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朱蓓英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693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精神科

可处方
100%
好评率
1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朱蓓英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个人简介
精神科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历
患者评价
100%好评率
回复质量
0%好评
服务态度
0%好评
回复速度
0%好评
科普文章

文章 您的睡眠好吗?

该睡的时候睡不着,该醒的时候醒不了。越来越多现代人在遭遇失眠的困扰。 那么除了安眠药,还有什么改善睡眠的办法呢? 其实好睡眠的第一步,永远是从睡眠卫生开始的。睡眠卫生是指一套健康的睡眠行为习惯,比如: 1.保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黑暗、温度合适、清洁。 2.不要因为睡得不好就特意早早上床,在床上躺太久。如果不太容易睡着,可以轻度限制下自己的床上时间,每天定时起床,只在床上睡七个半小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限制茶和咖啡,尤其不要在午后喝。 4.可以轻中度的运动,但不要在睡前一小时以内运动。 5.卧室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玩手机,在卧室工作等。半小时躺床上还睡不着,就起来走走,读点轻松的书,等到困了再去睡。 读完了,从今晚就开始好好睡一觉吧!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5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后为什么会抑郁?

产后抑郁是个越来越为人熟知的词。 和人们一般经验相反,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心情怎么反而不开心了呢? 其实,产后情绪变化是非常普遍的。很多新妈妈都会出现低落、烦躁、焦虑、多疑等负面情绪。表现得容易发脾气、哭泣、做事失去兴趣等。大多数人能随着时间自行调整好转,小部分人会发展为产后抑郁症。这时后果可能很严重,有可能引起自杀,甚至扩大性自杀(带着孩子一起自杀)。 其实产后情绪变化有两方面原因: 内分泌原因。女性生产后,体内雌孕激素的水平急剧地从怀孕水平恢复到平时状态。内分泌对情绪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刚生产完,可能表现还不明显,等过一段时间(例如过完月子),激素水平变化超过一定程度,就表现出产后抑郁了。 周围环境原因。这方面原因最好的例证就是,除了新妈妈,新爸爸很多也会出现"产后抑郁"表现。而爸爸是不可能有孕产激素变化的。诸如照顾孩子的压力、劳累、家庭关系的改变等,都会引起负面情绪。 新妈妈面临了那么多的压力,好好照顾她们吧!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怎样避免产后抑郁?

前次我们讲到,产后抑郁情绪是非常常见的。这种状态除了内分泌原因是人无法改变的以外,和环境因素也很有关系。这是人可以改变的。 育 儿很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社交隔离状态,照顾孩子的工作繁杂又琐碎,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无价值感,但做一些生活上的调整可能有助于改善。以下的这些tips可能会有帮助: 养育孩子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尽量让自己容易找到帮助。无论是孩子的母亲、父亲,其他亲人,或者其他帮助者(例如保姆),都能参与进来,如果有条件,你们可以考虑找这样一个帮手。 保证好饮食、睡眠和休息。尤其在孩子刚出生的头几个月,要抓住一切机会睡觉。可以用眼罩、耳塞等工具让睡眠避免被打扰。 保持点体力运动,例如外出散步、跑步等都可以。 维持有意义的社交,跟过去的朋友、亲戚等保持联系。不方便出门的时候可以打电话、视频等,有条件面对面拜访更好。 寻找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获得社会支持,例如微信妈妈群等。 尝试结伴带娃,生活并不一定要分成带娃和自己的时间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跟其他年轻父母们一起带着孩子搞活动,孩子可以找到孩子的玩伴,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玩伴,且这个时候其他人也能帮着你看着孩子。如果有了新朋友、信任的邻居等,你还可以把孩子放在别人家几个小时,让孩子跟小伙伴玩,你可以独自出门或休息一段时间。 现在开始,带着宝宝奔向新生活吧!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情低落,不必等医生

