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还在用果汁服药?吃药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还在用果汁服药?吃药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发表人:京东健康

半夜时分,急诊诊室中,妈妈抱着孩子风风火火地来就医求助

一问情况,原来是没有按照医嘱用药

孩子吃完药后半夜又哭又闹

可真是吓坏了妈妈

 

这一幕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按医嘱用药、乱吃药、吃错药、误食药后影响健康的案例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吃药"的事。

 

每次大家拿到琳琅满目的药物时,总会被五颜六色的包装和说明书搞糊涂,出现吃错药的情况,同时也有不良服药习惯导致药品失效、不良药物反应的问题。

 

那么我们在服用药物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

 

药品附带的说明书是药品情况说明的重要根据,不但是医师、药师、护师给患者选择治疗用药时的科学依据,也是患者服药时的参考指南。

 

药品说明书还是药品生产、供应部门向医药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宣传介绍药品特性、指导合理安全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主要载体。

 

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结构式及药物成分的分子式(制剂应当附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毒剧药品应有极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包装(规格、含量)、有效期贮藏、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等多项内容。

 

 

因此,我们在服药时,首先一定要遵循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服药,用药量与用药频率、禁忌、不良反应等一定要熟知,不然很容易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比如很多药品的说明书上写着"一日三次",不少人就觉得那就跟着一日三餐服用就行了,其实一日三次≠一日三餐,而正确的做法是每隔8小时服一次药,以保证血药浓度的稳定,从而使得药物发挥最大效用。

 

并且,如果药物说明书中没有特别注明饭前饭后用药时,一般可放在饭后吃。

 

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可以选择饭后半小时吃一次,再隔半个小时吃一次,以此类推。间隔用药,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后产生药理反应。

 

避免服药坏习惯

 

很多人在用药时有很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不但会影响药物效果,严重者可能还会产生不良反应。

 

服药不用水

 

有时很多人在吃药时不喝水,反而选择牛奶、果汁、茶、咖啡等饮品送药。

 

尤其是当给家里的小孩子吃药时,由于药物太苦,小孩子往往会抗拒。家长们竭尽全力才哄着孩子用甜甜的饮料把药吃下去,孰不知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研究发现有50多种药物都会与牛奶、果汁等饮料发生反应

 

例如小孩子发热时常用的退热药,老人治疗高血压和预防心脏病的β受体阻滞剂,还有居家常用的消炎药红霉素、黄连素、碱性药物小苏打等等。

 

发生反应后药物的分子结构会被破坏,药效丧失,甚至产生毒性副作用 [1]

 

同样,茶叶中的各种茶多酚、咖啡因、鞣酸等物质也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效果,产生不良反应 [2]

 

因此在吃药时,应尽量用温水或常温水送服药物,不要用上述饮品送服!

 

擅自调整服药量、盲目联合用药

 

也有很多人在吃药时会单纯地想让病早点好起来,于是擅自更改服药量。

 

例如说明书中明明要求的是一天3次,一次1颗,但有人偏偏自行改为一天5次,一次2颗,孰不知这可犯了吃药的大忌。

 

药物进入身体后会由胃肠道吸收入血,由血液将药物成分运往全身抵达病灶处发挥药物疗效,而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称为血药浓度。

 

通俗来讲,血药浓度可以分为治疗浓度、副作用浓度。即在某一适宜范围内药物可起到治疗作用,然而超出这个范围后便发生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

 

 

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服药频率、剂量是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而定制的,即根据我们肾脏、肝脏的排泄能力而计算出来的 [3]

 

按照说明书的规定用药,能让药物在摄入-排出之间保持平衡,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治疗浓度

 

如果我们擅自更改服药剂量、频率,会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不断增高,超出了肾脏、肝脏的分解代谢和排出速度

 

血药浓度就会超过治疗浓度,进入副作用浓度,药效得不到保证不说,还会对身体带来毒性作用,也给肾脏和肝脏的分解、排泄带来沉重负担。

 

 

除此之外,还有人自行选用药效相近的药物联合用药,这和擅自加大服药剂量是一个道理,最终会损伤我们的身体,造成不良反应。

 

不过,也有人考虑到药物有如此不良反应,因此在症状稍微减退后就快速停止服药,这也是不对的。

 

我们要遵从医生医嘱、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服药周期来吃药,让身体的血药浓度维持在治疗浓度区间内并保持一定治疗周期,这样才能根治疾病,避免复发。

 

儿童用药误区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吃药时,会经验性地选择自己曾经使用过并觉得效果不错的药物推荐给孩子服用,孰不知这样也进入了服药误区。

 

 

前文提到药物在体内的分解、代谢和排出主要依赖肾脏和肝脏的功能。

 

然而儿童的肾功能和肝功能并没有成人强大,因此同样的药物剂量对成人来说是治疗浓度,在儿童体内就可能成为了副作用浓度。

 

并且有些药物压根就不适合给儿童服用,会对儿童尚未生长发育完全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器官带来影响。例如,常见的止咳药大都含有可待因成分(麻醉类药物主要成分)。

 

这类药物对成人来说尚且具有一定成瘾性,儿童服用更是容易形成药物依赖、甚至上瘾,并且影响儿童视力、听力系统成熟。因此,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都禁止使用此类药物 [4]

 

同样,含有异丙嗪(抗组胺药)的药物也禁用于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需严格禁止 [5]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成人常用的药物儿童都是不可使用的。

 

