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喝茶能预防三高?但要注意这几点,喝茶也能预防三高

喝茶能预防三高?但要注意这几点,喝茶也能预防三高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黄继斌

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是当今很多人都有的一个问题,假如说喝茶就能够防“三高”,你是否愿意尝试?喝什么茶能够防三高呢?这是什么样的原理呢?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细说。

 

喝茶降三高的原理


第一:喝茶辅助降压的原理。喝茶降压,是因为茶叶里面有儿茶素,儿茶素能够起到加快钾离子吸收,放松,扩张血管的作用,让人体的血压降低。如果高压的人群,建议把绿茶加热之后,放到35度的时候喝,这样降压效果是最好的。

 

 

第二:喝茶辅助降脂原理。茶叶中的咖啡碱能够很好的促进胃液的分秘,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除此之外还有茶叶内的复杂儿茶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降脂作用。


第三:喝茶辅助控糖的原理。糖尿病的情况通常都会发生身体上的变化,身体上会出现“三多一少”,也就是尿多,吃多,喝多,体重下降的状况,而茶叶当中的茶多糖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改善糖代谢。
 

坚持喝茶,好处多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中老年人,坚持喝茶,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的风险。

 

 

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的茶饮推荐,第一:绿茶,第二:红茶,第三:花果茶,第四:其他茶,当然,我们并不说喝茶就可以减三高,而是喝茶能够预防三高,如果在患上三高前长期坚持茶饮,那患上三高的几率将不会太高。

 

喝茶要注意这5点


第一:清淡茶饮为主,泡茶的标准是,12克茶叶一天,每次泡3克,每次水150ml为宜。


第二:睡前不喝茶,餐前不喝茶。最佳的饮茶时间是早上10点后,或者餐后1小时以后。


第三:不用茶送药,因为茶里面有一些物质容易和药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到药效,民间也有茶水会解药一说,其实是有道理的。


第四:不喝隔夜茶,因为隔夜茶容易滋生细菌,让茶变质,失去了让人体健康的意义。


第五:不适合喝茶的人群也要注意少喝茶,或者不喝茶,如果神经衰弱,失眠,有结核病,以及肠溃疡,哺乳期,怀孕的妇女等等这些人群都是不适宜喝茶的。

 

茶当中其实有很多我们所不为之的东西,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说,常喝茶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疾病作用,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糖,维生素,生物碱等等,这些并不是每一种食物或者饮料都能够拥有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尝试来一杯茶,愿大家都能够健康,快乐。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且趋向于年轻化。根据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很多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都和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


    高血压又不像感冒一样可以痊愈,得了这种疾病以后就需要终生服药,服药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别的脏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血压,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高血压和哪些因素有关?


    遗传:根据一些调查,发现父母之一的高血压的其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5倍,父母都有高血压的,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左右。有人对此做了研究,发现这类人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高于正常人,要知道这两种物质是临床上主要的升压药物。


    吃的太咸:很多调查都显示北方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人,追寻原因发现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北方人吃饭普遍种口味,而南方人吃饭更偏向于清淡。如果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增加2克,则收缩压和舒张压2mmHg和1.2mmHg。很多人觉得吃的咸并不是高血压的病因,但是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了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吃的咸,这些钠离子就会进入血液,根据高中学习的物质从渗透压低的地方向渗透压高的方向移动,就会有很多水分进入到血管中,而且人口渴的时候也会喝很多的水,血管的容积和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长时间的高盐饮食肯定会诱发高血压。


    肥胖:现在很多人都不在为温饱发愁,每个人都能吃饱饭,而且现在的食物能量都比之前的高,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多人肥胖。长期的肥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也就是指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胰岛细胞拼命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能够造成水钠潴留,从而引起高血压。


    其他:包括精神压力大、熬夜、服用某些药物(比如避孕药)、吸烟、喝酒、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2.喝什么茶可以降低血压?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西药都是不能长期吃的,怕有什么不良反应,于是就寄希望于中药,很多有慢性病的人会同时吃一些中药,比如三七粉。


