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邓豪

医生头像
执业证:1414********568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中医骨科

99%
好评率
131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睡觉“腿抽筋”就是“缺钙”,要补钙?骨科医生:并不是

说起腿抽筋,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腿抽筋,想必每个人都不会陌生。是的,你肯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晚上睡着睡着,不知道怎么一勾脚趾头或者动了下脚,瞬间就觉得脚底或者小腿的肌肉就痉挛起来,你知道“坏了,抽筋了!” 睡觉腿或脚抽筋的“酸爽”感觉,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的,那种“叫天天不应,脚底地不灵”的感觉经历过的人都懂。尽管大部分人都知道通过用尽全力拉伸痉挛的肌肉来缓解疼痛,但是对于自己有没有问题,到底是为什么会抽筋,以及怎么预防,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甚至有着很深的误解。 你一定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我们村里老太太都知道为啥抽筋!” 是的,如果有人腿抽筋问你为什么,该怎么办?我想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都是:晚上睡觉腿抽筋,是因为缺钙,需要补钙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么? 当然不是! “缺钙”就是个“筐”,啥毛病都能往里装。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聊一聊,晚上睡觉腿抽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腿抽筋在医学界有个更文雅的名字,叫腿部痛性痉挛。晚上睡觉时腿抽筋,我们叫睡眠相关腿部痛性痉挛,或者夜间腿部痛性痉挛。 主要是指,晚上睡觉时或者入睡前,腿部或者脚部的肌肉,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发生持续的不受控制的紧张和痉挛,并伴发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疼痛感甚至会在肌肉痉挛结束后扔持续的存在,如果发作频繁,往往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睡眠。 实际上,夜晚腿抽筋这种现象非常常见,而且可以发生在各年龄段。 小腿或脚部的肌肉痉挛,本质上说,其实就是我们人体的运动神经元过度引发肌肉动作电位频率显著增加,当肌肉的放电频率还远远高于肌肉自主收缩的频率,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小腿或脚部肌肉无法松弛的持续性痉挛[4]。那么,好端端的,为啥会突然过度放电呢? 实际在临床上,根据腿抽筋原因的不同,我们将腿抽筋分为两种: (1)没有原因,或者根本找不到原因,腿自己“瞎抽抽”的,我们管它叫“特发性”腿部肌肉痉挛; (2)因为明确某种原因,导致的腿抽筋,我们叫“继发性”腿部肌肉痉挛。 现在问题来了,你猜,上述这两种腿抽筋,那种更常见呢? 答案是:第一种最常见!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晚上的腿脚抽筋,压根儿就没有原因,或找不到原因。。。是不是很无厘头? 好吧,即便是明确能找到原因的“继发性”腿部肌肉痉挛,也“几乎”见不到“缺钙”这一说法。 那么,在继发性肌肉痉挛里,到底是哪些因素会引起夜间腿部和脚步抽筋呢? 哪些不良因素,会“继发”继发腿部肌肉痉挛? (1)结构异常 是的,如果本身腿部和脚部结构就有些小问题的话,相对来说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抽筋。 这里最常见的会继发腿抽筋的结构异常就是:扁平足和膝过伸。而且这类人群往往都有一定的家族史。 2)机械性原因 常见却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坐的太久,尤其是坐着的时候腿还长时间的摆个奇怪姿势(比如二郎腿这种),都是会显著增加夜间腿部痛性痉挛的发生率的。 久坐、久坐时腿部位置不恰当或在混凝土地面上工作或生活都可能使腿部痛性痉挛的发生率增加。 与坊间传言的“抽筋就是缺钙”不同,实际上更多见的是血液中其他成分出了问题。 最常见的比如出汗过多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再比如岁数大有高血压的人吃一些利尿剂,也常会在夜间引起腿抽筋。那些透析的患者也经常容易出现腿抽筋现象。 (4)有代谢性疾病 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和贫血。