  • 如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等沙星类药品可能会抑制软骨发育,因此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 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使儿童牙齿染黄,故8岁以下儿童禁服。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有肾脏毒性和耳毒性,使用不当会引起耳聋,留下终生遗憾。
  •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造成儿童生长迟缓,影响身高。

 

并且,对于儿童用药时应遵循"简而精"的原则。即尽量避免联合用药,选择药效好、副作用小的单一用药方法,切忌为了追求疗效擅自增加服药剂量、用药种类,最终酿成悲剧。

 

 

其实不只是儿童,就算成人在生病后也应该及时就医,在公立医院的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用药,避免自己盲目用药,延误治疗时机还损伤身体。

 

若想了解更多用药、服药的知识,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愿和大家一起学习药物知识,一起强健体魄,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 五类药物不能与牛奶同食[J].致富天地,2021(03):74.
[2] 汪艳萍,侯加加,马惠兰.浅谈茶叶与药物的相互关系[J].新疆中医药,2006(06):39-40.
[3] 蔡士铭,李月红.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药物代谢[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1):789-790.
[4] 18岁以下青少年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17.
[5] 澳大利亚禁止2岁以下儿童使用第一代口服镇静抗组胺药[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05):264.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普鲁本辛[溴化丙胺太林]中毒 (X43.953)疾病介绍:
药物中毒,是指短时间内误服或服药过量、注射药物过量引起的药物累积导致的中毒。以服用和静脉注射中毒,最为常见。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严重者会迅速危及生命,其主要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发绀等症状。需要尽快处理,短时间内排出毒物,紧急情况需要心肺复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每当到换季的时候,总有很多人感冒。感冒了,又不想上医院看病,很多人都是到药店自行购药。

     

    面对琳琅满目的药品,我们该如何选择中成药呢?

     

    看了今天的文章,相信你也可以对号入座,选到适合自己症状的药品。

     

     

    (一)风热感冒

     

    如果你自我感觉身体发热,有点怕吹风,头胀痛,嗓子疼,打喷嚏,流黄涕,咳嗽痰少或咳不出来,口渴,想喝很多水,舌体发红,苔偏黄或薄白。

     

    这就是风热感冒啦,风热感冒的话,中成药可以选择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等。

     

    如果喉咙疼得厉害,可以加配复方鱼腥草片(或合剂)或者西瓜霜润喉片。

     

    如果咳嗽得厉害,可以加配蛇胆川贝枇杷膏。

     

    (二)风寒感冒

     

    如果你感觉特别怕冷,没什么发热的感觉,头痛,肢体酸痛,有时候鼻塞声重,有时候鼻子痒痒的,想打喷嚏,流清涕,咽喉总觉得痒痒的,想咳嗽,有痰偏稀白,舌苔薄白。

     

    这就是风寒感冒啦,中成药可以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如果咳嗽严重的话,可以加配通宣理肺丸。

     

    风寒感冒初期,发现受了风寒,就可以用生姜红枣煮水喝,有很好的调和营卫的效果,驱寒暖身。

     

    (三)流行感冒

     

    如果突然间发热,高热不退,甚至还打冷战,周身酸痛,咳嗽,嘴巴干干的,喉咙疼痛,同时伴有全身的明显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舌红苔黄。

     

    流行性感冒,可以选用莲花清瘟胶囊、清开灵口服液、羚羊感冒片。

     

     

    (四)淋雨后夹湿的感冒

     

    如果你淋了雨,感冒了,怕冷,头痛,浑身酸痛,打喷嚏。

     

    这时候,你的身体不仅是风寒入侵,还有湿气入侵,中成药可以选择九味羌活丸或荆防颗粒。

     

    (五)气虚感冒

     

    如果你一年四季总是反复性感冒,又发热,又怕冷,头痛鼻塞,身体倦怠,咳嗽,但是咳痰无力,舌淡苔白。

     

    这是因为卫气不固、外感风寒所致的气虚感冒,要注意养护正气,中成药可以选择参苏丸或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颗粒由炙黄芪、防风、白术组成,炙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防风疏风散邪,三味药既固表,又抵御外邪,就像一道屏风,把人体保护起来,不受外邪入侵。

     

    日常养生可以吃一些补中益气的药膳,例如黄芪鸡汤。

     

    (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夏季桑拿天引起的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暑湿,还有肠胃型感冒,主要症状有:头痛昏重、胸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水(丸),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藿香正气水含有40%以上的酒精,所以藿香正气水不能与头孢、阿莫西林同吃,否则将会产生中毒反应,甚至丧命。藿香正气丸不含酒精,就没有关系哈~

     

    (七)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如果如果你外感风寒,同时内伤食积,又怕冷,又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用午时茶颗粒。

     

    好了,今天的感冒用药分享到此为止,希望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哦~

  • 三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着活血化瘀、止血、生血的作用,经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现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服用三七粉来养生。三七分为生三七与熟三七,生三七主治跌打损伤后的淤血、外伤出血,而熟三七主管贫血、过度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

     

    那么服用三七粉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服用三七粉可以祛斑美容,三七里面含有三七清脂离子,可以清除皮肤血管淤积的垃圾,改善血液循环,使皮肤变得更白。

     

    其次,三七粉里面含有的三七皂苷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变。

     

    最后,三七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总之三七粉对于人体的好处特别多,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三七。具体是哪些人群不适合食用三七粉呢?

