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邓豪

医生头像
执业证:1414********568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中医骨科

99%
好评率
131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崴脚了,什么情况必须拍片子?自己如何正确处理?

自己家17岁的孩子小陈,下楼梯时崴了脚,当时也没觉得怎么疼,第二天脚就肿了起来。老陈的媳妇出差不在家,老陈看了觉得这不就是个崴脚么,有什么打不了的,就给孩子擦伤了正红花油,完了又给送去了学校。 可是没想,小陈的脚不仅没好,反而越来越肿了。好在疼痛不是特别疼,老陈就鼓励孩子:男子汉,不要那么矫情,扭了下脚这点痛就忍不了了?以后怎么干大事。 两周后老陈的媳妇出差回来,看到孩子一瘸一拐的走路不对劲,一看脚还是肿的,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孩子是“左足第5跖骨基底骨折”。而且医生还说,因为一直没有固定,孩子还在走路,导致断裂的骨头有点移位,如果石膏固定恢复不好以后有可能需要手术。 媳妇回家后直接暴走,要不是小陈拦着,老陈怕是也要骨折。老陈心里一阵委屈,崴个脚而已,也不怎么疼,怎么就骨折了呢?我小时候崴了那么多次脚也没事从来没去过医院,怎么现在的孩子都那么脆弱了呢? 实际上,这并不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更脆弱了,而是崴脚本身的确就非常容易引起骨折,但是由于骨折往往并不是特别严重,很多都会被忽略掉,尽管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但也会出现踝关节不稳定习惯性崴脚, 那么,崴脚了,到底什么情况下必须去医院拍片子,自己在家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崴脚后是否需要拍片子,主要是看上图4个红圈部位有没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 这4个红圈编号从1到4,依次代表:外踝、第5跖骨基底、足舟骨以及内踝。也就是崴脚会引起骨折的4个部位。而文章开头说的小陈,就是上图中红圈2的部位。 简单说:崴脚后,如果上述红圈的4个部位有疼痛,而且按压起来也疼,即便不是特别疼还能走路,也一定要去医院挂骨科号拍个片子。 是的,要不要拍片子,不应该看崴脚人自己觉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受伤妈妈总会给揉揉就觉得不那么疼了的缘故,很多人在崴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揉,有的还是不停的一直揉。。。 实际上,踝关节急性扭伤后,搓揉和活动脚踝都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这样做不仅进一步刺激牵拉损伤的韧带或骨头区域,更会加重炎性渗出,让局部肿的更厉害。如果合并有本不严重的裂缝骨折,搓揉还可能让骨折裂开的更严重,甚至发生移位,让原本不需要手术只用打石膏的骨折,而不得不手术治疗。 搓揉加上各种药物刺激,会扩张局部血管,加速组织液渗出,加重肿胀疼痛。 (2)别活血化瘀! 是的,刚崴脚时局部本来就在出血渗出,你再去活血不是添乱嘛。就像文章开头的老陈一样,小陈刚崴了脚,就给他用红花油活血,小陈他妈骂的没毛病。 (3)别热敷! 是的,千万别热敷。刚崴脚时,局部出血和渗出严重,热敷会让血管扩张,加速局部的出血渗出和肿胀。 别再走路活动了,赶紧停下来休息。即便不能卧床,也至少让崴到的脚不要再走路活动了。 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轻微骨折患者,可能表现得不是特别疼,尤其是一些部位的骨折,可能还不影响走路,于是他们崴脚后忍着疼还在活动活动或走路,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刚崴脚后,一定要休息,所有能引起疼痛的动作都不要去做。 (2)I:冰敷(ice) 是的,前面说了不要热敷,而是要冰敷。 其实就是用有弹性的绷带来把脚踝和脚步有一定紧张度的包扎起来,当然不能太紧不过血了就不对了。 之所以加压包扎,是因为业内研究已经明确证实:加压包扎可以优先的减少炎性渗出和脚踝肿胀,促进肿痛症状的缓解。 (4)E:脚抬高(elevation) 额,并不是让你站那把脚抬到头上,这动作一般人还做不到。只要患脚抬到和心脏一水平即可,能高点更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躺在床上,在小腿脚下垫上枕头。 因为我们的静脉和淋巴回流,都是从肢体返回心脏的,所以抬高下肢可以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加速肿胀的消散。 崴脚,虽然很常见,但并不是个小事儿。 判断崴脚是不是需要拍片子,不是看能不能走,也不能看疼的厉不厉害,而是骨头局部有没有明显疼痛和压痛。 崴脚的早期一定不能搓揉、不能活血化瘀,也不能热敷。 正确的做法是RICE,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脚抬高。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3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脖子后面的“富贵包”,是肿瘤么?真的会瘫痪夺命么?

