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寻求心理治疗前的注意时项

寻求心理治疗前的注意时项
发表人:武克文

近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节奏明显增快,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治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接受。那么,在寻求心理治疗前需要了解些什么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方式?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心理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忠告。

首先,在寻求心理治疗前,得了解心理治疗的适应症和适应人群,即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寻求心理治疗、什么样的人需要寻求心理治疗。在面对心理不适或者心理障碍时,很大一部分人群不想治疗或觉得没必要治疗,而其家属却觉得他们有必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治疗对这部分人群来说是不合适的,因为这部分人群本身没有寻求心理帮助的意愿。当然,如果能够在家属的说服下前来面询,在心理治疗的初始访谈阶段,治疗师便能与求助者建立治疗联盟,提升其接受心理治疗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心理治疗适应对象应符合以下几点:

  • 罹患了所谓轻型精神障碍,即民间所说的心理障碍的个体,患有精神医学诊断里面的轻中度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障碍等,还有大部分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急性症状缓解后也是可以适用心理治疗的,但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谱系障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合适的,对他们来说应注重于恢复或改善社会功能的心理康复。
  • 求助者要有区分自己与外界或他人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求助者越是能察觉到自己遭受的精神症状和痛苦与自身的内在心理冲突,那么就越倾向于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帮助,也越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与治疗师合作,取得一定效果。
  • 求助者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言语表达和沟通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心理治疗不适合严重的精神异常状态的个体的原因。对于儿童罹患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在治疗过程中会采用沙盘、绘画等技术。

其次,要了解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配合关系以及心理治疗是怎样发挥治疗作用的。很多求助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希望仅通过心理治疗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心理上的痛苦,从而对药物表示怀疑、担心,避免服用精神科类的药物。其实,精神科常用的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并没有求助者和家属想象的、或者偏听偏信的那样可怕。只要求助者遵从医嘱服用,药物治疗通常是非常有效的治疗途径。用药后的副作用应咨询精神专科医生,而不是仅仅看说明书或听信非专业人员的说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是一对组合,对大多数求助者来说都是需要的。心理治疗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是通过治疗关系实现的,就是治疗师与求助者在治疗设置下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心理治疗并不是只把心理痛苦告诉治疗师,然后等治疗师给你建议和指导,甚至为你做决定,而是求助者与治疗师一起去发现自己心里痛苦的内在原因和特定的规律性,然后逐渐发展出能够应对现实困难和减轻心理痛苦的能力与方法。因此,心理治疗发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最后,如何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途径寻找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心理治疗师:

  1. 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可以通过医院的官方网站查阅到相关的科室和出诊的医师或治疗师的信息。
  2. 大学中对外开放的心理咨询中心。如果求助者本人就是在读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可以在本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直接申请免费的心理咨询帮助。
  3.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官方网站”。求助者或家属可以试着在网上或微信公众号寻找距离自己生活所在地区最近的心理师获得专业的帮助。
  4. 若寻求私人机构的心理咨询服务,最好是在经过具有精神专科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心理门诊初步的诊断和评估后,并在充分了解该机构及私人从业者的专业背景、资质和能力之后,谨慎选择和决定。
  5. 通过网络获取心理帮助,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但是需要了解的是通过网络提供的心理帮助并不应该是首选的,特别是在初始访谈阶段,会对求助者的心理评估出现偏差,对以后的治疗技术和干预方式产生影响。而且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治疗师也不会给求助者提供这种非专业性的心理治疗服务。但如果由于地域限制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不得不采取网络的形式接受心理治疗,那也应该是定期面询与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

总之,在寻求心理治疗前,一定要积极了解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及人群、正确认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配合关系、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并主动配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一、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以广泛、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焦虑形式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经历,包括对于正确或错误的信息进行观察学习,以及直接经历真实或者感知到的创伤。在长期的状态下发展成目前的行为模式,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二、焦虑症有哪些分类?