     

     

    三七粉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流动。女性在生理期的时候,凝血功能本来就处于一个降低的水平,再服用三七粉,就有可能造成月经出血量增加,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淤血型月经是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三七粉调理的。

     

    女性在怀孕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东西都不能食用,三七也在此列。三七具有活血的作用,会对孕妇跟宝宝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可能造成流产。但是对于产后贫血,出血的产妇,是可以服用三七粉生血的,而且三七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产后恶露,对于产妇还是有好处的。

     

    三七粉性温,在风热感冒的时候是不能服用的,否则会加重病情。

     

     

    上面是三七粉的的三个主要禁忌,千万不要违背。还有很多人喜欢把三七粉当做药物来使用,其实在生病以后服用三七粉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够了,三七粉还是要作为一种预防性的保健饮品来饮用。

     

    平时喝点三七粉,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非常适合老年人。但生病的时候,还是要到医院去进行正规的检查治疗,靠三七粉是不能治病的。而且在服用三七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量,凡事都讲究个适量,建议每天3g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过量的话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三七粉是一种对人体非常好的中药材,平时适量地服用,可以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降血脂,纠正贫血,提高免疫力,但是要切记三七粉的禁忌症,而且要注意每次服用的量,也不能天天服用。最重要的是,三七粉不能当药物来治疗疾病,生病了,一定要到医院去检查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 从中医专业角度来看待鸿茅药酒这一产品,暂且称其为产品,主要从两方面讨论。一个是药物的配伍禁忌角度,另一个是鸿茅药酒的说明书治诸多疾病且百治百灵这一角度。

     

    从药物配伍禁忌而言:十八反指明确提到的这些药物中,若两种药物同用,很可能会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因这是历代中医前辈的经验总结,又因为中医本就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故这些经验教训历来受各大医家广泛推崇,且在临床上也确实是有深刻的临床意义的。

     


    鸿茅药酒使用药物达67味之多,这么多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并不很清楚,属于中医中的“大方”。若鸿茅药酒真是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出现的药物,那么越是这样庞大的配伍越应该严格遵循中医中药的用药原则,若无特殊情况且无法跟踪患者病情进展及用药情况时,十八反应该严格遵循且尽量避免出现。

     

    且其广告中指出是治疗很多疾病且说明书中也没有明确指出不可长期服用,而在具体的组成药物中又有很多药物属于中医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所以对于其于“十八反”问题上当慎重对待。

     

    若说鸿茅药酒不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出现的药物,那么就另当别论了,只是根据其广告和说明书,其确属“中成药酒”,故兼有十八反,面向市场,不清楚患者购买后的使用情况且无法及时跟踪其用药情况时,在这种大方中选择使用十八反实属不可行。

     


    从药物治疗作用角度而言:鸿茅药酒说明书上明确指出其能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症。在选用药物时也是毫无章法、乱箭齐发,选择六十七味之多的药物来混合而成,听起来是下了大成本,于普通人来看,确实是很诱人的广告。

     

    但是仔细来看,药酒的前提是“药”,真正的药酒首先药方必须成立,而有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药方绝不是简单的药物相加,而是通过一定中医药理论,根据君臣佐使配伍而来,用药如用兵。用药味数多少犹如带兵多少。带兵多不代表军队就强大,若药物使用不当,往往并不能发挥各自的疗效,故鸿茅药酒用药67味,其中的用药机制及使用原理可能有待考究。

     


    无论鸿茅药酒事件发酵到何程度,都算是为中医药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国家及大众对中医越来越看重,中医药事业发展越来越昌盛之时,产家及医药人员需要良心把关,普通民众需要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在市场的作用下,不能保证所有的产品都是真的好产品,特别是药物这种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的产品,更需谨慎。

  • 感冒了应该怎么处理?

     

    第一步,学会自我判断,正确区分感冒

     

    西医上的普通感冒一般就是上呼吸道感冒(上感),明显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也伴有咳嗽、发烧等症状,治疗多以缓解上述症状为主。普通感冒对应中医的风寒与风热,实际也是对症治疗。

     

    90%的感冒均是由病毒引起,比如上感多数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所以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也不能归为风寒与风热。流感多伴有高烧发热的症状,严重会出现晕厥、器官衰竭等症状。

     

     

    第二步,选择用药

     

    启示不管是西药还是中成药,对于治疗感冒而言,都是治标的。要想治本,其实需要抗病毒治疗。再根本一点,就是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也不是常见感冒中成药能达到的效果。

     

    不可否认,在缓解症状方面,西药确实疗效迅速。而中药如果用的对,也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部分感冒中成药中的组分相对比较复杂,或许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但还是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为主。

     

    第三点,咳嗽的治疗

     

    感冒了咳嗽是正常现象,是一种应激反应。但对于高烧及反复剧烈的咳嗽,要注意肺炎的发生,这是一种不能自行解决的疾病,一定要由医生诊断后进行药物治疗,选择的药物多数是西药,迅速控制感染,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第四点,风热感冒多于风寒

     

    就感冒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风热感冒多于风寒感冒。这是因为风寒感冒入里化热是非常常见的。刚开始风寒,很快(差不多一天左右),就会出现咳嗽有痰,嗓子疼等情况。而风热感冒则是直接出现上述症状。现实情况多为身体不舒服,口干,嗓子疼等外寒内热的证型。

     

    第五点,急于求愈

     

    普通感冒能自愈,但是对于伴有高烧的流感而言,应该尽早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治疗感冒的西药和中成药复方的情况很多,如对成分不了解,会造成过量用药的情况,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如果不是高烧的流感,想缓解症状,建议选用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即可。

     

     

    总结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对应中医的风寒或风热,可自愈,可不用药。如想用,西药起效快,但用对了中药同样可以起到好的效果。对于普通感冒,症状较为严重的,建议选用西药治疗。对于流感,伴有高烧,特别是出现急性肺炎等情况,建议明确诊断后,由医生选用西药治疗。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根据最新中国睡眠问题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三亿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过睡眠障碍的问题,各类患有睡眠障碍的人群总和在我国总人口比例中高达 38%!