    可能一些中药确实有降低血压的效果,但是要明白中药里面含有的降压成分其实是很少的,如果想利用中药控制血压,那需要吃很多中药。但是需要注意,很多中药也有不良反应,比如损害肝脏、肾脏等,现实中有不少人私自服用中药造成了肾衰竭,这类事情发生的情况并不算少。


    我之前看到网上说的很多茶都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很多人也因此信任这种广告,甚至用喝茶来控制血压。我们需要注意,即便某种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也不能就单纯靠喝茶降低血压,喝茶只能作为降低血压的辅助方式。确诊高血压以后,需要按时吃药,经常测量血压。


    如果非要问我什么茶能降低血压,个人觉得大多数茶都可以,只不过降低血压的强弱不同。因为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喝茶可以保护心血管,延缓血管的老化,这个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 绿茶是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人们认为经常喝绿茶对高血压有益,因此它也受到中国老年人的追捧。

    事实上,一些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绿茶富含儿茶酚胺,它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高血压。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研究发现绿茶消费和血压之间没有关联,绿茶降压一说仍有争议。重要的是,性别差异也应加以考虑,因为饮料消费与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因性别而异。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索中国老年人口绿茶消费与高血压之间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信息来自2018年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第七波数据集,共有来自中国31个省的15874名老年人参加了此次调查,年龄在80≥人口比例为67.4%。在排除了年龄小于65岁,无饮茶频率、饮茶类型、高血压病史者等因素后,最终共有9277名从未喝过绿茶或每天喝绿茶的参与者被纳入了这项研究。

    参与者的基线特征

    其中,超过90%的女性从不吸烟,而目前吸烟的男性更常见(每日饮用绿茶的男性为38.3%,从不饮用绿茶的男性为23.8%, p <0.001)。目前饮酒在男性和日常饮用绿茶者中更为常见。与不喝绿茶的女性相比,每天喝绿茶的女性更有可能患糖尿病(14.8% vs. 9.3%, p < 0.05),血脂异常(11.4% vs. 4.6%,p < 0.001)和心脏病(25.2% vs 17.6%,p < 0.05)。每天饮用绿茶的男性患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升高(51.6% vs. 39.7%, p < 0.001)。此外,糖尿病史(14.1% vs. 8.3%,p < 0.001)血脂异常(7.9% vs. 4.1%, p < 0.001)和心脏病(18.6% vs. 15.1%,p < 0.05)、食用新鲜蔬菜(73.6% vs. 62.5%,p < 0.001)和水果(26.9% vs 20.4%,p < 0.001)的饮食习惯在男性中更为普遍。

    根据绿茶消费频率,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并不高。相反,在调整了潜在危险因素后,绿茶的每日消费使男性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了38%(95%CI:1.15-1.67,p <0.001)。同样,绿茶消费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对一般人群有害,但并不显著(OR,1.16;95%CI,1.00=1.37,p = 0.057)。

    对于女性来说,与生活在农村地区相比(校正OR, 0.73;95% CI,0.53-1.00),城市地区的人似乎更容易患高血压(校正OR, 1.30;95% CI, 0.84-2.02)(p <0.05)。对于男性来说,在调整了年龄、城市居住地、居住环境、婚姻状况、养老金、吸烟状况、睡眠时间和腌制蔬菜等因素后,结果并无显著变化。

    在这项研究中,包括9277名老年人,每天喝绿茶的男性比不饮用绿茶的更有可能患高血压(51.6% vs. 39.7%)。即使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饮用绿茶的老年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仍增加了38%,没有观察到喝绿茶的习惯对女性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这次旨在调查绿茶对高血压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可谓是喜忧参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不同化合物,如咖啡因,显著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新加坡的一项研究显示,绿茶与高血压发病率较高有关,但调整咖啡因后,风险减弱为不显著。相比之下,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被认为对预防高血压有保护作用。有趣的是,准备一杯绿茶的不同过程可能导致咖啡因和多酚浓度显著差异。在咖啡因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茶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导致收缩和舒张性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速,并刺激一些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 。这些剂量依赖效应强调了绿茶摄入的最佳剂量的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绿茶消费导致中国长寿男性高血压风险增加38%,然而对女性高血压发病率没有发现任何影响。我们应更加注重我国老年人保健,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需要进一步的性别特异性研究,来确定观察到的差异的潜在机制。

