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你了解老年性精神病么?

你了解老年性精神病么?
发表人:脊柱康复陈医生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老年性精神病是由于老年性脑萎缩所致的进行性脑器质性痴呆。常见的老年性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了解精神病的各大症状,可以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精神病的治愈率。

 

 

一、老年性精神病的表现有哪些?

 

思维破裂: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情感障碍: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幻觉妄想: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老年性精神病诊断包括以下几点:1、60岁以后发病;2、起病隐渐,呈进行性发展;3、临床表现以记忆障碍和个性改变并进行性全面性痴呆;4、气脑造影可见脑室扩大,弥漫性脑沟增宽或呈囊状扩大,ct检查显示脑萎缩。

 

二、老年性精神病的治疗

 

老年性精神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对轻症病人加强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使病人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能力;重症病人,应加强护理,保证适当的营养和注意水盐代谢,酸碱平衡。并预防感染。对失眠、情绪激动焦虑,可使用抗焦虑药如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情绪忧郁,使用三环抗抑郁药,如多虑平、去甲替林、阿米替林等;对兴奋及妄想病人,可选用甲硫嗪,从25-50mg日剂量开始,缓慢增加,有效治疗日剂量50-300mg;或奋乃静,日剂量4-30mg;三氟啦嚎,日剂量2-20mg;改善认知功能,取用促进脑代谢药,如吡乙酰胺400-800mg tid;吡硫醇0.1g酸tid;肌苷0.2g tid ;三磷酸腺甙20-40mg tid等,和改善脑血循环的药,如西比灵5mg tid;尼莫地平20 mg tid与及大量维生素等。

 

 

老年性精神病与其他精神疾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独特的年龄特征。老年群体是社会中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许多老年人患上精神病都是因为子女的不在身边过分的孤独造成的。针对老年性精神病,精神病专家指出,老年性精神病的治疗要点不在于服用药物与生活调理,更重要的是子女亲属的交流与关怀,需要身边的亲人的心理上的耐心呵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不全,从而引起心脏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简称心衰。其实质是心脏不能将静脉回心血充分的排出,从而引起的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灌注不足的一系列症状。 

     

    心衰可以有各种疾病导致,常见的几乎大多数或者所有心脏疾病,最终结局都可以导致心衰,由此可见,心衰是心脏各种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所以心衰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那么心衰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无症状性心衰

     

    并不是所有的心衰都有症状,在心衰早期,心功能尚可以代偿的时候,心衰可以因为心功能可以代偿而没有症状,或者是症状轻微而不被人注意或发现,从而表现为无症状性的心衰。

     

    2、肺循环淤血症状

     

    大多数左心衰患者表现为肺循环淤血的症状,由于心功能变差,导致肺循环中的血液被泵出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初期主要表现就是常见的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到中后期患者会因为心衰加重而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形式。严重者可出现陈-施呼吸,甚至心源性休克、猝死。

     

    3、体循环淤血症状

     

    因为心功能持续不能改善,从而导致体循环中的各脏器因为长时间淤血而引起的功能改变,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严重者可全身水肿,继而出现颈静脉充盈、肝大、乏力、纳差、肝淤血、肝区压痛、发绀、下垂性水肿、胸腹水等情况,严重者可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从而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4.全心衰症状或心源性休克

     

    患者左心功能右心功能均持续受损,且较为严重时,患者可表现为全心衰症状,可有体循环淤血和肺循环淤血的所有症状。当然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还可以表现为心源性休克状态,在休克代偿期,患者可仅仅表现为低血压状态 ,随着心衰加重,患者全身各脏器出现低灌注,就会有皮肤湿冷、发绀、少尿甚至无尿等失代偿情况的出现;心衰再进一步加重就会有意识障碍的出现,此时患者的循环状态已经严重的失代偿。如果此时不能纠正,患者就会出现休克的不可逆恶果——死亡。

     

     

    心衰是一个心脏疾病终末期的阶段,以心脏病死亡的多数病人,几乎都会以这种状态和形式结束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隔壁老易最近被诊断了慢性支气管炎,

     

    小易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我的世界快要崩塌了,万一他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小易别急,静下心来,我们好好了解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的那些事。

     

    慢支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根据我国近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为 2.5% ~9.0%,平均为 4.0% ,本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50 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达 15% 以上。几乎六个老人里就有一个慢支患者,患者何其多也。

