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别名:边缘人格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边缘型人格障碍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身体上的伤痕怎比得上心里的痛

在心理门诊经常会遇到很多有自伤行为的人群,其中大部分是女性。 美丽的装扮下藏着一颗“玻璃心”,长长的衣袖下遮盖的是密密麻麻刀割的伤痕。 他们大都会有人际关系不良,内心缺乏安全感,很难相信他人的特点。情绪也极其不稳定,前一刻还兴高采烈,下一秒就可能暴跳如雷。他们总是害怕被他人“抛弃”,总会设置一些难题试探自己与别人的人际关系是否稳定。周围的人与其相处过程中总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为此十分辛苦。 小米(化名)第一次来心理门诊就诊,来的原因是不想上学,老师认为其平时行为奇怪让家长带她看看心理医生。 小米说不愿上学是感觉处理不好与同学及与老师的关系。她回忆说,最初是因为跟同桌闹着玩,用笔在对方身上画,闹着闹着就觉得对方有些过分,但自己一向脾气好就忍着,后来感觉忍不住了,就从书包里拿出削笔刀扎对方的腿。老师知道后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老师认为一个女孩子不应该有这样的行为,而且被叫到办公室也没哭,非常不正常,所以就说她有“心理疾病”。小米说在班级里根本没有知心朋友,为了跟同学玩常常迎合他人,委曲求全,每日也很辛苦。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她跟爷爷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时常饮酒,喝醉了有时会打她,不喝酒的时候也很少关心她。平时很少能看到妈妈,并且爷爷、爸爸时常辱骂妈妈,说妈妈不好,不让她与妈妈联系。她感到自己非常的孤独,这个世界上好像没人能理解她,没人需要她,自己非常的多余。因为孤独,害怕被别人抛弃,所以要讨好亲人,讨好同学。然而过度的讨好并没有换来知心好友,反而是同学的欺负与看不起。对父亲的讨好仍然换来的是平时的冷漠与醉酒后的殴打。小米时常感觉自己的情绪波动较大,有的时候挺开心的,但大多数时间是不开心,寂寞,孤独的,时常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不知道为什么就发脾气,以至于过后又要低三下四的去讨好别人,赔礼道歉。当她内心无助,绝望,烦躁时,就会忍不住用刀割自己的手臂。 她大方地向我展示她的左前臂,密密麻麻的都是刀割的伤痕,有的是新伤刚结痂,有的则已是瘢痕。她说每次特别难受的时候唯有疼痛才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知道自己是真实存在的。我问她,“这么明显的伤痕,爸爸没发现吗?”。她笑一笑说:“爸爸看见了,我还正想怎么撒谎说这个事情,我爸自己就说这是猫抓的”。小米笑容的背后透露出对父亲的失望与伤心。 小米描述自己还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感觉旁边有人看着自己,在自己特别伤心,孤独,难受的时候能感觉到这个人抱着自己,尤其是躺在床上这种感觉更强烈。她说如果这个人是真的就好了,时常看着我,关注着我,抱着我,安慰着我,可我知道这是不真实的可我需要这种感觉。 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将小米类似情况的人群归纳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具体为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表现为下列 9 项症状中的 5 项(或更多)症状即可诊断。 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 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的交替变动为特征。 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至少在两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性(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 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例如,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慢性的空虚感。 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短暂的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裂症状。 边缘型人格障碍个体可能会在目标即将实现时出现自我毁坏的模式(例加,毕业即将来临时辍学;在讨论治疗进行得如何好之后出现严重退行;当关系可以明确地继续进行时将它破坏)。有些个体在应激下可以发展出精神病样症状(例如幻觉、体像扭曲、牵连观念、临睡前的幻觉现象)。比起人际关系,该障碍个体可能对过渡性客体(例如,宠物或某种无生命的物件)感到更加安全。该障碍个体,尤其是那些与抑郁障碍或物质滥用障碍共病的个体,可能因自杀而过早死亡。自虐行为或自杀未遂可能导致该障碍个体的躯体残疾。反复失业、教育中断、分居或离婚很普遍。边缘型人格障碍可以引发家庭暴力、工作效率下降、性瘾、赌博、自残、犯罪等等。躯体和性虐待、忽视、敌意的冲突、早年父母丧失,在边缘型人格障碍个体的童年时期较常见。边缘型人格障碍还饱受其他心理疾病的困扰,常常与抑郁和双相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进食障碍(特别是神经性贪食)、创伤性应激障碍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心理疾病共病。 边缘型人格障碍人群内心的苦楚,身心的煎熬鲜为人知。公众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没有足够的理解,这一人群遭到长期的忽视。但该障碍对患者本人及他人的影响,破坏性因未对该疾病的认识也未及时得到干预与解决而持续存在并加重。倘若您遇到类似的境遇,或您发现您的孩子身上有不明伤痕,淤青时请到心理门诊就诊寻求解决的办法。 该文中的小米,经过药物及心理治疗自伤行为已消失,情绪也有改善,但如何让她相信他人,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内心有安全感,不再怕被抛弃仍需要更长时间的心理治疗来修复和改善。