     

    急性焦虑:急骤、严重、相对短程的重度焦虑,伴有深刻的认知、生理及行为改变,包括惊恐焦虑、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分离焦虑障碍等。


    慢性焦虑:持续性的轻度焦虑,与前者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又称广泛性焦虑症。


    特定焦虑症:一般是对特定的事物,如飞行等产生的焦虑或是害怕等。


    三、引发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焦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与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总之疾病因素以及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参与其发病。

     

     

    1.急性焦虑


    应对不良情绪所致的焦虑,例如人格特征的脆弱性、面临威胁时容易退缩或是进退两难、危及生命的内科或外科疾病、缺少家庭或其他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或者被抛弃感,患者开始变得害怕、颤抖、入睡困难,以及反复寻求关心和安慰、抱怨疼痛难忍或其他躯体症状,最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焦虑症发生。
    有创治疗所致的焦虑,近年来人们开始发现严重的内科疾病及有创治疗也能导致明显的焦虑反应,甚至已接近或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妨碍疾病评估及治疗的焦虑,焦虑可能会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评估及治疗,往往需要精神科会诊,例如因为害怕疼痛或者不适而拒绝检查及治疗,对躯体症状或辅助检查而出现过度的恐惧反应或弱化,甚至不承认情况的严重性,这些都对评估疾病造成极大的限制。与焦虑症类似的内科疾病,焦虑症状可能是潜在内科疾病的主要表现,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最终发现有5%~42%的患者感到痛苦,是因为之前未被查出的内科疾病,而他们的主诉往往是抑郁或者焦虑。

     

    2.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因缺乏理智而感到不适、紧张、恐惧和不安,有些人可能处于长期恶劣的环境中,比如长期熬夜、长期精神紧张,也与性格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家庭环境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有关,并没有明确原因而是持久性焦虑,是一种慢性焦虑状态。

  • 许多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患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就被修复了,那时他或许还是一个婴儿或幼儿。如果你是一个患有很久以前已经修复了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年人,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需要专门的护理来保持健康。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最近才进行先天性心脏缺陷修复的成年人。

     

     

    这是因为,即使在成功修复后,先天性心脏缺陷也会使您面临更高的并发症风险,包括:

     

    心律异常(心律不齐)

     

    心力衰竭

     

    心脏感染(心内膜炎)

     

    心脏瓣膜问题

     

    肺动脉高压

    中风

    此外,患有先天性心脏缺陷的人可能需要在成年后进行额外的手术,

     

    如果你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成年人,了解你的状况、它如何影响你现在和未来的健康以及如何长期保持健康是很重要的。

    预防并发症需要先天性心脏缺陷专家的护理

    无论你的先天性心脏缺陷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也无论你是在小时候还是成年后修复的,你都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你保持健康,康复后才能继续做你热爱的事情。

     

    您应该定期接受先天性心脏缺陷专家的检查,以检测常见的并发症。

     

    一位先天性心脏缺陷专家专门训练来治疗你。他详细了解你的情况,知道要注意的潜在长期并发症,以及如何主动筛查这些并发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病情的变化,他可以帮助您优化药物治疗。

     

     

    先天性心脏缺陷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缺陷专家是监测成像和其他诊断测试方面的专家,这些测试是例行检查心脏健康和在并发症危及生命之前发现它们所必需的。运动能力下降是另一个你可能被观察的常见问题。

     

    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您接受先天性心脏缺陷专家检查的频率会有所不同。有非常简单缺陷的人,可能只需要隔一年见一次。但是有更复杂缺陷的人,或者经常住院的人,每年可能需要看多次。大多数人每年至少需要看一次,目标是尽可能让您健康,这样您就可以远离医院,在家也能保持健康。

    了解你的状况如何影响你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你应该知道你病情的一些关键因素。你需要记住三四个关于你特定病情的关键事实,比如具体诊断、被诊断的时间以及为纠正病情所做的主要手术。这样,如果您出现先天性心脏缺陷相关并发症的迹象,就可以及时地去就诊,您可以传递关于您病情的重要信息,帮助急诊医生快速提供您需要得非常具体的治疗。(例如你可能有一只手臂不能给出准确的血压读数,你如果知道,护士和医生就不会使用错误的手臂,并对异常的血压测量有所警觉)。

  •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先天性心脏病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就像一颗隐形的定时炸弹,随时会对于人们发出进攻。所以,对于心脏病的平时的饮食要求进行一定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先天性心脏病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而钠在人体内具有“水化”组织的作用,体内的钠和氯大部分都是从尿中排出的。而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会引起体内大量水分的潴留,造成患儿全身水肿、肝脏肿大、增加心脏的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同时,饮食过咸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患儿的饮食一定要偏淡些,腌腊制品、咸蛋、咸鱼等含盐量过高的食品尽量不要食用。