     

      

    一,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呢?翻开医书,它是这样说的。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的慢性病,由吸烟、环境等因素导致。

     

    太笼统了,没事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二,慢支具体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咳嗽

     

    早期以干咳为主,白天多于晚上。随着病情发展,痰量增多,咳声变重浊,多为连声阵咳,以临睡或清晨起床时咳嗽更明显。

     

    2, 咳痰

     

    多数为大量白色粘液痰,次数以清晨及夜间较多,在病情加重合并感染时,痰液增多变黄稠。痰量也在夜间或清晨较多,因老年人咳嗽反射低下,痰不易咳出。 

     

    3, 喘息

     

    见于喘息型患者,感染及劳累后明显,合并肺气肿(因肺部疾病,肺部过度充气的病理状态)后气短、喘息加重。

     

    三,除此之外,它还可能并发这些危害:

     

    1,阻塞性肺气肿

     

    这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若进一步加重会并发肺心病,诱发心力衰竭。

     

    2,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蔓延至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中就发生支气管肺炎,

     

    X线检查两下肺野有斑点或小片状阴影。

     

    3、支气管扩张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管壁纤维增生,管腔或多或少变形,扩张,造成支气管扩张,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了,出现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引下治疗。

     

    四,慢支患者平时该注意哪些呢?

     

     

    1,就诊应该去呼吸内科,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大多以预防为主、治疗次之。

     

    2,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尽可能清淡饮食,少吃盐;

     

    注重锻炼,增强个人的抵抗力,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

     

    预防感冒,感冒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3,慢性支气管炎需要定期复查,复查根据病情定期复查胸部 X 线、血常规、痰液检查、肺功能检查;在缓解期复查肺功能检查。

     

    虽然慢支危害不小,但是通过科学的治疗,是可以控制的,

     

    也不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各位和小易一样忧心忡忡的朋友们可以放下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个症状表现,因此,可以说导致心绞痛的病因,基本就是冠心病的病因,冠心病的病因并不是非常明确,但一般认为,导致冠心病的病因是由多种因素所致,而非单一因素,引起老年人心绞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冬天有些人都会有习惯喝些酒暖身,但是如果变成无节制地喝酒的话,就要警惕心绞痛了,尤其对于本身就有心绞痛的患者更是不可取。那么引起老年人心绞痛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一、什么叫心绞痛?

     

    心绞痛就是指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不足,是由于心肌缺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的临床症候群。心肌缺血可由于心肌氧的需求增加超过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能力引起,或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造成,或两者同时存在。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心绞痛的危害很大,造成心肌缺血,引发心衰和猝死。

     

    二、导致心绞痛的原因有哪些?

     

    1、过度疲劳:

     

    劳累也一个诱发心绞痛的原因,患者常在剧烈劳动、运动、急走、爬山、上楼、骑车等活动中发作。其发作的原理常由于活动后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一般在休息片刻后即可缓解。

     

    2、 年龄过大:

     

    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不能上济心阳,则心气、心阳随之而虚,血脉失于温运。或肝肾阴虚,血脉失于儒养,均可致胸痹。在本虚的基础上又可形成标实,导致气滞、血癌、痰阻、寒凝,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是主要导致心绞痛的原因。

     

    3、 饮食习惯不良: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食烟酒,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或者老年人因为一些疾病而导致胃口不佳,也会造成第一点所说的胸痹,进而成为导致心绞痛的原因。

     

    4、 情绪过分激动:

     

    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肝郁犯脾,脾土受抑,或忧思伤脾,可致气机升降受阻,运化失司,聚湿成痰。无论气滞、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蛮滞,而致气滞血癌,或痰瘟互阻,引起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病,发为心绞痛。

     

    5、 血液浓缩:

     

    有些老年人为了减少夜间尿次,睡前和夜间也不敢喝水,加上一些老年人肾脏浓缩功能差夜尿多,导致血液浓缩而粘稠,循环阻力加大,心脏负荷加重引起心绞痛发作。

     

    6、酗酒:

     

    少量饮酒尤其是葡萄酒,可以改善冠状脉的血液供应状态,但这个量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因为每个人的酒量不同。不仅如此,饮用一定量的白酒之后,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脏供血不足,心肌供氧不足,同样属于诱发心绞痛的原因。

