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冠心病治疗仪是什么

冠心病治疗仪是什么
发表人:全球医疗视野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近年来,冠心病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冠心病治疗仪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人体组织,通过激光生物效应,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从而有效改善冠心病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冠心病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激光照射:治疗仪发出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到人体桡动脉等部位。

2. 红细胞吸收:激光透过皮肤、肌肉、血管壁后,被血液中的红细胞吸收。

3. 激光生物效应:红细胞吸收激光能量后,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包括:

- 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血液粘度。

- 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

- 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

- 促进机体代谢,改善微循环。

- 增强免疫力。

4. 治疗效果:通过以上作用,冠心病治疗仪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症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冠心病治疗仪具有以下优势:

1. 无创伤、无痛苦:治疗过程中无需手术,无创伤、无痛苦。

2. 安全可靠:激光照射强度低,对人体安全无害。

3. 疗效显著:经临床验证,冠心病治疗仪对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4. 操作简便:治疗仪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冠心病治疗仪适用于以下人群:

1. 冠心病患者。

2.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3. 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

4. 心脏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患者。

总之,冠心病治疗仪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原性猝死疾病介绍:
心脏性猝死是指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有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心脏性猝死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常由过度劳累、情绪急剧变化、精神刺激等引发。在心脏性猝死前可有胸痛、呼吸急促、疲乏、心慌等症状,发作时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然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很低,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心脏复律可挽救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心原性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冠心病患者是否可以饮酒,一直是医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饮酒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其利弊也备受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酒精对心脏的影响。大量饮酒会增加心脏和肝脏的负担,直接损害心肌,造成能量代谢障碍。同时,酒精还会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肝脏合成前β-脂蛋白,使血中β-脂蛋白消失减慢及三酰甘油上升,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然而,持续少量饮酒则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提高,并有降血脂的作用,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那么,冠心病患者是否可以饮酒呢?目前,关于饮酒量的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适量饮酒,尤其是低度酒,对心脏是有保护作用的。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即使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也可适量饮酒,饮酒量以一天不超过50克为宜。

    此外,适量饮酒还具有以下好处:

    1. 中等量的酒对血压、心排出量、心肌的收缩性均无影响,并能使冠状动脉扩张。

    2. 乙醇可以提高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3. 乙醇可以明显加强阿司匹林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并抑制血小板聚集。

    4. 乙醇能减轻与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过量饮酒会给心脏带来负担,甚至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应严格掌握饮酒的量和度,避免过量饮酒。

  • 心源性猝死,顾名思义,是由心脏原因引发的突发性死亡。这种状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且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心源性猝死可能由多种疾病引发,其中,心肌梗塞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心源性猝死并非仅发生在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身上,即便是没有心脏病的健康人,也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这种死亡往往发生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让人防不胜防。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冠心病: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心源性猝死的80%左右。冠心病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

    2.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心肌梗塞患者有较高的心源性猝死风险,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早期。

    3. 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主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病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4.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较高的心源性猝死风险。

    5. 其他因素:劳累过度、电解质失衡、情绪压抑、致死性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可能引发的疾病非常多,除了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心肌病之外,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瓣膜病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心脏健康,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

    为了预防心源性猝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2. 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5. 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药物副作用。

  • 2013年中国心脏节律周活动于5月3日启动,旨在提高公众对心脏猝死的认识。活动由A-AChina组织,为期一周,与全球心律失常联盟同步。郭继鸿教授指出,我国心脏猝死发生率高,抢救成功率低。活动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平衡对预防猝死的重要性。北京心律失常联盟副主席吴永全教授提到,普及公众教育、加强诊断和预防及规范治疗是联盟的重要工作。活动期间,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义诊和患者教育活动。

  •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发,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定义为猝死。多数猝死事件并无明显征兆,令人防不胜防。

    猝死的病因涉及多个系统,其中以心血管系统病变最为常见。心血管系统病变中,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很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成为心源性猝死的诱因。

    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

    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或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和血管需要承受巨大压力以保证血液循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损伤,导致心力衰竭,最终可能引发猝死。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

    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原因,人们长时间保持坐姿,缺乏锻炼,导致下肢血液流动变慢,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阻塞肺动脉,引发肺栓塞,导致猝死。

    用力排便

    便秘时用力排便,屏气过度会使心房压力升高,回心血量减少。对于冠状动脉存在病变的人来说,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休克。

    暴饮暴食

    进食过快过猛会导致胃肠道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心电不稳定,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从而引发猝死。同时,胃肠扩张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加剧心肌缺血。

    猝死并非遥不可及,预防猝死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发生应激性变化,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增加。近期,夏季猝死事件频发,令人担忧。那么,夏季猝死事件为何如此频发?普通人该如何预防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夏季猝死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高温环境导致人体应激性变化,血压波动大,心脏负荷加大,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2. 剧烈运动后,突然降温,如喝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等,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源性猝死。

    3. 亚健康人群,如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4. 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患者,如Brugada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为了预防夏季猝死,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注意保持室内外温差,避免剧烈运动后突然降温。

    2. 增强体质,改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4. 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头晕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心源性猝死,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这种疾病常常悄无声息地发生,令人防不胜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源性猝死呢?