人的情绪总是在波动中,陷入抑郁情绪是常事,有时候也可能患上抑郁症。但是不是抑郁了只能找心理医生呢? 其实不是的,在找医生之前,你自己也可以行动起来调节情绪,具备了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人,更不容易陷入持续的负面情绪中,也更容易从负面情绪中恢复。 把自己的情况和自己信得过的人说说,跟家人朋友沟通,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是情绪健康的重要保证。 有一些心理学自助的书籍可能会对你调节自己情绪有帮助,如认知行为疗法的书,有的会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按书里的方法去做。 轻到中度的体育运动能显著改善轻中度的抑郁和焦虑,值得尝试。 容易心烦、焦虑的朋友,还可以自己做做放松训练和冥想试试,比如深呼吸,有些 App 提供冥想的指导语,可以跟着做。 可以写情绪日记,记录下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对于事情的想法。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7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科药物需要服用多久?

在工作中经常见到有些患者,疾病复发后又来住院,跟医生说,“我以为病好了就行了,不用吃药了,哪知道又复发了。” 那么,精神科的药物到底要吃多久才行呢? 首先要跟读者们普及一个概念,大多数的精神障碍,都是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治疗的重点,在于长期管理,使疾病症状和对生活、健康的影响减到最小,而非一次性把疾病彻底治愈,以后再也不用理会,不会复发。 视精神障碍的种类不同,例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服药的具体时长是不一定的,主要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但都有以下几个原则: 首次发作的患者需要维持服药的时间最短,复发次数越多,治疗时间越长,一般至少在一年以上。多次复发、间歇期仍症状缓解不明显的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服药过程中,病情、药物副反应都可能出现变化,是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药物的,而不是一种治疗方案确定以后就不用变化了。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例如生育、身体健康原因等要停药的,也必须咨询精神科医生的意见。精神科药物如非特殊情况不能一下子全部停药,需要缓慢减量。 多次复发可能导致疾病越来越难治,症状越重,所以希望患者朋友们了解疾病常识,规范治疗,让自己保持健康快乐!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对待抑郁症的两种误区

患者朋友和家属,听说得了抑郁症以后往往有两种很典型的误区,分别是两个极端。非常有代表性,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认识的不全面,还是会导致疾病的康复不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种误区是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抑郁症,患者的表现,例如心情不开心、做事没精神、容易烦躁发火、有自杀的念头等等,都是因为他们太懒、没有意志力、很作、没有责任心等等。总而言之,都是道德和思想品质问题。所以他们倾向于指责、贬低病人,跟病人提不切实际的要求。 另一种误区是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病,就和身体的疾病,例如肺炎等是一样的。得了病就需要吃药治疗,需要别人的关心照顾,而自己除了吃药以外,不能为这个病做任何的事。所以他们倾向于避免对患者做任何负面评价,对患者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等待药物把患者治好。 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抑郁症是一种关于大脑的疾病。大脑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是最复杂,到目前为止人类了解最少的器官。它作为一种物质的器官,一方面来说,有它自己运行的规律,就和心脏、肝脏一样,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有的精神症状的出现,不是人自己可以控制的。另一方面来说,大脑是和人的意识、意志等主观心理活动最密切相关的器官,跟心脏、肺等器官又不同,我们不能控制肝脏解毒功能,但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所以说得了抑郁症并不是患者主动想去得的,一旦已经出现了某些症状,如果医生判断必须靠药物改善,那药物就是必须的,否则靠自己的努力,不可能或者几乎不可能把症状消除掉。但在治疗的同时,合乎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却会对抑郁症的康复起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睡眠卫生改善来调整睡眠、认知行为技术来改善自己总是想负面事情的心理倾向等等。就想不小心骨折了,不打石膏不做手术,靠自己努力想长好,是不科学的,但做了手术,骨头长好以后不肯锻炼,也是不可能恢复伤前水平的。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治抑郁症也能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常有患者拿到医生开的药以后,会问医生:“医生,这个药是治精神分裂症的,我是得了精神分裂症吗?”更有的患者,一看到说明书,觉得自己不是精神分裂症,不能吃这种药,认为医生是乱开的,就把药扔了,拒绝服用。 其实,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叫做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并非仅仅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新型的抗精神病药,作用的神经系统靶点广泛,常常在临床上用于以下目的: 最基本的用途,治疗精神分裂症 作为情绪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或者有情绪不稳特点的抑郁症病人 抑郁症患者用抗抑郁药治疗效果不佳,抗精神病药物可以作为“增效剂” 抗精神病药物常有镇静的副作用,在失眠的患者中,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副作用为治疗作用,帮助患者睡眠 某些抗精神病药,对某些症状,例如强迫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也可以使用。 另外,给抑郁症患者处方的抗精神病药,通常剂量不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临床上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等等。患者朋友下次在处方中看到这类药物,就不用感到奇怪了哦,可以再详细问下你的主治医生,吃这些药物是起什么作用的。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障碍患者怎样看病更经济?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精神障碍并不致死,但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是很重的。除了疾病治疗本身的经济负担,得病以后,患者工作能力下降导致收入减少、其他家庭成员照顾影响工作,也会造成很大经济负担。 以下的意见可供参考: 尽量加入社保、农保等社会保障,能报销相当一部分诊疗费用。 部分符合诊断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办理规定病种,门诊治疗时,有费用减免。可以咨询医院的医保办,应该如何办理。 疾病重,对社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评定精神残疾或智力残疾,符合一定级别的残疾证也有相应的社会补助。部分精神科专科医院有残疾评定的门诊,可以去门诊导医处询问。 选择正规公立医院就诊,能够保证给患者的治疗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且价格会比非公立机构低。选择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式,这可以保证你在花同样多的钱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的获得治疗效果。 在同品种药物中,选择相对便宜的国产品牌。部分地区开始试点集中采购药品,这些药品在公立医院里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 遵医嘱服药,尽量控制病情稳定。这样可以长期门诊随访,会节省很多费用,而万一病情控制不佳,需要住院调整,费用就会变得很高。 不居住在大城市的患者,如果平时病情控制可以,可以在当地医院配药就诊,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时再到上级医院就诊。而不用每次都到大医院随访配药,可以节省交通开支和时间。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吃抗抑郁药会变胖变丑?