主治医师白云霞

159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人格障碍治疗

经过治疗,许多有人格障碍的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好。有些个体随着年龄渐长有所改善。有特定类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很少自己寻求治疗。当确信要去寻求帮助时,他们经常可能获益。 对这些障碍的治疗,经常包括许多类型的心理治疗——既有个体治疗,又有团体治疗。许多类型的心理治疗都对有边缘型人格障碍(一种能令个体显著致残以及包括高风险行为的障碍)的个体有效。 链接:DBT辩证行为治疗-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技术 没有药物被证实是针对任何人格障碍的主要或唯一的治疗手段。然而,药物可用来治疗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抑郁或倾向于冲动行事,在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中很常见。可帮助治疗人格障碍症状的药物类型如下: 抗抑郁药 帮助情绪低落或感到无望、内疚或无价值。 心境稳定剂 可帮助减轻极端的心境或从高到低的心境转移。 抗精神病性药物 可以被用于改善古怪的想法、对他人的不信任,或错误的信念,例如,在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案例中。 人格障碍从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持久模式上说如果是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话,那么也决不可能是“突然”变成或“由某个孤立的外力事件”可以导致的障碍,因此多数人格障碍通常都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即可观察并识别。 当然,由于人格特质本身是某种适应不良,因此如儿童期出现人格障碍的部分特质,也并非说一定在成年后一成不变——有可能随着个人成长、环境变化等而变得特征不那么明显或者说从症状的角度有所缓解(特别是在反社会人格及边缘型人格障碍中,这样的特点更为显著,相对而言变化并不明显的是强迫型人格与分裂型人格)。 人格障碍治疗

