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武警部队器官移植研究所挂牌

武警部队器官移植研究所挂牌
发表人:康复之路

武警部队器官移植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该研究所的前身是武警部队肝脏移植研究所及东方器官移植中心,拥有雄厚的医疗技术实力和完整的器官移植教研体系。近年来,该所积极开展各项器官移植手术,成功完成了多项国内首例手术,如小儿多米诺肝移植、肝肾、胰肾联合移植及双供体亲缘活体肝移植等。这些手术的成功,不仅提高了我国器官移植技术水平,也扩大了我国在世界移植领域的影响力。

作为国家卫生部首批肝移植及肾移植手术准入单位,武警总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医院不仅成功创造了国内年龄最大肝移植和年龄最小肝移植等多项纪录,还创造了肝移植零输血等多项奇迹。经过十年的发展,医院已完成肝移植1617例、肾移植644例,手术成功率高达100%,围手术期生存率达到92.5%。

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医疗技术、精湛的手术技巧和完善的护理体系。武警总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医疗技术的实力和水平。同时,这也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器官移植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和排斥反应是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武警总医院在术后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医院还积极开展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器官移植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术后生活。

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支持。武警总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肝移植状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肝移植状态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儿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国儿童医疗事业再迎重大突破。近日,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儿童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爱尔可复(他克莫司颗粒)正式获批上市,为我国儿童器官移植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

    爱尔可复的上市,填补了国内儿童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领域的空白,为儿童肝肾移植术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该药物用于预防儿童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治疗儿童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肝肾移植手术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9000 -1∶12000的新生儿由于先天性胆道闭锁,造成不可逆的肝损伤而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2018年,我国儿童肝移植全年数量首次突破1000例,2019年,我国儿童肾移植全年例数达到347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儿童器官移植国家之一。

    然而,器官移植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个体化的免疫排斥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以及器官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儿童器官移植抗排斥治疗的药物仍处于空白状态,爱尔可复的上市填补了这一空白。

    爱尔可复(他克莫司颗粒)在剂型、规格上均采用了专门针对儿童用药特点的设计,实现了给患儿精准用药,且便于服用的特点,提高了患儿依从性,帮助患者实现长期获益。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儿童器官移植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兼肝脏外科主任夏强教授表示:“爱尔可复的上市,是精准治疗理念的又一次推进,将为儿童器官移植患儿带来精细化的治疗和管理,实现长期存活。”

    除了精准用药,爱尔可复在降低排斥反应和副作用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相较于现有的他克莫司胶囊、针剂,爱尔可复可溶于水口服,味甜且方便儿童服用,有助于规范化用药,提升患儿依从性,从而帮助患者实现长期获益。

    据悉,爱尔可复(他克莫司颗粒)已在全球35个国家获批上市。此次在中国上市,为国内患儿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我国儿童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手术已经成为挽救众多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器官捐献不足、分配不均等问题,器官移植手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建立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旨在提高器官分配效率,让更多患者受益。

    2021年8月10日,我国成功实现了首例通过该系统进行的跨省肝移植手术,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这例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个方面的努力。首先,器官捐献者及家属的爱心无私奉献,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其次,器官捐献协调员、移植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确保了器官捐献和移植手术的顺利进行。最后,完善的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为器官的合理分配提供了有力保障。

    器官移植手术并非易事,它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首先,需要确定捐献者是否适宜捐献器官。其次,需要找到合适的受体,并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最后,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护理。在这个过程中,医疗团队的专业技能和严谨态度至关重要。

    除了手术本身,器官移植后的长期随访也是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移植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器官捐献,积极参与到器官捐献事业中来,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贡献力量。

  •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我国肝移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肝癌及肝胆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肝移植亟需规范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部分为不可切除的大肝癌,且肝内外门静脉系统中存在癌栓的比例高达1/3甚至50%以上。移植后,即使积极治疗,一年内的复发率仍可达到80%,3年生存率低于30%。对于晚期肝癌尤其是门静脉大分支内有癌栓的患者进行肝移植,不仅浪费了有限的供肝资源,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其次,来自供肝的乙肝病毒感染复发及再感染是影响术后中长期生存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术前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并在术后规范长期应用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及监测,同时完善对供体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

