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者 | 张柳依&孙丽敏
本文首发于 | 心理荷包蛋微信号
随着国内本土连续无新增,新冠疫情终于在祖国人民齐心协力下得到了缓解。这一场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危机。
在大型传染病面前,普通人可能会因为感染有巨大的压力,与爱的人永久分离也是巨大的创伤;一线工作人员,例如医务人员、社区排查人员,在一个普通人的基础上还需要处理高负荷的工作和压力。
在全社会都恐慌的情况下,给予心理急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埃博拉疫情爆发时,WHO曾提供了一份埃博拉期间的心理急救指导手册,可以为今天的新冠或是将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参考。
什么是心理急救?
心理急救旨在正在煎熬、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人道的、支持性的帮助。这不是只有专业人员可以做的专业咨询,它包括:
· 提供非入侵的、实际的关心和支持;
· 评估人们的需要和担忧;
· 帮助人们解决基本需求(食物、水、信息);
· 倾听,但不强迫他们说;
· 安慰、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 帮助人们获取信息、服务和社会支持;
· 保护他们,防止其他伤害。
通过心理急救,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感到安全,感到自己与他人是有联结的,能够得到平静和希望。心理急救也提供社会、生理和情感支持,让人们感觉到自己有帮助自己的能力。
心理急救的三原则
提供心理急救需要我们遵守三个原则:看、听、联结。
看
① 确保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我们需要做好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对方不被感染,也不能触碰对方的身体和体液。我们需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健康的,告诉他们做好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同时要确保环境中没有可以伤人的东西。
② 查看有明显的紧急基本需求的人
我们需要留意是否有人有明显的紧急基本需求,如食物、衣服,有没有需要保护以防止被歧视和暴力的人。我们要尽力帮助需要特殊帮助的人,如果有人暴露于疾病中或产生一些症状,我们要鼓励他们去定点治疗中心,如果他们无法自己去,则需要联系社区。
③ 查看处于严重痛苦的人
我们需要留意是否有人处于严重痛苦之中,例如一些人会极度伤心,甚至无法对其他人的行动进行反馈。一些常见的身心状况还包括:
对于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很长的人,我们需要提供额外的心理支持。
听
① 接近需要帮助的人
在接触可能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需要尊重地接近,保持安全距离。找一个安全、安静的地方交流,首先可以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组织,并和他们说,虽然不能触碰他们,我们仍可以倾听、关心他们的感受。
询问他们的生理情况,同时让他们知道你是健康的,能够确保安全。还需要询问他们的感受和对现状的处理,提供可能的帮助。如果他十分痛苦,在寻找额外帮助时不要让他独处
② 询问需求和担忧
尽管有些时候需求看起来很明显,例如护士需要休息,但也需要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找到优先事项。也可以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任何可以在安全距离内提供的东西。
③倾听,帮助他们恢复平静
我们不应该强迫他们说,而应该随时保持倾听,也可以通过唱歌、阅读、讲故事来宽慰他们,消除恐惧。如果他十分痛苦,我们需要用冷静轻柔的声音、适当的眼神接触,帮助他们平静下来,不要让他独处,也要提醒他们你在那里帮他们,告诉他们他们是安全的。
如果有人感到脱离、不真实,可以教导他们与环境接触:感受脚和地面的接触;用手指或手拍膝盖;观察四周,觉察环境,并说出来;鼓励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呼吸。
联结
① 帮助人们解决基本需求和获取服务
需要帮助人们得到基本需求,例如水、食物,也要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例如被消毒毁掉的基本生存物资。一些脆弱的、容易被边缘化的人很容易被轻视,例如老人、其他疾病患者,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我们向他人做出承诺,则需要保持跟进。
② 帮助人们学会解决问题
痛苦中的人们可能会充满担忧和恐惧,需要帮助他们考虑最紧急的需求,如何优先化和处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识别生活中的支持,朋友、家人;如果他们因为疫情失去了很多家人朋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额外的支持,例如宗教领导者、社区成员。
当被倾诉了问题时,我们可以询问他们为了解决问题已经做出的努力,肯定他们处理现状的能力,并鼓励他们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避免消极策略,给予能够满足需求的实际建议。
③ 给予信息
对于确诊病人来说,他们想要了解关于疾病和病毒的信息、家人的安危、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自己接受治疗、被尊重对待的权力和接受当地权威机构和医务人员指导的责任。
在提供这些信息时,我们需要解释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保证信息尽可能简单准确、在有必要时重复以保证人们能听懂。只说知道的,而不伪造信息或给错误的保证。
④ 和爱的人、社会支持接触
在危机发生后得到社会支持的人会有更好的应对。由于人们可能会失去家人,所以需要帮助他们识别可以获得社区的社会支持,社区再融合有助于帮助减少污名化,消除其他人对痊愈患者的恐惧;组织精神卫生和心理工作者拜访可以帮助增加社会支持。
其他注意事项
还有一些人群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包括儿童、青少年、有其他健康状况、残疾的、有被歧视和暴力风险的。在提供帮助时,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做适应性的调整。
在提供一切心理服务前,我们都要牢记,我们应该诚实、可信任,尊重他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时刻觉察并放下自己的偏见;尊重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根据对方的文化、年龄和性别考虑做出行动,而不应该滥用作为帮助者的关系;要求报酬;给出错误的承诺或信息;夸大自己的技能;不强迫他人接受帮助和说他们的故事;也不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感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更好地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Organization, W. H. , & Organization, W. H. . (2014).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during ebola virus disease outbreaks.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前面两期我们介绍了生活中的小意外,这次我们要介绍三个你需要了解的“大意外”,有没有迫不及待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煤气泄漏