     

    2、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

     

    心脏手术之后,当小儿不愿意吃饭时,不少家长喜欢塞巧克力给小儿吃,以为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热量很高,但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与小儿的正常需要量相差很大。多吃巧克力易造成小儿消化不良、大便秘结、食欲减退。同时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食用过多不仅会使小儿过度兴奋、影响休息,而且对小儿的大脑发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3、不能吃罐装的饮料以及冷饮: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罐装饮料用种类越来越多,有很多饮料成分主要是糖精、色素、香料、水,里面的营养一点也不足。到了夏季很多小孩子喜欢吃冷饮,但是心脏病患者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善,消化功能往往比较弱,如果吃了过冷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了胃粘膜血管的收缩,减少胃液分泌,影响了食欲,同时也影响了食物在肠胃道的消化过程,减弱了消化道的杀细菌功能,最终引起胃肠道发生感染。

     

     

    4、不盲目进补:

     

    有很多家长认为是一些大补的食物,能够有利于孩子病情恢复,例如给孩子喝人参汤,人参汤确实有补气生津、强心壮体的功效,但是不同的人参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服用不当的话会导致孩子鼻子出血、胃口食欲降低、烦躁不安等症状,而且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常吃一些新鲜蔬菜、瓜果、豆芽、海带、紫菜、木耳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经常食用芹菜、草莽、西红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压。心脏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樱子、草萄果等水果。

     

    6、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

     

    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过多,因过多的植物油也会促使患者肥胖。

     

    7、少量多餐:

     

    心脏病的饮食禁忌中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通过上述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平时的日常饮食的要求,我们知道了一般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儿童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性以及家长们应该尽量少吃一些含糖量以及含盐量较高的食物。

  • (一)治疗


    AN与BN的治疗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靠精神行为治疗与饮食治疗,佐以药物治疗。


    1.精神行为治疗


    (1)要诚恳、耐心、严肃的态度对待患者,充分取得患者信任。


    (2)调节好家庭关系,帮助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3)作好细微的心理工作,纠正患者对体重与进食的错误认识和顽固的偏见。


    2.饮食治疗以良好的精神行为治疗为基础,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会迅速获得明显效果。因为没有任何药物比护理及饮食更重要。


    (1)AN:儿童按正常体重生长曲线,成人用体重指数作为治疗指标。治疗目标是每周体重增加225~1350g。治疗开始时在维持体重所需要的基础上,每天加2134J(510cal)热量的食物。体重增长期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293~418J(70~100cal)热量;体重维持期需要167~251J(40~60cal)热量。另一方法是在维持标准体重所需要的热量上加10%~20%。
    对严重营养不良及危及生命者可用鼻饲或静脉营养方法。给病人液体食物可使之多进热量。

     


    (2)BN:BN病人饮食调配应注意多变换食物种类。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间断吃些蔬菜和水果以延长进食时间,以适当脂肪食延后胃排空时间。BN者应坐位进食,进热食,不用手指抓食,做进餐记录。


    3.药物治疗治疗AN的药物主要针对患者对食物的焦虑,改善胃排空的功能及恢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由于体重恢复后,抑郁症常可改善,故应观察一阶段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


    (1)抗精神抑郁药::能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的抗精神病药,一般25~100mg/次,2~3次/d。目前认为,AN的心理异常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活性增强的结果,服后对饮食的焦虑减轻。



    (2)促进胃肠运动药:常用药物有两类,①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甲氧氯普胺;②胆碱能制剂,如氯贝胆碱。服用后促进胃排空,缓解餐后饱胀、胃部不适等症状。


    (3)锌制剂:锌缺乏症与AN的临床症状相似,以硫酸锌45~90mg/d治疗8~16个月后,部分患者月经来潮,获得较好的效果。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经短期治疗后食欲改善,体重增加,精神好转,月经来潮。

     

    (二)预后


    患者若不接受积极治疗,死亡率高达5%~20%,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自杀,营养不良,感染,心脏抑制。若积极接受治疗,预后较好,患者经过一定时期治疗后就可能获得明显的营养改善,体重增加,月经来潮。若治疗彻底,复发率较低,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情感异常。

