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样的手麻,肌肉萎缩该治疗了

这样的手麻,肌肉萎缩该治疗了
发表人:主任医师樊东升

 

 

 

 

如图所见,这种病称为:肘管综合征,严重时导致无法端碗,无法使用筷子,甚至无法系扣子,严重影响生活,这样的手,该就诊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手麻的一些问题。

     

    有好多患者来医院看病的时候,他主要是因为手麻的原因来医院的,那么关于手麻,在医院的诊断里头,大部分都是把它定义在跟椎间盘有关,压迫到神经导致的。

     

    其实还有其他很多的原因也可以导致手麻,除过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引起手麻以外。在神经往外继续往下走的过程中,去支配我们上臂、上肢的神经当中,它要穿过两个重要的结构,在这个地方,臂丛神经也是容易受到卡压,而引起手麻的。

     

     

    那这个位置在什么地方?

     

    就在我们颈椎的侧面,我们颈椎的侧面有我们的前中斜角肌,那么前斜角肌是附着于3~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然后到第一肋骨的。中斜角肌是2~7颈椎的横突的后结节,然后到我们第一肋骨的。

     

    所以斜角肌就是从我们颈椎侧面,然后到我们第一肋骨上面附着的一个肌肉,那它这两个肌肉中间,刚好就穿过了我们的臂丛神经,那臂丛神经是干什么的?

     

    臂丛神经:臂丛,臂丛,基本上就是支配着我们整个胳膊上肢和手的,所以神经是支配我们全身一切的。那么它支配着我们的胳膊,就管着我们胳膊的活动,比如我们手指的活动,还有我们胳膊上的这些感觉,比如说疼痛、麻木、各种不适,都是由神经传导的。

     

     

    那臂丛神经刚好要穿过我们的前中斜角肌,其实就像我们西安的肉夹馍一样。那个臂丛神经刚好从中间穿过,所以这里形成了一个肉夹馍的结构,前中斜角肌中间夹着臂丛神经,那臂丛神经从中间穿过的时候,是容易受到前中斜角肌的卡压,而出现我们上肢的症状。

     

    比如说放射的疼痛、麻木、各种不适,都可以由它引起。那么它为什么会容易引起这个上肢的症状?

     

    因为你看我们现在的工作都是圆肩驼背、头前引,特别是头前引这个姿势,就是头往前伸的这个姿势,主要是我们前斜角肌是在做收缩的一个工作,那么在前斜角肌收缩的时候,我们就会头前引,头前引时间长了之后,这块肌肉就会容易变得紧张缩短。

     

    在这个时候它就容易卡压刺激到我们的臂丛神经,卡压刺激到臂丛神经之后,放射到我们肩部、上肢、还有手这些,会出现疼痛或者麻木。

     

     

    有些人说是手指头疼或者麻,因为在这一块臂丛神经是一簇,所以在压迫的时候它有可能会出现大拇指,也有可能会出现中指、食指,也有可能出现小指,或者有的人是在前臂上臂,有的人是在肩部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所以臂丛神经压迫会导致我们的上肢的手麻、放射痛是非常非常常见的。

     

    但是在这一块,因为在检查上,通过这些仪器的检查是检查不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医生的查体和手法去检查的。因此往往在医院里头,当你拍了磁共振检查之后你发现,有一些轻微的椎间盘突出,有些问题它又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我们这个症状特别严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因为臂丛神经受到前中斜角肌的卡压所导致的。

     

    那么如果你怀疑是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按摩或者拉伸的手法去解决它,这个我们在以后的节目中,会给大家去详细的讲一下:如何去松解,如何去拉伸这块肌肉来缓解卡压臂丛神经而导致的症状。

     

     

    这期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前一段时间在医院见到了一个病人,他是因为喝完酒之后,出现了一个症状,症状是什么呢?

     

    就是这么个症状,他的手腕是抬不起来的,它始终处于一个下垂的状态,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叫做垂腕。

     

    那为什么会引起这个症状呢?