除此之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腿抽筋现象。 (5)神经系统出了问题 正如前文所说,抽筋本身就是神经肌肉系统的异常放电,所以神经系统疾病也常会伴有夜晚的腿脚抽筋。比如帕金森、各类肌病、神经根病变以及运动神经元疾病。 (6)妊娠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成年人锁骨从中间断了,究竟该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老李每天都是骑电动车上下班。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在北京摇不上号,更重要的是电动车不堵车也自在。可是几天前,老李在下班时突遇北京雷阵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中,没带伞的老李想着还是赶紧赶回家,结果就在快到小区的路口,因为拐弯急了,车子侧翻了。尽管没有撞到别人,但是老李自己却重重摔在地上。凭他的回忆,当时是整个左侧身子着地的,尤其是左肩,摔倒地上后整个胳膊都动不了,一动肩膀周围就剧烈疼痛。而且老李自己都能看到左边锁骨中间鼓起来个大包。 老李管不了电动车,赶紧打的就进来了医院急诊检查,结果片子一排,发现左边的锁骨从中间摔断了,而且骨头还错位了。老李左边锁骨中间鼓起来的那个“包”,其实并不是长了什么东西,而是断裂的骨折错位了,断开的骨头茬子从里面向外把皮给顶起来了。 医生建议 急诊科医生请来骨科医生会诊,骨科医生建议:住院手术。老李懵了,这疫情期间在医院呆着总感觉太危险,连忙问医生:“大夫,我这锁骨骨折,能不能不手术,保守治疗行么?”实际上,老李的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一个锁骨骨折患者都会问出的问题,毕竟大家都害怕做手术。 手术与保守治疗 那么,锁骨从中间断了,究竟该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没完全断开,或移位不明显的锁骨中段骨折,可以先考虑保守治疗,暂不手术,但需要频繁密切复查; 对于移位非常明显的锁骨中段骨折,尤其是皮肤被顶起来,局部皮肤破裂(开放性骨折),可能有神经血管损伤(锁骨下面就是重要的神经血管),建议优先选择手术。因为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非常不好,而且骨折不愈合率的几率显著高于手术,局部也不美观。 锁骨骨折在生活中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一般都是摔倒肩膀着地引起的,而且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而且,锁骨骨折有个特点,那就是骨折最容易发生在中段,就像文章开头老李那样。 治疗方法 当外伤导致锁骨骨折时,会有锁骨区明显的疼痛感,而且这种疼痛感会随着活动患侧的胳膊而加重。如果骨折比较严重,或者移位明显,锁骨区还会有明显的肿胀、瘀斑和皮肤隆起。还有可可怕的,是骨折断端直接把皮肤顶破,骨头露出来...... 其实,不只是锁骨,大多数的骨折如何治疗,主要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基本上,不严重的骨折,没有完全断裂的骨折,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大多可以考虑先保守治疗试试,不行再手术,而对于相对骨折严重、移位明显的,很可能都需要手术。 手术治疗的优势 而锁骨中段骨折又有它自己特殊的地方。因为锁骨的上面有颈部肌肉向上牵拉,锁骨下面有胸部肌肉向下牵拉,所以一旦锁骨中段发生骨折,颈部的肌肉向上拉骨折块,胸部的肌肉向下拉骨折块,就会出现像下图一样典型的骨折移位。 这种由肌肉牵拉引起的骨折移位,你是可以考虑用手法给骨折复位了,然而,只要你手一松,肌肉就会又把骨折牵拉的跑开,让骨折移位。是的,复位这种骨折不难,但是想维持住复位的状态就难了。毕竟这里可打不了石膏。 相反,手术就不一样,钢板钉子可以坚强的固定住骨折,术后胳膊就可以自由活动,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肩关节僵硬,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手术后的治疗 然而,手术也手术的不好。除了花钱多,疼痛损伤和常规手术风险外,很久以前即便是业内都觉得手术后锁骨骨折长的可能没有不做手术那么好。 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现在发现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所以,实际上并不存在之前所谓的“手术后骨折长的不好”这一说法,相反,手术治疗反而可以让锁骨骨折长的更好,患者的功能也恢复的更好。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膝盖不好,打玻璃酸钠针?吃抗炎药?哪个效果更好?

