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详情介绍
  • 患者评价
  • 问诊记录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哮喘、慢阻肺、呼吸康复、慢性咳嗽、肺部肿块或结节
暂无
呼吸内科患友问诊
  • 精神分裂,麻烦开几盒阿立哌唑片|您好,我是精神科吴医生!请问有什么能帮您呢?以前吃过吗?您好,如果您要买药或开电子处方,请发一下患者的线下医院就诊资料(非京东及其他互联网医院处方)。 包括含有“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所要开具的药品”的

    总交流次数

    41

    医生回复次数

    20
    患者:

    男 26岁

  • 肝病|肝功能化验是没事的这次肝功能化验没事,但是上次是异常的既往长期的肝功能异常,会造成肝掌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了。继续减肥,到BMI正常范围,长期保持就行了。肝掌跟既往的肝脏损伤有关系肝功能持续正常后,肝掌会

    总交流次数

    21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男 26岁

  • 你这个闲趣的饼干,那一些有单独的包装|您好,我是住院医师狄华,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闲趣 自然清咸原味薄脆饼干 休闲零食带提手礼盒装900g(普通装和加量装随机发货 介意慎拍)都是独立小包装

    总交流次数

    5

    医生回复次数

    4
    患者:

    女 0

  • 精神分裂,麻烦开几盒阿立哌唑片您好,我是精神科吴医生!请问有什么能帮您呢?以前吃过吗?您好,如果您要买药或开电子处方,请发一下患者的线下医院就诊资料(非京东及其他互联网医院处方)。 包括含有“患者基本

    总交流次数

    41

    医生回复次数

    20
    患者:

    男 26岁

  • 肝病肝功能化验是没事的这次肝功能化验没事,但是上次是异常的既往长期的肝功能异常,会造成肝掌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了。继续减肥,到BMI正常范围,长期保持就行了。肝掌跟既往的肝脏损伤有关系肝功能持续正常后,肝

    总交流次数

    21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男 26岁

  • 你这个闲趣的饼干,那一些有单独的包装您好,我是住院医师狄华,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闲趣 自然清咸原味薄脆饼干 休闲零食带提手礼盒装900g(普通装和加量装随机发货

    总交流次数

    5

    医生回复次数

    4
    患者:

    女 0

  • 你好,60多岁老人您好,我是主治医师白艳,很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咨询服务。你好本产品为中老年配方奶粉,无蔗糖营养健康易于吸收,60岁老人可以喝的建议早餐喝就可以早餐喝是的,牛奶,面包搭配不客气嗯嗯,应该是

    总交流次数

    24

    医生回复次数

    11
    患者:

    女 0

  • 药物中毒产生低血压的机制您好,感谢您的信任!!!已经在医院采取过措施,已经到心脏了,应该是无法救治了

    总交流次数

    5

    医生回复次数

    2
    患者:

    男 66岁

  • 两眼充血时是怎么回事[**]1(男性患者)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请问您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其他疾病史?是否正在服用药品?是否在备育期? [**]2(女性患者)为了您的用药安全,请问您

    总交流次数

    54

    医生回复次数

    36
    患者:

    女 2岁

  • 罗汉果僵苗用什么药您好,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你好这儿只咨询人的皮肤病没关系

    总交流次数

    9

    医生回复次数

    5
    患者:

    女 38岁

  • 阴道外长了个小疙瘩您好,我是妇产科医生王轩,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您好您方便发一下照片吗?好的发现多久了呢?硬的软的呢?现在有什么不舒服的吗?好的,您没有来月经前有外阴痒吗?白带量多、颜色

    总交流次数

    64

    医生回复次数

    35
    患者:

    女 24岁

  • 脚下磨了个泡子您好!这里是京东医生皮肤科。你描述的情况我已经收到。为了配合确诊病情,请提供清晰度高的图片。一只脚这样还是两只脚都这样。有过长期走路或运动的情况吗?痛痒感有没有?目前的情况考虑是长期外力