    据研究表明,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诱因。当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心肌梗死。如果梗死发生在心脏的重要部位,就可能导致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引发心源性猝死。

    重度心力衰竭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身体对血液的需求时,就会引发心源性猝死。此外,一些患者可能伴有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在电解质紊乱、精神刺激等诱因下,也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

    为了预防和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膳食等。同时,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此外,了解心源性猝死的症状,如胸闷、心慌、胸痛等,对于早期发现和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药物治疗也是预防和治疗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手段。例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但请注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总之,心源性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需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和治疗。只有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 近年来,‘过劳死’一词在媒体上频繁出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专家指出,‘过劳死’的真正原因并非单纯的过劳,而是背后潜藏的心血管疾病。

    并非所有承受过劳负荷的人都会‘死’,为何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有些人却会突然倒下?研究发现,许多‘过劳死’的案例中,患者本身就存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而过度劳累只是诱因。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本身就较弱,过度的劳累和压力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猝死。许多患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心脏存在问题,误将猝死归咎于‘过劳’。

    除了过劳,空气污染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心血管健康。

    除了上述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情绪波动等,也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

    为了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积极参与运动,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除了情绪波动,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猝死事件。

    心源性猝死是指在心脏疾病基础上,因心脏骤停而导致的意外死亡。其特点包括死亡突然、出乎意料以及非暴力死亡。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以下六类药物可能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1. 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洋地黄、奎尼丁、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严重后果。

    2. 平喘药

    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过量或滥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

    3. 抗疟疾药物

    氯喹等药物可能导致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4. 氯丙嗪类药物

    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可能导致低血压、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5. 补充电解质类药物

    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

    6. 其他药物

    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预防心源性猝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4.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 中年常运动 可防心脏性猝死

    运动,这一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正逐渐成为预防和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关键因素。根据美国西奈心脏病研究所的研究,中年男女通过定期锻炼,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研究回顾了1200例35至65岁的猝死病例,发现运动中发生猝死的比例仅为5%。更重要的是,运动相关的猝死比运动无关的猝死有更高的心肺复苏存活率。值得注意的是,猝死并非完全不可预测,超过1/3的患者在猝死前一周就有胸痛或呼吸困难的症状。

    运动之所以能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首先,运动能增强心脏的电稳定性,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其次,长期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最后,规律的运动还能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

    为了最大化运动对心脏健康的益处,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至4次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年龄和心率来控制,例如,一个40岁的人,其常规运动心率应为130次/分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良天气条件下,如雾霾、低温或雨雪天气,应避免户外活动,选择室内健身运动。同时,身体疲劳或环境含氧量低时,也应适当减少运动量,以避免心脏骤停的风险。

    总之,运动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适当的锻炼,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享受健康的生活。

  • 随着现代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许多公司都要求员工进行入职体检,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工作顺利进行。那么,入职体检有哪些标准?如何判断体检是否合格呢?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入职体检的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下疾病或情况属于不合格:

    1.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但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或经手术治愈者,可合格。

    2. 血压超出正常范围:收缩压在90mmHg-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mmHg-90mmHg之间。

    3. 血液病,如贫血等。

    4. 结核病。

    5.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6. 慢性胃、肠疾病。

    7. 各种肝炎。

    8. 恶性肿瘤和肝硬化。

    9. 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功能不全等。

    10.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11. 精神病史、癫痫病史等。

    12.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红斑狼疮等。

    13. 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丝虫病等。

    14. 颅骨缺损、颅内异物存留、颅脑畸形等。

    15. 严重的慢性骨髓炎。

    16. 严重的慢性胃、肠疾病。

    17. 各种恶性肿瘤和肝硬化。

    18. 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功能不全。

    19. 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

    20. 精神病史、癫痫病史等。

    21.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红斑狼疮等。

    22. 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丝虫病兼有橡皮肿或有乳糜尿。

    23. 颅骨缺损、颅内异物存留、颅脑畸形、脑外伤后综合征。

    24. 严重的慢性骨髓炎。

    25. 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

    26. 有梗阻的胆结石或泌尿系结石。

    27. 大动脉炎、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

    28. 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

    29. 双眼矫正视力均低于0.8(标准对数视力4.9)或有明显视功能损害眼病者。

    30. 双耳均有听力障碍,在佩戴助听器情况下,双耳在3米以内耳语仍听不见者。

    31. 未纳入体检标准,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严重疾病。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入职体检的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入职体检过程中,大家要积极配合,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