我第一次听说“富贵包”三个字,还是几年前听我媳妇说的。刚听到我还以为是像LV一样价格特别贵的包。。。 媳妇对我一个搞骨科的医生连“富贵包”都没听说这件事,表示非常的吃惊,于是赶紧打开朋友圈给我看一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文章,一看题目:《富贵包=夺命包。。。》。 讲真,我还算是个比较爱阅读学习的同学,自己专业学科领域范围内最新的论文和研究动态我也一直在关注,突然看到一个听都没听过的“新病”,我还真以为是专业领域有什么新的发现呢。结果打开仔细一看: 前一半文字危言耸听,说脖子后面有个打包就叫“富贵包”,也是“夺命包”,这玩意老邪乎了!不仅影响给大脑的供血,轻则记忆力减退,重则老年痴呆,另外这东西如果压迫神经还能引起瘫痪,跟淋巴有关还能转移。。。。当然,文章的后一半文字就是推销各种产品了。毕竟微信朋友圈各种谣言太多也没有在意,就过去了。 可是,没想后来“富贵包”这个概念不知道怎么却火了起来,无论是门诊病房,还是头条评论区后台私信,很多人都在向我询问,这所谓脖子后面的“富贵包”到底是不是肿瘤癌症,会不会引起瘫痪,或者是不是真的会夺命。 所以,作为解剖过尸体,并且产于过非常多颈椎手术骨科医生,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所谓的“富贵包”,到底是个什么鬼。 1、“富贵包”,这概念是哪来的?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专业医学领域,当然我是指现代医学,是没有“富贵包”这个概念和名词的。换句直白的话说:压根儿就没有这么一个病。 是的,这只是一个被非专业人士造出来,并在中国坊间百姓中流传的一种“传说中的病”。其实相类似的你还可以造出来诸如“富贵肚”、“富贵臀”等疾病。当然,或许是因为后者没有长在脖子那么显得危险,所以效果可能并不是很好。 2、很多人脖子后面那个包,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我知道你在想:“可是很多人脖子根后面真的就鼓起来一个厚厚的大包啊?为什么会呢?” 实际上,这个大包的形成主要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骨性结构特殊 这个地方的骨性结构本身就很特殊,刚好是颈椎和胸椎的交界处,更是脊柱骨头拐弯的地方,就像盘山车道拐弯的地方一样,会形成一个本身很明显的向后的骨性突起。 而如果这个人的姿势还不好,还有点驼背耸肩低头,那好么,这个向后的突起就会更加明显,外观看向后显著突出。 (2)局部脂肪堆积 这个地方,因为骨性结构比较特殊,所以本身脂肪就比其他地方要厚一些。如果这个人再相对比较肥胖,体脂含量比较高,那么局部就很可能沉积很多脂肪颗粒,慢慢的就像长出一个肉包一样。 除此之外,很多人在这里还很容易长出脂肪瘤,这个也是局部鼓起的重要原因。关于脂肪瘤, 3)韧带软组织增生 是的,还是由于这个地方骨性结构本身就向后突起,所以这里的韧带会持续受到更大的张力,而变得更加肥厚。加之我们还经常低头玩手机等活动,加重了颈后韧带的张力和损伤,慢性反复的损伤性刺激会引起局部韧带筋膜的水肿、增生以及钙化,所以变得更厚更大也更明显。 知道了前面的信息,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所谓的“富贵包”,只是非专业人士对无法解释的病理生理现象的一种想当然,富贵包并不是里面长了什么特殊的肿瘤或癌症(当然,脂肪瘤可以忽略)。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在脖子后面,外观看起来肥厚的包,它所在的深度只是位于皮肤下方很浅的地方,并不在骨头上,更不在颈椎的椎管里。所以,可以说,它既不会压迫所谓的给大脑供血的血管,也不会压迫所谓的什么重要神经,因此它既不会因为老年痴呆,也不会引起截瘫,你非说这东西如果不注意以后会要命,那我也可以说肚子大如果以后不注意也有可能要命,这东西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 4、咋治? 当然,这个所谓的“富贵包”本身没啥事,但是可能伴随的“肥胖”、“高血脂”以及日常姿势的不正确,确实是需要纠正的。 所以,我们只是需要在减轻体重,注意健康生活饮食的基础上,纠正日常姿势,比如:不要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不要驼背,保持军姿一样的挺胸抬头收下颌,经常活动锻炼下,这就足够了。 千万不要被吓到,更不要被忽悠的去买什么特殊的东西。最简单的道理,你看哪个正规医院有治什么富贵包的。。。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6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脚底板疼,早起一下地疼的最厉害!到底该怎么办?

