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强生与拜耳公布新生物孵化基地 能容纳50家公司

强生与拜耳公布新生物孵化基地 能容纳50家公司
发表人:家庭医疗小助手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公司涌现。为了推动创新,强生和拜耳公司联手打造了全新的生物孵化基地,为新兴公司提供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这些孵化基地不仅为新兴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强生和拜耳公司发掘和合作有前景的新项目提供了机会。

德国拜耳公司日前在柏林开放了其CoLaborator设施,欢迎前三家新兴公司入驻。强生公司也在旧金山计划建设一个3万平方英尺的场所,该场所将能容纳50家新兴公司。这些孵化基地为新兴公司提供了实验室和办公场所,帮助他们降低研发成本,加速产品上市。

入驻CoLaborator设施的公司包括单克隆抗体及生物制药公司Calico、绿色化学专家DexLeChem及CRO公司Provitro。强生公司也在圣地亚哥和波士顿建立了生物孵化基地,并计划在伦敦、中国等地建立更多中心,扩大与全球学术中心的合作。

这一新型孵化基地模式在制药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为新兴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降低了研发成本,加速了产品上市。同时,也为强生和拜耳公司发掘和合作有前景的新项目提供了机会。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强生和拜耳公司等大型制药企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生物制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夏季高温、高湿、强光的环境对药品的储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贵重的中药材。以下是一些中药材的储存方法,帮助您保证药材的药效和品质。

    1. 人参:高丽参需保持含水量在14%以下,真空包装后常温保存10年。受潮的人参可用石灰干燥法或木炭干燥法处理。

    2. 西洋参:少量西洋参可冷藏保存,大量需冷冻保存。

    3. 田七:易生虫发霉,需勤检查,晾晒后密封保存。

    4. 鹿茸:与花椒同贮,干燥密封保存。

    5. 冬虫夏草: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装箱时加入牡丹皮碎片。

    6. 燕窝:干燥后冰箱保存,阴凉干燥处存放,不超过一年。

    7. 蛤蚧油:冷藏或冷冻保存。

    8. 牛黄:密封避光保存,防潮防压。

    9. 熊胆:密封石灰缸或阴凉干燥处保存。

    10. 麝香:密封避光防潮防蛀,冰箱冷藏。

    11. 蛤蚧: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花椒防虫蛀。

    12. 海龙、海马:花椒防虫蛀,阴凉干燥处保存。

    13. 胶类:油纸包好,谷糠或生石灰缸中保存。

  •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曾经昂贵的药材品种,如今却遭遇了价格暴跌的行情,部分品种跌幅甚至超过70%。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药材价格的剧烈波动呢?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中药材价格“高烧”四年后的暴跌原因及影响。

    一、中药材价格暴跌的原因

    1. 市场供需失衡:中药材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失衡。近年来,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增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下跌。

    2. 报复性回调:经过四年的价格上涨,中药材市场积累了大量的投机性需求,一旦价格下跌,这些投机者会迅速抛售,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跌。

    3. 政策因素:国家近年来对中药材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大,如限制野生药材采挖、推广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等政策,也对中药材价格产生了影响。

    二、中药材价格暴跌的影响

    1. 对药企的影响:中药材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药企的成本和利润。以太子参为例,其是江中药业的主营产品健胃消食片的主要原材料,占公司原料成本近60%。中药材价格下跌,将降低药企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2. 对消费者的影响:中药材价格下跌,消费者购买中药材的负担将减轻,有利于提高用药率。

    3. 对中药材种植户的影响:中药材价格下跌,中药材种植户的收益将降低,可能导致中药材种植面积减少,影响中药材供应。

    三、应对中药材价格波动的建议

    1. 药企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

    2. 药企应加强与中药材种植户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3. 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 近年来,金银花因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备受关注。然而,关于金银花的命名之争却一直悬而未决。本文将为您揭开金银花命名之争的神秘面纱,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005年,国家药典委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别列为两种药材,引发了南方花农的强烈不满。南方金银花,也就是被更名为山银花的品种,在南方地区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广,产量大,经济效益显著。更名后,南方金银花的市场份额锐减,许多花农血本无归。

    关于金银花命名之争,各方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金银花和山银花属于同科植物,成分含量和药效相似,应该统称为金银花。也有人认为,两者在成分含量和药效上存在差异,应该分别命名。

    事实上,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区别主要在于产地和药用部位。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药用部位为忍冬的干燥花蕾;山银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药用部位为忍冬的干燥茎枝。两种药材在药效上各有侧重,金银花以清热解毒为主,山银花则以活血化瘀为主。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材。对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命名之争,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科学,根据药材的成分和药效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金银花命名之争背后反映的是中医药领域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研究,提高中医药的规范化水平,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 在医学领域,也有许多看似不合常理的现象,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去解读。

    疾病治疗并非越快越好:许多疾病的治疗并非越快越好,而是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癌症治疗中,过度的化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手术并非万能: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并非万能。有些疾病,如一些慢性疾病,可能更适合保守治疗。

    药品并非越贵越好:药品的价格并不代表其疗效,一些价格较低的药品可能同样有效。

    医院科室并非越全越好:医院科室的全面性并不代表其医疗水平,一些专科医院可能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更具优势。

    越‘分手’越相爱:在恋爱关系中,适当的分手和分离,反而有助于双方感情的升华。这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失去时的成长和反思。