  • 手术病人麻醉前的心理危机必然会引起手术病人及家属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反应。该应激反应过强,可影响、循环、内分泌等系统,严重干扰手术及麻醉的顺利进行,影响病人的疗效。正确的心理分析病人的心理危机,并在手术前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是一个重要课题。

     

    当遇到个人难以解决和把握的重大问题和变化时,心理平衡被打破,正常生活受到干扰,情绪不断积累紧张、适应不良、思维和行为障碍,进入心理失衡状态。

     

    麻醉科病人的心理危机干预:

    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多与病人沟通,术前要进一步沟通,尽量缓解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情绪,耐心倾听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病人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病人提供可靠的手术安全保障,让病人有安全感,减少病人对手术效果、预后和并发症的担心。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术前访视时,除了签署必要的相关医学文件外,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首先要向病人解释麻醉的方式和选择,简单介绍麻醉的操作过程,对将要在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下实施手术的病人,要交代特殊的姿势配合麻醉,使病人对麻醉有初步的了解,增加信任度,减轻心理负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其次,由于许多病人或家属对麻醉有不正确的认识,需要做必要的解释,消除误解。

     

    对病人术前负性情绪的处理也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焦虑症,可采用国内外通用的认知行为疗法;

     

    对于抑郁症,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在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贬低的思维方式,并努力加以改变,及时阻断消极思维;

     

    对于没有得到社会支持的病人,要加强社会支持,帮助病人与家人建立亲密的关系,鼓励病人多与家人、朋友和其他病人交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同时尽可能地帮助病人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术前访问病人可以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家属、朋友应帮助心理护理和指导,面对患者冷静,给患者安心,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等。接触手术病人时还应适当与病人沟通,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得当,并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工作。

     

    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后再使用麻醉药,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认识,有利于麻醉药物使用的顺利进行和病人的康复。术前病人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与此同时,还需要全体人员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以减少心理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一)治疗


    一般症状较轻的患者可无须治疗,对已经确诊者则应早期采用药物疗法。

     

    治疗原则

     

    开始治疗可以用小剂量,缓慢增加药量,减轻副作用,尤其在应用神经阻滞药或可乐定时更重要。治疗要有一定的疗程,适宜的剂量,不宜过早更换药物。

     

    当使用单一药物仅部分症状改善,或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复杂的伴随症状时,可考虑联合用药。然而,多种用药并不是最佳手段,应持慎重态度。

     

    关于维持治疗问题,由于药物治疗是对症性的,故应进行一定时期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较轻的患者维持治疗需6~12个月,对于重症患者,应维持治疗1~2年或更长时间。维持治疗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2~2/3。

     


    1.药物治疗


    (1)氟哌啶醇(haloperidol)

     

    为选择性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滞药。

     

    1961年Seignot报道用氟哌啶醇治疗抽动获得成功,其后有不少报道证实此药确有疗效,现已广泛用于抽动秽语综合征,为首选药物,疗效可达60%~90%,主要对运动和发声抽动有效,可使许多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恢复常态,但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一些伴随症状效果不明显。

     

    开始时,氟哌啶醇每次口服0.25~0.5mg,2~3次/d,或0.5mg/d,睡前一次服用,逐渐加量,一般每隔3~5天增加1次,有效量往往达5~30mg/d,一般2~10mg/d。通常剂量儿童为1.5~14mg/d[0.25~0.5mg/(kg·d)],成人16mg/d[0.5mg/(kg·d)],可1次或分次口服。

     

    症状控制后,剂量应逐渐减少至每天维持量在10mg以下。

     

    约半数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如情绪恶劣、嗜睡、锥体外系症状、认知迟钝而影响学习、心脏传导阻滞等,动作徐缓及静坐不能是氟哌啶醇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应同时并用苯海索以减少锥体外系反应。

     

     

    部分患者在开始用药或加药过程中会出现动眼危象,即双眼强直性上视,用东莨菪碱(海俄辛)肌注可缓解。氟哌啶醇最低有效浓度为2.0ng/ml,血药水平超过6.0ng/ml可出现不良反应。


    (2)匹莫齐特(哌咪清)

     

