上流一下,基本上抬起瓶子的时候,血也就不流了。非常神奇。

     

     

    如果中老年人要用它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话,我倒是建议不妨泡点三七酒来喝。当然,不能喝酒的可以忽略这个建议。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急性细菌性痢疾可能出现腹泻和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其他症状等。

    1.腹泻和腹痛: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是腹泻,一般表现为水样或黏液样,可能带有血丝,腹泻频繁,每天多次,部分患者伴有腹痛,腹痛一般是阵发性的剧痛,常位于下腹部。也可能有其他肠道症状,比如肠鸣、腹胀、便意急迫等。

    2.发热:感染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痢疾常伴有发热,有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3.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长时间呕吐可以导致身体虚弱和乏力。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可能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心与肾功能不全、败血症等病变。以上症状并非一定同时出现,不同个体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出现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 在护理风疹病人的时候要避免直接接触病人及其代谢物,处理好病人排泄物等,做好防护措施及污水、器械等处理,谨防二次污染。同时做好病情监测,针对各个系统可能出现的症状重点注意,避免加重或诱发病情,该病情需要重点注意自己是否为不宜接种疫苗的人群。

     

    一、风疹病人的护理

     

    日常护理

     

    注意休息及多饮水,防止患者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避免接触风疹患者。流行季节避免到人群集中地游玩。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遵医嘱合理用药。对于饮食应选择清淡的半流食或流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减轻胃肠的负担。保持房间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病情监测

     

    对于风疹高危人群应定期复查血常规、病毒核酸、颅脑MRI等,尽早发现,及时处理。针对发烧时注意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避免病情加重。患病期间或皮疹消退几周内,要注意是否有皮肤瘀点、瘀斑的表现。风疹患者应注意有无心脏不适的症状,避免诱发病毒性心肌炎。针对风疹患者要注意精神状态,如有没有出现神志模糊等,避免诱发脑炎。风疹患者要注意有无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

     

    心理护理

     

    主要针对先天性风疹患儿做好护理、教养,帮助患儿学习生活知识,培养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克服因先天缺陷的自卑心理,密切观察患儿生长发育状况。

     

     

    特殊注意事项

     

    以下人群不接种风疹疫苗:孕妇,因风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因此孕妇不宜接种疫苗,避免引起胎儿感染。免疫力低下者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和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避免引起感染。过敏体质者,该疫苗诱发过敏的可能性比较高。

     

    二、风疹的预防

     

    本病隐性感染者多,不易做到全部隔离及早期筛查,主要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主动和被动免疫。

     

    控制传染源: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孕妇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切断传播途径:由于本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在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特别是孕妇在妊娠早期。

     

     

    保护易感人群:针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者儿童,避免接触风疹患者,或在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

     

    主动免疫:对儿童和高危人群应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大于12月龄易感者接种单剂风疹疫苗后,95%以上的人的可产生抗体,此抗体可长期存在达20年。患白血病、淋巴瘤或恶性肿瘤患者或采用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或放疗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不应接种疫苗。因疫苗病毒可通过胎盘致胚胎感染,孕妇不宜接种风疹疫苗,育龄妇女接种疫苗至少1个月后方可怀孕,过敏体质者慎用。

     

    被动免疫;已确诊为风疹的早期孕妇,应建议终止妊娠。接触风疹者注射免疫球蛋白,如人丙种球蛋白,做被动免疫,可减轻或抑制症状。

  •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具有较强的流行性和传染性。流感全年都可能发病,多于冬春季高发,儿童抵抗力较弱,很容易“中招”。

     

    儿童流感的症状有哪些,如何及时诊断?

     

    儿童流感通常表现为突然起病,最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高可达40℃,还可伴有畏寒、寒战,大龄儿童还会描述有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还常常伴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于乙型流感。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如新生儿护理人员得了流感,也会传染给孩子,但新生儿流感少见,但特别容易合并肺炎,常有脓毒症表现,表现通常没有特征性,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大多数症状比较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d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

     

    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很有必要

     

    流感具有高传染性。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感染率为20%~30%,某些高流行季节年(如2018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

     

    流感容易出现重症感染,5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高。2018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约有10950万感染流感病毒,其中,1010万患儿出现流感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48万流感相关病例死亡,所以流感的风险较高。

     

     

    此外,流感的发生还会带来高额的医疗费用。流感门诊病例医疗费用在195-804元之间,总经济支出在464-1320元之间,流感住院流感病例直接医疗费用在2625-20712元之间,总经济支出在9832-25768元之间。

     

    流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形成重症,而且医疗花费较高,因此,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大大减少儿童患流感的风险。

     

    流感疫苗有哪些?如何接种?