当发现有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闭煤气,开窗透气。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然后,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松开中毒者的衣领、裤带。观察其意识、心跳和呼吸情况。如已没有心跳和呼吸,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还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溺水
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溺水者获救后,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心跳。如呼吸停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对口连续吹入4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其有无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应接着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复自主呼吸。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全无,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识清醒时,用膝盖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开其口让其吐水,或救护者单腿跪地,让溺水者脸朝下伏于膝盖上吐水。
触电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然后检查触电者的反应。如果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呼吸停止(人工呼吸)
首先,让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若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快取出。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其送气,注意不要漏气。每隔5秒吹一次气,反复进行。遇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外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作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胸外按压)
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
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出现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超过5体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患者前胸左乳头内侧的心脏部位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若脉搏仍未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次人工呼吸。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小刚,男,今年15岁,初三级学生。笔者是在去年的3月与小刚接触的,那时小刚正躺在病床上。20天前,小刚因为踢足球不小心摔倒,造成椎间盘突出。
摔伤之初,小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疾病的严重性,住院一个星期后就吵着要下床,医生一再警告他才不敢下床住了15天后,他每天都吵着要出院,父母和医生无奈,只好找心理医生前来咨询。
心理医生首先了解到小刚吵着出院的原因是担心自己在医院躺得太久,学业会落后于其他同学。针对这一情况,心理医生让他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保证,是从事事业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事情,也很难有安康的生活。
在心理医生的劝说下,小刚安心治疗了一段时间,在治疗期间,小刚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焦虑,这种焦虑集中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疾病不能完全康复。由担心学业的焦虑变为对健康的焦虑,这是一般病者对疾病有初步了解后的常见反应。
这段时间,心理医生和其主治医生一起向小刚介绍有关的医疗知识和相关的护理知识,通过知识的介绍使其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使小刚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治疗期间,在护士的帮助下,小刚慢慢恢复了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这使小刚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大大减少。
接下来,小刚休学了一段时间。在休学期间,小刚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后悔,后悔自己打球太猛,以致弄伤了自己的身体。心理医生主要的办法是让小刚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多的无意义的后悔和自我谴责,并指导他适当地自学,以及引导他进行适当恢复身体功能的锻炼。
经过8个月的治疗和心理辅导,小刚摆脱了人生路上的一个危机,身体得到了初步的康复,心理机能也有了不小的提高,于是他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学业。
一般来说,大部分患病学生心理反应都会出现上述的心理表现,但具体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病症、不同的学生家庭,他们的反应会不一样。
如有些学生患病后治疗状况良好,但仍然表现得恐惧、焦虑,有许多负性情绪等心理反应,而有些学生则坦然面对,积极地接受病痛的挑战。
莫斯(MossR,1982)提出的危机理论认为患病学生的心理反应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1.疾病的种类与严重程度
罹患急重病受到的心理应激是与不同的疾病种类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威胁生命的疾病、影响自我独立功能的疾病、影响自我形象如脸部颜面的疾病对患病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较大。
对于同一类疾病来说,疾病的严重程度越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越大。
2.个体的因素
罹患急重病后,患病学生处于一种持续的劣性心理应激状态之中,伴有焦虑、忧愁、抑郁等负性情绪,但是这种持续的心理应激和负性的情绪却因不同的个体而不同。
有些学生对疾病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因此,容易感受到疾病的冲击,容易表现为冲动、不安,对治疗有着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最后反而不利于治疗;
