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医院应治好病人才收费,没治好就不收费,医生谈谈看法
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良心的专家说:医院收费该按照治好病人才能收费,没治好就不应该收费。 抛出自己的观点还非要拉上有良心的专家,居心叵测啊。 这么一说我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了,这有良心的专家是医学专家啊,还是医改专家,还是社会专家呢?我猜这个有良心的专家就是提出问题的这个人吧。 既然猜不出专家是谁,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事能不能实现吧。 姑且不说医院能不能这么办,我们先从其他行业分析分析吧。 先按照我看到的网友留言理论推理。 网友说修理电视、冰箱都是按照修好了给钱,不修好不给钱,修报废了要赔钱,人去看病也应该是这样,看好了给钱,看不好不给,看坏了赔钱,如果你把看病等同于修理家电,把自己等同于冰箱、彩电,我想我们之间就没有必要争论了,如果我和冰箱彩电对话,别人一定以为我是疯子。 如果上面假设可以成立的话, 那么去饭店吃饭,吃完了我会说饭菜不可口,我不付钱。 去酒店住宿我睡一夜说自己失眠了,我不付钱。 去游乐场游玩我说自己玩的不高兴,我不付钱。 坐飞机去趟三亚我说三亚不好我要返程,我不付钱。 有此理论真的很无敌呀,非常完美啊!你倒是去试试啊,腿不给你打折,算我白说,同时告诫你一句,腿打折了,也别去医院,医院治不好你这种人,估计宠物医院也不会收你,兽医也怕治不好你。 该说的说了,该分析的分析了,我们就回到医院治病这个问题上来,我们假定这个命题可以成立。那么什么标准是治好了呢?是医生的标准,还是以患者的标准呢? 如果是医生的标准,那么不管治好治不好,医生都会说治好了,所以你还要给钱。 如果是以患者的标准,你就是治好了,我也说没治好,身体是我自己的,难受不难受我自己知道,所以永远也治不好,那么每个患者都不会交费。 如果二者都说了不算,那就要找第三方了,公平的地方就是法院了,每出院一个患者法院开庭一次,那可真有事干了。 大家都想免费医疗,就连作为医生的我也想免费医疗,因为保不齐自己哪天也会生病,但是目前我们还无法实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记得看过一条新闻,曾经有一个县很富裕,县里决定医疗免费,结果呢大家不管是有病没病,大病小病都去住院,一住上院就不出院,有吃有喝,啥钱不花,干脆在医院猫冬了,导致真正有病的人因为没有床位,最后被迫取消了此政策。 总有人幻想着吃喝都能免费,天天想睡就睡,工作还想不累,金钱都能成堆,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你,要想实现以上愿望,赶紧去下面排队。 当你生病的时候,医生和家属一样是最希望你好的,应该是并肩战斗的战友,而不是针锋相对的敌人。 看病不是买卖关系,如果你非要以消费者自居,那么我也请问你,既然是买卖关系,那你一定知道不允许强买强卖吧, 所以你去医院“消费”,那么医院就有权利拒绝你“消费”。 所以别把看病看成是消费,酒店、饭店客满的时候,你会被拒绝,因为你是消费者。 当医院再满再拥挤的时候,如果你是急诊、重症患者,急诊的时候是不会被拒绝的,因为你是患者。 商店、饭店、超市都会关门,我们是二十四小时在岗。 以人为本,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我们在路上,擦亮双眼,拭目以待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邸亮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140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八旬老人从心衰绝望到感叹生活真好
老太太78岁被下病危,80岁能坐48小时火车去看儿子,她感叹:活着真好! 2年前的暑期,休完年休假回来,接同事的班,同时也接了一个被下病危的老太太,那一年她78岁。 她有一个和我一样不太多见的姓氏,为了患者隐私,文中就用她或者老太太代替吧。 有着6年心梗的她,这次再次出现胸痛、胸闷,不缓解,并且出现了心房颤动,伴着短暂的室速,成对儿的室早,一波接一波,她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IV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短暂室速、室早、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 这是同事和我床头交班,我了解到的信息,昨天夜间刚从急诊收上来的,一晚上没有明显好转。 交完班同事如释重负,轻松的去度假了。 刚刚放松1周,还没有适应紧张、忙碌工作的我,一下倍感压力,看着成对的室早,短阵的室速,仿佛下一秒病魔就有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 她危在旦夕,我则如芒在背! 经过一夜的折腾,她基本上没有睡觉,就在我和同事交班的时候,也没有睁眼睛。 