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格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障碍

人格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障碍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陈伟
       人格障碍,这个词听起来不那么好听,好像在说一个人品格不好或者像个怪物。其实,它往往用来指代一个人长期而普遍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困难。
       如果一个人总是缺乏朋友、与人相处困难、社交隔绝、关系质量不佳或是难以建立恋爱关系都提示人格障碍的诊断。虽然他们很少直接因为关系的困扰就诊,但却经常以抑郁焦虑的症状就诊,因为他们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失望和不安。只是国内医生由于多种原因极少去诊断人格障碍,而只会诊断他们表面存在的抑郁焦虑状态,其实正是人格的困难隐藏在他们抑郁焦虑症状的背后。
       人格障碍其实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发病率高达15%(也就是说6-7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远高于抑郁症的发病率,而且人格障碍长期破坏着一个人健康的生活,正确诊断和治疗人格障碍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先说说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用来定义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以及如何与人相处。
       健康的人格意味着一个人有稳定的自尊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渴望亲密的人际关系,能求同存异、有弹性地发展和维系和他人的良好关系。
       再说说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正面、客观而稳定的自我评价,他人在自己眼中也是充满了负面的特质,比如伤害、威胁、贬低、羞辱等等,所以难以建立积极健康的亲密关系。
       人格和人格障碍的形成:
       人格是在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环境中长期塑造而成的。 人格障碍是由先天的负面情绪特质和长期负面的成长环境(如忽视或情感、身体、性的虐待)所塑造而成。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人小时候就对忽视极其敏感,然后自己的妈妈那时正好经历了情感的困难,把很多负能量带给了孩子,没有很好地爱孩子,加上这个妈妈并不善于体会别人的情感和需要,面对敏感、情绪反应大的孩子很容易让她失去耐心,这个孩子的内心就对妈妈产生了失望和愤怒,觉得自己不值得人爱,也没人会喜欢自己。逐渐这种失望和愤怒也扩展到其他人身上,越是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好,也就经常对别人表现出疏离和不友好,结果真的收到了他人的排斥和疏远,也就这样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就这样逐渐扭曲了他经历的几乎所有人际关系,也长期感觉自己是个糟糕的人,一直活在孤独、苦闷和抱怨之中。
       人格障碍是长期的对自我、他人的负面感知和普遍的人际关系障碍,不同类别的人格障碍描述的是不同的人在对自我、他人负面的认识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不同困难。
       几种常见分类:
       边缘型人格:自我是不清晰不稳定的、不被爱的、终会被抛弃的。人际关系在理想化和贬低中摇摆,在恐惧、愤怒和渴望中挣扎。
       自恋型人格:自我是渺小的却表现出(或在幻想中流露)相反的优越、夸大,和人相处的模式是贬低、蔑视同时害怕被贬低、羞辱和无视,需要被赞扬。
       强迫型人格:自我是犯错的、不够好的,在关系中否认关系的重要,完美主义和过度控制地要求自己和别人,难以变通。
       依赖型人格:自我是脆弱的、无法独立的,与人相处像孩子依赖父母一样依附于别人,难以自己做决定和选择。
       分裂样人格:感到自己并不需要人际关系,面对与人亲密的感觉让他们很焦虑,所以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疏离、独来独往。
       回避型人格:自我是缺陷的、能力不足的、不被人接纳的,人际关系中由于害怕别人的批评所以总是回避社交。
       争议:
       其实人格障碍具体如何分类一直是有争议的,因为按美国的DSM-5(2013年)诊断标准分成十种人格障碍(上文列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六种)之后,我们经常发现大多数病人都不只符合其中一种诊断,这样就好像一个人一下子得了好几种病一样,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同时存在自恋型人格的特征,有时还会存在依赖型人格和强迫型人格的特征,还有些人每个人格障碍的标准都似乎达不到,但分别具有几个人格障碍的表现,也有些病人的症状很难用这十种来描述。其实,无论存在几种人格障碍的特征仍然还是一种病:人格障碍,来定义这个人的主要困难是长期的与人相处的模式,人是复杂的,每个人独特的基因和经历使其不同于别人,难以只用一组症状表现来归类一个人。其实这些分类只是为了帮助医生理解病人遇到的困难,纠结一个人到底符合哪几个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人长期在用刻板的方式看待自我和他人,同时与人相处或建立亲密关系存在困难,这就是人格障碍,我们只需要在治疗中去理解他具体的感受和困难就好。所以最新的国际诊断标准ICD-11(2019年)放弃了过去的分类,只要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格障碍,之后只根据程度分为轻中重(再轻一些达不到人格障碍的叫人格困难),然后判断在负性情绪、疏离、冲动、对抗、强迫哪些方面存在困扰 (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相当于中到重度人格障碍,具有负性情绪、冲动和对抗的特征),而不再分成细化的类别,我觉得是一种进步。心理治疗已经针对轻中重的人格障碍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其实这就足够了。诊断的目的就是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不是为了给病人贴上更多耻辱的标签。
       严重程度:
       人格障碍的严重程度一部分取决于人际关系损害的程度,是涉及到与多数人相处困难,还是涉及到与所有人的关系,还取决于这个人能否相对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否适应自己有能力从事的学习或工作。
       治疗:
       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人格障碍,药物只能帮助缓解人格障碍相关的抑郁、焦虑等症状。心理治疗是治疗人格障碍的主要方法,一般推荐进行一年以上的长程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图式治疗都可以治疗人格障碍。频次每周一到三次, 每次五十分钟左右。心理治疗带来的改变可以通过帮助患者理解内在的感受、逐渐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逐渐发生。
       举个例子:
       一位无法维持恋爱关系也不希望生孩子的青年女性,小的时候经历了单亲母亲情感上的忽视和语言暴力(比如“我就不应该生你”),长大之后她总是感到身边的人讨厌自己,并最终会背叛和抛弃自己。她每次新交一个男朋友时一切都好,但很快就发生争吵随后分手,她对此感到绝望,感到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伴侣。经过两年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治疗师不断帮助她理解与人相处困难的未被觉察到的原因,她逐渐理解了自己的怀疑、恐惧以及渴望。治疗师在她心中也经历了理想化和贬低的大起大落,治疗初期她很愿意和治疗师讲自己的故事,似乎治疗师能提供完美的陪伴,但随后开始批评治疗师不够聪明、能力不足,就像当年她的妈妈批评自己一样。治疗师一直站在她的身边,在她心中慢慢变成了一个不完美但是也值得去信赖的人,她生活中的其他人在她心中也慢慢发生了同样的变化,两年的治疗后,虽然还有问题存在,但是她有了一个关系稳定的男朋友,并产生了建立家庭的想法。
       疗效和预后:
       其实多数人格障碍如果能坚持治疗预后良好。可惜的是首先国内绝大多数人格障碍没有被诊断,更谈不上接受应有的治疗,有能力和资质治疗人格障碍的治疗师也很有限,即便诊断正确,也能找到合适的治疗师,很多患者却并没有改变的动机,也许是出于无法相信治疗师,也许对接受治疗感到羞耻,也许是害怕改变或是不相信自己可以被治疗,所以即便接受治疗也常常戛然而止或过早结束。
       哈佛大学横跨75年的研究发现不是财富和名誉,而是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人的幸福感,也决定了我们的健康(见Robert Waldinger教授的TED演讲视频,他也是哈佛麻省总医院的心理动力学治疗专家)。
       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质量的损害,人格障碍并不像抑郁或者焦虑那样是阶段性出现的短期困扰,相反影响着一个病人的每一天,影响着他们的每一段关系,影响着病人的一生。无奈多数患者除了没有接受治疗,就是终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存在人格障碍。人们当然有权力选择自己的人生,也包括选择是否接受治疗。心理治疗虽然不会像魔术一样让情况一夜之间改变,需要患者积极耐心的长期参与,但心理治疗确实有希望去逐渐改变患者的人际关系,提升关系的质量,提高自尊,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曾经负面的经历持续损害着接下来的人生,让他们过上更快乐、健康、本属于他们的生活。

