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前列腺增生、肾积水、泌尿系损伤等疾病的诊治
暂无
泌尿外科患友问诊
  • 孩子贫血,医院开过这药已服用快2个月|家长您好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好的,您需要开几盒?怎么服用的?好的,稍等家长您好!处方已开家长您好

    总交流次数

    19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女 2岁7个月

  • 脸上有白斑|你好图片看看没事,这个考虑是白色糠疹小孩多见不是的可以外用***一天二次不影响健康的,放心吧

    总交流次数

    14

    医生回复次数

    7
    患者:

    男 5岁

  • 腺样体肥大流鼻涕有痰怎么办|孩子打呼噜?那为啥说他腺样体肥大?确定腺样体肥大?都三年了!也不打呼噜孩子的情况考虑鼻窦炎买个洗鼻器冲洗****150ml加1支*******冲洗不是你说的那种,没太大的效果只有这样的方法最直接***

    总交流次数

    46

    医生回复次数

    21
    患者:

    男 10岁

  • 孩子贫血,医院开过这药已服用快2个月家长您好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好的,您需要开几盒?怎么服用的?好的,稍等家长您好!处方已开家长您好

    总交流次数

    19

    医生回复次数

    8
    患者:

    女 2岁7个月

  • 脸上有白斑你好图片看看没事,这个考虑是白色糠疹小孩多见不是的可以外用***一天二次不影响健康的,放心吧

    总交流次数

    14

    医生回复次数

    7
    患者:

    男 5岁

  • 腺样体肥大流鼻涕有痰怎么办孩子打呼噜?那为啥说他腺样体肥大?确定腺样体肥大?都三年了!也不打呼噜孩子的情况考虑鼻窦炎买个洗鼻器冲洗****150ml加1支*******冲洗不是你说的那种,没太大的效果

    总交流次数

    46

    医生回复次数

    21
    患者:

    男 10岁

  • 你好,生殖器起小水泡是什么原因啊,你好,生殖器起小水泡是什么原因啊有没有照片呢发现这种情况多久了?在的这看起来像疱疹感染

    总交流次数

    8

    医生回复次数

    4
    患者:

    男 50岁

  • 勃起障碍您好,您目前一周几次性生活?每次大概几分钟?嗯,您现在还有性生活吗?嗯,健忘,乏力,盗汗,腰膝酸软,大便溏稀,四肢冰冷,怕冷,怕热,这些情况有哪些症状?这个主要是阴茎海绵体受损,导致充血不足,

    总交流次数

    109

    医生回复次数

    40
    患者:

    男 30岁

  • 盐酸曲唑酮您好,我是精神科吴医生!请问有什么能帮您呢?可以的请问:1,目前病情是否稳定? 2,最近服药有严重的副反应吗?1,具体想开哪个药? 请发一下要开的药的照片或图片,以确

    总交流次数

    27

    医生回复次数

    13
    患者:

    女 58岁

  • 胳膊肘上长了几个疙瘩,不疼不痒,时间长了还有皮屑,左右胳膊对称长的

    总交流次数

    17

    医生回复次数

    10
    患者:

    男 43岁

  • 小腿红斑瘙痒嗯,那是三次问诊的找社区给你买*****湿敷我看见了了现在有渗液,就要湿敷了你能出去的话去医院打个针你吃的药继续吃上,再买个肤痒颗粒吃上解封了就去医院或者皮肤病诊所面诊治疗小病别拖严重了不

    总交流次数

    53

    医生回复次数

    20
    患者:

    男 23岁

  • 二十岁吃过**,三十岁生了宝宝之后能吃吗你好可以吃****可以**皮肤多吃点儿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应该是着急上火,内分泌失调。还是因为睡眠不好啊休息不好饮食结构不合理啊总之是内分泌失调??

