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头盔,有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戴!不习惯!”,“不戴!戴着太麻烦!”,“不戴!发型会乱!”根据调查,在涉及驾驶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占比最大,而致死原因约 80%为颅脑损伤。佩戴安全头盔可以防护头部面部上三分之二的组织结构,是减少交通事故伤亡的一个有效手段,据相关资料显示,正确佩戴头盔可减少 69%的头部和颅脑损伤的风险,减少 79%的严重的颅脑损伤,减少 40%的死亡概率。
在急诊我们经常遇到因为未戴头盔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甚至死亡,因此正确佩戴头盔,安全出行是十分重要的。
颅脑损伤( craniocerebral injury )是一常见疾病,仅次于四肢伤,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火器等所致。近年来,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进展,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仍高居全身各部位损伤之首。
颅脑损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部所致,其发生和发展取决于致伤因素和损伤性质:
- 致伤因素:外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频次;
- 损伤性质:致伤物不同、头部受力强度和部位不同、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和密度不同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不同。
颅脑损伤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称为直接损伤;另一种是暴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然后传导至头部所造成的损伤,称为间接损伤。
- 直接损伤
- 加速性损伤:相对静止的头部突然受到外力打击,头部沿外力的作用方向呈加速运动而造成的损伤,称为加速性损伤,例如钝器击伤。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头部着力点,即着力伤。
- 减速性损伤:运动着的头部,突然撤在静止的物体后引起的损伤,称为政速性损伤,例如坠落或跌倒时头部被物体阻挡停止运动。此类损伤发生于着力部位,以及着力部位对侧的脑组织及血管,即对冲伤。
- 挤压性损伤: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外力同时作用于头部,颅骨变形造成的损伤,称为挤压性损伤,如车轮压轧和新生儿头颅产伤等。
- 间接损伤
- 病人坠落时双下肢或臀部着地,外力经脊柱传导至颅底引起颅底骨折和脑损伤。
- 外力作用躯干,引起躯干突然加速运动,由于惯性作用,头颅的运动落后于躯干,运动的躯干再快速带动相对静止的头颅,在颅颈之间发生强烈的过伸或过屈头颅运动有如挥动鞭子末端的运动,造成颅颈交界处延髓与脊髓连接部的损伤,即挥鞭伤。
- 胸部突然遭受挤压时,胸腔压力突然升高,血液经上腔静脉逆行,使上胸、肩颈、头面部的皮肤和黏膜以及脑组织出现弥散点状出血灶,称为创伤性窒息。
临床工作中所见的颅脑损伤,可出现多种不同损伤机制,如车辆撞击病人躯干,造成头部挥鞭性损伤,继而病人倒地,头部撞于地面或其他障碍物,发生减速性损伤,然后又被车轮碾压,形成挤压性损伤。因此,对每个病人的受伤机制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做出正确判断。根据颅脑损伤的轻重不一、受伤机制多样性、病理变化和疾病病程差异,来确定不同治疗措施,因此临床上需要有相适应的分类方法来指导医疗实践。目前,国际上较广泛运用的是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lasgow coma scale , GCS )法。 GCS 由英国格拉斯哥颅脑损伤研究所的 Teasdale 和 Jennet 提出(1974 ),分别对病人的运动、言语、睁眼反应进行评分(表 18-1 ),作为判断病情的依据。并将脑外伤分成三种类型:轻型 13-15 分,伤后昏迷时间<20 分钟;中型 9~12 分,伤后昏迷 20 分钟至 6 小时。
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头盔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呢?通过外部光滑坚硬的半球形外壳减轻并分散部分冲击力,保持头盔大致形状;其内部泡沫缓冲层,通过泡沫材料形变来吸收另一部分冲击力;另外扣环和帽带构成的固定系统确保头盔时刻处于最佳防护位置,从而保护车手的头部免受伤害。
戴头盔可以有效保护头部、减轻伤害,是对电动车、摩托车驾乘人员最有效的保护办法。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 2.5 倍,致命伤不戴头盔是戴头盔的 1.5 倍。头盔呈光滑半球状,可分散和吸收冲击力,头盔受到冲击时的变形或裂纹以及内部护垫,又能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还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因此,守护出行安全,让我们一起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正确佩戴头盔,保护骑行者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减少事故的发生。
文章 ⽼⼈跌倒绝不是⼩事
张闻闻
副主任医师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文章 脑出血的护理知识
张闻闻
副主任医师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文章 幸“盔”有你,论头盔的重要性
张闻闻
副主任医师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腿部受伤,疑似自残,担心伤口处理及心理状况。患者女性19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58
张闻闻
副主任医师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左上腹不适6-7天,无外伤,无感冒发烧,有长期喉咙发炎用药史。患者女性22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24
张闻闻
副主任医师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37岁患者手臂麻木,想做肌电图检查,担心是否需要扎针和传染风险,并伴有头晕和肩颈疼痛的症状。患者女性37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50
张闻闻
副主任医师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