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致命的体育锻炼

致命的体育锻炼
发表人:主治医师姜飒

中考前夕我们接诊了一个年轻的病人,15岁,男性,因“蛙跳”20余分钟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第二天开始出现酱油尿,尿量急剧减少,双下肢水肿,于第四天就诊于我院,询问病史过后,我们立马想到了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急性肾损伤,查心电图:


看到高尖的T波,有点害怕的感觉,会不会出现高钾,心跳骤停,还是赶快血液净化治疗。

待检验报告出来,还好,没有高钾,诊断明确,横纹肌溶解症所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经过几天连续性的血液净化,监测指标越来越好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八天
 

肌酶已经完全正常,虽然肾功能仍未完全恢复,但尿量逐渐增加。因临近中考,出院回家。中考前两日来我院复诊

 

 
中考结束一周复查,完全正常了

所以提醒大家一下,运动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尤其是肥胖者,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脏器损伤,严重者也是会致命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伴随着东京奥运会的火热进行,很多小伙伴也都开始了锻炼计划,朋友圈里的旗帜也越来越多。开始锻炼是好事,但是请注意,一不留神会有一种伤痛马上找到你——肌肉拉伤。

     

    如果你刚接触锻炼,一定会接受一个信息——"使劲放心练,第二天肌肉不痛没效果"。诚然,力量训练过后确实会伴有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产生。

     

    以前的理论是运动过后乳酸堆积,但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延迟性肌肉酸痛就是因为锻炼导致肌肉的轻微损伤,属于生理变化。损伤程度较轻,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肌肉的生长;若损伤程度较重,导致肌纤维断裂,则为肌肉拉伤。

     

     

    有经验的锻炼者会通过疼痛的程度、疼痛的时间以及主观感受来判断。作为新手的你,若判断失误,会错过最佳的恢复时期,轻则疼痛难忍,导致局部慢性炎症;重则会让你告别你最爱的运动。

     

    四个步骤判断,是延迟性肌肉酸痛还是肌肉拉伤

     

    1. 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

     

    若你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肌肉剧烈的疼痛,例如:你在打篮球,上篮的过程中突然小腿三头肌出现剧烈疼痛,伴有跛行。甚至有一些拉伤的瞬间还可能听到肌肉断裂时"嘭"的一声响(尤其做伸膝训练时),那就别怀疑,大概率是肌肉拉伤。

     

    2. 疼痛的程度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疼痛程度一般在4级以内,而肌肉拉伤是5级起步甚至可以达到7级(疼痛分级标准为1-10级,4级为手掌打过一样的痛,5级为脚磕在床边的痛)。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疼痛虽然有不适感,但是不会过多影响日常生活,但是肌肉拉伤常常伴随着不能行走以及关节活动受限。

     

     

    3. 肌肉的变化

     

    延迟性肌肉酸痛不会有特别明显的肌肉变化,锻炼过后仅仅只是血管暴起的充血状态;而肌肉拉伤,肌肉皮肤表面会出现淤青、肿胀触摸会感受到条索状隆起。

     

    4. 疼痛范围及持续时间

     

    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72小时后会缓解,并且是你锻炼的肌肉整块肌肉的酸痛;肌肉拉伤是肌肉的部分肌纤维断裂疼痛位置较集中,疼痛持续时间少则一周,多则数周才缓解。

     

    肌肉拉伤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

     

    通常肌肉拉伤的原因有如下三种:

     

    1.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锻炼前非常重要的活动,也叫运动热身。运动前没有经过适当的热身,身体灵活性、协调能力差,容易发生肌肉拉伤。

     

    越是专业的运动员越是重视这个环节,强如巨石强森,锻炼前要进行30分钟的热身。充分的热身可以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调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最重要的是让骨骼肌提前充血,防止肌肉拉伤的产生。

     

     

    2. 运动过量

     

    当你的运动量超出了自体肌肉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运动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为一次性运动过量,也就是急性肌肉拉伤,比如常年不跑步,一次10公里或者卧推40公斤,今天冲重量加30公斤。第二为慢性肌肉拉伤,一次又一次的做同样的动作,给肌肉带来持续的压力,比如长时间驼背、或者低头办公等。

     

    关于运动量的控制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话题,如果大家有兴趣,张医生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分享。简短一句话:循序渐进,运动量控制以第二天能够恢复为主。

     

    3. 姿势错误

     

    错误的运动姿势会导致肌肉发力的不均衡,破坏肌肉平衡,导致肌肉代偿。比如卧推时,没有收紧肩胛骨,会让三角肌前束那么一丢丢的小肌肉去承担几十公斤的重量,必然导致拉伤。

     

    所以做任何锻炼时,一定要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姿势,防止肌肉拉伤。

     

    产生了肌肉拉伤,该怎么处理?