      第三,乙肝病毒感染者术后肝炎复发率可达90%,移植前后如不加有效治疗,是导致患者移植后迅速发生肝硬化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2亿人患有肝病,每年需要肝移植的患者超过万人。肝病患者从入院检查到手术,再到出院,整个过程需要20万至25万元,术后药费每年仍在万元以上。因此,有专家呼吁,在肾脏移植者术后抗排斥药物已被纳入医保后,肝移植药费也应该纳入医保。

      为了提高我国肝移植的生存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对肝癌及肝胆系统其他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避免浪费有限的供肝资源。

      2. 加强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降低术后肝炎复发率。

      3. 加强对肝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 将肝移植药费纳入医保,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5. 加强肝移植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肝移植的认知度。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手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高龄患者来说,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近日,一位72岁的林老成功完成了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的多器官移植手术,一次性解决了肝病和糖尿病两大疾病。

    一般来说,65岁以上老人进行器官移植手术风险较高,但林老却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医生精湛的技术,成功克服了重重困难。据悉,林老曾患有胆石症,并在2013年完成了胆道取石手术。然而,术后不久,他被诊断为糖尿病。随后,林老的肝脏也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全身黄疸、腹胀、双下肢浮肿等症状。

    在经过多方咨询后,林老最终选择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多器官移植手术。该医院器官移植科王东平主任医师表示,多器官移植手术对医生的技术、医院条件等要求较高,而且高龄患者做移植手术的风险会成倍增加。然而,在何晓顺副院长亲自主刀下,林老最终成功完成了手术。

    除了林老之外,还有许多患者受益于多器官移植手术。例如,患有糖尿病20多年的老陈,通过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解决了肝硬化和微小肝癌的问题。术后,老陈的各项复查指标都很正常,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多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半个世纪以来,肝癌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

    1960年代早期,乙肝病毒作为肝癌的主要元凶被发现,为后续的预防工作奠定了基础。法国学者Henri Bismuth对肝脏解剖的完整描述,为肝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963年,肝移植手术的出现,为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20世纪70年代,丙肝病毒被发现,并成为肝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981年,第一个预防乙肝病毒的疫苗问世,为预防肝癌提供了有力手段。1983年,消融治疗的出现,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90年代,肝移植技术不断改进,使更多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的机会。2007年,索拉非尼成为第一个被证实有效的肝癌靶向药物,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为肝癌的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胆道闭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等。仁济医院肝脏外科近日成功救治了一名5岁哥伦比亚籍肝移植术后胆道梗阻女孩,通过非常规胆道重建手术,成功避免了二次肝移植,让患儿重获新生。

    该患儿在6个月大时因先天性胆道闭锁接受了活体肝移植手术。移植术后,由于门静脉血栓、胆道并发症等原因,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多次手术。但由于多种原因,患者术后反复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并出现了巨大切口疝。多家医院均建议患者考虑二次肝移植手术。

    经过多方询问,患者一家最终来到仁济医院就医。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发现患儿肝脏左侧缘存在粗大的胆管分支,提示存在严重胆道梗阻。仁济医院肝脏外科科主任夏强教授组织多学科MDT讨论,为患者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胆道三次重建手术方案。

    6月17日,夏强团队采用非常规手术方法重建胆道。手术中,在保留原胆肠吻合口的情况下,切除左侧部分肝脏实质找到扩张胆管,并在此处重建了另一个胆汁内引流出口,成功解除了患者胆道梗阻问题和切口疝问题。

    此次手术的成功,避免了肝门部的解剖分离,通过扩张胆管建立胆汁内引流通道,使患者成功避免了二次肝移植。患儿妈妈激动地说:“这次孩子黄疸升高,我第一个就想到上海仁济医院,我知道他们是全世界儿童肝移植最好的医院,我相信他们。通过这次治疗让我的孩子避免二次肝移植,短短两天,孩子的眼角变白了,脸色也不是黄色了,孩子不再因为瘙痒而不安,她能安静的休息了!谢谢仁济的医生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作为国内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经过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近6年来完成儿童肝移植手术最多的医院,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和80.0%,达国际先进水平。

  • 肝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它为终末期肝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手术后的并发症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移植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其分类、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肝移植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近期并发症:主要与手术操作相关,如术后出血、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等。

    2. 远期并发症: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3. 排斥反应: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4. 感染: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腹腔内感染、肺部感染等。

    5. 代谢并发症:如高血脂、电解质紊乱等。

    针对这些并发症,医护人员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1.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

    3. 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4.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提高免疫力。

    5. 定期复查,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 小宝(化名)安静的躺在床上喝着奶,眼睛好奇的盯着病房里的来人,不知他幼小的心里是否知道是妈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呢?