住院医师刘庆雨

154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难治性」双相障碍背后的玄机 

大约 20%的双相障碍(BD)患者同时满足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诊断标准。共病 BPD 可增加 BD 患者心境事件发作的次数,并导致 BD 治疗反应不佳,常被判定为所谓的「难治性」病例。 心境不稳、冲动、精神病性症状、睡眠紊乱、自杀威胁等均难以准确鉴别 BD 和 BPD。BD 最强的预测因素是躁狂发作/症状,以及 BD 家族史阳性;自伤行为、人际关系不稳、竭力避免被抛弃、长期空虚感、性虐待史、共病物质滥用则是 BPD 的重要预测因素。 BD 患者在亚临床状态下可出现心境不稳,但如果完全缓解期仍存在心境不稳,提示患者或许需要其他治疗。 病例 患者女,35 岁,25 岁时首次来我院就诊。既往信息来自患者本人及其家人的报告。 患者母亲在妊娠及分娩期间未出现显著并发症。患者母亲表示,患者从小就「很不好带」,不好好睡觉,一不高兴就大发脾气,用头撞地面,大哭大叫,直到撞得青紫。三到五岁期间,患者遭遇了来自家人的一名女性密友的性虐待,当时未被家人发现。除此之外,患者在学校还卷入了霸凌事件。 患者的童年还被焦虑所笼罩,尤其是社交焦虑,以及害怕被抛弃;但事实上,患者从未面临真正的被抛弃的威胁。患者提到,自己害怕孤单一人,没人帮助她。自青春期早期开始,患者还存在低自尊的现象,如感觉自己很丑,不如其他女孩那么优秀,也没人爱。 11 岁时,患者出现悲伤、社交隔离、失眠,以及食欲、精力及注意力的下降,持续超过 2 周,提示首次抑郁发作。患者(及其母亲)均报告称,患者在接近 18 岁时出现心境高涨、精力增加、易激怒、性欲亢进、挥霍无度、睡眠需求减少的症状,提示首次躁狂发作。患者还报告称,当时感觉自己与上帝之间有某种特殊的连结,还有阅读他人心思的能力,提示精神病性症状的存在。尽管患者辍学,其家人仍未带其至精神科就诊,此后上述症状自行缓解。然而在 8 个月后,患者又出现了一次新的抑郁发作。 23 岁整整一年,患者饱受反复出现、不可预料的惊恐发作的困扰,深感痛苦,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当时,患者还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但即便接受了专科治疗,患者的焦虑症状仍持续存在。此外,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样反复发作,首次至精神科就诊,被诊断为惊恐障碍及抑郁发作,并接受了氯米帕明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易激怒/恶劣心境及主观思维进程过快。 23 岁至 25 岁期间,患者无数次至精神科就诊;除惊恐障碍外,患者还被诊断为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最终被诊断为双相障碍(BD)。为治疗 BD,患者首次使用锂盐,此后联用了利培酮,治疗反应欠佳;换用双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出现严重副作用。最终,患者使用奥卡西平 300mg/d。就在这一年,患者被作为难治性 BD 病例转诊至我处。 患者的精神障碍家族史丰富:其父亲及一名兄弟被诊断为单相抑郁;一名姨妈罹患严重抑郁,多次自杀未遂;祖父及一名叔叔为酒精滥用者。并且,其母亲的曾祖父及高祖(great-great-grandfather)也曾因精神疾病被收入院,但具体诊断不详。 详尽回顾病史后,患者被确诊为 BD,奥卡西平加量至 1800mg/d,联用喹硫平 400mg/d,并沿用至今。奥卡西平总体耐受性良好,低剂量时即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易激怒及思维进程过快,并在加量过程中持续带来治疗获益;喹硫平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抑郁心境及失眠,也在患者整体病情的持续好转中发挥了作用。 然而,患者仍继续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不稳,面对任何应激事件时,总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激烈的反应,且并非躁狂、抑郁及混合发作时的典型特征。复诊期间,我们意识到患者的情绪不稳与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关系更为密切,而非 BD。 虽然心境正常,患者却从 25 岁起开始出现自伤行为,28 岁前已过量服药自杀未遂四次。患者在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包括与朋友、亲属及男友,且总是害怕被抛弃。有很多次,患者相当确信别人正在审视或议论她,但持续时间很短,且仅发生于应激期间。 此时,患者的症状已不满足 BD 诊断标准,而符合 BPD 诊断标准。在患者首次来诊的 3 年后(28 岁),我们基于 SCID‐II 给出了 BPD 的共病诊断,与患者就这一诊断展开了讨论,开展了心理教育,并提供了恰当的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为期 12 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以及患者正在接受的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个体认知行为治疗。很多 BPD 症状较前改善,且未再次发作 BD。针对继发于应激事件的严重情绪不稳,患者有两次被给予奥氮平治疗,最高量 10mg/d,但均很快停用。我们发现,患者并非所谓的「难治性」BD 患者,而是存在诊断及治疗不全面的情况。 目前,患者已经结婚,成为一名自由职业的按摩治疗师。尽管程度较前减轻,但患者仍存在人际关系的不稳定,遵守劳动合同及完成本科学业仍有困难,而空虚感则是患者目前最突出的残留症状。患者仍在接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并规律锻炼,并接受精神科随访。 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下图(横屏查看): 图片 讨论 本例患者 23 岁时被诊断为 BD,5 年后被诊断为共病 BPD。当躁狂、抑郁、混合心境发作无法继续解释心境不稳,而其他 BPD 症状在心境正常的背景下也愈发明显时,BPD 诊断也终于浮出水面。事实上,在最终诊断 BPD 前,我们还考虑过快速循环、混合状态、环性心境等诸多可能性,在此不展开讨论。 在我们看来,该患者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包括: BD 和 BPD 均可表现为心境症状;当 BD 患者存在心境症状时,诊断 BPD 相当困难。 BD 患者在亚临床状态下可出现心境不稳,但如果在完全缓解期仍存在心境不稳,提示患者或许需要其他治疗。 现有文献中,BD 与 BPD 的鉴别诊断存在争议。循证学证据不断涌现,人们的认识不断得到更新,但仍未达成共识。目前知道的是,大约 20%的 BD 患者共病 BPD,每 5 名 BD 患者中就有一人满足 BPD 诊断标准。 鉴于 BD 与 BPD 在临床表现上存在显著的重叠,精神科医师需多加小心。心境不稳与冲动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帮助有限,精神病性症状及睡眠紊乱同样如此。相比而言,某些特定的临床症状、病程、家族史及治疗反应可能更有助于两者的鉴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有因素均需要以纵向及发展的视角看待。 就症状而言,BD 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为躁狂发作或躁狂症状,尤其是心境高涨,目标导向行为增加,以及心境症状的周期性。另一方面,BPD 患者则更多地表现为反复自伤,人际关系严重不稳定,自我意象不稳(包括针对自身的严重负性认知及情绪性评价),竭力避免被抛弃,以及长期存在的空虚感。 与 BD 不同,BPD 患者的性虐待史及物质使用障碍情况更为突出。BPD 患者也常出现自杀威胁及自杀未遂,但这些在 BD 患者中也很常见,因此难以用于鉴别。相比于 BPD 患者,BD 患者存在 BD 家族史的比例更高。 治疗方面,BD 对药物治疗反应更佳,应作为一线治疗。心境稳定剂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均可有效治疗 BD。与之相反,BPD 的一线治疗为心理治疗,对药物治疗反应有限。 总而言之,本病例提示,正确诊断 BD 共病 BPD 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进治疗,更好地管理心境不稳及情绪反应。并且,同时有效处理 BD 及 BPD 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大程度的自我掌控感——被问及状况如何时,患者的回答是: 「双相障碍这边,已经得到控制了;边缘型人格障碍这边,我一直在控制它。」