老李很奇怪,他压根就没有受过伤,怎么突然就脚底板疼了起来。就是这两天走的稍多了点,也不知道为什么脚底板就开始疼了,走路踩地就疼,尤其是早晨起床脚一踩地,那酸爽简直了,刚下地的前几步走起来疼的都瘸了,慢慢走多了也觉得疼痛好点了,但是还是脚底板脚心那块疼。 工作忙,没法请假,也不想为这么点事儿休假,老李就去药店买了跌打损伤的外用药擦上,可是两周过去了,疼痛还是那样一点都没缓解。老李的媳妇说,这该不会是里面长了骨刺吧,还是去医院看看吧。没办法,老李只好请假去医院。挂号排队检查一番,医生给了老李一个听都没听过的病名:“足底筋膜炎”。老李一脸懵拿啥,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鬼?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是事实[1]却是: 这一生中,每10个人里,就有1个人,会得上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病——足底筋膜炎。 是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受到足底筋膜炎的困扰,尽管我之前曾经介绍过这个疾病,但最近后台很多朋友私信留言还在询问足底疼痛的问题,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这个困扰着1/10人的疾病:足底筋膜炎。 这个筋的用处大了,它就像弓的弦一样,连接着足弓,向前连着脚前掌,向后连着脚后跟。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足弓就会有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跑跳运动。 但是吧,筋这东西有个缺点,就是它之所以白白的,就是因为上面血管少,血液循环不好,所以自我修复能力较差。一旦发生了急性损伤,或者慢性长期劳损,这玩意就容易出现发炎、变性,甚至坏死。 而它最容易,也是最常见发炎的部位,就是足底筋膜和脚后跟连接的地方。表现出来,就是下图中蓝色圆圈标记的区域。 是的,上图脚底蓝色圆圈画出的区域,就是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疼痛和压痛部位。当然也有部分人是在脚心甚至脚前掌的的,但并如上图脚后跟区域那么常见。 所以,说白了,所谓的“足底筋膜炎”或“跖腱膜炎”,其实就是脚底里面的筋,由于慢性反复牵拉劳损了,发炎了。 文章开头提到的老李,他所体验到的,就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表现。 是的,就是脚底板靠后位置区域疼痛,一般都有疼痛之前长距离行走,或者活动量增加的病史。主要表现为下地走路,运动开始的时候脚底板疼痛明显,稍微活动一会后会稍微缓解些,但疼痛依然存在。最典型的,就是早晨下床的头几步,钻心的疼,非得走两步后才能慢慢缓解些。 如果去医院拍片子,可能会发现如下图一般的跟骨骨刺 但是,一定注意: 并不是因为长骨刺,才得了足底筋膜炎。因为很多没有任何症状的人也会有这里的骨刺,而很多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并没有跟骨骨刺。所以无论是疾病病因,还是后面的治疗,都跟这个骨刺没多大关系。哪些告诉你说能消骨刺治这个病的,别信就好。 如果查磁共振(尽管一般不会),会在片子上看到下面的景象,也就是足底筋膜在脚后跟区域有明显的炎症水肿。 3、怎么办? 是的,这病怎么治,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说一说: (1)休息 首先,请大家不要担心这个病。因为业内认为,足底筋膜炎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和感冒一样,即便你不去管它,只要休息的好,它自己也能好的病。 这里很多人肯定就不服气了:怎么可能!?我脚底板都疼了半年多,歇了好几个月了,啥药都用了也没见好,你在这跟我扯它自己能好?忽悠谁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这个病虽然是自限性疾病,但自然病程比较长,一般会有半年到2年,所以长期的疼痛很难让人放心;另一个就是,由于很多人每天还要生活工作,尤其是要长距离行走,足底筋膜仍在持续的受到反复牵拉刺激,这也是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所谓的休息,要求我们尽可能去避免一切引起疼痛的动作。但是却又不能完全的一点不动,还要做相应的专门的康复锻炼。 (2)锻炼 这里推荐两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康复锻炼方法:足底筋膜拉伸和踩球。3)药物 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我们一般建议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疼痛特别明显或有特殊要求的,可以考虑局部注射类固醇(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打封闭)。 (4)特殊的鞋垫和支具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4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术后伤口流水老不好不一定是感染,“脂肪液化”了解下