    主管的护士说,手术前小宝每天都很烦躁,经常哭闹,手术后变得很乖,喝饱了就安静的躺着,逗他还会笑。

    先天性胆道闭锁

    这是一个8个月大的宝宝,不幸的患上了先天性胆道闭锁,发育严重受影响,正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重应在10公斤左右,而小宝入院时仅5.6公斤。

    家长回忆,小宝出生一周后,就出现了黄疸症状,粪便也呈棕黄、淡黄米色,开始以为是正常现象,后来才发现粪便变成了陶土样灰白色,紧张下才送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王东平副教授介绍,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肝硬化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疾病,其发病率为1∶8000~1∶14000,如果进展到肝功能衰竭,唯一的出路只能进行肝移植。

    小宝是幸运的,经过配型,确定妈妈的肝脏是适合他的,所以他们在3月1日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手术很顺利,妈妈已在术后一周出院,而小宝也将于近日出院。

    中国,99%的

    在中国,器官来源方面,有两种途径:一种来自三代内直系亲属的捐献,另一来自志愿者的捐献。王东平副教授介绍,在亲属的器官捐献方面,在中国的比例还是很低,以肝移植为例,亲属捐献的器官移植仅大概只占手术的0.1%,而在国外,亲属捐献可占到器官移植的60%。相关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限制了三代内直系亲属才能捐,另一方面,中国捐献的多为女性,女性的肝脏体积较小,通常无法满足男性患者身体的需要。

    据了解,中国每年有100万的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但因为肝源问题,只有1%的患者能顺利手术,“我们的手术相当于看菜吃饭,没有肝源,我们也无法为患者进行手术,以至于许多的患者还未等到合适的肝源,就已经离世。”对于这一现状,王教授只好叹气。

    肝移植手术成熟 术后可过正常人生活

    此次进行的肝移植手术,由于小宝比较年龄较小,对肝脏的需求也很小,只取了妈妈140克的肝脏就足够了,王东平副教授指出,妈妈的肝脏重量在970克,取出140克对妈妈的健康也没有太大影响。“小宝是幸运的,对于不少患上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孩子,很多家庭选择了放弃,这个很可惜。”王东平副教授遗憾的说。据了解,由于很多人对器官移植存在一定的误区,小孩一旦出现肝衰竭,需要肝移植的时候,家长担心手术风险,担心小孩移植后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担心终身的用药,往往会选择放弃治疗。

    王教授指出,其实这些担忧都是不必要的,肝移植在中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第一例肝移植的患者,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肝移植后,虽然需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药量会越来越小。对于小宝这样的小患者,天生对器官的排斥就小于成年人,所以每天只需要吃少量的抗排斥药即可。

    肝移植后,妈妈的肝脏马上就会在小宝体内发挥作用,并随着小宝的身体成长,小宝日后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运动。

  • 在母爱的力量面前,一切困难都显得渺小。38岁的丁虹(化名)为了救治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毅然决然捐出了自己1/4的肝脏,为他进行活体肝移植手术。这例手术不仅挽救了东东的生命,也创造了国内最小活体肝移植的纪录。

    东东出生后不久便被诊断出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医院院长、肝脏移植中心主任王捷教授为陈氏夫妇提供了治疗方案:活体肝移植。

    由于丁虹和东东的血型均为O型,可以进行活体肝移植。然而,高昂的手术费用让这个家庭犯了难。但为了东东的生命,医院决定先救人再说。

    7月11日,母子俩成功完成了10个小时的手术。术后,东东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心跳由术前的每分钟130次恢复到正常的90次,血氧浓度也从术前的80%上升到95%。这例手术的成功,不仅为东东带来了希望,也为国内新生儿肝移植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肝移植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除了活体肝移植外,还有尸体肝移植可供选择。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在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这一疾病,为这些可爱的生命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对患者的皮肤、关节、肾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许多患者会选择使用甲泼尼龙针进行治疗。

    甲泼尼龙针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它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此外,甲泼尼龙针还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病情。

    甲泼尼龙针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皮肤红斑等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甲泼尼龙针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等。因此,在使用甲泼尼龙针治疗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使用时间。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

    总之,甲泼尼龙针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谨慎,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