     

     

    其实跟他喝酒之后,一个姿势有关系。许多人喝完酒之后,他会比较困倦,比较困乏,要睡觉,而且在这个时候,酒精对我们的神经系统是有一定的麻醉作用的,就比如说像你喝完酒了,过去有些人出车祸开车的时候,他那个反应就会比正常人会慢一拍。

     

    所以他喝完酒在睡觉的时候,往往是有这么一个姿势:

     

    就是有一个胳膊是伸直的,然后他这个头和肩膀,就靠在这个胳膊上。

     

    还有一种就是,这种姿势去睡觉:

     

    那这样为什么会引起手腕抬不起来?

     

    是因为在我们胳膊的后方,这个地方有一个神经,我们叫桡神经,这个桡神经它是干什么的?桡神经主要就是让我们的手腕伸起来的,我们叫背伸。因此它受到损伤之后,手腕就下垂伸不起来了。

     

     

    当然还有一些感觉的障碍,虎口的地方出现一些麻木,或者是有些异样的感觉也会有。但它主要的损伤,就是垂腕,为什么它损伤?就是因为咱们在睡觉的时候压到这个地方,桡神经刚好就在这个下方和外侧的地方通过。

     

    所以我们长时间压它会出现这个情况,喝完酒之后,睡的可能特别死特别沉。而且那一个姿势保持的时间特别长,当他一觉睡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可能睡了7~8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起来之后发现他的手腕下垂了,就跑到医院来看。

     

    我们发现之后,就给他诊断其实是个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导致的这个手腕的下垂。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但平时也有,就是一些学生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因为他没有地方去睡觉所以他趴在桌子上睡觉,睡的时间久了胳膊麻,就是因为桡神经受到了压迫导致的。

     

     

    还有一个我们叫周末综合症,人们在周末的时候比较放松,周末一般在早晨的时候会睡个懒觉,有可能一个姿势就这样懒洋洋的睡着,可能压的时间长也会出现桡神经损伤。

     

    还有一个就是叫蜜月综合症,什么叫蜜月综合症?就是刚结婚的小两口,出去度蜜月的时候,他们是比较恩爱的,这个时候男的往往把手臂展开,让女的枕在上面,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过一段时间他发现他的手抬起来有点吃力,或者是感觉无力,或者这个地方有些麻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是不是这个桡神经损伤。

     

    所以这种情况大家以后还是要多加注意,不要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压迫胳膊,继而导致桡神经损伤。
     

  • 手脚发麻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趴桌子上睡觉,趴久了会胳膊麻,跷二郎腿,时间久了会腿麻,这些往往都是短暂的麻木,很快就能自行恢复。我们通常认为过一会儿就好了,确实,对于偶尔生理性的手脚发麻可以自行缓解,但若经常出现手麻,千万别轻视!很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症状!那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去医院看病需要挂哪个科呢?

     

    不同原因引起的手脚发麻,挂的科室也不同,今天就教大家如何简单辨别。

     

    01单侧手麻木、疼痛

     

    常见于颈椎病

     

    长时间久坐、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引发颈椎病。临床中,因颈椎神经压迫导致的手麻比例可高达70%,是引起手麻最为常见的疾病,且大多伴有关节增生或韧带钙化等症状,出现颈肩部的肌肉酸痛,甚至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而手部则会出现以下症状:

     

    1. 拇指、食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5、6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2. 中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6、7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3. 时常感到脖子很累,似有重物压着,早上起床时双手有僵硬、麻木感,可能预示着第七颈椎棘突处的卡压。

     

     


    特点:小指、无名指疼痛和麻木,可伴有同侧肩部、上肢麻木不适,或伴血管受压表现。

     

    推荐就诊科室:康复科、骨科

     

    02双手或单手整个手掌僵硬、麻木

     

    常见于第七颈椎棘突处的卡压

     

    第七颈椎棘突,就是我们用手能够摸到的脖子后面最突出的那块骨头。因为这块骨头的位置最高,所以当我们低头时,颈椎的所有应力都集中在它附近,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群,第七颈椎棘突附近的筋膜会失去弹性,变得僵硬,从而卡压穿过其附近的颈神经后支,而引起手麻症状。

     

    特点:早晨起床,感觉双手掌或单手掌僵硬、麻木, 感觉手像带了手套一样,摸东西不敏感。活动一下手掌或用热水浸泡一下往往可以好转,还有些病人常感脖子很紧很累, 像有重东西压在脖子上一样。这种手麻是整个手掌麻木多见。

