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卡介苗

卡介苗
发表人:京东健康-儿科中心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常见问答

 

1、哪些人群需要接种卡介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儿童年龄达到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时间?

      正常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上的婴儿,出生24小时以后,就可以接种卡介苗,最迟应该在一周岁前完成接种。

 

3、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接种卡介苗?

    (1)有严重的传染病或患有结核病的婴儿;(2)有心脏病的婴儿;(3)有肾炎的婴儿;(4)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的婴儿或是正在用免疫抑制剂的孩子;(5)宝宝如有腹泻需要痊愈后再接种。

 

4、宝宝打完卡介苗后,手臂红肿/硬结/长脓包,正常吗?如何护理?

      卡介苗属于“慢”反应疫苗,接种后局部反应与其他疫苗有所不同,绝大部分宝宝会在接种后3-4周内出现局部反应,经历红肿浸润、脓疱形成、破溃、结痂的过程,结痂时间在3个月左右,局部此乃工程4-5mm卡痕(有的宝宝不出现上述反应,并不代表接种失败)。

    出现局部反应无需惊慌,可视情况处理:一般情况出现红肿、小的溃疡不需要特殊处理,要保持溃疡部位及周边清洁,防止出现合并感染。如果出现淋巴肿大或溃疡合并感染,及时去医院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冬虫夏草又叫做中华虫草,简称虫草,是一种中国特有中药材,它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在中国古代中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因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在国内外被视为珍品,又因其产量低,价格昂贵,而有“黄金草”之称。

     

    冬虫夏草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保健品提高身体抵抗力的同时,还有治疗一些疾病的功效。中医典籍中记载其功能与主治为:甘,平。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

     

     

    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冬虫夏草虽然是好东西,但是也只有用对了才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好处,正确搭配使用冬虫夏草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对于一些具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的人群,可以试一下冬虫夏草和沙参同服,这两味配伍,具有止血化痰、补肺益肾、补虚益气的效能。

     

    2、冬虫夏草阴阳双补、益阴补肺,对于体虚气短的人群,可以冬虫夏草搭配燕窝、银耳同服,这三者的结合,补肺滋肾,养颜止咳,对体虚的中国老年人有一定的疗效 ,可以起到健身延年的功效。

     

    3、冬虫夏草具有清肝明目,滋补健体的功能,与黑枸杞同食,可以补肺阴虚,尤其适合于一些肝火旺盛的人群,长期服用可以稳定血压,常饮益多。

     

    4、冬虫夏草具有温肾壮阳,益精养血,尤其适合一些身体疲劳,腰背酸痛,体力不支的人群,与鹿茸、枸杞、黄精同服,可以明显改善阳痿遗精、腰膝酸痛、肾精不足等症状。

     

    5、冬虫夏草具有止咳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冬虫夏草和贝母、沙参、杏仁、麦冬等同服,可以止咳化痰,清理肺部和支气管中的垃圾,尤其适合一些肺结核咯血的患者,提高机体抵抗力。

     

    6、冬虫夏草具有抗衰老、解除疲劳的功效,可以从调理失眠,与西洋参、灵芝、首乌、黄茋同服,有助于体力恢复神清气爽,长期服用,更能抗衰老,保持年轻。

     

    7、冬虫夏草滋补肝肾的同时育阴养颜,尤其是对育龄期女性,可以稳定体内激素的分泌水平,调控机体阴阳,对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经血黑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对女性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8、冬虫夏草具有一定的提高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数量的作用,与人参同服,迅速改善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胃口差,头发脱落,失眠等症状。

     

    9、冬虫夏草虽然不降低血糖水平,但是却是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不二之选。有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可以在净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弹性上有一定的效果。

     

     

    虽然冬虫夏草虽然有这么多的功效,但是也有记住她的配伍禁忌,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效能:

     

    1、冬虫夏草本身就有增强肠道蠕动的功效,所以不宜与其他具有通气功能的药材或者食物同食,如萝卜等。

     

    2、豆制品会抑制或者降低外界食物对人体发挥作用,会降低人体对冬虫夏草营养成分的吸收,比如常见的绿豆汤、红豆汤都不能与冬虫夏草一起食用。

     