    原文来源:

    Xiaodong Peng,et al.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reen tea consumption and hypertension in elderly Chinese adults. BMC Geriatrics (2021) 21:486

    https://doi.org/10.1186/s12877-021-02431-3

  • 蒲公英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草,但是它的药效却不容被低估,所以蒲公英素有“药草皇后”的美誉。关于蒲公英,人们经常将它用于清热解毒、消肿祛湿,这些功效非常好,所以对人们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大家只知道蒲公英的好处,却不知道蒲公英还有一些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的因素,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为了更好地利用蒲公英,给我们的健康谋福利,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知道蒲公英有“三不喝”,了解是哪“三不喝”,对健康至关重要。

     

     

    虽然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中享受到这种健康福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因为天气炎热,外界的温度比较高,所以人们会想着喝蒲公英泡的水,从而缓解火气,结果与人们想象的刚好相反,有些人喝了不仅没有效果,反而给自己找来了大麻烦,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人肠胃虚寒,这种状态下的胃肠,在被蒲公英“滋养”之后,情况只会变得更加糟糕。所以,在选择利用蒲公英泡水喝之前,先要弄清楚自己属于哪方面的体质,能否喝出理想的效果,如果不符合,就不要去喝,以免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大麻烦。

     

     

    有些人认为,既然蒲公英对人体健康是有帮助的,那么为什么不多喝一点呢?在此提醒大家,不是说对身体好的东西,就一定要多去尝试,凡事都存在一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健康不仅不会从中获益,反而会受损。

     

    所以,建议大家每天喝蒲公英泡水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保量。一次冲泡的蒲公英,最多冲泡不要超过5次,每天差不多喝完这5次也就可以了,不要不断地去喝,因为喝多了,会刺激肠胃,从而导致腹泻、腹胀,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胃部痉挛等问题。

     

     

    大家都知道,隔夜菜最好不要去沾,宁可倒掉,也不要为了节约粮食,也选择继续吃。同样的道理,蒲公英也有自己的冲泡规范,一般不要将隔夜的蒲公英泡水,继续拿出来喝,为什么?

     

    因为过夜的蒲公英泡水,从一定程度上讲,可能已经发生了变质,水中会滋生出一些病菌,这些病菌会随着水一起进入人的肠胃,所以喝了这样的蒲公英泡水,不是在给自己的健康找帮手,而是在找麻烦,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看完了这些,相信大家对于蒲公英这种药草,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学会充分利用蒲公英的优点,但是也必须遵循它的规律,一些细节做好了,才能够真正利用蒲公英养生。

  • 喝酒已经是许多人都有的习惯了,饭桌上、聚会时、应酬间,都能看到酒杯的影子。确实,喝酒在许多场合都是人们钟爱的一件事。但是我们也知道喝酒对人体既有利也有弊,喝酒的时候需要稍微注意一下,才能既不影响身体健康,又能放心的喝酒。

     

     

    所以喝酒时切不可毫无顾忌,可牢记以下3句话,或许天天喝酒也无妨,健康不会受到影响。

     

    一、“喝前莫空腹”

     

    喝酒时腹中最好有一些食物,这样酒精才不会对肠胃影响过大,从而影响肠胃的健康,另外空腹饮酒也会加速酒精对大脑的影响,让人更容易醉,这也是对身体不好的,毕竟酒精对身体大部分地方的细胞都是会有所损害的。

     

    所以建议在喝酒前先吃点饭菜,可以先盛半碗米饭和菜肴一起吃下,再倒上酒。这样既提前让肠胃适应,又能减弱酒精对身体的影响。


    二、“喝时需适量”

     

    许多人常常因为一时兴起,亦或是亲朋好友的催促下,喝酒不注意量度,时常喝到过量然后醉酒,这其实是对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的。任何食物吃过量都会适得其反,喝酒亦是如此。

