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的危害你必须要了解

糖尿病的危害你必须要了解
发表人:赵永壮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并发症:

  • 截肢的病人中糖尿病是正常人的 4 倍。
  • 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乳酸中毒,可能危及生命。
  • 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可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脑老化及痴呆。
  • 可造成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 2 一 4 倍。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如手足麻木、蚁走感。
  • 糖尿病眼部病变,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造成失明。
  • 糖尿病和脂质代谢也有关系,可能造成脂质代谢的异常。
  • 糖尿病肾病,后期出现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 糖尿病足的发生,还可出现感染、伤口不愈合等一些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是一个糖尿病家族的人,家里的亲戚,记不清已经有几个人因糖尿病并发症而过世了,就连我的师母也因糖尿病被截肢,最后也是因为这个病去世,因此糖尿病早早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


    2020年,我居然还是没有逃脱糖尿病的魔爪,我茫然失措,害怕、恐惧让我终日惶惶不安,今天担心这样,明天担心那样,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几乎感觉自己已经面临死亡一般。


    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很多糖友,这也让我从此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居然那么多糖友活得好好的。


    后来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让我顿时茅塞顿开,心情好了很多,从此,我也终于懂得了糖尿病虽意味终身与它相伴,但是只要能控好糖,避免并发症发生,我们也可以与病共存,快乐生活。在这里我结合一年多学习实践体会,与糖友一起分享我的控糖经验!

     


    1、学会了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熬夜、久坐是我几十年工作形成的习惯,学习后得知这些行为会导致我们的血糖波动大,抵抗力下降 ,影响病情稳定, 必须要彻底改掉,我努力地改掉这些不良习惯,现在基本上约定晚上十点睡觉 ,平时多运动,至少每天三次运动,甚至在家看电视、聊天都在运动。


    2、坚持每天学习。


    我每天必会看一些糖尿病文章,有一些不够明白的还会反复学习呢,力求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办法、运动方法,学会了很多糖友餐的搭配与制作,也学会了较多的运动方式。


    3、坚持每天定期监控血糖。


    通过监测了解每一天自己的血糖状况,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在稳定状态。

     


    4、坚持“管住嘴”。


    科学合理饮食不容忽视——控制热量、按时吃饭、慢嚼细咽、食物多样性是稳糖的保障。现在我也改掉了过去饮食坏习惯——暴饮暴食、酗酒、喝高汤、吃高糖、高热、高油食物等坏习惯。


    无论是平日还是节日,自己的饮食都是精心设计的,坚持做到了“三少一多”——少糖少盐少脂多品种,绝大部分时间每天食物达到十多种甚至二十多种。现在为了更好的控糖,我学会了新的食物搭配法,如杂粮饭,在米饭中加入各种豆类、杂粮让起升糖慢,混搭菜——几样菜一起煮,可以减少油和盐的用量,吃饭顺序基本按照:汤——蔬菜——肉——主食(少量配菜)。


    买了食物称以后,经常将吃的食物过称,测血糖,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吃什么、吃多少,血糖保持得好。还经常进行食物测评,记录下来什么食物可以吃多少量,为以后吃东西懂得一个合适的量。


    5 、坚持“迈开腿”。


    曾经的“懒动虫”如今每天基本坚持“三段式锻炼法”。而且锻炼的地点、内容都是多样化的,因地制宜,确保锻炼的时间、运动量达标。


    6、坚持早睡早起。


    过去是熬夜王,不过12点不睡觉,甚至2—3点或通宵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为了控好糖,现在晚上10:00前睡觉,基本上保证8小时/天。


    7、保持乐观心态。


    不良情绪会刺激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经常出去跳舞、散步、旅游、聚会,开心每一天。


    曾经我也是美食狂、懒动虫、熬夜王,不知不觉成了“三高”人,后来通过学习、交流、实践让我有了巨大改变,如今,我已从“糖尿病”的“阴霾”中走出来了,自觉严格坚持以上几条规范自己,血糖控制也比较好,基本各项指标都达标了,自从病情控制好以后,人也开朗活泼了许多,轻松、开心每一天!


    2020年我开始了我“新的人生路”,我研究新美食,创新我的控糖“新美食”,我积极运动,是朋友圈的打卡达人,我坚持过自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让我的血糖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希望糖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并且为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糖人!