住院医师刘庆雨

146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边缘性人格障碍女孩就诊

案例前情九月中旬的一天。天气乍冷。我的心理诊室外来了一对父女。父亲看起来格外焦虑,眉头紧锁,反观女儿,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一米六的身高,身材苗条,清纯秀气,表情淡然,手上戴着的红色线手套在这个季节却稍显突兀,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刚进入室内,不等我开口,女儿便支开了父亲“你去买点水来。”随即她安静地坐在了我的对面,脱下了手套,将双手放在了桌子上。触目所及,从掌心开始的一道道横行划痕,新旧不一。“疼吗?”我问她。“划着玩,不疼。”“可以说说吗,关于这些。”她看起来很淡然,我似乎能听得到这平淡语调的背后有那么多未曾诉说的的话儿,尽可能让自己平静而好奇,不带任何指责和批判的意味。“昨天她删了我好友,我就去跳楼了!我不想失去她……”跳楼,这个精神心理科里值得高度警惕的字眼让我心中一沉,危险度评估格外需要重视。所幸她现在在我的面前,也愿意寻求帮助获得改变。我以小麦代称她,小麦有强烈的倾诉愿望,不等我发问,主动说起她的经历以及那个“她”来,侃侃而谈,条理分明。 关于小麦小麦是独生子女,6 岁上小学之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是公务人员,重男轻女,脾气暴躁,对不听话的小麦有时打骂吼叫。在辅导女儿作业时,因小麦未能理解知识点,曾暴躁的把小麦头往桌子上撞,小麦称在记忆中,父亲还曾把其举到阳台作势要往下扔。小麦曾向母亲求助,但母亲把房门锁住拒绝与其交流。母亲很少与小麦交流,喜好直接下达指令。小麦自己喜欢吉它,弹的很不错,但父亲觉得她不学无术,把吉它当众砸碎,并把一些女儿喜欢的课外书剪烂。夫妻两经常为管教孩子意见不合,冲突不断。小麦初中时情绪逐渐变差,常感到阵阵空虚感,也很少有朋友,即使有一两个朋友也是同样因家庭问题感到苦恼的,这是她们之间仅有的共同话题。小麦也会尝试与其他同学交流,但总是以失败告终,无法建立好的同伴关系。小麦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与外界相处,只能将关系建立的失败归咎于自己的坏脾气,毕竟爸妈都是火爆脾气。进入青春期的的小麦跟父母关系很紧张,沾火就着,多次冲撞父母,总是感到不开心,在碰到难以解决的冲突时,小麦一感到焦躁愤怒忧郁等就会采取割伤自己双手及双臂的行为,自称心情忧郁时却哭不出来,只能自伤给家人看,自伤后反而心情会平静些。小麦对自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以此来报复父母,惩罚自己,另一方面是以自己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来告诫好友,让她们打消想死的消极念头。”然而,在知道小麦自残的情况后,同学们对她更是避之不及,小麦的情绪愈发不稳定。初中和高中阶段小麦历经三段感情,她会很快进入恋爱状态,感觉对方就是拯救自己的男神,但是过不了多久又会怀疑对方的感情,把男友说成渣男,每次分手都闹得轰轰烈烈,伴有绝食,自残,暴食,摔砸东西这些激烈行为。那个“她”高考结束,小麦如愿离开了那个令自己不开心的家,在外地念了大专。新的环境,新的朋友,让小麦很是渴望,如己所愿,她在开学后不久参加老乡会活动时认识了邻校的一个学姐,学姐愿意听她说话,关心她的感受,在发现她自残的疤痕后去安慰她,甚至刀子嘴豆腐心的责骂她不该这样不珍惜自己。小麦很快感觉到这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学姐是最关爱自己的人了,并且一段时间以来小麦都没再划手腕了。说到这位学姐时小麦眼睛都在放光。“你看,这手套是她织给我的,你知道吗?这是一种妈妈一样的感觉,很温暖。”于是只要没有课,小麦就往学姐宿舍跑,手拉手购物,一起食堂吃饭,形影不离,还会嫉妒学姐原有的朋友,希望自己粘她的更紧些,不让他人可以插进来。一旦学姐没时间陪自己,小麦情绪就会低落个几天,想象着学姐又有新的朋友了,但是她尽量控制着不发火,因为她觉得这次找到了不一样的友情。