有很多病人患了抑郁症,医生建议服药治疗调节情绪,但患者却顾虑重重,觉得吃药会变胖变丑,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抗抑郁药有很多种,对体重的影响各不一样。有的会增加体重,有的对体重基本没什么影响,有的会抑制食欲轻度降低体重。例如米氮平可能会增加体重,而服用氟西汀、文拉法辛的患者有可能会变瘦。 其次,药物对体重的影响是跟剂量相关的,通常抗抑郁药物服用的剂量都是不大的,所以即使增加体重,一般也不会很大。 再者,药物的个体效应非常明显,在服用最最增重明显的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和氯氮平最大剂量的病人里,瘦得跟麻杆一样的也不在少数,甚至这些病人从来没有要节食控制体重的想法,随便想吃多少吃多少。即使服用了容易增加体重的药物,也不等于你一定会明显增重。 第四,刚说的是药物的副作用,如果考虑上药物治疗作用就更复杂。因为抑郁症症状其中一点是跟饮食有关的,有的表现为胃口很差,体重骤降,有的表现为猛吃东西体重增加。如果药物有治疗作用,那自然体重异常下降的人体重会恢复,而过度饮食的人有可能吃得变少。总体而言,饮食方面的症状得到改善,病人的饮食和体重也可能变得更健康。 抑郁症在另一方面,对人的意志力和活动性有影响。许多病人因为抑郁症而不愿意活动,如果抑郁症好转了,人变得积极起来,能运动起来,那体重也会更健康。 然后,你当然也必须考虑个人的能动性,你是可以控制自己吃什么,吃多少,和做多少运动的,这个对体重的影响当然很明显。 以上说的都是胖的问题,接下来说丑的问题。 尽管人们经常把胖和丑连在一起说,但事实上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个人心情差,睡眠差,饮食差,无论身材多好,一脸憔悴的样子都是美不起来的。如果胖 10 斤,但是有活力,脸上有笑容,无论怎么都比苦瓜瘦脸要美哦。

朱蓓英

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15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朱蓓英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2 次
总文章 9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 次
患者评价 1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5-21 17:25:57
朱蓓英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