       感谢阅读。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宝塔镇河妖

    文章首发于 | 心理荷包蛋公众号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过不安全感的感受。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有吸引力,当把自己与其他人比较的时候,这种感受会更加剧烈。更甚者,你会持有一种信念:我不是我的伴侣真正理想的类型,我会被抛弃,并不断地注意并搜集那些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

     

     

    需要承认的是,在一部分情况下,伴侣的言语或行为会导致自己的不安全感,例如长时间不搭理你或与其它异性保持暧昧的联系,这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讨论的。在健康的伴侣关系中,这些问题都需要被开放、诚实地进行讨论。诚恳地与对方表达“你刚刚很长时间没有回复我,这样让我觉得很没安全感”,把行为和对自己的影响表述出来,会让爱你的伴侣有行为的改变。

     

    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很难做到但很重要的是进行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需要我们观察而不评论,即只陈述客观事实,不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进行评论;说出感受,在陈述完事实后,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描述,让对方理解事实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说出自己的需要,相对于批评、指责他人,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往往更高效,也更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说出自己的请求,不以命令的语气,清楚具体地描述自己的需求。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能够使自己和伴侣的对话逃离情绪化,有更理性的交流。

     

    但也有一部分情况下,真正让你觉得有不安全感的不是伴侣说的话或做的事情,而是自己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的核心信念。

     

    幼年时与母亲等亲密他人的依恋关系也会影响未来与伴侣之间的依恋关系。

     

    John Bowlby和Mary Ainsworth提出,在基因和母婴交互的影响下,婴儿有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

     

    安全型的婴儿能够轻松地表达对母亲的喜爱、对于母亲的短暂离开是不焦虑的,可以接受的;

    焦虑-矛盾型的婴儿对分离非常敏感,会表现出不安、焦虑,当母亲回到身边,又会十分生气,抗拒母亲;

    回避型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程度很低,母亲离开能够继续玩耍,当母亲回来后,也会表现出高的回避行为。

     

    焦虑-矛盾型的婴儿长大后,很可能会在之后的亲密关系中有更高的不安全感。

     

    大多数亲密关系中的不安全感是基于不合理信念和恐惧——我不够好,我的伴侣会喜欢上其他人而离开我,我不能离开我的伴侣,我不是真正被爱的。

     

     

    当你注意到自己有很强的不安全感时,你可以试着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

     

    No.1

    评估自己的价值

     

    当你有不安全感时,你通常把注意力放在你觉得自己缺少的地方,觉得自己不够好看,学历不够高,家境不够好等。当你有这样的感觉时,你需要意识到人不是完美的,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有缺点,但你对你的伴侣来说有独特的特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比你好的人,但TA选择了你,你必然有吸引TA的独特的地方。

     

    想一想,你在这段关系中做了什么让你的伴侣有更好的生活:你是否让对方感受到被爱、被支持和幸福?这些是每个人都想在亲密关系中得到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如果你已经可以做到这样,有一些缺点又如何呢?去关注那些你提供的,而不是你缺少的,会改变你的观点。如果对方并不关注你已经提供的,那是TA的损失,而不是你的过错。

     

    No.2

    建立自尊

     

    研究表明,低自尊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有更高的不安全感。当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应该跳出当前的思维框架,跳到外面去客观的评价自己。应当明白,你的价值不完全依赖于你的伴侣的评价,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能够让自己变得有自信,这才会让你的伴侣更想要与你亲近。为了提高自尊,你应当停止自我批评,关注那些你喜欢自己的地方,而不是他人不喜欢自己的地方。

