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家长需防儿童暑期“四大伤”

家长需防儿童暑期“四大伤”
发表人:运动与健康

随着暑假的临近,孩子们脱离了学校的束缚,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但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安全隐患。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其中夏季是儿童伤害案的高峰期。以下四种常见的儿童暑期伤害类型,家长需格外警惕。

一、交通事故: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是儿童事故发生的“致命点”

案例:5月25日,刘先生带着孩子过马路,孩子突然挣脱他的手,跑到马路对面被车撞倒,幸好车速不快,孩子没有受伤。

警方提醒: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

二、溺水:儿童溺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管护和避险意识

案例:5月12日,一名儿童在水库游泳时溺水身亡。

警方提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看管,不要让孩子单独游泳,在游泳时最好配备救生设备。

三、跌落:家中阳台、窗户等高空危险区域需加强防护

案例:4月29日,一名儿童在攀爬阳台时坠落受伤。

警方提醒:家长要在阳台、窗户等高空危险区域加装防护栏或安全网,避免孩子攀爬。

四、烧伤:家中火源、电源等危险物品需妥善保管

案例:5月17日,一名儿童在玩耍时不慎被热水烫伤。

警方提醒:家长要将火源、电源等危险物品妥善保管,避免孩子接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溺水疾病介绍:
溺水指人体淹没或浸没在液体(多为水)里时,经历呼吸道受损、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过程。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溺水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男性溺水是女性的3倍。溺水后,液体可迅速进入呼吸道和食道,从而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烦躁、抽搐、昏迷等,甚至呼吸、心跳暂停。发生溺水后,应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采取头低俯卧位进行体位引流,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帮助患者复苏。若急救不及时,可留下脑功能障碍、中枢性四肢瘫痪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儿童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再次引发人们对儿童安全的担忧,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

    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冷漠的反思。如何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如何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针对这一问题,部分律师、学者建议将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入罪,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

    关于见义勇为,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但各地立法不同,同样见义勇为行为待遇不一。如何完善立法,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政府也应承担起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的责任。除了资金保障外,见义勇为公民的安全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和其他救济,都应当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小悦悦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更加关注儿童安全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反思社会道德建设。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频发,其中校车事故尤为引人关注。本文将围绕校车事故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救援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公众对儿童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视。

    一、校车事故发生原因

    1. 车辆安全隐患:部分校车存在超载、车况老化、安全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2. 司机驾驶不规范:部分司机缺乏安全意识,驾驶技术不熟练,疲劳驾驶、酒驾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3. 交通环境复杂:校车行驶路线往往涉及城乡结合部、道路狭窄、路况复杂等不利因素。

    4. 学生自身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学生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乘坐校车时不遵守纪律。

    二、预防校车事故的措施

    1.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对校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安全性能;加强对司机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

    2. 优化交通环境:改善校车行驶路线,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强交通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家校合作: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出行安全。

    三、校车事故救援方法

    1. 立即报警: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请求救援。

    2. 疏散学生:组织学生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 进行急救:对受伤学生进行现场急救,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4. 联系医院: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 在现实生活中,溺水事件往往不像电影中那样戏剧化。从呛水到真正溺水的过程非常短暂,溺水者很少发出求救声或挥手。家长和成人在岸边玩手机,孩子却可能在眼皮底下溺亡,这样的新闻令人震惊,也提醒我们不要误解真实的溺水状态。溺水是1至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尤其1-4岁和11-14岁是高危年龄段。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了95%以上。除了自然水域,游泳池、水上乐园等配有救生员和安全设备的场所也可能成为溺水的高危区域。现实中,很多人对溺水急救的认知存在误区,比如倒挂控水、艾灸肚脐等,这些方法不仅不能有效救人,还可能加重伤情。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遵循A-B-C原则,即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预防溺水比急救更重要,外出游玩时要注意安全,做好监管工作,避免悲剧发生。

  • 近日,俄罗斯世界杯落幕,法国队在决赛中4-2战胜克罗地亚,成功卫冕大力神杯。

    然而,在欢庆的氛围中,却发生了一起令人惋惜的事件。一名50岁的法国球迷在激动地庆祝夺冠后,跳入一条运河中,不幸溺水身亡。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庆祝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乐极生悲。

    以下是一些与医疗相关的科普知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疾病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家中有儿童或老年人的家庭,更要加强对水域的安全管理。

    二、急救知识

    一旦发生溺水等意外情况,周围的人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如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以下措施:

    •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鼻中的异物。
    •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保持溺水者的呼吸。
    • 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三、心理健康

    在庆祝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兴奋导致身体不适,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美好。

    四、日常保养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五、医院科室

    如遇意外事故,可前往附近的医院就诊。以下是一些与意外伤害相关的科室:

    • 急诊科
    • 外科
    • 骨科
    • 神经外科
    • 心血管内科

  •   儿童意外伤害在中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溺水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将探讨儿童溺水的现状、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儿童溺水的认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儿童溺水现状

      1. 溺水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据统计,每年约有50,000名儿童因溺水而失去生命,其中4岁以下幼童占比最高。

      2. 儿童溺水死亡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儿童因此致残。

      3. 农村儿童溺水风险高于城市。

      二、儿童溺水原因

      1. 监护人看护不力。

      2. 儿童好奇心强,容易靠近水域。

      3. 水域环境复杂,存在安全隐患。

      三、儿童溺水危害

      1. 致死率极高。

      2. 致残率极高。

      3. 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四、儿童溺水预防措施

      1.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

      2. 监护人加强看护。

      3. 建立安全的水域环境。

      4. 学习急救知识。

      五、结语

      儿童溺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儿童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 在炎炎夏日,溺水事故频发,让人唏嘘不已。近日,在朝阳市大凌河边,就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溺水事件。一名11岁的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被路人发现后成功获救,创造了一个奇迹。