     

    我国目前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分以下3种,分别是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四价灭活流感疫苗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

     

     

    按照疫苗所含组份不同,流感疫苗包括三价和四价两种,三价疫苗含有A(H3N2)亚型、A(H1N1)亚型和B型毒株的一个系,共3个组分;四价疫苗含有A(H3N2)亚型、A(H1N1)亚型和B型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共4个组分。

     

    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又可分为基于鸡胚、基于细胞培养和重组流感疫苗等。尽管组分不一样,但四价流感疫苗与三价流感疫苗在相同疫苗株的血清保护率和抗体阳转率这2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性,因为四价流感疫苗含有2个B型流感毒株,所以针对B型流感系的抗体保护率要明显高于三价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接种次数: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次以下流感疫苗的儿童应接种2 剂次,接种间隔≥4 周;2019-2020 年度或以前一共接种过2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当年接种 1次就可以达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定期给孩子做骨龄检查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孩子成年的身高,还能较为准确的反应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和成熟程度。

     

    但对于骨密度检查,很多家长并不理解它的意义,甚至分不清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青少年儿童骨密度和骨龄发育之间的关系。

     

    骨密度VS骨龄

     

     

    要知道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骨密度和骨龄到底指的是什么?了解它们有什么意义?

     

    骨密度的全名是骨骼矿物质密度,它是衡量孩子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骨密度体现的是单位面积“骨头里”矿物质的含量,并间接反映孩子的身体钙营养状况。

     

    而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发育的关键阶段,骨密度会随着年龄、身高、体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人体大约在20岁以前能获得峰值骨密度90%以上的骨量,30岁骨量达到最高值。

     

    骨龄,顾名思义,就是骨骼的年龄,由骨骼的钙化程度决定,是将儿童骨骼实际发育程度与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一个骨骼发育年龄。

     

    骨龄测定不仅在儿童卫生保健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能预测生长突增期及青春期到来的时间、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尤其在临床上身高异常的遗传、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护及疗效观察,以及矫形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骨密度与骨龄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身高是由骨骼来决定的,骨骼如果发育的好,身材自然就高大,但如果骨骼发育出了问题,身材自然就矮小,所以,要想孩子长得高,骨骼的生长发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孩子的骨骼发育是否健康呢?骨密度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骨骼健康与否的指标,它能够反应出骨骼的矿物质含量,通常使用T值来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 骨龄-生活年龄(即日历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 骨龄-生活年龄(即日历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俗称“早熟”。
    • 骨龄-生活年龄(即日历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俗称“晚熟”。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如果只是短暂的骨密度低,对孩子的身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是长期处于低下水平,会导致骨骼矿化坚硬无法完成,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或出现高低肩等形体问题。

     

    同时,有学者发现,骨密度较低的儿童青少年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其中10-14岁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风险最高[2],还可能会导致过早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所以要想孩子长得高、长得好,父母们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还需定期监测骨密度,保障孩子的骨骼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如果经过检测,发现孩子的骨密度偏低,应及时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 徐海青,周爱琴,刘兴莲.骨龄与骨密度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08):1091-1093.
    [2]纳兰杰·斯姆,埃拉利·拉,华纳Wj, et铝.儿科骨折的流行病学呈现给美国急诊部门[J].J 佩迪亚特矫形,2016,36(4):e45-e48.
  • 单纯肥胖症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领域。单纯肥胖症对儿童心血管,呼吸功能产 生长期慢性( 有时是不可逆 )的损伤。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迟滞儿童的有氧能力发育,提前动用心肺储备功能,降低体质健康水平,阻碍心理-行为发展,压抑潜能发育。除了上述生理损伤外, 还造成儿童难以克服的心理行为损伤,使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损伤,压抑儿童潜能发育,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气质培养,习惯养成有破坏性的负面影响。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还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某些部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社会习俗和认同方面存在的偏见,肥胖者在升入名校,求职,社 交,婚嫁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防治已经提到儿科和儿童保健临床工作的日程上来。

     

    我国儿科工作者从70年代末期就开始为研究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进行学术准备。自80年代以来,在流行学,生理学,心理行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开 展了深入细致的系列研究,掌握了我国儿童发生肥胖的规律和相关危险因素;得到了适于我国肥胖儿童的运动处方和行为矫正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群控 制经验。现在,可以在十余年独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学术界的见解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方案。

     