手术以后,对于患者来说,最糟心的莫过于伤口长的不好了,每天提心吊胆的特别害怕,心里念叨着千万别发炎感染了。毕竟,手术之前谈话签字时医生基本都会交待:这个手术最怕的就是感染,一旦感染就完了。 但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尤其是肥胖或者有糖尿病的朋友,手术后伤口有可能会出现伤口一直流水总是长不好的情况。但是伤口也不疼,换药看伤口也不红不肿的,就是一直有液体从伤口里往外面渗。医生和护士一般都会嘱咐一定要勤换药观察着,询问到底伤口怎么了,可能会被告知,暂时不是感染,只是脂肪液化。 这个“脂肪液化”到底是个什么鬼?脂肪好端端的为什么会液化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脂肪液化的那些事儿。 我们人体的皮下脂肪是由脂肪细胞颗粒堆积起来的。而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手术切口周围的脂肪细胞就有可能会破裂,导致细胞内的脂肪跑出来,成为肉眼看到液体样式的油脂,从而顺着手术切口渗出来,或者积在手术切口里面。 实际上,手术以后切口周围脂肪液化是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是在肥胖患者或糖尿病患者身上最为常见,但脂肪液化和感染却是两码事儿。 切口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污染了切口并且在切口周围繁殖,引起伤口红肿热痛的现象。而切口脂肪液化,只是脂肪细胞破裂后油脂和组织液混合着流了出来。尽管脂肪液化后切口局部情况会变差,愈合会变得困难,也更容易继发感染。但是,脂肪液化本身并不是感染。 脂肪液化的患者,一般除了伤口渗液比较多外,并没有任何其他不适,伤口也没有红肿疼痛和坏死。脂肪液化一般发生在术后 2 周内,渗出的液体一般是淡黄色,如果把渗液拿去检查分析会发现里面是大量的脂肪颗粒,并且培养没有细菌生长。 由于手术切开了皮肤皮下组织,会不同程度破坏皮下脂肪本身的血管,导致脂肪营养变差。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患者皮下脂肪正常,一般都能耐受住这一变化。但是对于肥胖患者,皮肤下的脂肪会特别的多,本身就需要特别多的血液循环和营养,而手术破坏了脂肪的血液循环系统,残存的营养只够维持有限的脂肪营养,多余的脂肪就会因为营养不足而发生液化坏死,于是就有了脂肪液化。 而且,由于肥胖患者本身皮下脂肪就比普通人厚,所以手术中相比普通人,医生需要更大的手术切口,切开更多的组织,以及用更大的力气来牵拉(挤压)伤口,才能显露深层的结构,这也让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更高。 (2)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糖尿病本身就是不同程度的破坏全身的血管和血液循环,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眼底血管受损而视力下降,甚至因为下肢血管受损而烂腿烂脚。当然,糖尿病患者给脂肪供应养分的血管肯定也会多少有些问题。所以,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不仅切口更不容易愈合,切口内的脂肪也更容易发生脂肪液化,而且也更容易继发感染。 当然,其实不只是糖尿病,包括贫血、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等,都会让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风险增加 比如,手术中过长时间的使用高频电刀切开深部组织时,电刀的高温会造成脂肪过度的坏死,术后就很容易出现脂肪液化,尤其是肥胖的病人。 再比如:由于手术难度较大,手术中间拉钩过度的牵拉挤压伤口,伤口内脂肪组织暴露在空气中时间太久,术后缝合时缝合的太密打结太紧等等,都会进一步加重皮下脂肪的坏死,从而引起术后脂肪液化。 这个自己弄不了,必须要交给医生护士来才行。医生护士会根据脂肪液化的程度以及渗出液体的多少来决定治疗方法。 (2)预防 实际上,除了减肥外,患者能做的预防措施很少。需要医护人员在术前充分的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全身营养情况,手术医生在手术中合开的使用手术器械,尽可能的保护好切口周围组织,并且在缝合伤口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而后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脖子是歪的,严重么?该怎么办?