    3、任何补品的使用都应注意剂量,过多过补都是不可取的。

     

    冬虫夏草产量非常低,因此非常名贵,价格不菲,而且这种中药只有体虚的人才更需要,如果我们没有明显的体质缺损或身体乏力、气血不足、肾气不充、肺气不足等表现的,虽然它是很好的中药,但是也不建议体虚的人吃的过多。它的确是非常好的中药,可以补虚损、益精气;如果不讲究冬虫夏草食用方法而盲目的吃,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 胡萝卜呢?不管是作为主菜、配菜、还是作为婴儿的辅食,都是极好的。胡萝卜,不管从外表的颜值,还是内在的营养优势,都有拿的出手的地方。请看下图:

     

     

    从上面营养成分表可以看出,跟其他的块根类相比,胡萝卜的营养优势在于维生素A很丰富,对得起它“多吃胡萝卜对眼睛好”的美名。此外,高钾低钠,低脂肪,零胆固醇的优势,非常适合高血压病人食用。其他的营养素成分含量就有差强人意了,而且鲜胡萝卜88%都是水。但不管怎么说,胡萝卜还是总有几样拿得出手。

     

    缺VE

     

    胡萝卜几乎不含维生素E,所以维生素E缺乏症患者,和由V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肝胆系统疾病等,最好也不要吃胡萝卜。这一点婴幼儿最应该注意。维生素E缺乏症在婴幼儿期间较多发病。胡萝卜是婴幼儿的常用辅食,此时如果进食胡萝卜(汁),会造成其他食物进食减少,那么维生素E缺乏导致的症状就无法及时的纠正和弥补。

     

    婴幼儿的最佳食用指南

     

    胡萝卜确实是非常适合婴幼儿食用的一种蔬菜,也素有“小人参”之称。但是如果单纯的给宝宝吃蒸胡萝卜块或者打成泥,都是较难下咽的,连我这个成人都不喜欢吃,更别说宝宝了。

     

     

    但是胡萝卜又是一种质脆味美,而且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对于促进宝宝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都是很有好处的。

     

    从4个月开始,便可以给婴儿添加胡萝卜泥,一方面是补充婴儿成长所需的营养素,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婴儿尝试并适应新的食物,为今后顺利过渡到成人膳食打好基础。但是宝宝通常不太喜欢胡萝卜泥。既然胡萝卜这么好,可以尝试做下面的菜肴:胡萝卜玉米排骨汤

     

    食材:排骨4两,胡萝卜一根切块,玉米一根切块,葱、姜、盐、鸡精根据个人口味适当添加。

     

    烹制方法:排骨焯水至不见血色,把排骨、玉米、胡萝卜、葱、姜一同放入压力锅中,加适量水,大火使压力锅内沸腾后,文火炖30分钟;出锅前加入适量的鸡精、盐、葱花。

     

     

    烹饪的注意事项

     

    烹调胡萝卜时,不要加醋,以免胡萝卜素损失。由于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所以,只有经过油炒才能容易被人体吸收。不要过量使用胡萝卜,大量摄入胡萝卜素会使皮肤的色素发生变化,变成橙黄色。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4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中秋节源自上古秋夕祭月,随着后来的演变,这个节日更多的是寄托思乡之情、家人团聚以及期盼丰收,在这一天最经典的传统活动,就是吃月饼、赏明月,还有一些地方会饮桂花酒。

     

    说到桂花酒,就不得不提到桂花,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若是所在的城市桂花开了,微风吹过,十里飘香。就连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都感叹,“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淡黄的桂花时常处于幽静的地方,但却将香气留给世人。有道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因此桂花与牡丹、梅花、荷花等并称中国十大名花。

     

     

    中秋时节,还真是金桂飘香的时候,桂花的气味不仅香甜,而且还是一味养生良药。桂花的枝叶、果实、根皮、花露都可以入药,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的桂花,究竟有着怎样的养生妙用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桂花又被称作“木犀花”、“九里香”,中医认为,桂花味辛性温,归入体内的肺、脾、肾经。有着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痰饮咳嗽、脘腹冷痛、闭经痛经、牙痛口臭等病症的缓解。

     

     