而有些学生比较坚强,充满活力,虽然身患重病,却能泰然处之,能很好地面对现实,适应患病带来的生活的改变,逐步去平衡自己的原有期望和现有期望,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他们善于从不利的局面中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在保持自尊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治疗。除了个性以外,对疾病的不同心理应激还跟患病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支持等有重要影响。
低年级的初中学生罹患急重病,容易因为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后果、治疗方法,而关心疾病是否影响自己的活动方式与日常生活,因此出现害怕治疗,害怕由于治疗与老师、同学、家长分离;
而初二、初三或比较成熟的初中生,常常已经有了解自己疾病的基本能力,他们担心的是罹患急重病会不会影响到与同伴的交流和同伴的接纳。他们也可能会因为罹患急重病而影响了自己的求学、生活的成长计划而感到沮丧。
另外,如果罹患急重病学生在之前已经存在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那么,他们的应激反应也会比较明显,能否顺利渡过患病时期也是一个问题。
3.社会环境因素
患病学生周围提供的社会支持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适应罹患急重病,有效地应付患病应激。
一般来说,快速的、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支持能帮助患病学生更好地面对应激、调整心态,而家庭人际环境不良、同伴人际关系差、较少朋友的患病学生,对应激的适应能力较差。患病学生的父母、兄长等直系亲属是他们面对应激的最直接的动力来源。
如果他们提供的心理支持过度,也有可能会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而支持系统中由于自身的素质等因素,提出不利于学生身体康复的意见也会导致治疗的延误和消极作用。
患病学生家里的经济情况、家庭生活环境、医院的治疗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应激与应付。如同病房病人病重、死亡、他们亲属的反应等都会影响到患病学生的心理应激;
与罹患相同病症的病人的有效治疗、康复及正性交流则能给患病学生予以正性的影响作用。
对罹患急重病的学生进行必要、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指导他们积极面对患病的处境,对于他们的疾病治疗与身体康复,以及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对应激的有效应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帮助患病学生获取疾病与有关治疗的信息
初中学生罹患急重病,一般情况下对疾病的了解不太多,因此,帮助其正确了解和对待疾病,正确评价与估计治疗中会出现的问题等就显得较为重要。
如果病情急重且时间比较仓促,预计学生不一定可以马上接受,在告知病情时不宜太过突然,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酌情逐步告知的办法,以免引起学生的恐惧和焦虑。
给学生提供病情的诊断、治疗等正确信息的同时,需要教育与训练学生增加自我照顾的能力,帮助学生及其家庭开始罹患重病后的适应,减少不确定感,逐步建立新的生活计划。
可以引导学生对罹患重病进行积极的思考,降低对生活的预期,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信心,学会表达需求和感受,重建或恢复同伴、朋友、家庭、老师、医务人员等固定的感情支持,获得自我有效控制疾病的感受。
(二)引导学生确定具体、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引导学生实现处理症状、适应住院的环境和治疗过程;发展和保持与医生、护士的良好关系。
在生活目标方面,帮助患病学生以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付疾病,逐步恢复到日常生活中来。
如生活自理、散步、参加集体活动,保持日常生活规律等,用积极主动的活动来占满整体的时间,从而减少患病学生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注,提高自信心,实现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目标。
但是在树立生活目标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些活动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否则容易使学生感到灰心和失望。在心理成长目标上,引导学生努力控制负性情绪,保持或促进正性情感;
努力保持一个满意的自我评价和能力感,保持自尊;努力与身边的亲人、同伴、朋友保持良好关系;有充分的准备,积极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逐步建立起新的现实生活中的目标,接受现实生活的考验。
(三)积极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在罹患重病学生对心理应激的整个应付过程中,除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给予积极的专业医疗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来进行积极的心理支持。
如通过几个医生集体治疗的形式,或者通过病友自助团体的形式来教育、训练患病学生接受疾病治疗、增加对康复的信心等。他们相互之间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交流信息,产生同感和亲和力,交流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经验等。
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也可以对病人的需求作出及时的、适当的反应,以积极的状态来帮助患病学生实现心理成长的每一个目标,鼓励他充分发挥自主性。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人。
以13亿人口推算,每年心源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居全球之首。
中国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绝大部分人还没到医院就已丧失性命。
猝死前的3大先兆
关于“猝死”的先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
1. 近期出现胸痛或胸痛加剧
以往有过心绞痛发作史,近期心绞痛突然加剧,或既往无胸痛,最近出现活动诱发的胸痛,休息1-5分钟可缓解,提示发生不稳定心绞痛,此为心肌梗死前驱症状,有猝死风险,建议尽快到医疗机构做检查。
如突发胸痛或胸闷或咽部紧缩感或下颌发酸,伴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烦燥不安,血压下降,此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
如出现频繁的室性早搏,常为“猝死”先兆,建议立即就医。
有时猝死先兆表现为显著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等,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尽快就医。
2. 睡眠时间少,特别疲惫
严重失眠伴焦虑或长期过度透支睡眠特别疲劳的人,猝死风险增加。
相比一天中的其他时段,凌晨时分是心脏猝死的高发时段。人体内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套神经系统,交感神经让心率增快,缺乏对心脏的保护。