     

    No.3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一段健康的关系包含了两个健康的人。保持自我的意识、关注自己个人的需求能够维持关系的健康平衡。当你不需要依靠亲密关系来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你会对生活有更高的安全感。

     

    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的人也会是更有趣、有吸引力的伴侣。保持经济独立、分配时间给自己的朋友和兴趣爱好、有一些自我提升的目标能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总结来说,关键在于,你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色不仅是TA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更应该是自己。

     

    如果你的伴侣有比较大的不安全感问题,你需要十分清楚地向他们表明自己的爱与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这样才有利于关系的良好发展。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今年在中国的主题是“很高兴走近你”。与世界自闭症日、国际糖尿病日等健康日相比,人们对“双相障碍日”及双相障碍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不多。在3月29日召开的“很高兴走近你”世界双相障碍日媒体发布会,多位专家共同拨开围绕在双相障碍上的迷雾。

      双相障碍位列精神疾病TOP3 不易识别

      说起精神疾病,人们首先想起的通常是分裂症、抑郁症等,对双相障碍知之甚少。

      “双相障碍这个疾病是精神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如果说我们弄个排行榜的话,它一定是可以进前三位的。” 深圳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双相及相关障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铁榜教授如是说。

    刘铁榜教授发言_副本

    (图为双相及相关障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铁榜教授)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类疾病,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15-19岁最为高发,患者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0倍,梵高、马克吐温、普希金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患有该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相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2%,最高可达5%,但这类患者从首次发病到获得治疗的平均时间约为10年。

      患有双相障碍的名人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作品,似乎为这种疾病增添了一丝丝魅力,但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是,梵高、海明威等患者最终都选择自杀。刘铁榜教授表示,双相障碍对患者本人、社会以及家庭的破坏性也是非常大的。

      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陈俊坦言,双相障碍在中国,不管是临床还是科研也好,都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尤其是在公共健康这块,对于老百姓来说,对这个疾病还不了解,需要去推广。

      因为认知低,这种疾病似乎远离人群。事实并非如此。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书记王向群教授表示,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我们的人群当中,患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一份国际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双相障碍患病率达到4%,比平均水平高一倍,而深圳是全国最高的,是1.5%。刘铁榜指出,双相障碍离我们很近,“分裂症我们在稍微接触后,我们就能够了解,这个人不太正常,可双相障碍悄悄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我们有时候不大容易识别它”。这种“近”就像我们在国外不大容易分辨出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一样。

      双相障碍易被误诊 整体可治可控

      谈及双相障碍的治疗,刘铁榜教授表示,这是一个持续终生的疾病,一旦患了这个疾病,完全痊愈比较困难,但整体是可治、可控的,目前已经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到健康状态。

    媒体问答_副本

    (图为发布会上嘉宾回答现场提问)

      但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所有方法,但在诊治过程中,双相障碍面前有不少难题。比如,因为双相障碍患者更多的表现是抑郁,所以这类病人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非常高。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资料显示,双相障碍误诊为抑郁症的有60%。

      “误诊为抑郁症就是只看到他情绪低落的一面,没有看到他情绪高涨的一面,所以认为他就是抑郁症。”刘铁榜教授表示,一旦误诊为抑郁症,给予患者抗抑郁治疗,将会导致疾病复杂化。

      第二版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将在今年年内发行,其中包括对临床医生指导双相障碍患者用药的指导。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汪作为博士表示,双相障碍患者何时用抗抑郁剂治疗,何时用心境稳定剂治疗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掌握的,最终要交给专业医生来决策。

      另外,由于15-19岁是该疾病的高发期,但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也是青春期的孩子折腾、动荡的时候。那么,某个孩子到底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还是异常的病态呢?刘铁榜教授表示,这是容易发生误诊的地方之一。他建议,当家长觉得孩子处于很动荡不安的时候,应及早的咨询专家。

      此外,专家还提醒,公众应学会辨别正常的烦恼与双相障碍之间的区别。刘铁榜表示,正常的烦恼一般发生在一些处理不了的事情之后,如果某个人对某件事情的反应过于大,或者再事情解决后,情绪依然很重,就可能是一种病态。

      “该忧伤的时候忧伤,该兴奋的兴奋,他不是这样的,那我们就要考虑到他是不是一种异常。”刘铁榜表示,这是一种自我诊断的方式,帮助人们及时到医生那边去,最终双相障碍可以像乳腺癌一样,群防群治,误诊、漏诊数字随之减少。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亲和力最早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它是来自于化学领域的,但现在人们更愿意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带给别人的感觉亲和力是比喻一个人让人具有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他的身体语言以及说话的力量。

     

    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亡则散!有亲和力的双方会有友好表示,使得双方合作在一起,有一种合作的意识和趋向意识,和共同作用的力量。

     

    亲和力并不是故作大方,而是用一种自然清新的气质来给人舒适感,就算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让他觉得你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样。这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的一种极强的能力。

     

    而同时这样的人会给人一种阳光、积极的情感,这样的人必然会得到别人更多的信任。对于任何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人来说,这种能力可以让你更加自然地去巩固你和别人的关系,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来控制你与你人脉之间的那种需要加强的部分。

     

     

    很多人在控制自己人脉的时候,虽然很想和别人拉近关系,但是却总是显得生硬和做作。

     

    把你的亲和力拿出来,拉近彼此的关系,让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喜欢你。一个矿山的厂长刚刚到任,厂里的职工对于不停更换的厂长并没有什么好感。

     

    大家都觉得什么厂长不厂长的,完全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而这次厂长说是要下来看看工人的工作环境,大家也没放在心上,不就是作秀吗?