看着似睡非睡的她,我决定先和家属交流。从陪床的2个女儿那得知: 老太太,有2个儿子,2个女儿,大儿子在海南,小儿子因车祸早已经离开了。 从小儿子离开后,老太太从东北老家,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和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 还没有等我和她两个女儿说完话,她睁开了眼睛。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深懂得,这个时候的病人,是最脆弱的。历经了疾病的折磨,此时一定是紧张、恐惧、焦虑,绝望和希望交织在一起的。 最难受的时候,他们往往丧失了信心,似乎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求生的欲望却不会消失。 不难受的时候,他们往往变得敏感而多疑,焦躁不安,生怕一下秒病情变化,再次陷入绝境。 一方面是面临疾病的折磨,痛不欲生 一方面是又是与人生俱来的对生命的渴望 对疾病的绝望 对生命的渴望 就这样在矛盾中煎熬,身心俱疲! 要想治好患者的病,先要温暖患者的心。看到老太太睁眼,我赶忙上前,拉住她冰冷的手,亲切的问道:“您睡醒了?怎么样好点了吗?我是您的主治医师医生。” 她努力的睁了睁眼睛,我感觉到我手被她拉紧了。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能让我感觉到她内心的喜悦,她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还能活下去吗?我想我的儿子”她的语气,像是咨询,又像是自言自语。 “只要您好好配合,一定没问题的”没有多大把握的我,给了一个直接肯定的答案。 这其实是一个医者大忌,医生从来工作中从来不会盲目肯定或者否定,他们的语言从来的都是可能,因为医学有太多的未知性,疾病有太大的变化性。 其实这种可能,这种不一定才是真的,所谓的“一定”其实反而是夸大、不符合实际的。 但是这种情况之下,容不得你去犹豫,我需要给她勇气和信心,我也需要得到她对我的信任、信赖,我要让她感觉我是的依靠,是她疾病时候的医靠! 好的医生就是要和患者见第一面,就应该让患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一定要让患者感觉到,你一定会帮助他祛除疾病。这是看病的第一步,也是我多年的体会。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患者不信任医生了?医生冷淡的态度恐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良好的沟通,是信任的开端。看病和修车不一样,一定要有人文关怀在里面,好多医生把自己当成了修理工,而好多患者把自己当成了消费者。 有了良好的开始,接下来才会有美好的结局! 经过细心的治疗,老太太和家属的配合,闯过一关有一关!她逐渐平稳,胸痛消失了,心功能改善了,短暂是室速消失了,成对的室早没有了,偶发的室早,已经对她够不上威胁了。 儿子也从海南赶来! 见面之前,我 提前还是先给她先上了一课,让她千万不要太激动。因为大悲大喜都可能会诱她疾病的再次发作。 儿子如期到来,老太太自然欣喜万分,怕她因为激动发病,我也陪在了床旁。有了之前的预防针,一切很顺利。 老太太拉着儿子的手,把目光投向我,示意儿子都是我的功劳,把她治好了。她的儿子也对我是千恩万谢,出院后给我送来了锦旗,并且老太太又让女儿录了视频,发到了我的患者群里。 儿子陪了她一段时间,就匆忙回去工作了。隔三差五的电话,并不能解她的思儿之心。因为儿子不能来看她,她决定去海南看儿子。至于为什么儿子不能来看他,后来我了解到,一是儿子太忙,二是她儿子心脏也很不好。 于是老太太女儿联系我,把要去海南的情况告诉我。开始我是极力反对的,因为老太太的病还是有很大 风险的,坐飞机就会面临更多风险,一旦途中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又提到坐火车去,但是几千里的路程,48个小时甚至更长的车程,老太太的身体也吃不消啊。 但是老太太心意已决,我也只好建议让她们常备急救药物,如果发病离哪近就去哪的医院。当老太太的女儿再次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她们 已经安全的返回了我们的城市,最后老太太托女儿告诉我: 活着真好! 剧情完美落幕,一个曾经有过心梗、心衰病史80岁老太太,从命悬一线,到感叹活着真好,见证了疾病是可以战胜的,生活是美好的! 通过医疗故事,讲述医学知识,今天的内容就是慢性心衰的管理。 第一.坚持用药。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措施。若其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行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停药之前咨询主治医师。 2.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运动。