    总交流次数

    18

    医生回复次数

    10
    患者:

    女 17岁

  • 脸部,天热就起小硬包,凉快点就下去你好,从图片条件来看,考虑面部皮炎。与过敏、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可以外擦0.03%******,每天一次。对的上。大的药店有卖。和冷热有关系的。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总交流次数

    10

    医生回复次数

    4
    患者:

    女 34岁

展开更多

呼吸内科科普文章
  • 2月第一天,结婚七年的张杰谢娜夫妇迎来一对双胞胎女儿。当天就上热搜,几天时间,微博话题「谢娜生双胞胎」阅读量达到4.9亿,讨论13.5万。这不是谢娜第一次上热搜。关于她的婚姻、生娃事宜一直让网友操碎了心。而另一面,「谢娜试管婴儿」内容量达到141万。这其中有「谢娜的双胞胎女儿肯定是试管婴儿来的!」「之前一直怀不上,一怀怀两个,有可能是做的。」「如果是试管我也只会更觉得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你们是不是不知道做试管,对妈妈的摧残有多大?那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摧残……」关于「谢娜试管婴儿」的由来看这对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36-37岁似乎是高龄,经济条件优渥,他们看起来没有不生育的理由。那为什么他们结婚7年却一直未生育?网民基于有限信息的想象,上帝般的总结出一个理由,那就是——不孕。于是谢娜每消失一阵就会被传出怀孕,露面被疑备孕失败,多年「怀孕失败」,可不就是「不孕」。这终于生了,还是双胞胎,双方都没有双胞胎基因,那一定是试管婴儿做的了。笔者只想说,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而且试管婴儿的母亲,本身就是伟大的母亲。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长大的首先!不要被试管婴儿这个名字骗了!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里长大的!试管婴儿,是一项「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其实是一种培养皿,它存在只是让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发育成前期胚胎。由于称为受精卵这一过程在体外进行,因此称为「卵子体外受精」。等到受精卵发育成前期胚胎,就需要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如果移植成功,胚胎发育,之后其实和正常的妊娠过程一样,胎儿是在母体发育、长大直到分娩。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如果说,正常怀孕只需要几天就完成受精、着床,那么试管婴儿孕妈在怀孕之前要走很长的路。不孕,通俗来讲,就是各种内因外因让精子卵子不能结合、不能着床。辅助生殖技术,就是为了让正常卵子和正常精子相遇结合,形成一颗「成熟的种子」,然后再将种子种到合适位置的合适土壤之中,种子发芽长大成为健康的胎儿。子宫内膜可以认为就是那土壤、黄体酮等激素是肥料。在把胚胎放到子宫内前,包括促排卵,取卵,精子优化处理、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这一系列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很艰辛。先说说促排卵,促排卵目的是让一个周期有多个卵泡发育。正常女人一个周期仅排1-2个卵子,促排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单次促排8-15个成熟卵子,人个体差异较大,促排过度,就会过度刺激卵巢,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可能导致肝肾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卵巢增大,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取卵子,是从卵巢用针吸出卵子来。这过程可能需要麻醉,在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针刺入卵巢的各个卵泡,吸取内容物。大部分用户在取卵过程中或之后,会有腹痛,程度跟取卵的位置相关,也跟个体差异相关。体外受精、胚胎培育,是在体外完成的。然而受精、培养,都有一定的失败率,很多患者取了很多卵,就活了几个,可移植少,长期以来信心和焦虑情绪很严重。而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激素水平影响是否受孕。前面的过程经历了,最后就是胚胎移植,移植同样有失败的可能。移植后,医生会给黄体酮或HCG进行黄体支持,促进孕激素的合成分泌,维持妊娠对激素的需要。黄体酮可以口服、肌注、栓塞,而研究表明口服黄体酮效果略差,大部分孕妈会选择肌内注射黄体酮(打屁股针),一个周期下来,打针100次的都有,屁股全是硬解、针眼。而经历完这全部,仍然有失败率,那么就意味着承受更大会失败的可能。世界范围内,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为30-40。如果失败,花的费用不会退,3个月后,可能又是一次轮回。试管婴儿一般都是双胞胎吗?从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出生,到目前全球超500万的妊娠是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实现。而在全球范围内,多胎新生儿比率高于单胎。多胎,其中包括双胞胎,也有三胞胎四胞胎等。几胞胎取决于医生移植的胚胎数量,移植两个有可能出现双胞胎,但是也不一定都着床,因此还取决于着床率。2011年年,全球范围内,试管婴儿后出生的单胎、双胎、三胎和以上率分别为:54.4,42.7和2.9。[1]不过一般试管婴儿的双胞胎,是双卵双胞胎,所以两个宝宝一般长得不像。试管婴儿比正常出生的娃弱点从遗传学来讲,还是熟悉的染色体,还是熟悉的基因,自然受孕和试管婴儿,遗传基因都来自夫妻双方,并没有本质差异。而生殖医学中心,在胚胎植入母体之前,可以对胚胎进行诊断,选择最符合优生条件的植入木图,这甚至能帮助人类避免生出基因缺陷的宝宝。而基因也是来自父亲双方。因此,孩子的强弱,只和父母基因相关,而与试管婴儿技术无关。参考文献:[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reports and resources. (Accessed on August 24, 2015).

