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款“全民退烧药”彻底被禁!吃药退烧怎么才科学?

这款“全民退烧药”彻底被禁!吃药退烧怎么才科学?
发表人:京东健康

在各种各样名称晦涩的药品中,“安乃近”算是多数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这种苦涩的白色药片,不仅曾是家里的“退烧标配”,也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自2020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安乃近类药物警示,到近日官宣其被注销,安乃近片彻底从退烧药市场下架。

 

 

曾经的“退烧神药”为何被禁用?《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安乃近的不良反应有多严重,并教你安全用药,科学退热。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 刘治军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急诊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主任 成钧

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孟泳

 

安乃近,几代人的“退烧神药”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注销汞溴红溶液等34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1年第132号)》通告,34个药品被注销,“安乃近片”赫然在列。

 

截图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早在2020年3月,国家药监局就曾发布多则公告,对安乃近药品,包括各种剂型,或进行停产停售,或修改说明书,向患者提供更加严格的警示。

 

截图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安乃近,作为几代人家庭中必备的退烧药,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曾立下过汗马功劳。

 

1922年,安乃近开始上市使用,功效主要为解热、镇痛、抗风湿。因其吸收好、起效快、价格便宜,一度被誉为儿科“退烧之王”。

 

在我国,安乃近曾被明确指出适应证为:高热、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它本身也有较强的抗风湿作用,可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但由于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在该领域应用较少。

 

但是,在退热背后,它存在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导致粒细胞(对付细菌感染的白细胞)减少或缺乏。

 

正是由于这一药物风险,多国陆续采取限制措施:

 

  • 1965年,澳大利亚禁止进口安乃近;
  • 1974年,瑞典首先撤销了安乃近上市许可;
  • 1976年,挪威禁止安乃近上市;
  • 1977年,在美国上市的安乃近注射液被撤市;
  • 随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也随后将其撤市;
  • 2013年,印度停止生产、销售含有安乃近成分的药物。

 

不过,在安乃近类药物被我国正式列入“黑名单”前,它仍在德国等多数国家使用,和中国一样,只是收紧了适应证和适应人群。

 

1982年,我国原卫生部已把“复方安乃近片剂”列入淘汰药品名单。但鉴于安乃近片等口服制剂尚有一定临床价值,国家药监局并未全面禁止使用含安乃近成分的药物,如安乃近片、重感灵片、重感灵胶囊、复方青蒿安乃近片等,仅要求其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警示语“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并限制适应证范围。

 

安乃近类药物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 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不安全,能够引起严重的血液系统病变、粒细胞缺乏;
  • 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大;
  • 造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 有骨髓抑制倾向;
  • 引发严重过敏反应(重型药疹、过敏性休克)。

 

随着它的用药不良反应逐渐被披露,我国只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仍在使用,且用药量大幅下降。2020年的警示公告发布前,国内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三甲医院都已停用该药。

 

退烧药的本质:只对症不去根

 

发烧是人体对抗各种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明确病因才是关键。退烧药的本质并非“去根”,而仅能缓解症状。

 

以往发烧时,人们可能会选择马上服药,但疫情当前,最好避免自行服药,需先确认两类情况:

 

  • 接触过疫区人员,出现发热伴随呼吸困难、手和嘴唇紫绀现象等情况,需马上就医。症状不严重,在家随访即可。
  • 如果未接触过可疑传染源,发热时不一定要去医院,很多短期内(不超过3天)的轻度发热可以在家随访观察。

 

确认未接触可疑传染源后,是否用药,建议根据体温区分:

 

38.5℃以下

一般属于身体免疫功能可应对的安全范畴,不必吃退烧药。可通过喝适量的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让身体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温。

 

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如用低于体温的温水擦拭头颈和四肢,或用低浓度酒精擦拭腋下、手脚心等。

 

38.5℃以上并出现不适症状

考虑服用退烧药。如果过早用退烧药,不仅会影响身体免疫功能,延长病程,还可能因退热掩盖了症状,加大原发病的诊断难度。此外,药物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服用退烧药留意3个关键时刻:

 

服药半小时后:开始起效

退烧药起效一般在0.5~2小时之间。服药后观察体温和表现,别急着加药或换药,以免引起药物过量。

 

体温降到38.5℃以下:停药

体温降到38.5℃以下时,机体的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得到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措施调节。此时停药还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

 

用药3次无效时:最好就诊

如果遵医嘱吃两三次药还不退烧,或者发烧时伴随有呕吐、腹泻,或者持续的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同人群使用退烧药的禁忌

 

服用退烧药前,要根据各地防疫政策如实填写发热信息或上报所在社区或相关单位。服用时,不同人群有以下禁忌:

 

成年人:注意剂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常规推荐剂量为每次500毫克,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最短用药间隔为4小时,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最大日剂量不得超过200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用得太勤,可能引起肝肾损伤。对乙酰氨基酚不可长期(48小时内相对安全)、大剂量使用。

 

老年人:慎用退热栓

退热栓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优点是起效快,短时间内降温,使用方便。缺点是会造成大量出汗,加上有些发烧病人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易使患者血容量不足,导致脱水性休克。

 

不建议老人使用退热栓,建议遵医嘱。

 

儿童:看清成分

儿童退热药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有些感冒药也含退热成分,家长要特别关注药物说明书,以免因为相同药物成分叠加而导致用药过量。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辅助措施也很重要。

 

比如多喝白开水,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婴幼儿建议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利于散热。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提到黄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因为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具有补肺益气作用的中药材。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越来越喜欢用黄芪泡水来养生,他们认为喝黄芪水不仅仅能补肺益气,并且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但是有部分人在用黄芪时会出现皮肤长痘、口干舌燥、甚至会有流鼻血等上火的现象。大家就会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黄芪怎样吃才不会上火?