    一、肥胖定义

    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病。

    二、肥胖病因

    单纯肥胖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遗传因素( 由基因突变所致肥胖 )所起的作用很小,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模式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三、肥胖诊断

    在现场和临床上对单纯肥胖症进行诊断,首先要除外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或因使用药物所诱发的肥胖。作为慢性疾 病,对单纯肥胖症的诊断依然需要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诊断。但是,单纯肥胖症又有其独特的一面,它以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堆积 为突出表现。因此,对脂肪组织进行测量,成为诊断单纯肥胖症的一项重要依据。有关诊断体脂含量的方法很多,建议使用的是身高别体重法进行体脂含量的诊断与 分度。目前学术界正在讨论用BMI(类似儿科中Kaup指数)在儿科中筛查肥胖的问题。这个指数可以同目测法一起在现场筛查中使用。

     

    四、肥胖标准

    从数量上说,脂肪含量超过标准15%即为肥胖。这个数值若以体重计算约为超过标准体重20%时的全身脂肪含量即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因此,目 前定为超过参照人群体重20%为肥胖。这里说的参照人群体重是指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美国卫生统计中心(NCHS)/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制定的身高别体重( weight for height ),又称身高标准体重。如果使用Kaup/BMI指数,其界值点仍需研究。

    五、肥胖分度

    肥胖分度有以下几级:

     

    (1) 超重:大于参照人群体重10%~19%;

     

    (2) 轻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20%~39%;

     

    (3) 中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40%~49%;

     

    (4) 重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5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胃癌作为一种消化道癌症,其发生和发展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虽然患胃癌的患病原因很多,但是大多数的胃癌都是吃出来的。胃癌实质上是一种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但是不同地区的患病率不一样。


    据调查统计显示,在沿海或其他喜食腌制食物和熏烤食物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因此胃癌的发病率和饮食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如果得了胃癌,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一、早期胃癌的表现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


    1. 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


    2. 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出现黑便是因为胃部有出血。


    二、进展期胃癌的表现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以下症状:


    1. 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2. 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3. 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 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4. 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5. 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

    三、晚期胃癌的表现: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此外,进展期胃癌和晚期胃癌还出现上腹部深压痛,有时还有轻度的肌抵抗感,可能还出出现肿块。医院检查还会出现腹水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肚脐出出现肿块等。


    四:那么胃癌如何检查出来呢?


    一般的人是没有必要经常做胃癌筛查的,但是以下几类人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癌的筛查:


    1. 年龄 40 岁以上,男女不限;


    2.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比如经常吃咸菜、臭豆腐等腌制食品;


    3.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最后总结:胃癌早起不易被发现,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胃癌的进展期甚至是晚期,且总体5年的生存率不足50%,也就说有一半的胃癌患者活不过5年。所以胃癌重在预防和早期发现。

  • 春节,往往是孩子放飞天性,家长及监护人容易麻痹大意的时候,因此,春节假期成为了孩子烧伤烫伤的主要高发时段。这时各大医院的急诊室里,经常能看到由于烧伤烫伤来就诊的孩子,严重的甚至会对孩子的一生都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非常让人痛心。

    那作为监护人,我们在春节期间应该如何避免孩子烧伤烫伤的风险?如果孩子不小心烧伤和烫伤了,又应该如何急救,如何处理呢?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够帮到你。

     

    首先我们要找到容易造成孩子烧伤和烫伤的主要原因。

    1.  鞭炮伤人

    中国人过春节就讲究个年味,而放鞭炮往往就是过年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据不完全统计,因鞭炮受伤的人群中,有七成为儿童。

    因此,建议家长朋友一定不要让孩子单独放鞭炮,尤其要远离一些威力比较大的烟花、爆竹等等。

    2.  液体烫伤

    小孩子活泼、好动,对于家里一些事物的危险性没有足够认知。刚烧开的水、做饭时的热油、刚做好的汤,温度一般都较高,一旦打翻或碰到,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烫伤。

    所以,家长朋友们要注意:开水、热油、热汤这类有危险的事物,一定要放在让孩子不容易碰到的位置。

    3.  明火烧伤

    多由煤气、暖火炉这类东西引起。因此,大人在使用煤气,烧火炉时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不要让孩子单独操作煤气、暖火炉,这样不单能避免烧伤,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火灾的危险。