白天交感神经“上班”,夜间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上班”,凌晨当两套神经“交接班”时,心脏容易出问题。
3. 运动诱发的猝死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很多关于夜跑猝死的情况,那些参加夜跑的人们,白天工作繁重,身体很疲惫,而他们热爱运动,想要用夜跑来锻炼身体,同时放松疲惫的身躯。
但是,大强度的锻炼根本不会使身体放松,而是让身体更加的疲惫,心脏、肺部等承受负担。晚上再大强度锻炼,身体承受不了,导致猝死。
猝死不分年龄,近年趋于“年轻化”
猝死不分年龄,最近几年心源性猝死的报道不断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在对抗新冠病毒的斗争中,有两位年轻的医务人员也因猝死殉职。
在中国引发猝死的多种因素未被有效控制,并有加重趋势,包括心血管发病呈年轻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仍在呈增加趋势。
在所有猝死的病因中80%为心源性猝死,表现为心脏发生“骤停”,停止收缩和泵血,大脑首先因缺血缺氧发生意识丧失,在5分钟内因脑缺氧发生脑死亡。
因此说黄金抢救5分钟,主要是避免脑死亡,随后数分钟全身各脏器因缺血缺氧导致功能丧失,此时如不能让心脏复跳,即导致死亡。
研究发现,大多数猝死患者都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猝死的风险最高,危险系数最大。
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
究其原因,在这些人群中,大部分猝死的人发生意外前都有巨大压力,极度疲劳,生活极不规律,并且长期有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失眠、长期熬夜、抽烟、喝酒、严重缺乏运动等原因。
而上述因素是发生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但因为年轻,做一般的心脑血管检查可能均无病症,身体也无明显症状。
因此,我们建议年轻人,定期体检,对自己的身体要有充分的了解。无心脏疾病病史的年轻人如果可以做到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减少猝死发生几率。
特别建议跑步爱好者平时或需要参加活动前,不要忽视体检工作,尤其是心电图检查。
除了基础心电图检查外,心脏彩超、平板实验,以及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进一步查出心脏存在的隐患。
如何进行急救
心源性猝死的救治方面,简单来说有两个技术,一个是胸外按压,另一个是除颤。
当危险出现时,若不进行抢救,每延迟1分钟,患者生还的可能性即下降7%—10%。
如果能在发生心脏骤停的1分钟之内开始进行心肺复苏,90%以上的猝死病人还有生还机会,而每延迟1分钟救治,病人的存活几率就会下降10%,10分钟后再开始心肺复苏,存活几率的几乎为0。
因此,发生心脏骤停后的4-6分钟是进行救治的“黄金时间”。
但是,救护车和医生很难在黄金时间到达现场,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或许这个“举手之劳”就能救人一命。
作者 | 丁荣晶 心血管内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对于那些经常吸烟的人来说,戒烟是一件经常被他们挂在嘴边的事情。一般人都只是拿在嘴上说一说而已,从来都很少有人行动过。
对于一个有烟瘾的老烟民来说,戒烟一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他们当然知道吸烟是一件有害健康的事情,只是还是控制不住手里的烟杆吞云吐雾。有了烟瘾之后万事都很困难。但其实有吸烟习惯的人,只要在吸烟时保持以下3个原则,就可以减少患病风险!
对于长期吸烟的男性来说,血液会由于烟草的化学物质作用,而很可能缺少硒元素物质,而硒是身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防癌元素之一。
如果缺少这几样元素,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一些富含硒的食物。而一般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硒的有:鸡蛋、芝麻和人参等。
在生活中可以在尽量减少吸烟量的同时,多摄入一些这种食物,适量补充硒元素的含量,然后在保持运动习惯的同时,补充好日常所需的营养成分,保持正常的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这样的话就算有吸烟的习惯,也有一定概率减小患癌症的风险。
长期吸烟的人,肺部保持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毒素,如果能够想一个办法将这些毒素排出去,那就可以很好地缓解吸烟所带来的的影响。比如可以多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相当含量的咖啡碱和茶多酚,还含有维生素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这种成分能够有效降解肺部中的毒素,帮助排出不洁净肺部的有害物质。
有一些烟民一直保持着喝茶的习惯,在年老时还依然吸烟却身体照样很棒,就是因为他们摄入的排毒物质将吸烟所带来的的有害物质排出了。所以作为一个烟民来说,每天喝一些茶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长期的吸烟会导致呼吸系统有很大概率发生病变,而呼吸系统疾病又与很多的癌症相关,比如肺癌,它和抽烟有着直接的联系,几乎一半的肺癌患者都有吸烟史。
特别是对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来说,受到吸烟物质的影响是未吸烟者的十数倍,如果每天坚持吸烟,并且吸烟数量在35支以上的话,其危险性又会继续直线上涨。
此外吸烟也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呼吸道阻塞等疾病。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吸烟者长期吸烟,很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受损,影响到呼吸道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展。
对于吸烟者来说,应该在生活中做好防范,保持正常代谢和运动,管理好日常生活,将尽可能多的毒素排出体外,才能保障健康生活。
心脏相关的疾病中,心律失常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疾病,同时也有很高的发病率,所以做好平时的预防护理工作很重要,心律失常的护理平时要注意作息规律、生活良好,还要科学饮食,注重体检工作,平时要常备应急药物,避免突发症状的产生,最大限度的将疾病的危害降至最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发生的疾病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心脏类疾病,而心律失常是生活中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心脏类疾病,如果的护理不话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还会危及生命,所以心律失常一定要注意护理。通常心律异常要在日常的饮食、作息以及生活习惯中加以调养改善,只要护理得当,心律失常的症状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心律失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生活要规律
心律失常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平时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对各方面的压力要注意及时排解,注意劳逸结合,选择轻度的运动坚持锻炼,防止身体疲劳引起心跳异常,加重心律失常的病症。