    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但无镇静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现作为二线药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药物作用时间长,单次口服时间为24h,故日服1次即可。开始量为0.5~1mg/d,最好晨服;以后每周可小量增加,直至抽动症状被控制。一般儿童2~6mg/d,最大用量0.2mg/(kg·d),成人4~12mg/d,维持量为3~6mg。

     

    哌咪清引起心脏传导阻滞较氟哌啶醇更常见,可引起T波倒置、u波出现、Q-T间期延长、心率过缓等,故用药前和治疗过程中每隔1~2个月应进行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T波倒置、u波出现等应停药;Q-T间期延长不很明显时可继续用药但不能再加量。长期使用可出现焦虑情绪。


    (3)硫必利(泰必利)

     

    本品疗效不如氟哌啶醇,优点为不良反应轻。对氟哌啶醇不耐受者可改用此药。

     

    Eggers等的研究表明硫必利(泰必利)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明确疗效。

     

    开始剂量为50~100mg/d,分2~3次口服,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常用剂量为200~300mg/d,儿童一般不超过600mg/d。

     

     

    大多数病例的疗效出现于用药1~2周后。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无力,大剂量可出现恶心呕吐。


    (4)舒必利

     

    本品对控制抽动症状也有较好效果。

     

    抗抽动剂量为200~400mg/d。主要不良反应有困倦、抑郁、焦虑、轻度震颤和性欲降低等。


    (5)五氟利多

     

    有人报道经氟哌啶醇和匹莫齐特(哌迷清)治疗本症未见效的病例,服用五氟利多获得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尤其嗜睡较其他药物轻(Shapim等,1983)。


    (6)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盐酸可乐定(Clonidine)

     

    本品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药理作用可能是抑制蓝斑区突触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使抽动症状减轻。

     

    可乐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抽动症药物,有效率为22%~70%,起效时间较氟哌啶醇慢,需3周或更长时间才有效。另外,对伴有注意缺陷和多动的治疗可首选可乐定。


    可乐定(可乐宁)有片剂和皮肤贴片两种。口服开始剂量为0.025~0.075mg/d,分2~3次口服,缓慢加药,一般每天总量不超过0.5mg,或按3μg(kg·d)计算用量。对于一些不愿服药的儿童可用贴片,贴片(每片含2mg)可贴于两侧耳后,每次可贴0.5~1片,每周更换1次。

     

    可乐定(可乐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头痛、头昏、易激惹、心率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和脉搏情况,定期行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调整剂量和减慢加药速度。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骤停药物,否则可出现急性停药反应。


    (7)氯米帕明(氯丙咪嗪)

     

    本品可增加脑内5-HT的水平,对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发的强迫症状有效,儿童每天3mg/kg,成人起始剂量为25mg/d,此后根据病情缓慢加药,成人最大剂量为250mg/d。不良反应有口干、镇静、震颤、便秘、排尿困难和性功能障碍等。


    (8)氟西汀

     

     

    为新一代抗忧郁剂,开始剂量为20mg/d,此后逐渐加至60~80mg/d。

     

    儿童对此药的激活作用较敏感,其开始剂量为隔天10~20mg/d。

     

    与氯米帕明(氯丙咪嗪)比较,氟西汀的不良反应较轻、较少。氟西汀可引起消化不良、恶心、皮疹或出现轻躁狂表现。研究表明,儿童服用少量氟西汀很安全。


    (9)奥氮平

     

    是一种非典型的具有包括DA-2、5-HT2A和2C拮抗作用的多种受体活性的精神抑制剂。

     

    Budman等的研究表明此药能明显减轻抽动症状,但对伴随症状无效。最终剂量为2.5mg/d,平均10.9mg/d。

     

    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体重增加、食欲增加、口干、短暂性无症状性低血糖等。

     

    作者认为奥氮平可作为治疗运动抽动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常规精神抑制剂。


    (10)控制注意缺陷和多动的药物

     

    首选可乐定(可乐宁),Cohen(1992)报道,可乐定(可乐宁)对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发注意缺陷和多动有较好效果。


    (11)肌苷

     

    有人认为肌苷治疗可能有效。认为肌苷是嘌呤类代谢中间产物,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快速进入中枢神经组织,并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能增加多巴胺释放,认为不能排除肌苷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经轴突末梢部位,起类似氟哌啶醇的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的作用。