    早先,人们对桂花的治病作用认识并不是很充足,仅仅只是将桂花作为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调养品在使用,就比如在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时期,桂花还更多的是作为香料,或者是用于沏茶、酿酒、制成润肤等生活用品,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抹、发泽之类耳”。在李时珍之后,桂花的诸多功能才被逐渐地认识和重视,并在民间广泛的应用。

     

    桂花作为中药使用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这本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是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撰而成,距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一百多年,这本医书主要是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该医书中所记载的药材,大多是《本草纲目》中未收录的,包括了不少的民间药材,同时也对《本草纲目》中记载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对后世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桂花性质温补,虽然它作为中药使用的时间不长,但是依旧在临床诊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被医家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和缓解,关于桂花在临床上的作用,主要有这三点。

     

     

    桂花具有一股独特的香气,中医学认为芳香行气,可以窜走体内的气机运行,桂花的清香能够有效地缓解情绪的抑制,舒缓情志,因此桂花也就有着提神醒脑的作用,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头晕脑胀、精神不佳的状况,可以来一杯香气扑鼻的桂花茶,既能够提神醒脑,又能够祛散疲劳。

     

    通过现代人们的发现,桂花中含有一些独特的成分,可以有效地稀释痰液,促进体内痰液的排出,将桂花直接熬水服用,对风寒犯肺,或者是外寒内饮引发的咳嗽、咳痰,有着比较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因为桂花性温,归肺经,有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一些医家也会选用桂花来辅助治疗。

     

    桂花的药性偏温,温能散寒,特别是阳虚体寒的患者,平时冲泡桂花茶,可以起到温补阳气的效果,有助于补充体内的阳气,缓解体寒的症状,驱散内在的寒邪。

     

    桂花对人体的调养和疾病的缓解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桂花的功效虽好,但桂花的服用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不恰当的使用,可能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首先要控制用量,再好的东西过量服用,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过量的使用桂花,可能会导致头晕、呕吐的症状,而且桂花属于温性的食材,如果过量服用,很容易导致上火症状的出现,同时也会对肠胃造成一定的负担。

     

    从树上直接摘下来的桂花还是不要直接食用,新鲜的桂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处理,才能减少其中的涩味,还有就是体热的人要少吃,因为桂花辛温,会加重体内的热气,对体热的患者来说,是不利于健康的。

     

    总的来说,桂花是一种具有养生效果、且食药两用的良品,对病症有着很好的缓解效果,不过在平时食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不当使用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原料:
         鲜鸡脯肉250克,干花生仁200克,鲜黄瓜、豆瓣葱、蒜片、清汤、熟猪油、精盐、味精、料酒,水淀粉,鸡蛋清,香油各适量。
      
         制法:
         1、将鸡肉洗净,切成约1.5厘米厚的大片,两面打多十字花刀,再改刀成条状,顶刀切成约1.5厘米见方的丁,放入碗内加精盐、味精、鸡蛋清、水淀粉淹渍上浆。
         2、黄瓜洗净,去蒂把,切成约1.5厘米见方的丁。
         3、用清汤,精盐,味精,水淀粉加在一起拌匀对成味汁。
         4、锅内倒入熟猪油,用中火烧至三、四成热时,放入浆好的鸡丁划熟,捞出控油。
         5、锅内油继续加热,烧至五、六成热时,放入花生仁炸至酥透,捞出控油。
         6、锅内留少许底油,用豆瓣葱、蒜片、姜片爆锅,烹入料酒,随即倒入鸡丁、花生仁、黄瓜丁及对好的汁水,快速翻炒至汁水裹匀原料后,淋入香油拌匀即成。
     
         特点:
         鸡肉外酥里嫩,花生仁外酥里脆,整菜清香适口。
       
         提示:
         切鸡丁刀工处理好。要大小均匀;过油的油温不要过高;汁水不宜过多;烹调操作要迅速。
      
         功效:
         鸡肉“煮食甚补益”。花生仁则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可谓素菜中的肉食。鸡肉中的维生素A、花生仁中的甾醇含量也十分丰富,二物相配烹食,对形容憔悴、皮肤失去光泽的女性,甚为有益。可使肌肤润泽,面色颜丽,容光焕发,如能配合疾病治疗,则可焕发青春的艳丽。
     

