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输液管内惊现2厘米发丝,患方索赔百万,生产、采购、还是护士三查八对出了问题?

输液管内惊现2厘米发丝,患方索赔百万,生产、采购、还是护士三查八对出了问题?
发表人:医者仁心

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其中输液管内出现异物的事件屡见不鲜。近日,吉林一名男童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时,发现输液管内竟有一根长约2厘米的头发。这一事件引发网友热议,究竟是谁的责任?生产、采购还是护士三查八对出现了问题?

首先,输液管内出现头发,很可能是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输液管作为无菌用品,对生产环境要求极高。若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导致头发等异物混入,则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次,医院在采购输液管时,也应加强审核。选择正规厂家、合格产品,才能保证输液管的质量。此外,护士在给患者输液前,需要进行三查八对,确保输液管无破损、无异物。若在输液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上报。

针对此类事件,患者应如何应对呢?首先,患者应提高警惕,发现输液管内有异物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好药液和输液管,以便进行鉴定。其次,患者可以向医院、药品监督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输液管内出现异物事件,暴露出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医院应加强管理,患者也应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输液器械的污染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输液器械的污染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即将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条例的出台,将推动行业整合,促进医疗器械行业迈向更高水平。

    《条例》的颁布,将覆盖医疗器械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包括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等。这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回顾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重要的变革。2月,《条例》征求意见稿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食药总局加快了相关配套规章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并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整治行动,整顿和维护市场秩序。

    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推算,2013年行业产值为4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4500亿至5000亿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1.6万家,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约有20家。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水平低、核心技术缺乏;民族品牌市场地位相对弱势;上游产业对医疗器械发展制约较大。

    《条例》的出台,将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我国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预计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并购高潮,行业龙头将受益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此外,随着医疗机构数量增加和医改政策对基层医疗的倾斜,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医疗器械的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我国卫生部于7月3日召开医疗器械集中采购信息发布会,宣布将采用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为全国县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配置相关医疗器械和设备。

    据悉,此次集中招标采购将覆盖高值医用耗材和甲类大型设备,其中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供应周期将由一年调整为两年。此举旨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降低患者就医负担。

    根据新医改方案,全国县医院原则上要达到二甲医院水平,配备CT、X线机、彩超等17大类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要配备X线机、生化分析仪、B超、心电图机、救护车等18类医疗设备;村卫生室要配备简易呼吸器、高压消毒锅、出诊箱等35种设备。卫生部目前正在加紧制定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装备配备标准。

    此外,中央已分3批下达专项建设补助资金200亿元,支持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用房建设。卫生部与相关部门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拟另行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基本医疗设备,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备、人员和管理配套的标准化建设目标。

    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和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得到更加完善的医疗设备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桶装水,作为现代人日常饮用的主要水源之一,其安全性和卫生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你是否知道,桶装水并非越“新鲜”越好?本文将探讨桶装水的潜在危害,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储存桶装水,保障我们的饮水健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桶装水的生产过程。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桶装水,包括蒸馏水、逆渗透水、矿泉水及其他纯净水,在生产制作过程中都经过了严格的过滤和消毒处理。其中,臭氧消毒是常见的消毒方式之一。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的卫生安全。

    然而,正是臭氧的强氧化性,给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臭氧吸入体内后,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导致皮肤出现皱纹、黑斑等问题。此外,臭氧还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疾病等疾病。

    因此,我们在饮用桶装水时,不宜直接饮用刚灌装好的水。最好的办法是将新鲜的桶装水放置1~2天,让臭氧逐渐消散,再进行饮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又能保证水的口感。

    此外,桶装水在储存过程中也容易受到二次污染。饮水机出水龙头、进水口、排污口等部位,容易让空气中的微生物、浮尘进入水桶中,导致水质受到污染。因此,在使用饮水机时,要注意定期清洁和保养,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为了防止饮用被二次污染的水,最好的办法是将水加热后再饮用。同时,为了防止水反复加热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建议市民在选购饮水机时,尽量选择沸腾式饮水机。这类饮水机通过微电脑控制,将凉热水分离,保持水温准确稳定,使饮用的水更加干净、健康。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净水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净水设备,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必备之选。然而,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等问题,令人担忧。

    一、净水器细菌污染的来源

    1. 滤芯污染:净水器的滤芯是过滤水质的关键部件,如果滤芯长时间未更换,或者使用不当,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水质污染。

    2. 净水器接口污染:净水器与水管连接处、净水器内部管道等部位,容易积聚污垢,滋生细菌。

    3. 净水器外部污染:净水器外部容易沾染灰尘、细菌等污染物,影响水质。

    二、如何预防净水器细菌污染

    1. 定期更换滤芯:根据滤芯的使用说明,定期更换滤芯,确保水质安全。

    2. 定期清洗净水器:定期清洗净水器内部管道、接口等部位,清除污垢和细菌。

    3. 保持净水器清洁:保持净水器外部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4. 选择正规品牌:选择正规品牌的净水器,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三、净水器与自来水