二、要注意气候变化
气候的突变容易引发心律失常的症状,所以日常护理中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节,要做好保暖与防暑工作,预防感冒等一系列病情的发生,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可以避免心律失常病症的加重。
三、加重要常备药物
心律失常的患者的家中除了常备一些日常口服药物之外,一些心脏疾病的应急药物也要备一些,如速效救心丸等,避免突发症状的出现,引发严重的后果。
四、定期体检要注意
心律失常的患者一定要注重体检工作,定期做心脏检查工作,通过检查确定身体病症的发展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疾病的产生对症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心律失常的患者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平日的饮食也要注意,要清淡,不要喝浓茶咖啡,不要吃得过饱,同时要保证自己居住环境的清静,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的激动情绪对病情产生影响。总之,做好心律失常日常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生活。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志明是个刚上初一的男生,一张稚气的脸上还有着小学生的痕迹,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本该无忧无虑的中学生却显得格外的沉默,在班上很少说话,一说话就会脸红,无论跟谁说话都是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握着,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一旦老师上课提问到他,志明更是一副被人虐待的样子,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而且志明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每次有集体活动他都会找到借口不参加,而且一放学就回家,极少跟同学交流,同学们都觉得志明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志明也觉得自己越来越怕见人,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一和他人说话就脸红,所以尽量避免跟人说话,可是现在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到了人多的地方,他就会觉得紧张、脸红、心跳加快,和他人单独交谈的时候,他从来不敢正视对方,总在想“别人看到我脸红会不会觉得奇怪,觉得好笑”,这种心理负担使他渐渐地产生了见人就恐惧的心理,而这种恐惧的心理也加重了他见人脸红心跳的症状。
所以志明逃避了所有他能不参加的活动,在班里也很少跟人说话,因为怕人家看到他脸红。志明的父母也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沉默,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会脸红,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
可是,志明小时候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小孩,见谁都乐,从来不怕生,可不知道怎么长大了反而情况变糟糕了。从志明的表现来看,他是属于社交恐惧障碍,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也时有发生,跟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关系。
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开始关注自我形象,特别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但是,如果过分地关注有时会适得其反,引发社交恐惧。志明就是怕别人看到他脸红,觉得脸红不正常,因为过于关注这一点,而使情况越来越严重。
(一)恐惧障碍常见表现在初中生中比较多见的有以下几种恐惧障碍:
(1)聚会恐惧
聚会恐惧的人害怕到各种公共场所去,害怕参加各种聚会。
(2)赤面恐惧
这种人在别人面前自感羞愧、愚蠢或笨拙,尤其当众讲话、写字、饮食时,表现得更为明显,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3)动物恐惧
这种恐惧表现为惧怕猫、狗、鼠、昆虫等动物,而且往往只是害怕某种特定的动物。
(4)境遇恐惧
主要是指害怕登高(恐高)、临渊、黑暗、暴风、雷电等,而且对所害怕的对象目标恒定,从不改变。
(5)异性恐惧
这种情况尤其多发生在青春期,其表现是对异性感到惧怕,不敢与异性交往,并常常采取竭力回避的态度。
(6)对人恐惧
这种情况也是多起源于青春期,起初与某些人在一对一的社交处境下产生强烈的恐惧,恐惧发作时可伴有头晕、恶心等,慢慢地这种恐惧泛化到所有的陌生人,甚至熟人身上,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与世隔绝开来。
(7)学校恐惧
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害怕去学校,害怕参加考试,害怕当众出丑;
二是如果强迫他们去学校,他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躯体不适;
三是倘若同意他们暂时休息不去学校,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四是有学校恐惧的人多数是较为优秀的学生。
(二)恐惧的成因
关于恐惧的起因有很多种说法,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遗传因素
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有恐惧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因此,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明确的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性格因素
有恐惧障碍的人性格通常比较胆小、内向、羞怯、依赖性强、自卑等。
第三,过去的经历
尤其是童年经历。很多人在以往的经历中,尤其在儿童时期,有过强烈的创伤性体验,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已被遗忘,但在后来遇到类似事件时,受到了条件性刺激,这种创伤又重现出来,重新唤起了恐惧反应,从而患上了恐惧障碍。例如动物恐惧,就有可能是在童年时期被动物攻击或者目睹别人被动物攻击,因此在后来见到这种动物就会不由自主地恐惧
对于恐惧障碍的心理疏导要视其恐惧的对象和程度,如果像恐高、恐惧动物等对其生活没有特别严重影响的,一般只要当事人不处于恐惧情境中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是一些如学校恐惧、社交恐惧等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学习的,我们就要适当地加以辅导和疏导。
对焦虑障碍的心理辅导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恐惧障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主要还是运用一些综合的调节方法来帮助有恐惧障碍的学生,比如运用行为疗法并结合认知疗法来进行。
(1)帮助恐惧者学会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来进行自我调节