很可能是因为最近疫情严重,医院已经成为大家心中“最危险的地方”了,所以后台给我私信留言的朋友明显比以前多多了。其中有三位朋友同时问到了小孩歪脖子的事儿,作为年轻的父母非常担心,而孩子又小现在也不敢去医院,所以希望我说一下。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斜颈”的那些事儿。当然,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里面涉及的东西特别多,我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话做出最准确的表达。 斜颈,就是我们医生的专业医学术语,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歪脖子”。用文字来描述下确切的话说就是:患者的头部向一侧倾斜,而一般下巴是朝向另外一个侧。 斜颈在儿童中很常见,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父母常常在一开始并不注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先天性斜颈”。有朋友在后台私信还问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实际上我很抱歉的说,至今为止也尚不确切的清楚先天性斜颈的病因,但它也确实有家族遗传性。 斜颈不仅是外观不好看,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引起其他问题,比如继发的颈椎胸椎等脊柱问题、肌肉拉伤等等。 斜颈有哪些症状? 上面这张经典的先天性斜颈图就很好的展示了斜颈的主要外貌特征: 头部倾向一侧,下巴朝向另外一侧。例如,如果一名婴儿的头部倾向右侧,其颏部则朝向左侧。 头部倾向侧的颈部,一般会有肿块。例如,如果一名婴儿的头部倾向右侧,肿块则位于颈部右侧。 孩子面部看上去不对称,即左侧面部与右侧面部不一样。 除此之外,一般还会合并有以下症状: 疼痛:但岁数小的孩子不会描述; 头部、颈部活动困难; 下巴颌部周围肌肉紧绷、肌肉痉挛和言语困难等等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3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丨蹲下起立时,膝盖发出“咔咔”的声音,到底要不要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反正我自己是有过: 下蹲,或者由下蹲站起来的时候,偶尔会听到膝盖里有“咔咔”或“咯噔”的声音。 无论是运动,还是上厕所,偶尔就会出现那么一次。也不疼,也没有什么其他不舒服,就是能感受或听到膝盖里有响声。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尽管没有什么疼痛不舒服,但是那膝盖莫名其妙的发出异常响声,还真的蛮让人担心的。会不会是膝盖里面哪里出问题了?会不会是什么半月板啊韧带啊之类的有毛病了?我要是不管它,会不会耽误了治疗? 其实,并不只是膝盖会发出“咔咔”或“咯噔”的声音,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全身各个关节都可能发出一些弹响声。 比如咱们最熟悉的画满:打架前经常会有人故意在对手面前把手指头关节 掰的“咔咔”响以显示自己的勇武强悍,还有更狠的会突然快速的扭动头和脖子,让颈椎的小关节发出“咔咔”的声音,尽管这样做其实很危险。 是的,我们身体的各个关节在比较快速的大范围的屈伸时,都有可能发出一些响声,我们医生把这个叫关节弹响。而关节之所以会出现弹响,其原因机制比较复杂,与关节中的气体,以及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的滑动都有关系。 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关节的弹响实际上分为两大类,这点才是需要大家谨记的,即:生理性弹响和病理性弹响。 顾名思义:生理性弹响就是指正常的不需要治疗的弹响,而病理性弹响是指那些确实有问题的需要治疗的弹响。下面咱们就挨个来说一下。 实际上,咱们文章最开始描述的蹲下起立膝盖弹响,就是生理性弹响。包括掰手指头和摇脖子,都是生理性弹响。 这种弹响有几个明确的特点,也是区别于病理性弹响的重要特点: (1)无痛:这个非常重要。生理性弹响一定是没有疼痛感的,不仅是弹响发生的时候没有疼痛感,弹响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也没有疼痛感。 (2)关节活动不受影响:在弹响发生前、发生时,以及发生后,关节都没有被卡住或锁住的感觉。 (3)声音清脆明确:一般就响那么一下,而后就没有声音了。 一般满足上面3个特点的关节弹响,都是生理性的,大家不需要担心,也无需跑到医院来做检查,更没有必要去药店买什么补钙的或者膏药什么的,这种也不是身体缺少什么东西需要补。 而相比之下,更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下面要说的“病理性弹响”。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6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脖子是歪的,严重么?该怎么办?