  • 中国人十分看重认祖归宗,不少流落海外的华人华侨,不论身在何处,都对故土念念不忘。倘若,历经战乱,一代代远离故乡的人们死去了,故乡的名字已经渐渐淡去,许多人只能从父辈的口口相传中知道,自己的故乡在一个大槐树下。

     

    相传山西洪洞县城北五里贾村有座广济寺,寺内有棵大槐树,还流传有这样的一句话:“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寺与槐早已不见踪影,当地人为了满足异乡人的思乡之情,在原处立一碑,刻“古大槐树处”。槐与“怀”谐音,吴澄曾说:“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所谓找槐树寻根问祖,其故皆源于此。

     

     

     古代农业技术落后,每每遇到干旱、蝗灾,或者遇到内乱、外地入侵等等天灾人祸,基本就颗粒无收,史书上关于饥荒的记载比比皆是。这时候人们发现开的一串一串的槐树花,花瓣净白肥厚,饥饿的人们就摘下槐花填充辘辘饥肠,不料槐花味道甘甜,肉质鲜美,于是便有了人们称槐花为“槐米”。

     

    于是,从此我们便和槐花结缘,家家户户都在自己房子边种上了槐树。在著名的民间故事天仙配当中,古老的槐树精还充当媒人,见证了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可见人们对于槐树的热爱。其实,我们对于槐树的认识,远不止这些。在中药当中,槐树的花就是一味止血良药,让我们仔细了解一下吧。

     

     

     槐花,又叫护房树、豆槐、槐米,是槐树干燥花及花蕾。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病证的治疗。一般用量为5~9g。

     

    槐花性寒,有很好的凉血止血作用。治疗痔疮出血,大便下血,常与侧柏叶、荆芥穗、枳实配伍,可以起到清肠凉血、疏风行气的作用,如槐花散。治疗血崩及肠风下血,与凉血止血药地榆一同相须使用,是一个重药药对,如槐榆散。

     

    治疗吐泻不止,可以单用。治疗小便出血,可以与凉血行瘀的郁金配伍,《箧中秘宝方》记载治疗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下。”治疗热毒下痢,下血不止,与郁金、甘草一同使用,如郁金散。《世医得效方》还记载槐花用于治疗治鼻子出血不止的方子,将槐花、乌贼鱼骨等分,半生半炒,碾成细粉末,吹入鼻中,可以迅速止血。

     

     

    槐花入肝经,可以清肝经的火热邪气。治疗肝热目赤,头痛眩晕可以用槐花单味煎汤,代茶饮用,也可以配伍清泻肝火的夏枯草、菊花等药物一同使用。在元代医书《世医得效方》记载有一个方子治中风失音:炒槐花,三更后仰卧嚼咽。在明代的《本草纲目》当中也有记载,用槐花炒香频嚼,可以治疗失音与喉痹。所以可以认为槐花对于治疗喉痹应该是确切的疗效的。

     

    槐花不仅可以食用、药用的历史悠久。北方的很多地方直到现在还有吃槐花的习惯,有的用槐花煮饭,还有用槐花制作小吃、糕点等。槐花谢后结成的果实槐角,也是一味良药,性味、作用、功效和槐花相似,清降泻热的作用比槐花强,而且还能润肠。但是止血的作用不如槐花。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 中医的命脉在于中药,中药的密码在于配伍。当然,中药的配伍不是随意的乱点鸳鸯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典组合。

     

    在滋阴养肝方面,有一味效果显著的药材,那就是人们常常以为是补肾的枸杞。枸杞对于我们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只要一想到枸杞就会联想到补肾,实际上,枸杞的首要作用是养肝明目。

     

     

    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养肝、补肾、益肺等功效,适用于肝肾阴亏,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尤其是一些经常用电脑和手机的人们,喝点枸杞茶,养肝明目,补肾润肺,相得益彰。

     

    再来说说大枣吧!在古代,大枣曾经作为饥荒之年救民于水火的果子,所以又把大枣视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大枣红了味道更好,还有滋阴补血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倍受青睐。

     

    中医认为,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等症。除此之外,大枣用作食疗,也是作用多多。

     

    来说说车前草,这个草药其实在民间比较多,山野路旁所处可见。但在中医眼里,车前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经、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等症。