     

    这一数据远远高于世界上平均27% 的比例!

     

    闭上眼睛,思绪缭绕,太多人在长夜漫漫中无心睡眠,脑子像是有喷泉一样,不断喷涌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今天干了什么,明天要干什么?

     

     

    天呐,不论是忧愁的事情,还是快乐的事情,都让精神似乎无法完全放松下来。

     

    数星星似乎也无济于事,于是我们开始寻找拯救睡眠的方法。

     

    No.1 2个误区!

     

    那么,怎样才能睡好觉呢?在各种各样的方法中,很多人往往认为喝牛奶、喝红酒,会让我们更容易睡一个好觉。但是这也是很多人都存在的2个认知误区。

     

    喝牛奶、喝红酒真的会对睡眠有效嘛?

     

    牛奶有助于睡眠,这一说法很久之前就流传于各种影视剧和民间说法中。

     

     

    其理论基础来源于牛奶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L-色氨酸。

     

    这种特殊的氨基酸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合成有助于我们睡眠的物质——褪黑素、血清素等,这些激素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困倦感,从而有助于我们入睡。

     

    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实际上,我们睡前所喝的一杯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是微乎其微的,更难以到达我们的大脑发挥作用。

     

    因此,睡前喝一杯牛奶,通常不会对入睡产生什么帮助,但总体来说,也并没有什么坏处。

     

    至于喝红酒,对于睡眠的作用更是弊大于利。

     

    夜色的美,摇晃的红酒杯,虽然我们常说,微醺怡人,有些人喝完酒后也的确就会感觉到犯困。

     

     

    但是酒精的作用对于我们身体,负面影响往往会更大,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对我们的肝脏以及代谢产生影响,影响我们的健康。

     

    不仅如此,睡前饮酒,还有可能导致我们头疼、多梦,导致睡眠质量出现更大的问题。

     

    因此,颠覆你认知的事实来了——睡前喝牛奶、喝红酒,并不能帮助你睡一个好觉哦。

     

    No.2  睡得好,才是真的好 

     

    有些人觉得自己睡了很久,醒来还是觉得很困倦,照镜子一看黑眼圈那么浓——让人不禁疑惑,究竟什么怎样才算优质的睡眠?

     

    优质的睡眠首先要涵盖几个标准。

     

    第一,睡眠时间。我们一天的最佳睡眠时间是平均6到9个小时,每天睡眠时间至少要保证在6小时以上才能够在第二天早起时拥有充足的精力。

     

    第二,入睡时间。如果入睡困难,半小时以上还无法进入睡眠状态,那么也是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

     

     

    第三,苏醒时间。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如果起得太早,例如凌晨三点半就已经醒来,并且醒来之后就无法睡着,那么毫无疑问睡眠也是存在问题。

     

    第四,起夜次数。如果一晚上起夜次数太多,那么也就证明着这一晚睡得并不安稳。

     

    因此,优质的睡眠包含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快速入睡、一夜安稳、起床时间规律等条件。

     

    No.3 多梦算是睡得好吗? 

     

    我们常说,愿你拥有一个好梦。如果做了一个漫长的好梦,我们或许会觉得今晚睡得很好。

     

    但实际上,如果做梦过于频繁,也是非常影响我们睡眠质量的。

     

    通俗来说,睡觉就是我们的大脑进行休息,而做梦,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在模拟、在思考。

     

    如果频繁的做梦,虽然没有进行实际的体力活动,但是我们的精力在频繁的做梦期间并没有恢复,因此多梦,并不算是睡得好。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睡觉时都会做梦,不过如果我们一觉醒来,不觉得或者不记得自己做过梦,其实这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一个不错的安眠夜晚。

     

     

    参考文献:
    1. 杨源,邵铭铭,蒋长好,安楠,阎守扶,高志青. 运动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1):1016-1019.
    2.王广海,江帆. 青少年睡眠健康及常见睡眠障碍[J]. 中华儿科杂志,2019,(09):733-736.
    3.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健康白皮书 2019年[A].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4期)[C].: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9:185-235.
  • 提起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人会说“喝枸杞茶”“喝当归黄芪茶”“吃阿胶”之类的,总之就是,各类中药吃起来。什么?难道说中医养生就是买买买?NO!中医养生可不是“中药养生”!

     

     

    什么是中医养生呢?

     

    中医养生是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消除不适、已病促愈、病后复原的保健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其深度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点。《黄帝内经》中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有哪些观念呢?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调整。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则为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保养,更注意心境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二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千万别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而且养生也不仅仅是为了长寿。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有必要的。

     

    但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的人,养生方法不可“一刀切”。

     

     

    好的身体不是“吃”出来的,而是“顺”出来的。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 减肥药,很显而易见的意思就是用来减肥的药物,目的是瘦身。市面上有琳罗满目的减肥药供需要减肥的人群挑选,广告内容不约而同的都是能够快速瘦身,短期实现纤瘦效果,恢复本有自信等等。减肥药的效果真的这么好吗?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呢?