     

    一旦摄入的酒精量超过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的话,就会对身体组织细胞和神经活性造成损害。所以建议喝酒时适量即可,每次不要超过自己酒量的一半,量力而行即可。

     

     

    三、“喝后要注意”

     

    不仅在喝酒时要注意喝酒后也是有需要注意的事项的,首先是喝酒后肯定不能开车,毕竟酒驾是法律严令禁止的。另外酒后不能立即洗澡、不能吹风、不能服用除解酒药以外的大多数药物等。

     

    所以建议喝酒后可以稍微休息一小会,或者喝些牛奶或淡茶,让自己稍微平静一下,或者与家人朋友说说话,帮助身体快速摆脱酒精的作用为宜。


    此外,经常喝酒还要做好以下5点,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1、注重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只有靠我们自己来维护,才能更加长寿。虽然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病痛,但建议当身体出现不良情况时,要多重视,不要觉得小病小痛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其实有的时候小病小痛就是大病即将到来的前兆,不能不重视。

     

    2、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摧垮身体的第一步,而想要喝酒不影响健康必须先保证身体不会出现其他问题。不良生活习惯有许多,比如不吃早饭、熬夜、抽烟、长时间看电子产品等等,这些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建议平时多重视,最好能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3、运动锻炼不能少

     

    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是让身体更加健康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锻炼可以让心脏更加活跃,让身体更加有活性,更加强健,对伤病的抵抗力也会更强。另外锻炼时必然会出汗,会把体内的寒气湿气以及有毒物质都排出,改善体内环境,调节内分泌的平衡。

     

    4、不宜过度操劳

     

    过度操劳对身体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为身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太过操劳只会让身体长期处于承受的极限状态,对身体由内而外造成较大的负担。所以建议平时尽量不要过度操劳,该休息的时候要适当休息,这样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5、要学会放松心情

     

    情绪也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部分,如果经常心情不好的话,也会伤到身体的许多器官。所以建议要学会放松心情,不要斤斤计较也不要轻易动怒,尽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事情,才能让自己身心更加健康。

     

    最后,想要饮酒对身体不造成危害,建议牢记这三句话,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尤其是想要长期喝酒的人,毕竟喝酒有利有弊,做好这三句话,才能趋利避害,让身体更加健康。

  •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且趋向于年轻化。根据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很多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都和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


    高血压又不像感冒一样可以痊愈,得了这种疾病以后就需要终生服药,服药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别的脏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血压,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高血压和哪些因素有关?


    遗传:根据一些调查,发现父母之一的高血压的其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5倍,父母都有高血压的,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左右。有人对此做了研究,发现这类人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高于正常人,要知道这两种物质是临床上主要的升压药物。


    吃的太咸:很多调查都显示北方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人,追寻原因发现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北方人吃饭普遍种口味,而南方人吃饭更偏向于清淡。如果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增加2克,则收缩压和舒张压2mmHg和1.2mmHg。很多人觉得吃的咸并不是高血压的病因,但是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了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吃的咸,这些钠离子就会进入血液,根据高中学习的物质从渗透压低的地方向渗透压高的方向移动,就会有很多水分进入到血管中,而且人口渴的时候也会喝很多的水,血管的容积和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长时间的高盐饮食肯定会诱发高血压。


    肥胖:现在很多人都不在为温饱发愁,每个人都能吃饱饭,而且现在的食物能量都比之前的高,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多人肥胖。长期的肥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也就是指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胰岛细胞拼命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能够造成水钠潴留,从而引起高血压。


    其他:包括精神压力大、熬夜、服用某些药物(比如避孕药)、吸烟、喝酒、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喝什么茶可以降低血压?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西药都是不能长期吃的,怕有什么不良反应,于是就寄希望于中药,很多有慢性病的人会同时吃一些中药,比如三七粉。


    可能一些中药确实有降低血压的效果,但是要明白中药里面含有的降压成分其实是很少的,如果想利用中药控制血压,那需要吃很多中药。但是需要注意,很多中药也有不良反应,比如损害肝脏、肾脏等,现实中有不少人私自服用中药造成了肾衰竭,这类事情发生的情况并不算少。