  • 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到了夏天血压能下降不少,可以松口气!其实不然!临床上发现,6月份以后中风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天依然不能放松。8点建议教您安稳度夏季。1、万不可擅自停药。部分高血压患者进入夏季后血压会比其他季节低一些,有些患者就自行停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2、适当多喝水、适当多喝水、适当多喝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夏季人们普遍易出汗,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饮水以少量多次为佳,喝太多或喝太快会增加心脏负担。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但并不代表不运动,推荐中轻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尽量避免在中午天气炎热时出门。4、切忌贪凉,科学降温。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并不利于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建议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左右为宜。不要多吃冷食冷饮。5、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适当午睡。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的平稳,即要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等等。另外,人们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出现血压下降,所以应保持血压的昼夜规律,睡眠质量下降时,会出现血压升高现象。所以,夏天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有助缓解疲劳。夜间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正常睡眠。6、调节饮食,提倡“四低一高”。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年夏天,我们都会遇到豪饮啤酒后心梗发作的患者。7、戒骄戒躁,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忽然的情绪起伏,心血管病患者才能平安度过盛夏。8、及时就医。如有明显不适,需要及时就诊,不要认为抗一下就好了。

  • 作者:胡大一    来源:胡大一大夫公众号导  语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我做心血管病医生已经四十几年了。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我母亲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我曾亲身经历了SARS(非典)。大家知道,那时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人染病,可能所有人都会遭殃。不仅如此,他有没有到过其他城市,接触过什么人,可能都特别关键。所以,疾病不单单是某个病灶、病毒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个个例,那么我们今天运动减少、城市污染、生活压力、垃圾食品……是不是都和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相关呢?而且发病机制更是复杂。我母亲(注: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著名医生胡佩兰)曾经说过,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治病要看病情,还要看心情,要和他唠唠家常,他的什么事都要知道一点,久而久之,病人就变成了朋友。我建议年轻的医生都要学一点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心理症状有的时候会表现在躯体上。医学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现在医学的提法很多,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价值体系,第二是医学的目的,第三是社会责任感。一名医生对某个决策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而且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对于医学,结果最重要我常常觉得,做很多事,只有懂得背后的哲学道理才能成事,医学更是如此。比如共性和个性,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你看,我们在学校读的医书都是共性的,但在实际中,老百姓来看病可都是个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发病在胸部,有的在咽喉,有的还会跑到腹部。此外我们在门诊,病人来来往往,我们常常只能根据第一面来进行诊断。但疾病之复杂,初次印象和描述很容易片面,所以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追踪,有时要长达3年、5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出病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正因为忽视了随访和追踪,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误诊。比如患者出现胸疼、呼吸困难,就一定是左心衰竭,或者心绞痛吗?这是有待商榷的。我想说的是,对很多学科来说,结果相对于过程更重要。而对于医学,结果很重要,但作为医生要想提高医术,必须还要重视过程。很多医生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全都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这说明他并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会出现很多的综合征,即一个人症状上会有很多表现,但实际是由某一个特定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许碍于科技的发展,也许是一些别的因素产生了干扰,你在某个时间点就是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预激综合征,它是医学团队经过了几十年的病例追踪和调研,从开始的联想到推测再到证实,现在已经能做到对其进行无创开刀治疗了。因此,做临床医生,不要死读书,要像个侦察员一样,依靠实践,敢于联想。遇到病例,不要熟视无睹,要留下资料勤于回访,捕捉细节。从“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最后,我想借用“华山论剑”的桥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感想。我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状态,可以用“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来形容。那时候,医疗超声不会做,腔镜不会做,技术方面乏善可陈;而对科研、对创新、对医学的理解也都几乎是空白的。后来,会看病了,也掌握了很多技术;但是学术思想方面还是很弱,所以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三个阶段呢,不但技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术和创新,这时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最近这些年,我产生了很多对医学的反思,想我们现代医学未来该怎么发展、怎样创新;反而手上对具体的开刀、用药有了节制。所以,这可以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或许到未来,我还会再进入另外一个境界,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但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前面几个阶段能够有担当,肯努力,才能抵达最后海阔天空的境地。我祝福大家。