     

     

    我们先来了解减肥药是什么,目前来说,已经通过FDA批准的,可以长期服用的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市场的减肥药一般来说,有胰脂肪酶抑制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食欲抑制剂这两大类。因为后者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一直被限制。前者也有不良反应,不良的反应是可能会引起脂肪泻,而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减肥药的研发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基本上很少有新药上市,减肥药正式上市之前必须通过FDA的反复审核才可以。

     

    这里必须提的是,有两类人群不适合使用减肥药。


    第一类: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


    第二类: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两类人群,一者是在发育阶段,内部结构没成熟,所以一旦使用了减肥药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二者是在身体,器官退化的阶段,如果服用药物以后吸收不好,很容易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要谨慎,建议最好服用任何药物都得听从医生建议。
     

    当今很多人对减肥药都存在着误区,所以我们要先弄懂减肥药的原理。减肥药的原理其实主要就是燃烧脂肪,加快身体代谢,并不是所有减肥药服用后都有效果。

     

    我们也要注意,有些减肥药确实在停药之后体重会有所反弹,所以我们不能以服药时候的体重减轻来说明药有效果,而是要看停药后的体重是否会反弹。因为,有部分减肥药含有“利尿剂”,服药期间体重减轻的原因是因为身体里面的水分排出去了,所以轻得很快,但是一旦不服用以后,体重就会恢复本有面目。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减脂肪方面的作用,停药后水分不排那么多了,体重当然会上涨。

     

    哪怕广告打着纯天然的减肥药,也不等于完全就是安全的,服药期间体重减轻也不要开心得太早,因为不是每一款减肥药都是真正有效的减肥药。我们一定要注意,只有经过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批准的药物,才是真正安全的。

     

    减肥药不能把它和保健品相提并论,始终是药物,减肥药是药,药肯定是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逢药三分毒,如果我们要长期服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肠胃疾病等等的副作用。

     

     

    特别是我们如果在服用减肥药以后,发生了过度兴奋,睡不着觉的情况,那一定要警惕是否药物里面含有安非他命。一旦上瘾以后就很难戒了,不服用就会像戒毒那么痛苦,所以这种药物个人建议千万不要服用。


     
    个人给予最真诚的建议,科学的减肥方法其实并非是服用减肥药,而是自我的控制,控制住嘴,控制住自己的贪睡,尽量不要熬夜以及多多运动。煲剧,看小说,玩游戏的时间里面稍微抽出二十到三十分钟来进行运动,其实是最好的。一来可以减肥,二来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三来对眼睛也有好处。


     
    总而言之,最科学的减肥方法不是服用减肥药,而是自我进行调整。实在太过肥胖调整不过来的情况下,就双剑合璧吧,一边锻炼和调整生活习惯,一边服用减肥药,双剑合璧见效更快。最后,重点再提醒一下大家,挑选减肥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到雷区,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 从小父母老师都会教我们一些生活常识,我们呢,也会效仿他们的所作所为。可大人们“坚守了一辈子”的常识也很有可能是错的,您知道么?现在就请跟着笔者了解一下事实真相吧!

     

     

    一、流鼻血时要抬头?错!
     

    抬头会使血液倒流入咽喉、消化道,产生呕吐等不适感。血液过多时还可能呛入气管、肺,引发窒息等危险。正确做法是头保持直立或微向前倾,用手指压住出血的鼻翼根部5-10分钟或填塞沾了冷水的纱布压迫止血。

     

    二、用两只手捏鼻孔擤鼻涕?错!
     

    我们常见大人们是这样的擤鼻方式,其实是错误的。鼻腔和中耳是相通的,如此擤鼻会将鼻内容物逆流到中耳内,导致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式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腔内鼻涕。

     

     

    三、滴眼药水滴到眼球上?错!
     

    角膜感觉较丰富,眼药水滴到眼球上会刺激角膜,引起闭眼反射,这样药水就会被挤出眼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头向上抬,眼睛朝上看,用棉签轻轻分开下眼睑,将药水滴入下眼睑内,再轻轻闭眼,切不可将药水强行挤出。

     

    四、异物入眼用手揉搓?错!
     

    用手揉搓容易擦伤角膜,可以先闭眼片刻,待眼泪分泌后眨眼尝试将异物冲出,也可用洁净的水或滴眼液冲洗眼睛,还可用消毒棉签蘸少许生理盐水轻轻擦去异物。若异物不能取出或取出后眼睛仍感刺痛,应及时看医生。

     

    五、卡鱼刺喝醋?错!
     

    醋不仅不能软化鱼刺,还可能灼伤咽喉部粘膜。能看见的鱼刺可用镊子或筷子夹出来,看不见的应及时去医院通过喉镜取出。

     

    六、打喷嚏要用手捂住?错!
     

    打喷嚏时确实要挡住,以免细菌传染给别人,但不能用手。用手会使细菌粘附在手上,通过接触,传染自己或他人的几率更大。我们可以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胳膊挡住,就算要用手,捂后一定要洗手。且用手捂住口鼻,会使上呼吸道产生的强大压力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部鼓膜,造成耳朵的损伤。

     

    七、扭伤后热敷?错!
     

    热敷会使血管扩张,加重血肿和炎症。所以扭伤后应采取冷敷,这样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外周血流量与渗出,24小时以后破裂的血管出血已经停止,此时热敷可促进血肿消散。

     

    这么多错误的常识,您中了几个呢?如果您还知道哪些常识是错误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 早饭不吃,晚上大吃一顿,以零食代替正餐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日常。长此以往,“十胃九病”让“胃”变得更加艰难…提到“养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白粥,小粥,馒头,山药,猪肚,牛奶…于是问题出现了:这食品真的可以「养胃」吗?究竟还有「养胃食品」吗?