上了岁数的人,膝盖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人就是在炎热的夏天都不敢开空调吹冷风,总觉得膝盖一受凉就会不舒服,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是的,膝盖的关节炎可以说是困扰众多中老年人的顽疾。 好在,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针对中老年人膝盖疼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而如今,在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最代表性的两种治疗方法就是: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 老病号都很熟悉,我在之前的各种科普文章中也反复介绍了很多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回顾下:这个药,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药,却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误解的药。 而往膝盖里打玻璃酸钠针,实际上也是近年来常用且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那这个所谓的玻璃酸钠,到底是干啥用的呢?打个比方,如果把咱们的膝关节想象成汽车的发动机,那么这玻璃酸钠就相当于发动机里的润滑油。 是的,简单说,这个往膝关节里注射的玻璃酸钠针主要的作用就是:机械润滑和缓冲各种震荡摩擦。除此之外,玻璃酸钠还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而且对于膝盖里的软骨细胞和半月板都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注射玻璃酸钠的风险和疼痛 但是,这玩意毕竟是个“针”,是有创伤的,人们天生对打针都有排斥心理,更何况是往膝盖里面打,想想都疼。而实际上,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确实有一丢丢风险,比如注射局部及关节腔反应 ,过敏反应,以及可能继发关节内感染 。尽管这些风险都很小,但毕竟是有的。加上还疼,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打玻璃酸钠针。 玻璃酸钠针和抗炎药的比较 那么,就治疗膝盖关节炎这件事儿上,打玻璃酸钠针和吃抗炎药,到底哪个效果更好呢? 就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治疗效果来看,打玻璃酸钠针相较于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更好。 是的,这篇专业而权威的文章,在大数据统计学方面证实了,打玻璃酸钠针会比口服药物效果更好,至少短期效果更好,而且相对更为安全。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往膝盖里打针抱有排斥心理。 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 当然,另一方面来说,打针比吃药更有优势,这一方面是统计学上的,另一方面是对大宗数据的统计结果。对于具体到某一个病人身上,我们必须要找医生仔细检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治疗,不能仅仅因为这一篇文章,就直接选择打针而不吃药,还是应该具体患者具体病情具体对待。 适用人群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打玻璃酸钠针,比如:局部或者全身有活动性感染的朋友、凝血功能有异常的朋友、膝关节肿胀严重的朋友,以及有过敏体质的朋友。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4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为什么打石膏就能长好的骨折,你们医生还建议做手术?”

经常会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网络上。其实,所有骨折患者想要的,根本不仅只是骨折「长好」那么简单,患者还想要的非常多,只是他们自己可能没意识到,所以才会有手术存在的意义。 想搞明白这一切,还是要从一开始说起 的确,以前科学和医学都不发达的时候,骨科医生们都不会做手术。没办法,骨折了,甭管是中国的医生,还是德国英国的医生,都只能靠手法复位,而后再找些硬的东西绑住胳膊腿固定,或拿根绳拽着牵引。这也就是所谓保守治疗了。 是的,并不像“老中医们”说的,所谓西医都不会手法复位骨折固定打牵引。麻醉学和无菌术出来之前,全世界的医生治疗骨折,都是这么治的。然而,这么治,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得到满意的治疗结果。很多人虽然骨头长好了,但是外观畸形了,一踩地就疼,胳膊僵了,腿瘸了等等。 于是,病人和医生都发现: 原来我们想要的,根本不只是骨折「长好」那么简单,而是不仅要骨折长好,还要肢体外观无畸形,还要远期活动无疼痛,还要关节活动不僵硬,更要肢体功能恢复到骨折前。 