     

    7、缺铁性贫血:

     

    老年人贫血的发生率相当高,不少人是由于偏食造成营养不良而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心绞痛患者不能只强调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而片面、过分地控制荤食。在日常膳食中恰当地荤素搭配,不仅不会加重病情,反而对健康有益。这是常见的诱发心绞痛的原因。

     

    8、血脂高:

     

    对于一部分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影响就更加巨大。长期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导致人的血液变得粘稠,从而出现循环系统中的异常,当血液循环出现异常时,对心脏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于血液粘稠后出现了局部的堵塞,而产生血栓,影响到了心脏供血,也有可能是血液粘稠后,加大了对血管的压力,造成血管的病变,从而引起心脏的损伤。

     

     

    心绞痛常常出现在一部分老人的身上,在刚出现这种症状时,往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更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病症。这就可以对比心绞痛发作时的具体症状来进行判断,必要时就尽快就医检查,积极的配合治疗,避免影响到生命安全。

  • 老年人年纪大了,整个人没精神没劲,动一动就容易累,感冒、头痛小毛病不断,容易脱发、皮肤差,人也很显老,腿脚无力容易摔倒,肠胃也不太好,身体弱,感觉浑身都不舒服,但又说不出来个所以然,很多人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总是效果不好。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他们往往都忽略了一点:蛋白质不足导致肌肉量减少,可能是造成这些情况的根源!

    一、蛋白质不足导致的老年人体虚

     

    蛋白质就好比是人体的主要“建筑材料”,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需要蛋白质,因此它还有“生命的积木”之称。而肌肉在人体中广泛分布,是身体的主体,共有600多块,占体重的35~45%,自然也少不了蛋白质的合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蛋白质消化吸收能力会下降,摄入量不等于吸收量,出现蛋白质不足,肌肉合成少,防御保护功能减退,各类疾病也都会找上门来。

     

    二、蛋白质不足还会有哪些表现呢?

     

    1、骨骼缺乏保护,易腰腿痛、骨质疏松:骨骼肌对骨关节起保护、牵引、支撑等作用,骨骼肌不足会使得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保护不足,容易出现腰腿疼痛、摔倒等情况。另外蛋白质缺乏还和骨质疏松直接相关,很多人只知道补钙,但其实没有蛋白质的支持,再多的钙等矿物质也无法长成骨头。

     

    2、心肺功能变差,一动就气喘:心肌退化会影响肺部的血氧循环,削弱心肺功能,稍微活动活动就容易气喘,同时还会增大心衰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3、容易脱发、皮肤差,人显老:当蛋白质不足时,而身体又需要的时候,人体就会“拆东补西”,将不重要组织的蛋白质优先供输到重要组织上。出现脱发、皮肤干枯无光泽、失去弹性、指甲出现纵纹等表现,人也更显老。

     

    4、肠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消化道器官中的平滑肌也是肌肉组织之一,它的老化会直接影响肠胃道的消化功能,导致肠胃蠕动不足、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佳等问题。

    三、中老年人普遍优质蛋白摄入不足

     

    有专家指出,中国老年人普遍缺乏蛋白质,50岁以上的人群,超过一半的人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的问题。咀嚼功能不良、消化减退、慢性病等原因,都可能造成中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而优质蛋白摄入越来越低。不仅日常活动离不开蛋白质,在生病、受伤、虚弱时,还需要专门补充优质蛋白来加快康复。可以说,蛋白质是我们的一道营养健康防线。

  • 阿尔茨海默症也称为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记忆力障碍,丧失完成有目的复杂活动的功能,失语,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损害,不能通过特定的感觉辨识以往熟悉的事物,人格行为改变(表现为暴躁、易怒、自私多疑、不爱干净)等。

     

    阿尔茨海默病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发,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增高。65岁以后,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就会增加一倍。85岁以上的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约为20%~50%,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为1:3),女性的病程较男性更长。家族中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较高。

     

     

    阿尔茨海默症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可以仅表现为记忆力的下降和人格改变,重复某个动作、社交能力下降,团队参与活动能力下降。如果发现某个人经常性地重复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重复多遍,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表现,需要到医院进行影像学筛查。

     

    听说年轻人也会得老年痴呆,这是真的吗?