     

    首先,停止目前的活动,别忍痛继续锻炼或者上场比赛,你不是汤普森,继续坚持也没人给你发总冠军戒指。

     

     

    其次,要遵循POLICE原则—保护、适当运动、冰敷、加压、抬高。具体做法为:产生了肌肉拉伤,立刻保护肢体,24小时内,冰敷20分钟/次,间隔30分钟,4-5次即可(若疼痛难忍有明显出血征象请即使去骨科就诊);回家后,用压力带加压拉伤肌肉并且抬高肢体;24小时后加入适量运动促进恢复(具体请康复科指导)。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肌肉拉伤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了,张医生特别希望大家不要产生肌肉拉伤,所以再次总结一下预防肌肉拉伤的重点事项:

    1. 充分的进行热身活动;

    2. 合理的控制运动量;

    3. 了解运动项目的正确姿势;

    4. 锻炼前补充电解质及碳水。

     

    小伙伴们,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锻炼,远离损伤,享受活力生活!

     

    作者 |张蕾 海淀医院 康复科

  • 我们都知道久坐、久卧、长期缺乏运动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一大诱因,因此,想要预防、改善静脉血栓,最常被告诫的话大概就是:多运动。但是你知道吗?不是所有运动都有效,如果是不当的运动或健身方式,反而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为什么运动也会引起静脉血栓?

     

    要说到运动所造成的损伤,运动员一定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其实静脉血栓是运动员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大多需要手术取出才能继续运动,如果不去除,甚至会危及生命,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美国NBA前热火巨星波什了,他正是因为静脉血栓于2019年正式宣布退役,提前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么,究竟为什么运动员也会得此病,甚至比普通人更容易被静脉血栓盯上呢?我们可以从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来做一下比较就明白了。

     

    1、血流速度减慢:

     

    下肢肌肉收缩的泵功能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因为通过下肢肌肉的收缩使血液往心脏回流,是影响静脉血液流速的重要因素,所以普通人如果长时间不运动可能会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比如手术后卧床的患者等等,由于静脉血流缓慢,就容易形成血栓。

     

    而对于运动员来说,由于经常锻炼,他们的心率往往都比一般人要慢,通常保持在60-100次/分,有些人安静时甚至低于60次/分。心率慢的人,血流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运动员得血栓的第一个原因。

     

    2、血液黏稠:

     

    一般来说,肥胖、肿瘤、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使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而容易发生静脉血栓。

     

    而运动员在运动时会大量的出汗,如果水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就会造成脱水和血液浓缩,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这就是可能触发血栓形成的第二个原因。

     

     

    3、血管内皮损伤:

     

    当血管破裂出血,内皮损伤后,机体认为该止血了,所以启动凝血机制,促进血液内的血小板聚集,产生血栓样改变,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发生,而血管内膜改变的常见原因有手术、外伤、药物刺激等。

     

    而运动员受伤、出血,甚至手术发生的概率都比普通人要高,这就是触发血栓形成的第三个原因。当然,有时候肌肉拉伤等会引起小静脉出血,从而引发全身的凝血机制启动,诱发血栓,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剧烈运动之后也要重视放松拉伸练习,不然机体骤然停止运动状态,会让肌肉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消退,从而引起炎症,并形成血栓,造成健康威胁。

     

    所以说剧烈的、过度的、不当的运动确实会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但不要因此杯弓蛇影,成了不想运动的借口,专家表示正常运动不会导致静脉血栓,所以闲暇之余,还是要通过合理、适量的运动来保证身体的健康。

  • 我已经坚持每天锻炼打卡四年了。基本上每天都有人问我:"佳佳老师,你不用上班吗?你每天都怎么坚持早上打卡的?"、"你哪儿来那么多时间锻炼的?"

