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熊辉医生问诊
熊辉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擅长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擅长心理治疗。
个人简介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持续参加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和米勒教授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患者评价
99%好评率
回复质量
89%好评
服务态度
89%好评
回复速度
94%好评
少***公
评价详情:医生询问清楚,耐心接待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0-07-11
好***3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提问机会少,还没回答完。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4-02-26
蕾***姐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非常好,很耐心,也很有人情味,大赞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3-08-03
笨***6
评价详情:没回复,时间却一直跳,浪费一次问诊机会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0-08-04
j***w
评价详情:可能是咨询的有点早吧,断断续续,没啥关键性的指导。毕竟不是工作时间,表示理解吧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0-07-16
科普文章
文章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误解
一个初中女生,成绩很优秀,班上一二名,年级前十名。觉得生活没意思,不想上学。给母亲说自己抑郁了,想去看心理医生,母亲说,“这没有啥,自己以前也抑郁过,都熬过来了,自己调整一下就好了”。班主任老师说,“不要去看心理医生,某某某成绩很好,去看了,诊断重度抑郁症,休学了,后来艰难复学,成绩也下来了”。 在某个风雨交加的上午,女生冲出了教室。 心理医生说,“我不在乎你是否去上学,虽然这对你来说很重要,但我更在乎你的感觉,是什么让你不想去上学,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让我们来谈谈”。 一个学生问,“有个同学说了一句很刮毒的话,直刺内心,伤到心口上了,我该怎么办”?医生说,“告诉他,谢谢你告诉我这点”。 关于孩子,家长们有很多的误解,“她这么小,能有什么压力,她现在马上就要中考了,不去读书怎么行?”“他现在有吃有穿,要啥买啥,还有压力,好意思说吗?”,“我们那个时候没吃没穿,吃了上顿没下顿,也没见像她这样”,“她这是做给我们大人看的,你说她想死吗?有了手机一切都好了,跟她的狐朋狗友在一起就开心得不得了,哪儿像有抑郁症!”“要死死到外头去,莫死到我屋头”。“这一切都是借口,其实就是不想读书,就是想玩游戏。” 在这里我想跟家长讨论几个话题,可能是家长的误解,也可能是我的误解,所以不是指导,而是希望提出来探讨,期望通过讨论驱散阴霾,让我们更加接近事实的原貌。期待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在文章后面留言给我,谢谢大家! 第一,孩子说想看心理医生,这表明孩子的确是遇到非常艰难的情况。一般来说,孩子不是到很严重的程度,不会给家长讲,请家长务必重视他的求助。可以这么理解,孩子是捧着自己受伤的心给您看,这是对您的信任,也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说出这样的话,在说出这样的话之前,他会担心被指责,被轻描淡写,被视而不见,那会让他更加痛苦,他会感到不被理解,被漠视。因此请家长务必重视孩子的表达,我们甚至要感谢孩子的这种表达,“谢谢你告诉我,我听到这个消息很难过,但我很开心你没有把它憋在肚子里,谢谢你把它告诉了我,你能给我说说,发生什么了,让你感到这么难过”? 第二,请把孩子的求助行为看成是呼救。请不要认为孩子说想看心理医生是矫情,是钻牛角尖,是想多了,是想逃避学习,是找借口,是脆弱,是受身边抑郁症朋友的影响,其实他和身边很多抑郁症朋友在相互帮助,相互支撑,只是撑不下去了,才来求助。很多家长担心自己孩子受抑郁症朋友的影响,而坚决不允许孩子和抑郁症朋友交往,这也是一种误解。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这么脆弱,动不动自伤自杀,不知道他想威胁谁”!其实不是孩子不坚强,也不是要威胁谁,他一定是坚持很久了,感觉坚持不下去了,才向身边的人求助,我们不要否定孩子的求助行为,恰恰相反,我们要支持孩子的求助行为,这是他非常有力量的表现,一定要去赞赏他的求助行为。懂得求助是一种能力,一定要去培养这种能力。 第三,孩子很开朗,不等于没有抑郁。“他昨天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还开开心心、嘻哈打笑的,他哪里像是有抑郁症的样子!”,是的,很多抑郁症的孩子,非常幽默,也很风趣,甚至玩得很“疯”,完全看不出他很抑郁,他甚至很得人心,很受同学老师的喜欢。但这不等于他没有抑郁,如果这样的孩子说我抑郁了,请重视他发送的这个信号,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或许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平时一直在灌输正能量,一直给孩子喝心灵鸡汤,是不是我们家长本身就很反感那些负面的情绪,视负面情绪如洪水猛兽,无法正视这些负面的情绪,以至于负面情绪被长期积压,得不到诉说和释放,抑郁症或许是一把钥匙,通过它我们可以解开负面情绪这把锁。 