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简称:重庆医科大附二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有什么

作为家长,您对孩子的健康非常关心,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面对孩子突然出现的健康问题,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以下将详细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建议您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症状,如是否有呼吸困难、易出汗、反复感冒、肺炎等,并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心脏,观察是否有杂音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诊: 1. X线检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以及肺部情况,初步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 2. 超声心动图: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判断心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3. 心电图:检测心脏的电活动,了解心脏的节律和传导功能。 4. 心脏导管检查:通过导管将特殊药物注入心脏,观察药物在心脏内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判断心脏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5. 心血管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使心脏和血管在X光下显影,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形态和功能。 6. 色素稀释曲线测定:通过注射染料,观察染料在心脏内的稀释情况,了解心脏的泵血功能。 通过以上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病情,包括心脏病变的类型、程度、范围等,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旦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时治疗。拖延病情只会加重病情,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孩子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加强自我保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2. 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家长,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中医养生之道

1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阴道异常出血背后原因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接触性出血是指在性生活、妇科检查或排便后出现的少量阴道出血。这种症状常见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和宫颈癌等疾病。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宫颈腺体结构复杂,感染难以彻底清除,因此容易反复发作。宫颈糜烂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呈黏稠状或脓样,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带血或接触性出血。据报道,宫颈糜烂患者患宫颈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7倍。因此,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于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 宫颈息肉也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慢性炎症导致宫颈黏膜局部增生,形成息肉。息肉直径通常在1厘米以内,小的息肉可能没有自觉症状,而大的息肉容易出现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由于宫颈息肉的症状与早期宫颈癌相似,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婚姻因素、生育因素和病原体因素。早婚、多育、性生活频繁或宫颈感染者患宫颈癌的风险更高。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是白带发生变化,呈淘米水样,伴有恶臭,有时还有性交出血或血性白带。 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措施是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一般建议一年一次。凡是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定期进行检查。尤其是早婚、多育、性生活频繁或有宫颈感染者,更应注意。如果怀疑患有宫颈癌,应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或宫颈活体组织检查,以便确诊。

医疗故事汇

18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内地新增2600例甲流确诊病例

近期,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卫生部最新通报,从十月二十三日十五时至十月二十六日十五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600例,其中境外输入性病例8例,境内感染病例2592例。 截至目前,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5664例,已治愈29105例。重症病例累计53例,其中已治愈17例,死亡3例。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在二十六日报告了1例死亡病例。 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主持召开自治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要求各地深入疫区一线,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扩散态势。 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们应如何做好防护?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拥挤场所。其次,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以下是一些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科普知识: 1.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3. 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 4. 预防甲型H1N1流感,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加强锻炼等。 5. 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中医养生之道

17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疾病病因

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病因复杂多样。本文将为您介绍TDP的常见病因,包括药物因素、电解质异常、心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以及不明原因等。 首先,药物因素是导致TDP的常见原因之一。一些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生素等药物都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进而诱发TDP。 其次,电解质异常也是TDP的重要病因。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异常都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从而增加TDP的发生风险。 此外,心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导致TDP。例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可引起Q-T间期延长;脑外伤、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诱发TDP。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TDP的病因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了解TDP的病因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TDP的发作,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全球医疗视野

1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脑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脑水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它指的是新生儿颅内液体过多,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新生儿脑水肿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颅脑损伤:如出生时产伤、摔伤等,可能导致脑挫裂伤、颅内出血、血肿等,进而引发脑水肿。 2.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等,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局部脑组织水肿。 3. 颅内炎症:如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等,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水肿。 4. 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等,导致脑出血、脑水肿。 5. 脑部缺氧:如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导致脑组织缺氧、水肿。 6. 脑部代谢性障碍:如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导致脑组织代谢障碍、水肿。 新生儿脑水肿的症状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表现,如烦躁、哭闹、囟门张力增高、肌张力改变等。诊断新生儿脑水肿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 治疗新生儿脑水肿主要包括脱水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等。脱水治疗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抗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 新生儿脑水肿的预防措施包括: 1.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发育异常。 2. 提高接产技术,减少产伤。 3. 加强新生儿护理,预防新生儿窒息和缺氧。 4. 及时发现并治疗新生儿感染。