     

    到矿山上又是一通讲话,然后工人们列队欢迎,来之前还得让工人们打扫干净卫生。

     

    真是没什么意思!不过这次奇怪的是,厂长明天就要来了,厂里也不组织大家打扫卫生,装饰办公室。工人们觉得这个厂长可能临时改变主意,不来了!大家心里都暗暗高兴呢,不来还省的麻烦呢!

     

    第二天,工人们正在干活,有一个老头和一个年轻的人来到矿山上,问东问西的,还拿起了铁铲子跟工人们挖起了煤!大家都好奇极了,这是谁啊,怎么会跑到矿山上和我们这些工人一起挖煤呢?

     

    大家都猜不透,不过这个老头是挺不错的,很多工人都热情的跟他聊天呢。

     

    午饭时间到了,年轻人问老头:“厂长,我们去下面的饭馆吃饭吧,都已经说好了。”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个老头是厂长,大家想不到厂长就这么来了,甚至没有让工人们列队欢迎!

     

    这个时候厂长说:“你们谁有碗筷,我们要在这里讨个饭吃了,不知道你们欢不欢迎啊?”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碗筷递到厂长手里,厂长就直接走到食堂里面,要了一碗饭,几勺大白菜就坐下开始吃了。

     

     

    大家看到厂长这么和善,于是就围在厂长周围说说笑笑地吃饭。吃完饭以后,厂长还自己把碗筷洗干净了,亲自交给借碗给他的那个工人!从那以后,工人们都说厂长是个好厂长,能够和工人们一起吃大白菜的人能不是好人吗?

     

    一个厂长能够做到这么和蔼、亲切,给工人们带来安慰,自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民心。一个人亲切一些,自然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欢,而得到别人的喜欢则是建立人脉最重要的一步!心理学家赫布的“理想水平说”认为,人类的亲和倾向是出于功利性目的。

     

    人们通过亲和,可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对自身也是一种报偿。或许他这样说有人会觉得过于功利,但是这种目的可以理解为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喜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有目的来做事的,你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你做他人能够接收的事;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所以你会亲切的和他们交流,这些都是目的。

     

    而你展示亲和力的目的,就是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喜爱和注意,有这样的目的又有什么不好呢?

     

    操控小贴士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简单的道理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就是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对你尊重,你对别人亲切,别人自然也会和蔼地对待你。所以,对一个渴望得到别人喜欢的人来说,施展你的亲和力是很必要的。

     

    第一,主动帮助别人

     

    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所以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样能够让人卸下心防,接受你的帮助的同时又敞开自己的胸怀。

     

     

    第二,多对别人笑一笑

     

    微笑是拉近距离,展示亲和力最有力量的武器,所以不要总是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谁都没有欠你,你不愿意微笑则变成了你辜负了世界,让亲近你的人自动远离你。

     

    第三,大方的对待身边的人

     

    这种大方要真实的大方,而不是装出来的大方。原谅别人对你的伤害,用仁慈的心去看待伤害,用大方的行为去化解这种伤害,这不仅能感化别人,也能够感化自己。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可能多数人都认为白内障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其实并不是这样,年轻人也有患上白内障的,所以对于白内障的预防,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有一些白内障的诱发因素是大家不太了解的

     

    比如屋内墙体太白、摄入盐分过多以及频繁接听手机等等。


    白内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尤其是常见于老年人群,人们一旦患上白内障,会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患上白内障内?白内障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呢?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详细的几个鲜为人知的白内障诱发因素。

     

     


    白内障的诱发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屋内墙太白:

     

    白内障多是由于眼内的晶状体发生了变形以及老化,晶状体开始逐渐变得混浊不透明,造成视力的减退,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看不见。

     

    如果家里的地砖太白或者墙体太白,如果灯光也是白色的,反光会带来刺激,诱发白内障。白内障患者会有失眠、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等等症状表现。所以建议大家在装修时应尽量选用亚光的地砖,墙面也尽量不全部使用白色,最好是选择淡蓝色的。


    二、摄入过多的盐分:

     

    有相关的研究发现,如果食物中的盐分含量比较高,患者患上白内障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大家在平时的饮食中应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入。


    三、频繁的接听手机:

     

     

    可能有些人不理解,接听手机如果有问题也应该是听力出现问题,怎么会影响视力呢?

     

    长时间的接听手机会对眼睛等其他人体部位造成损伤,由于手机在接听过程中会产生电磁波,损伤眼球的晶状体,破坏细胞的通讯及连接功能,如果连续通话超过两小时会对眼球的晶状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上述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白内障的诱发因素,希望大家对这一问题能够有所了解,平时在生活中能够更好的预防,减少白内障的发病率。如果患上了白内障则应该重视治疗,防止病情的不断加重,影响视力的健康,给您的生活工作以及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 我很怀念以前当我的好姐妹们都还是单身的时候,那时候出去聚会就只有姐妹们,每次下午茶都可以东南西北叽叽喳喳聊到翻掉,姐妹们在一起,可以聊工作、聊男人、聊买东西、聊八卦,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聊,聊到喉咙好痛,声音都哑了才甘愿,我们最高纪录曾经喝了八个小时的下午茶,结束时还觉得不过瘾。但自从大家开始交男朋友、结婚、生小孩之后,聚会次数渐渐变少了,就算有聚会,有些姐妹开始会带自己的男朋友、老公一起来,说真的,我不是很喜欢姐妹们的聚会有男性出现,除非他是Gay,不然总觉得聊天很绑手绑脚,总是不能尽情地八卦,遇到那种比较闷的男生真的很想赶他回家,默默地坐在一边,又不加入不知道来干嘛。

     


     

    通常带另一半来的姐妹都不能留到最后,聚会到一半就得先走。更惨的是有小孩的,我有个好姐妹生了三个小孩,以前每次聚会她都会参加,现在一年都见不到她一次,好不容易可以出来了,老公只给她三个小时,而且这三个小时之中会不断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要回家,时间一到她就要回家带小孩,好像灰姑娘,这种时候我就会难得觉得没有小孩真好。随着姐妹结婚、生小孩,本来十个人的聚会到现在可能变三个,有些以前好到不行的姐妹生小孩后就从姐妹圈中消失了,为什么结了婚生了小孩就没有自己的生活呢?

