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认识“心理黄金三角”,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认识“心理黄金三角”,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发表人:主治医师王继轩
现实生活中,也许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犯了错误或遭受误解,会因此郁闷好几天,会自责、委屈或愤怒,不想说话、没心思做事,独处房间越想越委屈、气愤,甚至会变得敏感多疑…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连串的反应呢?
 
 
 
在心理学上,概括地来说,评估人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从“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个方面,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心理黄金三角”,即“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如下图)。
 

 

运用“心理黄金三角”解释开篇提及的连锁反应发生的过程,即:负性生活事件引起我们的负性认知,负性认知转化为负性的情绪,负性的情绪会触发消极的认知,消极的认知会导致活动的积极性下降,消极的行为进一步恶化我们的负面情绪,不良的情绪进一步使我们胡思路想…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情绪难以避免的受到了身边事件的影响,尤其是负性事件。当我们遭受“刺激”时,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尽快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呢?
 
 
可能大部分人都曾经劝说或被别人劝说“想开点”、“多想想开心的事”…道理似乎人们都懂,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实操调整自己的状态时,有些人就显得力不从心。正如线下许多患者跟我提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是我不想开心,但是我就是开心不起来”、“我也不想那么想,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这又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认知和情绪”是无形的,着实难以直接掌握,但“行为”是有形的,如运动、倾诉等,掌握起来就相对容易。当“心理学三角”陷入恶性循环时,我们应该要以“行为”这个点作为突破口,打破恶性循环。
 
 
 
那当我们遇到“刺激”后,我们到底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付方式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两类方式:1.问题解决方式;2.缓和情绪方式。前者用来改善不利境遇,使其应激强度减低;后者则是改变自己对应激性境遇的反应。
 
 
两种应付方式,具体如何操作呢?
 
问题解决方式包括:1.寻求他人帮助:获得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与建议;2.解决问题:制定与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3.面对问题:捍卫个人权利或劝说他人改变行为。
 
缓和情绪的方式包括:1.宣泄情绪:向人倾诉;2.判断问题:判断哪些是可以改变并试图改变,哪些是无法改变而需要接受;3.积极评价问题:认识到难题的积极面,如丢了现在的工作是找到一个更好职位的机会;4.回避问题:拒绝去想所面对的问题,避开引起问题的人或能引起回忆的事。
 
同时,也得提醒一下广大朋友,人类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如国粹中医就将人的情绪划分为“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而且我们的情绪绝不会单一的出现,我们某个时期感受到的某种心情,只不过是那个时期占优势的情绪而已。
 
所以,我们不仅要接受自己正面的情绪,也要接受自己负面的情绪;不要过度压制正常的负面情绪,因为那本就是属于你的一部分,过度压制理应存在部分,反而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心理问题。
 
 
写在最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要素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我们持续性的感到心情差、胡思乱想等,给自己或身边人造成痛苦,甚至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或人际交往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时。除了自我调整外,我们还应该主动寻求心理科(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有一个患者,30岁的小王在春季时出现了口干舌燥、口气严重、头晕脑胀,甚至腿脚酸痛等症状,严重干扰了他的日常生活。这是春季肝火旺盛引起的,这就是提醒我们要开始保护肝脏了,如果我们再不注意养护的话,会影响健康,损伤肝脏。

     

    《黄帝内经》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是身体的排毒器官,如果肝不好,身体会出现许多症状。如果肝不好,女子会出现面色无华,毒素堆积,长斑长痘。男子如果肝不好,就会萎靡不振。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因此春季肝气升发,此时养肝事半功倍。

     

    春季养生除了讲究精神调理,保持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外,还要注重膳食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有助于疏调肝气。下面推荐几道春季养肝菜:

    养肝食谱一:丝瓜黑木耳炒腰花

     

    原料:丝瓜1根,猪腰2个,黑木耳15克,高汤少许,姜末少许。酱油、糖、酒、淀粉各适量。

     

    做法:

     

    1、猪腰开边,去白筋,用盐搓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切花,用腌料稍腌。黑木耳用清水浸发,反复清洗,然后小火煮至软身;丝瓜去皮,洗净,切块;备好姜末。

     

    2、起油锅,爆姜末,将丝瓜和黑木耳兜炒,加少许高汤,调味上碟。再起油锅,将猪腰爆炒至熟透,并勾芡摆在丝瓜上即可。

     