     

     

    推荐就诊科室:康复科、骨科

     

    03屈腕时手指麻木加剧

     

    常见于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又称为鼠标手。主要是外伤、劳损等引起的腕部病变或退变,压迫到神经时会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处的麻胀感,手指灵活性降低。

     

    一般好发于常搬运、托举等工作人员,但手机、电脑玩得过多也会增加病发风险。


    特点:拇、食、中指掌侧、无名指掌侧或指尖麻木,屈腕时手指麻木加重,夜间或晨起时麻木多见,有时候夜间能“麻醒”,甩甩手就好了,时间长了会出现大鱼际萎缩。

     

    就诊科室:康复科、骨科

     

    04单侧腿麻木

     

    如果是单侧大腿或小腿、足部的麻木,可能是腰椎疾病引起。腰椎病引起的手脚麻木,它是由腰椎病变引起的腿麻木,这种麻木出现的情况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压迫神经可导致人体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具体原因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不稳,也可能是腰椎滑脱、黄韧带或后纵韧带钙化等。

     

    推荐就诊科室:康复科、骨科

     

    05单侧肢体麻木

     

    如果手脚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完全正常,那就要警惕是脑梗的先兆了。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同时还可能伴随言语障碍、半侧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紧急就医。

     

    就诊科室:脑卒中神经内科联合康复科

     

    07对称性麻木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常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异常。

     

    推荐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08更年期手脚麻木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也有手脚麻木的现象,但是并不明显,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推荐就诊科室:妇科、中医科

     

    如何有效改善手脚麻木

     

    中年以上,尤其是体型肥胖者,如见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中风的发生。

     

    风湿骨病手脚麻木患者,应注意保暖防潮,尤其注意保暖、身体过度受凉、受寒,或严寒的气候往往会加重麻木的症状。

     

    当然,一般人的手脚麻木只是因为压到了神经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良,出现生理性手脚麻木。如果手脚麻木时间超过1天仍无法缓解或者是突然发作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建议去医院及时就诊。

     

    首先手脚麻木患者要注意按时作息。其次,做到饮食有节,尤其不可过食肥甘厚味,预防“三高”血症。此外手脚麻木患者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忧思恼怒。

     

    针对患者手脚麻木的症状,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来恢复,通过康复治疗偏瘫肢体主动进行运动,增加肢体活动度,降低肌张力,恢复肢体功能。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手麻的这个话题。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听到好多人,说他有过手麻的经历,比如说有的人说他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手麻,有的人说他平时就一只手麻,有的人说他是一个指头麻,有的人说他是两个指头麻,有的人说他全手都麻。

     

    这个症状其实在我们骨科比较常见的,那就是因为颈椎引起的问题比较多见一些,比如说颈椎病,椎间盘的突出,或者是因为椎体的错位,旋转错位这方面原因导致的,压迫到了我们的神经,就管我们上臂和我们手的这个神经,会导致我们的手麻。

     

     

    那这种手麻一般不是全手麻,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两个指头,或者一个指头的麻木,全手麻的也有,但有一种就是叫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这种疾病,在我们颈部这块,有我们的斜角肌和胸小肌,因为这些肌肉压迫了整个通到上臂的、上肢的这些所有的神经,导致的全手麻当然它也有胳膊的症状。有的人还有手凉手胀的这些症状。

     

    当然还有一种全手麻的,可能跟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血糖特别高的人,很多年之后,他的末梢神经会出现一定的病变,最后出现了这个四肢麻木的情况,但它一般多见于双侧手,或者两个脚也会有症状。

     

    那还有一种少见的就是说我们颅内的疾病,就是我们脑出血、脑梗、脑肿瘤这种疾病,最后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然后导致的手麻,这种一般也是见于整个手。

     

     

    所以说颈椎引起的一般是手指、单个或者两个,这种手指的麻木多见一些。如果是因为系统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这种,引起的是全手的多一些,还有就是如果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子的问题引起的也是一侧的肢体麻木,包括有可能他腿也麻。

     