     

    和姐妹的聚会我从来不带先生去,因为我知道先生会不自在,我何必要把他绑架去那种场合,然后逼他听我们讲话,他痛苦我也不开心,姐妹们要顾虑他的感受,聊得也不尽兴,倒不如让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时候连和我们家的聚会我也会跟先生说他想来再来,不勉强,因为将心比心,有时候我也会不想去他家的聚会,不强迫反而皆大欢喜。我也会选择性地出席先生朋友的聚会,一些我真的没话聊又听不懂的聚会我绝对不会参加,我宁愿在附近的星巴克坐着看书等他结束,或是干脆待在家多自在。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结婚第一年,我去参加先生朋友办的中秋聚会,那次聚会总共三十几个人,我只认识大概五个人,而且都不熟,就只是见过面聊过几句话,一到那我还没坐下来,先生就不见了,我站在那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因为先生没介绍我,所以很多人可能在想这女的是谁,我觉得超级尴尬,先生的一个朋友认识我,过来说:‘你老公怎么这样!把你丢着人就不见了’,我尴尬地说:‘对呀~’。好不容易看到先生了,他说:‘你会不会无聊?我找个人招呼你’,当下我真的很想飞踢先生,我是客户还是老板,要找人招呼我?先生说完这句话人又不见了。我当下真的气到头顶冒烟,自己一个人跑到对面的公园。过了超过一个钟头,先生才来找我,因为我把包包和手机都放在他朋友家,他找不到我很紧张,我整个人已经心灰意冷只想回家。我想我有百分之八百的权利可以生气,先生没有安慰我,反而很生气,他觉得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我知道他会没面子,但我真的觉得他是自找的,我一点都没有觉得对不起他。

     
     
    那个晚上我们吵架冷战,我发誓以后我再也不要去这样的聚会。从此以后,我们就有了这种共识,与其强迫让另一个人不自在不开心,不如就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我有我的生活圈,我想我的姐妹没看到先生也不会觉得怎样,先生的朋友也没有一定要看到我吧。公婆和岳父岳母也是如此,不会因为看到我或先生而比较爱我们,没看到也不会少块肉,只是他们的脑袋里已经根深蒂固觉得夫妻不管去哪里都要在一起,那我们只好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这样的夫妻。

     

    但我发现一般人好像都有种误区,觉得夫妻一定要一起出现,几乎每次先生单独去同事、朋友的聚会,他的朋友都会问:‘你老婆怎么没来?’,先生解释我去做自己的事的时候,他们还会觉得很奇怪。这种误区尤其我公婆最严重,第五次人工受孕植入后正好是周末,我跟先生说我要留在家休息不跟他回婆家了,请他随便找个理由跟公婆说,说我跟家人朋友有聚会或是我要出差都可以。隔天晚上我接到婆婆的电话,她支支吾吾地说:‘先生想说,你没有跟老公一起回来,你们的婚姻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当下我真的差点从沙发上跌下来,一年52周,我几乎有40周都会看到公婆,就这么一个周末让先生自己回家,我们的婚姻就出了问题,太~~太~~~太可笑了吧。我只跟婆婆说:‘我们两个蛮好的!’。难道我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圈、自己的聚会,夫妻一定要像用手铐铐在一起,到哪里都形影不离,这样的夫妻关系才是美满吗?我不想跟婆婆解释太多,因为我知道我的公婆就是这样黏TT的关系长达几十年,而他们的感情真的很好,所以他们可能觉得夫妻就是要这样才会美满,我想再怎么解释他们也不会明白,我只是浪费唇舌,他们怎么能了解有时候夫妻之间会想喘口气,会想暂时不要看到对方。

     

     

    我觉得同住在一起的夫妻,一周七天都和对方生活在一起,有时候真的会想要单独一个人,做自己的事。我和先生不是那种很黏的夫妻,但先生陪我一起走过好多生命中的低潮、流产、不孕,我们的感情可能比那些365天黏在一起的夫妻还更好,就算我们没有总是在一起,但两个人之间已经有一条无形的线,不,是钢索,把我们绑在一起了。而且,我真的坚信‘小别胜新婚’的道理,有时候只是一个周末没看到先生,或是先生出差一个月、半个月,一开始很高兴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用煮饭、不用打扫也没关系,电视想看哪一台就看哪一台,但时间久了,会越来越想另一半,希望他赶快回家。当先生回到家,家门打开时,我都会冲上去抱他,告诉他我真的很想他。距离会产生美感,夫妻之间是这样,婆媳之间更是这样。

     
     
    当然也有那种买一送一形影不离的夫妻感情依旧甜蜜蜜,但我和先生就不是这样,每对夫妻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如果要我和先生总是出席对方的聚会,总是绑在一起,我们早就吵翻天闹离婚了,那时后婚姻才真的是出现问题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透视文化背景下的亲子关系 系列 1

      [ 大标 ] 当心爱的玩具被拿走时……

      [ 引言 ]

      通过本系列的撰写,欲和各位尊敬的读者探讨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如何在保持自己文化优势的同时,吸纳其他文化之精髓,来充实和完善我们的亲子关系,使我们的宝宝更聪明。