    功效: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及矿物质,具有消暑化痰、解毒助消化功效。黑木耳蛋白质丰富,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铁质。能滋肾养血,治疗腰酸腿软。肢体麻木和大便燥涩。猪腰滋阴补肾、养肝明目。丝瓜黑木耳炒腰花,适合身体虚弱、头晕耳鸣、腰酸无力者。

    养肝食谱二:菠菜粥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一下,切段;粳米放锅内,加水适量。

     

    2、煎熬至粳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继续煎熬直至成粥时停火;再放入食盐、味精即成。

     

    功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贫血、糖尿病都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

    养肝食谱三:蘑菇炒山药

     

    原料:干蘑菇、新鲜山药、芹菜、瘦肉。

     

    做法:

     

    1、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并将泡菇水留下备用。同时将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断,再细切成条,相同大小。

     

    2、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发的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再加入一点酱油或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还能补肾益精,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

     

  • “健康”是怎样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

     

    可见,「精神心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心理状态是如何左右健康的。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  孙洪强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四科主任  陈景旭

     

    20%的疾病由心理问题导致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

     

    心理有问题不总表现在心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70%以上的心理障碍会“攻击”身体器官,其中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是“替罪羔羊”的前三甲。

     

     

    陆林分享了两个真实的病例:

     

    一位男性时常觉得喘不上气,呼吸随时要停止,不敢在家睡觉,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准备随时接受抢救。他说,只要看到急诊室的灯光和救护车,心里就能平静些。

     

    还有一位女性患者,总觉得胃不舒服,在北京几家大医院看了一通,先后做了20次胃镜,检查资料厚厚一沓,都没发现问题,可就是觉得难受。

     

    这两位病人都有“躯体化障碍”,属于精神心理疾病范畴,再看多少个呼吸科和消化科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心理健康的人有长寿优势

     

    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关乎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表明,它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1.2万名18岁以上的参与者,进行了18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在研究开始时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好的人,比心理状况不佳的人,寿命平均长4.7个月。

     

    在排除了吸烟、酗酒、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慢性病等因素之后,那些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18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也高出了14%。

     

     

    今年2月,发表在著名精神医学期刊JAMA Psychiatry(《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一项长达45年的研究发现,早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中年身体疾病多发并加速衰老。

     

    预防精神疾病、监测精神疾病患者的衰老迹象,有助降低疾病发生率,甚至延长健康寿命。

     

     

    自测:你的心理状态健康吗?

     

    怎样的状态才属于心理健康?虽然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个标准:

     

    如果你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下,那就是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都相处得非常和谐、愉悦。

     

    ■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承受生活中挫折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 5.适度地接受个人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表示,以下迹象可能是心理问题发出的报警信号:

     

    • 疲劳,即使一夜好眠也无法电力“满格”;
    • 失眠,劳累一天的你很想倒头大睡,明明睁不开眼皮,大脑却无比清醒;
    • 健忘;
    • 总爱生病;
    • 慢性疼痛;
    • 情绪异常,安全感、自尊、自信心降低,而自卑、恐惧、焦虑、冷漠等负面情绪放大;
    • 性格改变,某段时间突然性情改变,疑心重重,甚至对亲人、伴侣、好友都漠不关心,不愿多交流。

     

    4种心理障碍各有破解方案

     

    职场压力、育儿焦虑、各行各业的竞争……催生了现代人更多的紧张、焦虑、抑郁。针对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学家分别给出了破解方案:

     

     

    焦虑倾向

    “很担心接下来的事情处理不好”,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状态。

     

    短暂的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身边有“威胁”,对人的发展有益。过度和持久的焦虑,可能引发焦虑症,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消化不良等。

     

    建议:

    有焦虑倾向的人,注意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其中合理管理时间尤为重要,有助减轻拖延带来的紧迫感、无力感,安排好时间能帮人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失误差错也会造成焦虑感,平时不妨减少冲动行为,或许能从源头上避免焦虑。

     

    抑郁障碍

    抑郁症与通常的情绪波动不同,患者有典型“三低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精力降低。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和患者当面沟通,再配合一些心理问卷测评综合诊断,并非符合几条症状就算是抑郁症了。

     

    建议:

    7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治愈,如果确定是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对很多人来说,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有研究证明,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改善抑郁障碍的方法。

     

    可以试着向朋友倾诉,别把事情总憋在心里。让自己忙起来,去户外散散步,也可以做些家务。

     