然而,虽然很多医生不愿意承认或者不相信,但是事实的确是: 对于很多骨折,尤其是涉及到关节里的骨折,仅靠保守治疗很多是无法达到这些高要求的,尤其是功能恢复。至于为什么,下面的文字会说。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国际国内顶尖的运动员一旦骨折,甚至重要的韧带损伤,都会选择手术治疗,以求最佳最快速的恢复。难道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冒险?难道他们没有更多的金钱买到“神药”?难道他们没有更多的人脉认识到所谓的山中神医?怎么可能呢。 2、只是后来,骨折多了一种叫“手术”的新治疗方法,而已。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后来有了X光、麻醉学、微生物学、无菌术、抗菌药物等等的出现,这些,不仅带来了手术治疗的新“武器”,更最终构建起了现代医学的骨科体系。在这一新的体系里,医生们发现: (1)手术和非手术,都是不完美的,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 (2)考虑到成本、风险和收益,有些骨折更适合非手术治疗,有些骨折手术治疗更好。 更为珍贵的是: 现代医学的医生们没有藏着掖着,没有祖传秘方,而是倾囊的拿出自己的科研和临床数据进行开放式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并写出教材告诉后人:哪些骨折更适合非手术治疗,哪些骨折更适合手术治疗。 最为珍贵的是: 后来的医生们虽然尊重前辈,但却不以前辈医生的共识为“真理”,反而通过他们的科研和临床数据,不停的推翻或校正先辈的结论,并继续传给后人,也等待着被后辈推翻和校正。 是的。不只是某些老中医们会保守治疗,现代医学的骨科医生都会保守治疗,这是基础。但是,对于一些保守治疗风险>收益的骨折,最好还是手术。 3、都知道手术治疗的缺点和风险,但你知道非手术治疗的缺点和风险么? 前面说了,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都是不完美的,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手术治疗的缺点和风险,大家都知道了。即便不知道,做手术前医生也会反复和你说。但是,你知道骨折后,非手术治疗的缺点和风险么? (1)非手术治疗,无法精确复位「关节内」骨折块。而关节面需要光整,大于数毫米的不平整,都会在很快让关节出现疼痛和磨损。 骨科医生判断一个骨折是否严重,并不是看骨折碎没碎,而是看骨折有没有破坏累及到关节面。这是因为关节就像轴承一样,要不停的运转,需要关节面极其的平整和光滑。如果关节面因为骨折不平整光滑了,哪怕只是几毫米的移位台阶,也是不允许的。 以前没有X光片,更没有CT,对关节面平整的追去也没有那么完美,所以也造成了骨折后的各种创伤性关节炎。比如很多人脚后跟骨折后瘸了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有了X光片,尤其是CT后,医生们发现很多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如果不做手术切开,不在肉眼直视下看着关节面复位,隔着皮肉只依靠感觉手法复位,是无法达到毫米级的高要求的。2)非手术治疗,不仅要固定骨折,还得连着骨折骨头两端的关节都固定上,一直固定到骨折长的比较结实了才能拆。这时,骨头长好了,关节僵了,并发症也出来了。而手术,不是。 固定一个骨折,所有非手术方式都是要连着把骨折骨头两端的关节也一起固定上的。不仅是牵引,打石膏也一样。这是由生物力学因素决定的,因为不连着关节一起固定,肌肉收缩就会带动关节活动,从而让骨折断端也跟着活动。 而我们的关节,其实是很“矫情”的。很多人即便不受伤不固定,关节都会出问题,比如肩周炎之类的。而我们身体的很多关节只要固定超过4周,就会出现显著的僵硬,而固定超过2-3月,关节将会出现不可逆的僵硬,后期即便锻炼也很难恢复。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长时间制动,引起患者身心痛苦,造成严重的并发症(褥疮、感染、肺栓塞等)幸运的是,手术的钢板钢钉,是只固定骨折骨头,不跨关节固定的。这就意味着手术后,骨折骨头周围的所有关节都是可以活动,也鼓励多活动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关节肢体功能,更因为可以早期活动而避免了老年人褥疮、肺栓塞等各种并发症。 这,也是那些顶尖运动员骨折损伤后,之所以都选择手术的,最主要原因。 1)很多骨折只靠打石膏,骨折能长好,但是会出现其他问题,所以医生才会建议做手术。比如累及关节面的跟骨粉碎性骨折、踝关节骨折等。#辟谣# 什么情况下,骨折严重到什么程度需要手术,教材和指南上都有明确说明。 (2)现代医学(老百姓说的西医)骨科,不仅会手术,也会非手术治疗。他们不拿非手术治疗来说事儿,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而是因为那些是基础。 (3)对于骨折来说,没有哪种治疗是绝对完美的,可以通吃一切的。 (4)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各自适应的情况。 (5)只是,手术的缺点和风险大家都知道,即便不知道,手术前医生也会反复强调。但是,非手术治疗的缺点和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裂」跟「骨折」不一样么?骨科医生:别信这种说法!

