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谈到创伤,通常更为人所熟知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在经历重大灾难性事件后所形成的一种精神障碍,事件通常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单一事件,比如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飓风)、目睹了暴力事件,发生了交通事故等等。
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是长期、慢性的创伤,比如家暴、校园欺凌、性侵,这种长期的创伤由于其隐蔽性,很难被其他人知晓,但这种长期的创伤所带来的伤害却是远胜于单一事件所带来的。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 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 11 版)》(ICD-11)中,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被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被首次提出。
复杂性创伤应激障碍就是由这些长期、慢性的创伤发展而来。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又称为复杂性创伤障碍、复杂性创伤后遗症等,是一种由于对(几乎)无法逃离的状态下长期重复的人际创伤的反应发展而成的精神障碍。
C-PTSD 与精神病症的创伤理论相关,一般与以下情况有联系:长期的性暴力、心理暴力和情感忽视、物理暴力和忽视、长期的亲密关系/恋爱中暴力、绑架和人质经历、苦劳役、奴隶制受害者、人口拐卖受害者、黑心工厂工人、战俘、集中营幸存者、土著儿童寄宿学校(加拿大一种充满暴力残酷的学校,土著儿童被迫就学)幸存者以及邪教和类似邪教的组织的逃脱者。任何含有囚禁元素的情况,任何使受害者缺少可行的(或当事人认为可行的)逃跑方法的情况,都可能导致复杂性创伤后遗症类症状,这可能包括:长期的恐惧感,一文不值感,无助无力感,以及个人身份和自我的毁坏。
患有 C-PTSD 的成年人有些是从童年时期就开始经受着长期的人际创伤,而非成年后开始遭遇的(虽然也有成年后持续遭受)后发情形。这些早期的伤害打断了患者对自我和他人之间健康的意识建立及形成。因为常常遭受来自依附对象(例如养育者、年长的兄弟姐妹等)加注于患者个人身体和身心情感上的痛苦或忽视,患者个体心理上可能发展出一种对于自身确有某种本质上的瑕疵的意识上的错误认知,以及对他人严重不可信赖的自我警惕意识。这样的生存情形往往逐渐演化为患者成年后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普遍自信缺失的模式,心理学上将其称为不安全型依附。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也展示出持久的人格紊乱,且有存在很大的再次受害的风险。
研究者建议用于诊断 C-PTSD 的六种症候群:情绪和冲动控制、注意力和知觉改变、自我观念变化、与他人关系的变化、身心症(心理引起的生理疾病)。这些方面的感受可能包括:情绪的变化,比如长久的低落抑郁,长久的自杀倾向,自残行为,爆炸性或压抑的愤怒(可能在二者之间切换),冲动或压抑的性行为(可能在二者之间切换);知觉的变化,比如对创伤性事件失忆或记忆的超常,短期的解离状态,人格解体(消失自我感或失去现实感),重新体验过去经历(以侵入性的 PTSD 症状形式,或者以无法自拔的反复思考形式);自我观念的变化,比如无助、无力感,主动性的瘫痪,毒性耻辱感,负罪感,自我怪罪,污秽感,以及自己和其它人类完全不同的感觉(可能包括一种特殊感,完全的孤身一人感,没有任何其他人能懂的信念,或非人类身份的感觉等等);对施暴者的观念的变化,比如对与施暴者的关系的执念(包括对复仇的执念),判定给施暴者不现实的完全权力(但是当事人的判定可能比临床人士的更现实),理想化或自相矛盾的感恩之情,与施暴者之间有特别或者超自然关系的感觉,接受施暴者的价值和观念系统,接受施暴者的合理化说明;与他人关系的变化,比如孤立和撤退,亲密关系的打断,重复寻找救助者(可能与孤立和撤退互相切换),固执的怀疑和不信任,以及重复的自我保护失败等等。
意义系统的最大变化,会突然失去曾经维持的信仰,没有了希望、绝望的感觉等等。
二、复杂性创伤应激障碍产生的原因
根据 Herman 的观点,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可能具有以下两种过程:
一种是创伤事件使个体长期处于无助、无力的状态,他们丧失了对周围人的基本信任感,产生被抛弃、被驱逐的感受,因而这种疏离感与隔绝感扩散至之后的关系之中。
另一个过程则是指个体在长期经历创伤后,他们在心理上是一种“被囚禁”的状态,致使其的生活长期处于失控之中,这一个过程主要是对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知的破坏,解释的是关于症状中负性自我评价。
关于核心症状中情绪的部分,研究者提出,情绪的观察与表达是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早期经历创伤的个体,其情绪感受常常是被忽视、或是错误命名的,因此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是被破坏的。