    4.  接触性烫伤

    常见的有热水袋、暖手炉导致的烫伤。这些物品的危险性相对较小,需要家长朋友细心地操作,在确定热水袋、暖手炉温度合适后,再给孩子使用,以避免接触性烫伤的发生。

    总之,家长朋友需要在生活上多留意,将孩子与危险性因素隔绝开。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教育,让孩子有远离危险源的意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烧伤和烫伤的发生。

    但,生活总有意外。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意外的烧伤和烫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首先要判断烧烫伤的严重性

    常见的烧烫伤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仅有皮肤表皮的烫伤,有明显的疼痛感,轻轻按压受伤部位时局部会变白,没有水疱,如果受伤面积较小可以在家自行处理;

    二级,这时的烧烫伤已经有些严重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皮肤起了水疱,并且水疱里充满了清澈且粘稠的液体,有明显的烧灼和刺痛感,如果烫伤面积较大的话,需要赶紧送医进行处理和治疗;

    三级,这时的烧烫伤已经非常严重了,是皮肤的全层烧伤。局部皮肤会变白、发硬,甚至发黑,烧伤的区域一般无痛觉,因为皮肤的末梢神经已经被破坏,这时候就需要赶紧送医进行治疗了。

    最后的第四级烧伤是最为严重的,这时的烧伤已经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等,也被称为毁损性烧伤,发生在四肢较多,情况较为危急,遇到这类情况,赶紧打120吧。

    2.  一般性的烧伤处理

    对于一般性的烧伤,处理时要牢记这5个字:冲、脱、泡、盖、送。

    • 冲:将烫伤部位用干净流动的冷水冲洗,可减轻疼痛,并能冲洗掉伤口上的异物,但要注意水流不宜过急,也不要选择冰水;
    • 脱:小心地脱去衣物。如果有粘连,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不要强行剥去衣物,以免弄破水泡;
    • 泡:疼痛明显的话,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 盖:使用干净纱布或棉布覆盖伤口,可以减少外界污染物的感染和刺激,保持创口清洁;
    • 送:如果烧烫面积较大,或者病情较严重,要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在家处理,像上面提到的三级和四级烧烫伤就要立即送医治疗了。二级烧烫伤,如果面积较大也需要送医进行治疗。一级烧烫伤并不严重,可按照前文提到的冲、脱、泡三种方法并配合简单的烧烫伤药物自行处理。

    还需要提醒各位家长:有些民间的小偏方是万万不可取的。不要在烧烫伤部位涂抹酱油、牙膏、锅灰、风油精或其他有色物质,这样做非但没有治疗效果,还会引起感染,同时也会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孩子的皮肤尤其娇嫩,更不适合涂抹此类物质。

    当孩子不小心发生烧烫伤时,家长朋友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最好还是马上去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和评估,进行科学的治疗,这样才是最安全保险的处理方法。

  • 小孩偏头痛可以吃止痛药。小孩偏头痛治疗中,止痛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治疗。但是不推荐使用成瘾性较强的阿片类药物,以免对小孩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较严重的偏头痛还可以曲普坦类药物,比如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偏头痛是常见的反复发作局部性头痛,以中青年女性人群较为多见,儿童较为少见,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以及用药加以控制。所以建议有偏头痛的小孩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不建议擅自用药,以上用药遵医嘱。

  • 作者:王飞

    睡眠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睡觉,宝宝和大人都是一样的,睡眠质量好的宝宝自然长得就好,不过宝宝在睡觉的时候父母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宝宝还比较小,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舒服的时候需要父母去观察。那么宝宝睡觉时体温升高是有病吗?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宝宝睡眠时的体温。

    1、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睡觉的时候体温都会升高,但是体温升高是有一定标准值的,宝宝白天运动量很大,就会产生很多的热量,机体无法将多余的热量排出去,就会在宝宝体内积聚,宝宝夜间睡眠体温能达到38度左右,入睡大概1到2个小时之后就会出汗,这是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2、宝宝睡觉的温度到底是多少呢?当宝宝睡觉进入后半夜的时候,睡觉的体温就会保持在正常的温度范围,36.5度到37.5度是比较正常的,如果宝宝在后半夜进入深睡眠的时候依旧大量出汗,说明宝宝有了疾病。

    3、宝宝睡觉时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最佳的温度应该是20度到25度,温度太高宝宝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温度太低就会被冻醒,保证空气当中的湿度,让宝宝的鼻腔不会太过干燥,宝宝睡觉之前可以营造睡觉的氛围,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讲讲睡前故事,帮助宝宝培养睡觉的情绪,让宝宝能独立的睡眠,养成单独睡觉的习惯,不会依赖于父母。

