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半夜,梦游的孩子站在我床前……

半夜,梦游的孩子站在我床前……

 

受访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妇科 主任医师林金芳
文|黑凤梨

 

琪琪,你在干啥?!

 

一声惊呼的时候,刘丹(化名)十二岁的女儿正无知无觉地在床边走来走去,对妈妈的声音充耳不闻。

 

被女儿这副模样吓坏了的刘丹,此刻并不敢上前做些什么。生怕像影视作品中的那样,摇醒孩子以后,孩子被吓破了胆。于是她只能在深夜里,一边低声叫着孩子的名字,一边小心翼翼观察着。

 

第二天早上,刘丹试探着问女儿,昨晚睡得好不好、梦见什么了,发现女儿对半夜下床这件事毫无印象。

 

刘丹说,第一次发现女儿梦游,正是她刚上小学六年级。当时,班主任刚开过第一次家长会。班里其他孩子家境都不错,竞赛、外语口语、编程、实验、国外夏令营、乐器特长、运动特长......个个都有自己的擅长。

 

梦游者游走在危险边缘

 

这样一比,小升初的压力让刘丹不敢放松。作为典型的虎妈,她把"鸡娃培养"做到了极致,孩子课业行程也被安排得满满的。

 

她说,"那天晚上挺担心的,可白天琪琪(化名)也没什么不对,以为是孩子太累了,过段时间没准就好了。也是忙,不想让孩子请假去医院,去一次,就耽误一天课。"

 

可情况并没有好转,那之后,琪琪梦游的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

 

睡眠科、精神科走一趟

 

摸不清头绪的刘丹,试了很多病急乱投医的方法:从睡前几小时不让孩子喝水、到尝试不同的偏方、房间的风水摆放,甚至一度想去给孩子叫魂。可是这些通通都没用。

 

当琪琪第11次睡梦中推开她房门的时候,刘丹彻底慌了。

 

受访专家:汪卫东

 

还是经人推荐的,对睡眠科、心理科一无所知的刘丹,带着女儿来到了汪卫东主任的门诊。汪卫东主任细细地问完琪琪的情况以后,把刘丹拉到一边,了解了琪琪平时的学习跟生活状态。

 

而汪主任的话让刘丹难以相信,"琪琪的病除了生理原因,还可能跟我有关系?"

 

孩子得的是传说中的"梦游症"

 

汪主任介绍,琪琪的病情就是我们所谓的“梦游”——学名叫睡眠行走(somnambulism),是众多睡眠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患有睡眠行走的患者会在睡眠期间离床行走,甚至奔跑,也会自行停止。

 

黑的夜,禁锢着多少人的安全?

 

停下来后,不论是自己回到床上,还是躺在地上,都还能接着睡。在睡眠行走发作期间,患者不容易被唤醒,即使被强制唤醒,也会对之前发生的行为没什么印象。

 

“我是谁,我在哪儿,发生了什么?”

 

睡行症好发于儿童,目前的研究表明,睡行症的可能病因包含多个方面:睡眠原因、精神因素、睡眠呼吸暂停、神经性疾病与遗传等。

 

所谓的精神因素都有哪些呢?生活压力大、情绪压抑、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或者患有焦虑症等,都会增加睡行症的风险。

 

刘丹也是跟汪主任沟通了才知道,琪琪虽然在她看来一直活泼外向、每天的话很多,其实心理状态也有些不好,经常担心自己的成绩出问题,妈妈会不会失望,她也总是偷偷焦虑,连指甲都啃秃了。

 

这么小的孩子,被迫学会了压力转移

 

“可我有什么办法,跟她爸离得早,那时候琪琪也就刚三岁吧。孩子判给我,这几年,她爸一分钱都没出过,”刘丹说,“根本没钱供她出国留学,现在不好好学习怎么办。”

 

“我还不想给她报那么多辅导班呢,一个月开销都那么大了,再报班,一个老师一堂课就五百一千的了,数语外三门,一周一次,一个月都上万。可是人家都走在前面了,各有各的发展,咱再不把各科学习成绩提高上去,那不啥指望都没有了吗。”

 

从“一个班”到“另一个班”

 

正是这样沉甸甸的爱,和未说出口却写在了每一处日常生活里的期待,让琪琪恐慌、焦虑,生怕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点点不好,对每次大考小考都如临大敌。

 

而每次不那么理想的成绩面前,妈妈一声又一声的叹气,都仿佛化成了压在琪琪心口上的石头,越来越沉,越来越重。懂事,反而成了琪琪给自己最大、最难纾解的压力。经过检查,琪琪已经有了重度焦虑。

 

好在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至少还能改善。在汪主任几次心理治疗干预后,琪琪的焦虑情况慢慢恢复了正常,心情也变得愉快了。虽然要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但情况总算是在好转。

 

据刘丹说,几次心理治疗之后,琪琪的“梦游”情况,也不再出现了。

 

琪琪独自撰写着自己的心事

 

“虽然很着急,怕以后琪琪高考考不上好大学,但不会再给她排那么满的补习班了,”刘丹说,“汪主任说了,别让这么小的孩子压力那么大,孩子会垮掉的。我听汪主任的,他是专业的!”

