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入园难,心理干预有妙招

宝宝入园难,心理干预有妙招
发表人:李健博

宝宝每天早上都要经历一场“哭别”。从吃早饭开始,就央求妈妈‘好妈妈,不上幼儿园好吗?’时间一到,便怎么也不肯出门。到了幼儿园门口,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淌。下了车,更是紧紧拉着妈妈的腿,不愿踏入幼儿园。如果生病在家休息,宝宝反而会高兴地说‘生病真好,可以不去幼儿园,我希望天天生病!’虽然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好的环境,但为什么宝宝不愿去呢?

一般来说,如果三岁之前,孩子从未离开过母亲或家人,突然上幼儿园会感到恐惧和不安。但是,只要家长坚持送孩子入园,并及时给予鼓励,再加上幼儿园丰富多彩的生活,孩子会逐渐适应并愿意去幼儿园。但如果孩子每次去幼儿园都哭闹不止,且持续时间较长,就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充分,年龄虽然到了三岁,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某些指标仍处于三岁以下。这种现象往往与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和娇惯孩子有关。因此,在孩子一周岁能独立行走后,家长应该多让孩子自己玩,鼓励他们多和别的小朋友接触,逐渐适应离开父母的守护,为今后上幼儿园打好基础。

美好的向往

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做些准备工作。比如,经常给孩子吹吹风,告诉他们幼儿园如何好,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老师唱歌跳舞特别好等,让孩子在思想上先有一点向往:‘幼儿园是个好地方。’可以把邻居家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来,讲讲幼儿园的事,表演一下老师教的儿歌,让孩子产生‘我也想去幼儿园’、‘我想唱儿歌’等欲望。

提前看幼儿园

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带孩子提前到幼儿园转一转,看看幼儿园里各种活动器材,看看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做游戏的场面,让孩子看看教室里的小桌椅,睡觉用的小床。这些实地考察都可以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熟悉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盼望上幼儿园

进幼儿园那天,家里可以搞得像过节一样,让孩子吃节日食物,穿节日服装,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特别好的事,盼望已久的事,让他在‘隆重欢送’下欢欢喜喜地进入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把孩子交给迎接的老师,家长应立即离开,不要千叮咛万嘱咐,和孩子和老师讲个没完没了。孩子看到家长这么不放心,自己也就会对家长的即将离开感到不安。所以,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保持孩子上幼儿园的欢乐心情和稳定的情绪。

坚持上幼儿园

一旦决定把孩子送幼儿园,家长就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孩子一开始不适应,有些哭闹,家长不要有所顾忌,时间长了就会好的。所以问题不在于孩子的哭闹,而在于父母的态度是否坚定。如果父母态度不坚定,孩子就有机可乘,就会反反复复,迟迟适应不了。

不用幼儿园威胁

平时家长切忌拿幼儿园吓唬孩子,千万不要用恐吓的口气威胁说‘你再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或‘看幼儿园老师怎么治你。’使孩子觉得幼儿园是惩罚人的地方,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理发育障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无礼的行为,比如不排队、不尊重他人、说话大声等。这些行为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但你知道吗?没礼貌可能是因为社交恐惧症(社恐)的表现。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对社交场合感到极度紧张和恐惧,担心自己会做出失态的行为,从而受到他人的嘲笑或排斥。这种恐惧会导致患者避免社交活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社交恐惧症患者常见的表现包括:

    • 害怕与他人交往,尤其是陌生人
    • 担心自己会说话结巴、脸红或做出尴尬的动作
    • 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
    • 害怕被他人评价或批评
    • 避免参加社交活动,如聚会、婚礼等

    那么,如何应对社交恐惧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 参加社交技能培训: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社交场合中的尴尬情况等。
    • 逐步接触社交场合:从简单的社交活动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自己逐渐适应。
    • 自我暗示:用积极的语言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可以应对社交场合。
    • 练习放松技巧:学习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帮助自己在社交场合中保持冷静。

    总之,没礼貌可能是因为社交恐惧症,我们应该关注这类心理问题,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 焦虑症在儿童中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并非不可能发生。这种精神障碍以过度担忧、恐惧和紧张为特征,可能由遗传、家庭或心理因素引起。儿童焦虑症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如受到惊吓或恐吓,也可能导致心理创伤。治疗儿童焦虑症,医生可能会建议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可能会使用地西泮片或劳拉西泮片等。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提供安全感,避免体罚,并在孩子出现症状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 儿童心理疾病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儿童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北京春季,由于气候变化、学业压力等因素,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2.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3. 增强家庭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4. 鼓励孩子参加兴趣班,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5. 合理安排学业,避免过度的学习压力。
    二、治疗策略
    1. 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解决问题。
    2. 家庭治疗: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3. 学校干预: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4. 社会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