    我们上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宝宝睡觉时体温会不会升高的问题,宝宝睡觉的时候温度会有所上升,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宝宝睡眠的质量,但是如果宝宝深度睡眠之后,温度会持续的上升,而且会大量的流汗,这可能是某些疾病造成的,家长不能掉以轻心,让宝宝睡得好睡得更踏实,最好是注意宝宝睡眠的环境和温度。

  •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由痢疾杆菌引起。

    痢疾杆菌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患者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感染痢疾后,患者会出现急性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治疗痢疾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如氧氟沙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安全也是预防痢疾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治疗痢疾,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病情加重。

    痢疾是一种可防可控的传染病,只要我们加强预防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就能有效降低痢疾的发病率。

  •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对抗敏感细菌感染的得力助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各种细菌感染,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呼吸系统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无论是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还是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都能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其次,泌尿系统感染也是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应用领域之一。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疾病,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都能发挥其抗菌作用,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在生殖系统感染方面,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同样表现出色。急性前列腺炎、急性副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等疾病,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都能为患者带来福音。

    此外,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等方面也有显著疗效。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都能提供有效的治疗。

    在用法用量方面,成人每日0.2g-0.3g,分2-3次口服。病情较重者,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0.6g,分3次口服。可根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需注意观察自身病情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之,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在日常生活中,如遇到相关疾病,患者可考虑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

  • 大暑,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高温闷热,雷雨频繁,这期间,人体容易心气亏耗,脾胃疾病也进入高发期。

    食欲不振是夏季常见的现象。尤其在三伏天,人们常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等症状。中医认为,食欲不振与脾胃受凉有关。

    为了改善夏季食欲不振,首先要祛除脾胃的寒气。罗增刚教授建议,夏季可以多食用粥。粥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等度暑粥,都具有补气消暑、健脾养胃的功效。

    除了粥,生姜也是夏季开胃的好食材。生姜不仅可以去除腥味,还具有杀菌、祛寒的作用。在烹饪过程中加入姜丝,或者制作姜汤、姜粥,都是祛湿开胃的好方法。

    夏季贪吃冰镇食物、烧烤等,容易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引发腹痛、腹泻等肠胃问题。建议适量食用,避免过度刺激胃肠道。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烂变质,路边摊、烧烤摊等食品卫生难以保证。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就餐,避免食用不新鲜的食物。

    情绪波动也与肠胃健康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情绪不畅会导致气血逆乱,影响脾胃功能。因此,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有利于肠胃健康。

    预防和治疗胃肠病,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适量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

  • 我家宝宝最近出现了拉稀的情况,每次吃奶都会拉。我很着急,于是决定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分析,医生建议口服益生菌调节,同时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尿量和大便情况,每周测量体重。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大便特别稀,可以口服蒙脱石散,必要时复查大便常规。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到很温暖,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在一周后复诊。

  • 痢疾,这种看似平常的肠道传染病,却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它全年都可能发生,尤其在夏季和秋季,更是流行季节。痢疾的典型症状是腹泻、腹痛和发热,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便血。那么,痢疾便血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感染了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是一种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细菌,它主要侵犯人体的肠道。当人们摄入了含有痢疾杆菌的食物或水后,细菌就会在肠道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腹泻、腹痛和发热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痢疾便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肠道黏膜受损。当肠道黏膜受损后,血液就会渗入肠道内容物中,形成血便。这种便血通常是鲜红色的,有时甚至呈暗红色或黑色。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痢疾杆菌,缓解病情。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加速康复。

    为了预防痢疾,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和水。此外,接种痢疾疫苗也是预防痢疾的有效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关注以下方面,以降低患痢疾的风险: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
    • 不食用不洁的食物和水。
    • 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品分开处理。
    • 避免与痢疾患者密切接触。
    • 接种痢疾疫苗。

    总之,了解痢疾便血的原因,掌握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痢疾这种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期,尤其是婴幼儿更容易受到侵袭。近日,我院儿科就接诊了一位名叫小欢欢的宝宝,他因反复腹泻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小欢欢今年12个月大,半月前开始出现腹泻症状。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有白细胞和红细胞,经过3天的输液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然而,没过多久,小欢欢又开始腹泻,妈妈再次带他去医院治疗,如此反复了近半个月。最终,医生诊断小欢欢患上了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手等途径传播。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肠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腹泻初期,大便呈软便、糊状或水状,很快就会出现具有痢疾特征的脓血便。患儿排便次数增多,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感。部分患儿还会出现中毒性菌痢,表现为高热、精神差、脸色灰白等,病情危重。