用她的话来说,“这次,我不想自己再把它搞砸了!我很珍惜这份缘。”天不遂人愿,昨晚,因感受到舍友的集体排斥,但是,小麦再次难以控制的大发雷霆,当着她们的面划伤手腕的多处皮肤,随后捧着渗血的手就哭着冲出去要找学姐,却被学姐楼下的宿管阿姨拦下,学姐电话里告诉她“你这样冲动不理智我以后怎么跟你交往?快去校医院包扎好再说!”小麦不休不饶,哭着闹着非要见面,惊动了整个楼层,学姐劝说不成,最终删了她好友。出离愤怒的小麦在朋友圈里写下“告别全世界”随后冲回到自己学校教学楼的平台,就要跳楼。所幸,舍友们不仅报了警,也报了学生处,这于是就成了一桩自杀未遂事件,也被部分人当成了一出闹剧。关于事情的经过小麦可以清楚的叙述,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解释“我跳楼也是想挽回她的,我是跳给她看的!可我这次真的是想治治这脾气上来控制不住的毛病,我不想学姐她离开我。”死给你看,你才会关注我小麦的生活怎么总是冲突不断?她一交友怎么最后都是以一地鸡毛收场?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小麦的人格特质,小麦的这种人格形成一部分跟遗传有关,小麦先天个性刚烈;一部分是跟家庭教养有关,父母不善于沟通,夫妻两人的相处模式本就是剑拔弩张,而对孩子,父亲严厉、母亲忽略,小麦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是她的出生就是不被期待的,是随时会被抛弃的,自己心爱的东西会随时离她而去(如同自己的吉他和课外书)的。生命早期这种慢性的创伤性体验可能会导致一个人信任他人的能力受损,情感失调,如过度敏感或多变,人际关系混乱,对痛苦的耐受能力下降。基于以上,它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神障碍,即边缘型人格障碍。它带来的是这样一种待人接物的模式:让人不由自主地将身边人或事视作绝对的好或坏;让人感到空虚,找不到自我;让人情绪极端、变化快。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易冲动、自我厌恶、对被抛弃感到极端恐惧,这些都可能使他们前一刻急切的想与人发生联系,像八爪鱼一样抓住身边人不放,如潮水一般汹涌的爱要把身边人淹没,但后一刻又很快担心被抛弃,于是会用过分的言语行为去操纵身边人。知乎上一段关于与边缘性人格障碍谈恋爱是什么体验的回答中,我觉得最贴切的有这样一句:与他们恋爱,你将在一天之内,感受春夏秋冬,阴雨晴雪,天堂地狱。部分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有反复自残行为,大众一般会认为他们“作”,即使自残自杀,也会被视为就是在寻求关注。小麦那刻自杀背后的含义似乎是“死给你看,你才会关注我”。 心理医生有话说边缘型人格障碍,它是如此的难以琢磨,又让自己和身边人抓狂,治疗难度极大。在小麦说完她的故事之后,我劝说她入住了开放式病房。哪怕是仅有自杀姿态,我们也不能忽视她实施的自杀行为,有科学研究证实,十分之一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完成了自杀。无论何时,保证生命安都是第一位的,所以,面对这个号称治疗师职业生涯的最大杀手“边缘性人格障碍”,我们只有艰难迎战! 所幸小麦愿意在家人陪同下住院,这样我们有药物辅助,可以短期内先降低小麦的冲动性,后续将会协同咨询师开展系统家庭治疗。小麦无疑是幸运的,她有着想要改变的坚定决心,有愿意一同成长的父母,有家人的接纳与陪伴,也有精神心理科专业人员的抱持、涵容,支持性陪伴、共情性理解,相信我们可以和小麦一家人联手,对边缘线人格障碍奋勇宣战,打上一场不抛弃,不放弃之持久战。完成此文这一刻,我欣喜的听到父亲买了一把新吉他送到了病房,病友们很开心的听了小麦弹奏,病房也开了正念团体,心理调适宣教课也在每周规律进行中,家庭关系的重组,辩证行为疗法的实施,已经使小麦焕发出一丝丝生机。小麦,我最想对你说的话是:人生第一次入住精神病院,这其实比你跳楼那一刻更需要勇气!相信你会把这次住院经历当成一次新生的开端,长路漫漫,愿向阳而生,灿烂如花!