        CASE

      我们曾对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 3~5 岁的儿童进行了一项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宝宝尽情地玩 15 种玩具,经过 10 分钟的观察后,将他们最不喜欢玩的玩具记录下来。随之让一位陌生人,把宝宝最喜欢玩的玩具都拿走,只留下他们最不喜欢的三个玩具,其他的都被放在一个透明的箱子里,将箱子盖上,还在盖上加上一把锁(但锁并没有被锁上),让宝宝看得见拿不到。过三分钟后,再将所有的玩具还给宝宝。

      当心爱的玩具被拿走之时,或被拿走之后,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 3~5 岁的宝宝有些什么反应呢?虽然我们的观察只有短短的 6 分钟,观察的场景也完全相同,却看到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截然不同的反应。

        4 国宝宝 4 种不同反应

    大多数中国宝宝的第一反应就是奔向妈妈,扑在妈妈的怀抱中痛哭,即使当所有的玩具都被归还之后,还不能释怀,一直在妈妈的怀中哭泣。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宝宝能开始把玩留下的玩具,如一个男孩面对着洋娃娃、奶瓶和小狗这样的三个玩具,没兴趣去玩,干脆就将奶瓶放到自己的嘴里吮吸起来。

    大多数美国宝宝的第一反应就是跑向透明的箱子里,将箱子盖上的锁拿走,然后自己把玩具拿出来,独自把玩起来。

    大多数日本宝宝的第一反应就是帮着陌生人将玩具放在透明的箱子里,因为他们听到这是老师说的指示,因此服从便成了他们的第一行为。

    大多数韩国宝宝的第一反应是仇视那位陌生人,尽管陌生人最后把玩具还给他们,但他们的仇恨心理丝毫未减。

    页次:[1] [2] [3]      下一页

        宝宝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能力——情感调控

    这个小小的实验研究,聚焦的是宝宝的情感调控。

    何谓情感调控?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就是人用某种策略把自己的愤怒、失望、受挫等消极情绪调节为不愠不恼的中性情绪,甚至是愉快、喜乐和期待等积极情绪的过程。

    人之所以需要情感调控,是因为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遭受挫折、遭遇失败的事 几乎不可逃脱。为了避免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所压倒,人需要监控、评估和改变情绪反应 以期达到预定目的。

    研究表明 ,宝宝 2 岁起就开始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伴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宝宝们在 情感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也就出现了。我在美国进修时的恩师 Nancy Eisenberg 1992 年就与她的同事 Fabes 等人 发现 ,宝宝 在面临同伴冲突情境时 男孩常更情绪化 而女孩则更会去发现问题。在幼儿后期 ,儿童 则更多以他人的表现来寻找情感调控策略 并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对宝宝来说,学会情感调控其实非常重要,因为情感调控能减少负性情绪,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以此调整身体或心理的不适。情感调控是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较高阶段。具有情感调控能力的儿童知道在人际交往中根据需要隐藏和改变情绪反应和表情,也就是说知道利用一些策略去调节情绪。

    日常生活中,当儿童在陌生情境下为了减少内心压力、消除或降低不良情绪反应,常会做出一些看似与解决问题无关的行为,这些行为也是儿童的情感调控策略。情感调控就是把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的预测结果体现到具体行为上的过程,即根据对自己或他人情绪的理解采取相应的反应。  

      情感调控的类型

      Nancy Eisenberg 认为,情感调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情绪的调节和控制,如情感调控策略、认知重建;和情绪有关的行为调节和控制,如情绪的表达;对引发情绪情境的调节和控制,计划、指导问题解决。她还认为社会交往能力受到情感调控能力的影响,情感调控能力强的儿童,说明理解他人的内心情感体验的能力好,其社会交往能力也强。所以,情感调控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能力。

    页次:[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影响宝宝情感调控能力的因素

    儿童的情感调控能力一受外显的家庭影响,二受内隐的文化影响。外显的家庭影响主要来自看得见的爸妈行为或情绪表达的影响,而内隐的文化影响则是指看不见摸不着却渗透在人们意识和理念中的影响。

        有许多研究发现 爸妈或其他养育者对儿童情绪行为的反应 以及爸妈之间或养育者之间的情绪相互作用 ( 如爸妈之间的冲突 ) 对儿童的情绪及情感调控有重要影响。还有许多研究表明 儿童的情感调控能力及其同伴交往能力 与其爸妈的情感调控能力密切相关 那些在同伴中情绪表现较积极的儿童 其爸妈的情绪表现也较积极。因此 许多研究者指出 如果爸妈能经常以适应宝宝情绪社会化实践的方式 对宝宝的情绪发展做出反应 会对宝宝的情感调控以及调节策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亲子关系也直接关系着宝宝的情感调控。有研究发现 那些亲子关系较差的宝宝 在遭受痛苦体验时 比亲子关系较好的宝宝会更多地使用自我安慰的情感调控方式,如吸吮手指,而且 这类宝宝在与妈妈小别重逢时 虽然心里有欣喜感 但是较少迎向母亲 而往往是毫无表情地摆弄玩具。

        文化因素与情感调控能力

    除了上述家庭和亲子关系之外,从我们的实验研究中还看到了文化对 3~5 岁儿童情感调控能力的渗透性影响力。

    中国的文化视宝宝为宝,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时代,中国的爸妈更是愿意忍辱负重,为宝宝遮风挡雨,生怕他们遭受一点打击。有的家长会因为宝宝在幼儿园摔个跤,甚至被蚊子叮,都要跟园长论个理,甚至索赔。所以,受挫时,不少宝宝的第一反应就是扑向“挡风的墙”——自己的爸妈。

    美国的文化崇尚独立。因此,受挫时,不少宝宝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解决问题。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

    日本的文化崇尚随遇而安,在一个以“台风”、“火山爆发”和“地震”出名的岛国,要遭受的天灾实在不胜枚举,顺应和服从变成了日本民族的一个主要特色。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成长的宝宝,当心爱的玩具被夺走后,日本宝宝的第一反应不仅不是愤怒而是顺从地、主动地将玩具放在箱子里也就不足为怪了。