    所以说这个要加以鉴别,当然颈椎引起的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多的,平常我们在门诊多见的就是颈椎引起的手麻,这种手麻治疗起来首先要明确他的诊断。

     

    可能要拍磁共振、CT,去看一下是哪个椎间盘突出了,压迫到了他的手上这个神经了,或者是上臂胳膊上的这些肌肉,哪一块卡压到这个神经,导致的麻木。需要去针对的治疗、专业的治疗。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 “一觉醒来后整条手臂麻木,好像无数只蚂蚁爬过”,“上完厕所两腿发麻,像有电流穿过”……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一般情况下,这种麻木感很快能自行恢复。但如果手麻经常无缘无故发生,反反复复,这时候就需要警惕疾病的可能了。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发麻”这种症状背后的疾病真相。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刘方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王于领

     

    手脚发麻是7种病找“麻”烦

     

    上厕所或睡觉偶尔压的手脚发麻,不用太担心。

     

    这种是多由末梢血液流通不畅、局部供血不足或神经受外力压迫等引起的生理性麻木。

     

    但如果长期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指的间歇性麻木,甚至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可能是7种“病”在找你麻烦。

     

    出现单侧手麻
         


    当出现单侧手麻的症状时,我们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估,寻找原因。

            

    1.神经根型颈椎病

     

    如果处于坐姿时,你的手就开始发麻,改变头(颈椎)的位置,如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或旋转,症状有所好转,则手麻原因可能是颈椎病变。

     

    临床中,有近七成手麻症状是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

     

     

    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继发性病理改变,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等表现。一般来说:

     

    • 大拇指麻木表示第六颈神经根受压。
    • 食指、中指、无名指表示第七颈神经根受压。
    • 小拇指则表示第八颈神经根受压。

     

    此外,患者颈肩部经常肌肉酸痛,严重的还有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

            

    2.腕管综合征

     

    如果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60秒内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木不适感,则考虑为腕管综合征。

     

     

    过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复性的活动,如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等,均可造成腕管综合征。

     

    其主要表现为大拇指、食指、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间麻醒史,醒后活动可好转。严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缩的症状,影响手部精细动作。

     

    3.短暂性脑缺血/脑卒中

     

    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严重时可能预示着脑梗等高危疾病。

     

     

    常表现为手指或一侧肢体发麻。若伴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胡言乱语、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可能是中风征兆。

     

    如果经常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双侧对称性的手麻

     

    如果出现双侧对称性的手麻,则需排查下列疾病。

            

    1.糖尿病

     

    双侧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发病时常呈对称性,类似于戴手套或穿袜子的感觉。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种并发症在早期就已出现,因此即使患者无糖尿病史,长期手麻者也该做糖尿病筛查。

            

    2.中毒

     

    经常酗酒的人如果出现手足发麻,则提示可能为慢性酒精中毒,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损害。

            

    3.饮食或用药习惯

     

    挑食导致维生素B族缺乏也会引发周围神经病,导致手麻;经常使用某些腹泻药、抗感染药物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此时只要合理膳食、遵医嘱停药或换药即可。

            

    4.怀孕晚期/更年期综合征

     

    部分孕妇会感到单侧或双侧手部阵发性疼痛、麻木,有针刺或烧灼样感觉。

     

    疼痛、麻木主要累及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的侧方,导致手指精细动作能力丧失,通常无严重后果。

     

    更年期女性有时也会有手麻症状,但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这种手麻警惕心脑血管病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颈椎疾病才会引起手臂麻木,其实相当一部分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现手麻。

     

    因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后果往往严重,要格外警惕手麻的现象。

     

     

    由心脑血管病造成的麻木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No.1麻木突然发生

     

    麻木的发生可能没有任何预兆,可在静息状态下产生,也可能在运动或生气时产生,还有一些在夜间突然发生,大多不用处理,会自行恢复。

            

    No.2麻木范围广,往往偏一侧

     

    如果梗塞灶较小,只损害了管理感觉功能的神经组织,就会造成对侧躯体某一部位的麻木或半身麻木。

     

    如果是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只会引起阵发性麻木。

     

    随着缺血性脑组织的进一步扩展,病变动脉闭塞的程度也会加重,对侧躯体、面部的麻木可由局部扩展到半身,由短暂性麻木演变为持续性麻木。

            