  •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都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那么,哪一种降血糖的速度更快呢?其实,药物并没有好与坏之分,但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这两种药物降糖的作用机理不同,很难去说哪种降血糖更快,患者应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


    下面将与你一一细说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想必您看完后会心中有数吧。

     


    二甲双胍


    大多数人糖尿病人对二甲双胍都很熟悉,二甲双胍,是非常经典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也是国际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甚至一些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服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作用


    二甲双胍,主要是可以抑制肝糖原输出,同时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它不需要依赖胰岛细胞功能,所以2型跟1型糖尿病均可用。


    主要适用人群


    二甲双胍适用于通过饮食或者运动调理不能很好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也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尤其适用于体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可与其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应用,也可以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减轻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


    用法用量


    根据糖尿病治疗指南,二甲双胍的常规剂量可以为1g,2次/天。


    但具体用量,还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年龄、体重等具体情况来定。


    常见副作用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口干、口苦、金属胃、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增加药物剂量,停药后不适症状往往可自行缓解。


    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等。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也可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但极少引发贫血。


    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容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尤其是在肝肾功能受损、心功能不全、缺氧的状态下。二甲双胍本身不会伤肝或伤肾,但肾功能不好的时候会影响药物的排泄,或会导致药物的蓄积或者乳酸酸中毒等问题,所以不太适合肾功能不全的情况。

     


    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作用


    阿卡波糖片,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壁细胞和寡糖竞争,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使肠道延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餐后血糖的升高。


    通俗点说,就是阿卡波糖能够抑制或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一个人餐后血糖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也就是米饭、馒头等主食的摄入量。所以阿卡波糖主要是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


    主要适用人群


    阿卡波糖片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升高者。


    用法用量


    用餐前即可正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一般一日3次,每次1片。具体用量还需听从医嘱。


    常与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合用。一般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可以减轻肠道的副反应。


    常见副作用


    主要副作用是胃肠胀气、排气增多、肝酶升高、肠鸣音、皮疹或荨麻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阿卡波糖后,患者出现了低血糖,不能通过进食碳水化合物来纠正,而是要喝甜饮料或者直接口服葡萄糖。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主要是降糖的作用机理不同,所以也很难说哪种降糖速度快,患者需要根据身体情况及血糖情况来进行选择,下面再具体来对比一下。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


    作用机理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


    阿卡波糖:通过延缓糖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适合人群


    二甲双胍:适合于糖尿病伴有肥胖者。如空腹血糖升高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时升高的患者;肝肾功能较好而BMI又高的青壮年,建议用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适合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如单纯性的餐后血糖升高;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的人群,建议用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都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降糖药物,都属于一线药物,两者可以联合使用,并无好坏之分,也没有降糖速度的快与慢的区别。


    因为这两个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有所差异的,建议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虽然二甲双胍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但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胃肠道问题、食欲减退、乳酸酸中毒、肝功能异常、维生素 B12 缺乏等。

    1.胃肠道问题:

    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和胃灼热感,通常这些症状在开始治疗时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轻或消失;

    2.食欲减退:

    部分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后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导致食量减少;

    3.乳酸酸中毒:

    二甲双胍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乳酸酸中毒,尽管这种情况相对罕见,但可能会在肾功能受损或药物滥用时发生。乳酸酸中毒可能导致肌肉痛、呼吸困难、心悸和意识丧失等症状,属于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4.肝功能异常:

    二甲双胍在个别患者中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在有肝疾病史或饮酒过量的人群中;

    5.维生素 B12 缺乏: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进而引发维生素 B12 缺乏。维生素 B12 缺乏可导致贫血、神经系统问题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如果正在使用二甲双胍并身体出现不适,应咨询医生,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提供适当的建议。

  • 现在的生活条件虽然要比之前好很多,但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了,特别是对于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很多年轻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许细心的人已经发现,很多年轻人在工作时总是无精打采,总是犯困。造成这种现象,大多数都和这3种原因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血糖过高

     

    一般比较常见的是老人的血糖可能会高一些,所以老人一般比较嗜睡,特别是刚刚吃完饭后,总会睡一会儿。如果年轻人也有这些症状,需要注意了。人体的血糖如果过高话,是会影响到全身的代谢系统,并且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有头晕犯困的症状。严重的可能会患有糖尿病。