    韩国的文化渗透着仇恨。在战争年代遭受凌辱的民族,对与自己过不去的人怀着大恨来捍卫其民族的自尊便是其文化特色。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韩国儿童对拿走自己心爱玩具的人怒目而视、不能释怀,也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

        [ 结语 ]

      不同的家庭和文化都对我们宝宝的情感调控产生深远的影响。哪个家庭模式更好,哪个文化对儿童的情感调控产生更好的作用,很难在此一言以蔽之。孰优孰劣,我们的家长自有明断。我只想说,将来要让我们的宝宝成栋梁之材,为人爸妈的,要能舍得让宝宝在每一个成长的过程中,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学会运用各种策略来进行有效的情感调控。※



    3

  • 精神紧张一般分为弱的、适度的和加强的三种。


    人们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因为这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但是过度的精神紧张,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过度紧张的危害


    过度精神紧张还容易造成情绪消沉、悲观、厌世、自我封闭。

     

    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心理状态,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系列心因性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可导致性格变态,少数人还会自杀。

     

    过度精神紧张给人身心健康带来的威胁是明显的、严重的,那么应怎样做才能解除人的过度精神紧张而达到心理平衡呢?


    1.提出合理期望

     

    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人都应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据此提出适合自己的合理期望,不要事事想成,也不要每一事都要求完美。你的一生可能不很伟大,但却活得有价值。

     

    各行各业的能手之所以能成功,就因为他们认识到了自我的势,根据优势提出合理期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2.养成宽容习惯

     

    只有心胸似海的人,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特别是在挫折面前表现出大度。

     

    不应一遇挫折就自無自艾,或在别人身上泄忿,学会宽容,这样,你会生活得比以前更轻松、愉快。

     

     

     

    3.对自己说“我行”

     

    只有自信,才会抓住成功的机会。

     

    要善于挖掘自身的潜能,改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自己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

     

    克服自卑心理,生活中一个自我感觉强大的人,要比一个自我感觉渺小的人精神负担要少得多。

     

    因此,认准了的事就去做,大声对自己说“我行!”那么你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4.建立支持系统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每个在困境中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因为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相互支持系统。亲友、同学、同事、邻里都可成为你的支持者,它可为你在挫折时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而减少孤独或紧张。

     

     

     

    5.走出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有两种:一是以自己为圆心,多是自卑心重或曾受到大的挫折;这只要加强自信,正视现实,就会逐步迈出自己纺织的小圈子。

     

    二是以别人为圆心的自我封闭。中国人最能忍辱负重,有些人是为别人而活着,有的为父母,有的为儿女,有的为家庭,

     

    有的为事业,等等。走出去,做你喜欢的一切,你将发现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你的紧张、烦恼也将随风消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不管是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女生都很喜欢跟自己身边的闺蜜倾诉。但是,美国的研究发现,这种互相倾诉伤心事很容易造成你和闺蜜的抑郁倾向。到底是什么原因?小编就像大家详细解释。

      美专家称过度倾诉会导致抑郁倾向

      我们通常会庆幸,但你感觉孤单寂寞难过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位朋友可以倾诉,可以让你任意倾吐苦水。但是,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可能你会在倾诉的时候得到心灵上的缓解和舒适,但是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你和闺蜜的抑郁倾向!

      到底怎么回事,你还是快来看看吧。近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女性朋友之间苦水倒得过多的话,对于解决问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的产生。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共同反刍”形容过分沉迷和讨论同一个问题的行为。心理学家表示,这种行为在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孩当中非常普遍,她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他不打电话来?”“我该和他分手吗?”之类的情感问题。

      而短信、电邮等现代沟通手段更是大大方便和强化了女性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但是这种讨论却常常给他们惹来抑郁的后果。

      原因:不健康情绪可“传染”

      专家警告说,“共同反刍”行为带有潜在的传染性,导致不健康的情绪在女性朋友之间互相传染。专家指出,“共同反刍”与“分享”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后者能够促进正面的情绪和健康的友谊。

      女性原本就比男性容易抑郁和焦虑,而“共同反刍”会将女性困在负面的思维模式中无法自拔。不过,专家也指出,“共同反刍”也可能会加深友谊,而这种亲密友谊对于人加强自信也有好处。专家表示,男性朋友之间这种感性的对话发生得比较少,而且也不会加重他们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

      专家说:“当女孩们互诉心中烦恼时,她们可能会因为得到支持和肯定而感觉好些。但由于她们不是在就事论事,因此她们可能会聊得越多心情越糟。”

      进入青春期的少女更容易有“共同反刍”的行为,也更容易抑郁或者焦虑。她说:“青春期少女面临很多压力源,其中很多模棱两可,例如开始与异性约会,担心自己是否受别人欢迎等。”

      据报道,目前,有关“共同反刍”的研究仅停留在其在短期内造成的负面效应。但是专家指出,心理学上有一种“情绪传染”或者 “传染性焦虑”的现象,有时候可能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应对措施:应专注于解决问题

      专家表示,要走出“共同反刍”带来的负面作用,其中一个关键是要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沉溺在问题本身。

      专家表示,其中的界线很微妙。我们希望鼓励女孩子交朋友、寻求朋友的支持,但是我们也希望她们能够学会更正面的技巧,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有专家建议,女性在遭遇烦恼时,应该试

      图把焦点从问题本身转移到好的经验和解决方法上面去。

      女人失恋导致抑郁倾向怎么办?除了找闺蜜倾诉(只要不过度就行),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尽快求助婚恋心理咨询师,以尽快从抑郁心境中走出来。

  • 近日,在门诊上接诊一名年仅六岁的儿童,患儿家长慌张地给大夫讲述着孩子的症状,期望大夫尽快解答患儿忽然抽动起来的原因。经过相关检查,大夫初步诊断患儿所患为“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呢?为何六岁儿童会患上这种病呢?