前天晚上我值骨科急诊班,一男司机在倒车时不慎剐蹭了一个散步的老太太。好在车速很慢,老太太摔倒,手撑了一下地,只是手腕子肿了。 一检查,果不其然,手腕子那里的骨头(桡骨)骨折了,其他都没大碍。而且万幸是,老太太手腕的骨折移位并不大,而且没有破坏关节,所以保守治疗打上石膏,慢慢骨头自己就长好了。 后来男司机来劲了,拿着片子跑我这跟我说: 医生,这算是骨裂,不是骨折吧?怎么还用打石膏,养着好不了么? 实际上,这并不是个例。 门诊急诊时,经常会有患者或者家属询问我,自己究竟是「骨裂」还是「骨折」?他们所谓的「骨裂」,似乎跟「骨折」不一样,好像并不严重。 是的,专业骨科医生压根就不会说“骨裂”。 因为这个概念是坊间老百姓造出来的一个非常不准确,且没有必要存在的伪概念。这一伪概念的存在,很容易让人们觉得骨裂和骨折不一样,从而对他们所谓的骨裂区别对待,从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实际上,医学中,与「骨裂」最接近的概念是:「裂缝型骨折」。但其本质上还是骨折,只是说骨折移位并不明显。但尽管如此,「裂缝型骨折」的治疗原则,和其他骨折一模一样,都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少一个都不行,少固定一天都不幸,千万不能区别对待。 @李笑来 老师曾经写过:“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要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是否有清晰、准确、必要的联系”。 尽管大家都重视食品卫生安全,但似乎却对大脑的“食品”卫生安全重视不够。我们大脑中那些不准确且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我们就应该主动地将其剔除。 骨头除了承担重量外,上面还连接着各种肌腱和韧带,老百姓管这些叫筋。正是因为这些肌腱韧带牵拉着骨头往各个方向活动,才让我们忍了你做出了各种动作和工作。 而如果骨折了,哪怕只是片子上看裂了缝。如果不用石膏跨关节固定,那么活动时,肌肉肌腱韧带就会对骨折缝两端骨头的反复牵拉,会让裂缝越来越大,最终完全断裂移位,或者造成骨折迟迟不能愈合,甚至干脆就不生长了。临床这种惨痛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所以,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正规的骨科医生一般不说“骨裂”的称呼,因为这就是骨折,和所有骨折一样,都需要被慎重对待,都需要按照“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的原则治疗,否则很可能出现不良后果! 综上结论: 「骨裂」,只是百姓对【骨头虽然断裂,但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的一个【坊间】的叫法,现代临床医学中并没有这么个叫法。 医学中,与「骨裂」最接近的是「裂缝型骨折」。其本质上还是骨折,治疗原则和其他骨折一模一样,都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少一个都不行,千万不能区别对待。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磁共振发现有半月板损伤,就很严重需要处理?

60 多岁的姜大娘,长沙人,是我一老病号,以前我单身时总爱张罗给我介绍对象。去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姜老太太挂了个骨科号又跑来找我了。 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去年春节,姜大娘全家去云南旅行过的年。可能是因为走多了,左边膝盖突然开始疼了。姜老太太有点担心,跑到当地医院检查 当地医生初步检查了下,觉得问题不大,可能就是走多了。姜老太太不放心,自己非要要求查磁共振,结果一查,磁共振提示:双侧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撕裂。这下老太太慌了,怎么左腿疼,一查两条腿的半月板都有问题了?是不是检查机器有问题?严不严重,要不要手术? 当地医生告诉老太太问题不大,可老太太还是不放心,怕耽误病情。年也没过好,早早就买了飞机票从云南飞回长沙。大年初七上班第一天,早早就跑来骨科门诊等着了。姜老太太一顿声泪俱下的描述,完了还不忘跟我说:“路大夫,我这腿是不是要手术啊!你们床位紧张,先给我排上队啊”。 我笑着让老太太躺床上,仔细给她检查了下。老太太除了髌骨按压痛外,没有其他异常体征。所以针对半月板的体格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其实,老太太就是髌股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或者说就是常说的“髌骨软化”,并不是半月板损伤。 