    我之前看到网上说的很多茶都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很多人也因此信任这种广告,甚至用喝茶来控制血压。我们需要注意,即便某种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也不能就单纯靠喝茶降低血压,喝茶只能作为降低血压的辅助方式。确诊高血压以后,需要按时吃药,经常测量血压。


    如果非要问我什么茶能降低血压,个人觉得大多数茶都可以,只不过降低血压的强弱不同。因为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喝茶可以保护心血管,延缓血管的老化,这个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 如果说是喝什么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那么可以明确先把答案告诉你,喝什么都不行,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包括我们年龄增长这个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喝什么都无法阻止我们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的发生。

     

    高血压、高血脂都属于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很多情况下是原发性疾病,也无法有效的根除和治愈,往往需要通过长期的健康生活习惯的干预和合理用药来控制。而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就是造成血管硬化,狭窄,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但是,喝什么对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减缓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血管硬化的过早发生。

     

    像那些喜欢喝酒,抽烟以及请客吃请来谈生意应酬的人来说,如果能把喝酒改为去小茶楼喝茶谈生意,那么这种肯定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软化血管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关于喝酒对高血压、高血脂等方面的影响,是有研究证据显示的。

     
    但注意:把喝酒改为喝茶不是说喝茶对我们血压、血脂以及软化血管有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非常确定的说,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据可以显示告诉我们喝什么茶对我们高血脂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因为本身我们高血脂就包括有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血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混合型告知血脂,翻阅所有的医学指南,都没有发现喝茶对这些高血脂有很好的降脂功效,而之所以推荐把喝酒、请吃吃请改为喝茶,零食相伴,是因为喝酒本身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影响很大,你要改为喝白开水,也是可以的,还可试着科学合理的控制好体重,做到低盐低脂低糖,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让自己动起来,坚持运动锻炼。这些方面都做到,比起单单服用某种保健品,或者多喝某种保健茶饮来,要靠谱的多,也要重要的多了。

     

     

    所以对于已有高血压、高血脂问题的朋友,切莫想要通过多喝某种茶或某种饮料就能够改善和控制疾病,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问题,就可以停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用药是基础,保健茶如果一定要喝,也要当做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替代手段。

  • 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十分常见的,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吃对了,可以稳定血压,但是吃错了,反而会加重病情。

     

    今天要给朋友们讲一讲高血压患者的一些饮食禁忌,虽然以下三类食物,高血压患者偶尔吃一点,对血压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长期大量摄入,那么势必会影响血压的稳定,继而加重病情,在日常饮食中,咱们还是建议血压高的朋友,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这三类食物。

     

    血压高的人,少吃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中比较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k等。肝脏之中还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铁离子,摄入体内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

     

    但对于血压高的人来说,包括猪肝、牛肝、羊肝、鸡肝和鸭肝等动物肝脏含有的胆固醇很高,经常食用动物肝脏的话,否容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加重高血压的症状。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自己烹制动物内脏,一定要注意煮熟了再吃。

     

     

    血压高的人,白酒要尽量少喝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和危险因素,可以导致重要脏器心、脑、肾结构的损害,最终导致衰竭。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尽量不要饮酒,酒精之中含有大量的乙醇,过量饮酒不但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且随着饮酒量增加,这种风险也会越来越高,还会损害肝细胞。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饮酒,那么尽量选择低度的酒,比如啤酒、葡萄酒等,尽量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

     

     

    血压高的人,少喝点鸡汤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都乐意吃点热乎乎的东西暖身,同时补一补身体,比如鸡汤,就是大部分人都非常喜欢的炖品,鸡肉中加点滋补中药,营养又美味!