 

“但心里也还是犯嘀咕,这梦游,就因为这个吗?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咋就成这样了呢?”

 

“梦游”到底哪来的?

 

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由美国睡眠障碍学会制定,从1990年至今,国际睡眠障碍性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ICSD-1)已经进行了数次修订。

 

直至2014年出版的ICSD-3,将睡眠障碍分为以下7大类:失眠障碍、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中枢性过度嗜睡、昼夜睡眠节律障碍、异态睡眠、与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和其他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有很多类型

 

其中,前面说的梦游(睡眠行走),其实是属于睡眠障碍中的异态睡眠。

 

人的睡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阶段,慢眼动睡眠和快眼动睡眠,这两个阶段都可以出现异态睡眠。

 

梦游,也就是睡眠行走症,就是在慢眼动睡眠时期出现的异常。在“梦游”时,患者实际上是在觉醒和睡眠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患者看似在做白天日常的动作行为,我们可能以为他是清醒的,但实际上脑电监测,患者的这个时段还是在睡眠中。

 

快眼动时期最常见的异态睡眠则是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简称RBD)。正常的快眼动睡眠期间,运动和大脑活动是切断的,而RBD患者的运动和大脑活动则是接通的。因此,RBD的名字虽然跟梦没有关系,但反而是患者做了什么梦,就容易出现什么样的动作。

 

和梦没关系的“梦游症”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睡行症(“梦游”)的诊断标准如下:

 

1.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数分钟至30分钟。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患者清醒相当困难。

2. 发作后自动回到床上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

3.尽管在发作后的苏醒初期可有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

4.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5.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癫痫等导致的睡行症,但可与癫痫并存,应与癫痫性发作鉴别,需排除癔症。

6.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

 

睡行症诊断标准的第一点说,患者发作时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缺乏反应,很难使之清醒。

 

刘丹说不敢摇醒孩子,担心孩子醒来自己也吓坏了,其实,就算她试图弄醒琪琪,琪琪当时也不会有什么反应。但不去弄醒睡行症发作时的人的做法是对的,成人睡行症患者,特别是男性,当被阻挡、限制、引导和唤醒时,可能出现暴力行为,即攻击试图阻挡唤醒他的人。因此,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不必强行唤醒睡行症发作的人。

 

除了吃药,我们还要......

 

儿童的睡行症一般在青春期前后自行消失,整体来说,睡行症预后较好,通常是良性的。因此,对于孩子偶尔出现的“梦游”,父母只要能保证孩子在睡行症发作时的人身安全,倒也不必太过担心。如果是频繁出现睡行症,那就该去医院检查治疗了。

 

频繁出现梦游症,请及时看医生 

 

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但不论是哪种药,一定要在睡前服用,防止患者在第一个睡眠周期慢波发病。

 

对于一些精神类疾病诱因引发的睡行症,需要先治疗这些精神类疾病,如汪主任对琪琪焦虑症的心理治疗等,在焦虑症改善后,琪琪的“梦游”也随即消失了。

 

总体来说,睡行症重在预防,对“梦游”过的人来说,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睡眠习惯与生活方式,能够有助于减少睡行症发作的次数和预防睡行症复发。

 

当代社会,睡眠障碍的种类那么多,发病率也非常高,本以为孩子都是无忧无虑的,但临床上观察发现,他们除了身体发育问题外,也会出现精神因素诱发的睡眠问题,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最后,希望各位读者都能开心睡个好觉,安安稳稳,一觉睡到大天亮。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孩子半夜梦游,如何处理?

我是一名年轻的父亲,生活在广州市。我的女儿从小就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她会在半夜梦游。起初,我和妻子并没有太在意,认为这只是孩子的成长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游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开始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 每次梦游,女儿都会在深夜里起床,走到卧室门口,甚至有时候会穿上鞋子。我们曾经试图叫醒她,但她完全没有反应,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种情况让我们非常担忧,尤其是在她开始走到楼梯口的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联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们的描述,并详细询问了女儿的症状和生活习惯。最终,医生告诉我们,女儿的症状符合睡行症的特征,也就是俗称的梦游症。 医生建议我们首先要避免过度的情绪刺激,尤其是在晚上。同时,为了保证女儿的安全,我们需要锁好卧室的门窗,远离可能产生危险的物品。医生还提到,如果梦游的频率过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尽量避免在晚上对女儿进行批评或责骂,保持家庭环境的和谐。我们也在卧室里做了一些安全防护措施,例如锁好门窗,清理掉可能会伤害到女儿的物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女儿的梦游症状明显减轻了,我们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指导和支持。

运动与健康

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2岁孩子频繁梦游,需要药物治疗吗?