      
    作息不规律

     

    这种原因或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比较喜欢熬夜。有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也有的纯粹是已经养成了熬夜的习惯,每天玩手机或者玩电脑到深夜。没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工作时犯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说,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想每天高效率的工作,充足的睡眠是少不了的。并且,如果长期熬夜或者说作息不规律的话,可能会诱发多种疾病。

      
    饮食不规律

     

    可能会有人比较好奇了,饮食不规律,为什么会造成犯困呢?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们人体每天需要的营养,基本上都是从一日三餐中摄取。如果饮食不规律,经常吃一些没有营养的食物,或者不按时吃饭的话,会影响到人体对营养和能力的摄取。长期如此的话,很容易造成身体营养不良,每天无精打采。严重的话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每天工作犯困怎么办?

     

    如果每天工作时犯困,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会造成很大的营养。想要有效的改善,应该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上开始做起。饮食上,每日一日三餐要正常按时吃,特别是每天早晨要多吃一些含有高蛋白的食物。而晚饭要在睡觉前3个小时吃,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睡眠。

     

     

    生活上,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运动,如果工作较忙,每天抽出10分钟至20分钟即可,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跳绳、平板支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长期坚持下去,你的状态会得到有效改善。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因为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造成了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不仅每天工作时犯困,甚至给身体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这不仅让每天的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想有一个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 如果血糖测试晚了二十分钟,通常不会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但确切的影响取决于的血糖水平是否稳定以及血糖控制目标。

    对于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人来说,晚了二十分钟可能只会产生轻微的影响,因为血糖水平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如果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很严格,即使是轻微的偏差也可能对的治疗计划产生影响。

    如果担心测试时间的偏差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建议在下次测试时尽量遵守准确的时间安排,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测试。

  • 糖尿病人需要保持血糖稳定,这里的“稳定”指的不仅是要控制高血糖,还要提防低血糖,有时候,低血糖的危害甚至高过高血糖!


    下面分享3名糖尿病友与低血糖的故事,希望糖尿病人引起重视,防范低血糖的发生。

     


    叙述人:老侯,老妈发生低血糖,突然人事不省!


    最初知道低血糖,还是我送妈妈上了救护车,在去抢救的途中听医生说起的。


    我和老妈都患有糖尿病,她已经有二十多年病程了,有一次,因为带孙女出去玩,就忘了及时吃东西了,后来她回忆说就是感觉心慌,手发抖,那时候还没人注意到她的不对劲,突然就倒地不起,一下子人事不省了!


    当时我跟老婆都慌了手脚,急忙打了120电话,等到救护车来了,七手八脚把她送了医院,路上医生了解了一下我妈的情况,就说很有可能是低血糖了。


    接到医院经过检查后,立即注射了高渗葡萄糖,没多久,老妈就苏醒了过来,后来医生说,她这是低血糖出现的昏迷,以后一定要特别注意点。


    我也有糖尿病,自从我开始进行胰岛素治疗后,内分泌医生反复嘱咐我,平时重视对血糖的监控,并告诉我低血糖的一些通常表现,以及基本的处理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我也发生过几次低血糖,时间大多发生在运动期间和夜间睡前,典型症状是强烈饥饿感,浑身冒冷汗,心慌,心跳加快等。遇到此种状况,如果在家里,不要犹豫,应该尽量及时测血糖,确认低血糖后,可以以加餐形式,吃点水果、饼干、馒头等;如果在外面,就可以吃点随身携带的水果糖或饼干,并适当休息一下。


    为了防止出现低血糖,我结合自身体质状况,总结了一些防治方法:


    避免剧烈运动,运动以步行为主;长时间外出时,准备充分食物以便急需,短时间则随身携带几颗水果糖备用;家里常备一点水果、糖果、蜂蜜等。另外,也不要过分控制饮食,掌握好度。

     

    叙述人:小美。下班回家途中,突然发生低血糖!