    事发时,天气炎热,大凌河边人烟稀少。三名小学生趁着午休时间来到河边玩耍,其中一名名叫小庆的男孩在尝试往深处走时,不慎掉入水中。由于不会游泳,小庆在水中挣扎了几分钟后便失去了意识,慢慢地从水中浮起。

    这时,一位名叫“老郑”的路人恰好经过,发现了河中的“浮尸”。他立刻扔下自行车,跳入水中,将小庆拖到岸边。随后,周围的路人也纷纷伸出援手,对小庆进行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最终,小庆被送往医院,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溺水事故的危害不容忽视。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到河边、游泳池等地方消暑,但同时也增加了溺水事故的风险。为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学会游泳:游泳是预防溺水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学习游泳,提高自救能力。

    2. 遵守安全规则:到河边、游泳池等地方玩耍时,要遵守安全规则,不私自下水游泳。

    3. 注意观察:在河边玩耍时,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发生意外。

    4. 救护知识:学习基本的救护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救助。

    5. 加强监管: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避免发生意外。

  • 朋友圈中流传的一种说法称,如果孩子溺水,应该马上倒背着孩子奔跑,十多分钟左右孩子就会吐出水恢复呼吸。然而,这种说法是否可靠?本文将探讨倒背溺水者奔跑这种急救法的有效性,并介绍正确的溺水急救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溺水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倒背奔跑这种急救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即在奔跑过程中,通过肩膀挤压溺水者的腹部和胸部,从而把肺里和腹部的水挤得吐出来。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最科学有效的,成功率并不一定高,且操作不当可能对孩子的脊椎造成损伤。

    正确的溺水急救方法包括:清理口鼻污物、迅速控水、人工心肺复苏和及时就医。如果发现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应尽量避免在复杂多变的江河湖海游泳,选择正规安全的游泳池享受游泳乐趣。

  • 随着夏季的到来,儿童溺水事件也进入高发期。近日,一种名为‘倒背法’的溺水急救方法在朋友圈流传,称只要溺水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可以救活。然而,这种说法并不科学,甚至可能延误救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儿童溺水急救的正确方法,帮助您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儿童溺水的情况。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溺水超过50万例,其中约有37万人死于溺水。在我国,溺水是0~14岁少年组排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同时也是排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的第三位死因。因此,掌握正确的溺水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那么,当儿童发生溺水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急救呢?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将儿童从水中救出。然后,检查其呼吸和心跳,如果儿童没有呼吸和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儿童心肺复苏,与成人有所不同。婴幼儿(1-3岁)采用单掌按压法,儿童(大于3岁)采用双掌按压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按压部位:胸骨下部,乳头连线中点。

    2. 按压方法: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3. 清理口鼻: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和异物。

    4. 开放气道:一只手置于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下、向后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手指放在下颏处,向上抬。

    5.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立即2次有效人工呼吸。

    6.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儿童恢复呼吸或心跳。

    除了心肺复苏,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将儿童平躺在硬板上,保持呼吸道畅通。

    2. 给予儿童保暖,避免体温过低。

    3. 及时将儿童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外,预防儿童溺水也非常重要。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儿童单独靠近水域。同时,可以教会儿童一些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游泳、漂浮等。

  •   在人们的印象中,溺水者总是大声呼救、双手乱挥,但实际上,真正的溺水往往悄无声息。就像影视剧中的场景,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情况。为了提高人们对溺水的认识,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溺水的知识。

      溺水是1—14岁美国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许多情况下,溺水者并没有发出求救信号,而是因为一些不易察觉的迹象。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溺水者的关键信息:

      1. 溺水者无法呼救。他们需要先呼吸才能说话,而溺水时,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呼气和吸气,更不用说呼救了。

      2. 溺水者无法挥手求救。他们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无法划水或伸手求助。

      3.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 溺水者的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 溺水者的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 溺水者的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 溺水者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8.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除了以上迹象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溺水的相关知识,例如:

      1. 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2.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3. 如何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

      4. 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设备。

      5. 如何保持良好的水上安全意识。

  • 夏季是孩子们户外活动的高峰期,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意外伤害的风险。本文将围绕夏季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展开,从防晒、防溺、防跌等方面,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防晒:夏季烈日炎炎,紫外线强烈,儿童皮肤娇嫩,更容易晒伤。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SPF值不宜过高,以免引起皮肤过敏。

    2. 定期补涂防晒霜,尤其是在游泳或大量出汗后。

    3. 选择阴凉或有遮挡的地方活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二、防溺:夏季儿童溺水事件频发,家长应提高警惕:

    1. 带孩子到正规游泳池或海滩游泳,并选择救生员在岗的区域。

    2. 教会孩子基本的游泳技巧和安全知识。

    3. 不要让孩子单独在水中玩耍,家长应时刻保持警惕。

    三、防跌:夏季儿童活动量大,容易发生跌伤:

    1.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避免滑倒或崴脚。

    2. 在户外活动时,注意地面湿滑,提醒孩子注意脚下。

    3. 孩子学习骑车、滑板等运动时,要佩戴护具,如头盔、护膝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家长不要沉迷于手机,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

    2. 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摸陌生物品,避免中毒或受伤。

    3. 家中常备一些常用药品,如消毒水、创可贴等,以便处理轻微伤口。

    夏季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需要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