     

     

    那么,这枸杞、大枣、车前草三个药组合在一起,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方子了——枸杞大枣车前草汤。这个方子由200克车前草,30克大枣和20克枸杞子组成。先将车前草去根,去掉老叶,清洗干净;大枣洗净去核;枸杞子洗净;将这大枣和枸杞药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后,放入车前草,再煮片刻即成。

     

    综合而言,车前草全身是宝,性味甘寒无毒,具有清热利尿、祛痰止咳、清肝明目等作用。且与大枣枸杞配伍,既能相得益彰,也能相互作用,可以起到清热利尿、养肝明目、滋阴益肾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小时候,经常咳嗽,一个老中医用车前草治好了我的咳嗽。后来在田间路旁看到一片车前草,不禁感叹,这山野路旁的草,随手一抓都是治病的良药啊。车前草全草入药,大多用子,但治病时,全草入药,疗效更佳。对于车前子的功效,在《药性赋》中记载,“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也就是说,车前子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止泻、通利小便和明目。当然,每一味中药材其实功效非常多,除了主要功效之外,还有很多待挖掘的功效。

     

    1.车前草解决小便问题

     

    小便不通,可以用车前子适量,泡水喝,就有通利小便的作用。也可以用新鲜的车前草捣烂取汁,半杯车前草汁加蜂蜜一汤匙,调和服用,也有效果。

     

    小便尿血,可以用车前草捣汁,空腹服用,也可以用车前草、地骨皮、旱莲草各10克,水煎服,

     

     

    2.车前草解决泄泻下痢问题

     

    车前草不仅能解决小便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大便方面的问题。比如大便泄泻,可以用车前草12克,铁马鞭6克,水煎服。如果是热痢,可用新鲜的车前草叶捣绞取汁100毫升,加蜂蜜一汤匙,加热煮沸,温服。

     

    3.车前草解决眼疾问题

     

    车前子具有明目的作用,同时也能治疗一些眼疾。比如说,目赤肿痛,可以用车前草煎汤外洗,也可外敷。又比如说火眼(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可以用车前草根10克,青鱼草、生石膏各6克,水煎服。

     

    4.车前草解决咳喘问题

     

     

    车前草全草入药可以治疗咳喘,颇有疗效。对于干咳、百日咳,可用车前草10克,水煎服。如果是痰嗽喘促,伴有咳血症状,可以用新鲜的车前草60克,加冬蜜15克(或冰糖30克),水煎服。

     

    5.车前草解决出血问题

     

    车前草在古代军旅中也颇为实用,可以用来治疗金创血出不止,可以用新鲜的车前草捣烂取汁,外敷金创。车前草止血作用较好,除了金创出血之外,还有尿血。当然,对于鼻出血也是有作用的,可以将车前草研为细末,用水冲服。

     

    6.车前草解决妇科问题

     

    车前草对于妇科白带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用车前草根10克,捣烂,用糯米的淘米水兑服;也可用车前草10克,马鞭草10克,水煎服。

     

     

    7.车前草解决黄疸问题

     

    黄疸大多由湿热熏蒸引起,所以,用利尿祛湿之法也是可以治疗的。而车前草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用车前草15克,观音螺30克,加酒一杯,炖服。

     

    8.车前草解决感冒问题

     

    对于普通的感冒咳嗽,可用车前草、陈皮各适量,水煎服。

     

    一味普普通通的路边野草,往往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也许就在山野路旁,会有很多治病的良药,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

  • 令人难不难受才是最重要的。这三样东西,令人难受的,莫过于咳嗽。咳嗽可能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也是比较粗浅的。

     

    对于咳嗽而言,干咳是最难受的,也是最难治的。很多时候,干咳少痰往往会让人咳得眼冒金花,甚至发生呕吐,久而久之,还会使喉咙受伤,甚至还会咳嗽时痰中带血。如此咳嗽的情况发展到这个地步,可能会让人吓一跳。

     

     

    对于这种咳嗽,有没有比较合适的方药呢?其实是有的,比如比较有名的百合固金汤,但是这个方子的适应症主要还是偏于肺肾阴虚,倘若不是肺肾阴虚导致的干咳、痰中带血,可能另一个方子比较合适。