    经常运动的人一定听说过"半小时减脂魔咒",即我们平时进行锻炼的时候,坚持30分钟脂肪才开始分解,之前分解的都是糖,代谢掉的大部分是水,所以想靠运动减肥的人就需要单次30分钟到1个小时,甚至1小时以上的运动量。

    跟大家一样,我并不是一个有大把时间的人。学会工作是需要朝九晚五,办公室距离家里1个半小时的路程,早上虽然不用送儿子上学,但是伺候他起床也是我的工作。下班之后经常需要应酬,回家还要处理一些日常工作之外的事情,而且吃完饭马上锻炼也是不可能的啊。所以,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短时的运动方法,我是绝逼坚持不下去的。

    直到我发现这个运动——HIIT。几乎每个忙碌的工作日早晨,我都是用一套HIIT来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出差或者旅游在外的忙碌,也用一套HIIT来完成运动任务。四年的锻炼,我的体重并没有减轻多少(从以前的49kg到了47kg而已),但是维度却好了很多,尤其是身材肌肉紧实、凹凸有致了。而且,我完全没有节食,只是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健康的食材搭配,以及,呃,时不时的偶尔大吃大喝——谁叫我是个吃货呢?

    我老早就想好写一篇文章,把HIIT郑重推荐给大家。

    HIIT是什么


    HIIT是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的缩写,意思是高强度间歇训练法,从字面能看出,其核心是两个词:高强度、间歇。它可以用来练习心肺功能,冲击速度,减脂效果特别明显,这种特殊的训练方法自问世以来风靡欧美大陆,在中国,钟丽缇、刘涛、林心如据说都常练HIIT。

    HIIT的形式,就是将运动内容分段交叉进行,例如:动-停-动-停,或是高强度-低强度-高强度-低强度交替的方式。简单来说,这类型的运动特色在于通过短时间的高耗能运动加上短暂歇息的方式来减脂。


     

    HIIT的优点


    与传统训练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可用更少的时间得到相等或者更好的训练结果。具体说来,有三个优点:首先,HIIT是一种双高效训练,通常一组可以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不占用你太多时间,但同时,其运动效率比常规运动要高出很多;其次,HIIT有多种运动形式,不枯燥;第三,它其对场地要求不高,在很多场合都可以进行,也不一定需要你准备很多辅助的器械。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Lance Dalleck博士曾带领团队评估过HIIT范式应用于抗阻训练的有效性,找到48名年龄在21岁到59岁之间不吸烟的男性和女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1、HIIT与传统运动相比,在提高心血管代谢健康和肌肉适能上有同等效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有效)。

    2、HII提高肌肉适能上更有效,因为它所需的时间比传统运动少了一半。HIIT-RE的平均训练时间为20分钟左右(包含热身)。传统运动平均训练时间为45分钟。

    一言以蔽之:高效耗能,运动上选。

     


     
    HIIT练得久,躺着也能瘦


    所谓躺着也能瘦科学概念就是:运动后过量氧耗(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简称为 EPOC。

    身体在剧烈运动时,会出现“氧亏”现象(Oxygen Deficit)。在运动结束后,身体为了缓解"氧亏"现象,会显著提高氧气摄入速率简单说,训练强度越高,训练后身体就需要越多的氧气,以便恢复、回到静息状态,因此会消耗更多热量。这一时期,你即使躺着不动,基础代谢率和静息代谢率也要远高于平日水平。

    基础代谢率越高,人就越瘦,这不是传说,是真的。

    那么HIIT和代谢率有什么关系呢?

    HIIT是一种有快有慢,节奏变化大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它的强度大,因此摄氧量也很大,相比传统有氧运动,HIIT只需要5 - 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让你进入“氧亏”状态,从而显著提高人体基础代谢率、静息代谢率。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我们做完HITT去洗澡、喝水时,身体依然在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HIIT做得好,美丽不显老


    长期坚持做HIIT可以帮助抗衰老,这是有科学根据的。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的论文报告指出:

    身体活动与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运动可以激活端粒酶,即一种众所周知的抗衰老酶; 单次锻炼可以激活循环细胞中的端粒酶;





    高强度间歇训练增加端粒酶以及降低p53表达,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人类蛋白质,有助于过早衰老和肿瘤抑制。

    也就是说,HIIT可以激活我们身体内的抗衰因子,顺便还能帮忙抑制下肿瘤。

    除了抗衰老这个好处之外,HIIT帮助平衡类生长激素和瘦素的分泌。

    类生长激素是负责长期体重增加和短期饮食习惯的激素,又名饥饿激素(munchies),被认为是唯一可以刺激食欲的激素。如果一个人体内的类生长激素失衡,持续不停地分泌,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根本不能控制自己想吃吃吃的心。