     

    对胃病患者,由于胃的功能受损,为了减轻胃的负担,医生常常会推荐一些好的消化的食物作为辅助治疗。但如果胃功能正常的人把好消化的食物误以为是“养胃食物”,把它们当作“神药”,一日三餐只吃这些食物,最终会给自己的胃带来严重的后果。

     

    白粥,小米粥,面条:不要经常吃。

     

    不管是白粥还是小米粥,它的蛋白含量都很低,几乎没有脂肪,又处于流食状态,消化迅速,不会给胃带来负担。因此,许多人在胃部不适时喝点稀饭就会感到舒畅。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不能长期的以粥为主,当胃不舒服的时候,喝粥可以养活自己,当胃没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不可以长期以粥为主食。胃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如果长时间一直吃特别好消化的粥、软饭,胃消化其他食物的能力就会下降。

     

    如果不觉得胃不舒服,建议多吃些糙米、燕麦等纤维素较高、消化速度较慢的杂粮做杂粮饭,或者混合主食,促进胃机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面包,馒头,各种饼干:小心反酸

     

    馒头和面包在制作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发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一部分的成分转化为糖,能去除植酸干扰营养消化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因此有利于消化。

     

    但馒头和面包吃多了胃里的淀粉含量会出现胃胀或者是胃酸,我们买的面包大多是高糖、高盐、高油的,吃多了胃疼,体重也会下降。

     

    现在的很多饼干都打着养胃的称号,其实,它的油脂太多达不到养胃的功效,还是少吃为好。

     

     

    养胃茶:可能对胃部更有害。

     

    “养胃茶”现在是很流行的。其实,其实根本就没有养胃的茶。由于茶中都含有茶多酚,茶多酚对胃有刺激作用。红茶叶属于全发酵茶,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大大降低,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不伤胃也很好。

     

    牛奶:促进胃酸分泌。

     

    许多人在胃不舒服时,喝杯热牛奶可以缓解疼痛。现在的很多人认为,牛奶能够缓解胃酸,对胃形成一定的保护,但医生会告诉你,牛奶对胃酸分泌的刺激作用,强于对中和胃酸的抑制作用。患有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的胃病,不要选牛奶。

  •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生姜和萝卜的谚语,感觉很牛叉的样子,比如,“萝卜上市,医生没事”,“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实际上,这些养生谚语,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有时候对谚语的理解要是不到位,就会误解其中真意,按照谚语来生活,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谚语,其实这句谚语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为什么呢?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这样真的好吗?我们先来看看萝卜和生姜的性能再说吧。

       


    萝卜肉质脆嫩多汁,形美色艳,“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食材。但是萝卜生用和熟用,功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生萝卜味甘辛,性寒凉,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等作用;熟萝卜味甘性平,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综合来讲,萝卜适用于消渴口干,鼻衄,咯血;痰热咳嗽,咽喉痛,失音;痢疾或腹泻,腹痛作胀;脾胃不和,饮食不消,反胃呕吐;热淋,石淋,小便不利或胆石症等病证。

     

    生姜从味道来说,有一定的辛辣之味,民间不是有“姜还是老的辣”之说吗?从性能来说,是偏于温热的,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等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我们明白了萝卜和生姜的性能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句谚语。我们知道,三冬时节,人们在饮食上可能会偏荤一些,而煮熟的萝卜恰好具有益脾和胃、消食下气的作用,尤其是年关和春节时期,大鱼大肉,正好吃点萝卜解油腻,化食积,妙不可言。三冬时节,天气寒冷,容易感冒咳嗽,而萝卜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运用得当,自然恰到好处。那么问题来了,夏天不能吃萝卜吗?看到超市也有萝卜这个菜,是否可以吃呢?当然可以吃。生萝卜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整个夏天,萝卜也是可以吃的。

     

    再来看看夏季,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胃口通常不佳,而这个时候放入少许生姜,能够使人胃口大开,因为生姜是“治呕圣药”。在夏天,适当吃些生姜,可以抑治肠胃细菌的滋生,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但是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而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只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那么,冬天不能吃生姜吗?肯定能吃。冬季天气寒冷,根据“寒者热之”的原则,冬季吃姜正当时。

     

       

     

    这样看来,似乎“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谚语可以被推翻了。实则不然,这句话用了一个修辞手法,很多人忽略了。什么修辞手法呢?互文现义。这种修辞手法,即是将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就是互文现义的修辞手法。如果按照直译,就是“将军身经百战,全都战死;壮士十年奋战,惨胜而归”,但这显然不符合文意,而正确的翻译是:“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好几年的浴血奋战,一些将士马革裹尸,一些将士凯旋归朝。”懂得了互文现义的修辞手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话的正确打开方式就不一样了:无论冬夏,正确使用萝卜和生姜,能够使人安康!

  • 氯丙嗪,又称冬眠灵,是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类药物之一。它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同时也具有镇吐、抗惊厥、降温、降血压等作用。由于氯丙嗪的药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氯丙嗪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头晕、口干、便秘等。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过量使用或误服等情况,可能导致氯丙嗪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氯丙嗪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血管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瞳孔缩小、肌张力减弱、腱反射消失、震颤、昏睡、大小便失禁、阵发性抽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包括心悸、体位性低血压、四肢发冷、持续性低血压、休克等。

    若怀疑患者出现氯丙嗪中毒,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应立即清除未被吸收的药物,如反复洗胃、服用活性炭等。同时,可使用苯丙胺、哌甲酯等药物缓解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抗低血压和休克。此外,还需注意保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防治感染。