  • 2月第一天,结婚七年的张杰谢娜夫妇迎来一对双胞胎女儿。当天就上热搜,几天时间,微博话题「谢娜生双胞胎」阅读量达到4.9亿,讨论13.5万。这不是谢娜第一次上热搜。关于她的婚姻、生娃事宜一直让网友操碎了心。而另一面,「谢娜试管婴儿」内容量达到141万。这其中有「谢娜的双胞胎女儿肯定是试管婴儿来的!」「之前一直怀不上,一怀怀两个,有可能是做的。」「如果是试管我也只会更觉得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你们是不是不知道做试管,对妈妈的摧残有多大?那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摧残……」关于「谢娜试管婴儿」的由来看这对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36-37岁似乎是高龄,经济条件优渥,他们看起来没有不生育的理由。那为什么他们结婚7年却一直未生育?网民基于有限信息的想象,上帝般的总结出一个理由,那就是——不孕。于是谢娜每消失一阵就会被传出怀孕,露面被疑备孕失败,多年「怀孕失败」,可不就是「不孕」。这终于生了,还是双胞胎,双方都没有双胞胎基因,那一定是试管婴儿做的了。笔者只想说,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而且试管婴儿的母亲,本身就是伟大的母亲。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长大的首先!不要被试管婴儿这个名字骗了!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里长大的!试管婴儿,是一项「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其实是一种培养皿,它存在只是让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发育成前期胚胎。由于称为受精卵这一过程在体外进行,因此称为「卵子体外受精」。等到受精卵发育成前期胚胎,就需要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如果移植成功,胚胎发育,之后其实和正常的妊娠过程一样,胎儿是在母体发育、长大直到分娩。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如果说,正常怀孕只需要几天就完成受精、着床,那么试管婴儿孕妈在怀孕之前要走很长的路。不孕,通俗来讲,就是各种内因外因让精子卵子不能结合、不能着床。辅助生殖技术,就是为了让正常卵子和正常精子相遇结合,形成一颗「成熟的种子」,然后再将种子种到合适位置的合适土壤之中,种子发芽长大成为健康的胎儿。子宫内膜可以认为就是那土壤、黄体酮等激素是肥料。在把胚胎放到子宫内前,包括促排卵,取卵,精子优化处理、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这一系列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很艰辛。先说说促排卵,促排卵目的是让一个周期有多个卵泡发育。正常女人一个周期仅排1-2个卵子,促排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单次促排8-15个成熟卵子,人个体差异较大,促排过度,就会过度刺激卵巢,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可能导致肝肾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卵巢增大,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取卵子,是从卵巢用针吸出卵子来。这过程可能需要麻醉,在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针刺入卵巢的各个卵泡,吸取内容物。大部分用户在取卵过程中或之后,会有腹痛,程度跟取卵的位置相关,也跟个体差异相关。体外受精、胚胎培育,是在体外完成的。然而受精、培养,都有一定的失败率,很多患者取了很多卵,就活了几个,可移植少,长期以来信心和焦虑情绪很严重。而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激素水平影响是否受孕。前面的过程经历了,最后就是胚胎移植,移植同样有失败的可能。移植后,医生会给黄体酮或HCG进行黄体支持,促进孕激素的合成分泌,维持妊娠对激素的需要。黄体酮可以口服、肌注、栓塞,而研究表明口服黄体酮效果略差,大部分孕妈会选择肌内注射黄体酮(打屁股针),一个周期下来,打针100次的都有,屁股全是硬解、针眼。