     

    国内赵春玉等报道肌苷与氟哌啶醇联合治疗效果更好,且可减少氟哌啶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关于联合用药,多在下列情况下应用

     

    一是患者的症状用氟哌啶醇单一治疗不能控制或不良反应太大不能继续治疗

     

    二是患者用可乐定后,运动和发声症状仍存在。

     

    常用氟哌啶醇和可乐定合用,优点在于二者均为很小剂量,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不良反应较少。也可联用氟哌啶醇和硫必利(泰必利)。


    2.心理治疗本病对人格的不良影响十分常见,因而患者会受到高度精神病理学的影响,有的在抽动控制后仍不能适应社会。所以应强调对因、对症治疗的同时,注意精神心理的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来说,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直接消除抽动症状,主要是支持和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困扰,减少焦虑、抑郁情绪,适应现实环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患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及时解决环境中的应激,并给予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


    (2)行为疗法通常包括以下方法:


    ①消极练习法

     

    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的理论。可令患者在指定的时间里(15~30min),有意识地重复做某一抽动动作,随着时间进展,患者逐渐感到疲劳,抽动频率减少,症状减轻。


    ②自我监督法

     

    即鼓励患者通过自我监督以达到减少或控制抽动。令患者每天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的不自主运动详细记录下来,如抽动的次数、频率与环境有无关系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可增强患者对抽动的意识,并努力去克服。此法适用于成人或较大儿童。


    ③松弛训练

     

    让患者学会放松和呼吸调节,把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可使抽动减轻,对改善焦虑情绪也有作用。


    ④行为反向训练

     

    行为反向训练是应用一种与抽动相反的或不一致的对抗反应来控制抽动。对抗反应可通过拉紧与抽动相对应的肌肉以阻止运动抽动发生。采用紧闭嘴,通过鼻腔进行慢节奏深呼吸可抑制发声抽动。用慢节奏经口腔深呼吸可抑制鼻发声抽动。


    3.外科治疗对于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可用手术治疗,多采用立体定向进行未定带、丘脑腹外侧核或丘脑中间板毁损术,对减少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远期疗效。

     


    (二)预后


    本病呈慢性病程,病情波动,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与复发,须较长时期服药治疗。

     

    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于青春期后症状缓解。近期发现本病也可自然缓解(7%~19%)。

     

    本症的抽动症状大多预后良好。随访研究表明,有50%的患者完全恢复,约40%的患者部分改善,仅约5%患者持续到成年,罕见进展为精神分裂症者。

     

    男性患者预后较女性患者好。伴品行障碍的患者容易导致刑事犯罪,预后可能较差。本病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 对于心律失常这种疾病,很多人都闻风丧胆。

     

    因为这种疾病会使得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遭受很大的折磨,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那么,心律失常的预防保健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们专家的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预防诱发因素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以上这些就是专家在心律失常的预防保健方面给大家提出的一些建议,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大家只有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免受疾病的困扰。

  • 脑梗塞的预防护理

    一、饮食营养问题:发病的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48h后根据病情而定,可给予鼻饲饮食,供给药物和营养。每天要准确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以便了解每日输入量和排出量是否平衡,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二、卧床休息: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减少感染的机会。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有躁动不安者特别注意环境安静,适当避光,减少刺激,并加床栏以防坠床碰伤。

    三、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均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快、血压低、频繁呃逆、有咖啡样胃液从口角流出,或者从鼻

    四、饲管内抽取咖啡样胃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四、褥疮防治:由于昏迷,老年人皮肤干燥多皱、弹性差、抵抗力差,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弱,易发生压迫损伤或褥疮。因此,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更换卧位,翻身1次/2h,同时给受压部位做环形按摩,以减轻体重对局部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患者擦浴2次/d,随时清洗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且因舌肌松弛易引起舌后坠、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鼻咽部及口腔的分泌物、呕吐物等易积聚在喉头而发生呼吸道阻塞,并易被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有舌根后坠现象,就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

    脑梗塞的发病先兆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7、剃须刀落地现象,是指茬刮脸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到持剃须刀的手臂无力,剃须刀落地,可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1~2分钟左右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颈部转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致颅脑供血不足、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提示缺血性脑梗塞随时可能发生。

    8、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