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

简称:云南省东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东川人民医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怎么治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种疾病,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治疗方法: 1. 中医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通过刺激膝关节周围的穴位,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适用于早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如膏药、凝胶等,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口服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等,可以改善关节功能。 3.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晚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关节活动度、控制体重等。此外,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科室进行治疗也非常重要。 总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智慧医疗先锋者

18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爱喝可乐不运动易得骨质疏松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碳酸饮料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饮品。然而,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尤其是可乐,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案例一:27岁的小李,平时喜欢喝可乐,很少运动。一天,他在抱起女友时不慎扭伤腰部,导致腰椎骨折。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的骨密度较低,已提前进入骨质疏松阶段。 案例二:大学生小王,平时疏于锻炼,喜欢喝可乐。一天,他在打篮球时扭伤脚踝,起初未重视。后来病情恶化,脚踝红肿,走路困难。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骨密度同样较低。 研究表明,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水、香料、糖、咖啡因等成分对人体健康不利。其中,二氧化碳提高了饮料的酸度,人体会以钙来中和酸性物质,导致钙流失。此外,磷酸对钙的新陈代谢和骨质有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专家提醒,长期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缺乏锻炼、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为预防骨质疏松,建议: 适量饮用碳酸饮料,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咖啡因。 保持规律锻炼,增强骨骼强度。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骨质疏松问题。 总之,关注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享受健康生活。

医疗新知速递

16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任何年龄强筋壮骨的重点:平衡膳食、积极锻炼与避免吸烟

骨骼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年龄阶段对骨骼健康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以下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骨骼健康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骨骼。 20多岁: 1. 关注体重:减肥不锻炼容易造成骨质流失。 2. 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每天运动20-30分钟最理想,可以选择跑步、举重等运动。 3. 关注经期:月经不规则(每年少于6-8次)与雌激素水平过低及低体重有关,这对骨骼来说是双重打击,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30多岁: 1. 做好孕期骨骼保护:孕期应适当补钙,除了孕妇本身需要补钙之外,胎儿也需要一定的钙。 2. 识别药物风险:皮质甾类药物和抗惊厥类药物都容易导致骨质流失。 3. 降低压力:皮质醇等压力激素会抑制骨骼的生长,加速骨质流失。 4. 注意口服避孕药:长期服避孕药可能抑制雌激素的产生,导致年轻女性骨质流失。 40多岁: 1. 注意月经变化:月经不规则甚至隔月一次,可能是进入围绝经期的信号。这时候应该实施“锻炼+补钙”计划。 2. 关注导致骨质流失和骨折的相关疾病,如甲亢和2型糖尿病等。 3. 评估骨质疏松症危险:包括吸烟、饮食紊乱等。 4. 和医生商量是否要接受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 50多岁: 1. 加大钙质摄入量:本年龄段每天应补钙1200毫克,同时还应补充1000-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2. 关注背痛:背部突然疼痛可能是椎骨骨折所致,这在50岁后的女性中很常见。 3. 绝经后每隔3-5年查一次骨密度。 共同建议: 1. 保持有益骨骼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果蔬和低脂奶制品。女性每天应补充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2. 经常锻炼。锻炼比补钙更能增强骨骼强度。跑步、举重、跳绳都是很好的选择。 3. 戒烟。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更低,绝经更早,进而导致骨密度降低。 4. 限制食盐摄入量。因为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2400毫克就会增加钙质流失的危险。 5. 适度饮酒。女性每天一杯酒,男性每天两杯酒,有助于骨骼健康。 6. 防止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症”不同,前者为轻度骨质流失,后者更易骨折。

医疗故事汇

17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办公室带来OL十四种疾病

在快节奏的办公环境中,白领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办公室常见的十四种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1. 颈椎病 颈椎病是办公室人群的常见病,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晕、头痛等。预防颈椎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定期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 2. 抑郁症 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容易导致抑郁症。预防抑郁症,应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兴趣爱好,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3. 胃病 不规律的饮食、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容易导致胃病。预防胃病,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4. 视力减弱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预防视力下降,应注意适当休息,做眼保健操,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5. 心脏病 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等因素容易导致心脏病。预防心脏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

老年健康守护者

18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油烟是女性肺癌的祸首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研究表明,厨房油烟是导致女性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苯并芘、多环芳烃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性。在烹饪过程中,油温过高、烹饪时间过长、使用劣质油等都会增加油烟的产生。女性在厨房中长时间接触油烟,容易导致肺癌的发生。 除了肺癌,厨房油烟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因此,为了保障自身健康,女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尽量减少油烟的产生,控制油温,避免油温过高。 2. 使用优质食用油,避免使用劣质油。 3. 烹饪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用油烟机。 4. 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肺部疾病。 5.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总之,厨房油烟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肺癌的发生。