而经历完这全部,仍然有失败率,那么就意味着承受更大会失败的可能。世界范围内,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为30-40。如果失败,花的费用不会退,3个月后,可能又是一次轮回。试管婴儿一般都是双胞胎吗?从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出生,到目前全球超500万的妊娠是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实现。而在全球范围内,多胎新生儿比率高于单胎。多胎,其中包括双胞胎,也有三胞胎四胞胎等。几胞胎取决于医生移植的胚胎数量,移植两个有可能出现双胞胎,但是也不一定都着床,因此还取决于着床率。2011年年,全球范围内,试管婴儿后出生的单胎、双胎、三胎和以上率分别为:54.4,42.7和2.9。[1]不过一般试管婴儿的双胞胎,是双卵双胞胎,所以两个宝宝一般长得不像。试管婴儿比正常出生的娃弱点从遗传学来讲,还是熟悉的染色体,还是熟悉的基因,自然受孕和试管婴儿,遗传基因都来自夫妻双方,并没有本质差异。而生殖医学中心,在胚胎植入母体之前,可以对胚胎进行诊断,选择最符合优生条件的植入木图,这甚至能帮助人类避免生出基因缺陷的宝宝。而基因也是来自父亲双方。因此,孩子的强弱,只和父母基因相关,而与试管婴儿技术无关。参考文献:[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reports and resources. (Accessed on August 24, 2015).

  • 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到了夏天血压能下降不少,可以松口气!其实不然!临床上发现,6月份以后中风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天依然不能放松。8点建议教您安稳度夏季。1、万不可擅自停药。部分高血压患者进入夏季后血压会比其他季节低一些,有些患者就自行停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2、适当多喝水、适当多喝水、适当多喝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夏季人们普遍易出汗,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饮水以少量多次为佳,喝太多或喝太快会增加心脏负担。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但并不代表不运动,推荐中轻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尽量避免在中午天气炎热时出门。4、切忌贪凉,科学降温。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并不利于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建议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左右为宜。不要多吃冷食冷饮。5、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适当午睡。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的平稳,即要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等等。另外,人们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出现血压下降,所以应保持血压的昼夜规律,睡眠质量下降时,会出现血压升高现象。所以,夏天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有助缓解疲劳。夜间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正常睡眠。6、调节饮食,提倡“四低一高”。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年夏天,我们都会遇到豪饮啤酒后心梗发作的患者。7、戒骄戒躁,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忽然的情绪起伏,心血管病患者才能平安度过盛夏。8、及时就医。如有明显不适,需要及时就诊,不要认为抗一下就好了。