    我很少会发生低血糖,但有一次真是记忆犹新。


    在刚确诊糖尿病的时候,因为血糖比较高,医生建议我用胰岛素治疗,让自己身体的胰岛功能可以休息休息,出院以后,我每天注射12个单位,每天按时吃饭打针。


    因为并不了解糖尿病,也没有相关的经历,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的习惯,结果那一天,下班晚了,没有吃东西。


    我跟几个同事刚走出公司门口,就觉得一阵阵头晕,四肢无力发抖,心慌饥饿的感觉袭来,同事们看到我这个样子,赶紧把我扶着,坐在了靠背椅子上,她把随身携带的巧克力剥开,让我赶紧吃了下去,又拿了一块饼干,我也吃了。


    真的好神奇!吃完以后,靠在那里坐了一会儿,那种心慌手抖的感觉,就明显减轻了,我很好奇,为啥这名同事似乎很懂这些事情的样子,后来一问才知道,她妈妈是是内分泌科的医生,对于糖尿病,她妈妈简直太了解了。


    知道这件事以后,我还特意买了好些水果,一是感谢这名同事,另外一方面,主要是去请教糖尿病的知识跟控糖的一些方法,她妈妈也十分热情,还留我吃了一顿饭,并教给了我许多经验,我真的很感谢他们。


    我总结了下,为了避免出现低血糖,糖友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按时吃饭,无论多忙都要吃饭。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不要挑食,荤素搭配。


    随身携带巧克力等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赶紧吃。


    少食多餐,多运动,每顿吃7成饱,保证食物多样性。

     

    忌烟酒:酒精、咖啡因、抽烟等,都可能加重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是不能忽略的一种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的治疗。


    叙述人:杨杨。正月聚餐刚上桌,突然感觉头晕,眼前一黑晕了


    说到低血糖,不由得想起我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是2015年正月里的一天,家里同龄的一些亲戚相约去附近聚会郊游,玩了整整一个上午,中午快一点的时候,才到了饭店,准备吃饭。


    结果我刚在餐桌边坐定,突然感觉头晕,冒虚汗,浑身没劲,一会就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大约过了几秒钟,我在家人的大声呼喊声中,才慢慢地恢复知觉。


    这时我发现自己躺在餐厅的地板上,旁边是我叔叔,他正拿着碗,小心翼翼地给我喂糖开水呢,事后家里人告诉我,当时我脸色煞白,突然从餐椅上滑到了地上,可把他们吓坏了!幸好我叔叔有经验,说这很可能是低血糖了。


    众人赶紧喊了服务员,给我准备好了糖开水,让我喝了下去,这才把我从晕厥中救了回来。自此以后,我每天都随身携带几颗糖果,以防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得了糖尿病以后,尤其注意预防低血糖,因为那次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了。

  • 糖尿病可怕吗?既可怕又不可怕。


    经常在后台看到糖尿病友留言说,科技这么发达,为啥就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技术呢?


    其实糖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跟他们对糖尿病的了解太少有关,如果清楚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等相关的知识,一般就能了解其中的缘由,了解治愈糖尿病的难度,了解并发症的可怕。


    大部分的糖尿病友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何谓慢性病?通俗点说,就是长期患有而且很不容易治愈的疾病,比如我们很熟悉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等,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终身调理的疾病。


    虽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害也很大,但跟糖尿病相比,似乎就显得没有“突出”了。

     


    糖尿病可怕吗?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它基本不会像癌症一样,等到发现的时候,大多是中晚期,生命就只剩下了倒计时。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胰岛功能受损,身体存在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变差,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正常人因为胰岛功能正常,血糖总是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但糖尿病人因为胰岛功能受损,与正常人相比,很可能会出现高血糖、低血糖等等血糖波动大的情况。


    而过高或者过低的血糖,对于身体的伤害都是比较大的,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那么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各种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重时可以危及生命,而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以致残!