     

     

    为什么吃黄芪会上火?

     

    在中医里,药物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四类:温性、热性、寒性、凉性,每一种中药都对应的有药性。

     

    《中国药典》记载:黄芪性味温、甘,具有利尿排毒,排脓,补气固表的功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黄芪的药性是温性,此类药物就具有温补的作用,因此可以起到消除或者减轻寒证的作用。

     

    但是这类药物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食用时易出现上火的情况;除此之外,对于体内有湿热、食积明显、阴虚火旺、体质阳热偏盛等体内有热的人,一旦服用黄芪,就会导致病状越加严重。

     

    黄芪怎样吃才不会上火呢?

     

    往往为了减弱黄芪的温性,常搭配一些具有寒凉性作用的药物一块使用,从而可以使黄芪的药性变得平和。

     

    这样不仅仅能保存黄芪原有的功效,还能避免出现上火的症状。

     

    例如,黄芪经常与菊花一块搭配服用:菊花药性微寒,搭配使用不仅能减轻黄芪上火的症状,还能起到补气、平肝明目的功效;黄芪与金银花搭配服用:金银花药性寒性,两者搭配除了改善黄芪上火症状外,还具有益气固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类似的常搭配的寒性凉药物还有黄连、枸杞、蒲公英、茯苓、荷花、栀子、苦瓜片等。

     

    如果有阴虚盗汗的症状,黄芪常需要搭配生地,熟地,黄柏一块服用。 另外,服用时还要参考《中国药典》中建议的黄芪用量,最好在专业的中医大夫指导下,适量并合理的服用。

     

     

    结语

     

    因此,不要以为黄芪是好药物,就盲目的食用,黄芪对于不适合的人吃了不仅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如果需要服用黄芪,就要在专业的中医大夫指导下,搭配一些寒凉性中药服用,起到缓解黄芪上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荣先.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2):190-190.

  • 减肥药,很显而易见的意思就是用来减肥的药物,目的是瘦身。市面上有琳罗满目的减肥药供需要减肥的人群挑选,广告内容不约而同的都是能够快速瘦身,短期实现纤瘦效果,恢复本有自信等等。减肥药的效果真的这么好吗?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呢?

     

     

    我们先来了解减肥药是什么,目前来说,已经通过FDA批准的,可以长期服用的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市场的减肥药一般来说,有胰脂肪酶抑制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食欲抑制剂这两大类。因为后者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一直被限制。前者也有不良反应,不良的反应是可能会引起脂肪泻,而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减肥药的研发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基本上很少有新药上市,减肥药正式上市之前必须通过FDA的反复审核才可以。

     

    这里必须提的是,有两类人群不适合使用减肥药。


    第一类: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


    第二类: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两类人群,一者是在发育阶段,内部结构没成熟,所以一旦使用了减肥药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二者是在身体,器官退化的阶段,如果服用药物以后吸收不好,很容易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要谨慎,建议最好服用任何药物都得听从医生建议。
     

    当今很多人对减肥药都存在着误区,所以我们要先弄懂减肥药的原理。减肥药的原理其实主要就是燃烧脂肪,加快身体代谢,并不是所有减肥药服用后都有效果。

     

    我们也要注意,有些减肥药确实在停药之后体重会有所反弹,所以我们不能以服药时候的体重减轻来说明药有效果,而是要看停药后的体重是否会反弹。因为,有部分减肥药含有“利尿剂”,服药期间体重减轻的原因是因为身体里面的水分排出去了,所以轻得很快,但是一旦不服用以后,体重就会恢复本有面目。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减脂肪方面的作用,停药后水分不排那么多了,体重当然会上涨。

     

    哪怕广告打着纯天然的减肥药,也不等于完全就是安全的,服药期间体重减轻也不要开心得太早,因为不是每一款减肥药都是真正有效的减肥药。我们一定要注意,只有经过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批准的药物,才是真正安全的。

     

    减肥药不能把它和保健品相提并论,始终是药物,减肥药是药,药肯定是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逢药三分毒,如果我们要长期服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消化不良,肠胃疾病等等的副作用。

     

     

    特别是我们如果在服用减肥药以后,发生了过度兴奋,睡不着觉的情况,那一定要警惕是否药物里面含有安非他命。一旦上瘾以后就很难戒了,不服用就会像戒毒那么痛苦,所以这种药物个人建议千万不要服用。


     
    个人给予最真诚的建议,科学的减肥方法其实并非是服用减肥药,而是自我的控制,控制住嘴,控制住自己的贪睡,尽量不要熬夜以及多多运动。煲剧,看小说,玩游戏的时间里面稍微抽出二十到三十分钟来进行运动,其实是最好的。一来可以减肥,二来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三来对眼睛也有好处。


     
    总而言之,最科学的减肥方法不是服用减肥药,而是自我进行调整。实在太过肥胖调整不过来的情况下,就双剑合璧吧,一边锻炼和调整生活习惯,一边服用减肥药,双剑合璧见效更快。最后,重点再提醒一下大家,挑选减肥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到雷区,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 它在东亚地区非常火,有一段时间,我收藏了好几个地区这种中药的制成品,中国大陆的,中国香港的,中国台湾的,日本的。这些地区的人广泛用它来祛除湿热。它如此家喻户晓,同时它又是一把打开中医经方治疗“湿病”的钥匙,所以这味中药在我们研读经方医学的过程中,无可回避。它叫薏苡仁。

    什么是湿邪?