第四,不用担心重视孩子的抑郁会助长孩子以此为借口,逃避学习和困难。相反的情况是,重视了孩子的抑郁,倾听孩子的心声,解决孩子的困扰,就会移除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他就会沿着正常的成长道路继续前进。越是选择回避和弱化,越是不把孩子的呼声当回事,他的抑郁没有得到解决,就算孩子不再诉说自己有抑郁,就算他坚持着继续上学,抑郁这条黑狗还是会一直缠绕着他困扰着他不放,直到问题被解决。 第五,孩子说自己抑郁了,不是对家长的否定,不是不爱父母。请不要认为这是孩子逆反,是不爱自己的父母。相反,他们很爱自己的父母,心疼自己的父母。他们只是不爱自己,只是恨自己无能,恨自己一无是处,恨自己怎么这点困难都解决不掉,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是累赘,是家人的负担,是他带给了家人痛苦,或许他的离开会让父母会好一点。他们对父母很忠诚,他们没有选择自杀,是担心他死了,当父母抱着他的身体,他却无法替父母擦去泪水。 第六,当你征求孩子的意愿是否住院时,孩子可能会感到失望。孩子告诉我们他很抑郁,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有自我伤害和自杀行为。当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时,父母可能会选择由孩子自己决定。父母这么做可能会面临两个风险,一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不是很重视,二是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指责,这是你的错,你自己来解决吧。因此,这时建议家长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听到你这么说,我感到很难过,你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不想失去你,我们决定让你住院治疗”,“你的学习可以请段时间假,没有关系,后面会补得回来”,“我可以不上班,请段时间假来陪你”。请不要说,“马上就要高考了,高考完了再来住,好吗?”“爸爸妈妈要上班,没法回来陪你住院”。这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和工作都比他重要。 第七,不要认为得了抑郁症,只能靠自己走出来。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懂得寻求帮助是一种能力,不要让孩子扛下所有的问题,当我们可以寻求帮助时,不需要让孩子硬扛,因为孩子已经扛不住了才会寻求帮助。 第八,不要认为住院治疗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只有尽快解决孩子的困扰,降低孩子的抑郁,才能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尽快让孩子回到正常成长的轨道。 请家长告诉孩子以下信息。你对我们很重要,无论你怎么样,我们都爱你。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憋在心里,请告诉我,我们一起来寻找解决的办法。
熊辉
主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14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一场精神界的地雷战
面对抑郁症的孩子,我们可能有很多的误解。 父母说: “这没有啥,我以前也抑郁过,都熬过来了,自己调整一下就好了” “她这么小,能有什么压力,她现在马上就要中考了,不去读书怎么行?” “他现在有吃有穿,要啥买啥,还有压力,好意思说吗?” “她这是做给我们大人看的,你说她想死吗?有了手机一切都好了,跟她的狐朋狗友在一起就开心得不得了,哪儿像有抑郁症!” “要死死到外头去,莫死到我屋头” “这一切都是借口,其实就是不想读书,就是想玩游戏。” 老师说: “不要去看心理医生,某某某成绩很好,去看了,诊断重度抑郁症,休学了,后来艰难复学,成绩也下来了”。 内科医生说: “她没病,就是想多了,想开点,多运动运动,多和朋友聊聊天就好了”。 面对抑郁症,我们正面临一场艰难的地雷战,医生、青少年、父母、祖辈,似乎都困在了雷区,而有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时常会有触雷发生,轻者只是皮毛外伤,重者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所以,无论是对青少年的父母,还是对老师、医生,都有普及抑郁症或者心理学知识的必要,目的是为了让大众知道哪里可能会有地雷,需要去做什么样的预防工作,尽力去保护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避免被伤害。 为了强调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我想谈谈最近发生在甘肃的惨案。5 月 22 日甘肃白银越野赛,172 人参加比赛,21 人死亡。主办方准备不足,27 名相关人员被问责,景泰县委书记自杀,这次事件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真是令人心痛。主办方的准备不足,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几点,一是最危险的赛段没有公路,也没有设置救援点,没有车辆跟随;二是队员没有充分的物资准备;三是下午 1 点蓝天救援队就发出警告,要求停赛,但主办方没有停赛。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做足预防工作,于是惨案发生了,等到发现出事之后再组织紧急救援,已经为时已晚,回天乏术。 