    尝试不去为睡不好而担心,即使不能入睡,躺下来让身体休息一下都是有益的。

     

    失眠障碍

    失眠≠失眠障碍,健康人偶尔也会失眠。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表现,就需要去精神心理科判断是否为“失眠障碍”:

     

    “睡不着”,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睡不好”,容易醒;“醒得早”,醒后30分钟难以入睡,持续3个月。

     

    建议:

    入睡难时,睡前1小时不剧烈运动,不抽烟喝酒;每天固定入睡、起床时间,培养睡眠节律,周末也不例外;午睡别太久,20分钟即可。

     

    睡不香时,室温控制在20℃~24℃,低于18℃容易醒;盖厚一点的被子;试试裸睡;床别太软,以免身体下陷醒后更累。

     

    醒得早时,卧室要安静,窗帘要遮光;睡前泡泡脚;睡前别喝太多水,减少起夜;白天多做一些运动;多晒太阳,积累天然的褪黑素。

     

    双相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变化十分极端:开心时很自信和兴奋,伤心时会很绝望,一会像冰一会像火。

     

    建议:

    有规律的睡眠和活动对患者的恢复尤其重要。

     

    很多双相患者有很强的成就动机,而成就动机会造成压力。这就需要患者学会修正成就目标,让目标变得切实可行。

     

    患者的家属、朋友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呵护,让他们有信心去恢复情绪与重建人际网络。

     

    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相反,即使物质生活丰富,但天天焦虑,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从今天起,像关注血压、血糖一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吧。

  • 据统计,我国有2.5亿人在承受着脱发的困扰。看着身边人对头发求而不得,你是否也在忧心着自己和脱发“命定情缘”的到来?在这里教给大家三招,测一测自己和脱发的“距离”,或重视、或放心,提早做好准备。

     

    一、动——捏、推测脱发

     

    1. 两指捏

     

    用食指和拇指从头发接近头皮的地方——发根处捏住50-60根头发,再轻轻往上捋。一般情况下捋下来的头发不应该超过六根,否则就预示着一定的脱发风险了。

     

    2. 五指推

     

    用一只手的五根手指插进头皮,再并拢手指、夹住头发,并分别从头顶、左侧、右侧、后面四个地方向外捋,最后计算捋下来的头发的总数量。一般情况下,这个数量不应该超过10根,否则同样指示着一定的头皮问题,提醒我们要及时就医检查。

     

    二、看——“叹号发”的警示

     

    拔下一根头发,如果发现头发的粗细不均匀,并且在发根处较细,而远端较粗,呈现出感叹号的形状,就要小心,这可能是脱发的前兆。

     

    “叹号发”是斑秃或者中医上的油风症状之一,此时,毛干近端靠近头皮处出现了结构上的破坏,因而萎缩变细表现为叹号发。所以遇到叹号发,我们最好及时上医院检查,别让脱发“秃”然成灾。

     

    三、查——皮肤镜下的异常毛囊

     

     

    所谓皮肤镜,其实就是一种用于观察皮肤以及毛囊的显微镜,是临床上用于诊断皮肤相关疾病的利器。

     

    我们的毛发分为裸露在皮肤外的毛干和深入皮肤内的毛根两部分,而包裹毛根的皮肤部分就是毛囊,简单来说,就是毛发在皮肤中扎根的“树坑”。

     

    毛囊由内而外分为三层:表皮层的内、外毛根鞘和真皮层的结缔组织鞘,其中,内毛根鞘和毛根通过细胞突起相互连结,让我们的毛发“铆钉”在皮肤中。毛根的下部还有一个膨大的结构——毛球,毛囊会凸入毛球中形成毛乳头,又由于其内所富含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组织,我们把毛乳头视作是启动毛发生长的“控制器”。

     

     

    由此可见,毛囊对于毛发的固着和生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毛囊的病变也就往往和脱发挂勾,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异常毛囊的形态确定脱发类型。这里以斑秃(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部脱发)为例,毛发已脱落的毛囊中会重新长出新的、缺少色素的毛发——毳毛。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镜检结果,就要小心,我们的毛发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宁可从此三千烦恼丝,不要无牵无挂枉头秃!面对“秃”然的烦恼,我们可不能坐以待毙,最好能防患于未然,当脱发还在“潜伏期”时就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如掌握科学的洗头方法、使用有效的生发手段等。为此,少不了要一动、二看、三查,让脱发从此无所遁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脏病也属于身边的“定时炸弹”类型的疾病,很多朋友在确诊心脏病之后,每天都数着日子过,其实倒也不必这么悲观,但心脏病患者的性命随时都可能被“死神”夺走倒是真的,主要还是因为心脏病患者有太多“禁忌”,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触及“雷区”,诱发疾病。