    我们不可把经方医学所言的湿病狭隘地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等同,然后用抗O,类风湿因子,血沉之类的指标来判断疾病的转归。

     

    我们一定要记住,限于历史条件,中医走向了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理病机的道路,所以我们如果只是盯着几个指标看,那便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我们如果要对中药复方进行循证研究,以一组症候群为目标,才是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湿邪,所谓湿邪就是坏的津液,湿邪的存在阻碍了正常津液的流动,导致组织得到不到充分供给,故而逐渐萎缩。

     

    当湿邪初期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疼烦,关节疼痛,身体滞重,后期则有可能导致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 变形,这是一个湿邪从人体的体表外壳向人体内部的肉,筋,关节,甚至五脏侵入的过程。湿邪入侵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外因,如汗出当风,久病取冷,也有可能是内因,如血虚生风,表虚不固。

     

    治疗湿病不易,因为当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经历了一个从局部津液运行不利,到身体各关节气血津液流动失常的复杂过程,此时,病因已难确定,同时由于局部组织已经发生了萎缩,变性,所以也很难使它们完全恢复正常。而薏苡仁是治疗各阶段湿证都有可能用到的一味药。

     

    薏苡仁的主要功效:除湿,解拘挛,排脓

    薏苡仁是作用比较单纯的中药,作用主要就是三点,一是利水渗湿,二是解除湿痹引起的筋脉挛急疼痛,三是排脓,还有一些医家用来解毒散结,治疗赘疣,癌肿。

     

    其实,后面的这些功效都与薏苡仁的第一个作用息息相关。它能祛除人体肌部,肉,骨,关节中的湿邪,也就是不好的,过剩的津液,从而为正常津液的循行留出了位置,所以能一定程度拮抗湿邪留滞,气血津液循行受阻导致的筋脉挛急疼痛,甚至赘疣,癌肿。而它能够排脓,应该和它擅长祛除凝聚程度比较高的湿邪有关,胡希恕先生用它来治疗硬皮病也是这个道理。

     

    分清寒凉更重要

    要用好薏苡仁来祛除湿邪,一定要熟悉它的药性,才能更好地和另外一些祛湿的常用药物,例如白术,杏仁,进行鉴别。

     

    白术:甘,苦,温。

     

    苦杏仁:苦,微温。

     

    薏苡仁:味甘,微寒。

     

    三味药比较,从寒凉的角度分析,白术温,苦杏仁居中,薏苡仁最寒。所以薏苡仁适合治疗热象较重的湿病,白术适合治疗偏于寒象的湿病,所以需要我们具体用方时,辨清寒热,有的放矢。运用薏苡仁排脓也是如此,所谓脓肿,痈疽,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同样是排脓药物,黄芪治虚,薏苡仁治实。

     

    不过,也可以通过精心炮制和配伍,在保留它祛湿,排脓的能力的同时,祛除其寒性,也就是所谓的寒药温用法。主要办法是炒用,或是将薏苡仁与白术,桂枝,当归,麻黄搭配,治疗慢性期寒象较著的湿痹,例如《明医指掌》中的“薏苡仁汤”;或是将薏苡仁与附子搭配,用来治疗慢性期体力衰减,疲劳,颜面苍白,病性属“阴”的肠痈,例如《金匮要略》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的剂量

    我研究过中国台湾,和日本生产的保健用的薏苡仁粉,或者红豆薏苡仁粉,每袋大概在9克作用,这个剂量是平时养生保健用的剂量。

     

    如果是医疗用,一般认为《外台秘要》中祛湿的麻杏薏甘汤,排脓的苇茎汤的剂量较可靠,薏苡仁都用了半升,也就是70克,那么薏苡仁治疗急性期病症的量应该在70克左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中医科周纡

    本文首发于:北京天坛医院

     

    很多女性为了苗条好看,不断尝试各种减肥方法。如何科学减肥,中医有一些不同的办法。

     

     

    什么是肥胖?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般应该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中国人的正常范围是18.5≤BMI<24,24≤BMI<28为超重,28≤BMI<32是肥胖,如果BMI>32,就是超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经常有年轻女性明明体重在正常范围,却总嫌自己胖,身材不好,又不采取正确的减肥方法,只是节食,结果导致身体代谢紊乱,阴阳失调,气血失衡,出现失眠、脱发、烦躁、月经不调、容易感冒等一系列问题。

     

    人为什么会肥胖?

     

    每个人肥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身体吸收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量只能找地方囤积起来,就变成了脂肪,中医讲就是体内痰湿郁积。

     

    什么是正确的减肥方法?

     

    有人说,减肥方法很多啊,有效就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合理的减肥方法,即使体重下降、见效很快,但并不等于对身体有利,很可能会产生其他代谢性疾病。

     

    简单来说,既然肥胖的根本原因是热量多了,那么只要让身体消耗的热量超过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又不损害身体健康,并不容易。

     

    结合中医理论,笔者总结了五个减肥方法,分享给大家:

     

    1. 提高代谢率

     

    肥胖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身体代谢变慢了。中医理论认为:肥人多痰湿,痰湿阻碍了气血运行,是减缓人体代谢的内因。所以,祛除痰湿,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是有助于减肥的。

     

     

    这方面,中药、针灸,都是可以试试的。但要注意,中药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辨证论治,不要随意喝所谓的祛湿减肥茶,尤其是那些流行的荷叶、决明子、薏米红豆粉等等,只单纯祛湿通便,没有考虑痰湿产生的原因,长期服用是损害身体正气的,反而影响正常代谢。

     

    2. 合理搭配饮食

     

    要想减少吸收的热量,饮食是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有五个要点:

     

    第一,进食尽量多样化。每种食物都少量吃一点,更好控制总热量,更容易达到营养均衡,也能增加饱腹感。只吃水果蔬菜,或者只吃高蛋白食物,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控制主食。《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谷是植物的种子,包含了这些作物最好的精华,是植物生长繁殖的根基,是最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也是最能补益脾胃气血的食物,绝不仅仅是含点淀粉那么简单。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倡“谷物为主”,主食是人体正常代谢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可以适当减少,但不能不吃。尤其是晚餐,建议喝粥,并多吃蔬菜,这样既减少了总量,又不至于太饿影响睡眠。