    瘦素(Leptin)被称为饥饿荷尔蒙,因为它让你感觉饱足感,通知大脑你已吃了足够的食物。因此,瘦素是保持你的能量水平足够的关键。身体缺乏瘦素的人,永远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

    总之


    在这个崇尚高效生活的年代,HIIT这种高效运动可谓应运而生,普度众生。学了这套方法,你就再也找不到任何"我没有时间运动","健身房离我家太远","我出租屋太小不够我八百米","我房子天花板太低不够我练轻功打太极"之类的借口了。每次只要20分钟,你就可以在家中地板上完成一套高效减脂运动,坚持下去,不出两周就能发现身体的变化。

  • 作者 | 张初吉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开运动会的季节,不少单位会在这时组织各种运动会。运动固然对身体有益,但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方法反而容易导致运动损伤。那么运动中会有哪些损害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那些运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防患于未然。

     

     

    01 低血糖

     

    大家可能有过这种经历,为了减肥没吃东西就开始体育锻炼,或者高强度运动了很长时间,或者赛前特别紧张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头晕、心慌、出虚汗。没错,你很有可能是低血糖了。

     

    低血糖是由于体内血糖大量消耗,以致使体内血糖过低,大脑皮质调节糖代谢的机能紊乱,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低血糖甚至会引起神志模糊,语言不清,精神错乱,躁动不安,甚至昏迷。

     

    低血糖危害这么大,那我们如果低血糖了怎么办呢?

     

    低血糖症发生时,首先要平躺,神志清醒者可喝浓糖水或吃少量食品,一般即可恢复。若症状较重者,应迅速送医院救治。注意患病未愈、空腹饥饿或体质较差时,不宜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在长时间运动中,可补充一些含糖的饮料。

     

    02 骨骼肌肉的伤害

     

    运动中如果遇到损伤,应该怎么处理呢?

     

    嗯…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RICE。

     

    RICE——处理运动损伤的原则

     

    在运动伤害的处理原则中,RICE是用来做急救处理的,如:处理挫伤(撞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脱位及骨折。

     

    R=Rest(休息)受伤后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

    I=Ice(冰敷)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使血管收缩,减少伤处的肿胀、疼痛及痉挛。

    C=Compression(压迫)压迫使伤害区域的肿胀减小。以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例如:足、踝、膝、大腿、手或手腕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E=Elevation(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都抬高伤部。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夹板固定后再抬高,并迅速转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治。

     

     

     

    03 运动中暑

     

    运动会临近夏天,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同时,大家要小心运动中暑。

     

    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收缩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如果同时处于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则会引起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运动中暑。

     

    中暑早期可有头晕、头痛、呕吐现象,逐步发展为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干燥,严重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虚脱、抽搐、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那么,怎么才能有效避免运动中暑呢?

     

    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运动时宜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常规医务监督。

     

    炎热天气训练和比赛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蛋白质,额外增加维生素B1、B2、C供给量,对不耐热个体要加强预防措施。

     

    如发现中暑者应及时扶送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同时采取降温消暑措施,如解开衣领,额部冷敷做头部降温,喝些清凉饮料,并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等。

     

    严重患者,经临时处理后,应迅速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近年来,跑步猝死的事情层出不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多数情况是跑步途中忽然倒地,短时间内丧失意志,待到救护人员进行急就之际,已经失去了生命。还有个别情况是误以为睡觉,谁知道一睡下就一觉不起,以及正常晚上睡觉,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人已失去生命特征,真的是好可怕。为什么平常运动的人也会发生猝死的情况呢?猝死前身体会发出什么求救信号呢?


     

    跑步导致猝死,并不是稀有案例


    运动虽然可以带给人健康的体魄,但是运动也会涉及到“运动性猝死”这种情况发生。我们日常适量的运动一般来说不会造成死亡,但是如果运动对于我们人体的呼吸,心跳,神志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发生猝死的。


    很多发生跑步忽然死亡,运动忽然失去生命特征这些情况,是和我们的心血管息息相关。比如在感冒的时候进行运动,在发烧的时候坚持运动,忽然之间进行强烈的运动,都有可能出现猝死。日常相对健康的情况下,没有感冒,发烧,心血管疾等等进行适量的慢跑,游泳,踩单车等等一系列运动,一般来说都不会发生猝死的情况。

     

    我们通常会对猝死有一些常见的误区,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个误区:猝死一般只会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的身上。