我又对照着看了她的膝盖磁共振片子。尽管磁共振片子上看,半月板的确是有问题,但这并不是引起她膝盖疼痛的原因,而且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不能仅看磁共振片子上有椎间盘突出,就认为一个人有椎间盘突出症。因为很多正常的没有任何不舒服的人,去拍磁共振,片子上也可能发现有椎间盘突出。 实际上,半月板损伤也是这个道理。诊断半月板损伤,不能只看磁共振。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的经验之谈,业内早有明确说法。 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必须考虑患者的病史受伤史,有什么不舒服,医生查体发现的异常,最后再结合磁共振,一起综合考虑,才能判断一个病人是不是有半月板损伤,是不是需要治疗,以及怎么治疗。 不舒服的症状、医生检查身体发现的异常,以及磁共振片子,三者的异常必须全部符合对上了,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有半月板损伤。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腰痛、腰不好、腰椎间盘突出?骨科医生教你如何正确选购「腰围」

当然,即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没有人愿意一上来就直接做手术。而对于“腰痛”,尤其是急性期的保守治疗中,佩戴「腰围」(护腰),是最常用的措施之一。 我们之所以戴腰围来缓解腰痛,主要是因为腰围的两方面作用: (1)减轻腰椎的承重负荷: 平时,我们的体重和运动的冲击力都是通过脊柱和腰背部肌肉传递的。合适的腰围戴上后,我们的体重和运动的冲击力,会有一部分通过“肋骨—腰围(护腰)—骨盆”传递下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腰部肌肉、腰椎间盘、被压迫神经根以及腰椎小关节的受力,从而缓解炎症和疼痛。 (2)限制腰部活动,增加脊柱稳定性: 合适的腰围戴上后,可以有效地固定住腰椎,限制腰部向前弯曲、后伸以及侧方弯曲等活动,从而减少对腰部肌肉的刺激,小关节间的磨损,椎间盘的进一步压迫,以及对受压神经根的进一步刺激,从而达到了减轻腰部疼痛的效果。 1、足够高,且周径可调 腰围的高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理论上,腰围的高度越高,对重量的分担以及对腰椎的固定效果就越好,但是舒适度也肯定越差。所以很多人会为了舒适而选择特别高度特别小的腰围,比如下图,但是这样不仅达不到分担重力的效果,对腰部的固定制动效果也非常差。 所以,我们选择腰围时,高度一样要足够,比如下图。一般腰围的最上方一定要在肋骨以上,腰围的最下缘要超过臀裂(也就是俗称的屁股沟开始的地方)。只有这个高度的腰围,才能更好的让重量从肋骨传递到腰围再传递到骨盆,也才能更好的固定限制腰部的活动。 除了高度外,腰围的长度(周径)也一定要方便可调,以适合不同胖瘦腹围的人群。 2、足够硬,且试戴舒适 同高度类似,腰围必须具有一定的硬度才能更好的分担重量,也才能更好的固定限制腰部活动。 是的,理论上来说,腰围越硬分担重量和固定腰部的效果就越好,但是相应的舒适度就会越差,但柔软弹性越大,舒适度虽然提升了但治疗效果就会差了,所以我们需要在硬度和舒适度之间选取一个自己适合的点。一般情况下,腰围中需要带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比如钢板。而为了舒适度符合,一般建议患者要试戴至少半小时,以检查有无不适感。 所以在网上购买腰围时,一定和客服说好,自己买来要试戴下,如果不合适得退换。不过好在如今不管是某宝还是某东,退货都比较方便了还免邮费,所以这点大家可以放心了。 3、只求固定功能,不必苛求其他功能 我们戴腰围的目的就是前面说的两点:分担重量和固定腰部,其他的乱七八糟的功能,我不能说一点用没有,只能说用处并不确切,患者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 去网上某宝某东查腰围,一定会看到一堆标注特殊功能的腰围,比如什么加热啊、磁疗啊之类的。当然,与之相应的都是价格相对比较高,而且有的甚至本末倒置的忽略的最重要的承重和固定。 我个人的建议是,没有必要刻意追求这些复杂的功能,作用并不确切也并不大,最重要的是性价比太低,有那个钱还不如买个品牌的正规的只有承重和固定效果的腰围。 此外,对于腰椎手术的患者,尤其是复杂手术(比如脊柱侧弯矫形术)后的患者,一般都要在医院制作定制的特别大的腰围,所以腰部手术后的患者不建议自己选购腰围,应该咨询主刀医生。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3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腰不好,腰椎间盘突症,平时得睡硬床?

