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于君

重视双相情感障碍

重视双相情感障碍
1.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实际上就是人们所说的狂躁抑郁,一段时间狂躁,一段时间忧郁。狂躁时患者会兴奋、花钱,少睡,有时还喜欢打冤枉仗,这都是狂躁的表现。抑郁阶段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未来感到绝望、凄凉,觉得自己想死,生活不感兴趣,这些都是抑郁阶段的表现,被称为双相障碍。
 
2.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3.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4.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5-10年,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

①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

②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长期酗酒与酒依赖

饮酒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常有事情。酒依赖是人在长期过量饮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征性行为异常疾病。大量乙醇进入体内,会产生显著的临床毒性和组织损伤、躯体依赖以及危险的戒断综合征。酒依赖者对酒精产生严重依赖,表现为患者自控能力意志力完全瓦解,逐渐饮酒行为变成其生活中主要活动,而且酒量不断增加。 酒依赖最初表现为过量饮酒,也称有害饮酒,是指每日饮酒量超过 4 个标准杯(相当于 2 瓶啤酒或 1 两 56 度白酒)的酒量,每周饮酒超过 5 次。 “酒依赖”属于临床常见病,指的是人在长期喝酒以后,出现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对酒精产生强烈的心理渴求,出现生理戒断反应,并且呈持续性、周期性出现。 酗酒不等于酒依赖,酗酒只是一种饮酒习惯,但是长期酗酒可能会变成酒依赖。如果停止饮酒的话会出现浑身颤抖、脾气暴躁、情绪失控、思想无法集中等症状。对于酒依赖的诊断标准,最主要的是生理性的戒断反应,震颤是戒断症状之一,在患者停止饮酒后六小时左右出现。 嗜酒成瘾易形成酒精滥用或酒依赖。酒精滥用是一种饮酒过度的现象,包括一般的酒后闹事到酒精中毒的前期。这种人的饮酒行为与众不同,其表现形式为: 饮酒量大:如每天饮酒,1 个月纯酒精总量超过 3000 毫升,即 50 度白酒 6 千克;或间断大量饮酒,每周至少 2 次,每次纯酒精达 100 毫升,即至少 50 度白酒 200 毫升。 饮酒行为超常:即 1 个月至少 2 次酗酒(所谓酗酒就是酒后闹事);或者用赊欠、欺骗等手段去获取含酒饮料;或者当酒供应匮乏时,饮用自制酒或非饮用酒。 社会功能受到损害: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并经常酒后滋事,给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将带来一系列影响。 酒依赖与一般或过度饮酒有什么区别,医学上认为酒依赖主要从 7 个方面进行认定: 有强制性饮酒的渴求心理。 滥用酒饮料的时间间隔确定。 饮酒的乐趣高于一切生活活动或工作需求。 酒的耐受量不断增高,需饮入更多的酒量。 清晨空腹饮酒。 用量不足或突然停饮会出现种种戒断症状。表现为周身无力、恶心、失眠、心动过快等。 戒酒之后又反复。