     

    这个方子就是出自《严氏济生方》的百花膏,乍一听还以为是很多种花朵汇集后熬成的膏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方子的主药是百合。为什么又是百合?其实,很多人只知道百合是爱情花,适合情侣、爱人之间互送,却并不知道百合的鳞状茎竟是一种止咳良药。

     

    这个百花膏由百合与款冬花二药组成,在配制方子的时候,百合需要蒸过之后焙干,与款冬花各等分,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小,每次服用1丸,饭后或临睡的时候嚼服,用生姜水咽下,或者直接含在嘴里噙化。这个方子尤其适合喘嗽不已、痰中带血的病证。

     

     

    也许人们会觉得奇怪,就这么简单的两味药,竟能起到这么好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百合润肺宁心、补中益气,并且还是治理咳嗽的要药,尤其对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的病证大有妙用;再加上款冬花化痰止咳,有镇咳下气、润肺祛痰的作用,尤其适合咳嗽、气喘、肺痿、咳吐痰血等病症。

     

    对于百合与款冬花的搭配,其实是一个经典药对,它们俩和在一起,真的有“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力量。而且,它们的配对也是大有深意的,如果不仔细去分析,可能很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百合味甘、味苦,性微寒,归心、肺经;而款冬花味甘、辛,性温,归肺经。一个性寒,对于热咳效果较好,一个性温,对于冷咳效果较好,而如今这两个配合,一寒一温,一阴一阳,一刚一柔,对于肺经的寒热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百合敛阴润肺,凡是肺热炽盛、气火灼金、津伤肺燥或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证,可以用百合来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咳嗽;而款冬花润而不燥,专能顺理肺中之气,止咳作用较强。这样两个药和在一起,就具有相使、相制两重含义。一是款冬花可以辅助百合,加强润肺止咳的作用;二是百合的寒性可以制约款冬花的温性,能够比较平缓的润肺燥、止咳宁嗽,尤其对于肺虚燥咳、久嗽不止、痰中带血等证适宜。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很孤单的,倘若有个合适的伴儿,往往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协同作用。其实,中药很多时候也一样,一种独特的中药存在着也是孤单的,倘若有个合适的伴儿,往往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协同作用。就比如这百花膏,百合和款冬任一一种中药都可以止咳,但它们彼此的作用都局限,但二者结合起来,组成配偶,作用就立马升级了!

  • 今天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农历书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因此芒种也称为“忙种”,提示着收种农忙的到来。

     

     

    在此节气期间,长江中下游一带进入了梅雨(“霉雨”)季节,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日照相对较少,天气闷热,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根据这样的时令与气候特点,芒种时节养生应顺应其变化,要有所避忌,适当调摄。

     

    饮食

    芒种时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勿过咸、过甜。唐代孙思邈提倡此时“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

     

    此时令,可适当食用化湿醒脾、清利湿热、养心护阳、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黄瓜、苦瓜、莲子、藕、豆腐、丝瓜、冬瓜、绿豆、西瓜、甘蔗、梨、乌梅、柠檬、葡萄、草莓、猕猴桃等,以缓解闷热潮湿的气候使人产生萎靡不振、食欲下降、胸闷腹胀、头重身困等不适症状。

     

     

    另外天气炎热,且是农忙时节,更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温水,少喝冰镇饮料,以养护脾胃的阳气。喝水时,可适当泡一些菊花、荷叶、薄荷等,以提神消暑。

     

    运动

    芒种时节天气虽闷热,但也不宜长时间待在室内,要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促进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

     

    活动锻炼的时间宜选择清晨或傍晩较凉爽的时侯,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较大、或阴雨绵绵时,应减少户外运动。运动方式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如游泳、慢跑、太极、打球、散步等,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作息

    作息有度,宜睡子午觉。子时是指23:00~1:00,午时是指11:00~13:00,子时睡觉,最能养阴,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

     

    因此,晚上睡觉时间再晚不应超过23点;日间午时可适当休息一会儿,午间休息好,可养心护阳,是夏季养生的基本。此外,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适当流通,不可久待空调房,避免人体产热、散热功能失调而引发空调病。

     

    ▼权威审核▼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