  • 作者:胡大一    来源:胡大一大夫公众号导  语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我做心血管病医生已经四十几年了。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我母亲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我曾亲身经历了SARS(非典)。大家知道,那时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人染病,可能所有人都会遭殃。不仅如此,他有没有到过其他城市,接触过什么人,可能都特别关键。所以,疾病不单单是某个病灶、病毒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个个例,那么我们今天运动减少、城市污染、生活压力、垃圾食品……是不是都和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相关呢?而且发病机制更是复杂。我母亲(注: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著名医生胡佩兰)曾经说过,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治病要看病情,还要看心情,要和他唠唠家常,他的什么事都要知道一点,久而久之,病人就变成了朋友。我建议年轻的医生都要学一点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心理症状有的时候会表现在躯体上。医学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现在医学的提法很多,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价值体系,第二是医学的目的,第三是社会责任感。一名医生对某个决策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而且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对于医学,结果最重要我常常觉得,做很多事,只有懂得背后的哲学道理才能成事,医学更是如此。比如共性和个性,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你看,我们在学校读的医书都是共性的,但在实际中,老百姓来看病可都是个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发病在胸部,有的在咽喉,有的还会跑到腹部。此外我们在门诊,病人来来往往,我们常常只能根据第一面来进行诊断。但疾病之复杂,初次印象和描述很容易片面,所以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追踪,有时要长达3年、5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出病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正因为忽视了随访和追踪,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误诊。比如患者出现胸疼、呼吸困难,就一定是左心衰竭,或者心绞痛吗?这是有待商榷的。我想说的是,对很多学科来说,结果相对于过程更重要。而对于医学,结果很重要,但作为医生要想提高医术,必须还要重视过程。很多医生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全都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这说明他并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会出现很多的综合征,即一个人症状上会有很多表现,但实际是由某一个特定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许碍于科技的发展,也许是一些别的因素产生了干扰,你在某个时间点就是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预激综合征,它是医学团队经过了几十年的病例追踪和调研,从开始的联想到推测再到证实,现在已经能做到对其进行无创开刀治疗了。因此,做临床医生,不要死读书,要像个侦察员一样,依靠实践,敢于联想。遇到病例,不要熟视无睹,要留下资料勤于回访,捕捉细节。从“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最后,我想借用“华山论剑”的桥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感想。我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状态,可以用“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来形容。那时候,医疗超声不会做,腔镜不会做,技术方面乏善可陈;而对科研、对创新、对医学的理解也都几乎是空白的。后来,会看病了,也掌握了很多技术;但是学术思想方面还是很弱,所以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三个阶段呢,不但技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术和创新,这时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最近这些年,我产生了很多对医学的反思,想我们现代医学未来该怎么发展、怎样创新;反而手上对具体的开刀、用药有了节制。所以,这可以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或许到未来,我还会再进入另外一个境界,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但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前面几个阶段能够有担当,肯努力,才能抵达最后海阔天空的境地。我祝福大家。

  •  -1-"医生让我晨起服药“ 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这些患者的正确服药时间应该是晚饭后睡觉前。  -2-“哪种降血压药能降低压”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常出现高压(收缩压)不高,低压(舒张压)高,脉压小的情况,因此他们希望找到一种降低压特别有效的药物。 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我们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 因此改变的关键不是药物,而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3-“高压高、低压正常,怕低血压不敢吃药”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我们要知道,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 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所以我们不用太顾虑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必须要控制好。  -4-“常年血压90/60mmHg,甚至有时80/50mmHg,当成低血压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至于这些人群中的一部分出现的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5-“高血压不严重,先不吃药,先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 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 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 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6-“一年四季认真吃药就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夏季血压会低一些。可根据血压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而且,高血压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也要齐头并进才行。本文得到授权,采编自微信公众号@胡大一大夫更多诊疗信息请点击:https://pro.m.jd.com/mall/active/3NiZAeXmQsmDMPZEcKh8Lg5PLuqj/index.html