     

    第三,调整吃水果的时间。尽量在两餐之间、正餐前一个半小时左右,吃少量水果,有助于减少正餐能量,也不会影响消化。

     

    第四,晚餐要提前。晚餐时间建议不晚于七点,这样有助于能量消耗。

     

    第五,饮食尽量温热。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注意。中医理论认为,“寒主收引”,寒凉的食物,会使周围的物体收缩,热量不容易散发,影响能量消耗。寒凉的食物远低于胃肠道温度,这个温度差会妨碍消化吸收,减缓代谢,产生痰湿、积食等垃圾。

     

    3. 多运动

     

    增加能量消耗,一定要动起来。运动不一定非要有氧,能有氧运动当然好,但随时随地的运动,只要能消耗能量,都是有助于减肥的。坐着也可以钩脚、抬腿,都是锻炼。少量多次的运动锻炼,更容易做到,也更有效果。

     

     

    中医更推崇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国传统养生运动,这些锻炼虽然看起来缓慢,似乎能量消耗不多,但如果把动作做到位,坚持每天都做,对舒畅筋骨、气血流通是很有好处的,也有助于提升代谢率。

     

    此外,减肥的一个关键点,是尽量把每顿饭摄取的能量消耗掉,这样才有可能使消耗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所以最好在每日三餐后半小时,增加30-40分钟的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快走就可以,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就够了。

     

    4. 保证睡眠

     

    充足有效的睡眠,是身体正常代谢的重要保障。缺乏睡眠的人,虽然看起来好像能量消耗的更多,但实际上因为代谢率下降,反而更容易肥胖。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早睡早起更符合自然规律,建议最佳睡眠时间是晚10点至早6点,并根据四季昼夜周期变化适当调整,如果精力不足,增加20-40分钟的短暂午睡,也是对身体代谢有益的。

     

    5. 维持脊柱状态

     

     

    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比较紧张,很多人不注意坐姿和站姿,颈椎、腰椎出现问题十分常见。中医理论中,脊柱及两侧有两条重要的经脉循行: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脊柱的错位和异常,会妨碍这两条经脉的气血运行,减缓人体代谢率,也使运动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翘二郎腿这个动作,虽然不起眼,其实对骨盆的姿态特别不好,应该尽量不做。

     

    最后,减肥的目标应该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千万不要为了体形而盲目节食或者过度消耗。中医认为,顺应自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使阴阳平衡,气血顺畅,脂肪自然减少,体重逐渐下降,才是真正的科学减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感冒了,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其实只需5步就可自己处理了。

     

     

    第一步,学会自我判断,正确区分感冒

     

    西医上的普通感冒一般就是上呼吸道感冒(上感),明显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也伴有咳嗽、发烧等症状,治疗多以缓解上述症状为主。普通感冒对应中医的风寒与风热,实际也是对症治疗。

     

    90%的感冒均是由病毒引起,比如上感多数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所以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也不能归为风寒与风热。流感多伴有高烧发热的症状,严重会出现晕厥、器官衰竭等症状。

     

    第二步,选择用药

     

    启示不管是西药还是中成药,对于治疗感冒而言,都是治标的。要想治本,其实需要抗病毒治疗。再根本一点,就是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也不是常见感冒中成药能达到的效果。不可否认,在缓解症状方面,西药确实疗效迅速。而中药如果用的对,也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部分感冒中成药中的组分相对比较复杂,或许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但还是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为主。

     

    第三点,咳嗽的治疗

     

    感冒了咳嗽是正常现象,是一种应激反应。但对于高烧及反复剧烈的咳嗽,要注意肺炎的发生,这是一种不能自行解决的疾病,一定要由医生诊断后进行药物治疗,选择的药物多数是西药,迅速控制感染,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第四点,风热感冒多于风寒

     

    就感冒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风热感冒多于风寒感冒。这是因为风寒感冒入里化热是非常常见的。刚开始风寒,很快(差不多一天左右),就会出现咳嗽有痰,嗓子疼等情况。而风热感冒则是直接出现上述症状。现实情况多为身体不舒服,口干,嗓子疼等外寒内热的证型。

     

    第五点,急于求愈

     

    普通感冒能自愈,但是对于伴有高烧的流感而言,应该尽早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治疗感冒的西药和中成药复方的情况很多,如对成分不了解,会造成过量用药的情况,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如果不是高烧的流感,想缓解症状,建议选用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即可。

     

     

    总结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对应中医的风寒或风热,可自愈,可不用药。如想用,西药起效快,但用对了中药同样可以起到好的效果。对于普通感冒,症状较为严重的,建议选用西药治疗。对于流感,伴有高烧,特别是出现急性肺炎等情况,建议明确诊断后,由医生选用西药治疗。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3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对柴胡作用的原始记载

    要理解柴胡,就要首先看看古人对它的原始记载,这样的记载没有经过文人的修饰,联想,附会,直接来源于观察和实践,所以保真度高。

     

    这一段说的,来自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柴胡,又名地熏。味苦,平,无毒。


    当然,后世认为柴胡也是有禁忌的,认为阴虚火炽者勿用。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者用什么呢?用银柴胡治心腹。


    这是在说柴胡的主要作用部位应该在心腹之间。能去肠胃中结气。对此《诸病源候论》的解释是,结气病,乃忧思所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应该是指气滞于肠胃的情形。

     

    可去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这个推陈致新,我们在本经“大黄”一章中也遇见过,意思是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力量。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轻身就是邪去身安,一身轻松的意思,明目,益精待考,不可轻信。

     

    简单来说,这段记载涉及了柴胡最重要的几个作用:疏散退热,疏肝解郁,推陈致新。

     