    总交流次数

    12

    医生回复次数

    6
    患者:

    女 30岁

  • 频繁撒尿。。你好白天明显还是晚上明显看电视,玩耍会吗最近多久了嗯没事先锻炼膀胱功能看看可能功能性这个三四岁很常见-尿急时候让他适当憋尿,鼓励,奖励,转移注意力暂时不需要锻炼一段时间看看如果不能改善再进

    总交流次数

    32

    医生回复次数

    17
    患者:

    男 4岁

展开更多

泌尿外科科普文章
  • 这位男生今年17岁,上海籍,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趁其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停车时跳下。这起事件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有反思家长不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支持,反而批评他;有痛斥中国教育给学生的压力太大;还有建议社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 因为职业关系,我接到过不少亲友以及陌生来访者咨询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我发现,相当一部分悲剧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等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预防和处理这类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想和家长们分享几点注意项。自杀问题日益突出在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青少年自杀非常罕见,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这类问题很少关注。事实上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突出的、全球化的社会问题。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认真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做过如何自杀的计划)、自杀尝试(曾采取措施自杀)、自杀已遂(因自杀死亡)四类。有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学生中,1年内有12.2%的学生想过自杀,8.3的做过自杀计划,4.4的尝试过自杀,2.5%的曾多次自杀。在我们的认知中,美国学生学业压力小、家庭教育开明、社会重视对他们的生命和爱的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发达。按我们现有舆论的逻辑,他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应该很少。事实是,美国这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自杀是美国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今年4月份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2010-2015年间美国青少年企图自杀率增长了23,自杀率上升了31。我列出这些数据,一方面是想提醒家长,青少年自杀问题并不罕见,掌握相关的知识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想提醒舆论,分析问题、给出建议时,应就事论事,有理有据,不宜放大问题,凭空想像。高度重视自杀信号“又来这一套,吓唬谁呢”,曾经有位中学生的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要跳楼向我咨询,我提醒她尽快采取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时,她向我反馈她家先生是这样说的。“你孩子有自杀想法、计划或行动吗?”在咨询中,遇到因孩子压力很大出现反常行为来咨询的家长时,我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多数家长会一脸惊讶,你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还有的家长会说,不知道啊,没问过啊。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自杀信号的关注极少。重视自杀信号是预防孩子发生极端行为的最重要一步。自杀信号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家长及时提供帮助。中国最权威的自杀干预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中国总代表、加拿大人费立鹏先生曾总结了青少年可能自杀的迹象:✔ 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说过要自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 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 抓伤或划伤身体,或其它自伤行为✔ 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损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 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如果看到他们有以上表现,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认真倾听:家长看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时,往往手足无措,或担心、焦虑,或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有的家长甚至指责孩子,这些表现会加大孩子的压力,难以向你敞开心扉。此时家长应该努力平复心情,鼓励他们和你谈心,认真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直接询问:“你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尝试吗?”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冲动性自杀的概率很小,自杀者通常会认真考虑如何实施自杀,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有人担心这个问题太直接,反而增加自杀或自杀想法,事实是,了解清楚他们的自杀行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安全:一旦发现孩子有自杀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尽快收走他们的自杀工具,或将其带到安全场所,在得到专业帮助前确保有人陪伴他们。询问自杀计划和保证安全是自杀预防最关键的两步。✔ 求助专家:尽快向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求助,请他们指导你如何来应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学校里的咨询师和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800-810-1117、010-8295-1332)都是可靠的咨询资源。这些措施简单易行,也能很好地帮助处于高风险的尝试自杀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即便是孩子没有出现自杀信号,但梳理孩子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是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我们社会舆论习惯将孩子自杀问题与单一原因挂钩。上海少年出事后,舆论批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大讨论。我们还常常会看到,如果孩子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学校,舆论又会一边倒地抨击学校教育不当。这些宏大的、针对性相对较差的批评吓得现在不少家长直言,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让学校一旦发现孩子有极端行为迹象时,赶紧让家长带回家,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是在家里遇到很大的压力,比如父母间有矛盾、家庭重组或隔代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有些孩子是在学校中遭遇挑战,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孤立、欺凌等。还有些孩子是患上精神疾病,没得到及时治疗而出现自杀。预防孩子出现极端行为,首先是要注意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压力。这不仅是指家长间要恩爱,还包括注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太高,和孩子交流时要多鼓励、肯定、表扬,少否定、批评。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少讲大道理,甚至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其次是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孩子在学校遇到学习压力、成绩下滑、同学冲突等困难时,往往需要家人的支持。但有些家长常常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则是和孩子讲大道理,还有的家长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这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做出极端行动。无论孩子遇到哪些压力,犯了哪些错,家长都要先认真倾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他们一同面对挑战。 有些孩子是因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做出极端行为。一项研究中发现,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近34是因为情绪低落或其它精神心理问题。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往常有很大变化时,比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应及时去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如果诊断出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要尊医嘱服药治疗。我常见到的情况是,家长或不了解心理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异常表现,或出于面子等原因,无法接受孩子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客观现实,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参考文献:星一, 乔毅娟, 段佳丽, & 白承续. (2015). 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及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6(9).张艺阳, 段佳丽, 吕若然, & 宋逸. (2016). 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7(2).Burstein, B., Agostino, H., & Greenfield, B. (2019). Suicidal Attempts and Idea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7-2015. JAMA Pediatrics.