从 522 惨案反思当前青少年的抑郁症,我们有很多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父母或者离家打工,把孩子交给祖辈,委托给老师,委托给全托班,或者轮流委托给亲戚朋友,或者让孩子独居;就算是父母亲自带孩子,有的忙于工作,有的迫于压力,对孩子疏于陪伴,缺乏良好的指导;很多父母也不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比如教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教孩子待人友善,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教孩子如何与朋友相处,教孩子如何防范性侵,教孩子如何应对伤害,父母如何防范家庭暴力,如何做到好的离婚,如何不拿孩子当枪使,如何避免将家庭的压力传递给孩子等等。这些重要的预防工作在很多家庭里是明显不足的,孩子处于风餐露宿、狂风暴雨、饥寒交迫的成长环境之中,孩子被网暴、霸凌、强暴、猥亵、嘲讽、冷落、歧视,却得不到支持和保护。陪孩子读书,陪孩子游戏,陪孩子聊天,陪孩子娱乐,陪孩子过生日,陪孩子过节,告诉孩子你有多爱他,他对你有多重要,自从有了他,你有多快乐等等,似乎成了孩子的奢侈品,难以得到。这些对孩子来说,是宝贵的精神食粮。 袁隆平先生在 5 月 22 日去世了,我们解决了粮食问题,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面临了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精神温饱的问题,或许我们的孩子正面临一场精神饥荒,现在应该到了解决孩子的精神食粮问题的时候了。要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得自己先获得精神食粮,得先去学习,《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等系列图书,都是父母值得去学习的。不管你再忙再累,学会拒绝繁文俗务,在陪伴孩子上花时间,下功夫,就是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准备,孩子一天天在成长,他们不会等待,我们得教会他们识别人生道路上的地雷,教会他们如何处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否则就会发生如 522 一样的惨案,那就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这里,我还想表达两个观点。 一是误解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有个奶奶说,孩子就是不听我们的,我们无法沟通。我说,我不知道该叫你阿姨还是大姐,因为我们年纪都差不多,但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孩子不听我们的,那太正常了,我们老年人的话,他们常常不爱听,他们现在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总是不会听我们的。 有个成语叫瞎子摸象,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成语,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摸到的都不一样,就注定了分歧与误解是必然的。或许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为此争得头破血流只会相互伤害,我们最好还是保持相互的尊重,接受彼此的不一样,这叫君子和而不同。 这句话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都适用,孩子也无需家长的完全理解,父母也是平常之人,并没有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他们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不仅仅是他们,就连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甚至是学过医学的医生,也不见得理解抑郁症,他们也会对抑郁症有很多误解。所以我们不寄希望于他们的理解,我们只希望尽力能说服他们,让他们支持我们去寻求专业帮助就可以了,如果他们并不太支持你,你也可以自己去寻找帮助,让专业医生来帮助你解决你面临的困难。 承认误解是必然的,我们才会放低我们的姿态,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尽力理解对方,理解才会成为可能。 第二,专业的事,一定要找专业的人来做。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好些了,就把孩子的药停了,或者认为孩子没病,不需要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或者认为医院都是骗钱的,医生只会把孩子医傻,只会让孩子背上更大的思想包袱。有家长说,某某某到医院来治疗,很久都还是没有好,所以来治疗也没有多大意义,从这些想法可以看到父母急切的心态,但正是这些急切的心态,并不利于孩子的治疗康复,对孩子的康复来说,依然是个雷区。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像甘肃的 522 惨案一样,当事情发展到救援阶段时,工作已经非常困难了。对于抑郁症来说,救援阶段的工作只是降低孩子的抑郁,降低孩子的自杀风险,恢复一些孩子的社会功能,这只是工作很少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工作,其实是心理治疗,去弥补过去预防阶段工作的严重不足。抑郁症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太多,只有各方努力,齐心协力,才能把治疗工作一步步推进,这本来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与合作。这么说似乎会让大家觉得,治疗太难,希望渺茫,在这里另外还想说一点,有时只是需要在工作中去轻轻推一推,相信孩子的自我疗愈力,只要让孩子处于治疗的轨道上,疗愈还是大有希望的。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期待辛勤工作的父母们,工作很重要,但家庭和孩子也很重要,多花些时间,学习如何做父母,学习如何陪伴孩子,只有每个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希望。