    不再煎,能发汗,可解三阳之邪热;再煎,可除少阳之邪热

    其实柴胡并非仅仅只能用于少阳病的寒热往来,也具有打开皮肤腠理,发汗解表,解太阳、阳明热的作用。奥秘在于不再煎,和再煎。

     

    所谓再煎,意思就是把中药熬好后,将药渣捞出来,再熬几分钟。以,小柴胡汤的煎法为例:用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渣滓,再煎取600毫升。这就是去滓再煎法。

     

    不再煎时,柴胡药效直达人体的外壳皮肤腠理,具有开腠理,祛表邪,退热的作用,代表方剂有柴葛解肌汤,柴胡桂枝汤。

     

    再煎后,柴胡的药效则集中于半表半里,半表半里是在哪?大概就在胸胁,膈,季肋这些位置。所以你看柴胡剂,在使用去滓再煎法的时候,必有心下,胸胁,膈,季肋这些位置这些部位的苦满不适感。

     

    不再煎时,柴胡主要作用于皮肤腠理,可开腠理,发汗,解表,退热,当再煎后,柴胡主要作用于半表半里,具有缓解膈肌紧张状态,缓解胸胁部位的气机郁滞,疏肝解郁,条达肝气的作用。

     

    这也是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柴胡具有保肝作用的原因,因为,它能使得胸胁部位的气机出入恢复通畅。一般来说,使用醋炙的柴胡,也可以起到类似于“去滓再煎”的效果。

     

    柴胡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我现在使用柴胡最多的地方,倒不是退热和保肝,而是解忧,镇静,以及抗心律失常。

     

    我经常取柴胡、桂枝、龙骨、牡蛎合用,用来治疗失眠,烦躁,以及窦性心动过速,频繁房型、室性早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于柴胡的镇静安神、抗焦虑实验,现在也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但是其更深机理仍待进一步探索。

    柴胡的其他作用

    柴胡还具有升举脾胃清阳之气的能力,所以常被用于治疗气虚下陷,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重坠,胀满。

     

    在人参、甘草、白术、大枣、生姜等益气健脾之品,当归,黄芪等补气养血之药中,稍稍点缀些升麻和柴胡来升举清阳,整个方子就有了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效果。

     

    正因为柴胡其性升、散,所以有医家认为它会劫肝阴,阴虚风动者,阴虚火旺者当少用柴胡为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平常活蹦乱跳的宝宝在接种完疫苗以后一下子蔫儿了,要么又哭又闹、要么不吃不睡、有的甚至发烧。

     

    痛在宝身,疼在爸妈心,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就会对着医生来一波灵魂发问:

     

    是不是疫苗有问题?接种疫苗是防病的,这怎么还病了呢?发烧会不会烧坏了脑子?要不要吃点退烧药?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接种疫苗后宝宝发烧了,要怎么办呢?

     

    在接种疫苗之后,宝宝一旦出现发烧等不良反应,爸爸妈妈们请先深呼吸并在心里默念 3 遍:「发热不是病,这是宝宝在长大,免疫系统在完善」。 

     

    如果还没有冷静下来,就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恢复理智为止。

     

    随后,确定一下宝宝的体温:

    (1)如果只是单纯发热而无其他症状,并且体温在 38.5℃ 以下,一般不需要采取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

    (2)热度较高时,可适当服用退热药,或采用物理降温。

    (3)但如果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或发热之外的其他症状,应高度怀疑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应及时就医,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其实疫苗接种,就是把疫苗制剂接种在宝宝体内,使身体内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可以理解为,将病毒「大 Boss」主动引入宝宝体内,来刺激和调动宝宝自身的「守卫」。

     

    有的宝宝打完疫苗,没有反应,就是因为自身的守卫强大,轻而易举将「大 Boss」灭掉了;有的宝宝会发烧,则是因为守卫战斗力比较低,需要搏斗一番才能胜利。

     

     

    所以说,宝宝接种完疫苗是否发烧,跟他当时的抵抗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带宝宝打疫苗之前,做好检查、确保宝宝身体状况良好也尤为重要。

     

    尤其要确认宝宝是否已经感冒、是否有打喷嚏、咳嗽、明显的精神不是很好、胃口比较差、明显睡不安稳、大便明显不正常等表现。

     

    也可以用手电筒看一下宝宝的喉咙,如果扁桃体有明显的红肿, 那么,要延迟打疫苗。

     

    而宝宝在打完疫苗后,家长也要特别警惕:

    (1)不要带孩子去游乐场、商场等人群密集细菌多的地方

    (2)不要剧烈运动

    (3)不要让宝宝太兴奋或者太伤心

    (4)不要给宝宝吃大鱼大肉

     

    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宝宝打疫苗,有不良反应怕发烧,本该要接种的疫苗迟迟不敢去。

     

    要知道疫苗本身要预防的疾病,一旦中招,那危害是远大于一过性发烧带来的危害!

     

    快接种起来吧!

  • 正常情况下人的产热和散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那就会引起体温升高,临床上认为如果腋下测量体温>37.2℃,那就考虑为发热。 调节体温的中枢主要位于脑部,如果体温调节中枢出现了问题或者某些微生物产生了致热源都可以引起发热。

     

    很多人发热的时候,心里都比较害怕,担心会有产生什么后遗症,特别是婴幼儿,因为他们本身的发育不成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甚至最近有传言说某些常用的退烧药对小儿的危害比较大,那真相到底如何呢?今天医者良言一文解除大家的疑惑。

     

     

    小儿退热药危害性很大,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吗?