    目前已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达一百多种!对心脏、脑部、眼部、肾脏、脚部和身体其它各个器官都会造成损害。


    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等。


    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等。


    所以可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控制不好,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不论您是否已经确诊糖尿病,都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来防治糖尿病的。


    预防糖尿病,不妨做好以下几点: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均衡营养,坚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


    保持运动的好习惯,运动对于身体的益处不用多说,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平日要避免久坐不动,要控制体重,每周至少坚持5次左右的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走路、慢跑、打球等等都是可以的,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就好。


    保持精神愉悦,现在的人压力大,加班也多,难免会比较浮躁郁闷,要学会劳逸结合,多给自己找一点小乐趣,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于身体也是很有益处的。

     

    建议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一年最少监测2-3次血糖。对于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肥胖、久坐不动等等人群,也可以定期监测一下血糖。


    总之,健康正常人群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预防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稳定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也可以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到来时间。


    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那么,糖尿病就是很可怕的一种疾病,它会引起多种急性、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身心的伤害。

  • 糖尿病眼病,也被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它是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失明。因此,对于得了糖尿病眼病该怎么办,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通常是随着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发展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做好日常的血糖控制,这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眼病的关键。

    其次,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得了糖尿病眼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目前,糖尿病眼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是通过烧灼病变的视网膜组织,阻止其进一步恶化。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注射药物,抑制异常血管的生长。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糖尿病眼病,如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积血等。

    在治疗的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心理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糖尿病眼病,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有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患者应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亲友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得了糖尿病眼病,我们要做好血糖控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眼病,保护我们的视力。

  • 京东健康执业药师冯晓琪编辑,王艳萍审核

    每年的 1114 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目前约有 5 千万糖尿病患者,且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控糖?京东健康药师团队带您了解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1. 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是由血中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导致的血糖过高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一般和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有关。

    2.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常见分类为: 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3. 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中老年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吸烟者、日常生活中缺乏运动者等。

    4.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引发各种器官病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常见并发症有:

    1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乳酸型酸中毒。

    2 )慢性并发症: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骨关节病、糖尿病口腔疾病。

    3 )伴发病及感染:低血糖症、代谢综合征、勃起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

    4 )心理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等。

     

    5.常用降糖药

    分类

    药物类型

    代表药物名称

    特点

    口服降糖类

    双胍类

    二甲双胍

    II型糖尿病首选降糖药,抑制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增加糖酵解;适合肥胖型患者。

    α -葡萄糖甘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降低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可降低空腹血糖,对餐后血糖也有作用,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适合中轻度肾功不全者。

    二肽基肽酶 -4抑制剂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

    较少发生低血糖。

    钠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除了降糖,对于有肾脏、心血管功能保护作用。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一般一天只需要服用 1次,但会促进体重增加。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吸收快、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既可降低空腹血糖,又可降低餐后血糖;适合中轻度肾功不全者。

    中成药类

    津力达颗粒

    用于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消渴丸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中西结合,含格列本脲。

    通脉降糖胶囊

    用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所致的糖尿病。

    参花消渴茶

    适用于 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肾气不足证。

    金芪降糖片

    用于消渴病气虚内热证。

    振源胶囊

    益气通脉,宁心安神,生津止渴。

    注射类

    胰岛素类

    门冬胰岛素 30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等

    起效快,用于 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不适合口服降糖药或口服效果不佳的人群。

    GLP-1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

    降低餐后血糖和体重。

      用药提示:

    1 )孕期、备孕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请在医生及药师指导下使用。

    2 )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处方药遵医嘱使用),避免重复用药,超剂量、次数用药,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6. 日常注意事项

    1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 3-6 个月减轻体重 5%-10% 。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达到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2 )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以全谷物或杂豆类替代 1/3 精白米、面等主食。

    3 )适量运动: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 150 min ,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4 )戒烟戒酒:科学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酒。有饮酒习惯的应当戒酒。

    5 )定期体检:建议所有年龄≥ 35 岁伴有危险因素的成年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出现疑似症状或新增危险因素(如体重增加)时应尽早进行。

    资料参考来源:

    [1]2 型糖尿病管理专家共识》( 2023 版);
    [2]ADA 糖尿病诊疗标准》( 2023 版);
    [3]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4] 糖尿病中医诊疗指南;

     

     

  • 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结肠癌晚期会有腹部肿块、肠梗阻、全身症状,直肠癌晚期会有癌肿破溃出血、肠腔狭窄、转移远处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一、结肠癌

    • 腹部肿块:结肠癌的肿块多为瘤体本身,也可能是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
    • 肠梗阻:结肠癌晚期可表现为慢性低位不完全肠梗阻,患者会有腹胀、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
    • 全身症状:结肠癌晚期可能有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患者有贫血、消瘦、乏力、低热、肝大、黄疸、水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