一般,岁数大的都会选择硬床,尽管睡起来可能不那么舒服,但是大家相信硬床对腰好。年轻人可能相对更喜欢软点的床,但是稍微“懂”养生的年轻人,可能也会刻意的去买硬床垫。 是的,相信你可能也听说过。不仅是坊间有这个说法:「床垫,硬的对腰好,软了伤腰」,就连正规医院的大夫都会告诉腰不好的患者:“要睡硬(板)床!”。所以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老百姓包括医生的认知中,都是这么认为: “腰不好,一定要睡硬床垫” 随便翻开一本外科书,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一节,你都会看到诸如“建议平卧硬板床”的文字描述。而实际上,不仅是咱中国有这一说法,在国外医生和普通百姓也都认为“坚硬的床垫对腰更好”[1]。 然而,真的是这样么?睡那么不舒服的坚硬床垫,真的对腰好么? 今天,我就来和你说说,腰不好床垫怎么选。 2、腰不好,到底怎么选床垫? (1)床垫的硬度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应该适中。 床垫太软,就无法给脊柱提供良好的支持,人躺在上面就会呈现类似于“陷进去”的一种状态。不管是什么睡姿,都会使脊柱的一侧呈过于弯曲状态,部分肌肉会受到长时间的牵拉,容易造成腰背部肌肉劳损,引发腰痛不适,甚至脊椎的不良弯曲。 床垫太硬,无法对身体各弯曲提供有效支撑,反而会过度的支持后背、骶尾、肩部等突出部位,同样容易引起肌肉的劳损以及脊柱的不良弯曲。 相比之下,中等硬度的床垫,才是更好的选择。 2)躺上去,让他人在旁观察不同睡姿时床垫的【贴合度】 众所周知,我们平躺时,身体是有好几个生理曲度的。侧卧时,头颈胸腰之间也会有弧度。而且,平躺和侧卧时,弧度所谓的位置和曲度都不一样。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床垫一定要达到:不管我们平躺睡,还是侧卧睡,甚至趴着睡,床垫都能自我塑形,在保持一定支撑的基础上,良好贴合身体各个凸出部位和凹陷弧度。换句话说:家里的床垫,既不能躺上去都不变形,又不能躺上去变形太大陷进去。 所以,选择床垫时,务必躺上去,自己体验的同时,让同伴在旁边仔细观察不同睡姿时,床垫与身体是否完美贴合。 不要再抱着“硬床对腰好”的过时老观点了,实际上,床垫太硬太软都不好。我们一生中近 1/3 的时间都要在床上度过,所以,选择一个好的床垫对每个人都意义重大。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老年人后背痛,需要警惕这个骨科疾病!

李大娘是个老长沙韧,今年 73 了,平时身子骨一直都算硬朗。别说做饭洗衣服了,平时家里出门买菜卖废品都是李大娘一个人搞定的。李大娘一直觉得,孩子们工作都忙,能不麻烦他们就不麻烦。可是最近李大娘担心的几天没睡好觉,最后还是给儿子打了电话。 原来,1 个月前李大娘突然感觉后背疼。因为没有磕着碰着,一开始也不是特别疼,李大娘想估计是着凉了,过两天应该就好了,没怎么在意。结果一个星期过去了,李大娘的后背疼不仅没好,反而有点越来越厉害了,疼痛的范围感觉也越来越大了。李大娘有点担心,去社区门诊查了个血压和心电图都没事,这才放下心,拿了点膏药回家,觉得应该就是受风寒的事儿。 可是膏药贴上后,后背疼痛的感觉依旧没有好转,而且还是越来越重了。李大娘现在不仅不能弯腰活动,连咳嗽或大便用力时后背都疼的厉害。这下,李大娘害怕了,老伴王老爷子也害怕了,心想着后心窝子的地方越来越疼,现在躺着都疼了,没准真的是心脏出大事儿。这才给儿子打了电话。 儿子接了电话就赶紧带着老太太去三甲医院挂了心内科看,然而一堆检查做下来,心脏好好地没啥事儿啊。这就奇怪了! 好在心内科的医生查体比较仔细,发现李大娘的后背脊柱局部一小块区域有明显的压痛和叩击痛,所以建议她去还是去骨科再查查。结果来骨科一查,胸椎两个节段的椎骨压缩性骨折!难怪疼的那么厉害。可是李太太和家属都想不通,老太太根本没有磕着碰着的受伤史,好端端的怎么两块骨头突然就折了呢? 非手术治疗: 由于患者往往合并较为严重而持续的疼痛,所以止痛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老年人睡眠本身就不好,再疼痛的失眠了会引起其他更严重的问题。所以,椎体骨折的中老年人,止痛一定不能忽视。我们一般推荐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 除了口服消炎镇痛药物以外,对于骨折阶段较多,椎体稳定性较差的患者,往往可能需要视情况佩戴胸腰部支具,以保护脊柱避免进一步损伤。 手术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针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已经都是快速安全的微创手术了。包括:“椎骨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简单说,就是在被压缩的椎骨中置入一种骨水泥材料,这样可以支撑柱碎裂的骨头,让疼痛和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也能早期下地活动,生活水平也能得到非常好的提升。 毕竟,老年人不能躺,一躺什么病都来了。很多老人去世往往不是因为骨折去世的,而是因为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感染并发症去世的。所以对于影响老人下床活动的椎体骨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4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这个病,中老年人常见尤其是女性,到底要不要做手术?