适宜的运动训练对于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至关重要,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稳定的心衰患者应主动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不诱发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为宜。适宜的运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 3.合理饮食。心衰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心衰本身会使体内的钠盐不能顺利排除体外,过度的盐造成水潴留,加重心脏负担。轻度心衰患者盐控制在4克,中度到重度的心衰患者每天不超过2克。另外需要限制水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500毫升,可以记录每天的入量和出量情况,最简单的就是监测体重,建议每天监测,如果3天内,体重升高超过2千克或每天体重的增长达1千克,说明有水分潴留,必须及时加用利尿剂。 4.抵制烟酒的诱惑。听话的人群不用再说原因,不听话的人群说多少也白扯,因此不在赘述烟酒危害。 5.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6.要有像亮哥一样既专业有负责的医生指导!和医生做朋友,有好处! 综上避免过度劳累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尽量避免感冒、呼吸道及其他各种感染;不要擅自停药、减量;饮食不当,如食物偏咸;擅自加用其他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都容易引起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若出现如疲乏加重、运动耐力降低、静息心率增加≥15~20次/分、活动后气急加重、水肿(尤其下肢)再现或加重、体质量增加等情况,很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病情平稳的患者可3~6个月随访一次。病情有变化时随时就诊。若患者发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严重气短、突发喘憋、吐粉红色泡沫样痰、面色青紫等症状,提示急性心衰的可能,立即呼叫急救系统,尽快到医院就诊。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出现双下肢水肿,可尝试增加口服利尿剂剂量。自行调整3~5天后如病情无明显好转,亦应去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邸亮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141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医保费上涨身强力壮不住院,岂不白花钱?
回到农村老家,看到母亲正在因为交社保的事而发愁! 母亲 抱怨:今年社保费用又提高了,而且不收现金了,需要网上支付了,我们都不会弄。而且村里都说交社保没用,有了社保你们医院会给多开药,一样还是多花钱!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我并没有正面回答母亲,而是反问道:“那您和我爸,还有我二舅今年还交社保吗?” “交啊,咱们每年都交!你二舅是五保户,村里给交”也许是我说话的语气硬了些,母亲肯定的回答道。似乎否定了之前的怀疑。 小的时候我们都听父母的话,当父母老了,正好就反过来了,父母开始听孩子的话了。你的一个眼神,一个语气都会让他们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记在脑子里。 我开始为我的生硬的语气而自责,赶紧缓了缓口气,对母亲继续说道: ”社保是国家给老百姓多好的福利啊,每年交几百块钱,到时候真的要住院,可以报销好几万呢!“ 母亲赶忙点点头。 父母在村里以当医生的儿子为骄傲,也总是和村里人说:如果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去医院找我儿子,让他带着你们看病,让他安排你们吃饭! 也总是语重心长的和我说,有村里人去找你看病,一定要热情,不能慢待了。 村里有人这么想,母亲难免也会受影响。虽然母亲顺从的点头了,接下来我还要解决母亲的疑问,到了医院医生真的会针对有医保的人,多给花钱吗?于是我开始认真的给母亲讲起这些问题。 听完我的解释,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为有一个优秀的儿子而自豪。她就可以用她儿子教她的话,去说服她的侄儿和大哥,让他们赶紧去交社保。 原来我回家之前,我母亲因为不会网上支付,便想让我大舅家表嫂帮忙缴费。大舅他们一家就不想交社保了,他们觉得没用,至于想法除了前面说的情况,还有就是我的表哥、表嫂的问题,他们觉的自己年轻力壮,根本没有必要花冤枉钱,也建议我母亲别交社保了。