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进行手术切除目前首选的是进行胆囊的整体切除,当然也有少数医院开展局部切除息肉,这样的治疗方式。
如果是做了整体的胆囊切除,患者在术后进食油腻食物,容易出现腹胀或者是腹泻这样的一些问题。但是大多数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的适应。
如果是做了息肉的局部切除,患者的胆囊功能得以保留,进食油腻食物以后的不适一般不会出现。但是患者往往容易出现息肉复发的情况。另外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对于胆囊有一个损伤,术后有可能患者的胆囊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部分患者可能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会相对高一些。
总体来说,无论是采取了切除胆囊,还是息肉局部切除的这样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以后对于患者身体的影响都是非常小的,建议患者在有指征时都应该积极的进行手术处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以下胆囊息肉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一、一般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的胆囊息肉患者,应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息肉的生长部位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更要选择胆囊切除手术。
二、胆囊多发性息肉病变且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也要接受胆囊手术治疗。
三、患者做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检查显示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这时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四、患者经检查有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的,需要手术治疗,排除其它胃肠道肿瘤。
五、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需实施手术。
六、单发性胆囊息肉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者可以随访观察,一旦病变迅速增大或形态变化应立即手术治疗。
七、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应间隔3-6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也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绝大多数胆囊息肉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少数位置长得比较靠近胆囊管的息肉,有可能会导致剧烈的胆绞痛。
胆囊息肉本身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类病变的统称。小的息肉对于胆囊腔、胆囊功能,都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因而也就不会引起疼痛。而位于靠近胆囊管位置的息肉,当长大以后,有可能在胆囊收缩时,息肉恰好堵塞了胆囊管,导致胆囊剧烈收缩,诱发胆绞痛。临床上这种靠近胆囊管位置的息肉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因为胆囊息肉诱发腹痛的情况也就比较罕见。
当胆囊息肉患者出现明显腹痛的时候,建议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全面检查,来明确腹痛是否和胆囊息肉有关,然后再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的具体发病原因,到现在为止还不是特别的明确,胆囊息肉根据病理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非常少数的早期胆囊癌。
胆固醇性息肉的发病原理,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黏膜内的巨噬细胞过多的吞噬了脂肪颗粒所导致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吞噬过程的发生?现在还没有研究的很透彻。
腺瘤性息肉的发生有可能与合并存在的结石有一定关系,但是并非所有腺瘤性息肉患者都合并胆囊结石的存在。早期的胆囊癌性的息肉,大多数也有可能合并胆囊结石的存在。所以总体来说,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现在还不是特别明确,临床上也就缺少预防胆囊息肉的有效的方案。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是不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的。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类病变,因为息肉本身的体积比较小,对于胆囊的腔、胆囊功能,都不会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对于肝功能,也就不会造成非常确切的损伤。
当胆囊息肉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时候,往往是合并了其他原因。有可能是合并了病毒性的感染,或者是存在严重的脂肪肝,还有就是因为大量的饮酒,或者发生了其他的一些感染性的因素。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肝脏的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超声去对肝脏的质地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通过详细检查去明确具体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患者一般不需要特别忌口。胆囊息肉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以及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水平,没有特别明确的关系。在临床上,发现息肉以后一般都可以正常的生活。只需要规律的吃饭,均衡膳食。如果平时比较喜欢高胆固醇的食物,或者是胆固醇水平特别高。可以适当考虑少摄入蛋黄、动物内脏、肥肉、海鲜这类食物。饮食控制主要还是为了控制血脂的水平,对于息肉本身,一般不会有特别好的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所以总体来说,如果发现了胆囊息肉,基本上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饮食,不需要特别的去控制饮食结构。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对于胆囊息肉的发生、发展,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的方案,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特别明确。饮食以及血液中胆固醇的成分对于息肉的发生、发展,其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在临床上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方案。一般建议尽量做到规律生活、正常饮食、均衡膳食、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要做好体检,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定期体检,做一次胆囊的超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对胆囊黏膜进行非常好的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胆囊息肉,而一旦发现了胆囊息肉,就应该更好、更进一步的对胆囊进行随访,尽量关注息肉大小的变化、血运,以及基底部的变化。再有指征时进行手术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少数胆囊息肉患者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类病变的总称。根据病理性质不同,大致可以分成最常见的胆固醇性息肉、少量的腺瘤性息肉,以及非常少数的早期胆囊癌。
绝大多数胆固醇性息肉都不会发生特别明显的增大。在长期的观察过程中一般也不会发生癌变,所以这类息肉大多是不需要手术的。而腺瘤性息肉大多会逐渐缓慢的增长,当息肉直径超过一个厘米以上时,发生癌变的几率会明显增加。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还有就是息肉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血运丰富、基底部明显增宽,或者是息肉基底部胆囊壁显著增厚。这些表现往往也意味着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增高,也都应该手术切除。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胆囊息肉手术风险包括麻醉风险和手术操作风险。
胆囊息肉手术一般指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有两种手术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另一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也就是所谓的微创手术,目前主要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不管是微创手术还是传统的开腹手术,都有一定的并发症可能,主要的并发症有:
一、全麻引起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
二、在切除胆囊过程中可能导致胆管损伤、胆管狭窄;
三、在切除胆囊的过程中胆囊动脉或者迷走动脉出血;
四、胆囊管或者迷走胆管封闭不严引起的胆漏;
五、胆囊里面的胆固醇性息肉掉入胆管内,有可能形成胆管结石;
六、其他还有伤口感染、伤口出血、切口疝、空气气栓等并发症;
七、有些年纪大或者心肺功能不好的病人,手术以后还会有血栓形成,心肺功能不全等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一般是无法治自愈的。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类病变,这类病变本身是胆囊黏膜出现了异常,而这种异常一旦发生,往往会持续存在。而相当一部分患者还会逐渐的进展,主要就表现为息肉可能会增多,或者是体积的增大。
临床上对于胆囊息肉的病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认识,对于息肉的进展,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的方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调节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多饮水,这样的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很难对胆囊息肉起到调理或者是控制的作用。
所以如果是在体检当中发现了胆囊息肉,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胆囊息肉本身不会自己消失。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类病变的统称。根据具体的病理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非常少量的早期胆囊癌。
胆固醇性息肉属于一种良性的非肿瘤性息肉,大多数进展非常缓慢,一般也不会发生癌变,大多是可以长期观察的。
而腺瘤性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随着它的增长有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必须要定期复查。当息肉达到1cm以上的时候,应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早期的胆囊癌也可以表现为息肉样病变,但是它生长比较快,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体积会长得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尽早选择包括手术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一个综合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