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日,著名导演吴天明因心梗离世的消息令人惋惜。据了解,吴导演在发病初期因交通拥堵,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危重,需及时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发病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出汗、恶心、呕吐等。由于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一旦发生心肌梗死,若不能及时开通阻塞的血管,就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尽快开通阻塞的血管,恢复心肌血供。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表明,发病后90分钟内进行PCI治疗,死亡率可降低40%。
预防心肌梗死,首先要关注心血管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以下是一些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
1.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
2. 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5. 学会识别心梗症状,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和能量,以及一些身体症状。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也呈现增长趋势。
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此外,抑郁症还与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整大脑内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心理治疗则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手段帮助患者改善情绪,调整认知,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保养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抑郁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养建议:
1.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4. 学会放松,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5.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
抑郁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通过多种途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猝死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猝死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其发生往往毫无预兆,令人防不胜防。
据相关报道,近期西安一大学生在校内跑步时突然猝死,警方已排除他杀和食物中毒的可能。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猝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猝死。此外,一些看似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因为遗传因素或长期不良生活习惯而突发猝死。
为了避免猝死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应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避免因病情恶化而引发猝死。
猝死的发生往往令人痛心疾首,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猝死的发生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年轻人猝死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有些患者年仅20岁。目前,医学界对于猝死的病因尚无明确的解释,但普遍认为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即心源性猝死。本文将结合国外一项针对年轻人猝死的尸检研究,从基因层面探讨猝死的成因。
该研究由美国进行,纳入了多个种族的猝死患者,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可信度。研究发现,在40岁前猝死的患者中,有10%~25%存在影响心律和心脏功能的致病或可能致病基因变异。
研究纳入了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间死亡的103名患者,年龄在1岁到45岁之间。排除患有潜在致命性心脏病、心外死因以及药物或毒素中毒的病例后,最终纳入了103例猝死患者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3.7岁,其中33例(32%)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大多数死者为男性,死亡时的活动包括睡眠、休息、剧烈活动、轻微活动等。
研究共收集了118个与遗传性心肌病和心律失常有关的基因,发现其中13名(12.6%)患者存在致病/可能致病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均匀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且所有变异均经Sanger测序确认,并由独立临床遗传学实验室根据ACMG标准判定为致病/可能致病。
研究发现,猝死患者的后代存在更高的致病/可能致病基因变异体负担和不确定意义的选择变异体。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罕见变异体,可能与猝死有关。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变异与猝死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和治疗猝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年人在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忽视了身体健康。他们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导致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减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然而,许多中年人为了追求健康,会选择爬山等户外运动。然而,爬山并非适合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缺乏锻炼的人群。
爬山是一项高强度、耗氧量大的运动,对于心脏功能不佳、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突然进行爬山运动,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甚至可能导致猝死。此外,肺栓塞也是爬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为了避免爬山运动带来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在开始爬山运动前,应先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必要,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2. 逐渐增加运动量:对于缺乏锻炼的中老年人来说,应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3. 注意运动强度:在爬山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4. 注意安全:选择合适的登山路线,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登山杖、使用登山绳等。
5.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之,爬山运动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运动风险。
打鼾,这个看似平常的睡眠现象,却隐藏着许多健康隐患。许多人认为打鼾只是睡得香,殊不知,严重的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信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特点是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现象。根据呼吸暂停的次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超过30次。
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更大。由于老年人的中枢敏感性较低,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缺氧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心肌细胞缺氧,从而诱发猝死。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镇静剂等。
2. 体重控制: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减轻呼吸道的阻塞。
3. 避免平躺睡觉:平躺睡觉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建议采取侧卧位睡觉。
4. 睡眠呼吸机治疗:对于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5.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改善呼吸道的阻塞。
总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打鼾现象,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熬夜观赛更是成为许多人消遣娱乐的方式。然而,熬夜看球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近日,一名少年因熬夜看球猝死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指出,熬夜看球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尤其对以下四类人群危害更大。
一、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熬夜看球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引发猝死。
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存在缺陷,熬夜看球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梗、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三、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熬夜看球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诱发脑溢血等严重后果。
四、体弱多病者
体弱多病者熬夜看球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肺炎等疾病。
因此,专家提醒,以上四类人群应尽量避免熬夜看球。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应尽量减少熬夜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维护身体健康。
此外,以下是一些预防熬夜看球危害的建议:
1.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看球时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熬夜期间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4. 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近日,一则关于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在篮球场紧急救治猝死患者的新闻,再次引发了社会对猝死和急救知识的关注。
3月25日晚,一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打篮球时突发心脏骤停,幸好6名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在隔壁羽毛球馆打球,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经过半小时的紧急救治,患者最终恢复自主心律,并被送往医院继续抢救。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猝死的受害者。那么,什么是猝死?如何预防猝死?如何在猝死发生时进行急救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创伤性的自然死亡,通常在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猝死的预防: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2. 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风险。
3. 关注心脏疾病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猝死的急救:
1.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 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部,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3. 如果有条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4. 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猝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猝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同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在现代社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白领人士为了缓解压力,选择在健身房进行锻炼。然而,近日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在健身房跑步机上猝死。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运动虽好,但也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机。
专家指出,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脏承受力下降,运动前应充分评估身体状况,避免在身体疲惫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时,如出现身体不适、头痛、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以下是一些针对办公室白领的运动建议:
1. 运动前,应适当进食,避免空腹运动;
2. 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3.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
4. 运动时,应集中精力,避免一心二用;
5. 运动后,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此外,心理压力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引发心脏病。因此,白领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肌梗塞,又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肌梗塞的预防措施,以及适合心肌梗塞患者食用的水果。
一、预防心肌梗塞,从日常生活做起
1.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2. 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增强心脏功能。
3.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管理慢性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适合心肌梗塞患者食用的水果
1. 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2. 柑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P、柠檬酸、钾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预防血栓的作用。
3. 柚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P、钾、钙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4. 柿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P、钾、钙等营养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5. 葡萄: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三、总结
预防心肌梗塞,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选择适合的水果,如猕猴桃、柑橘、柚子、柿子、葡萄等,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饮酒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人认为适量饮酒可以活血化瘀,有益健康。然而,过量饮酒却会对心脏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引发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但过量饮酒则会引发心律失常,诱发其他心血管疾病。丹麦研究人员发现,有3/4的心脏猝死病因为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摄入不同剂量的酒精均能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但酒精和心脏猝死呈U型曲线关系,只有适度的饮酒才能降低风险。
那么,如何判断饮酒量是否适度呢?丹麦和美国都有相关的健康指南,建议健康男性每天不超过2份,健康女性不超过1份。这里的1份酒指的是1瓶啤酒、6钱白酒或1杯葡萄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律失常。此外,饮酒过量还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除了限量饮酒外,心梗高危患者或具有心律失常高风险特征的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饮食要清淡而富有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第二,饮食要适量,应少食多餐;第三,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第四,少用浓茶、咖啡;第五,若有器质性心脏病,限制盐和水的摄入;第六,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第七,食用有益于大便通畅的食物。
此外,还可以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养心安神的纯中药不仅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而且避免了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的种种毒副作用。
总之,饮酒需适量,过量饮酒会对心脏造成严重伤害。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务必控制饮酒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