以至于出现了文章开头的母亲和我的对话。 表哥今年40岁,表嫂比表哥小几岁,确实是年轻力壮的年龄。而且身体一直都很不错,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尤其是表哥,他是干力气活的,身体健壮。 但是大家别忘了,还有那么一句古话,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不生病,谁又能保证人生会一帆风顺。 而我大舅和舅妈呢,舅舅已经因为严重的颈椎压迫,瘫痪在床,舅妈有冠心病、心衰,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表兄的儿子今年上初二,这样的家庭,还不交社保,一旦真的有人生大病,全自费的话,不说是倾家荡产,家庭经济也会严重受创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来算一笔账,家里5口人,按照今年的社保费用每人250元。 250x5=1250元,我们就按照10年算,1250x10=12500元,乍一看1万多块钱,其实想想这是10年啊,5口之家10年这么多钱,如果没有人住院,用1万多元钱买个平安不好吗? 平均下来一家每天费用是250÷365x5=3.42元,每天3.42元花不起吗?少抽半包烟就省出来了,吸烟舍得,交社保不舍得? 又有人会抬杠了,说:你没看每年社保都在涨钱吗? 总想有回报,却不想付出,是这些人的通病,你一分钱都不想出,就想天上掉馅饼吗? 1年花了250元钱,有大病了可以报销6-7万块钱,如果一个大病我们按照能报5万元看。 50000÷250=200,也就是说需要200个人的社保费用,200:1,这200人里再有生病的话,单纯靠投保人这些钱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国家会投钱给大家报销费用,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福利,也是我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对于5口之家,特别是家里有慢性病的人群的,难免会住院。 我们就假设5口之家10年之内只有1人生病,而且只住1次院。 假设因冠心病住院,需要放1枚支架,那么连手术费+支架费+药费+手术费等等,一个 花费4万元,按照50%报销的话。 40000x50%=20000>12500,这笔账算清楚了吧,哪边合适,一目了然。 又有杠精会说了,我年轻10年都保证不会生病! 年轻是资本,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不会生病只是你一厢情愿。 这是我同时遇到的病人,28岁男子突发胸痛,到医院查心电图,急性心梗了。等待他的不仅仅是风险,而是一大笔钱!你保证自己不会生病?别天真了!你能保证的只有爱惜身体,尽量少生病,少住院,而一旦住院了,会有社保给你报销,减少自己的花费。 医院经常会上演,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社保没交费,而又恰恰这一年,自己或家人生病了,又需要一大笔费用。 有人哭天抹泪,有人捶胸顿足,有人黯然失色,有人放弃治疗,有人咬牙硬撑,不管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悔不当初,都会说出同样的话:谁也不知道会生病啊,早知道就交社保了!我真倒霉。明年我一定第一时间交费。 不是没想到,也不是没算到,而是侥幸心理、固执态度、幼稚想法所致。 还是我总说的那句话,未雨绸缪永远好于亡羊补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邸亮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141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男子突发心梗,医院建议造影
通过医疗故事,讲述医学知识,我是心内科亮哥 今天的医疗故事有些独特。 当遇到疑似急性心梗的患者的时候,需要患者和家属做决定的时候,都是父母、爱人或者儿女,但是今天医疗故事里,却和我们平时想的大不一样,以至于至今我也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原因。 故事的主人公我们称为毅哥,毅哥今年50出头,是机关部门的司机。虽然是司机,平素不当班的时候还是好喝两口,吸烟也比较凶,发现高血压2年了,自己说血压控制的还可以,没有糖尿病病史。 住院前的那天是周日,毅哥中午又和三五好友一起推杯换盏,兴致不错,所以多喝了两杯。吃完饭,回到家中就感觉胸口有点堵,以为是喝酒的缘故,也没太注意。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梦中觉得就像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让他喘不过起来,想坐起来,双手却用不上力气。突然他感觉胸骨后剧烈疼痛,让他从梦中惊醒。毅哥捂着胸口,大汗湿透了衣服。毅嫂看到毅哥情况,还以为毅哥是做噩梦了,但是很快发现毅哥的状态不对,脸色也不好,有气无力的。于是毅嫂赶紧拨打了120,并把毅哥生病的情况,告诉了大伯哥立哥。 