      为了预防细菌性痢疾,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餐具要经常消毒,妥善存放。

      2. 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手部卫生。

      3. 给孩子吃的瓜果要彻底清洗,最好去皮后再食用。

      4. 夏季食物容易变质,最好现做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

      5. 孩子的衣物、玩具等要勤洗勤晒,保持清洁卫生。

      6. 照料者在喂食前要洗手,避免口对口喂食。

      7. 家庭要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苍蝇叮咬。

      如果孩子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病情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

  •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医生助理很快与患者联系,了解病情并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建议。问诊已经开始,专业医生将持续关注并提供治疗建议,让患者获得及时的医疗帮助。

    患者描述了宝宝的症状和用药情况,得到了主任助理的耐心倾听。医生助理将这些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并承诺将会帮助联系主任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疗建议。

    主任医生很快给出了诊断,确认为细菌性肠炎和痢疾。医生对于用药建议也非常耐心地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头孢克肟、思密达和益生菌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医生还在诊疗建议中提到了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和观察病情的方法,以及对于进一步恶化症状的处理建议。患者也得到了对于合生元益生菌和猴耳环消炎颗粒的用药建议。

    在医生的询问下,患者提供了宝宝的体重信息,并得到了头孢克肟的用药剂量和用法的详细说明。患者也询问了头孢克肟是否为处方药的问题,获得了专业医生的解答和建议。

    最后,医生提出了对于宝宝用药前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包括用药禁忌和用药方法的注意事项。医生还要求患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 白痢饮食保健

    白痢,又称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以下是一些关于白痢饮食保健的注意事项。

    一、白痢的饮食原则

    1. 禁食期:白痢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此时应禁食,以减轻肠道负担。禁食时间一般为1-2天,具体根据病情而定。

    2. 清淡流质饮食:禁食期结束后,患者应逐渐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稀藕粉、蒸蛋羹、蛋花汤等,以减轻肠道刺激。

    3. 低脂少渣半流食:病情进一步好转后,可改为低脂少渣半流食。如白米粥、细挂面、薄面片、烤面包等。

    4. 少渣软饭:恢复期可用少渣软饭,但需注意不要食用粗粮、豆类及含纤维高的蔬菜和水果。

    二、白痢食疗方

    1. 黄芩、黄柏、炒地榆、炒仙鹤草各15克,炒山楂、炒麦芽各30克,车前草10克,白术30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完。

    2. 炒白术、炒山药各30克,赤石脂20克,罂粟壳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3. 石榴皮、地榆各5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4. 猪苦胆一个,绿豆适量。将绿豆装入苦胆内,待胆汁浸入绿豆后倒出,阴于口服,每日两次,每次10粒。

    5. 生姜9克、鸡蛋 1枚。生姜捣碎打入鸡蛋相和蒸熟,空腹顿服,日 2次。

    三、白痢饮食禁忌

    1. 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咖啡等。

    2. 忌生冷、坚硬、粗糙的食物,如生蔬菜、水果、坚果等。

    3. 忌牛奶、豆浆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

    4. 忌暴饮暴食,以免加重病情。

    四、白痢的预防

    1.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 食用新鲜、卫生的食品。

    3. 避免与白痢患者密切接触。

    4. 接种白痢疫苗。

    五、白痢的就医指南

    1. 如出现白痢症状,应及时就医。

    2. 就医时,需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症状、病史等信息。

    3. 遵医嘱进行治疗。

  • 七月的重庆南岸区,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了病房,让人感到温暖。宝宝从北京来到这里,却因为拉稀让家人十分担忧。经过一番询问,蒙脱石散的治疗并没有见效,宝宝的症状依然存在。在这时,一位医生走进了病房,面带微笑,询问了宝宝的病情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医生细心地询问宝宝的病史,耐心地倾听家人的描述,对病情做出了准确的判断。通过沟通,医生发现宝宝可能是水土不服,建议服用益生菌。同时,医生还为宝宝选择了金双歧作为辅助治疗,详细解释了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经过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宝宝的症状逐渐好转,家人也感到欣慰。医生的耐心、细心和专业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不仅关注病情,更注重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在这个温馨的病房里,医生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 细菌性痢疾,又称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这种疾病全年均有发生,尤其在夏秋季节更容易流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毒血症状、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幸运的是,细菌性痢疾是可以治愈的。在发病初期,及时隔离消化道并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是关键。根据药敏试验和大便培养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等)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至关重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医院通常设有感染科或消化内科,患者可以前往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