     

    第二个误区:身体好就不会发生猝死的情况。

     

    第三个误区:体检没发现问题,就不会发生猝死。

     

    第四个误区:误以为心肌痛是胃痛。

     

    第五个误区:猝死发生得太忽然,没办法预防

     

     

    发生猝死的情况身体会发出什么求救信号呢?医生帮你来解答。


    第一:心率慢。当心率低于50的时候,心脏很有可能会发生长时间停止跳动并且猝死的情况发生。


    第二:不明原因的身体疲乏。如果还伴随着胸闷,水肿的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第三:心慌慌。一般来说,短时间的心慌慌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就要提起重视了。


    第四:突发性晕厥。这是一个最危险的情况,一般来说猝死之前都会发生晕厥的情况。


    第五:眼前发黑,肢体发麻。这也是可能会导致脑卒中的情况发生,我们不可轻视。


     
    所以我们进行日常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不能过量,并且要挑选适宜自己的运动方式。当运动过程中发现自己有以上身体信号的苗头时候,请慢慢缓停自己的脚步,必要时拿起手机拨打电话求救。

     

    除此之外,有心脏病的患者,正在感冒的患者,有高血压的患者,心律不齐的患者,糖尿病的患者,体质比较差的人们群众,更加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并且选择比较缓慢的运动进行锻炼,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猝死的可能性。运动虽好,但是一定要注意适量,跑步建议尽可能慢跑,没有长跑基础的千万不要挑战马拉松。除此之外,个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自己的休息,尽量能不熬夜就不熬夜,均衡饮食,不要吃太油腻,太重口味,其实油腻是造成血管不好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总而言之,运动不宜过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命只有一回,我们要好好珍爱自己。发现心脏异常,心率异常,有心痛感的时候不能忽视,小信号及时发现才能避免后续出现的大问题,生与死就在呼吸之间,大家都要引起重视。

     

    猝死虽可怕,但是我们也要尽力预防,不可等到发生之际,才后悔不已,欢迎转发给身边你重视的亲朋好友,给他们提个醒。

  • 也许你好像已经尝试了所有减肥方法。但是,你释放了家庭和社交网络的力量吗?

     

     

    研究表明,夫妻结伴采取健康行为时,减肥的可能性更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社区的力量及其对减肥的影响,但是很明显,朋友和家人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当人们决定采取坚定的步骤来改变生活时,这肯定会对其人际关系产生连锁反应。无论你打算减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还是需要新的减肥方法,合作伙伴都可以提高你实现目标的几率。与伴侣一起减肥可提供动力、支持甚至一点健康的竞争。

     

    这是尝试与伴侣减肥的六个原因。

    1.额外的动力

    不管你减肥的动机是什么,当你爱的人知道你在为什么而奋斗时,你可以在背后投入更多的力量。 动机常常与我们所爱的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我们希望在那里度过一生的重要时刻,我们希望一起去享受时光。例如,一个忙碌的妈妈想减肥,以便为孩子们树立更健康的榜样。她在营养和运动方面所做的改变影响了她的整个家庭。作为激励,她可以尝试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保留视觉提醒,例如家庭照片或度假胜地在地图上,以提醒她和她的家人正在努力。

    2.支持系统

    减肥并远离肥胖的旅程是终生的承诺,它可能会影响家庭中的每个人。如果你有一个支持系统,让其中的那些对你有帮助,那么这将是你坚定不移地前进的绝佳途径。当你与家人一起踏上这一旅程时,你将拥有一个内置的支持系统。例如,一个努力减肥的丈夫决定进行减肥手术。他报名参加了一场情况介绍会。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参加信息会议、赴约和承诺手术后相互改变的生活方式来提供精神和情感支持。

    3.一起吃饭

    改变你的饮食方式始于膳食计划、超市购物和在家做饭的承诺。食物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互动至关重要,因此在饮食上进行重大改变时,让他人参与你的生活至关重要。例如,母女俩都决定减肥。一起计划饮食和烹饪可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饮食计划。他们还可以尝试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参加健康烹饪班等活动。

    4.锻炼身体

    一起运动和规律运动是减肥成功的关键。与独自锻炼相比,让别人对你负责可能正是你需要展示和挑战自己的地方。例如,两个在高中踢足球的朋友在20多岁和30多岁时体重增加了很多。一位朋友开始新的锻炼计划后,另一位朋友也加入了。通过将沙发上的时间转变为更活跃的事情,例如在健身房见面或在看电视比赛前踢一场足球,这两个朋友可以彼此依靠,以进行更多的锻炼。