120行心电图检查,当时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送入我院急诊科。短短20分钟的时间心电图就出现了变化,急诊科查心电图明显的ST段压低,心肌缺血严重。 结合患者症状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给予扩冠、止痛处理后患者仍胸痛很明显,请我们心内科副主任会诊,根据专业评分,建议立刻行冠脉造影。经过夫妻二人的商议,同意行造影检查。就在这个时候,毅哥的大哥立哥也赶到了,听说要做造影的事,坚决反对。任凭我们副主任如何讲解,态度都很坚决,无奈决定采取保守治疗。 把毅哥收到CCU后,作为值班医生,我立即赶往床旁查看情况,给予负荷抗血小板药物、镇痛等治疗后,毅哥胸痛得到了缓解,气短也没那么厉害了。问病史、查体,专业测评之后,我还是想和家属谈谈关于造影的问题,毕竟才50岁出头,保守治疗万一出现问题就是一条人命啊。于是我把家属喊到了办公室。 “亮医生你好”还没等我开口说话,就有人喊出了我的名字。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年长些的男人,我当时并没有认出他 看我没有认出他,他接着说:去年我来住院就是你管的。 我努力的回想着关于他的记忆,可是实在想不起来了,接的患者太多了,所以我干脆问了他名字:某立。 快速打开病历搜索他的名字,打开病历,一看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再一看造影记录:冠脉三支病变,最严重的是前降支近段90%的狭窄,血管病变严重,当时建议行冠脉搭桥治疗。 浏览完病历,我把目前再次转向他,仍然是未等我说话,立哥便开口:我并没有去做搭桥,我现在也很好,一点感觉没有了。吃药把我的胃都吃坏了,我现在就吃降压药物呢,别的什么也药也没吃。 当时我并没有时间去和立哥说他的病情,只想赶紧说服他,让病床上的毅哥尽快造影。 于是我告诉立哥:你们哥俩不一样,你弟弟是心梗,你是心绞痛,他很严重。 立哥回答:没啥不一样的,亲兄弟一个爹一个妈的,我弟啥情况我知道,我比他大10岁呢,平时我弟比我身体还好呢。 我快被气炸了,看来和立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啊。 赶紧改变方向,和毅嫂谈,我把手术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打出来,并再次给毅嫂讲起了手术的过程、风险、费用以及毅哥危险状况。毅嫂被我说动了,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大伯哥。 立哥仍然是很坚决,并不失礼貌的对我说:亮医生,谢谢你了,你费心了,我们不做。 之后毅嫂要求把知情同意书拿走,和毅哥去商量下。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叹了口气!想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钟道恒博士所说: 多数人不是SI于疾病,而是SI于无知! 最后的结果不出医疗,就是暂时保守治疗。我也赶紧转变思路,既然不做急诊PCI,争取给患者一个合理的方案。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毅哥在我们的精心治疗下,一天天稳定起来,病情一天天的好起来。 大约是毅哥住院的第三天吧,晨起查房的时候,毅嫂告诉我,她们想做个冠脉CTA,不准备做造影了。 我又不得不费尽口舌的和毅哥一家谈,目前心梗了,再做冠脉CTA的意义不是很大,即使明确了血管狭窄了,也不能开通血管治疗,心梗后后期还应该冠脉造影。 可以一切都是徒劳的!我又败下阵来!只好答应,等进一步稳定出危险期后考虑冠脉CTA。 到了第四天,病情就出现了变化。毅哥出现了心房颤动,作为心内科医生一定知道,心梗后出现房颤就是预后不良的表现。 随后我又查看了血钾等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血钾一直维持在4.0mmol/l以上,随后问了问情况,才知道。 原来毅哥有喝茶的习惯,虽然我之前千叮万嘱,告诉他控制饮食和水量,这段时间,别饮茶,特别是浓茶,但是他觉得没症状了,所以不仅茶喝多了,而且还是浓茶。 哎,有力治病,无力回天啊。装睡的人叫不醒,下一句就不说了。 到最后房颤也没转过来,劝毅哥服用抗凝药,最后也被拒绝了。 故事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惊心动魄,没有因为拒绝造影,而出现患者丢掉性命,但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预后肯定是差的,他会经历比丢掉性命还痛苦的事情, 因为心肌坏死,导致心脏功能不协调,出现了心衰,动也动不了,一动就气喘虚虚,严重时候躺不下。 因为房颤没有抗凝,心房内容易出现血栓,而一旦血栓脱落,最容易堵塞的就是脑血管,出现偏瘫,甚至支架出现昏迷,严重时候危及生命。 至今我也没有想明白,作为哥哥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急诊介入呢?是因为自己血管狭窄那么严重,自己却没事吗?