你一定听说过骨质疏松,是的,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特常见的问题。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骨质疏松往往会继发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脊柱椎体的“压缩性骨折”。这类骨折非常特殊,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让中老年人即便没有受到严重暴力外伤,哪怕只是打个喷嚏都会让脊柱后面的椎体骨折了。 而一旦脊柱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其带来的恶性不良影响也要比平时大家以为的严重的多。骨折会引起明显的背痛、身体机能和日常活动受限,还可引起老年人自理能力丧失、抑郁和慢性疼痛。很多老年人都是骨折后一躺,躺出了各种感染并发症最后去世了。 除此之外,一旦发生了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面再次发生骨折的几率将显著增大。相关研究[1]发现:发生过一处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中约有 19%会在次年再发生一次骨折。而在一项研究[2]中医生们发现:已经发生过椎体骨折的女性患者未来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风险是之前没骨折过的女性的 4 倍。 1)手术怎么做? 实际上,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已经基本都是微创手术了。很多人将其称之为椎体强化术,老百姓喜欢叫“打骨水泥”。这其中主要有两大类手术,即: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 听着名字高大上,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基本原理就是在 X 光机的引导下把“骨水泥”注入到破裂压缩塌陷的椎体骨里。如果打骨水泥之前先用可膨胀的球囊去把塌陷的骨头“撑”起来再打骨水泥,那么就是“椎体后凸成形术”,因为这样可以改善脊柱的后凸畸形。而如果不用球囊撑,直接打骨水泥,就是“椎体成形术”。 这两种手术均可以显著的改善疼痛,从而改善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 2)哪些人适合做手术 由于手术毕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后面会介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腰椎骨折患者都一上来就做手术。一般的,我们认为只要保守治疗有效果,疼痛不那么严重的患者,大多不需要进行上述手术。 一般的,我们更倾向于建议下列人群去做手术[3]: 75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 体型肥胖的患者; 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骨密度检测 T 值<-2.8 ) 椎体骨折压缩塌陷较多(超过 1/3)的患者。 除此之外,对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且证实疼痛确实是来源于骨折的患者,往往也建议手术治疗。 风险 先说风险! 尽管如今都是微创做,而且做得也很多,很多医生都认为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相对较为安全的手术,但毕竟还是手术,依旧会有不良反应和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有: 骨水泥外渗: 骨水泥肺栓塞: 新发骨折: 2)收益 当然,这类手术的收益也是非常大的。 手术的止痛效果非常好,这就意味着老年人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好的饮食和睡眠。而更为重要的是,手术带来的不仅是不疼了,而且可以直接下地活动了。是的一般手术后第二第三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更早的下床活动除了意味着更好的生活质量外,也意味着老年人可以更好更早的通过活动了进一步治疗骨质疏松。而相反的,如果不手术,患者因为疼痛只能长期卧床,先不说各种感染并发症,就是骨质疏松本身也会因为患者卧床而变得更加严重,让患者再也没有机会下床活动。 1)椎体压缩性骨折给中老年人带来的,不只是疼痛,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以及长期卧床的致命风险。 (2)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已经都是微创治疗,的确有风险,但同时也有更大的收益。 (3)与大家想象不一样的是,可能年龄越大的患者,越更倾向于手术治疗。因为不手术,往往意味着只能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对于大龄患者来说,是致命的! (4)出了高龄外,体型肥胖、骨质疏松严重、骨折压缩塌陷较多,以及保守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同样适合手术治疗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40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56条记录共6页
邓豪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7240 次
总文章 56 篇
在线服务患者 711 次
患者评价 1314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7-07 16:52: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