孩子需接受检查吗? 需要。如果发现孩子脖子一直是歪的,还是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专业的医护人员通过进行体格检查就基本可以判断您的孩子是否有斜颈。而且这个很难通过网络问诊和视频来确诊,毕竟需要体格检查,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手诊。 此外,根据斜颈的类型,医生可能还会安排孩子做一些影像学检查,比如超声、X 线检查、CT 或 MRI 扫描。 如何治疗斜颈? 尽管并不总是这样,但的确还是有些先天性斜颈可以不经治疗就自行消退的,只是这种比较少,所以还是建议到医院治疗。因为如果先天性斜颈得不到治疗,可导致患儿两侧面部呈现不一样的外观。这可能是永久性的。 先天性斜颈的治疗方法也分为两类:非手术和手术 (1)非手术治疗 最常用的是拉伸和体位改变以及使用颈托,在医生的指导下由父母陪着孩子在家一起进行。它们有助于使颈部变直。当然能不能做,怎么做必须由专业医生来建议,不能自我感觉。此外,医生还会给予相应的物理治疗以辅助恢复。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相对比较专业的了,这里咱们科普就不做过多的阐述了。两害相权取其轻,麻醉和手术的确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但是相比之下,持续的斜颈可能影响更为严重。 最后,如果孩子的斜颈是在意外事故或外伤后产生的,则必须立即叫急救车转运到医院,切忌自行搬动。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3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打哈欠、吃苹果把“下巴”弄脱臼了,自己能复位么?