  •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青春期更易患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 糖尿病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范围趋于年轻化,因此儿童受到了病痛的折磨。其中孩子对于饮食的不节制,就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说饮食对于大家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吧。 1、要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等。

  • 这位男生今年17岁,上海籍,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趁其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停车时跳下。这起事件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有反思家长不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支持,反而批评他;有痛斥中国教育给学生的压力太大;还有建议社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 因为职业关系,我接到过不少亲友以及陌生来访者咨询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我发现,相当一部分悲剧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等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预防和处理这类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想和家长们分享几点注意项。自杀问题日益突出在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青少年自杀非常罕见,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这类问题很少关注。事实上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突出的、全球化的社会问题。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认真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做过如何自杀的计划)、自杀尝试(曾采取措施自杀)、自杀已遂(因自杀死亡)四类。有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学生中,1年内有12.2%的学生想过自杀,8.3的做过自杀计划,4.4的尝试过自杀,2.5%的曾多次自杀。在我们的认知中,美国学生学业压力小、家庭教育开明、社会重视对他们的生命和爱的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发达。按我们现有舆论的逻辑,他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应该很少。事实是,美国这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自杀是美国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今年4月份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2010-2015年间美国青少年企图自杀率增长了23,自杀率上升了31。我列出这些数据,一方面是想提醒家长,青少年自杀问题并不罕见,掌握相关的知识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想提醒舆论,分析问题、给出建议时,应就事论事,有理有据,不宜放大问题,凭空想像。高度重视自杀信号“又来这一套,吓唬谁呢”,曾经有位中学生的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要跳楼向我咨询,我提醒她尽快采取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时,她向我反馈她家先生是这样说的。“你孩子有自杀想法、计划或行动吗?”在咨询中,遇到因孩子压力很大出现反常行为来咨询的家长时,我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多数家长会一脸惊讶,你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还有的家长会说,不知道啊,没问过啊。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自杀信号的关注极少。重视自杀信号是预防孩子发生极端行为的最重要一步。自杀信号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家长及时提供帮助。中国最权威的自杀干预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中国总代表、加拿大人费立鹏先生曾总结了青少年可能自杀的迹象:✔ 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说过要自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 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 抓伤或划伤身体,或其它自伤行为✔ 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损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 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如果看到他们有以上表现,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认真倾听:家长看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时,往往手足无措,或担心、焦虑,或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有的家长甚至指责孩子,这些表现会加大孩子的压力,难以向你敞开心扉。此时家长应该努力平复心情,鼓励他们和你谈心,认真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直接询问:“你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尝试吗?”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冲动性自杀的概率很小,自杀者通常会认真考虑如何实施自杀,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有人担心这个问题太直接,反而增加自杀或自杀想法,事实是,了解清楚他们的自杀行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安全:一旦发现孩子有自杀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尽快收走他们的自杀工具,或将其带到安全场所,在得到专业帮助前确保有人陪伴他们。询问自杀计划和保证安全是自杀预防最关键的两步。✔ 求助专家:尽快向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求助,请他们指导你如何来应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学校里的咨询师和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800-810-1117、010-8295-1332)都是可靠的咨询资源。这些措施简单易行,也能很好地帮助处于高风险的尝试自杀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即便是孩子没有出现自杀信号,但梳理孩子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是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我们社会舆论习惯将孩子自杀问题与单一原因挂钩。上海少年出事后,舆论批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大讨论。我们还常常会看到,如果孩子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学校,舆论又会一边倒地抨击学校教育不当。这些宏大的、针对性相对较差的批评吓得现在不少家长直言,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让学校一旦发现孩子有极端行为迹象时,赶紧让家长带回家,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是在家里遇到很大的压力,比如父母间有矛盾、家庭重组或隔代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有些孩子是在学校中遭遇挑战,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孤立、欺凌等。还有些孩子是患上精神疾病,没得到及时治疗而出现自杀。预防孩子出现极端行为,首先是要注意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压力。这不仅是指家长间要恩爱,还包括注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太高,和孩子交流时要多鼓励、肯定、表扬,少否定、批评。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少讲大道理,甚至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其次是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孩子在学校遇到学习压力、成绩下滑、同学冲突等困难时,往往需要家人的支持。但有些家长常常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则是和孩子讲大道理,还有的家长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这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做出极端行动。无论孩子遇到哪些压力,犯了哪些错,家长都要先认真倾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他们一同面对挑战。 有些孩子是因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做出极端行为。一项研究中发现,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近34是因为情绪低落或其它精神心理问题。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往常有很大变化时,比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应及时去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如果诊断出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要尊医嘱服药治疗。我常见到的情况是,家长或不了解心理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异常表现,或出于面子等原因,无法接受孩子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客观现实,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参考文献:星一, 乔毅娟, 段佳丽, & 白承续. (2015). 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及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6(9).张艺阳, 段佳丽, 吕若然, & 宋逸. (2016). 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7(2).Burstein, B., Agostino, H., & Greenfield, B. (2019). Suicidal Attempts and Idea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7-2015. JAMA Pediatrics.