    虽然净水器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自来水。在使用净水器的同时,仍需确保自来水水质合格,以免影响净水效果。

    四、选购净水器的注意事项

    1. 了解滤芯更换周期:选择滤芯更换周期合理的净水器,方便维护。

    2. 关注净水效果:选择净水效果好的净水器,确保水质安全。

    3. 考虑售后服务: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净水器品牌,确保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它不仅是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必备资料,更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依据。

    一、产品技术要求的法律地位

    《条例》明确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保证出厂的医疗器械符合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这表明,产品技术要求不仅是企业生产的指南,更是监管部门监管的重要依据。

    二、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与提交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当根据医疗器械成品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编制产品技术要求,并在注册申请时提交。这有助于监管部门全面了解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三、注册检验与预评价

    承担注册检验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注册检验,并根据相关规定对注册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预评价。这有助于提高检验效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产品技术要求的实施与监督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技术要求、产品特性、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等确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检验项目,并最终以产品检验规程的形式予以细化和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五、产品技术要求的更新与完善

    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技术要求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及时关注相关技术法规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产品技术要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总结

    产品技术要求是医疗器械监管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实施与更新,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 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为了规范医疗器械命名,保证医疗器械命名科学、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于2014年发布了《医疗器械命名规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医疗器械产品名称应为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同一医疗器械使用一个通用名称。医疗器械名称中不得含有人名、企业名、品牌名、商标名或其它类似的名称,不得含有产品的型号或规格;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包治百病、适应所有症状或者夸大适应症的内容,或含有“美容”、“保健”等宣传性内容。

    通用名称不应使用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不得使用图形、符号等标志。与药品行业类似,医疗器械通用名称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医疗器械命名规则(试行)》对医疗器械通用名称的构成要素也做了明确规定。通用名称由一个核心词和一般不超过三个的特征词组成。核心词是对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和预期用途的医疗器械最概括的表述。特征词是对医疗器械使用部位、结构特点、技术特点、材料组成、特定属性等主要特征的描述,原则上应按从狭义到广义的次序排列。

    例如,对于一款心脏支架,其通用名称可以由“心脏支架”作为核心词,以“金属”、“药物涂层”等作为特征词,形成“金属药物涂层心脏支架”的通用名称。

    《医疗器械命名规则(试行)》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医疗器械命名,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饮用水,而白开水作为最常见、最健康的饮用水之一,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你是否知道,长期饮用放置过久的水,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以下将为您揭秘关于白开水的几个健康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久置的白开水中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这是因为,水中的氮元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被分解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长期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久置的白开水中还可能滋生细菌。由于开水的温度较低,微生物更容易在其中繁殖。这些细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尽量避免长时间存放白开水。如果需要长时间存放,可以将水煮沸后密封保存,减少细菌滋生。

    2. 定期更换饮用水。建议每天更换一次饮用水,确保水质安全。

    3. 选择合适的饮水器具。使用密封性能好的饮水器具,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滋生。

    4. 注意个人卫生。在饮用白开水前后,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细菌传播。

    此外,除了白开水,其他饮用水如桶装水、瓶装水等,也需要注意存放时间。一般来说,桶装水和瓶装水在开启后应在3-5天内饮用完毕,以免细菌超标。

    总之,关注饮用水安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让我们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共同呵护身体健康。

  • 近年来,医疗器械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中,对多种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验。结果显示,共有44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血液透析用浓缩物和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多个品种。

    本次抽验结果显示,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和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品种。其中,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不合格批次最多,达到3批次;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不合格1批次;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不合格8批次;血液透析用浓缩物不合格3批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不合格29批次。

    针对此次抽验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要求有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同时,总局将按有关规定对抽验结果发布质量公告,以保障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

    医疗器械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我们在购买和使用医疗器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查看产品的合格证明,以确保使用安全。

    此外,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也应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切实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最后,让我们共同关注医疗器械的安全问题,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医疗器械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现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2000年发布后,一直未进行修订,部分条款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近期,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即将出台,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册审评放宽:简化注册审评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2. 增设审评绿色通道:针对高风险医疗器械,设立绿色通道,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3. 调整产品注册与生产场地许可次序:先注册再办理生产许可,降低企业前期投入。

    4. 加强监管力度:对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新版条例的出台,将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产生以下影响:

    1. 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简化注册审评流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

    2. 提高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3.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4. 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水平。

  • 近年来,我国药品包装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包装、资源浪费等。为响应环保号召,推动药品包装改革已成为共识。

    首先,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浪费了大量资源。以小包装药品为例,频繁拆包不仅消耗人力物力,还可能导致药品浪费。此外,精美包装的药品容易成为造假和倒卖的对象,加剧了药品市场乱象。

    其次,药品包装改革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大包装和月包装药品可以减少频繁就医的麻烦,降低用药成本。同时,大包装药品便于医院管理,提高药品使用效率。

    此外,小包装药品的废弃物不易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推动药品包装改革,采用易降解、可回收材料,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大包装和月包装药品。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确保药品分装质量。同时,加强药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总之,药品包装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多方努力,我国药品包装领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