主任医师翟长平

14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非黑即白的世界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世界,就像小孩子的世界,把所有的人一分为二,要么英雄,要么恶棍。小孩子都是很情绪化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亦复如此。他们无法忍受人类的不一致性和模棱两可;他们不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进行好的和坏的品质的整合。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没有既好又坏的中间状态,没有灰色地带。爱人和伴侣,母亲和父亲,兄弟姐妹,朋友以及心理治疗师,在某一天可能被奉为偶像和神灵,另一天可能会被彻底贬低和排斥。 当一个理想化的人最终令自己失望的时候(这也是迟早的事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必须迅速调整他的一元性认知。这样就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这个曾经的偶像被彻底地打入地牢永遭排斥,要么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本人自我贬低自我驱逐,以此来保留对这个人的“完美”形象的记忆。 这种行为被称为“分裂”。这是一种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常采用的原始防御机制。从理论上讲,分裂是指在对自我、他人的积极和消极的思维与情感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也就是说,不能够将积极和消极的思维情感进行统合。正常的人都具有矛盾的情感,同时会体验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边缘人格障碍患者的性格虽说会往复不定,但当处在某种情感状态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存在另一种情绪或情感的。 分裂是躲避焦虑的安全港湾: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不同的时间会成为密友或路人。一天,她可能会毫无缘由地称赞“乔真是太好了!”,认为乔没有一点缺点、完美无瑕;而另一天,她会毫无自责感地贬低乔“真是坏透了!”,无所顾忌地对乔大发雷霆,这个时候,乔所有的优点都不复存在了,他理应受到怒骂。 试图使边缘型患者能够在矛盾冲突的情绪情感和自我意象中有藏匿之地,远离试图调和这些自我意象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这种分裂性的防御机制常常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人格结构变得完全破碎不堪了;对自我身份与对他人身份的感觉转变得更为剧烈和频繁了。 ——摘自《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美)克莱斯曼,(美)斯特劳斯著;徐红译.