我是一位12岁孩子的家长,最近我发现我的孩子频繁出现梦游症状。起初,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基本上一年才会有一两次。然而,自从今年开始,梦游的频率明显增加,几乎每两个月就会发生一次。最近几个月,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几乎每月都会有好几次梦游事件。每次孩子都会无意识地下床,幸好我们总能及时发现并叫醒他。昨天晚上,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又梦游了,直到早上发现他躺在沙发上睡着了。我们非常担心他的健康,于是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联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首先建议我们排除癫痫的可能性,需要进行脑电图检查。接着,医生建议我们做一个多导睡眠监测,以了解孩子的睡眠结构是否存在问题。医生还告诉我们,如果排除了其他疾病,可能是异态睡眠或睡行症引起的梦游症状。对于睡行症,医生推荐使用氯硝西泮0.25-0.5mg进行治疗,睡前半小时服用。医生也解释说,这种药物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在整个问诊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问诊的便利性和效率。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我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知道了如何正确地处理梦游症状。我真心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优质服务,它为我们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和安慰。

远程医疗新视界

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经常做梦还打到别人,怎么办?

我从小就有一个奇怪的习惯,经常在睡梦中做出各种动作,有时甚至会打到身边的人。这种情况让我非常困扰,尤其是在与他人同睡时。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我都会感到深深的内疚和尴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频繁。我的朋友和家人都劝我去看医生,但我一直拖延,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 我决定尝试在线问诊,选择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咨询。医生首先问了我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我的睡眠习惯、是否有其他症状等。然后,他告诉我可能是浅睡眠引起的睡行症,并建议我去做睡眠监测以确定诊断。我也向医生提到了自己有时会出现强迫思维的情况,医生解释说这可能是强迫症的表现,并建议我寻求心理咨询。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首先,我进行了睡眠监测,结果证实了医生的诊断。然后,我开始服用一些中成药来改善睡眠质量,并且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我可以安心地入睡,不再担心会打到身边的人了。

生命守护者联盟

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梦游:常见误解与真实情况

梦游,一个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却伴随着许多误解。许多人认为梦游者像瞎子一样四处乱撞,胆子奇大,敢做惊险恐怖的动作。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梦游者眼睛通常是半开或全睁着的,走路姿势与平时无异。他们很少做越出常规的事,梦游时也极少作出伤害性的进攻行为。梦游现象通常发生在深睡眠和浅睡眠交替的时候,这时人体可以运动,但也存在一定的意识。梦游者做的都是他们最熟悉的事情,一般是白天习惯做什么,梦游的时候就做什么。梦游对身体无害,儿童梦游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然而,梦游者需要注意避免发生意外,如夏天开着窗户睡觉,梦游时可能会从窗户跨出去。此外,梦游者被唤醒后不会发疯,只会感到迷惑不解。

运动与健康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夜游症的症状与治疗

儿童夜游症,又称梦游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后不久突然起床、四处走动,甚至进行一些复杂的行为,如穿衣、进食等。由于儿童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在夜游时意识不清晰,但通常能够避开危险物品,不会发生意外。 夜游症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心理压力、睡眠环境等。对于患有夜游症的儿童,家长和医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 治疗儿童夜游症的第一步是进行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医生的疏导,帮助儿童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此外,在喧闹的环境中,夜游症更容易发生,因此需要避免过度刺激。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如思诺思、劳拉西泮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夜游症的发作次数。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或看刺激性强的电视节目。 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强光。 避免过度依赖安眠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 给予儿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有助于调整情绪和睡眠。 在儿童夜游时,家长不要强行叫醒孩子,以免造成孩子情绪激动或意识模糊。可以将孩子轻轻抱回床上,让他们自然入睡。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夜游症,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儿童夜游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康复之路

1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张淑芳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三甲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抑郁状态(23例) 焦虑症(21例)
专业擅长:从事精神和心理工作二十余年,目前在睡眠障碍病房工作,擅长各种睡眠问题的诊治,尤其是睡眠问题与心理因素、睡眠与情绪的关系,既往有长期的心理治疗工作和培训的经历,带领的团队擅长将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物理治疗等并灵活运用于临床工作,帮助缓解各种睡眠问题,促进所有睡眠问题的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
好评率:99% 接诊量:4125
汤珺

主任医师

青少年儿童心理科

三甲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多动症(122例) 情感障碍(31例)
专业擅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孤独谱系障碍(孤独症,自闭症),抽动障碍(抽动症),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等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常见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9850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焦虑症(87例) 抑郁状态(78例)
专业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新冠后遗症等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戒烟、戒酒,暴食,空心病、自残、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好评率:99% 接诊量:15715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