三、复杂创伤的核心特征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许多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同的症状,包括侵入性的记忆或闪回、抑郁、焦虑、回避和性格变化。然而,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者还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包括:
1、受损的情绪调节方式
许多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者被诊断为依恋障碍,他们难以调节自身情绪,会长期陷入被遗弃的恐惧当中,面对压力事件会非常容易退缩。
2、消极自我概念
他们更容易感到无助和羞耻感,感到自身是毫无价值的。例如,一个人即使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依然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一切只是运气。
3、人际困难
在人际关系当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没有办法维持长久的关系,很难在关系中信任对方(通常与持续、重复或多种形式的创伤曝光相关)。
4、对犯罪者的痴迷和对犯罪者改变看法
例如,一个性虐待幸存者可能会在施虐者是“邪恶的”和“爱我的”之间来回徘徊,并可能继续与施虐者产生不健康的纠缠。
5、情绪闪回
患有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可能会重复体验 Ta 在创伤事件中感受到的情绪,而不是回忆侵入创伤事件本身,这在压力时期尤其常见。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在与伴侣发生小争执时开始哭泣或感到恐惧。
面对复杂性创伤应激障碍,我们能做些什么?
四、面对复杂性创伤应激障碍,我们能做些什么?
由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症状表现上本身就有差异,因此对二者的干预也是不同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常使用的暴露疗法,对于治疗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是不适用的。
由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长期、反复的人为事件所导致的,人际的创伤是非常伤人的,又经过了时间的累积,一般很难自愈,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在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中,除了需要帮助个体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还需要帮助其重建自主感、控制感、学习情绪调节等技能以及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模式等。
针对专业心理咨询师,2012 年国际创伤应激研究学会发布了适用于成人群体的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指南,提倡通过阶段化干预的模式对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群体进行治疗。共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稳定化阶段
主要在于帮助个体建立安全感,同时训练个体的相应技能(例如:情绪识别及表达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一阶段能够帮助个体获得安全感与掌控感,能够具备一定的特定技能与自我效能去面对后面创伤处理阶段可能出现的不适,同时使后面的阶段更加有效。
第二阶段:创伤处理阶段
此阶段主要针对创伤相关的记忆进行工作,通过暴露、叙事等方式帮助个体适应在安全环境下面对创伤经验,重建对于创伤的认知,将创伤经历整合到生命历程之中。
第三阶段:巩固与促进转化阶段
这个阶段治疗师主要帮助个体巩固在治疗中习得的情绪、社交等技能,并且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于更广阔的现实生活中,以处理和应对新的挑战,同时,第三阶段也是一个补充阶段,需要排查在进行干预时可能忽略的其他心理问题。
总而言之,你必须认识到,你在关系中遇到的麻烦可能不是你的伴侣或是你目前状况的错,而是前几年甚至几十年发生的事件造成的。
即使你有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幸福、健康的关系也是可能的。你可以选择和你的咨询师一同面对并等待它痊愈。
文章 软瘾及其疗愈
李刚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文章 焦虑抑郁及其应对
李刚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
文章 如何释放负性情绪
李刚
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东健康心理咨询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