  • 儿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相近,据统计我国每10万儿童中有6~9名罹患1型糖尿病。据从2000年国际内分泌大会获悉,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秋冬季好发,春夏季较少。这种季节性特征提示儿童糖尿病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遗传基因加病毒感染,二者的结合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大为减弱。 青春期更易患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是与儿童进幼儿园或上学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加有关。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因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性激素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情况下,如再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就起了“扣扳机”的作用,于是就发生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儿童期糖尿病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三多一少”特别严重,往往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据研究,儿童糖尿病胰岛β细胞仅有正常的10,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都很低,甚至完全缺失,而且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均为阳性,说明胰岛β细胞受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较为严重。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期糖尿病最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可达74。5,要引起父母们高度警惕。 儿童糖尿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由于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血糖波动往往比较大,治疗上十分棘手,这就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经常带孩子去医生处就诊。 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 糖尿病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范围趋于年轻化,因此儿童受到了病痛的折磨。其中孩子对于饮食的不节制,就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说饮食对于大家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儿童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吧。 1、要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等。

  • #大v之声# 今天,我们在网上看到北京地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闫杰分享的医患问答。问:小三阳,吃替诺福韦1年,最近换了一家医院,那个老专家说长期吃这个药不好,会骨质疏松等等很多副作用,建议换国产药。我记得看科普说过,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再吃1年半就可以停药了,问我目前还没有转阴。如果我换了国产药,还需要吃多久药呢?而且替诺福韦真如老专家说的一样副作用大的话,我虽然没打算要怀孕,但是有了也希望能留下来,考虑这个因素的话,是否建议换药还是继续用替诺福韦? 对此闫杰医生回复到:替诺福韦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血磷下降,我看了你的检查报告,你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不需要换药。而且替诺福韦酯的替换产品丙酚替诺福韦酯即将在中国上市。 闫杰医生说的这个丙酚替诺福韦酯不就是前几天搞出了“治愈乙肝”大新闻的吉利德公司吗?日前,有媒体报道吉利德公司即将研发新药,“彻底根治”乙肝病毒,战友们纷纷奔走相告,额手相庆。吉利德是传染病药物研发的领头公司,如果新药靠谱,将造福我国九千万乙肝大军,甚至肝硬化肝癌人群也将因为乙肝病毒的灭绝而减少。但是这个医患都翘首以盼的好消息,目前还不是真的。吉利德确实宣布计划用一种创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研发乙肝治愈药物,理论上说很有希望,但是离药物到手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技术开发、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工厂生产……最乐观估计也还需要5-10年时间,而让一款新药流产的意外又太多太多,所以一切都没有定数呢。对此,医生的建议是,我们始终要对医学和科技的进步有信心,但也要做好每天日常的病情管理,医生的嘱托还是要认真执行,该吃的药还是得吃,该做的检查也不能落下哦。 “神药”的诞生之路还有十万八千里,这个新一代药物丙酚诺福韦酯却即将进入战友武器库。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alafenamide,TAF,商品名韦立得)是得到最新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指南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推荐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的一线用药。TAF比起上一代药物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功效相似,但对于肾脏和骨骼安全性更好。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乙肝患者人群面临着老龄化,患者平均年龄升高,这意味着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机会增加。这些合并疾病增加了患者出现骨病或肾功能不全的风险。由于当前应用的抗乙肝药物的用药时间相对较长,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用药安全问题。从更好的长远安全性考虑,选择TAF会更为合适。抗病毒效果:与TDF相比,只需要十分之一的给药剂量,即可实现相同的抗病毒疗效。耐药变异:与TDF相同,基本不存在耐药变异的可能性。副作用:TDF服用者需要定期检测肾功能、血磷和骨密度。TAF将大大减少这些副作用。但是!不建议宝妈们在哺乳期间使用TAF。12岁以下儿童,抗病毒治疗首选仍然是恩替卡韦。乙肝合并艾滋病感染的患者,不建议使用TAF。 TAF上市后暂时不会进入医保,一个月用药价格不会小于1000元。所以没必要都跟风换药。如果恩替卡韦效果不错,可以等耐药变异了再换;用TDF的可以请医生具体判断副作用的情况来建议用药。更多问题请点击下图(TAF还未上市)