    5.追踪进度

    作为一个群体,记录下体重和身高的总变化会很有激励作用。减肥很重要,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改善你的健康状况。这包括降低高血压,胆固醇和血糖。这实际上是要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健康状况。例如,同事们发起了一项减肥挑战,要在小组中总共减掉100斤。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轻体重并保持体重不变需要与食物建立不同的关系。有人陪伴可以帮助你在滑倒或挫折后回到正轨。例如,三个姐妹联手为家庭聚会计划健康的食物选择。通过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畅通,他们可以理解各自为改变旧习惯所做的事情,以及为什么这对你很重要。

  • 很多不喜欢运动人的人都会比较好奇,长期不锻炼的话,会有怎样的的后果呢?有研究表明,长期锻炼不足的话,会导致人的器官组织功能下降,大约下降30%左右。还有某项研究表明每坐一个小时人的预期寿命将会缩短好几分钟。因此运动很有必要,无论是对哪一个年龄层的人运动都不应该缺席。同时每一个年龄层都有比较适合他们的运动方式。那么运动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运动好处

     

    增强人肌肉的力量,帮助强壮骨骼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周做四次左右运动,每次运动达到45分钟左右的话,那么腿部的肌肉量将会增加5%左右。肌肉在人的骨骼周围,肌肉量的增加,会使得人的骨骼变得更强壮。所以保持适当的运动很是重要。

     

    缓解压力,放松情绪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如果不开心或者是难过的话,很多人都会“跑步”来释放。确实运动可以使得人的心绪暂时平静,体力上的劳累可以使人暂时性的忘记不开心的事情。当人的身体比较劳累的话,会帮助人们暂时忘记不好的记忆。同时,适当运动的话,还可以帮助开阔人的视线,帮助陶冶情操。

      
    不同年龄层对应的最佳运动方案

     

    7~17岁的人群

     

    这个年龄层的人由于年纪较小,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所以,保持适当运动很必要。建议大家每周至少做三到四次的高强度的运动,并且每次应该坚持在60分钟左右,最好能够达到60分钟。这些运动主要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肌肉强化运动,另一方面应该是骨骼强化运动。小编认为适合这一年龄层的运动比较多。例如,骑自行车、轮滑、游泳、跳绳等。

      
    18~60岁人群

     

    这个年龄层的人体力较为旺盛,每周应该保持两个小时左右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应该保持一个小时左右的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但是这一标准连一半都没达到,所以,平时大家应该加强活动。

      


    60岁以上人群

     

    这类人群因为年龄较大,很多高强度的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了,小编认为这类人群可以做一些幅度比较小的活动,比如散步、快走、打太极、瑜伽等。

     

    由于经常不锻炼的话,人的身体机能会下降,所以平时建议大家没事的时候多活动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例如游泳、登山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要避免运动过度,把握一定的量。

  •  

    “我想得冠军。”

     

    这句话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一份特殊的意义,对于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赛场上令人热血沸腾的欢呼和怒吼,背后少不了一次次的训练,一次次的伤痛。

                                   

    对于一些运动员来说,焦医生就是他们通往冠军之路的守护者。

     

    焦晨医生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足踝外科的主任医师,出任过数届奥运会国家队特聘医疗专家,在运动医学方面的造诣享誉全国。

     

    受访医生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足踝外科 主任医师 焦晨
    文 | 小清
    监制 | 黑凤梨

     

    和其他科室不同,和其他患者也不同,焦主任的很多病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挂号-门诊-手术治疗的模式。很多运动员如果出现伤病,都是队伍直接送到焦晨主任这里来治疗,这让这些受伤的运动员,能够得到更及时的治疗。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每日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们,会比平常人更容易出现关节上的问题,特别是脚踝,训练中稍微磕碰,便容易扭伤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受访医生:焦晨

     

     

    再努力一点,应该就能更接近那座奖杯了吧……

     

    杨画厢(化名)一直这样想着,她是一位花样滑冰双人滑女选手,训练时比谁都更努力。

     

    但是有时候,意外总是来的让人猝不及防。

     

    在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因为训练受伤,她的双踝都出现了问题,已经不能正常训练。

     

    跌倒在冰上的杨画厢,面色如雪般苍白。

     

    如果天鹅折断了翅膀,又该怎么飞翔?