你见过吃苹果把下巴吃掉的么?打哈欠把下巴搞脱臼的你听说过么? 这并不是个笑话.。实际上,在临床中,因为大笑或张大口吃苹果等脱臼的事情经常会遇见。我自己在实习和后来工作中就遇见好几个吃东西把下巴吃脱臼的,嘴巴闭不上还疼的厉害。在家自己没办法搞,只能忍着疼跑来医院挂急诊。 那么,为什么下巴会脱臼呢?这个东西到底该怎么办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关于下巴脱臼的那些事儿。 1、下巴为什么会脱臼 如果你用手指按住耳朵前面,而后不停地做“张口”-“闭口”的动作,你一定能感受到里面有个关节,随着你张口闭口在动,如下图。 是的,这个就是“颞下颌关节”,也就是管我们张口闭口的关节。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能张嘴,就是因为下巴(下颌)往下运动的原因。 尽管颞下颌关节周围包裹着强大的咬肌一般都比较稳定,但是很多人会因为先天或后天的一些因素,导致那个关节的卡槽彼此之间不那么匹配,有些人还会因为过多的咀嚼或外伤引起功能紊乱关节松弛等等,这个时候颞下颌关节就比较脆弱了。 如果此时,再过大的张口,比如张大嘴吃东西,打哈欠、大笑、唱歌、甚至激情接吻时。。。下巴就很容易掉下来,也就是颞下颌关节脱位,如下图。 颞下颌关节脱位,往往是左右两边一起脱位,当然也有一侧脱位另一侧没事的。 只要这地方一脱位,患者立即就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不适,而且嘴巴闭不上了,患者内心往往会有较严重的恐慌。如果这个时候你用手去触摸患者耳朵前面的关节,往往会发现有不正常的凹陷。由于无法闭口,患者往往说话说不清楚,而且会不停地流口水。一侧脱位另一侧没有脱位的患者,嘴巴还可能歪向一侧。 对于下巴脱臼的患者来说,优先应该去口腔科就诊。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属于口腔颌面外科管,当然急诊科也没问题的。 确诊脱臼一般不难,治疗也就是用一些方法把脱位的颞下颌关节复位进去。但是,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颞下颌关节由于被强大的咬肌包裹,所以脱位后咬肌痉挛想复位起来往往比较困难。 医生一般不会做全身麻醉,最多给个局部麻醉,实际上大多数不麻醉直接复位也能复位进去。只是这个复位医生往往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常用的复位方法需要医生把手放入病人嘴里,而把关节复位上的一瞬间,咬肌会迅速的把患者嘴巴闭上,医生的手指头往往就会很容易被咬到。我自己刚毕业那会儿没有经验,就被咬过一次。。。 关于复位的具体方法,这个过于专业,咱们就不多介绍了,主要说说咱们老百姓如果一时半会来不及去医院,在家自己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复位呢?当然有 4、下巴脱臼了,自己在家有什么办法处理呢? 是的,尽管我们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或急诊科治疗,但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就医方便的。当我们没有办法及时去医院时,咱们老百姓有没有什么简单有效又安全的办法可以尝试下呢?尤其是习惯性脱位的患者,有没有办法自己复位呢? 当然有!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两个可以自己尝试复位的办法,简单、安全且有效,您不妨学一下。 当然,并不是真的让我们吐出来,不要担心。 具体办法就是用干净的压舌板,没有的话就找家里干净的筷子,刺激嗓子眼后方让我们有恶心想吐的感觉。一些患者会在恶心出现咽反射的时候,让脱位的颞下颌关节自行复位。 这并不是什么民间偏方,实际上国外都有相关报道[1]。之所以这样可行,是因为咽反射动作想吐的动作,会让下颌骨下降,从而使骨头从卡住的槽里拖出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办法有可能让患者真的吐出来,所以还是要小心。也可以试试另一种方法。 如上图所示,找一个粗的钢笔帽或者类似大小的圆柱形物体。把这东西放在脱位一侧的上下颌磨牙之之间。让脱位的患者轻轻向下咬住这个圆柱形的物体,而后用牙齿让这个圆柱形物体在牙齿之间来回滚动,很快脱位的关节就能自行复位。如果是双侧脱位的话,可以先复位一侧,而后把圆柱形物体放倒另一侧去,继续做同样的动作即可。 同样的,这也不是民间土方,而是经过确切验证的有效方法。比如 Gorchynski J 医生团队[2]就对急诊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患者使用了上面这种方法,结果 31 名下巴掉了的患者中,有 30 位用此方法成功复位,而且其中 77%的患者是在不到 1 分钟就复位成功的。可还行? 1)下巴脱臼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张大嘴的时候; (2)下巴脱臼要去挂口腔科或者急诊科; (3)如果一时半会没法去医院,可以现在尝试用文章说的咽反射法或咀嚼法试试。个人更推荐咀嚼法。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5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丨蹲下起立时,膝盖发出“咔咔”的声音,到底要不要紧?(2)