  • 儿童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对于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度的恐惧反应。南昌春季,由于气候多变,儿童更容易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从而诱发或加重恐惧症。以下是一些针对南昌春季儿童恐惧症的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家庭预防措施:
    1. 增强儿童自信心:通过鼓励和肯定,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使其在面对恐惧时能够勇敢面对。
    2.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保持家庭和谐,避免家庭成员间的争吵,为儿童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3. 关注儿童心理变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孩子的恐惧来源,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4. 培养儿童兴趣爱好:鼓励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丰富其业余生活,有助于缓解恐惧情绪。
    5. 注重儿童饮食健康:保证儿童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有助于改善儿童情绪。
    二、治疗策略:
    1. 心理咨询: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引导儿童正确面对恐惧,学会自我调节。
    2. 家庭治疗:家长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共同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3. 行为疗法:通过训练儿童逐渐适应恐惧情境,减少恐惧情绪。
    4.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在济南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儿童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增多,家庭成员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预防措施
    1. 增强儿童自信心:家长应多鼓励儿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
    2. 营造温馨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关心儿童的情感需求,避免家庭矛盾对儿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3.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家长要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5.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儿童注意力分散,影响心理健康。

    二、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手段,帮助儿童认识和理解强迫症状,学会应对方法。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治疗强迫症。
    3.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4. 社会支持:鼓励儿童参加社交活动,扩大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 儿童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度和不合理的恐惧感。在昆明秋季,由于天气变化和季节性因素,儿童恐惧症的发生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以下是一些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的压力和焦虑。
    2. 加强沟通:家长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恐惧来源,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4. 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5. 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转移其对恐惧事物的注意力。
    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孩子认识和改变恐惧心理。
    2. 家庭治疗:家长参与治疗过程,学习如何与孩子共同应对恐惧。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使用抗焦虑药物等。
    4. 学校教育: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 发癔症,也称为儿童癔症或歇斯底里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在成都春季,由于气候变化和季节交替,儿童更容易出现此类症状。发癔症的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身体不适、抽搐、晕厥等。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1. 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2. 增强儿童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
    4. 饮食均衡,保证儿童营养摄入。
    5. 鼓励儿童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治疗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儿童缓解心理压力。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3. 家庭支持:家长应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
    4. 环境改善: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康复。
    5. 社会支持:鼓励儿童参加社交活动,增强其自信心。

  • 儿童癔症,也称为儿童分离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在沈阳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儿童癔症的发生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以下是关于儿童癔症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针对沈阳夏季的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

    儿童癔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儿童对分离的极度恐惧和焦虑。这种症状通常在儿童6岁至12岁之间出现,并且可能持续到青春期。癔症的症状可能包括哭泣、呼吸困难、头痛、腹痛等。

    针对沈阳夏季的家庭预防措施如下:
    1. 保持室内外环境的通风,避免儿童因高温导致中暑。
    2. 为儿童提供充足的饮水,防止脱水。
    3. 安排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游泳,以帮助儿童适应高温环境。
    4. 教育儿童如何正确面对分离和焦虑,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 鼓励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社交能力,减少分离焦虑。

    治疗策略包括: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儿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焦虑。
    2. 家庭支持: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对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3. 学校合作:与学校合作,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避免过度保护:家长应避免过度保护儿童,让他们学会独立和自信。
    5.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必要时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

    总之,对于沈阳夏季的儿童癔症预防和治疗,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

  • 儿童癔症,又称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在杭州夏季,由于高温和湿度较大,儿童癔症的发病率可能会略有增加。以下是对儿童癔症的基本介绍,以及杭州夏季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儿童癔症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身体症状,如头痛、腹痛、呕吐等,但经过医学检查却发现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理压力、情绪波动有关。在杭州夏季,家长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自身情绪波动影响孩子。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2.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可以多陪伴孩子,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3. 合理安排作息:夏季天气炎热,儿童容易疲劳。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 饮食健康:夏季儿童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量摄入冷饮和油腻食物。

    5. 适当锻炼:鼓励儿童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治疗方面,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帮助孩子了解癔症的症状和成因,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2. 家庭治疗: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过程,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3. 学校支持:与学校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社会支持: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结交朋友,增强自信心。

    总之,家长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了解儿童癔症的相关知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 在现代社会,自卑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许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往往会感到自卑,从而影响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注重外在形象。一个人的外表往往会影响到他的自信心。因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仪表,穿着得体,保持干净整洁的外表,这样有助于提高自信心。

    其次,培养乐观心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要学会积极地看待问题,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再次,提升气质。气质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的体现。可以通过阅读、学习、锻炼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气质,让自己更加自信。

    此外,丰富学识也是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最后,积极面对挑战。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要学会勇敢地面对挑战,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

    总之,克服自卑心理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注重外在形象、培养乐观心态、提升气质、丰富学识、积极面对挑战等。只有全面提升自己,才能克服自卑心理,拥有自信的人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