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
患者踝关节扭伤,肿胀酸痛,担心腓骨移位或韧带撕裂,寻求医生建议。患者女性49岁
就诊科室: 中医骨科
医生建议
建议:患者疑似踝关节扭伤伴韧带撕裂和腓骨移位。如确诊存在腓骨移位,应先进行复位治疗。对于韧带撕裂,可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药品方面,可遵医嘱使用消炎止痛药和局部膏药以缓解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相关问诊
我不小心踢到了硬物,脚部肿胀疼痛,想知道如何处理?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总交流次数:14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软组织损伤或轻微骨折。建议您先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如果疼痛较强,可以适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果疼痛和肿胀持续不减,或者出现明显的畸形或功能障碍,建议去医院拍X光片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姚若愚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半个月右手中间骨头青筋到手臂阵痛,偶尔会有轻微麻木和手部抖动,前一周有过脖子痛的经历,几天前就好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我该怎么办?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总交流次数:21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可能存在颈椎病的风险,导致神经受到压迫,引起手臂疼痛和麻木感。建议进行X光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同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多做一些颈部和手臂的放松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姿势,预防病情加重。
姚若愚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一年前开始出现皮肤包块,最初不疼,未经治疗,现求医。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总交流次数:13
医生建议:根据描述和图片,这个包块可能是皮肤疖子,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建议您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并可能推荐局部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挤压或摩擦包块,以防感染扩散。
姚若愚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成人扁平足的危害有哪些?
成人获得性平足主要因为胫后肌腱的病变引起,逐步导致足踝部的结构失调,最终导致行走困难甚至行走功能丧失。 最初患者仅仅感到足踝内后侧的肿胀疼痛,平足的情况不明显,也不影响走路。可以通过穿戴矫形鞋垫或理疗、超声波及中药外用治疗,消除胫后肌腱腱鞘炎性症状。 当治疗不及时,胫后肌腱出现退变,功能进一步丧失,平足症状明显,站立时可以观察到足跟外翻,外侧腓骨与距骨出现撞击。这类就诊病人最多,通过穿戴矫形鞋垫可纠正平足,但无法完全纠正足踝部的畸形。 上一阶段如不采取矫形治疗,会进一步加重足跟的外翻,患者会感到原来足踝内侧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但足踝外侧疼痛加重,这是因为长期踝关节骨与骨的撞击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关节炎已经形成,就算休息时也会感觉足踝部的疼痛。此阶段保守治疗已经起不到作用,只能通过截骨矫形甚至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此类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早注意早治疗可避免行走功能丧失,提高生活质量。必要的早期手术也无需抗拒,因为越到后期需要手术的部位越多,创伤越大,医疗支出也会越多!
姚若愚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12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常见足部疾病和鞋子的关系
穿上不合适的鞋子,可引发以下的足部疾病: 踇外翻:穿了过紧的鞋子,尤其是长期穿着高跟鞋和斜头过窄的尖头鞋,会导致大脚趾向身体的外侧方向弯曲变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感到强烈的疼痛。 锤状趾:一般可能与踇外翻合并出现,是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脚趾由于长期拥挤在鞋头较窄或者尺码偏小的鞋子内,导致关节出现屈曲的变形。 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一片位于足弓处的筋膜组织,连接足跟和前脚掌,在行走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期穿着薄的硬底鞋子,容易使身体的重力和地面的反馈力集中在足跟处,引起疼痛。 足癣:每天穿着透气性不佳的鞋子,或者因为足部清洗不充分而引起的疾病。 老茧和鸡眼:老茧又称为胼胝体,是长在足部皮肤表面的增厚的皮肤,其成因无外乎足部皮肤和鞋底、鞋面内侧等部位的摩擦。常见于前足第二脚趾底面、第五脚趾趾尖和外侧。而鸡眼则位于皮肤深部,也是由于反复的压力和摩擦导致。 扁平足:婴儿出生的时候,足弓还没有成形。虽然大部分扁平足是先天因素,但在小朋友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倘若此时长期穿着没有足弓支撑的鞋子或合适的鞋垫容易引起扁平足的加重或引起后天性扁平足。进而会导致走路姿势异常、奔跑缓慢、走路时足弓处出现疼痛。 另外,脚上的鞋子不合适,不只是足部本身会出现问题,还会引起膝关节、髋关节受力不平衡,进而导致腰痛、脖子痛、头痛、食欲不振、全身疲劳、四肢无力、精神涣散等病症。
姚若愚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12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朋友最容易穿错的鞋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买过很多双鞋子。尤其是长个的阶段,那更是一年要买上好几双。自然鞋子对孩子的足部发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临床中,经常有孩童因为足部疼痛来就诊,其中就能发现不少选鞋的误区: 一、鞋子太大 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买大一点尺码的鞋子,因为她觉得我长得比较快,大一点的鞋子可以穿的久一点,一年也可以少买两双鞋。其实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但是过大的鞋子对于整个足部而言,会使孩子在行走的过程中,足部周围没有包覆感,显得较为空虚,也就没有了鞋子的保护作用,严重的话,会影响孩子走路的步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长度、宽度和高度合适的贴合脚型的鞋子。 二、鞋底太硬 由于孩童的生长中,足部的骨骼、肌肉和血管神经都在逐渐增长,行走站立时的地面会对足部产生反馈力,这种刺激能够促进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健康而正常的发育。如果穿着太硬的鞋底,可能会减少地面对足部的刺激,阻碍孩童的正常发育。 三、鞋底太软 同理,鞋子太软也不合适孩子。在生长过程中,足部各个关节的灵活程度不一致。前足需要柔软易折弯的鞋底,而中足则需要坚韧稳定的鞋底。如果全层太软的鞋底,容易使中足部分失去应有的支撑,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很多患儿发生扁平足,主要就是因为缺少中足支撑的鞋底造成的。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从婴幼儿到青少年,鞋子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 婴儿的足部大部分都是软骨,尚未形成坚硬的骨骼,这个时期只需要保护好小脚丫,套上袜子、质地柔软的小鞋子就行,切不可使用硬质鞋子。 开始行走的幼儿需要一双保护性更强的鞋子,在支撑身体的同时也能保持对地面的感受,所以软硬适中的鞋子就比较好。最常见的是折弯鞋子,鞋底前 1/3 是柔软的,中间 1/2 是坚硬的为最佳。 青少年时期,每天的活动量比较大,穿戴时间也比较久,参加的运动也比较多。所以应该选择轻便、透气、防滑的鞋子。在后跟应有适当的硬度来支撑和保护后足,减少足踝部内外翻而进一步造成行走姿势不良。
姚若愚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125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接诊医生
姚若愚
副主任医师
中医骨科
三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
膝关节痛(11例)
专业擅长:擅长四肢骨折创伤(上肢、下肢骨折)、运动损伤(肩袖损伤、网球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软化症、踝关节扭伤、距骨软骨损伤)、退变性脊柱和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炎、踝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肩周炎)、骨病(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糖尿病足)、下肢畸形(马蹄足、扁平足、创伤性踝关节畸形)等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保守配合功能锻炼及针灸推拿治疗骨伤科慢性疾病,熟练运用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及创伤,包括围手术期康复物理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6559
查看详情
向姚若愚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