    No.3症状跟体位姿势无关

     

    有些颈椎病、腰椎病也会让人产生麻木感,但这种麻木是由于神经受压迫所致,有时体位改变,压迫解除,麻木即可暂时缓解或消失。

     

    脑血管病麻木则与体位变化没关系,不会因为体位改变而消失。

            

    No.4往往伴有其他症状

     

    除手脚麻木外,脑血管病患者大多伴有肢体软弱无力、头晕、头痛、视力障碍 (视物模糊或复视等)、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下降),以及血压增高或偏低等现象。

     

    突然眩晕、呕吐、耳鸣、站立不稳也是脑血管病的先兆。

     

    高血压有时还可能造成短暂脑缺血甚至脑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瘫痪、言语含糊、失语及昏迷等,甚至导致死亡。

     

    60岁以上老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硬化,一旦出现反复手脚发麻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本期编辑:刘云瑽

  • 相信这个问题是很多人的疑惑,二者功效相似,都是心内科的“救命药”,心绞痛患者常备药。但二者又有很大区别,包括使用、人群、保存和成分等四方面的区别:

     

    使用区别

     

    发生心绞痛时,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片(0.5mg),如不见效,可再含服1片,最多可连续服3次,间隔5分钟。舌下含服起效快,用水吞服起效慢且药效降低,失去急救作用。胸闷时或者胸前不适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急性发作可先服4粒,加速吸收,可嚼碎再舌下含服,十分钟不缓解,可酌情再用,最大量10~15粒。如速效救心丸无效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人群区别

     

    硝酸甘油通常给冠心病和心绞痛在急性发作时使用,5分钟以内可见效。硝酸甘油长期使用会出现耐药,如果作为急救使用,推荐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通常给患有心绞痛的人群,以及潜在高危人群使用,出现心绞痛先兆症状时,即要使用,所以要随时携带。如果要作为预防长期使用,推荐速效救心丸。当表现出严重低血压或心动过速时,建议换为速效救心丸。

     

    保存区别

     

    硝酸甘油需要密封避光保存,虽然有效期为3年,但如果经常的开盖,很可能在4~6个月就失效了。速效救心丸,含有川芎、冰片等,含有芳香族易挥发物,能行气活血,所以药物有效期比较短,通常就1年。所以这两种救命药,为了保证急救效果,还是建议定期更换新日期的药品。

     

    成分区别

     

    一中一西,西药硝酸甘油,药理学作用非常明确,主要作用是迅速使外周血管扩张,减轻心脏负担。速效救心丸则不同,除了川芎和冰片外,其他成分还不够明确,药理作用也不明确,但是它能行气、活血、止痛,能改善血液微循环状态。从临床使用情况来看,速效救心丸的不良反应少一些。

     

     

    以上就是这两种药的区别,要记住一点:服药后症状无缓解,立即就医!胸痛胸闷超过20分钟,就有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性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等。

     

    葛根不仅药用价值高,作为国家卫健委所公布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在保健方面也是用途广泛,葛根粉为葛根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钙、铁、锌及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还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护胃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粉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1. 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压、降血脂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葛根素可以降低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从而起到降低血脂、胆固醇、血黏度并抗血栓形成,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软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2.降血糖

     

    葛根在古代医学中常配伍天花粉、麦冬等来治疗消渴病,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糖尿病,能起到很好的生津止渴同时又降低血糖的作用。

     

    3.抗氧化、提高免疫力

     

    葛根中富含的葛根异黄酮被誉为植物雌激素,对补充人体内激素不足和调节内分泌有非常好的作用,并且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记忆力,还具有抗癌和抗氧化的作用

     

     

    那么如何服用才能有更好的疗效呢?