  •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肝是因为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肝病吗?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膳食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组成天然脂肪的脂肪酸种类很多,所以由不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对人体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根据肝病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单纯性脂肪肝病、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脂肪肝病多发于以下几种人:肥胖者、过量饮酒者、高脂饮食者、少动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内分泌患者。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脂肪肝病是肝细胞内积存过多的脂肪引起的肝病 脂肪肝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病仅仅是肝内脂肪含量过多、脂肪细胞大量充盈于肝细胞内而引起的肝脏脂肪化。脂肪肝病绝不是肝炎,而只是甘油三酯堆积所致的代谢性肝功能异常。脂肪肝却不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而是肝内脂肪堆积所致,脂肪肝病自然亦无任何传染性可言。 身体发胖是由于脂肪太多,消耗小于储备,日积月累造成的,所以减肥就是要这些脂肪燃烧掉。人到中年以后,脂肪细胞就往身体中段集中,所以中老年人同样更容易得脂肪肝病。 轻度脂肪肝是最佳治疗时期 轻度脂肪肝,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轻度脂肪肝是治疗脂肪肝病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脂肪肝病主要有以下类型:肥胖性脂肪肝病、酒精性脂肪肝病、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病、糖尿病脂肪肝病、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病。

  • 甲状舌管囊肿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而在颈部遗留形成的先天性囊肿。本病以男性居多,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约50的病例发生于20岁之前,绝大多数病人可见颈前肿物,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位为最常见。 经确诊后如无急性炎症即可手术。但年龄尚小又无症状者,可不急于手术,或待成年后再手术。如有症状可在两岁以后手术。囊肿感染形成脓肿时,应先切开引流,待急性炎症消除,一般在2~3个月后,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时,再施行手术。

  • 有一位肺结节患者的家属给我留言,他母亲现在正在我这里住院治疗,发现了肺部有多发的结节,打算做PET-CT。他问我母亲早上吃了降压药,今天还能不能做PET-CT? 早上吃降压药是可以做PET-CT的,吃降压药也是用少量的水吞服,不会喝很多的水,胃里很快就排空了。别说做影像学检查,即使当天做肺结节手术,有高血压的患者早上起来用少量的水把降压药吃掉,也是不影响做手术的,做PET-CT更不影响了。

  • 快 讯健康加码双十一 京东医药名医堂启航2017年10月18日,京东医药名医堂在京东集团总部大楼举办了第一期 “看名医”的义诊活动。 这次活动一共邀请了11位专家为京东员工提供问诊、推拿等服务,同时还提供了300个专家号,让总部以外的员工能享受线上预约、线下就诊的健康福利。 除此以外,现场还有多台智能体检仪提供快速体检服务,让员工更多元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活动进行6小时,就诊超过700人次。 京东医药名医堂第一期活动以好评的结果完美收官!接下来,大家可以从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到更多名医进行图文咨询,电话咨询、视频问诊、名医讲堂等服务也会陆续推出敬请期待哦~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张石生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张石生
张石生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甘肃省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