    为了预防氯丙嗪中毒,患者在使用氯丙嗪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过量或误服。同时,家属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 儿童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拥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对药物的需求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然而,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却面临着药剂型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许多儿童药品仅是成人药品的“减量版”,这不仅导致大量药品浪费,更重要的是,因用量计量不准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推动儿童药物研发,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市场仍存在诸多困境。例如,杭州市儿童医院就面临着药品浪费严重的现象。以“注射用阿奇霉素”为例,最小规格一瓶0.5毫升,而婴幼儿一次用药量仅为0.1毫升,剩余的0.4毫升药液只能浪费。这种情况下,浪费的不仅是药品,更是患者的经济负担。

    此外,由于缺乏小规格的专属儿童药品,医院在为儿童用药时,往往只能依靠“手掰”或“稀释”等方式进行剂量调整,这不仅增加了药物受污染的可能性,也降低了用药的安全性。同时,家长在为儿童购买药物时,也面临着说明书难以理解、用量难以把握等问题。

    药企不愿生产小规格儿童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药物减小剂量需要重新申报,审批程序繁琐;二是儿童药研发风险高,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三是儿童药定价原则以有效成分含量为基准,但研发成本却并不低于成人药,导致药企不青睐生产儿童药。

    面对儿童用药的困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改进。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儿童药物研发的扶持力度,鼓励药企生产更多符合儿童需求的药品。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强儿童用药规范,提高用药安全性。最后,家长也应提高用药意识,避免盲目用药。

  • 轻微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现象,其症状表现多样,但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胸闷、心悸等。

    药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以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部分药物还可能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悸等。

    除了上述症状,药物中毒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皮肤巩膜黄染、无尿等临床症状。针对轻微药物中毒,可口服蒙脱石散、整肠生、奥美拉唑、复方消化酶、培菲康、四联康等药物对症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若症状严重,建议及时挂号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腹部CT、基础生化、血常规、粪常规等相关检查。如有催吐、洗胃的需要,应尽早进行,一般在胃排空的4-6小时内。同时,导泻、大量补液、适当给予碳酸氢钠等措施也有助于加速药物排泄。

    若患者出现无尿现象,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此外,若患者出现低血压、惊厥、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进行对症治疗。

    为预防药物中毒,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2. 讲卫生,不吃未煮熟食物,不吃变质过期食物,不喝生水,尽量不吃路边摊。

    3. 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患者的生命体征要进行监测,如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

    5. 家人要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和心理疏导,尽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和其他不良情绪。

  •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医疗保险欺诈现象也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参保人员的权益。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医保部门开展了“亮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医保欺诈行为。此次行动中,包括国药控股、同仁堂等知名企业旗下药店均被查获存在违规行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医保欺诈的常见形式包括:药店骗保、虚假医疗费用报销、伪造病历等。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医保基金,还扰乱了医保市场的正常秩序。

    针对医保欺诈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监管、提高惩罚力度、推广医保信息化建设等。同时,各大药店也需加强自律,规范经营,共同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对于参保人员来说,了解医保政策、合理使用医保,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保欺诈行为及防范措施:

    • 药店骗保:药店通过虚构处方、虚开发票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
    • 虚假医疗费用报销:参保人员虚构病情、伪造病历,骗取医保报销。
    • 伪造病历:医疗机构伪造病历,骗取医保基金。
    • 虚假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提供虚假医疗服务,骗取医保基金。
    • 重复报销:参保人员重复报销同一笔医疗费用。

    防范措施:

    • 了解医保政策,合理使用医保。
    • 关注医保结算单,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保部门。
    • 不将医保卡借给他人使用。
    • 发现医保欺诈行为,及时向医保部门举报。

    总之,打击医保欺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建安全、和谐的医保环境。

  • 六神丸,作为我国传统中成药之一,历史悠久,广受人们信赖。然而,近年来,由于使用不当,导致中毒事件频发,令人唏嘘。本文将围绕六神丸的成分、功效、副作用以及安全用药等方面进行科普,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使用六神丸。

    一、六神丸的成分与功效

    六神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等。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强心、抗惊厥、镇静等功效。

    二、六神丸的适应症

    六神丸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糜烂、牙龈炎、痈疽疮疖、无名肿痛等疾病。

    三、六神丸的副作用与风险

    1. 过量服用六神丸可能导致药物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尤其是新生儿、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应慎用或禁用。

    2. 六神丸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3. 六神丸不宜与某些药物联用,如洋地黄类药物、助消化药、抗贫血药等。

    四、安全用药建议

    1.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使用六神丸,切勿随意增减剂量。

    2.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3. 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神丸。

    4. 购买六神丸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药品质量。

  • 近年来,虚假医疗广告问题日益严重,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医疗市场的秩序。其中,知名演员侯耀华因代言虚假广告而被曝光,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为您梳理侯耀华代言门事件的来龙去脉,揭示虚假医疗广告的严重危害。

    侯耀华曾代言多款药品,包括天元牌亚克口服液、澳鲨宝胶囊、渭肠益生元等。这些广告中,侯耀华夸大药品疗效,承诺治愈各种疾病,误导消费者。事实上,这些药品并未经过科学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都无法保证。

    在央视《今日说法》节目中,侯耀华以“这不是私人的问题”、“医学知识浅薄”等理由推卸责任。专家指出,侯耀华代言的虚假广告几乎涵盖了所有名人代言广告的违法形式,包括夸大疗效、虚假承诺等。侯耀华作为公众人物,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应误导消费者。

    虚假医疗广告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还可能导致患者延误病情,加重病情。因此,打击虚假医疗广告,维护医疗市场的秩序刻不容缓。患者应提高警惕,不轻信虚假广告,理性选择药品。