    医学领域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中药产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重金属残留问题尤为引人担忧。近期,一篇关于“六味地黄丸”重金属残留检测分析的论文引发了社会对中药重金属残留问题的关注。

    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长期摄入重金属超标的中药,可能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引发慢性中毒,甚至导致器官损害。因此,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中药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标准尚不完善。虽然《中国药典》中已对部分重金属元素进行了限量规定,但检测方法和检测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中药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增加了重金属残留的风险。

    为了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环节的监管,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要完善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提高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中药产品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重金属超标的中药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中药产品时,要关注产品的质量认证和检测报告,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同时,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

    总之,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贵州省医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全国医药产业的重要力量。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展示贵州省医药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

    一、中药民族药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工业总产值为30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20%。这得益于贵州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

    二、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4年以来,贵州省已建成医药产业园区6个,在建医药产业园区13个。这些园区为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了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医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医药工业企业254户,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55户、医疗器械企业99户。这些企业涵盖了中药、化学药、生物药等多个领域,为贵州省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药品生产批号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药品生产批号2264个,其中,中药1176个,化学药品1068个,生物制品20个。这些批号涵盖了多个治疗领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五、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自2014年以来,贵州省已建成医药产业园区6个,在建医药产业园区13个。这些园区为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推动了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

    六、医药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截至2013年底,贵州省共有医药科研人员1842人,全年医药科研经费达到2.9亿元。这些科研人员为贵州省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七、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2013年底,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突破400万亩,居全国第3位。这些中药材不仅满足了贵州省医药产业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增加了贵州省的出口收入。

    总之,贵州省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贵州省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仿制药在整体用药中的比例将不断提升,成为医药市场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创新药物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专利到期将释放巨大的仿制药市场。据统计,到2025年,将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到期,全球药品消费量将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仿制药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60%以上。近年来,生物仿制药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全球医药产业的新兴增长点。

    我国制药工业正在从仿制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尽管目前国内市场90%以上仍以化学仿制药为主导,但在政府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推动下,生物仿制药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生物仿制药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仿制药物,在定价、招标、医保报销等方面将获得政策支持。中国企业应发挥后发优势,合理调配研发资源,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将推动相关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不断研发新的药种。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药企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仿制药和创新药物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双引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 在非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医药市场的潜力正逐渐显现。根据非盟的预测,到2050年,非洲人口数量将翻倍,医药需求也随之激增。然而,目前非洲的药品年消费量仅占全球的1%,这与非洲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年来,中国药企看到了这一趋势,纷纷将目光投向非洲市场。据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对非洲医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了1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48%。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非洲医药市场的巨大潜力。

    非洲国家在医药产品生产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大多数药品依赖进口。然而,随着非洲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中国药企凭借其高技术含量的制剂和医疗器械产品,在非洲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在非洲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许多非洲民众对中医药的疗效表示赞赏,认为中医药成分全天然,标本兼治,服用起来更加放心。中国药企在非洲市场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产品质量,还得益于其在当地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然而,进入非洲市场并非易事。非洲政局的不稳定、投资风险相对较大等问题,都对中国药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药企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尊重当地文化,加强与当地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才能在非洲市场取得成功。

    总之,非洲医药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中国药企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开拓能力,有望在非洲医药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

  • 辉瑞近日宣布收购阿斯利康,并提交了相关承诺。然而,英国下议院商务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辉瑞的承诺不够有力。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纳斯爵士和英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约翰·图克爵士均表示,辉瑞的五年承诺不足以保障英国的利益,需要更长时间的承诺。辉瑞则表示,其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将言出必行。

    回顾辉瑞的并购历史,可以发现其存在食言的情况。2003年,辉瑞吞并法玛西亚时曾承诺在瑞典投资和研发,但最终未能兑现。此外,辉瑞在并购过程中曾关闭多个研发中心,并裁员数千人。这引发了人们对辉瑞此次承诺的担忧。

    辉瑞CEO伊恩·里德在听证会上表示,阿斯利康的收入下降是由于专利到期。然而,阿斯利康的股价却在与辉瑞的博弈中上涨,这引发了人们对辉瑞是否会裁员和削减研发资金的担忧。

    此次收购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跨国医药企业并购的担忧。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确保企业承诺的履行,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辉瑞收购阿斯利康的过程中,各方利益如何平衡,以及如何确保企业承诺的履行,将成为未来关注的焦点。

    此外,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医药行业并购趋势的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医药企业并购成为常态,但如何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以及如何保障各方利益,成为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之,辉瑞收购阿斯利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医药行业并购的担忧,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企业承诺履行和利益平衡的思考。

  •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药物审评速度缓慢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所言:“在创新药这块评的太慢,你丢的就是机会,你的企业生命就没了。”

    邵一鸣指出,虽然国务院44号文出台后,药物审评速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审批审评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对创新药的研究规律认识不足,导致审评过程过于繁琐。其次,审评观念和理念需要转变,简化不必要的流程,提高审评效率。此外,国家药审监管机构的工作模式也需要改善,建立药品审评分中心,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解决药物审评速度慢的问题,邵一鸣提出以下建议:

    1. 提高审评科学性,对创新药的研究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转变审评观念和理念,简化不必要的流程,提高审评效率。

    3. 改善国家药审监管机构的工作模式,建立药品审评分中心。

    4. 建立外聘审批专家制度,弥补药监审批官员人力的不足。

    5. 建立新药临床实验保险制度,降低创新药研发风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