咱们身上的关节,其实是由非常多的复杂结构共同组成的。出了骨头以外,还有关节的滑膜、软骨、骨头与骨头之间垫子一样的半月吧,还有关节里面的交叉韧带,以及关节外面侧副韧带。而与正常的生理性弹响不同,病理性弹响是关节里面或者周围的这些复杂结构真的出现问题了,而且这一问题在关节活动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异常响声。这种异常响声可就需要警惕注意了,因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处置,后面会逐渐变成更为严重的问题。 那么,关节的病理性弹响有什么特点呢? 实际上,与生理性弹响相对应的,病理性弹响会有以下特点: 异常的疼痛感:这个同样非常重要。关节的病理性弹响,会在弹响发生前、发生一瞬间或者发生后出现,有的疼痛甚至会持续存在。 关节活动受影响:在弹响发生前、发生时,以及发生后,关节会出现被卡住、锁住的感觉,或者出现不敢活动的感觉。 4、膝关节病理性弹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正如前面所说,膝关节也是由各种复杂结构共同组成的。这其中,每一个重要结构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发生膝关节的病理性弹响。 (1)骨和软骨出现了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中老年人的骨性关节炎,以及髌骨软化。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中老年人的关节和软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磨损老化。但是咱们又不能像保养车一样把这些老化的结构换掉,所以继续用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其中,病理性弹响就是常见的表现。 (2)半月板出现了问题: 这在年轻人中比较多件,尤其是爱运动的年轻人。半月板其实就是膝关节里的一个缓冲垫,表面非常光滑干净。但是如果发生损伤,尤其是运动过程中突然的扭转(最常见的就是踢足球时的疾跑急停变向动作),半月板就很容易发生撕裂损伤。而一旦半月板损伤,尤其是 3 度以上的损伤,半月板表面会变得不光滑而起了“倒刺”,在关节活动时这个地方就会出现异常的摩擦而出现弹响声,而且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关节被卡住锁住的感觉。 (3)关节里面或周围的韧带出现了问题: 咱们的膝盖里面还有两条呈“十字”排列的“交叉韧带”。这俩韧带是维持膝盖稳定不打软腿的最重要结构,没有之一。但是这俩韧带也相对比较脆弱,很容易因为运动暴力而发生损伤。比如,如果你看过《终极斗士》系列电影,一定还记得里面的俄罗斯地下监狱拳王:尤里·博伊卡。是的,他就是被对手活生生的把交叉韧带扭断了,连站立都很困难。 出了关节里面的韧带外,关节外面的韧带比如侧副韧带、髂胫束等出现了问题,也会在膝盖蹲下起来时发生异常摩擦而出现弹响 总之,关节弹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关节“病理性”弹响。 只要弹响发生前后没有疼痛感,而且关节活动也不受限,那么基本上就是生理性弹响,大可不必多虑。而如果有疼痛感,或者感觉有被卡住锁住的感觉,那就得赶紧去医院检查确诊下了。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6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哪些人容易得股骨头坏死?

人体的骨骼由两大部分组成:无生命的矿物质和有生命的非矿物质,有生命的物质需要有血液供应维持其生命,一旦血液供应中断就会发生坏死,往往是不可逆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就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股骨头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导致的骨坏死,进而关节面塌陷、髋关节活动障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大问题是髓关节功能的丧失,并且有致残的可能 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创伤因素,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非创伤因素,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过度饮酒、血供不良等。 股骨头坏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 30-60 岁最多,无性别差异,下列患者尤其需要警惕: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一种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得已,需要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另一种是由于某些医者或患者本人长期误用激素治疗。 长期大蠹饮酒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长期大量饮酒有时也在所难免;而嗜酒者则对酒情有独钟,喝起酒来没有节制。 有过鶴部外伤史者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使交通工具日新月异,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生活、工作、运动中不慎造成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无骨折脱位的髋部外伤均可造成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受到损伤,为以后的股骨头坏死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其中以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者最为多见,约占该类骨折的 30%。 其他潜水员,飞行人员及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痛风、放疗、烧伤、高血红蛋白病等患者,这些人群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也增高。

邓豪

住院医师

嘉善县中医医院

144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56条记录共6页
邓豪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7240 次
总文章 56 篇
在线服务患者 711 次
患者评价 1314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7-07 16:52: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