      


    冬天气温低,血管易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心脏压力大,是心脏病的高发时节,很多朋友都调侃心脏病患者行动受限,但这些“限制”,其实都是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众所周知,人在生气时,血压也会升高,这对心脏病患者而言其实十分危险,很多心脏病突发的案例,其实都跟情绪波动有关,我们也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演员在暴怒之下引发心脏病的情景,这都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经常强调,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平心静气才是守住健康的关键。

      
    但除了生气之外,这5件事,心脏不好的人也不能随便做

     

    过度劳累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背负着很多压力,有工作上的压力,也有家庭的压力。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很多朋友都被迫加班,经常身心俱疲。其实在这种状态下,人是很容易生病的,不仅是因为免疫系统遭到了破坏,更是因为过度劳累导致心肌劳损,给心脏病留下了可乘之机。

     

    经常熬夜

     

    虽然现在大家对熬夜已经见怪不怪了,但熬夜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依然不会被抹去。很多上班族白天工作量大,任务重,已经很累了,晚上继续熬夜,会加重身体包括心脏的负担,让心脏超负荷运转。睡眠不足会增加心脏病的发作风险,并不是开玩笑,如果你一直有熬夜的习惯,希望你趁早纠正,别等到心律失常才后悔。

      
    高强度运动

     

    产生运动的想法,是对健康负责的表现,但大家在运动前,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因为不同人群能承受的运动强度也不同。一名运动员跟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运动强度当然不在同一个水平。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运动可以,但要避免高强度的运动项目。

     

     

    在高强度运动的过程中,我们全身的血液都会加速循环,身体的耗氧量也会增加,这个时候心脏的负担也很重,心跳也会加速,如果心脏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心肌严重缺血的情况,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吃得太饱

     

    可能大家也很疑惑,怎么连吃得太饱也成了诱发心脏病的因素之一了?其实,吃得饱并不会直接导致心脏病发作,但却是诱发心脏病的间接原因。人在吃饱的时候,肠胃的消化负担加重,全身大部分的血液就会被分配到胃肠附近,为消化“助力”,这个时候心脏自身供血就会减少,心脏本身就不太好的人,就会出现不适症状。

     

    搬、抬重物

     

    心脏病患者一般是不能从事于体力劳动的,因为在进行体力劳动时,体内血压会经历两次升高,在搬抬重物的同时,血压也在升高——下降——升高,这个过程也会给心脏造成很大的负担,甚至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心脏不好的人,尽量不要逞强,因为这些动作很有可能导致心脏病突发。

      
    总结:心脏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重视心脏保养,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生气、动怒、逞能,保护好心脏健康。

  • 抑郁症,一个不被重视的精神疾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被等同于精神有问题、脑子不正常等这样带有歧视和贬低意味的代名词。甚至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根本不曾听说过的陌生名词,不知是怎样“矫揉造作”出来的。

     

    但是抑郁症群体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庞大,而整个社会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忽视和不理解更是加深了他们的绝望。“我抑郁了”,真的不是“戏多”,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被理解,请多给他们一些心理上的关爱。

     

     

    与精神疾病进行斗争的抑郁症患者参加的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情况发展到极其严重或是难以控制的地步才发现自己的问题。其中许多人对于自己究竟是何时患病得毫无察觉。

     

    因为抑郁症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很多人一开始就是感觉到心情不好,慢慢发展成比较持久的心情悲伤,再后来可能就是睡不着觉,精神恍惚,出现自杀等倾向。随之而来的,还可能有一系列不好的生理反应,头晕、消化不良等最为常见。

     

     

    每个抑郁症患者,遇过最大的困难可能不是治疗的痛苦,而是不被别人所理解的绝望。提到抑郁症,你能想到什么?消极?情绪低落?焦虑?的确,抑郁症患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可是情绪是个十分主观的东西。

     

    当一个人偶尔对着一盆花流泪亦或是看着天空发呆。你可能觉得他是碰上烦心事了。说不定还能上前安慰几句。但是当你发现一个人老是态度消极,长时间焦躁不安,时不时还说自己真是不想活了,你会是什么态度呢?大多数人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我保护思维,多半会离他远远的。