    二、直肠癌

    • 癌肿破溃出血:直肠癌晚期患者有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甚至有脓血便。
    • 肠腔狭窄:癌肿侵犯致肠管狭窄,直肠癌晚期有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不全性肠梗阻的表现。
    • 转移远处器官:直肠癌晚期一般会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远处器官,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侵犯阴道可有阴道异常分泌物,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性疼痛。

    结肠癌和直肠癌晚期的症状比较多,伴随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 牙齿与身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身体出现不适,牙齿往往会发出预警信号。因此,当牙齿出现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牙齿本身的病变,还要警惕身体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

    1. 牙龈出血与肝脏病变

    牙龈出血是常见的口腔问题,除了牙周炎等原因外,还可能与肝脏病变有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牙龈出血、鼻子出血、月经过多等症状。因此,当出现牙龈出血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肝脏疾病。

    2. 牙齿磨动与情绪紧张

    磨牙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能与肠胃道寄生虫、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寄生虫的毒素会刺激神经,导致神经兴奋,从而引发磨牙。此外,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磨牙。因此,改善情绪、放松身心是预防和治疗磨牙的关键。

    3. 牙齿松动与骨质疏松

    牙齿松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状态逐渐下降,骨密度降低,导致牙齿支撑力下降,从而出现牙齿松动。因此,补充钙质、进行适当的锻炼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4. 牙齿变长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牙齿变长的现象,这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病等因素有关。高血糖会损害口腔黏膜,导致牙周病和龋齿等口腔问题,进而导致牙齿变长。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问题。

    5. 牙齿肿痛与胃热火

    牙齿肿痛可能与胃热火有关。胃热火是指胃火过旺,表现为口渴、便秘、恶心、腹胀等症状。胃热火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充血、牙齿肿痛。因此,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缓解胃热火。

    6. 牙齿异味与心脏健康

    牙齿异味可能与心脏健康有关。牙菌斑是导致牙齿异味的主要原因,而牙菌斑会导致牙龈炎,引发免疫反应,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因此,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牙菌斑,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的。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饮食管理。

    那么,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零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每天应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

    2. 控制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可以选择低热量、低糖分的零食,如水果、坚果、蔬菜等。

    3. 避免高糖食物: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

    4. 注意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添加剂,如糖精、甜蜜素等,也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添加剂或低添加剂的食品。

    5. 适量饮水: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降低血糖。但应注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按时用餐:按时用餐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长时间不吃东西或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3.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用药。

    4.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启动,标志着我国医疗行业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医院以实体医院为依托,打通医疗服务全流程,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在线复诊、在线处方、药品配送、慢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通过这些技术,互联网医院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实时共享,医生可以远程诊断、治疗患者,大大提高了医疗效率。

    互联网医院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诸多便利。患者可以在家中在线咨询医生,无需排队等候;医生可以通过远程会诊,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药品配送上门,患者无需亲自前往药房取药。

    除了为患者提供便利,互联网医院还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可以下沉到基层,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只是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患者格外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饮食原则,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预防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

    一、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饮食原则:

    1.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和活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过量摄入热量。

    2. 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

    3. 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对维持患者营养和身体机能至关重要,但应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增加肝肾负担。

    4. 限制脂肪摄入: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血脂,加重病情,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

    5. 充足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肠道功能,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6. 适量摄入水分: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加重病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7.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血糖控制,患者应避免饮酒。

    8. 避免食用易发酵的食物:易发酵的食物容易产生乳酸,加重病情,患者应避免食用。

    9.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饮食建议:

    1. 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苹果、梨子等。

    2. 控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豆腐等,避免过量摄入。

    3. 适量摄入脂肪: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

    4.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6. 注意食物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等。

    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预防措施:

    1. 积极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4. 保持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

  •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主要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首先,胃轻瘫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之一。胃轻瘫表现为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此外,尿潴留也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排尿困难或排尿能力丧失。体位性低血压也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患者在站立时会出现眩晕,严重时甚至晕倒。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变化,表现为平躺和站立时心率差异明显。男性阳痿也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方面,胃轻瘫可使用胃动力药物,心律失常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此外,患者还需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减少每顿饭的摄入量,提倡少吃多餐,增加排尿动作,锻炼膀胱肌肉,以改善排尿症状。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缓慢站立,避免血压突然下降导致晕厥。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高热量食物和高糖食物,控制脂肪摄入,以预防疾病反复发作。适量运动也能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对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患者应坚持每天至少锻炼半小时,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以改善身体不适症状。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治疗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努力。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手麻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夜间睡眠时,很多人会经历手麻的情况。这种现象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姿势不当导致神经压迫**: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侧睡时手部弯曲,或者仰睡时手臂压在身下,都可能导致神经受到压迫,进而引起手麻。

