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抑郁症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打交道,有几点想说说。
第一,没有不沟通这回事。有些父母说孩子不与我们沟通,我们也只好不和他说话。其实,没有不沟通这回事,无时无刻不是在沟通,比如,孩子不和你说话,或许就是在告诉你,“别理我,烦着呢”,“你说话太难听了,我和你一说话,你就只会怼我,与其如此,我还不如不说话”,“反正跟你说了也没有用,你总说我是为你好,总说我的不是,总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那我还跟你说什么呢”。就算你走过他身边,一言不发,也是在沟通,“你不想理我,我还不想理你呢”,“你这孩子不听话,我也是拿你没辙了!”“你不屑于跟我说话,我也难得跟你说话,我又不欠你”。
第二,既有病,也没病。这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例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当城门失火的时候,城池里的水都被打走灭火去了,城池里的鱼就在那里蹦啊跳啊,呼喊难受,感觉要窒息了,呼喊着救命,自己要死了。这时医生过来说,“你们这些鱼,得了抑郁症,得吃药”,你说鱼儿是不是得病了?是的,我们假设他们的表现就是典型的“抑郁症”,仅仅从症状表现上看,他们是不是病了呢?是的,他们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但如果从整个过程来看,鱼儿是真的病了吗?如果把整个过程放给三岁的孩子看,三岁的孩子都会知道,“赶紧给鱼儿加水,不然他们就死了”。从这个角度看,鱼儿没有病,他们只是缺水,把缺水的问题解决了,鱼儿就好了。所以说,既有病,也没病,看似很矛盾,但是都是对的。以没病的心态乐观,以有病的心态治疗。只是对于青少年的抑郁症,就不像鱼儿的故事一眼望穿这么简单,解决起来也很简单,相对来说就会复杂一些,为什么会复杂呢?因为我们人类常常并不了解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三,生病了不能完全靠自己。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得靠自己走出来,你得大量一些”。我估计这是非常“耗电”的一句话,如果是满格电的话,一句话就会损失两格电,如果本身就只有两格电了,一句话下去几乎就没有什么电了。“抑郁症”从来都是从关系中来,也得从关系中去,父母说这样的话其实是出于自身的茫然和不知所措,有点“甩锅”的味道,父母说这样的话,其实本身已经就不是在单单靠孩子自己了,父母已经在做搭把力的角色,只是有时父母并不知道用力的反顺,有时使出的力气是相反的。所以关于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你也得不仅仅靠自己,可以靠家人,可以靠朋友,可以靠靠医生。然后再去为孩子搭把顺力,而不是反力。
第四,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每个人都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理解,从而犯瞎子摸象的错误。曾经有父亲握着女儿的手说,“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原来是你觉得我们对你哥哥偏心”,女儿说“你们就是偏心!”“你说我房间的空调本来是给哥哥安的”,“是啊,我们本来是想给哥哥安,因为是个旧空调,我就想安到哥哥房间,给你再买个新的,结果是哥哥亲自说先给妹妹安,才安到你房间的,你想我们给哥哥都是用旧的,哥哥的床是旧的,给你买了个几千块钱的床,我们还想到他是男孩子,又是哥哥,什么都替你考虑呢”。看吧,父亲和女儿都是“我以为”,结果闹出多大的误解,所以很多事情得多沟通,得说明白,不然会徒增误解与隔阂,正应了有句谚语“做事不商量,买猪买到羊”。
第五,如果你不能说好听的话,那就什么也不要说。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难的,我们经常情绪一上来,控制不住,话就像倒豆子一样,噼哩啪啦就倒出去了。当然我们也不要求完全做到,只要心中有这句话,慢慢来,一点点练习,一点点进步,那就是相当不错的改变了。我也在思考,难道有些该说的话,但是属于难听的话就不能说?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上海学习的时候,有次听杜亚松教授讲课,觉得他讲得非常好,中途休息时就有学生到讲台上去拷贝老师的课件,搞得我也有些蠢蠢欲动,一会儿杜教授就进来了,发现学生在拷贝他的课件,他没有说“你们拷贝了的都给我拿回来删掉!”,也没有骂人,“你们这些有娘生没娘养的东西,不晓得给老师说一声啊!”。杜教授只是说,“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拿人家的东西属于偷!”,说得很重,也很难听,但是我觉得很受用,这是一个规则,是规矩,让我懂得原来这事儿属于幼儿园级别的起码知识,自己应该懂的,自己为没有做到这点感到羞耻,同时也感觉杜教授为自己上了很重要的一堂课,所以至今记得。
文章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误解
熊辉
主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文章 抑郁症,一场精神界的地雷战
熊辉
主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文章 抑郁症青少年和父母打交道,有几点想说说
熊辉
主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