     

     

    但更不应该的是,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却总爱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多大点事啊”“过两天就好了”“别这么矫情”“怎么这么戏多啊”,这些不理解甚至嘲讽讥笑的话语成了压死抑郁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让患者更加怀疑自己这种情绪的表露是错误的行为,以至于病情更加难以得到疏解。

     

    而事实上,抑郁症就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它跟肾脏不好、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得到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抑郁症甚至更需要人们的理解与帮助。只是目前,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和包容度都比较低。专业治疗抑郁症疾病的医生也相对匮乏。如果你的身边出现了抑郁症患者或者疑似抑郁症患者,请给他们多一些包容和爱护,生命的根本渴求,是希望被看见。

  •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的有效收缩产生的泵血功能丧失。同时也导致心室律的不整齐,易导致心衰、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的发生。

     

    一、房颤有哪些分类呢?

     

    房颤分5类,具体如下:

     

    1.首诊房颤:首次确诊、首次发作或首次发现房颤。


    2.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常≤48小时,能自行终止。


    3.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不能自行终止,需要药物或电复律转复。


    4.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患者有转复愿望,可以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5.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药物或电复律终止房颤无效或终止房颤后又复发。

     


    二、引发发颤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房颤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心肺疾病,也包含内分泌系统疾病。正常人在情绪激动、饮酒、劳累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房颤,而且随诊年龄的越来越大,房颤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老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水钠潴留也很容易诱发房颤发作。常见的原因有饮酒、外科手术、体力劳动、情绪激动、低钾等。与房颤相关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常见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引起房颤。老年人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好发房颤,也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是二尖瓣病变者。

     

    三、房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如喝咖啡、浓茶可以导致心跳加快,有一定诱发几率。焦虑、抑郁、熬夜、休息不好、吸烟、肥胖也会增加房颤发生的几率。在有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如果原发病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房颤的发生。

     

    四、如何确诊房颤?

     

    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做初步诊断,同时查体检查的一些特点也可作为房颤的诊断,其准确性和查体医生的医学水平有一定关系。

     

     

    1.心电图:表现为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振幅变化不定、小而不规则的基线颤动波所取代,临床上称为F波,频率为160~35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一般心室率在100~160次/分,QRS波形态通常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

     

    2.查体:心脏听诊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每分钟心率的次数大于脉搏的次数,即出现了短绌脉。

  • 很多新妈妈没有生活孩子,多以并不了解分娩的过程,恢复分娩怀有神秘感,甚至会有畏惧的心理。如果孕妈妈们了解了分娩的全过程后,这种神秘感和恐惧感就会大大消减,并且能按照产程的规律主动地配合助产士,有助于顺利分娩。

     

    有的孕妈妈因为害怕顺产疼,会选择剖宫产,这种想法作为,站在医生的角度是不推荐的。因为剖腹产的妈妈在手术中不会觉得疼,但是术后的伤口恢复和下奶晚、月子中的各种不适,都会都新妈妈的健康有影响。

     

     

    那么,顺产的产程是怎么样子的呢?

     

    所谓的“产程”,顾名思义说的就是生产的过程,也是宝宝脱离母亲的过程。当产妇出现有规律性的阵痛时,意味着产程开始了;等到胎盘娩出,产程结束。

     

    第一产程“开口期”

     

    这个段时间最长,一般初产妇需要10-15小时,经产妇6-7个小时。这个过程从子宫开始有规律地收缩到子宫颈完全打开。

      
    分娩的时候,子宫两次收缩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孕妈妈会感觉到阵发性腹痛,一般间隔10-15分钟,子宫收缩时间相对比较短为20-30秒。

     

    随着产程进展,子宫收缩的时间也延长,约1分钟,收缩力也随着变强,孕妈妈明显感到疼痛加剧,间隙时间随之缩短为1-2分钟。

     

     

    因为子宫不断地收缩,胎儿也会跟着下降,同时子宫颈口慢慢地张开,直到子宫颈管消失、宫口完全打开,直径可达到10cm。此时,胎膜也会破开,临床称之为破水或破膜。


    第二个产程“胎儿娩出”

     

    这个过程从宫颈口已经完全打开到胎儿娩出。

     

