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每天晚上都做梦,但是也有人几乎不做梦”
“做梦会耽误人的休息,影响人的睡眠”
“如果你梦见自己正在下落并且掉在地上,可能预示着你将会有不幸发生”
以上关于梦的陈述都是错误的,梦既不是疾病表现,也不是失眠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生理反映。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一天我们都会做稀奇古怪的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为什么会做梦呢?梦又有哪些好处呢?这篇文章会告诉你关于梦的一些答案。
做梦就是没休息好?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向我咨询说:“ 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 或者“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做了一晚上的梦,要怎么样不做梦才好”。于是,第二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人的休息。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干扰大脑休息的因素或休息不好的表现。
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因为做梦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睡眠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失眠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绝非多余,我们承认失眠的存在,但却不能认为失眠和梦感有必然的联系。梦其实只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者有没有梦感,许多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
心理学家通过将电极贴在眼角(探测眼动),头皮上(探测脑电波)和下巴上(探测肌肉紧张度)来研究我们的睡眠,结果显示我们睡觉时会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轻寐,我们很容易从这个阶段醒来。第二个阶段睡得稍沉一些,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表示我们进入深度睡眠,我们从开始入睡到进入第四个睡眠阶段通常需要大约90分钟。其后,我们将进入睡眠的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其主要特征是眼睛的转动,大多数梦就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每个夜晚快速眼动睡眠要占整个睡眠过程的20%-25%——大概100分钟,研究发现如果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醒来的话,他会在8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回忆出自己的梦境(即梦感,主要是指人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而在其他睡眠阶段醒来时,人们会忘记是否做梦以及梦的内容,或者只有一个单纯的模糊图像。那些声称“我很少做梦”的人实际上每年大概有600个小时去体验1500个左右的梦境,或者说在人的一生中会花费6年左右的时间做梦。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和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对人的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副作用,许多人之所以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主要是因为旧的传统观念以及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造成的。
梦有什么功能?
既然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那梦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为此在过去若干年里,有许多心理学家对“做梦”这一难题给出了自己的演化学解释,但是我们仍然没能完全破解做梦的奥妙,但是通过科学实验,发现了做梦对于一些机体活动来说具有很多的好处。
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看,现实生活中未能或不能获得满足的欲望,却可以在梦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调节心理平衡。我们知道,如果前一天晚上做了好梦,第二天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很安适。但如果做了噩梦,第二天心情也不愉快,会觉得没有睡好,就会心情焦虑、烦躁、爱发脾气,做事静不下心来。可见做梦是保持良好心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人在梦中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
此外,那些将梦看作信息加工的学者认为,梦可以帮助我们将记忆中白天的经历进行筛选、分类和巩固,有利于整理信息,改善记忆。有一项实验,要求人们在睡觉前听一些不常见的短语或者学习一些视觉图像,如果每次都在其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被叫醒,那么与在其他睡眠阶段被叫醒相比,他们在第二天早上记住的东西更少。同时,有人认为做梦是脑的工作程序,还可能有利于信息整合,在科学研究或艺术创作方面带来灵感顿悟或开创性发现。例如门捷列夫就是因为在梦境中梦见了许多化学元素排列的周期形式,启示他完成了元素排列的周期表;作曲家塔季尼有一次梦见自己把小提琴交给一个魔鬼去演奏,居然演奏出了美妙的旋律,他醒来后,立刻把魔鬼所演奏的乐曲记录下来,创作出了流传于世的《魔鬼之歌》。所以在某些时候,“把问题放放先睡一觉”可能比苦思冥想要好得多。
如何正确看待做梦?
研究发现很多梦境一点也不甜蜜,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来说,研究发现每10个梦中就有8个是以消极情绪为标志的。所以有些人对于梦境中的负性情绪和梦境过于担心解读,对梦感过分关注焦虑,从而导致梦感的加倍增强,而梦感增强的结果,又反过来加重对自己健康的担忧和对失眠的恐惧,以致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其实没有多大必要,做噩梦有时也许只是大脑在调节情绪和记忆的工作程序而已。
当然,不睡则罢,一睡就噩梦连篇,就应另当别论了。做梦也应像做其他事一样,有一个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惊慌恐怖的梦境常常使人从睡眠中惊醒,醒后又很难再入睡;强烈而深度的梦会在大脑细胞中留下深深痕迹,使大脑得不到休息而疲劳。一般认为,做梦最好以第二天能回忆起昨晚做过一场梦而又不能回忆起具体梦境为度。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往往被恶梦惊醒,干扰了其正常睡眠,使其白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由梦还会产生疑病症和焦虑症,加重病情的发展。
由此可见,梦虽然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却对人的正常机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一个人要想有一个好的梦境,必须首先有一种好的心态——心理健康。
作者:
汪健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主管护师
文章 我们为什么做梦?
李卫晖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文章 教你倒时差---跨越再多时区也不怕
李卫晖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文章 按摩穴位帮你找回失去的睡眠!
李卫晖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