  •      神经鞘瘤是一个常见的肿瘤,它会对于我们的身体产生局部的疼痛,患者需要及时的了解哪些部位会是产生这些疼痛的存在。我们在日常生活还可以及时的察觉运动的时候哪些部位出现了疼痛这些都是症状。脊椎管内神经鞘瘤影响着我们的脊椎健康和发展,脊椎的健康带动着我们的身体各个系统。  椎管内神经鞘瘤病程大多较长。胸段者病史最短,颈段和腰段者较长。有时病程可超过5年以上。肿瘤发生囊变或出血时呈急性过程。椎管神经鞘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达85左右,疼痛的发生率近80,首发症状最常见者为神经根痛,其次为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上颈段肿瘤的疼痛主要在颈项部,偶向肩部及上臂放射;颈胸段的肿瘤疼痛多位于颈后或上背部,并向一侧或双侧肩部、上肢及胸部放射,上胸段的肿瘤常表现为背痛,放射到肩或胸部;胸段肿瘤的疼痛多位于腰部,可放射到腹部、腹股沟及下肢。胸腰段肿瘤的疼痛位于腰部,可放射至腹股沟、臀部、大腿及小腿部。  腰骶段肿瘤的疼痛位腰骶部,臀部、会阴部和下肢,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者占20。其可分为感觉过敏和减退两类,前者表现为隐形感,发麻,发冷,酸胀感,灼热后者大多为痛、温及触觉的联合减退。  感觉障碍一般从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病人早期主观感觉异常,而检查无特殊发现,继之出现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圆锥、马尾部已无脊髓实质,故感觉异常呈周围神经型分,典型的是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呈现马鞍区麻木。  针对脊髓神经鞘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作者:金铂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我是大医生》推荐嘉宾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35710657628

  • 有一位粉丝朋友在我的一篇文章下面发表评论,他说每次感冒做CT都显示肺部有磨玻璃影,但每次都不是同一个地方,这个需要怎么办? 普通的感冒是不需要做CT的,大部分感冒本身是一种病毒感染,有可能会对肺部产生影响,拍CT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类似磨玻璃影的图像,像这位朋友描述的,每次都不在同一个地方更加说明了这样的表现是一种炎症性的改变,而不符合是肺癌的图像。普通的感冒是不需要治疗的,有几天就自己好了。肺部CT出现这样的影像,也不用担心,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 谢娜、张杰喜得一对“小棉袄”的消息刷屏了微博,不少明星和粉丝纷纷发来祝福。 不过也有一些朋友注意到,“一姐”谢娜已经算是年龄偏大的产妇了。那么,多少岁才是最适合生孩子的年龄呢? 医生建议,女性受孕的年龄一般在25到29岁,在这个年龄段里都是可以的。最适合的就是26、27岁,这个年龄段最为合适。 因为从女性身体器官的发育情况来看,在23到29岁之间的女性,内部器官的发育已经比较完善,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不管是在经济、生理,还是心理上基本都做好了怀孕的准备,因此这个年龄段适宜生育。 从排卵情况来看,二十五岁左右的女性由于发育的情况,她的排卵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优质。而在年龄的不断增长中,卵子的质量会有所下降,卵子的年龄过大,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多,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的老化,导致畸胎率增高,因此在三十岁以后怀孕对胎儿就不那么好了。 那么孩子的爸爸呢? 有人说,新闻中,有的男人在80岁也可能具有生育能力,对于孩子父亲的年龄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吧? 医生的回答是,男性生育年龄在25~30岁最为合适。 因为男性年龄过大时生育,精子的基因突变率也相应增高。精子的数量和品质都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对胎儿的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有人认为父亲的生育年龄与唐氏症候群的发生有关系,甚至认为唐氏症候群患者25是由父亲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因此,从优生的角度来看,过早或过晚生育都是不适宜的。根据父母未来的经济、体力、精力等多种因素考虑,男性和女性分别在25-30岁、25-29岁结婚、育儿最为有利,是最佳婚育年龄。如有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扫码关注医生

关注张鹏宇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张鹏宇
张鹏宇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