于君

副主任医师

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

14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注识别老年抑郁症

老龄化人口比例增多,关注老年人健康,越来越提到议事日程来,老年人获得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往往比年轻时减少。面对这些应激因素,老人如果心理调节不当,就很容易精神抑郁产生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使老年人无法正常生活,同时也降低老年人家属的生活质量。而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被忽视和误诊,因老年抑郁症患者常不是突出表现为抑郁情绪,心情不好,而更多表现是身体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焦虑烦躁、疲备乏力、记忆力减退,行为迟缓等症状,有的是疑病表现,常怀疑自己身体不健康,甚至有的人怀疑自己患上了不可救药的疾病。老年病人以疑病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疑病内容常涉及消化系统症状尤其便秘、胃肠不适是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病人常以某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开始,表现隐匿性,从躯体方面常有食欲不稳定,性欲减退,疲乏无力,头疼,身痛,体重减轻等症状,即躯体症状化。许多否认抑郁的老年病人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而情绪障碍很容易被家人所忽视。直到发现老人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时方到精神科就诊。因其抑郁症状为躯体症状所掩盖故称为隐匿性抑郁症诸多的躯体症状可表现为:①疼痛综合征:如头痛、嘴痛、胸痛、背痛、腹疼及全身疼痛;②胸部症状:胸闷、心悸;③消化系统症状:厌食、腹部不适、腹胀、便秘;④自主神经系统症状:面红、手颤、出汗、周身乏力等在这些症状中以找不出器质性背景的头痛及其他躯体部位的疼痛为常见此外周身乏力、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症状。 因为老年人往往以为自己是得了躯体疾病,不会想到是情绪障碍,于是反复到医院内科、外科去看医生、开药吃,可总也不见病情明显好转。同时易被家人及周围的人认为是正常衰老的表现而未引起高度重视。 有一患者,76 岁,近几个月变得不爱运动,动作缓慢僵硬,很少的家务劳动需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也不爱主动讲话,和她交流,以简短低弱的言语答复,面部表情变化少,有时双眼凝视,对外界动向常无动于衷,家人带到当地医院看病,疑诊神经衰弱,服用安定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确诊是老年抑郁症,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完全表了个样,基本恢复到以前状态。家人和医生对老年人往往重视患者的躯体症状,而情绪障碍很容易被忽视,象这种老年期抑郁症的患者,由于行为阻滞,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躯体及肢体活动减少,其抑郁症状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更易误诊为身体躯体疾病。 有的表现强烈的烦躁不安,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易受激惹而发脾气。激越性抑郁症也常见于老年人,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没有缘由的不安、茫然、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将大祸临头,常存在自罪自责,善于把微乎其微的小错误当成不可饶恕的罪恶。激越性抑郁症随年龄而增加焦虑激越往往是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的继发症状也可能成为病人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焦虑恐惧、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搓手顿足、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夜晚失眠或反复追念着以往不愉快的事责备自己做错了事。严重时搓手顿足,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喋喋不休,经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而对环境中的其他事情均无兴趣,以前喜欢的人或物现在也不感兴趣了,并且不愿意与其他人交往。病人往往否认自己有抑郁的情绪,而是责备自己做错了事,怕导致家人和其他人不幸,严重的以致企图自杀。 还有大约 1/3 的老年抑郁症病人以疑病为首发症状。疑病内容常涉及多个系统如失眠、头疼、胸痛、背痛、腹痛及全身疼痛、胸闷、心悸、厌食、胃腹不适、腹胀、便秘、口干、手颤、出汗、周身乏力等。睡眠障碍是最常见症状,常常成为病人就诊的主要主诉内容。病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常有早醒,醒来后难再入睡,少数病人反而表现为睡眠过多,整天睡,醒后仍感疲倦乏力。有些病人也感到心情差,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往往将情绪低落考虑为躯体问题。病人反复进行各个系统的多种检查,当多种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时,应该考虑到老年抑郁症。出现整天没精打彩,胸闷心悸,腰酸背痛,困倦乏力,想睡又睡不着,胃口差,上腹饱胀感,顶得胸口难受,口干便秘,怀疑自己得了重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未发现大问题,患者仍不放心,老怀疑自己得了重病,怕医生和家人瞒着自己。这是典型的因身体不适以疑病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抑郁症。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心理、生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耐受力减弱,对新环境难适应、对年轻人不严重的生活事件,对老年人打击大,容易诱发抑郁。个别有自杀的企图。

于君

副主任医师

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

14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年抑郁症及时治疗

如果老年抑郁症患者,早期没有得到识别和治疗,当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有记忆减退、智能障碍、思维抑制、思维迟钝,学习与工作效率下降或存在意识障碍等,可出现类似老年性痴呆症的表现,也是老年人抑郁症的基本特征。对这类病人,尤其要注意鉴别“假痴呆真抑郁”情况,以免贻误病情,贻误治疗,影响康复。 有一老爷爷, 85 岁,家人发现近半年来,他变得不爱看书看报,也不看电视,一家人谈论时事新闻,他也不参与,以前他可不是这样,人虽老但心不老,事事参与,常常发表高论。儿子曾对家人讲,看来爸爸真的老了,可能有老年性痴呆了。直到有一天老人自言自语“早一点走多好,活着这么没意思”。才引起家人的重视。经过详细的精神检查,确诊为老年抑郁症,用抗抑郁药治疗两个月后,发生了戏剧式的变化,治疗后恢复了病前谈笑风生、谈吐自如的神态,生活又回到从前充满活力的轨迹。 老年抑郁症和普通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不大相同,因为表现不典型,非常容易被忽视。子女们在关爱、重视父母身体的同时,要注意其心理状况,尽可能早发现老人的心理问题,以便及早治疗。 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治疗和辅助心理治疗。 仅仅有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正规的药物治疗。目前的抗抑郁药起效较慢,一般要服用 2 周后症状才有所改善,有的要 8 周才能取得临床疗效,在症状完全缓解后仍需维持治疗至少 6-12 个月,其目的是预防复发。患者及家属常抱侥幸心理不坚持服药巩固治疗,导致病情复发。心理辅导一般应由专门的医务人员或心理医生进行,同时家属要积极配合,主要是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给病人安慰、劝解、疏导和鼓励,帮助其解除精神压力负担,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和适应能力。 还有一点需要高度重视,老年抑郁症自杀的危险比其他年龄组大得多,抑郁症自杀率约 15%,老年抑郁症高达 25%,因此,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要多加监护,严防其自杀。 预防老年抑郁症要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着手进行。 老年人要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多学新知识,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文体活动,多交朋友,还要学会倾诉,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要向子女或朋友诉说。作为子女,要尽力保持家庭和谐气氛,家庭成员间要多关心、支持,要耐心倾听父母的唠叨,多和父母聊天,给予老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用感,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尊重老年人,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于君

副主任医师

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

14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