     

    但我们却不建议高血压人群多饮鸡汤,相信不少喝过鸡汤的人都会发现,鸡汤表层都飘着厚厚的一层油,脂肪含量非常高,再加上嘌呤有溶于水的特点,所以,鸡汤也是一种高嘌呤食物。

     

    如果高血压人群经常喝鸡汤,那么肯定是会给心血管增加不少负担,鸡汤对于高血压人群、痛风患者,都是不太适合多吃的。建议去掉上层油脂,少量喝点清汤,吃点鸡肉还是可以的。

  • 关于养生保健,哪些个坑实在是太多了,我都已经无力吐槽了!关于三七粉预防心脑血管病,我就说一下我的观点!

     

     

    一、任何宣称有疗效的保健品都是忽悠人的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保健品其实是食品的一个分类,也就是说保健品也是食品中的一种,保健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但其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而且保健品的定义中明确的规定,保健品是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如果在一个保健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治疗、治愈、疗效等相关的词语。 如果一个保健品宣称有疗效,其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所有宣称有疗效的说法,都是违规的,三七粉也不例外!

     

    二、以中草药为保健品原料的新产品层出不穷

     

    保健食品的原料有很多,国外概念的比较多,比如什么油、什么酶等等等,但最近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品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趋势。但需要明白的是,不管以何种原料作为保健品的成分,其都不可能具有象药品一样的治病的速效性,但要求它必须无毒。也就是说,保健品可以用,不一定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但一定不能起到坏的作用。这也是许多人为之疯狂的原因,更多的人宁愿信其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毕竟其坏的作用可能性较小。

     

     

    三、真正的保健养生是好的生活方式

     

    其实三七粉也好,冬虫夏草也罢,灵芝人参也好,所有的保健品或者养生方式,只是一个概念或者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美好憧憬,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可以明确的是,真正的保健养生就是一个好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按时起居、戒烟限酒、运动减肥、良好心态等等等等,才是长命百岁、延年益寿的关键所在。

     

    所以,吃三七可以,把吃三七当成一种负担就大可不必了!毕竟,养生的目的是为了快乐的活着,如果你觉得三七的任何一点影响你的心情,我觉得就没有继续服用的必要。相反,如果你觉得吃了三七真的很好,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养生方式也未尝不可。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了年纪之后,很多事情都不得不注意,因为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引发大问题。很多朋友在饮食上都不太注意,以为吃饭的目的就只是填饱肚子,但其实进食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补充营养。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营养充足,才能维持正常的健康状态,否则就会让疾病“趁虚而入”。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和肠胃也慢慢无法接受所有食物,年轻时觉得味道好、口感佳的,现在只能忍痛割爱了,以前不爱吃的,却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衰老不仅会带来容貌上的改变,还会带来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调整,学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才是对身体最大的帮助。

     

    老年人在饮食上,要注意4“宜”,3“忌”

     

    4“宜”

     

    饮食宜温热

     

    上了年纪之后,吃什么、喝什么之前,都要先考虑肠胃的感受,很多朋友特别爱在天气冷的时候,吃生冷寒凉的食物,这样确实刺激,但也确实没考虑肠胃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胃的消化能力、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在这个时候吃刺激性的食物,很容易诱发胃痉挛,还会影响其他器官的运转。

      
    建议大家在选择食物之前,都先想想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接受衰老,要服老,别以为自己还年轻。平时多吃温热的食物,既养胃又养生。

     

    饭菜宜软

     

    很多老年人都有牙口不好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在食物的选择上有局限的原因,那些味道好却不易咀嚼的食物,只能“挥泪告别”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钙质流失,我们的牙齿也会慢慢松动甚至脱落,咀嚼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这个时候继续吃一些有嚼劲、坚硬的食物,对牙齿也是一种挑战,谁知道什么时候牙齿就会被崩掉。所以,上了年纪之后,考虑到牙口问题,大家要尽量以软烂的食物为主,减少粗粮、肉骨头等食物的摄入量,烹饪食物的时候时间延长一些。

      
    饮食宜清淡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上了年纪之后,大家要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但很多人还是为了口感,放弃了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味觉也会慢慢失灵,以前觉得太咸的食物,现在吃起来咸度刚刚好,但这种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回去了。

     

    重口味的饮食习惯,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口味,更是我们的健康。重口味食物中往往都含有大量的盐分、糖分和油脂,这些物质也都可能成为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导火索”,希望你能尽早改掉这个习惯,做饭时少放调味料。