智慧医疗先锋者

1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脉管炎症状有哪些

脉管炎,一种常见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和危害不容忽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脉管炎的常见症状、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建议,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一、脉管炎的症状 1. 疼痛:疼痛是脉管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患者在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小腿或脚掌疼痛,休息片刻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持续加剧,尤其是在夜间,患者常因疼痛而抱膝而坐。 2. 发凉、怕冷:脉管炎患者常感到四肢发凉、怕冷,尤其是脚趾部位,对寒冷更为敏感。 3. 异常感觉:由于神经末梢受缺血影响,患肢可能出现疼痛、针刺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 4. 色素沉着:患肢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表现为肤色变暗或出现斑点。 二、脉管炎的危害 1. 影响生活:脉管炎会导致患者行动不便,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导致残疾:严重病例可导致患肢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3.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脉管炎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 三、脉管炎的预防和治疗 1.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 保暖:保持患肢温暖,避免受寒。 3. 适当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改善血液循环。 4. 避免吸烟:吸烟会加重病情,应戒烟。 5.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等药物治疗。 6. 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等。 7.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脉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炎症性疾病,患者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降低疾病危害。

中医养生之道

18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贪吃的“六大”危害

宝宝贪吃,家长该怎么办?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得多长得快,于是对孩子有求必应。然而,过度贪吃对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 1. 影响大脑发育 贪吃会导致大脑血流量减少,影响大脑发育。进食过量会使得大量血液流向胃肠道,导致大脑缺血,进而影响智力发展。 2. 导致肥胖 过度进食高热量食物,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转化为脂肪积累在体内,引发肥胖问题。 3. 引起消化不良 贪吃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4. 影响性格 贪吃的孩子容易性格急躁、易怒,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 5. 导致“肥胖脑” 肥胖脑会导致大脑沟回皱褶减少,影响智力水平。 6. 促使大脑早衰 过度进食会促使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增加,导致大脑过早衰老。 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孩子过度贪吃。

未来医疗领航员

18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感美女可能低血压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状态,根据其发病的缓急程度,可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两大类。急性低血压是指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常表现为晕厥和休克等症状,常见于晕厥、心肌梗塞等疾病。而慢性低血压则是指血压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内分泌性低血压、消耗性低血压、心血管性低血压和药物性低血压。 体质性低血压,又称原发性低血压,多见于年轻苗条女性,表现为乏力、心悸等症状,可能与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时血压下降超过50毫米汞柱,常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久病之后或服某些药物后。 内分泌性低血压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消耗性低血压常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肝炎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心血管性低血压常见于慢性心包积液、严重二尖瓣狭窄等心血管疾病。药物性低血压常见于服用降压药、镇静药等药物的过程中。 低血压虽然不一定都是疾病的表现,但长期血压下降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对于低血压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低血压的治疗,一般而言,无需使用药物治疗。对于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理: 1.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 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3.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4.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适当变换体位。 5. 如有其他疾病,应及时治疗。 总之,低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健康管理专家

1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胸骨裂了怎么办

胸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瘀青等症状。为了明确诊断,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多发性骨折等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胸骨骨折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康复: 1. 制动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胸部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2.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抗炎镇痛,同时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如活血止痛胶囊、鹿瓜多肽等,促进骨折愈合。 3. 物理疗法:热敷、烤电等物理疗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 日常保养:多吃含钙食物,如牛奶、虾皮、骨头汤等,以及山药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 5. 医院就诊: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胸骨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意外伤害。

医疗星辰探秘

16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这样减肥容易得心脏病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减肥方法。其中,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因其快速减重的效果而受到许多人的追捧。然而,这种减肥法却隐藏着健康隐患,甚至可能导致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主张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以达到减重的目的。这种减肥法的主要原理是,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后,身体会转而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从而促进脂肪燃烧。然而,这种减肥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摄入过少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长期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不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外,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还会导致蛋白质摄入过多,增加肾脏负担。 其次,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容易导致心脏疾病。研究表明,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因为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会导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那么,如何健康减肥呢?专家建议,减肥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以下是一些健康减肥的建议: 1. 合理膳食: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保证营养全面。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戒烟限酒。 4. 定期体检:监测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调整。 总之,减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生物医疗创新站

1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69条记录共17页
...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