     

    儿童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常在儿童期及青少年期发生的、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生化代谢失调等因素所致的精神神经障碍。该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不自主的挤眉弄眼、噘嘴、耸肩、斜视、缩颈、动耳朵、甩臂、清嗓子等症状。

     

     

    目前我国儿童抽动症发病率在0.05%-3%左右,儿童抽动症的致病因素也多种多样且儿童抽动症的发生常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导致抽动症的因素

     

    1.儿童抽动症的发生与儿童家庭环境及儿童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有研究表明:严肃的家庭氛围、打骂体罚的教育方式均可导致患者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可诱导儿童抽动症的发生,因此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及相对宽松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消除儿童紧张、焦虑的状态,减少儿童抽动症的发生。

     

    2.儿童抽动症的发生还与儿童的性格有关

     

    相较于大胆、外向、积极乐观的儿童,内向、神经质、胆小、消极的儿童更易患抽动症。因此培养儿童积极乐观外向的性格对于减少儿童抽动症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3.儿童抽动症的发生还与儿童的生活习惯有关

     

    长期熬夜、长时间沉迷于暴力刺激游戏亦可诱发儿童抽动症,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儿童抽动症的发生。

     

    4.此外,是否有遗传性家族性精神神经疾病、围生期是否患有异常疾病、1年内反复呼吸道感染均为儿童抽动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儿童抽动症,家长都比较紧张,往往刚发现儿童的异常行为,即带儿童就诊,对于儿童抽动症的诊断,临床医生应十分慎重,一旦诊断为抽动症,对孩子及家庭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抽动症早期,常可以对抽动症进行干预,如发现孩子在玩游戏兴奋时出现耸肩等症状时,应逐渐减少孩子对兴奋性游戏的接触。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人际孤独的咨询案例

     

    小雯,女,15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生性胆小、多疑、内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表现有:不合群,孤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与同学基本上没有交往;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话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小雯的父母都是个体户,平时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期这样,小雯不再对父母说实话。

     

    一、人际孤独产生的原因

     

    造成人际孤独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孤独感

     

    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心理特征。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青少年与人交往、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非常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

     

     

    同时,青少年还面临同一性的问题,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有一种闭锁心理;

     

    另一方面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能心灵相通,在这种找不到“知音”的情况下,便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着隔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个体心理上有缺陷也是造成人际孤独的原因,他们自我评价太低,极度自卑,不敢与他人交往。有些个体则是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出口伤人或过度要求在同学交往中提高自己的群体地位,造成人际关系恶劣,被群体孤立。

     

    另外,重症孤独症患者往往从幼儿时期就已经有明显的症状,孤独症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往往比一般儿童要高,有其器质性因素。

     

    2.家庭因素

     

    有些患者的父母都是聪明人,同时又具有强迫性的个性特征,总是用某一种模式对待孩子、要求孩子,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和要求,以致孩子缺乏温暖,越来越孤僻、冷漠;

     

    有些则是父母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性,包办了孩子的大小事情,压制了孩子的主动性,孩子感到自己没用,极度自卑、自闭,不愿意、不敢和别人交往,尤其是如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重大的挫折,他们会更加自闭;

     

    有些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极少关注,孩子从小缺乏关怀,容易造成孩子孤独。家庭不和或家庭破碎。父母关系不和睦,家里经常硝烟不断,容易造成子女强烈的孤独感,产生自卑、逃避、退缩行为,不愿和他人交往。

     

    3.学校因素

     

    学校忽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对应该具备的心理知识知之甚少。

     

    有些教师重智育而不重人文关怀,对学生一味地加强智力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获得高分,忽略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有些班级风气不良,个别学生受到同学的孤立、漠视甚至敌对,造成学生在人际方面的退缩。

     

    二、人际孤独的心理疏导策略

     

    ( 一)开展亲子心理辅导

     

    组织亲子共享体验活动,和亲子一起参加辅导活动,一同感受、体验、成长,如共同读书、一起参加团体游戏,从而转变家长原本不好的教养方式,协调亲子关系。

     

    没有这样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等惯用的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改变教育方式,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增加亲子间的了解。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班集体中开展团体心理游戏,如龙头龙尾,培养班级团队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营造轻松活泼、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使人际孤独个体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逐渐融入集体,也可在活动中观察人际孤独个体在活动中的反应,及时给予帮助。

     

    平时鼓励他们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往,并为他们创造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

     

     

     

    有些同学只有在小组里才敢发言,就多让他们参加小组活动。请班级同学合作,运用社会性强化(称赞和认真倾听)来鼓励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挥长处,从容自如地表现自己,克服孤僻的心态与行为。

     

    也可以在社交困难的学生中,开展小团体心理辅导,如采用PIEAS的“绕圈子”心理治疗技术,对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都有显著的疗效。 

     

    (三)个体心理辅导

     

    1.行为主义肯定性训练法

     

    教导当事人一项能与他人有效互动的方法,使其能正确有效且肯定地表达自己。

     

    先教导当事人哪些是他人所期望的,例如,眼睛接触、大声说话等,每教导完一组行为后,立即评估当事人行为表现的改变,以积极评价为主;

     

    以真人或录像示范,然后让当事人模拟实际情况,当事人反应适当时,随即加以赞扬,然后让当事人把新学得的交往模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加以记录。

     

    2.意象对话治疗

     

    引导学生放松,进入想象,引导当事人描述意象,治疗师以高超的技巧来诱导当事人产生建设性的新意象。当事人越能调动自己的资源来产生新意象,疗效也就越明显和稳固,反之亦然。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