     

    饭量宜小

     

    很多人上了年纪之后,胃口也变小了,原来一顿能吃两碗饭的人,现在吃一碗都撑了。其实我们肠胃的消化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了以后,要接受这种变化,别再给肠胃找罪受。很多老年人还坚持着过去的饮食习惯,经常把自己吃到撑,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血糖波动大、胃病反复发作等。

      
    所以,大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膳食,不要硬着头皮吃到撑。对于老年人来说,每顿吃到七分饱就足够了,只要搭配合理,那么所摄入的热量和营养已经能满足人体的需求了,希望你别自封“大胃王”。

     

    3“忌”

     

    忌暴饮暴食

     

    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暴饮暴食的习惯是对肠胃最大的威胁,上了年纪之后,胃肠功能退化,大家更应该合理控制饮食,不要让自己吃到撑,给肠胃留点消化的空间,才是对肠胃健康最大的帮助。

      
    忌吃重口味食物

     

    现在的外卖、快餐店、饭店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食物口味偏重,经常吃这些重口味的食物,也会把我们的嘴巴养刁,越来越吃不了清淡食物。希望大家能远离重口味食物,回归食物最原始的口感,才能守住健康。

     

    忌挑食或偏食

     

    很多老年人在饮食上都在跟小孩“学习”,光挑自己爱吃的,对自己不爱吃的食物视若无睹,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合理,甚至会造成营养不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需要从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物中获取,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

      
    总结:老年人肠胃脆弱,对营养的需求量大,若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身体会越来越健康,希望你别不当回事,为了健康,不妨尝试一下!

  • 我们继续讲解关于脑出血的话题,怎么能预防这个脑出血?

     

    脑出血有很多的高因素,既然有高因素或者说原因,那它是可以做到预防或者说部分预防,那我们可以分成2大部分来说:一个是它的高因素;另外一个就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这块。

     

    那我们首先讲高因素,大家都知道,这个脑出血的发病原因无非就是一些三高:高血压、糖尿病、还有这个高脂血症。那既然它的基本原因是这,那么我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以及控制血脂就是预防脑出血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一些因素。

     

     

    落实到具体的预防措施上,那么有一些饮食上的改变,或者说生活习惯上的改变,比如说低盐饮食,中国人食盐量其实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话是偏高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是,平均每人,成年人每天4.5克盐,或者说5克盐,就可以保证自己的身体需要量。

     

    而我们这个生活习惯,尤其是北方人,食盐量非常高,它是造成高血压的一个原因,那么也是造成脑出血的一个原因,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盐的摄入。

     

    其实盐不只是说我吃饭中咸一点盐就能保证,水果,蔬菜还有肉类,它也富含盐分。

     

    另外一个就是血糖的问题,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讲,控制血糖的关键就是平衡饮食,不是说富含糖类的食物不能吃,而是要少吃,改良它的结构。另外就是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它有两点最根本的控制措施:

     

     

    第一点就是控制饮食,就是管住嘴;第二点就是要运动,就是要迈开腿。那么饮食是控制血糖最根本的一个治疗办法,对糖尿病病人来说,富含淀粉一类的食物,比如说面条、米饭、馒头、稀饭,这类食物不是说不可以,不能吃,而是要尽量少吃,要控制,得给自己要制定一个量。

     

    那么除此之外就是要高蛋白饮食,另外就是富含糖物这些水果像西瓜,香蕉,还有其他苹果这些食物,要尽量避免、少吃,也要控制到量,量化这些指标。

     

    对于高脂血症的这类患者来说,平常生活中就更加注意的是对脂肪摄入的控制,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脂血症,是指高胆固醇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这类,我们把它叫做高脂血症,而这个高密度脂蛋白,它对机体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脂蛋白,它反而会降低血脂。如果说我们在查血脂中,发现自己的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话,其实这是个好事情。

     

     

    所以概括起来就我刚才说的那几点。

     

    好,谢谢大家,我们下期继续分享。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