具体的操作方法分四个步骤:
①与当事人倾谈,了解引起其恐惧的具体刺激情景;
②将恐惧的反应症状由弱到强排成等级;
③学习一种或数种与恐惧反应相对立的松弛技术,也就是说,让当事人默想其恐惧情境之后,让其学会放松的方法;
④使松弛反应逐步地随着由弱到强的焦虑刺激而出现,使两种互不相容的反应发生对抗,从而抑制恐惧反应。
(2)帮助恐惧者学会运用建设性发泄法进行调节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场景训练,增强患者应对困难和危险的适应能力。在训练中,要让患者从理论上先适应危险,在不知不觉中宣泄一部分恐惧情绪,并向他人学习一些有益的经验。
应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主要目的是排除部分恐惧情绪、训练日常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作为先导疗法或同伴疗法。这种方法其实是利用了模仿。
开始的时候先让有恐惧障碍的学生观察其他学生或成年人在其恐惧情境中谈笑自若的情景。这样数次后,就鼓励学生逐渐接近引起其恐惧的对象,最后达到直接与恐惧对象接触,如同示范者所做的那样。还有,向学生展示有关真实情况的图片或照片也是常用的方法。
(3)帮助恐惧者学会通过心理分析法进行调节
这种方法在部分恐惧者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它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倾诉和回忆,帮助他们自己找出早年重大挫折和创伤性的生活事件,分析出他们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使之上升到意识层次,让患者学会“领悟”。在他们了解了自己恐惧的原因以后,让其认知重构,从而达到缓解恐惧情绪的目的。
(4)帮助恐惧者调节认知
部分恐惧者是因为头脑中所存在的不合理认知而导致恐惧障碍的发生,例如,有些社交恐惧者就是因为觉得自卑,觉得自己不能像其他人那样侃侃而谈,就会害怕见人,不敢与人相处,最后甚至发展到足不出户。
这些都是由于他们的不合理观念所导致的,因此,在辅导的过程中,可先针对他们的不合理认知进行纠正,然后建立合理认知,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障碍,进而克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急性心肌梗塞是很多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得的一种疾病,这样的疾病来势凶猛,所以每个人必须学会一些急救知识,这样一发作的时候就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有些时候能够能够救患者的性命,那么急性心肌梗塞如何急救?一起跟着去了解一下吧!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相当凶险的疾病,患上这样的疾病之后如果急救措施不及时的话是会丢了性命的,目前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主要有原地休息、吃扩张血管的药物、保持稳定的情绪、拨打120急救电话、胸口按压人工呼吸等等。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方法:
1、急性心肌梗塞这样的疾病在发病之前是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的,最明显的症状有胸口闷喘不过气来、钝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等,患者在发病以后不要再做任何事情了,这时候需要让自己平静下来,目的是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并且家人给患者服用速效扩血管的药物,这样能够让血流量增大。
2、如果在服用了扩血管的药物之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就需要让身边人拨打120急救电话了,如果身边没有人的话就立即呼救,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深呼吸用力咳嗽,它产生的胸压和震动,与临床上心肺复苏按摩的效果差不多,这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自救方法。
3、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的起初几个小时是最危险的时候,临床上有2/3的患者就是因为急救措施不及时而死亡了,这时候注意一定不要随意搬动病人,这么做都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得心肌梗塞的范围再次扩大,导致病人死亡。
4、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当保持镇定的情绪,家人更应当冷静一些,应当让患者就地躺下来,减少没有必要的体位变动,并且呼叫120救护车过来急救。
5、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坚持到医生到来。
有关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每个人都要学会这些急救措施,在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之前就按照这些方法去进行急救,这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会舒服很多,急救方法正确至少不会加重病情,对于以后的治疗也是有帮助的。
心肌病的诱发起因复发,该病在临床方面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患者的健康损害严重,该病的治疗固然重要,且在治疗前期应当分析具体类型,还要分析患者的病发原因,进行综合的考虑,展开治疗的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有效保护了患者的健康。
心肌病非常的普遍,在心脏病中非常的严重,该病的类型繁多,很多人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心肌病,从而给心脏以及全身健康带来伤害。治疗该病必须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了解到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诱发因素,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工作。那么治疗心肌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1、扩张型心肌病,此类型的患者多注意休息,合理的使用镇静剂,特别是发生心衰时要注重低盐饮食,心力衰竭严重的患者,宜采用强心药或者是利尿药物,比如呋塞米等,同时配合一些扩血管药物,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肥厚型心肌病,针对没有症状或者是室间隔肥厚不明显的患者需要暂行观察,病情严重的话及早展开药物治疗,不宜使用洋地黄制剂或者是硝酸甘油,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等,可控制患者的病情,利于心脏部位的健康。
3、限制型心肌病,该病应当注重病因治疗,当患者出现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时,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细胞毒药物进行治疗,减少了嗜酸性细胞,从而阻止了内膜心肌纤维化的发展。
4、继发性心肌病,结合患者的病情可以注射使用左卡尼汀,能够起到满意的疗效,部分患者会产生不良的反应,比如恶心、呕吐等。
5、围生期心肌病,此类型发生在妊娠期及产后的女性身边,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后减轻了患者心律失常等不适的症状。
