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预防骨质疏松要厘清饮食误区

预防骨质疏松要厘清饮食误区
发表人:医疗新知速递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据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69.4%,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部骨折患者超过68.7万人次。因此,了解骨质疏松症,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和正确的预防方法:

误区一:骨头汤可以补钙

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钙,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骨头中的钙主要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不易溶于水,因此骨头汤中的钙含量非常低。大量饮用骨头汤,反而可能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嘌呤,对健康不利。

误区二:喝矿泉水可以补钙

有些人认为矿泉水中的钙含量较高,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实际上,矿泉水中的钙含量很低,喝矿泉水补钙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过量饮用矿泉水可能导致水中矿物质摄入过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误区三:喝牛奶会导致骨质疏松

有些人认为喝牛奶会导致骨质疏松,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适量饮用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当然,过量饮用牛奶也可能导致钙摄入过多,但适量饮用牛奶并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误区四:补钙会导致肾结石

有些人认为补钙会导致肾结石,这也是一个误区。实际上,肾结石的形成与钙摄入量没有直接关系。适量补钙反而可以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食或补充剂的方式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

2. 增加户外运动:适量的户外运动可以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增强骨骼强度。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骨折疾病介绍:
骨折是由创伤或骨骼疾病所致,以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为改变的疾病,创伤性骨折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疲劳性骨折等所致。骨折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部分骨折患者还会有休克、发热等全身表现。骨折可进行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然后予以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然后在不影响固定及骨折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大部分骨折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部分可引发畸形愈合或伴有并发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椎体,尤其是腰椎。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导致椎体受到压缩而发生的。那么,压缩性骨折应该如何治疗呢?

    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卧床休息:对于轻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来促进骨折愈合。在卧床期间,应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加重骨折。

    2. 卧硬板床:卧硬板床可以帮助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卧硬板床的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3. 补钙:对于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补充钙质,以纠正骨质疏松。常见的钙剂包括碳酸钙D3、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

    4. 手术治疗:对于压缩程度较严重、伴有神经压迫症状的压缩性骨折,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恢复椎体高度。

    5. 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适当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骨折。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

    3. 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医生治疗。

  • 儿童骨折手术虽然能够快速修复骨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手术过程中,神经损伤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进行康复。此外,术后石膏固定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生长板和关节面的骨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畸形。如果骺板损伤严重,甚至可能出现长骨桥,导致骨骼生长不均衡,影响骨骼的正常形态。因此,在进行儿童骨折手术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手术风险和保守治疗的利弊。

    儿童骨折的原因多样,包括骨密度低、活动量较大、维生素D缺乏等。在治疗方面,闭合复位和外固定支架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也对骨折的恢复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避免孩子过度活动或参与高风险运动。一旦发生骨折,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除了手术治疗,康复训练也是儿童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儿童骨折手术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健康。

  • 桡骨干下1/3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旋前方肌的收缩和骨间膜的牵拉,骨折远端容易发生旋转移位,导致功能障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复位方式至关重要。

    对于桡骨干下1/3骨折,闭合整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臂丛阻滞麻醉下,医生会使用分骨折顶手法,纠正侧方和掌背侧移位。如果旋转移位未纠正,医生会在桡骨骨折远端桡侧旋入一枚带螺纹斯氏针,通过对抗牵引和旋转复位来纠正旋转移位。术后,医生会进行无菌包扎并使用石膏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

    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由于前臂肌肉的持续挤压,骨折远端容易发生轴向缩短。因此,固定方法需要能够对抗肌肉力量。钢板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放置在桡骨掌侧,方便操作且软组织条件好。

    下尺桡关节脱位是另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下尺桡关节陈旧性脱位会导致下尺桡关节紊乱,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和腕关节的伸屈。因此,尽早恢复下尺桡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非常重要。对于闭合整复成功者,石膏固定可以促进下尺桡关节周围的韧带和关节囊愈合。对于开放复位者,医生会进行周围韧带和关节囊修补,并使用经皮或切开经尺骨交叉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