     

    年轻人一般不会得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疾病病变需要较长时间,所以40岁以下很少发病。以往有过流行病学统计,在56万人口中,40岁以下的痴呆患者有9人,但是这9位痴呆患者所患疾病没有一个是阿尔茨海默病。

     

     

    在世界范围内,很少有40岁以下阿尔茨海默症病例的报告。所以40岁以下的人群不必太过担心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年轻人发现自己记忆力减退后,有时会怀疑自己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但是这种担心往往是多余的。

     

    年轻人经常性熬夜,工作生活压力大,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都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记忆力下降。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可以到正规医院做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或CT检查。

     

    总之,年轻人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要学会适当地释放压力,做到劳逸结合,可以选择听音乐、看电影、外出旅游或者和朋友亲人聊天等,以此来缓解压力。

  • 如果把人比作一个机器的话,一个机器使用的时间长了,由于零件的磨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人到了老年,各个脏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也会出现功能下降。再加上,老年人免疫力的下降,更增加了各种疾病的患病率。除此之外,一些不利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例如:长期吸烟、饮酒、熬夜、不规律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在身体上有一些影响。

     

     

    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先举例说明一下。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是发病率很高的,轻者的可能是高血压,严重的会有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的危险。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的弹性下降,所以在老年人中血压会偏高,并且脉压差增加。较高的血压会压迫血管壁,对其造成损伤,血管内膜损伤后,会容易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这也就是冠心病形成的机制。年龄在冠心病的患病中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患病人群中老年人口占有大比例,也验证了年龄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渐的增加,并且这也是一种老年人极易得的疾病。了解内分泌科的人应该会知道,这里大部分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可能是老年人胰岛功能的下降,以及内分泌调节机制的紊乱,导致血糖的控制异常,发生的高血糖。

     

     

    老年人易患有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尤其发生在膝关节的比较多。由于老年人骨质的流失、关节的磨损,所以会容易出现关节变性,骨折等。相信家中有老人的应该会比较了解,要注意补钙、适当的活动关节、保证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会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例如:常见的感冒、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人到老年,就像是一个生命的回归,回归到婴儿,也就是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样子。我们对待老人也要用足够的耐心像对待一个婴儿一样细心照顾。这也正如父母曾给予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一样。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各种疾病的易患人群。所以疾病的预防是很重要的,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每天进行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体格。饮食方面保证充分的影响,补充蛋白质、钙、维生素等。

     

    安享晚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前提是保证健康的身体。我们不能左右疾病的发生,但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每年的体检是非常关键的,并且如果出现不适,就要及时检查,早期发现疾病,才能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健康”是怎样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

     

    可见,「精神心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心理状态是如何左右健康的。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  孙洪强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四科主任  陈景旭

     

    20%的疾病由心理问题导致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

     

    心理有问题不总表现在心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70%以上的心理障碍会“攻击”身体器官,其中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是“替罪羔羊”的前三甲。

     

     

    陆林分享了两个真实的病例:

     

    一位男性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

     

    这两位病人都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心理健康的人有长寿优势

     

    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关乎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表明,它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2万名18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18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在研究开始时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好的人,比心理状况不佳的人,寿命平均长4.7个月。

     

    在排除了吸烟、酗酒、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慢性病等因素之后,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18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也高出了14%。

     

     

    今年2月,发表在著名精神医学期刊JAMA Psychiatry(《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发现,早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中年身体疾病多发并加速衰老。

     

    预防精神疾病、监测精神疾病患者的衰老迹象,有助降低疾病发生率,甚至延长健康寿命。

     

     

    自测:你的心理状态健康吗?

     

    怎样的状态才属于心理健康?虽然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个标准:

     

    如果你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下,那就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都相处得非常和谐、愉悦。

     

    ■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承受生活中挫折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 5.适度地接受个人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表示,以下迹象可能是心理问题发出的报警信号:

     

    • 疲劳,即使一夜好眠也无法电力“满格”;
    • 失眠,劳累一天的你很想倒头大睡,明明睁不开眼皮,大脑却无比清醒;
    • 健忘;
    • 总爱生病;
    • 慢性疼痛;
    • 情绪异常,安全感、自尊、自信心降低,而自卑、恐惧、焦虑、冷漠等负面情绪放大;
    • 性格改变,某段时间突然性情改变,疑心重重,甚至对亲人、伴侣、好友都漠不关心,不愿多交流。