由于心肌病的类型繁多,各位朋友需要认真了解心肌病的相关知识,结合不同的类型展开治疗方面的工作,每一位朋友应当清楚的了解心肌病的知识,心脏部位出现异常的症状后,分析具体的类型,积极的展开治疗方面的工作,患者必须要合理用药治疗。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人际冲突的原因
人际冲突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一方需求的满足受到另一方的阻碍,如孩子独立的需要受到家长保护行为的阻碍,学生追求自由的需求受到教师的管制,学生自尊的需要受到同伴的取笑等;
二是价值观不同,如亲子双方对某件事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争执,师生对学生早恋现象的定位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等。
(二)人际冲突的表现
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初中生人际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人际关系中:
1.同伴冲突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已不再盲目服从父母、老师等权威人士,开始有自己的认识、评价和选择,此时,同伴关系对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行为规范的社会化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又因为学生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因而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冲突可能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打架、说他人坏话、冷漠、孤立他人等。
2.亲子之间的冲突
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希望有更多自主的权利和自由的空间。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还相对缺乏,思考和解决问题常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这就势必与家长发生矛盾和冲突。
3.师生之间的冲突
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的表现形式很多,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为公开的对立与冲突,表现为师生因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严重分歧和矛盾激化,采取直接的语言和行为上的对抗或攻击等。
例如,师生之间发生激烈的争论、争吵,以致采用暴力攻击对方躯体等。另一类为隐性的对立与冲突,表现为师生双方对待分歧和矛盾的态度,采用间接的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对抗,表面上没有公开的行为冲突。
例如,教师故意疏远、冷落与之冲突的学生,或借机惩罚学生等。一般来说,师生间隐性的对立与冲突往往是公开的对立与冲突的根源和前兆,而公开的对立与冲突也可能是隐性对立与冲突的最后表现或不断加剧的结果。
二、人际冲突的心理疏导策略
对立与冲突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双方持续处于比较激烈的,甚至具有攻击性和暴力伤害性的对立与冲突时,就会严重破坏彼此的关系,伤害相互的感情,干扰正常的生活,并有可能引起法律纠纷,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对冲突的化解主要从心态、能力和方式三方面入手。
对冲突保持正确的心态
一般人在冲突情境中,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这些常见的错误观念包括“必须赢得冲突,任何的妥协均表示自己输了,且永远比对方矮一截。”“任何冲突中,一定有一方是对的,一方是错的,而且对的一方必须得到他所要的。”
从以上几种分析来看,人们对待冲突总会抱有一种输赢的心态,在解决冲突时也追求一种赢的结果。
其实,冲突并不是竞赛场上的争斗,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与同学、父母、老师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利益冲突,更多时候是一种沟通方式的冲突。
因而我们对冲突首先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认识到:
(1)冲突是一种沟通,而沟通的目的在于让对方了解自己的需要,希望对方能够适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2)人际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好坏,双方都有责任。
(3)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它本身并无“对”与“错”之分。
(4)去除非赢不可的心态。
(5)了解冲突处理的目标并不在于说服别人同意你的看法,也不是让你去操纵别人,而是企图找出一个可变通的解决方案,让两个人都能高高兴兴地接受,创造双赢的结局,共享成功的喜悦。
因此,当我们处在冲突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照以上几点,检查我们此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如果产生偏差就要及时调整过来,这也有利于我们平复因冲突而产生的消极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冲突,化解冲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开完家长会之后,张老师被七八个家长“堵住”了,根据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越来越不爱讲话了,对学校中的事情也一概不提,一回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
吃饭的时候“速战速决”,似乎是为了减少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父母跟他讲话,常常只以眼光回应一下……看着眼前七八张已经不年轻的脸,听着这些人的不满和失落,张老师对孩子的情况已经有了把握——闭锁心理。怎么处理呢?
张老师耐心听完每个家长的反映之后,找个借口走开5分钟,并让家长们互相吐吐苦水。5分钟之后,张老师回来,发现不少家长的脸色有了稍微的缓和,毕竟,知道了有不少的孩子有同样情况,家长们就不会太强烈地觉得“孩子出了问题”。
然后,张老师告诉家长,孩子们的变化是闭锁心理的表现,并将产生闭锁心理的原因,尤其是针对“成人的对待方式落后,会加强孩子的闭锁心理”进行分析。
这么一来,家长们就已经能够理解孩子的那些“怪表现”了。接着,张老师又将闭锁心理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告知家长,这下,家长们刚刚才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上来,纷纷问:“那应该怎么疏导?”看到家长们紧张的样子,张老师相信,他们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动机已经被激发出来了,于是,将准备好的几个策略传授给了家长。
包括:放大孩子的交流、交往欲望,开发多种无压的交流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成功地成长等,并当场让大家讨论具体的做法。第二天,有的家长打电话来说“有点希望了”,也有的家长说“怎么没效果的?”