    2. **局部软组织损伤**:运动过度或受到外伤,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进而引发手麻。

    3. **颈椎疾病**:颈椎病是引起手麻的常见原因之一。颈椎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都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手麻。

    4.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炎症,影响神经和血管,进而引起手麻。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麻、疼痛等症状。

    针对手麻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改善睡眠姿势、避免局部软组织损伤、治疗颈椎病等。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缓解手麻症状。

  • 双下肢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是导致双下肢肌无力的主要原因。

    一、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髓受到外力撞击、压迫或撕裂等损伤,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常见的脊髓损伤原因包括车祸、跌倒、运动损伤等。脊髓损伤会导致双下肢感觉减退、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完全瘫痪。

    二、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撕裂或炎症等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原因包括糖尿病、重金属中毒、感染等。周围神经损伤会导致双下肢感觉异常、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三、其他原因

    除了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外,以下原因也可能导致双下肢肌无力:

    1.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双下肢无力。

    2. 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双下肢无力。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肌肉无力。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肌无力。

    四、诊断与治疗

    双下肢肌无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腰椎核磁共振、肌电图等。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脊髓损伤需要手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需要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五、预防与保养

    预防双下肢肌无力的关键在于预防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注意安全,避免车祸、跌倒等意外事故。

    2. 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3.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4. 适量运动,增强肌肉力量。

    5.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这种曾经被认为是“富贵病”的疾病,如今已经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白领阶层,他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本文将探讨办公室白领为何容易患糖尿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82亿。

    那么,为什么办公室白领容易患糖尿病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工作压力大:白领阶层的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导致身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容易引发糖尿病。

    2.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白领阶层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饮食健康,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进而引发糖尿病。

    3. 缺乏运动:白领阶层的工作性质使得他们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导致身体代谢减慢,容易引发糖尿病。

    4.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的早期迹象。

    3.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4. 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办公室白领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减重手术成为越来越多肥胖患者的选择。

    33岁的胡先生(化名)身高173cm,体重近400斤,堪称“第一胖”。他尝试过多种减肥方法,但效果不佳。为了摆脱肥胖的困扰,他来到了中山医院寻求帮助。

    中山医院代谢手术团队为胡先生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他除了肥胖外,还存在高血压、心律失常、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

    手术过程中,医生采用了特殊的器械和技巧,成功完成了减重手术。术后,胡先生恢复良好,术后1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3天开始进食流质。

    减重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体重,还能改善多种慢性疾病。目前,减重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肥胖症和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山医院代谢手术团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众多肥胖患者带来了希望。他们不仅关注手术本身,还注重术后康复和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实现健康生活。

  • 老年生活,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子孙绕膝,欢声笑语,出游畅快。然而,对于一些缺乏关爱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却陷入了抑郁的泥沼。老年抑郁症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更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那么,老年抑郁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本文将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多方面为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疾病因素:慢性病诱发抑郁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成为常见困扰。这些疾病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更让他们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长期服药、定期复诊、病情反复,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情绪低落,甚至患上抑郁症。

    二、心理因素:退休、丧偶等心理落差

    退休后,老年人面临着角色转变、社交圈缩小、经济收入减少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冲击。此外,丧偶、亲人离世等不幸事件也会让老年人感到孤独、无助,进而诱发抑郁症。

    三、社会因素:社会支持不足

    社会支持是老年人应对压力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老年人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家庭关系紧张、邻里关系冷漠、社区服务不足等,都可能导致老年人陷入抑郁情绪。

    四、预防与治疗:关爱老年人,远离抑郁

    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关键在于关爱老年人。家庭成员要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多陪伴、多沟通、多倾听。同时,老年人也要积极调整心态,参加社会活动,拓宽社交圈子。对于已经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总之,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关爱。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健康的晚年生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