     

    目前来说小儿常用的退热药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的退热效果还可以,而且对于小儿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

     

    从本质上来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们都具有退热、止痛、抗炎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之为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之所以能治疗疾病,主要和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关,环氧化酶是前列腺合成的关键酶。

     

    在人体内环氧化酶(COX)主要有两种,即COX-1和COX-2,虽然看似这两种酶比较像,但是功能却大不一样。环氧化酶-1主要存在于血管、胃、肾脏等脏器中,主要的功能是促进某些物质分泌,具有保护胃肠粘膜、调节血小板聚集、调节外周阻力和肾脏血流的作用,环氧化酶-2就是一种比较坏的酶了,它能够促进前列腺素的生成,能够诱导炎症反应,可使血管扩张、组织水肿。

     

    正常情况下调节体温的主要神经是下丘脑,它能保持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体温升高的时候,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使升高的体温恢复到正常,但是这类药物对正常的体温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人发热的时候,多数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产生了致热源,它们能促使免疫细胞分泌前列腺素而增加产热,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到退热的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产生抗炎、解热、镇痛的药理作用。但是由于它们都抑制了环氧化酶-1的活性(要知道这种酶能够保护胃肠道、肾脏、肝脏),所以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

     

    但是需要注意,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并不是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这些不良反应也明显。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刺激,它之所以能有退热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对外周的环氧化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布洛芬被美国FDA推荐位比较安全的儿童退热药物,既然能得到推荐,那说明它也是比较安全的。当然了,我们说的安全是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超过了推荐的量的时候,大多数药物也都不会再安全。

     

    可能提到对乙酰氨基酚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扑热息痛,估计大家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而布洛芬主要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

     

    综合以上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比较安全的小儿常用的退热药,但是大家也都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这个也是很难避免的。大多数药物如果在推荐的剂量下使用,也都是比较安全的。这就好比坐飞机吧,虽然它可能会出事,但是出事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我们总不能因为担心出事就取消飞机这个交通工具吧?所以退热药并没有说的危害这么大,可能是有些人别有用心夸大了它的不良反应。

     

     

    小儿体温多高能用退热药?

     

    之前我在儿科的时候,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发烧,就一直催促医生进行输液处理。即便采取了一些措施,因为小儿的体温没有明显的下降,这些家长们也都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发热并不是像大家想的对人体不利,发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反应,它可以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加速新陈代谢,这样更有利于恢复健康。站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容易发热的小孩阳气比较足,他们通过发热可以把寒邪逼出体外。

     

    看看那些年龄大的人,他们体内即便存在感染,但是也不一定会有发热,因为他们的身体衰老了,对一些刺激不敏感,这就好比一个快死亡的人,你无论怎么打他,他都很难有什么反应,但是如果打的是年轻人,那这个人的反应肯定是比较明显的。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每年的发热一两次,反而更利于提高免疫力。

     

    可能不少人觉得发热会烧坏脑子、引起肺炎、脑膜炎等,但是需要注意发热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不是疾病,它本身并不会烧坏脑子、引起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热只是一个表象。只要把引起发热的疾病治好,那人也就会退烧了。这就好比烧水一样,锅下的火只要一直在,无论你往锅里倒多少水,只要烧的时间足够长,那还是会起烧的。

     

    按照最新的指南,小儿发热不超过38.5℃,一般是不服用退热药的,而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比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散热,也可以用退热贴。一般小儿发热体温超过了38.5℃,那就需要口服退热药退热。

     

    但是需要注意,在吃退热药的时候,两次口服药物的时间间隔应该超过4小时,而且每天退热药一天最多吃4次。吃退热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缓解症状,但是它本身是不能治病的,只要去除引起发热的疾病,那体温自然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 人们常把抗生素如头孢、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称作“消炎药”,其实这类药物并没有消除炎症的作用。它们实质上属于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临床上常称之为“消炎药”的是另一种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这是一种可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消炎止痛的药物,包括感冒时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骨科常用的双氯芬酸等等。只不过许多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人体导致的,在治疗这类炎症(或者医生口中的“感染”)时,抗菌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这就使得许多人误以为抗菌药物就是消炎药,打了抗菌药物炎症就消失了。其实并非如此。那么到底哪一种消炎药效果最好?

     

     

    并没有哪种消炎药效果最好这种说法。不同的抗菌药物在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感染以及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中疗效是不一样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在感染部位的浓度、毒副反应等综合考虑选择哪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有时候还需要参考细菌对这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报告。

     

    1.不同人群选药不同

     

    不同人群适合使用的消炎药不同。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在治疗螺旋体、放线菌这类药物效果很好,然而在8岁以下的儿童中不适合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等,抗菌谱很广,对大多数常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都有效,但在伴有癫痫病史,长期使用丙戊酸钠控制的患者中有诱发癫痫发作的影响。再如,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菌引起的血流感染疗效确切,然而这个药肾毒性比较大,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可能会引起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2.不同部位选药不同

     

    不同部位的感染也是消炎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莫西沙星是呼吸科常用的一种抗菌药,对社区获得的肺炎效果很好。因为这个药吸收之后在肺部组织的浓度很高。但是,如果是尿路感染的时候,用莫西沙星就不如左氧氟沙星来得好了,因为莫西沙星在尿路的浓度不高。再比如,拿大家常用的头孢菌素为例。尿路感染的时候,如果是敏感菌,一二代头孢效果就很好。然而同样的细菌,如果是脑膜炎,则需要使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这两个三代头孢,因为它们容易进入脑组织。

     

     

    3.不同病原体选药不同

     

    最重要的是,不同的抗菌药物针对的病原体不一样。我们一般采用一种叫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将细菌分为阳性菌和阴性菌两种。头孢菌素中大部分一二代药物对阳性菌作用比较强。我们皮肤跟粘膜上的细菌通常是阳性菌,因此皮肤感染的时候,一般头孢呋辛这类一二代头孢就可以了。而如果是阴性菌引起的肺炎,则需要使用头孢他啶这类三代头孢。

     

    即使是同一个患者、同一个部位的感染,也并没有哪种药物可以万试万灵。因为细菌是不断传代繁殖的,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变异。反复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会给细菌施加选择压力,导致出现耐药细菌。已有证据证实,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与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某些细菌的出现有关。抗菌药物滥用可能导致对现有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超级细菌”产生。

     

    综上,并没有哪种消炎药最好这种说法。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且滥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或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大家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后自行使用。大家应到正规医院就医,遵医嘱用药。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存在心脏毒性不良反应,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相关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感冒药,为何偏偏这两个感冒药遭到封杀?感冒药怎么用才安全?