主治医师彭一舟

133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同年龄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群体

不同年龄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群体 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很多特征——冲动、紊乱的关系,自我身份混乱,情绪不稳定——都是青少年时期主要的发展问题。事实上,建立核心的自我同一性对于青少年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都是最基本的任务。因而,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一诊断,相比其他年龄群体,在青少年和年轻的成人中最为普遍。 早期在老年中进行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调查研究显示,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低。有些研究者提出这样的假设:年纪稍大的边缘型成年人,能够保持一种稳定性;或者至少他们能够保证自己不那么痛苦,知道去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帮助。 不过,近年来,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在老年人中越来越多,那种对边缘型人格障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熟和消退”的假设被推翻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研究可能也增加了对老年人群体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的关注程度,这在以往常常是被忽略的。 年纪大的成年人必须要面对日渐衰退的生理和心理机能,这对于老龄化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适应过程。对于本身就支离破碎的自我来说,不断调整期望和自我意象的任务会使得症状更为加重。老龄化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可能会否认不断恶化的身体机能,将对身体失能的谴责投射到他人身上,并且变得越来越猜疑和过分妄想;其他时间,他可能会强化自己的失能状况,变得更加依赖他人。 ——摘自《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美)克莱斯曼,(美)斯特劳斯著;徐红译。

主治医师彭一舟

133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边缘性型人格结构”(BPO)

1976 年,奥托·柯恩伯格引入了他的边缘型人格结构(BPO )的概念,这个概念要比 DSM 一Ⅲ种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的定义更为宽泛。 柯恩伯格的概念,直于神经症与精神病性的人格结构中间。按照柯思伯格的至义,患有 BPO 的病人,病情要稍好于精神病患者,因为精神旁惠著的現安尽意能力严重受损,不可能具有正常的心理机能。 另外,BP0 患者病情要比具有神经症性人格结构的患者要重,神经症患者所体验到的不可忍受的焦虑多是由于情感冲突所导致的。神经症患者的自我概念和自我防御系统,通常要此边缘型人格患者的更加成熟和高级。 BPO 也包含其他轴Ⅱ的部分疾病,或者性格上的一些紊乱,比如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表演型以及自恋型的人格障碍。另外,它还包括强迫一冲动性障碍,以及慢性焦虑障碍、危病、恐惧症、性变态和分裂型反应(比如多重人格障碍等)。 在柯恩伯格的所定义的系统中,当前被诊断为 BPD 的患者只占到 BPO 系统分类中的 10%到 25%左右。诊断为 BPD 的患者,与整个 BPO 的诊断相比,往往心理机能水平更低,病情更加严重。(【注】根据边缘型人格结构理论,在我们目前已知的各种心理障碍当中,大多数当事人的病因存在 BPO 结构;如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心境障碍等。) 尽管柯恩伯格的定义系统并没有被美国精神病协会给予官方的采纳,他的工作作为理论模型,对临床工作者和研究学者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 ——摘自《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美)克莱斯曼,(美)斯特劳斯著;徐红译。

主治医师彭一舟

134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前言)

由于相关信息的宣传滞后,一方面人们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认识非常模糊,另一方面又需要进行疾病病因与治疗方面的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以二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尽管有将近一千万(【注】美国社区医院采集的患病率大概占 40%)的美国人遭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痛苦折磨,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描述出这种精神疾病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诊断的相对奇特性,在精神科领域的专家也对这种疾病存在争议,更重要的是,这种疾病本身具有难以捉摸、充满矛盾和争议的特点。 边缘型人格障碍这种疾病涉及到很多关键性的社会内容——虐待儿童,日常护理不善,核心家庭的毁灭,离婚,女性角色的改变。另外,边缘型人格往往也带来其他一些更让人头疼的问题,这些随之而来的精神问题也非常普遍,比如易饿症、厌食性神经衰弱、酗酒和药物滥用、抑郁以及自杀。 事实上,很多精神科领域的专家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边缘化的时代里”。弗洛伊德年代的歇斯底里的神经症代表着二十世纪早期被压抑的欧洲文化,边缘型人格对自我的支离破碎的认识和难以维持的稳定关系,则反映了当代社会里濒临破碎的集体观念。 ——摘自《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美)克莱斯曼,(美)斯特劳斯著;徐红译。