    对于开放骨折者,除了要求骨折对位良好和坚强内固定外,关闭伤口也非常重要。医生会注意避免在皮肤张力极高或缺损的情况下勉强缝合,以免造成皮肤坏死。如果需要,医生会进行Ⅱ期缝合或应用带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来关闭伤口。

  •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多见于老年人。然而,有些患者在术后会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情况,这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针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和植骨。对于青壮年患者,由于骨折生长潜力尚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骨折端的促进愈合。手术方式包括带血管的植骨,如髂骨瓣、腓骨瓣,以及不带血管的植骨,如游离髂骨移植。此外,还可以在骨折端附加促进骨折生长的生物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

    对于老年人,由于骨生长能力较差,通过促进愈合的技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时,可以考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疗效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以及股骨颈上部密集的营养血管孔,这些因素削弱了股骨颈的生物力学结构。此外,老年人髋部肌肉群退化,无法有效抵消髋部的有害应力,也是骨折发生的重要原因。

    术后护理也是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但同时也不能缺乏锻炼。此外,患者还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素,保持饮食平衡,以促进身体恢复。如果术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之,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质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多由外力作用导致。轻度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自愈的可能,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诊断:明确骨折程度和范围,排除其他疾病。

    2. 治疗方案:轻度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佩戴腰围等。严重骨折需手术治疗。

    3. 术后康复:根据骨折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

    4. 日常保养:注意姿势正确,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5. 预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骨骼强度。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和康复需要耐心和毅力,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

  • 运动过程中,脚踝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医学上称为‘足踝扭伤’。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足踝超出正常活动范围,引起肌肉或韧带撕裂,伴随疼痛和肿胀。由于损伤会导致内部出血,形成血肿,因此足踝扭伤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逐渐康复。在康复过程中,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判断伤势

    在发生足踝扭伤后,首先要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轻微扭伤可通过自我观察和简单的处理方法得到缓解,而严重的扭伤或骨折则需要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判断伤势的方法:

    • 无法站立或行走
    • 扭伤时听到或感觉到骨裂声
    • 外踝或外脚面中间有明显的压痛点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应立即就医。

    二、冷敷与热敷

    足踝扭伤后,应立即进行冷敷。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抑制炎症反应。通常在扭伤后的前24小时内,应持续冷敷,每隔2-3小时敷一次,每次15-20分钟。24小时后,可以开始使用热敷,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三、按摩与康复

    对于轻微扭伤,可以在伤后24小时内进行轻柔的按摩,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按摩时,可以用手掌轻轻按压受伤部位,力度以感到轻微疼痛为宜,每次按压2-3分钟。每天进行3-5次,每次按摩5分钟。

    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受伤的足踝。将受伤脚抬高,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肿胀。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将脚踝转向引起疼痛的方向
    • 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 加强足踝肌肉锻炼,提高稳定性

    四、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足踝扭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穿着合适的运动鞋,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 进行足踝肌肉和关节的拉伸和加强训练
    • 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 避免在湿滑或不平整的地面上运动

    足踝扭伤虽然常见,但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康复至关重要。在发生扭伤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延误治疗。

  • 当人体遭受外力撞击或挤压时,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其中,第12肋骨骨折较为特殊,因为它属于浮肋,较其他肋骨短小,且远端游离。因此,大部分第12肋骨骨折的患者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第12肋骨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方法,如使用弹性胸带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活动带来的疼痛。此外,患者还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肌注吗啡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营养摄入,有助于身体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严重病例可能伴有其他器官损伤,如肾脏、肝脏、脾脏等。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若骨折断端戳伤局部器官,导致出血或不适,也需考虑手术治疗。

    专家提醒,第12肋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保守治疗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然而,对于病情严重或伴有其他器官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以下是对第12肋骨骨折的详细科普:

    一、病因及症状

    第12肋骨骨折多由交通事故、跌倒、撞击等外力因素导致。患者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第12肋骨骨折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等。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肋骨骨折、胸壁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三、治疗

    1. 保守治疗:适用于大部分第12肋骨骨折患者,包括弹性胸带固定、口服NSAIDs等。

    2.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或伴有其他器官损伤的患者。

    四、预后及预防

    第12肋骨骨折的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意识,避免交通事故、跌倒等意外伤害。

  • 尾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伤,它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尾骨骨折的恢复时间以及如何坐立,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尾骨骨折的恢复时间有所不同。轻微的骨折,如骨裂,通常在一个月左右即可恢复,患者可以适当坐立。而粉碎性骨折或骨折断端移位的情况,恢复时间则较长,可能需要数月。

    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固定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粉碎性骨折或骨折断端移位的情况。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对尾骨的冲击。

    2. 固定: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如止痛药和消炎药。

    4.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5.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骨折恢复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尾骨骨折:

    1.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增强身体稳定性。

    2. 注意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椅子,减少对尾骨的压迫。

    4. 避免剧烈运动,如骑马、滑雪等。

    总之,了解尾骨骨折的恢复时间以及如何坐立,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以促进骨折愈合。

  • 骨折是常见的骨骼损伤,发生后正确的固定方式至关重要。骨折固定主要有两种方式:外固定和内固定。

    外固定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石膏、夹板等工具。这些工具通过外部施加力量,使骨折端保持稳定,同时便于观察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

    内固定则包括钢板、螺钉、髓内针、钢丝等材料。这种固定方式需要切开皮肤,将金属器材植入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内固定通常复位效果较好,但可能会对骨折周围的骨膜造成较大破坏,影响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骨折后,除了固定外,还需要进行制动、止痛、减轻伤员痛苦、防止伤情加重、保护伤口、防止感染等措施。此外,还需要限制患者伤处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和疼痛。夹板固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固定方法,操作时应注意固定上下两个关节,并露出指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上肢骨折固定时,应选择屈肘位,用带子悬吊于颈部;下肢骨折固定时,应选择伸直位。脊柱骨折时,应将伤员平放在硬板上进行固定,避免使用软性物品运送,以免造成脊髓神经损伤。

    为了更好地应对骨折,我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1. 骨折的病因和分类:了解骨折的成因和分类,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折。

    2. 骨折的治疗方法:除了固定,骨折的治疗还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于骨折后的恢复至关重要,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4. 骨折的预防措施:了解骨折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5. 骨折相关的疾病和并发症:了解骨折相关的疾病和并发症,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 后背上方中间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后背上方中间疼痛的原因:

    1. 日常劳累:长时间进行体力劳动,如搬运重物、弯腰举起重物等,对背部肌肉造成过大刺激,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和中背部疼痛。

    2. 创伤:背部皮肤擦伤、划伤、烧伤等创伤,可能导致局部疼痛。

    3. 骨折:背部暴力导致骨折,可能导致背部中部疼痛。骨折可分为轻度骨折和严重骨折,严重骨折可能导致相关部位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4.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周围组织,或腰椎滑脱后腰背部肌肉有保护性收缩,可引起中背痛症状。

    5. 胸椎病变:当胸椎病变累及时,患者的背部中部可能出现疼痛。

    除了上述原因,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后背上方中间疼痛:

    1. 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坐姿和站姿,可能导致背部肌肉劳损,引起疼痛。

    2. 肥胖:肥胖会增加背部负担,导致背部疼痛。

    3. 疲劳:长时间疲劳可能导致背部肌肉紧张,引起疼痛。

    4. 感冒:感冒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可能导致背部疼痛。

    5. 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可能导致背部疼痛。

    针对后背上方中间疼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2. 调整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锻炼背部肌肉:加强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如小燕飞或平躺支撑。

    4.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5. 避免受凉: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