      

    1、​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到底有哪些危害?

     

    特酚伪麻片每片含特非那丁15mg、盐酸伪麻黄碱15mg、对乙酰氨基酚162.5mg。特洛伪麻胶囊每粒含布洛芬100mg、特非那丁15mg、盐酸伪麻黄碱10mg。这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常用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具有缓解感冒时炎症反应、降温等作用,是最常见的感冒药成分,而伪麻黄碱是一种活性生物碱,是部分感冒药的的成分之一,具有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能够抵抗感冒时鼻粘膜充血症状,缓解感冒时带来的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等不适。而特非那丁是一种抗过敏药,与我们常用的氯苯那敏、氯雷他定属于同一大类,可以抑制感冒时发炎部位的炎症介质——组胺释放,从而起到缓解鼻炎、皮疹等症状的作用。这次问题恰恰就在这个特非那丁身上!

     

    大家都知道吃了感冒药之后容易犯困,其实就是感冒药中的这一类成分的影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而特非那丁相比氯苯那敏,无中枢镇静及抗毒覃胆碱作用,服用之后不容易犯困。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失眠或轻度嗜睡、耳鸣、皮疹等。其中特非那丁可致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发生原因与用量较大有关。

     

    特非那丁的这一不良反应就是这次停产停用这两个药物的原因。近年来国外有报道用本药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甚至出现心跳骤停及猝死者,主要是由于本药有心肌毒性作用,多见于超量用药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

     

    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这两种药物使用风险远大于获益,予以停产停用,这是出于公众用药安全角度考虑的行政干预,值得点赞!

     

      
    2、​特酚伪麻片和特洛伪麻胶囊感冒药停产停用,感冒药选购与使用我们该注意什么?

     

    感冒时有发生,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感冒药呢?临床选药时,我们应在疗效与不良反应中进行权衡,做到以下几点:

     

    ①熟读药品说明书,严格遵守药品适应人群与禁忌症。感冒药中,含可待因成分的感冒药,如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等,因可待因成瘾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赖氨匹林含有阿司匹林,在流感性感冒和水痘感染期间的孩童中使用可引起瑞氏综合征,可致死。因此16岁以下慎用、3个月以下禁用;含有氯苯那敏等可引起嗜睡症状的药物,如酚麻美敏,不推荐用于从事驾车、开船或飞机、操作精密仪器或高空作业者,若使用,应停止进行上述工作。另外,感冒药中常含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这类药物虽然可以缓解感冒症状,却有一定的肝毒性,还可导致胃溃疡,原本有肝功能不全及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②熟悉药物成分,根据症状选药物。比如出现发烧、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时,可以选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成分的药物;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时可选用含有伪麻黄碱的药物。

     

    ③避免合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感冒药多为复方药物,名字可能不同,但多含有同类成分。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时一定要注意两者之间有没有重复成分,避免药物过量。

     

    ④症状未缓解及时就医。使用之后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应该及时到医院,让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为我们制定治疗方案。

     

     

    3. 药物不断更新,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用药安全意识?

     

    新的药物不断上市,如何选择安全有效药物?以下两点需要记住:

     

    ①不随便使用药物。药物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均须医生处方才可以买到,而非处方药我们在药店就可以买到。但这不意味着非处方药就可以乱吃。患者之间经常有听说别人用了某个药,效果特别好,结果自己买来吃之后要么没效,要么还出现不良反应的。当我们要使用一种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即使在药店购买药物,也可以咨询药店中的执业药师,做到不乱用、不滥用。

     

    ②发现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及时就医。许多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在发现初期停药可以自发缓解。所以当我们怀疑吃了药之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与药物有关时,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就医,让医生为我们判断并处理。

  • 宝宝发烧是家长们常见的担忧,如何正确处理宝宝的发烧症状呢?本文将介绍物理降温和口服药物降温的方法。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因素影响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启动,导致体温升高。通常情况下,宝宝体温超过37.5℃即可称为发烧。

    对于体温不超过38.5℃的宝宝,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浴: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可以帮助宝宝散热。

    2.擦拭:用温湿的毛巾擦拭宝宝的手心、脚心、腋下、腹股沟、脖子等部位,可以帮助宝宝散热。

    3.冰贴:将冰贴贴在宝宝的额部、太阳穴、手心、脚心、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可以帮助宝宝降温。

    4.冰袋:将冰袋用小毛巾包裹后,枕在宝宝的头部或放在宝宝身边,可以帮助宝宝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要多给宝宝喝水,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帮助药物吸收。

    除了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以下注意事项也需要注意:

    1.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宝宝脱水。

    2.避免给宝宝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宝宝发烧时,家长们要正确对待,及时采取正确的降温措施,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低烧的情况,这往往让家长们感到焦虑。那么,三个月宝宝出现低烧,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宝宝物理降温:

    1. 温水洗澡: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

    2. 冷毛巾敷额头:将冷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上,有助于降低体温。

    3. 擦拭身体: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腋下、手心、脚心等部位,帮助散热。

    4. 多喝水:适量给宝宝喂一些温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退烧。

    除了物理降温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宝宝低烧可能伴有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这通常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宝宝低烧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是慢性病引起的。这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预防宝宝发烧,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