    在这个过程中,子宫收缩比较频繁有力,需要的时间也较短,一般初产妇平均需要50分钟;经产妇平均需要20分钟能娩出宝宝。

     

    如果第二产程超过2个小时,可能属于难产。导致难产的因素很多,有产力异常,胎位不正,产道阻力等多种因素,遇到这种情况,孕妈和家人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积极配合大夫的医嘱,医生会帮助孕妈查出原因,保证母婴的健康与安全,让胎儿顺利娩出。

     
    当抬头进入产道时,由于胎头会压迫盆底组织和职场,这时候孕妇会有便意,在条件反射下,孕妈妈会主动向下用力,增加腹部压力,辅助宝宝娩出。在胎儿头部露出阴道口时,会出现间歇时胎头缩回,这种现象在医学生称胎头拔露。经过反复的拔露,知道不再缩回,叫做着冠,随着胎儿头部露出越来越多,接着后肩、身体相继娩出,羊水也随之流出,一直到脐带,第二产程结束。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

     

    由于胎儿已经娩出,子宫腔的体积突然变小,而子宫会继续收缩,使胎盘和子宫壁附着面发生间隔,直到胎盘完全从子宫壁上脱落后,被挤出子宫腔,分娩全过程到此完全结束。


    在产房接生,不仅是一生的事,更主要是产妇的事,只有产妇和医生密切配合下,才会更有利胎儿的娩出。所以,产妇要服从医生的指导,同从医生的指挥,正确的呼吸,科学地使用产力,避免盲目用力。

  • 一、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以广泛、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焦虑形式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经历,包括对于正确或错误的信息进行观察学习,以及直接经历真实或者感知到的创伤。在长期的状态下发展成目前的行为模式,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二、焦虑症有哪些分类?

     

    急性焦虑:急骤、严重、相对短程的重度焦虑,伴有深刻的认知、生理及行为改变,包括惊恐焦虑、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分离焦虑障碍等。


    慢性焦虑:持续性的轻度焦虑,与前者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又称广泛性焦虑症。


    特定焦虑症:一般是对特定的事物,如飞行等产生的焦虑或是害怕等。


    三、引发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焦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与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总之疾病因素以及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参与其发病。

     

     

    1.急性焦虑


    应对不良情绪所致的焦虑,例如人格特征的脆弱性、面临威胁时容易退缩或是进退两难、危及生命的内科或外科疾病、缺少家庭或其他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或者被抛弃感,患者开始变得害怕、颤抖、入睡困难,以及反复寻求关心和安慰、抱怨疼痛难忍或其他躯体症状,最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焦虑症发生。
    有创治疗所致的焦虑,近年来人们开始发现严重的内科疾病及有创治疗也能导致明显的焦虑反应,甚至已接近或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妨碍疾病评估及治疗的焦虑,焦虑可能会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评估及治疗,往往需要精神科会诊,例如因为害怕疼痛或者不适而拒绝检查及治疗,对躯体症状或辅助检查而出现过度的恐惧反应或弱化,甚至不承认情况的严重性,这些都对评估疾病造成极大的限制。与焦虑症类似的内科疾病,焦虑症状可能是潜在内科疾病的主要表现,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最终发现有5%~42%的患者感到痛苦,是因为之前未被查出的内科疾病,而他们的主诉往往是抑郁或者焦虑。

     

    2.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因缺乏理智而感到不适、紧张、恐惧和不安,有些人可能处于长期恶劣的环境中,比如长期熬夜、长期精神紧张,也与性格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家庭环境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有关,并没有明确原因而是持久性焦虑,是一种慢性焦虑状态。

  • 作者 | 张柳依&孙丽敏 

    本文首发于 | 心理荷包蛋微信号

     

    随着国内本土连续无新增,新冠疫情终于在祖国人民齐心协力下得到了缓解。这一场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危机。

     

    在大型传染病面前,普通人可能会因为感染有巨大的压力,与爱的人永久分离也是巨大的创伤;一线工作人员,例如医务人员、社区排查人员,在一个普通人的基础上还需要处理高负荷的工作和压力。

     

    在全社会都恐慌的情况下,给予心理急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埃博拉疫情爆发时,WHO曾提供了一份埃博拉期间的心理急救指导手册,可以为今天的新冠或是将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参考。

     

    什么是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旨在正在煎熬、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人道的、支持性的帮助。这不是只有专业人员可以做的专业咨询,它包括:

     

    · 提供非入侵的、实际的关心和支持;

    · 评估人们的需要和担忧;

    · 帮助人们解决基本需求(食物、水、信息);

    · 倾听,但不强迫他们说;

    · 安慰、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 帮助人们获取信息、服务和社会支持;

    · 保护他们,防止其他伤害。

     

    通过心理急救,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感到安全,感到自己与他人是有联结的,能够得到平静和希望。心理急救也提供社会、生理和情感支持,让人们感觉到自己有帮助自己的能力。

     

     

    心理急救的三原则

     

    提供心理急救需要我们遵守三个原则:看、听、联结。

     

     

    ① 确保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我们需要做好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对方不被感染,也不能触碰对方的身体和体液。我们需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健康的,告诉他们做好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同时要确保环境中没有可以伤人的东西。

     

    ② 查看有明显的紧急基本需求的人

     

    我们需要留意是否有人有明显的紧急基本需求,如食物、衣服,有没有需要保护以防止被歧视和暴力的人。我们要尽力帮助需要特殊帮助的人,如果有人暴露于疾病中或产生一些症状,我们要鼓励他们去定点治疗中心,如果他们无法自己去,则需要联系社区。

     

    ③ 查看处于严重痛苦的人

     

    我们需要留意是否有人处于严重痛苦之中,例如一些人会极度伤心,甚至无法对其他人的行动进行反馈。一些常见的身心状况还包括:

     

     

    对于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很长的人,我们需要提供额外的心理支持。

     

     

    ① 接近需要帮助的人

     

    在接触可能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需要尊重地接近,保持安全距离。找一个安全、安静的地方交流,首先可以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组织,并和他们说,虽然不能触碰他们,我们仍可以倾听、关心他们的感受。

     

    询问他们的生理情况,同时让他们知道你是健康的,能够确保安全。还需要询问他们的感受和对现状的处理,提供可能的帮助。如果他十分痛苦,在寻找额外帮助时不要让他独处

     

    ② 询问需求和担忧

     

    尽管有些时候需求看起来很明显,例如护士需要休息,但也需要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找到优先事项。也可以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任何可以在安全距离内提供的东西。

     

    ③倾听,帮助他们恢复平静

     

    我们不应该强迫他们说,而应该随时保持倾听,也可以通过唱歌、阅读、讲故事来宽慰他们,消除恐惧。如果他十分痛苦,我们需要用冷静轻柔的声音、适当的眼神接触,帮助他们平静下来,不要让他独处,也要提醒他们你在那里帮他们,告诉他们他们是安全的。

     

    如果有人感到脱离、不真实,可以教导他们与环境接触:感受脚和地面的接触;用手指或手拍膝盖;观察四周,觉察环境,并说出来;鼓励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呼吸。

     

     

    联结

     

    ① 帮助人们解决基本需求和获取服务

     

    需要帮助人们得到基本需求,例如水、食物,也要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例如被消毒毁掉的基本生存物资。一些脆弱的、容易被边缘化的人很容易被轻视,例如老人、其他疾病患者,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我们向他人做出承诺,则需要保持跟进。

     

    ② 帮助人们学会解决问题

     

    痛苦中的人们可能会充满担忧和恐惧,需要帮助他们考虑最紧急的需求,如何优先化和处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识别生活中的支持,朋友、家人;如果他们因为疫情失去了很多家人朋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额外的支持,例如宗教领导者、社区成员。

     

    当被倾诉了问题时,我们可以询问他们为了解决问题已经做出的努力,肯定他们处理现状的能力,并鼓励他们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避免消极策略,给予能够满足需求的实际建议。

     

    ③ 给予信息

     

    对于确诊病人来说,他们想要了解关于疾病和病毒的信息、家人的安危、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自己接受治疗、被尊重对待的权力和接受当地权威机构和医务人员指导的责任。

     

    在提供这些信息时,我们需要解释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保证信息尽可能简单准确、在有必要时重复以保证人们能听懂。只说知道的,而不伪造信息或给错误的保证。

     

    ④ 和爱的人、社会支持接触

     

    在危机发生后得到社会支持的人会有更好的应对。由于人们可能会失去家人,所以需要帮助他们识别可以获得社区的社会支持,社区再融合有助于帮助减少污名化,消除其他人对痊愈患者的恐惧;组织精神卫生和心理工作者拜访可以帮助增加社会支持。

     