     

    足踝受伤

     

    但她并没有放弃,在找到焦主任的时候,杨画厢带着倔强的眼神和希冀的目光,用力地道:

     

    “拜托您了,我想踏上奥运会的赛场!”

     

    看着小姑娘倔强的眼神和包含希冀的目光,焦晨主任及其医疗团队和运动队、运动员讨论后,最后决定为杨画厢进行手术。

     

     

    2016年5月5日,在进行手术前,杨画厢一整天水米未进。焦晨主任采用了最适合她的手术方案——右侧脚踝外侧副韧带重建和左侧脚踝肌腱复位手术。踝关节的手术往往不会全身麻醉,所以杨画厢还拥有清醒的意识。这对于她而言是一种痛苦又宝贵的人生经历。

     

    焦主任追求手术的每一环节精益求精,历时三个多小时的手术过程进行的颇为顺利。

     

    饶是如此,杨画厢仍要面对长达四个月的术后恢复。

     

    术后恢复

     

    “如果是普通人,这三四个月什么也干不了。”焦晨主任笑着道:“但有一种人确实有着比常人更坚强的信念。”“那就是——要争冠军的人。”

     

     

    如果不继续努力,自己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上一次,因为伤病的原因,她错过了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遗憾到现在。

     

    自那之后的每天,在冰上滑翔时,她心里都燃烧着一把火。

     

    在术后恢复期里,杨画厢内心中的那把火燃烧着,以极大的毅力保持着上肢、核心的训练,忍受着伤病的疼痛与不便,一点点去努力恢复。

     


    术后恢复

     

    焦晨主任之后去队里又看望过她几次,观察杨画厢的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一些指导。

     

    杨画厢十分感谢焦医生,让她再次充满了希望!

     

    在杨画厢日复一日的努力下,康复训练恢复的很好。踏上赛场的那一刻,杨画厢深呼了一口气,冰上之花再次绽放!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画厢在随后的花样滑冰四大洲赛摘金,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冬奥会。

     

    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冠军!

     


    女子花滑

     

     

    梦想与荣耀,属于获胜的运动员,也属于运动员背后的每一个人。

     

    十二年前,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柔道选手刘梦华(化名)正处于巅峰期。

     

    人们都期待着她能够为中国拿下一枚金牌。她也带着这份信念,无比刻苦地训练着。

     

    为国争光,便是荣耀!

     

    但意外总是人为无法掌控的,一次训练中,刘梦华膝盖出现了很严重的伤病,被紧急送到焦晨主任所在的北医三院。

     

    面对这样一位有望夺金的选手,帮助刘梦华解决伤病,迫在眉睫。

     

    因此医院邀请了焦医生80多岁的老师,焦医生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参与其中。

     

    术前检查

     

    这场手术的关键是找到引发这次症状的关键——膝盖受损后产生的游离物。但是刘梦华的膝盖手术伤病比较复杂,毕竟柔道作为一种对抗项目,经常会遇到很多碰撞,伤病处并不只有一处,并且她的膝盖中骨刺特别严重,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寻找这个游离物并不顺利。

     

    不过焦晨主任和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在医疗团队的精密配合下,历时一个多小时,最终成功将游离物取出,完成了这台手术!

     

    焦晨主任的医疗团队继续跟进着刘梦华的术后康复过程,帮助她更好地更快地恢复了健康,成功走入了赛场!

     

     
    欣喜的患者

     

    最终,刘梦华饱含泪水,不负众望,如愿地登上了奥运最高领奖台。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仅会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有时候更会面临无法逾越的深渊。

     

    运动员们经常会因为伤病而不得不放弃梦想,选择退役。

     

    例如蹦床运动员苏小杰(化名)。

     

    二十多岁的苏小杰在训练中像往常一样蹦了起来,但是没有落到网子上,一下子从高处摔到了坚硬的地面上!

     

    焦主任看到他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苏小杰的多处韧带出现了问题。

     

    轻微一动,对于苏小杰来说,便是痛彻骨髓。

     

    很有可能,这辈子就只能始终如植物人一般躺在床上。苏小杰得知自己的情况后,痛哭不已,更何况她才二十多岁,未来的人生路还很漫长。

     


    悲痛的患者

     

    所以,她还能站起来嘛?