于是,张老师让这些家长相互之间再进行交流。张老师找了这些孩子,告诉他们“闭锁心理没错,但长此下去,也没有什么建设性,你们考虑看看是否到了开锁的时候了”,并将成功成长的理念也传达给他们,以便他们能对父母的引导作出更好的反应。过了几天,不少家长说:“孩子的锁开了,我们的心更加接近了。”
一个月后,在张老师班里,一群孩子将父母协助自己“开锁”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在此气氛下,不少的“闭锁儿”开始说出自己其实也已经“闭锁”得很累的实情,开锁的先锋队员们马上充满真诚地支招。
据调查,日常讲话最多的一类人是中年妇女,而日常讲话最少的一类人就是青少年了。
这一结果与青少年容易出现闭锁心理的规律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中学生的闭锁心理会那么普遍呢?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由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阶段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研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个危机,青春期出现的危机是同一性的角色混乱,如果危机能够被充分解决,在青春期结束之时,个体将形成自我认同感(明白自己是谁,接受并欣赏自己)。
但在这之前,危机是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这个时候,个体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化不定的。处于这种混乱不定的自我感觉状态中,让青少年如何去开放自己?他们连自己是谁都还没有完全弄明白,闭锁也许就是这个阶段的唯一选择了,就像蚕要化蝶首先就是织一个密不透风的茧把自己给封起来。
2.用以表现自己的“成人感”
闭锁心理是“成人感”的一种表现途径,闭锁关系是两代人之间形成新型关系的起始阶段。中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在逐渐长大成人,产生了“成人感”。
这种“成人感”使中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从成人保护中解放出来的需要,所以无论在认识、态度或行为方面接受成人影响的范围、强度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成人建立新型的相互关系。对中学生来说,最容易操作的变化就是拉开距离(这是不同于以往的依恋关系的新型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中学生的这种变化,成人开始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他们仍常常把已经具有成人感、要求独立、要求得到尊重的中学生当作孩子那样进行教训、监护,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中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觉得与成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不愿向成人透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因而选择向成人闭锁。
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中学生的闭锁心理是部分闭锁,即只发生在与成人的关系上,而在同龄人之间仍然是亲密的、相互开放的。
3.受团体中某些舆论的影响
大多数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发生在与成人的关系上,但也有部分的学生连对同龄人也是闭锁的,特别表现为面对异性时候的闭锁。
产生这种闭锁心理的最大原因是舆论的压力,在很多地方,只要男生和女生稍微多讲几句话,老师也许就会多加警惕,家长甚至还会追踪调查,同学间也会有风言风语……在这种多方面舆论压力下,选择闭锁、保持距离或许就是封住别人嘴的好方法。
4.个别原因
再闭锁的中学生,往往也会有一两个“闺中密友、知己弟兄”,但假如这些都没有,比较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曾经因开放心理而受到过伤害,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防人之心过重,要以闭锁的方式来自我保护。
同时,有些学生好猜疑的偏激个性也容易导致闭锁心理。充分把握中学生闭锁心理的表征,就有可能做到见微知著,及早进行心理疏导。
全面认识中学生闭锁心理的形成原因,根据个体真实情况找到影响其闭锁心理、刺猬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有可能真正理解对方,而理解正是消除闭锁心理的极佳方式。
安娜·弗洛伊德写道:“青春期的正常就是通过不正常表现的。”对于中学生闭锁心理的疏导,承认其合理性是很重要的。
对成人来说,只有承认了中学生的闭锁心理及其表现是具有合理性的,才能真正客观地、不带个人情绪地去面对闭锁中的个体。
对中学生自身来说,承认闭锁心理具有合理性,才会真正有勇气去探索闭锁的原因,从而为成功的疏导提供保证。当然,闭锁心理的时间持续过长、拒绝范围过广,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有句俗语: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对于人的成长和智慧的进步,接触、沟通、互相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闭锁,思维容易闭塞;拒绝与人接触,将自己锁在一个很局限的空间,正常的反应会退化。闭锁,影响最大的是人的社会化发展,不打破闭锁,人将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就像不突破蚕结,就不能化成真正的飞蛾。
因此,闭锁心理只能是初中学生的一种过程状态嘴八舌的录音带也许能陪伴他度过难眠的深夜……不应该长期持续下去,经历过一定的闭锁阶段之后,需要适当的心理疏导。
对闭锁心理的疏导策略有:
(一)放大当事人的交流
交往欲望不管多么顽固、多么强烈的闭锁者,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也就会有渴望交流的时候,身边的人可以在平时通过言语暗示的方式,放大与人交流、交往的愿望。
例如,有意无意地在当事人面前说:“好久没跟朋友聊天了,真想去找找他们。”或者,在打电话的时候有意说给当事人听“你们就好了,那么多人在一起,我一个人好孤独啊”。
作为当事人,只要感觉到有些孤独,想要打破闭锁的局面,也一样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自我暗示,将这种孤独感放大,就能够有更强烈的动机去主动交流了。
(二)开发多种无压的交流方式
有闭锁表现的中学生,其内心反应丰富、强烈。而且往往只是闭住了嘴巴,但眼睛、耳朵都是高效运作着的。
想要采取对话的方式与闭锁的中学生交流,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对双方都是一种压力。
相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寄给他,这封信被看的次数不会少于两次;把片言只语或者温情的话交给即时贴,贴到对方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你会发现,他的表情柔和了很多;家人七嘴八舌的录音带也许能陪她度过难眠的深夜
(三)引导其学会如何成功地成长
闭锁中的个体,思维容易被局限,缺乏对自身长远目标的考虑。家长或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成功成长的理念传达给当事人。在人的一生中,成功成长的秘诀就在于,巩固一个人的收获,减少一个人的损失。
那么,如何成功地成长呢?就是使用选择、优化与补偿。选择,就是选择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优化,就是在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领域锻炼或训练自己;
补偿,指用其他的方法和途径来应付损失。将理念传达给当事人,引导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帮助其学着去分析自己的当下状态是否“优化”,协助其寻找、开发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补偿”。
(四)组织小团体辅导
利用团体动力许多时候,家长和教师苦口婆心的一番话,往往不如同龄人的片言只语有效。多让初中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让当事人从其他闭锁学生的言语、表现中反观自己的表现,可以让当事人真切地认识闭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