     

    第一步:取2~3勺葛根粉倒入碗中

     

    第二步:倒入少量纯净水或凉白开水搅拌至葛根粉变成牛奶状(注意冷水不用放很多,能够打湿粉就行),搅拌均匀且碗内没有干粉

     

    第三步:用刚烧开的水一边冲一边搅拌,搅拌到葛根粉变透明糊状(注意一定是刚烧开的热水),水不用加太多,快速搅拌之后不要太稠或者太稀即可

     

    第四步:喜欢吃原味或者高血糖的人可以直接服用,不忌糖的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上白糖、蜂蜜或者酸奶,口感也很不错。

     

    以下3种人群不适宜服用葛根粉:

     

    1.脾胃虚寒者

     

    因葛根粉本是凉性的,如果本身脾胃不好以及湿气重的人吃了后,会加剧体内寒气的聚集,从而导致身体更加不适,因此不宜服用

     

    2. 低血压

     

    因葛根中含有的葛根素能够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因此本身有低血压的患者不宜服用

     

    3.低血糖

     

    因葛根粉含有的葛根素同时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人是一味不错的保健食品,但对于低血糖的人来讲则可能加重低血糖,因此不宜服用。

     

    另外,服用葛根粉期间忌食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如酒、碳酸饮料、浓茶、咖啡、辣椒、油炸食品等。

  • 73岁的张奶奶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每天100毫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前段时间,张奶奶突然感觉剧烈头痛、呕吐,且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没有力气。

     

    家人赶紧送张奶奶去医院看急诊,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脑出血,量约5ml!询问病史,结合他目前血压、血糖等化验检查,初步确诊为阿司匹林导致的脑出血。这个案例告诉大家,虽然阿司匹林是比较安全的经典药物,但是长时间也有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的风险。

     

     

    为什么阿司匹林有导致脑出血的风险?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很多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储备能力下降,常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而引起脑血栓及脑梗死。

     

    对于老年脑部血栓的预防,临床多会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首选的药物就是采用阿司匹林来防止血栓形成。但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带来副作用,脑出血就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阿司匹林为什么会导致脑出血?这可能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1的失活,进而阻断血栓素A2生成,最终完成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导致患者凝血功能下降,最终发生脑出血。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出血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有三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风险较高,如需要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肝功能不全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存在着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这三类患者要慎用阿司匹林,服用时可能需要减量,实在需要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按医生交代的用法用量服药。

     

    2)正在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存在幽门螺杆菌阳性、七十五岁以上高龄患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的使用情况,建议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预防治疗。

     

    3)肾损害患者;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对其他镇痛剂、抗炎药或抗风湿药过敏的患者;花粉性鼻炎、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过敏性症状)的患者;同时使用抗凝药物(低剂量肝素治疗除外)的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或复发性胃或十二指肠病变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痛风患者等慎用阿司匹林。

     

     

    除了上述3点注意事项,孕期服药也需特别谨慎,因为动物试验在妊娠头三个月应用阿司匹林可致畸胎,在妊娠后三个月长期大量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妊娠期延长,有增加过期产综合征及产前出血的危险。

     

    在妊娠的最后两周应用,可增加胎儿出血或新生儿出血的危险,在妊娠晚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有可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或早期闭锁,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另外,儿童或青少年服用可能发生少见但致命的瑞夷综合征。

     

    那既然阿司匹林有脑出血风险,为何医学界还一直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这是因为大数据统计表明,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发生率非常低,如果不用阿司匹林则导致脑中风的几率要多得多,权衡利弊,使用阿司匹林的获益远大于风险,因此还是需要继续使用。

     

    而且只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地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记住以上注意事项,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不会有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且能从服用阿司匹林中获益更多。

  • 硝酸甘油类药实际是硝酸酯类药物,它们是心血管科常用药物,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的治疗,它们在心血管领域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可取代的。但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头痛症状,那么到底该不该停药?有无办法避免?且看这里分析如下: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的机制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与其心血管药理作用特点有关:

     

    1、降低心肌氧耗量:

     

    硝酸酯类药物能扩张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使心脏前负荷和室壁张力下降,同时也能扩张外周阻力小动脉,使动脉血压和心脏后负荷下降,两者均可降低心肌氧耗量。因此能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性损伤。

     

    2、扩张冠状动脉和侧支循环血管,增加缺血区域血液灌注: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扩张较大的心内外膜血管、输送血管及侧支血管,使冠动脉血流重新分布,增加缺血区域尤其是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

     