     

    4种心理障碍各有破解方案

     

    职场压力、育儿焦虑、各行各业的竞争……催生了现代人更多的紧张、焦虑、抑郁。针对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分别给出了破解方案:

     

     

    焦虑倾向

    “很担心接下来的事情处理不好”,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状态。

     

    短暂的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身边有“威胁”,对人的发展有益。过度和持久的焦虑,可能引发焦虑症,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消化不良等。

     

    建议:

    有焦虑倾向的人,注意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其中合理管理时间尤为重要,有助减轻拖延带来的紧迫感、无力感,安排好时间能帮人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失误差错也会造成焦虑感,平时不妨减少冲动行为,或许能从源头上避免焦虑。

     

    抑郁障碍

    抑郁症与通常的情绪波动不同,患者有典型“三低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精力降低。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和患者当面沟通,再配合一些心理问卷测评综合诊断,并非符合几条症状就算是抑郁症了。

     

    建议:

    7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治愈,如果确定是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对很多人来说,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有研究证明,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改善抑郁障碍的方法。

     

    可以试着向朋友倾诉,别把事情总憋在心里。让自己忙起来,去户外散散步,也可以做些家务。

     

    尝试不去为睡不好而担心,即使不能入睡,躺下来让身体休息一下都是有益的。

     

    失眠障碍

    失眠≠失眠障碍,健康人偶尔也会失眠。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表现,就需要去精神心理科判断是否为“失眠障碍”:

     

    “睡不着”,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睡不好”,容易醒;“醒得早”,醒后30分钟难以入睡,持续3个月。

     

    建议:

    入睡难时,睡前1小时不剧烈运动,不抽烟喝酒;每天固定入睡、起床时间,培养睡眠节律,周末也不例外;午睡别太久,20分钟即可。

     

    睡不香时,室温控制在20℃~24℃,低于18℃容易醒;盖厚一点的被子;试试裸睡;床别太软,以免身体下陷醒后更累。

     

    醒得早时,卧室要安静,窗帘要遮光;睡前泡泡脚;睡前别喝太多水,减少起夜;白天多做一些运动;多晒太阳,积累天然的褪黑素。

     

    双相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变化十分极端:开心时很自信和兴奋,伤心时会很绝望,一会像冰一会像火。

     

    建议:

    有规律的睡眠和活动对患者的恢复尤其重要。

     

    很多双相患者有很强的成就动机,而成就动机会造成压力。这就需要患者学会修正成就目标,让目标变得切实可行。

     

    患者的家属、朋友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呵护,让他们有信心去恢复情绪与重建人际网络。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从今天起,像关注血压、血糖一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吧。

  • 一、他汀有什么用?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能强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TG),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所以他汀类药物也可以称为较全面的调脂药。他汀是一种降脂药物,其主要作用就是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经典的胆固醇学说,还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证实,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冠心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所以,他汀的服用,可以有效的预防冠心病,即便是罹患冠心病的人群,yes可以预防其他心血管事件的!他汀不仅仅可以预防这些,还被赋予了其他一些功效,比如抗炎、稳定斑块等等,被称为他汀的多效性!

     

    二、老年人和冠心病的渊源?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年龄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同样条件下,年龄越大,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所以,老年人是最容易罹患冠心病的人群!我国目前有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可见其发病率之高,但也别忘了,现在的人口老龄化也是非常严重,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所以,冠心病高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每个老人都要口服他汀预防冠心病吗?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口服他汀,许多人说,他汀那么好,是不是每个老年人都要使用呢?当然不是,他汀虽好,其使用也是有指正的!对于没必要使用的人群来讲,不仅仅没有获益,还会有横纹肌溶解,肌痛,肝损伤,糖尿病风险等副作用!所以,如果没有他汀指正,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他汀,但一旦有明确指正,他汀是需要长期使用的!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讲哪一种疾病容易“复发”,不提脑梗,那真的是不了解脑梗。像我们医院每年那么多脑梗塞病人,其中有40%左右是脑梗“复发病人”,也就是说他不是第一次得脑梗,而是二次,甚至三次入院!