     

    “不要放弃希望。”看着苏小杰有些绝望的眼神,焦晨主任坚定地道。

     

    焦晨主任在和运动员及运动队工作人员沟通后,立刻为其实施了手术。在焦主任的全力手术下,苏小杰术后不仅没有瘫痪,而且像普通人一样过正常生活是完全没问题的。

     

    虽然运动能力没有以前高,但是能够健康地生活,这对于苏小杰来说已经是极大的安慰。

     

    “人生从来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有时候自己虽然不能够再拥有很高的竞技水平,但是却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后辈们少走弯路、去指导他们如何更近一步。”

     

    “如果仍旧渴望冠军,走上教练的岗位也是实现梦想的方式。”焦晨主任的话语,萦绕在许多无法继续参加比赛的退役运动员耳边。

     

    焦医生安抚患者

     

    当他们走上教练的岗位或者运动队管理者的岗位时,焦晨主任的指导和经验也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帮助队员们应对运动损伤。

     

    “无论如何不要放弃希望,积极去面对一切,一定会有一些奇迹出现。”焦主任的话语让很多运动员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赛场上光芒万丈的运动员背后,不仅蕴藏着他们训练时艰辛的呐喊与怒吼,也蕴藏着医务人员为其健康付出的光芒。

     

    焦主任所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去治疗自己的每一位病人。

     

    “我们这样一个特别的科室,我们也许不会在赛场上亲眼目睹,分享喜悦,但是看到我们治疗的运动员能够再次获得好成绩——这样的感觉是特别令人欣慰的。”焦主任笑着道。

  • 根据统计,不少人因为心血管病而死亡,更困惑的是,为什么在明明正值壮年,也注意了身材保养,怎么还会在运动之后,突然发生心血管病猝死?维持人类的心血管功能,并非大家所想象的“多运动多健康”。不管是突然脑出血的陈升玮,还是之前综艺节目中突然发生心肌梗塞猝死的高以翔,都属于这类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的年轻人。

     

     

    有一种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会导致中风、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血液凝结成“血栓”,阻塞血管,形成不健康状态。尽管脑卒中好发于60-70岁人群,但50岁以下人群也占了2成。此外,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血压,没有对其进行治疗、控制,从而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因此建议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血压,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也许不需要每天的量,但对自己的血压高低,需要有一个小概念。

     

    在进行这三项运动之前,我们首先评估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有专家曾指出,0-39岁人群中,跑步、游泳和足球是猝死的最多的运动项目;60岁以上人群中,门球、高尔夫和跑步也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总之,马拉松跑是运动中猝死最多的一项,其次是高尔夫。每个人都对马拉松赛跑比较谨慎,但对那些看起来“只走不挥”的高尔夫球,就不那么重视了。但是,近年来却有不少棒兄弟、棒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发生意外。原因在于,运动主要是在高温下,容易血液粘稠,而高温却使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增加,代谢超负荷,从而发生意外。

     

    青少年运动后最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死亡!这几项运动是最危险的。

     

     

    体育锻炼后预防心血管异常!根据统计,这4项指标中,运动猝死最常见于四种情况,应谨记要避免。一、无暖身立即运动;二、剧烈运动后无缓冲立即停止运动;三、不利运动环境,如高温、缺氧四、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运动。可记住“临微不乱”口诀,包括“临”时手脚软:单侧手脚无力或单侧抬不起手脚;“微”笑也困难:面部表情不对称或嘴角歪斜;说话“不”清晰:口齿不清或表达不清楚;别“乱”快送医:看到上面这些症状之一,立即记下发作时间,紧急送医,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值为130/85mmHg;正常高值为130-139/85-89mmHg。收缩压就是高压,舒张压就是低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改善血压呢?体育锻炼是否可以有效的改善血压?

     

     

    第一,体育锻炼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血压,并且有助于血压控制达标,所以,在高血压指南中,明确地指出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无论是体育锻炼降低血压,还是高血压以后进行体育锻炼,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甚至无论有没有高血压,都建议进行体育锻炼,以预防高血压,或者预防高血压以后的相关并发症!


    第二,体育锻炼,为什么会降低血压?

     

    体育锻炼之所以会降低高血压,跟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体育锻炼可以减轻体重,而较轻者的体重可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其次体育锻炼可以舒缓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这也是可以改善血压的因素之一!总之,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是经过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三,哪些情况下不能体育锻炼?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能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患者的血压比较高,比如是高血压三级,或者合并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其他并发症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需要等到血压控制稳定以后,再进行体育锻炼!否则,不合适的体育锻炼,甚至可能会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