    3、降低肺血管床压力和肺细血管锲压,增加左心衰竭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主要原因是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释放扩血管化学物质一氧化氮,使得脑膜血管舒张,从而引起搏动性头痛。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的应对策略

     

    对于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解决办法并不是一概而论,根据头痛程度,如果轻微头痛可不作处理,一般情况机体能够耐受。如果头痛难以忍受,立即停药或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如果疼痛程度较重,此过程中也可加用对症止痛药起到过渡作用。如果需要减量、停药或使用其它药物,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为预防头痛发作,安全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应注意:

     

    1.个体化用药: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个体差异大,用药应当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达最佳疗效而无明显不良反应,如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起初为1片,之后可3-5分钟追加一次。

     

    2.减少耐药性的方法:

     

    连续48-72小时,药物作用会逐渐失效。可通过以下方法减少耐药性的发生:①、预留每天8小时以上的间歇期。②、偏心给药法:7:00,12:00,17:00或8:00,15:00。③、渐增给药法:一天分几次给药不同剂量,逐渐加量,睡前加一次非硝酸类药物,避免深夜或凌晨发作。

     

    3.避免禁忌症用药:

     

    颅压高、脑出血、青光眼禁用;急性循环衰竭禁用,包括心源性休克、急性心梗伴低充充盈压、严重低血压; 限制性心肌病和肥厚阻塞性心肌病禁用;重度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硝酸酯类药物服药期间,禁止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联用,血容量不足患者,如果同时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利尿剂时,也要注意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参考资料: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正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这些特点你都掌握了吗?》——丁香园by竹枝9423

  • 肥胖很不好,它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形象下降,因此,对于肥胖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让自己健康瘦身。

     

    对肥胖者而言,都希望尽早减肥。由于身体越来越胖,将限制他们的行动,导致他们的行动非常不便,经常走几步就会感到疲倦,逛街简直是奢望。更为重要的是,过度肥胖容易引发疾病,为了健康需要尽早减肥,下面推荐一些健康减肥的小技巧,肥胖人士可以尝试一下。

     

    一、调整饮食习惯

     

    许多人发胖的原因与饮食有关,比如一日三餐不规律,常常是饿一顿饱一顿,在饥饿的状态下,很容易吃得过多,很容易引起体内过多的脂肪,从而诱发肥胖。比如每天都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常吃油炸的食物,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油太多,吃得越多越容易发胖。

     

     

    因此说,想要健康减肥,就需要从节食入手。一天三餐应按时按量吃东西,避免过量。每天的食谱应该清淡些,炒的时候少放点油。减少食用五花肉,煎炸食品。

     

    二、早上起床喝一杯温开水

     

    每天早上起床后,记得喝一杯温开水,有助软化大便,帮助清理大便,改善便秘问题。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因便秘而腹胀的人,每天都要把宿便排出体外,腹部才能慢慢地恢复平整。

     

    另外,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体内水分充足,身体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运转。与此同时,脂肪的燃烧,还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说,要尽快瘦下来,每天就需要多喝水。

     

    三、坚持做好有氧运动

     

    肥胖者应坚持做有氧运动,因为运动过程中,能带动全身脂肪燃烧,让肌肉变得更紧,塑造身材,为身体减肥效果极佳。

     

    推荐想减肥的人,可以先从快步走起,然后参加诸如慢跑,骑车等运动。多种运动同时进行,能使身体更好地燃烧脂肪。

     

    四、睡觉之前怎么做有助于减肥

     

    泡热水脚

     

    瘦身的人在睡前泡热水脚,在热水的刺激下,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并且睡前泡热水脚,可以放松身体,让人迅速入睡,具有良好的睡眠质量。

     

     

    身体进入深度睡眠后,能分泌瘦素,这种物质对减肥有帮助。因此,睡眠充足的人,就不易发胖。

     

    做拉伸动作

     

    许多人睡前都会练习瑜伽,做健美操等等,建议做完运动后及时拉伸。不然,容易肌肉酸痛,而且在运动后身体伸展,能提高运动效果,帮助人们更好的塑形减肥。

     

    为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建议在睡前做完锻炼后,记得把身体拉伸。一般锻炼后,先休息一分钟,休息好后再做拉伸运动,塑形减肥效果会更好。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