     

    所以,我经常跟我的病人这样解释脑梗:我说你没见过脑梗,但是你肯定看过老家的墙掉墙皮,是不是有一个地方开始掉了,其他地方就很容易再掉了?脑梗就是这样一种容易复发疾病,只要出现过第一次脑梗,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第二次,第三次……

     

    那么面对高复发率的脑梗,我们应该怎么办?真的不可预防吗?可防的话,那我们说阻止脑梗复发的“冠军”是什么?今天我跟大家来聊一聊。

     

     

    我们先来看一下,好端端一个人为什么会得脑梗?


    脑梗,有很多名字,有的人叫它脑梗塞,也有的人说是脑梗死,而在我们医学上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缺血性脑卒中。但不管它叫啥,都离不开它发病原因来命名的,就是这个脑梗,是由于我们脑部血管堵塞了,导致它所供应脑细胞、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甚至处理不及时,还可以直接导致病人的死亡。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脑部血管堵塞是脑梗的“原罪”,那这平时通的好好的脑血管,怎么说堵就堵了呢?

     

    实际上,我们脑血管说它说赌就赌只对了一半,因为有时候它是慢慢堵起来的,只是我们在它堵的不是很厉害时候,没什么感觉。

    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我们脑血管堵塞,引发脑梗?

     

    第一个,大家最常见的,也是目前诱发脑梗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血管源性的,由于我们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不断积累,然后脱落,形成血栓堵塞我们的脑部血管,引起脑的供血不足,诱发脑梗;

     
     
    第二个,是我们的血液出现了问题。比如我们有一些得了特殊血液疾病的病人如高血小板症、高红细胞症等,他们这些人血液长期处于一种高凝状态,这样也很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出现脑梗;

     
     
    第三个,就是“祸从其他降”,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脑血管本身也没有斑块脱落,也没有其他堵塞的风险,但是由于我们人体血液是一种循环状态,这时候我们其他地方脱落的斑块,有可能就正好掉到我们这个脑血管里头去,引起了这样一个堵塞,比如最常见的心脏冠脉斑块脱落、主动脉斑块脱落等。

     
     
    第四个,就是“供不应求”。这个脑梗诱发的原因,可能跟我们说的堵塞有点不太一样,但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假如我们一个人出现大出血,这人的血液总量不够,那么自然而然我们脑部血管也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坏死,诱发脑梗。

     

    所以,我们一个人得脑梗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只不过我们平时大家提到的脑梗的诱因,基本上指的都是第一种,因为它高发,普遍,而下面我主要提到的预防,也基本上主要针对第一种原因引起的脑梗,这点大家要清楚!

     

    接着我们说,哪些人最容易得脑梗?


    实际上,大家可以想想哪些人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哪些人容易出现高血脂?这自然而然就知道哪些人最容易得脑梗了!

     

    第一个,患有高血压的人。血压高了,血管长期压力就大,我想血管容易损伤也很好理解;

     

    第二个,高血脂的人。像我们经常提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其中就是因为它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形成;

     

    第三个,糖尿病患者。像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等,都是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第四个,经常抽烟的。抽烟损伤我们血管内皮生长,这是早就跟大家说过的,而同样的,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更容易得脑梗;

     

    第五个,不爱动,又胖的。

     

    第六个,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注意不是说脑梗是遗传病。简单来讲,就是家里你父母得过脑梗,那么你想对比其他人来说,更容易得一些,但不是必得!

     

    第七个,要跟大家提醒的,严格意义上讲,不算容易得脑梗的人群,但是他很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不会得脑梗,这点是错误的。

     

    事实是年轻人也可以得,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引起血栓形成原因。比如我们曾经有一个病人,颈动脉无名长了一个血栓;还有一些年轻人得了瘤子压迫了我们的颈动脉等等都是可以的。所以,脑梗是各个年龄都可以得的,只是说人到了45岁之后更容易发生这玩儿!

     

    那我们平时生活中出现哪些症状就要高度警惕脑梗塞的发生?


    脑梗之所以可怕,致残致死率那么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早期的表现,很容易,经常被我们老百姓给忽略。

     

    那具体有哪些典型症状?