    2.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生活环境清洁,注意室内通风。

    3.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宝宝免疫力。

    4. 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营养。

    5.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宝宝过热或受凉。

    总之,家长们要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低烧等问题,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 手心发热并不一定是发烧的直接表现。

    当人体体温升高,尤其是处于持续高热状态时,体表温度会随之升高,包括手心部位,因此手心发热是发烧的常见症状之一。然而,引起手心发热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除了发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更年期女性、手心部位发生过敏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手心发热。例如,阴虚内热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病因,患者往往出现手心热、脚心热以及内心烦躁不安等症状。此时,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如黄芩、黄连、沙参、麦冬、石斛、生地、百合等药物,以滋阴清热。针灸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穴位,达到阴阳平衡,缓解阴虚内热的症状。

    为了改善手心发热的症状,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饮食上尽量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避免烧烤、油腻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或情绪波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增强肝肾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手心发热伴随其他症状,如持续高热、剧烈头痛、皮疹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手心发热还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等。因此,在出现手心发热症状时,应进行全面检查,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手心热并非一定是发烧的表现,但也不能忽视。了解手心发热的多种可能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 细菌性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常困扰着人们。那么,细菌性感冒发热通常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呢?

    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细菌性感冒发热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然而,感冒发烧并非简单的病毒感染,其背后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感冒发烧是指感冒时常常伴随的发热症状。感冒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入侵。而发热则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提高体温来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然而,过度的发热也会对人体造成负担,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治疗细菌性感冒发热,首先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病原体。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其次,要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此外,多喝水也非常重要,以补充体内水分,防止脱水。

    对于细菌性感冒发热患者来说,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在感冒发热初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在感冒发热时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总之,细菌性感冒发热在积极治疗和良好保养的情况下,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感冒发烧并非小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正确对待,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 感冒发烧、全身酸痛无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它们往往预示着身体正在与某种病原体作斗争。那么,这些症状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般来说,感冒发烧、全身酸痛无力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发热、全身酸痛无力等症状。

    感染病毒的患者全身中毒的症状会比较明显,除了发热、全身酸痛无力,还可能出现头痛、喉咙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口服液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 多喝水: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不流通导致感冒加重。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暖:尤其在天气变化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 避免拥挤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 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感冒发烧、全身酸痛无力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尽快康复。

  •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尤其在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发热更是常见现象。近日,一位两岁宝宝突然出现发热,但并无其他明显症状,这让家长十分担忧。

    首先,家长不必过于恐慌。发热本身并非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宝宝突然发热,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

    对于发热,家长应首先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体温在38度以下,可以采取家庭护理措施,如适当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同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度,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确定病因。如果确诊为细菌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为病毒感染,则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加强宝宝护理,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尤其在天气转凉时,要适当增添衣物,避免宝宝受凉。此外,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流量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对于发热宝宝,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 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面对发热宝宝,家长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理,及时就医,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 随着气温的下降,宝宝们更容易受到风寒感冒的侵扰。那么,面对7个多月大的宝宝风寒感冒,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小儿感冒冲剂,如小儿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等,进行调理治疗。

    当然,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他们着凉。同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观察宝宝是否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鼻塞的情况,可以使用小儿清热通鼻窍的药物,如香菊颗粒等,共同治疗。此外,监测体温也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发烧的情况,要及时就医。

    值得一提的是,感冒并非单一疾病,它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轻微,全身症状不严重,传播变化不大。而流行感冒则更为严重,具有广泛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在疫情季节,我们更要积极防控,注意适应寒冷和温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护理,发烧的人应该注意适当休息,清淡饮食。

    总之,面对宝宝风寒感冒,我们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帮助宝宝早日康复。

  • 风湿性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烧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首先,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并多饮水,以帮助身体恢复。此外,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使用冰袋、温水擦拭等方式,帮助降低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高热,需要警惕是否合并有继发感染的可能。此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除了抗感染治疗外,非甾体抗炎药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如布洛芬、扶他林等。这些药物不仅可以缓解发热症状,还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等症状。

    对于风湿性疾病本身引起的发热,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也可以用于治疗。

    风湿性发热患者除了使用解热药物外,还需要找到发热的原因。这通常与其他症状相结合,如关节炎、关节肿胀和疼痛,或口腔溃疡、脱发和皮疹等。此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风湿活动的情况。

    对于患有其他潜在疾病的风湿病患者,如传染病或肿瘤疾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病感染筛查、肝炎指数筛查或恶性肿瘤筛查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帮助身体恢复。

    总之,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发烧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帮助病情早日康复。

  • 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焦虑不已。那么,孩子发烧退了以后是否需要继续吃药呢?这需要根据病情的原因来决定。

    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烧,并且实验室检查显示炎症指标较高,那么在退烧后,孩子仍需要继续服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直到复查炎症指标恢复正常为止。但如果孩子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退烧后精神状态良好,且48小时内体温没有反复,则无需继续用药。

    发烧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除了细菌感染,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性皮疹、川崎病等也可能导致发烧。例如,急性皮疹患儿可能会先发烧,然后在发烧消退后出现皮疹。川崎病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与感染密切相关,通常需要使用丙种球蛋白等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应注意给孩子穿合适的衣物,避免过度保暖。发烧时,孩子需要散热,因此减少衣物和被子的覆盖可以降低体温。同时,饮食也应清淡,避免给孩子增加消化负担。

    如果孩子发烧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孩子发烧退了是否需要继续用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 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正常反应。如何使发烧一次性成功退热,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退热方法,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首先,要明确发烧的原因。常见的发烧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如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这些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部分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生姜水:在水中加入生姜和葱白,再加入少许红糖,烧水喝。生姜具有驱寒、发汗的作用,葱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每次饮水量在1000-2000毫升,有助于退热。

    2. 增加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3.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有利于身体恢复。

    除了以上方法,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

    2.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

    4. 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5. 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