主治医师彭一舟

133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人格分裂”不是电视剧里那样

前一秒是孔武有力、行事活泼的“肌肉男”,下一秒变成沉默寡言、思维缜密的“笔记专家”,再下一秒又变成只有十几岁心智的少年———近日,电视剧《刑侦日记》热播,男主角的“人格分裂”引起观众热议。现实中的“人格分裂”真是这样的吗?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仙岳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骆遥特与厦门“爱恩”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辅导师吴痕,请他们从专业角度给出解读。 多重人格现实中确实存在 “在描述‘人格分裂’时,绝大多数专业医生用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一词汇”,骆遥特副主任表示,“人格分裂”并不是严格的医学术语,电视剧中的“人格解离障碍”,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失调的表现。 门诊中,骆遥特曾遇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患者,在频繁更换男友后十分痛苦。因为她很难控制情绪,总觉得会被抛弃,于是每次都“先下手为强”地抛弃别人。“她平常看起来很开朗,但情绪来了便控制不住地摔东西、自残。”骆遥特解读说,但她又不是真的想轻生,只是用这种方式宣泄压力,寻找存在感。在外人看来,她很“作”。专业检查发现,她就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 骆遥特解读说,这类人的性格是分裂成碎片状的。举例说,就是你不同时间去见她,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人。不同人跟她交往,评价也是不一样的。也许大家以为认识的是不同的人,但实际是同一个,即我们所说的多重人格。 童年动荡或为发病主因 骆遥特表示,此类患者大多有一个动荡的童年,或频繁更换抚养者,或婴幼儿时期有被抛弃的经历。骆遥特认为,对于这样的患者,除了必要的药物干预,还需专业心理辅导配合治疗。对此,厦门“爱恩”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辅导师吴痕表示认同。 吴痕告诉记者,他曾接诊过一个厦门女患者丽丽(化名)。丽丽是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进入一家国企工作后,发现自己嫉妒心特别强。看到哪个同事业绩好或表现好,就会想尽办法破坏,之后非常痛苦,但下次又不受控制……后来经确诊,丽丽患上了“双重人格”这样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介入心理辅导后,吴痕发现,这与她的原生家庭关系密不可分。“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非常受宠,还经常会欺负她。丽丽整个童年都过得小心翼翼。她心里憎恨哥哥,又觉得这样很不对,便一直压抑和隐藏。”吴痕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丽丽终于压抑不住,于是情绪爆发。 两位专业人士均表示,与电视剧中所说的不同,“不受控”是此类精神疾病的主要表现,但也并不是当事人或身边人“召唤”一下,另一人格就会出现。电视剧中的男主角从事警察一职,两位医生都表示,如果此类患者情况严重,不建议再进行压力较大的工作,尤其是任职于职能部门的,需先考虑稳定病情。 作者:房舒 本文来源:光明网

副主任医师骆遥特

101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游走在精神边缘的人

生活中,具有强迫行为、强迫观念 或恐惧观念的人,尽管在症状上可能比边缘型人格随意更严重,但他们会很快将咨询师当作一个重要个体来对待,一旦来访开始对咨询师有所期待,将希望或恐惧投注给咨询师,那么咨询师便有机会展开工作;能在咨询师身上投注情感,表明咨询师对来访而言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重要意义。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则可能从未把咨询师这个人当做是自己情感诉诸对象-无论正向情感还是负向情感,他们的焦虑是广泛的,而且从来不能将咨询师视为一个可以对自己施加影响的人-无论是帮助还是伤害,这是ta做深度治疗的阻碍。

三级心理咨询师吕祥凤

15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49条记录共15页
...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汤珺

主任医师

青少年儿童心理科

三甲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多动症(122例) 情感障碍(31例)
专业擅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孤独谱系障碍(孤独症,自闭症),抽动障碍(抽动症),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等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常见疾病。
好评率:99% 接诊量:9838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天津市人民医院
焦虑抑郁障碍(913例) 精神障碍(156例)
专业擅长: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擅长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厌学、作息紊乱、亲子关系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23036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焦虑症(87例) 抑郁状态(78例)
专业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新冠后遗症等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戒烟、戒酒,暴食,空心病、自残、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好评率:99% 接诊量:15694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