    其他注意事项

     

    还有一些人群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包括儿童、青少年、有其他健康状况、残疾的、有被歧视和暴力风险的。在提供帮助时,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做适应性的调整。

     

    在提供一切心理服务前,我们都要牢记,我们应该诚实、可信任,尊重他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时刻觉察并放下自己的偏见;尊重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根据对方的文化、年龄和性别考虑做出行动,而不应该滥用作为帮助者的关系;要求报酬;给出错误的承诺或信息;夸大自己的技能;不强迫他人接受帮助和说他们的故事;也不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感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更好地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Organization, W. H. , & Organization, W. H. . (2014).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during ebola virus disease outbreaks.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但没有人能做到彻底地了解自己。

     

    很多人都热衷于做各种各样的星座运程、心理测试,这些心理测试中,大多是对事业、爱情和个性心理的判断预测。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些完全模式化的选项就能把所有人分成答案那几类,并且让人深信不疑吗?

     

    而研究星座运程的人,就更加简单粗暴地把自己的不顺遂,统统归结于星座的水逆。

     

    事实是,我们非常想了解自己,但又求索无门。如何了解自己,最真实的自己是否会让我们爱上呢?也许我们需要静一静,

     

    选择正确的方法足以了解真实的自己

     

    1.父母的意见观点,有选择地听甚至不听

     

    也许这样的说法太过众叛亲离,但事实上,大部分父母的观点往往太过于主观,并有一部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第一种是自家孩子哪儿哪儿都好,在这种父母的眼中,自家孩子长得好,又聪明,能力强,看着就讨人喜欢。

     

     

    但凡有一点反对意见,父母肯定要狠狠地怼回去,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这样的父母也很难把过错归咎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第二种是自己家孩子哪儿哪儿都不如意,本质上是离自己的期待太远。

     

    这样的父母大多比较强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强烈,并且比较虚荣。于是对于孩子的行为总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长此以往非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呢?父母不一定会给出客观的答案,但一定对我们的性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恋爱让人更了解自己

     

    恋爱是除父母之外,我们与他人建立的亲密关系。而且甚至这个他人曾经是和我们生活全无交集的陌生人。

     

    但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的自我会暴露。很多人看上去很冷漠,谈起恋爱却比谁都痴情和体贴。很多人觉得自己很自信,可恋爱后却显得占有欲十足,甚至热爱夺命连环call地查岗恋人。

     

    很多人看上去活泼热情,神采飞扬,却更希望挑选比自己弱势的恋人,以获得安全感。恋爱几乎是一面镜子,会爱上什么人,和恋人的相处模式,几乎早已经由我们真实的个性决定。

     

     

    所以有人说恋爱是一所学校,即使失恋了,也只是修了一门你比从前更加了解自己的课程。

     

    3.告诉自己我很可爱

     

    有的人喜欢不断地询问“你是否爱我”,而有的人会羡慕各种人,唯独不羡慕自己。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只是很多人没有发觉。尤其是现在的多元社会,尊重个性,对于讨人喜欢的个性实在没有标准答案。《请回答1988》中,不善于表达的成宝拉对妹妹非常霸道凶狠,让人觉得一点不可爱,可是随着剧情深入,她的个性就像容貌一样很耐看。独立、坚强、懂事、逞强、直爽的个性也让人喜欢不已。

     

    可能你因为丢三落四而自责,殊不知你的神经大条也是一种魅力,也许你因为你的严肃、缺乏幽默感而自感无趣,但你的认真也是一种性感。甚至《驴得水》里放浪形骸的张一曼也显得很可爱,因为她坦白率真。不再关注别人的光芒,停下来看看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

     

    4.你的朋友也是你的一面镜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点没错。有人说找老公一定要看看他的朋友圈,这就是他人品的反映。

     

    而对于女人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候看似性格差异很大的两个人却成了很好的朋友,一定有他们内在的共同之处,可能他们在某一个兴趣上共通,可能他们一个尖锐一个却包容。就像七月与安生,看似一个乖巧一个浪荡,实际上内心都渴望温暖、真爱、自由,并且同样敏感而善于伪装。

     

     

    你的朋友就是你的镜子,想一想为什么你愿意和他们相处,他们愿意和你交好,一定能反映出你内心的诉求。演戏可以做配角、做观众,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无法旁观。

     

    所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怎样会快乐,了解自己的喜好,是爱自己的基础。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