还是另有隐情?如果真的是因为他的错误决定,而导致弟弟丢掉性命,那么岂不是要愧疚一辈子,被弟妹埋怨一辈子吗?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患者!希望看到的人引以为戒,也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误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邸亮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140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90岁老母因病过世,70岁儿子一声妈,让人潸然泪下
无论你多大年龄,在母亲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无论你多大年龄,都想有个妈,因为有妈才有家! 这是发生在医院病房里的真实医疗故事,故事里的老太太那年90多岁,守寡多年,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在外地,三个儿子都在当地,三个儿子轮流去照顾妈妈。 老太太70多岁的时候患了心梗,一直坚持服用药物,平素里生活能够自理。心梗之后,吸烟多年的她毅然戒烟,但是仍然坚持每天1两白酒。 日子如水般流过,近2-3年开始,她身体逐渐不像以前那样硬朗,特别是秋冬季节,特别容易感冒,随后就诱发心衰,所以也逐渐成了医院的常客。 起初住院有个3-5天,心衰就很快缓解了,在家接着吃药,还能维持一段时间,随着心衰的加重,住院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出院3-5天,就躺不下了,到最后家里人都不敢让她出院了。 老太太的身体急转直下,心衰导致脑供血不足,逐渐有些糊涂了。以至于小女儿从外地赶来,她都不太认识了。而一直陪在床前的就是她的大儿子,也就是文章的第二主角,其他儿子都是请了护工,间断来看望。 自从老太太成了医院的“常客”,几乎所有医生都管过床,而我则成了老太太最后一次的管床医生。 老太太的病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好两天坏三天,就这样维持着,也不知道能到哪天,钱自然也是越花越多,每次我们去催费,大儿子总是毫不犹豫的去交钱,常规用药不好用,需要用一些比较昂贵的药物,他也总是一口答应。用他的话说:让我妈少受些罪,花钱点值,我想让我妈活下去,多大岁数都想有个妈。 有的时候我也会劝他多注意身体,毕竟70多岁的人了。而他则总是表现出自己还很年轻的样子,总是满脸幸福的说:我身体挺棒的,在我我妈眼里,我还是孩子呢! 心衰的终末期,似乎任何药物、仪器都不能阻止病情的恶化,老太太进入了生命的最后尽头。而她大儿子似乎也觉察到这一点,他把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喊到了医院,向我打听老人的情况。 这个时候,作为医生也很为难,明知道没有好办法,但还要给患者家属一定的建议,因为医生并没有代替患者和家属做主的权利。 所以我建议他们如果积极一点,可以考虑转入ICU,考虑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 但是也许能一时有效,能维持多久我也没有把握,费用要比CCU贵些。 其实从我内心来讲,我并不希望他们会做出插管上机的选择,终末期的患者,无论你花多少钱,也会无济于事,结局就是人财两空。但是作为医生,我无法明讲,还是要看家属的态度。 短暂的商议,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我,想让我帮忙做个决定。 其实这个时候也是医生最难受的时候,患者家属信任你,想让你给个肯定的答案,可即便是我有肯定的答案,我也不会直接表明的,也不敢直接表明。是出于自我保护也好,还是职业敏感性也好。 所以我表明我的态度:“我不能帮大家做决定,我没有这个权利。我只是从老太太目前情况,和大家分析下情况,老太太病情很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去插管上机,也许只能维持几天,也许只能维持几个小时,但是挽回生命的机会比较渺茫,谢谢你们的信任,最后的定夺还是要你们家属!” 听完我的话,他们这次很快有了统一的意见,维持治疗,能维持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吧。 也就是这天的夜班,老太太呼吸微弱,心跳、血压逐渐下降,我赶忙告知家属,老太太可能不行了,还用抢救吗? 家属面面相觑,这次大儿子却毅然绝然的表态,不用抢救了! 当他说完这些话,老二和老三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最后关头,如果连抢救都不抢救,那岂不是太不孝顺? 老大仍然态度很坚决:活着的时候孝敬就行了,孝敬不孝敬不在这个时候,就让妈安静的走吧,别最后再让受罪了!我是老大,这事我定了! 很快老太太呼吸心跳停止了,再也没有生命气息,当我通知他们这些的时候,老大已经老泪纵横,抽泣的呼喊着:妈!妈!妈!......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仍然能清晰的回忆起那画面,一声妈妈,催人泪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逝水不停,行孝莫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邸亮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140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医护抢救中无法脱身,请家属帮忙,途中骨折