熊辉
主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1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青少年和父母打交道,有几点想说说
与抑郁症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打交道,有几点想说说。 第一,没有不沟通这回事。有些父母说孩子不与我们沟通,我们也只好不和他说话。其实,没有不沟通这回事,无时无刻不是在沟通,比如,孩子不和你说话,或许就是在告诉你,“别理我,烦着呢”,“你说话太难听了,我和你一说话,你就只会怼我,与其如此,我还不如不说话”,“反正跟你说了也没有用,你总说我是为你好,总说我的不是,总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那我还跟你说什么呢”。就算你走过他身边,一言不发,也是在沟通,“你不想理我,我还不想理你呢”,“你这孩子不听话,我也是拿你没辙了!”“你不屑于跟我说话,我也难得跟你说话,我又不欠你”。 第二,既有病,也没病。这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例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当城门失火的时候,城池里的水都被打走灭火去了,城池里的鱼就在那里蹦啊跳啊,呼喊难受,感觉要窒息了,呼喊着救命,自己要死了。这时医生过来说,“你们这些鱼,得了抑郁症,得吃药”,你说鱼儿是不是得病了?是的,我们假设他们的表现就是典型的“抑郁症”,仅仅从症状表现上看,他们是不是病了呢?是的,他们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但如果从整个过程来看,鱼儿是真的病了吗?如果把整个过程放给三岁的孩子看,三岁的孩子都会知道,“赶紧给鱼儿加水,不然他们就死了”。从这个角度看,鱼儿没有病,他们只是缺水,把缺水的问题解决了,鱼儿就好了。所以说,既有病,也没病,看似很矛盾,但是都是对的。以没病的心态乐观,以有病的心态治疗。只是对于青少年的抑郁症,就不像鱼儿的故事一眼望穿这么简单,解决起来也很简单,相对来说就会复杂一些,为什么会复杂呢?因为我们人类常常并不了解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三,生病了不能完全靠自己。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得靠自己走出来,你得大量一些”。我估计这是非常“耗电”的一句话,如果是满格电的话,一句话就会损失两格电,如果本身就只有两格电了,一句话下去几乎就没有什么电了。“抑郁症”从来都是从关系中来,也得从关系中去,父母说这样的话其实是出于自身的茫然和不知所措,有点“甩锅”的味道,父母说这样的话,其实本身已经就不是在单单靠孩子自己了,父母已经在做搭把力的角色,只是有时父母并不知道用力的反顺,有时使出的力气是相反的。所以关于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你也得不仅仅靠自己,可以靠家人,可以靠朋友,可以靠靠医生。然后再去为孩子搭把顺力,而不是反力。 第四,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每个人都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理解,从而犯瞎子摸象的错误。曾经有父亲握着女儿的手说,“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原来是你觉得我们对你哥哥偏心”,女儿说“你们就是偏心!”“你说我房间的空调本来是给哥哥安的”,“是啊,我们本来是想给哥哥安,因为是个旧空调,我就想安到哥哥房间,给你再买个新的,结果是哥哥亲自说先给妹妹安,才安到你房间的,你想我们给哥哥都是用旧的,哥哥的床是旧的,给你买了个几千块钱的床,我们还想到他是男孩子,又是哥哥,什么都替你考虑呢”。看吧,父亲和女儿都是“我以为”,结果闹出多大的误解,所以很多事情得多沟通,得说明白,不然会徒增误解与隔阂,正应了有句谚语“做事不商量,买猪买到羊”。 第五,如果你不能说好听的话,那就什么也不要说。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难的,我们经常情绪一上来,控制不住,话就像倒豆子一样,噼哩啪啦就倒出去了。当然我们也不要求完全做到,只要心中有这句话,慢慢来,一点点练习,一点点进步,那就是相当不错的改变了。我也在思考,难道有些该说的话,但是属于难听的话就不能说?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上海学习的时候,有次听杜亚松教授讲课,觉得他讲得非常好,中途休息时就有学生到讲台上去拷贝老师的课件,搞得我也有些蠢蠢欲动,一会儿杜教授就进来了,发现学生在拷贝他的课件,他没有说“你们拷贝了的都给我拿回来删掉!”,也没有骂人,“你们这些有娘生没娘养的东西,不晓得给老师说一声啊!”。杜教授只是说,“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拿人家的东西属于偷!”,说得很重,也很难听,但是我觉得很受用,这是一个规则,是规矩,让我懂得原来这事儿属于幼儿园级别的起码知识,自己应该懂的,自己为没有做到这点感到羞耻,同时也感觉杜教授为自己上了很重要的一堂课,所以至今记得。
熊辉
主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138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