    以下是一些预防虚假医疗广告的措施:

    1. 关注药品广告的发布平台,如正规电视台、报纸等。

    2. 仔细阅读药品广告内容,不轻信夸大疗效的承诺。

    3. 在购买药品前,向医生咨询,了解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4. 如发现虚假医疗广告,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 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海关总署、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就“巴拿马药品中毒事件”以及中国出口到巴拿马的所谓“有毒牙膏”的报道调查结果进行通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产的牙膏对身体并没有不良影响。而“巴拿马药品中毒事件”的最主要责任也在巴拿马商人。

      “巴拿马药品中毒”事件责任在巴方

      

      巴拿马发生药品中毒事件后,我国食药监局将调查结果通报给了美国食品药品局(FDA)。调查组从美国FDA提供的有关证据和巴拿马官方发布的公告显示,该批货物在由西班牙销售给巴拿马后,巴拿马商人采取的两个行为,直接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第一,更改产品适用范围。把不符合中国药典的“TD甘油”改为符合美国药典(USP)的“纯甘油”,改变了产品的用途,造成产品被用作药品辅料。第二,更改保质期限。将中服公司申明的保质期为1年改为4年。该批货物于2003年7月16日生产,2004年7月16日到期,即在巴拿马药厂使用这些辅料“TD甘油”时,它已过期2年。

      “有毒牙膏”并无危害

      

      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出口到巴拿马的“卓越”(Excel)和“酷先生”(Mr.Cool)两个品牌的牙膏由于有毒物质二甘醇含量过高而被禁止销售,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上述两种产品均按外贸代理商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了包括二甘醇在内的原料成分。我国卫生部组织专家对牙膏中二甘醇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甘醇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排出迅速,无明显蓄积性,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癌、致畸和诱变作用的证据,但大剂量摄入会损害肾脏。据悉,测试结果显示Mr.Cool牌牙膏含有4.6%的二甘醇,而Excel牌含有2.5%,均在安全使用范围之内。巴拿马卫生部发言人称,目前尚无人因使用此牙膏而致病。

  •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问题,而健康离不开科学的用药。然而,孩子的用药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需要格外小心。

    首先,孩子的用药剂量与成人是不同的。由于孩子身体发育尚未完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而且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也比成人更为敏感。因此,不正确的用药不仅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而且也极易造成药物中毒。

    那么,如何计算孩子的用药剂量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按体重计算: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每次(日)剂量=孩子的体重×每次(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的剂量。例如,退烧药每次剂量通常为10mg/kg,那么一个20kg的孩子每次剂量就是200mg。

    2. 按年龄计算:这种方法较简单,适用于不需要十分精确用药剂量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例如,2~4岁的孩子服用成人剂量的1/4~1/6,4~7岁孩子服用成人剂量的1/3~1/4,7~11岁孩子服用成人剂量的1/2~1/3。

    3. 按成人剂量计算:孩子的用量=成人剂量×孩子的体重(公斤)/50,此方法仅适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

    除了计算剂量,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成分、作用、副作用等信息。

    2. 选择合适的剂型,如片剂、胶囊、液体等。

    3. 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孩子用药。

    4.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给孩子服用多种药物。

    5. 观察孩子的用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中药的用药剂量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情况下,小儿中成药大多是以1~5岁的孩子作参比制作的,所以,1~5岁的孩子服丸剂一般是每次一丸,袋装的药量一般是每次1/2~1/3袋。但家长也应注意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体重较重的孩子可以适当多服一点,体重较轻的孩子适当减服一点。

    总之,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要谨慎,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在南美洲,尤其是哥伦比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名为莨菪碱的危险药物。这种药物来源于一种名为Borrachero的树木,其花朵极具吸引力,却隐藏着巨大的危害。

    莨菪碱具有强烈的致幻和镇静作用,能够控制人的自由意志,并清除受害者的记忆。服用者会出现意识模糊、幻觉、迷失方向等症状,甚至可能因为过量而死亡。

    这种药物在哥伦比亚地区流传甚广,常常被不法分子用于犯罪活动,如抢劫、强奸等。由于其难以察觉的特性,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应对莨菪碱的危害,哥伦比亚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提高公众意识等。同时,医学专家也在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莨菪碱中毒。

    此外,莨菪碱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在古代,它曾被用于审讯和祭祀等活动。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莨菪碱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发现。

    总之,莨菪碱作为一种极具危险性的药物,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接触和使用这种药物,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与和谐。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二,我接到了一个紧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我年迈的外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告诉我她已经昏迷了三天。我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忙前往医院。

    到了医院后,医生为我外婆做了肺部CT,结果显示她已经感染了奥密克戎。医生告诉我,目前治疗主要是依靠激素类药物、抗生素以及吸氧等方式。

    然而,外婆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在询问了医生后,我得知辉瑞的药物在发病初期服用效果较好。于是,我恳求医生能否开一个处方。

    医生告诉我,时间已经过去太久,这个药物已经不属于特效药。再加上平台系统显示目前没有库存,无法为我外婆开具处方。

    虽然如此,医生并没有放弃。他告诉我,一旦平台上有库存,他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并为我外婆开处方。这让我深感安慰,也让我对这位医生的专业和负责深感敬佩。

    在等待的日子里,我时刻关注着外婆的情况。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负责的态度,让我对外婆的康复充满了信心。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性。在疫情期间,它不仅方便了患者,也减轻了医生的负担。我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像我外婆这样的患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医院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