和大学同学通电话,聊生活,聊家庭,当然最多的还是聊工作,听同学聊起最近他夜班遇到的比较尴尬的事,今天想和大家讨论下。 这个故事发生在抢救的时候,那晚上我同学上夜班,一个8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又突发胸痛,很快出现了呼吸心跳停止,同学和护士,赶紧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忙得脱不开身。 这时候病房有其他患者不舒服,同学和他的护士搭档,谁也离不开,所以便求助患者家属,让他按照护士站二线值班电话,请二线医生来帮忙。患者家属二话没说便匆忙往外走,帮忙给二线打完电话,回病房的途中,不慎摔倒,等抢救完毕后,给家属一检查,右小腿骨折。 最后科室上报医院,医院责令科内解决,并对我同学和值班护士提出批评,后经过科里讨论,决定由科里赔偿家属的损失。 这就是故事的梗概,和同学通话完毕,我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总觉得我同学和护士有些冤枉,为什么要被批评?还有就是赔偿损失,是不是应该由医院来出呢? 我们一起来细细分析,夜班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值班,夜里也经常会遇到有患者犯病,有的时候忙得焦头烂额,彻夜难眠。其实最怕的就是患者同时发病,忙都忙不过来,所以有时会喊二线值班人员过来帮忙,以解燃眉之急。 而故事当晚,正在进行紧急心肺复苏,根本不可能走开,所以只好求助家属帮忙,却没想到发生了意外。这是谁也不想的,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医护已经尽到了责任,请家属帮忙也是情非得已,为什么要提出批评呢?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了抢救患者,而让患者家属帮忙,这种情况下出现意外伤害,应不应该进行赔偿呢?如果赔偿是全额赔偿还是部分赔偿?单纯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认为是应该赔偿,但是是部分赔偿。这种情况是应该医院内自己解决,还是找律师解决呢? 虽然是在科里发生的这种事情,但是也是工作期间,在医院发生的事,为什么要科里出钱赔偿,科里出钱赔偿,势必要扣科里人的奖金,那对科里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当时换做值班的是我,也会选择请人帮忙,那种情况是无法离开的。如果是院里领导值班,会怎么处理这事,难道有更好的办法吗?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如果您有好的方案,请不吝赐教,以免将来有一天我遇上这情况,也会遭遇如此尴尬。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医护人手还是不够,工作量大,平时值班还好,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有时真的很窘迫。再此也恳求,各位能对医护多多体谅!
邸亮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1404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颈动脉斑块需要手术吗?
视频简介 作者: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邸亮 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颈动脉斑块需要手术吗?应该吃阿司匹林和他汀吗?心内科医生陆续为大家讲解,敬请关注!
邸亮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1482人阅读
查看详情
邸亮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280 次
总文章
57 篇
在线服务患者
0 次
患者评价
0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2-03-23 10:45:36
邸亮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0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