     

    首先,第一个就是嘴歪,平时都能流利表达的,突然说话说不好了,说不太利索了,而且很容易犯困等等;

     
    还有就是我们医生经常说的一过性黑圈,突然之间,眼前啥都看不见,然后过了几分钟自己又好了,这种有时候就是我们一过性的脑缺血引起的,很可能那时候有一个小东西掉到我们脑血管了,或者出现了短暂的脑血管痉挛导致的,像这样的,大家还是要特别留意的!

     
     
    当然,还有一些病人,它也不完全眼前一黑,就是可能视野的缺损等等,这些其实都提示我们要尽早去医院检查,千万别以为它跟我们有一些突然心梗一样,你含一片硝酸甘油,这样的药,就会好,就没事,这不能完全对等处理的,因为脑梗塞很多时候是我们颈动脉突然的血栓形成全堵死的,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在3小时内,尽快输液溶栓,所以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平躺,尽量往医院送就对了!

     

     

    最后,我们说脑梗塞到底能不能根治?


    ,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根治,大部分是不能根治的。

     

    哪些人属于少部分可以根治的?

     

    比如大出血引起的,只要止住血,补充血容量就可以;

     

    还有由心脏或者其他地方脱落斑块堵塞脑血管,也可以根治,只要把血栓溶了就可以;

     

    但假如,你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那这种基本上不可能根治,因为这个病变是几乎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延缓,降血脂降血压控制糖尿病,或者吃一点抗血小板一类的药物,比如说阿司匹林、氯匹格雷等等,只有极少数病人可以根治。

     

    既然不能!那么对于已经发生过脑梗的病人,应该怎么做,可以减少脑梗的复发率?

     

    首先,第一次得脑梗要越早治疗越好。现在有很多病人送的太晚,到我们医院去的时候已经很重了,导致很多后遗症,也就是说对于目前很多脑梗病人,是没有完全好就出院的,而这肯定容易诱发二次、三次脑梗,我们强调跟时间有关系,因为治的越早,我血管早期通了,那么可能就恢复得更好,越不容易复发;

     

    其次,发生脑梗以后要严格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比如像我们脑梗病人出院,一般都会开具一些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治疗药物,这个大家一定要听从我们医生的,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能不能停,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切勿擅自做主;


    最后,一定要改变以前生活习惯,积极干预引发脑梗的相关危险因素。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人得了脑梗,大多数时候就说明这个人之前生活方式、习惯肯定是有问题,或者都能查出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等易于引发脑梗的危险因素,这些就需要我们去改,去控制,不要明知而不为,血压也不去控制,血脂高也不控制饮食,不服药;烟也不戒,而是好了以后就忘记它的危害。

     

    总结一句话:别好了伤疤忘记疼,脑梗复发往往是加倍奉还的!

  • 随近抑郁患病人群不断增加,对于抑郁的治疗和预防已经成为日常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专家介绍:抑郁症,老年人抑郁症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会出现疲劳、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等症状,这些症状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扰。积极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日常一定要照顾好老人生活起居,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都应安排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积极预防躯体并发症。

     

    一、老年抑郁症多发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内参与精神活动的一些生化物质及大脑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身体的生物节律也产生了变化,老年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明显下降。本病的病因可以归结为遗传因素;病前人格特征,老化过程也常伴有人格特征的改变,如孤僻、被动、依赖和固执等;生化代谢异常。近期研究提示DA功能不足也是老年人易患本病的原因之一;神经内分泌改变。如离休后心理不平衡、经济拮据、就医困难、丧偶、离婚、再婚、子女就业、下岗等,这些矛盾发展是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诱因。

     

    二、老年抑郁患者的护理方法

     

    (1)注意精神心理卫生。要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有针对性的做心理说服、解释、劝慰、鼓励工作。选看一些电视风光片、音乐片和喜剧片。有条件的可参加一些老年社会活动,经常与朋友分享烦恼,容易宣泄压力,并且如果朋友恰好风趣、幽默、健谈,对避免和医治孤独和离异感,减轻抑郁症状更有效果。

     

     

    (2)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不应该离人。护理人员还应学习有关的卫生知识,了解病人的情况,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

     

    (3)要照顾好老人生活起居,尽量按时吃饭,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都应安排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积极预防躯体并发症。

     

    (4)坚持服药,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既要耐心,又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不可随意增减?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5)防止发生意外。因这种病人往往有轻生企图,故不可疏忽大意。事故多半发生在一刹那,凡能成为病人自伤的工具都应管理起来。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