未来医疗领航员

18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改变饮食习惯治疗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发生与遗传、饮食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根据组织学表现和病理性质,直肠息肉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新生物:包括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这类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构成,癌变风险较高。   2. 错构瘤:这类肿瘤是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这类息肉癌变风险较低。   3. 炎性息肉:即假息肉,由肠粘膜溃疡引起。常见的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良性淋巴样息肉和良性淋巴样息肉病,与癌变无关。   4. 增生性息肉:又叫化生性息肉,是直肠和结肠粘膜上的无蒂小结节,可单个孤立,也可多发。这类息肉癌变风险较低。   5. 综合征类:这类病在肠胃内有息肉,在胃肠道外有特殊表现。   改变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治疗直肠息肉的重要方法。以下是一些有益的建议:   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   2. 减少脂肪摄入: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油炸、油腻食物的摄入。   3. 限制红肉摄入:红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增加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建议适量摄入。   4.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5.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应尽量避免。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肠道疾病。   总之,改变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治疗直肠息肉的重要措施。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肠道健康,可以有效降低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

远程医疗新视界

19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预防骨质疏松 注意日常饮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危害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家族中若有骨质疏松症的病史,患病风险会增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中的钙质逐渐流失,导致骨质疏松。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饮食习惯:饮食中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以及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碳酸饮料等,都会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包括: 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比正常人高出数倍。 生活质量下降:骨折会导致疼痛、行动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理负担: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预防骨质疏松的饮食方法 1. 增加钙摄入量: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等食物富含钙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2. 补充维生素D:阳光照射、鱼类、蛋黄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3. 限制咖啡因和碳酸饮料的摄入: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碳酸饮料会导致钙质流失。 4. 保持均衡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三、预防骨质疏松的生活方式 1.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2.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骨骼健康。 3.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四、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钙剂、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2. 外科治疗:骨折复位、内固定等。 3. 物理治疗:电疗、超声波治疗等。

健康饮食指南

19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溃疡型食道癌症状有哪些

溃疡型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症状主要包括吞咽困难、反流和疼痛。 1. 吞咽困难:这是食管癌晚期的典型症状。起初,吞咽困难可能只是间歇性的,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吞咽困难会逐渐加重,从固体食物到流质食物,甚至饮水都会变得困难。 2. 反流:由于肿瘤的浸润和炎症,食管癌患者常常伴有食管腺和唾液腺的黏液分泌增加。当肿瘤导致食管狭窄时,黏液会在食管内积聚,引起反流。反流物可能包含黏液、食物、血液或溃疡组织,甚至可能引起呛咳和吸入性肺炎。 3. 疼痛:疼痛可能涉及颈部、后肩胛区、胸部和背部等部位。食管癌晚期患者常出现持续剧烈的疼痛,需要服用镇痛药物缓解。 治疗方面,营养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放化疗的完成率和肿瘤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式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主要通过口服或管饲补充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符合人体生理,有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肠外营养主要通过输注疗法提供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此外,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长期吃太粗的食物,不要吃得太快,不要吃烫的食物,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少吃咸菜、腊肉等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注意日常饮水卫生和安全。

药事通

17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无糖豆浆+低脂牛奶 健康完胜组合!

在日常生活中,豆浆和牛奶都是人们喜爱的饮品。那么,豆浆和牛奶哪个更健康呢?营养师张佩蓉表示,两者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但性质有所不同。 豆浆富含大豆蛋白、维生素B群、铁、磷、镁、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等。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浓度,预防心血管疾病。大豆卵磷脂可以强化大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力。豆浆中的铁质含量较高,有助于肌肤自然红润。大豆异黄酮可以改善更年期妇女骨质流失的现象,预防骨质疏松。 牛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质、维生素A.D.B群、钙、磷、钾等。牛奶中的蛋白质是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可以充分被人体吸收利用。牛奶中的钙质对于骨骼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牛奶中的维生素A有助于维护视力和皮肤健康;B群有助于身体的能量代谢;维生素D可帮助钙质吸收。 然而,牛奶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豆浆不含胆固醇,且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更适合健康饮食。牛奶中的乳糖可能引起乳糖不耐症,而豆浆不含乳糖,更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群。 因此,张佩蓉营养师建议,为了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可以同时饮用豆浆和牛奶。选择无糖豆浆和低脂牛奶,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又能避免过多热量和脂肪摄入,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 除了豆浆和牛奶,以下是一些其他健康饮品推荐: 1. 绿茶: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2. 柠檬水: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 3. 红枣枸杞水:具有补血安神、抗疲劳等作用。 4. 薏米水: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等作用。 5. 玉米须水:具有利尿、降压等作用。

药事通

1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蒙牛“特伦苏”牛奶一辩

近年来,关于蒙牛“特伦苏”牛奶的争议不断,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质疑和质疑。然而,我们应当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并深入了解“特伦苏”牛奶的真实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特伦苏”牛奶并非简单的普通牛奶,而是蒙牛公司依托我国先进的生物科技,研发出的一款具有独特功效的牛奶。 “特伦苏”牛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其“造骨牛奶蛋白”。这一蛋白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骨骼生长,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从中医角度来看,“特伦苏”牛奶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牛奶性温,具有补钙、强身健体的功效。而“特伦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则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却对“特伦苏”牛奶进行恶意攻击,甚至声称其可能致癌。这种说法毫无根据,纯属夸大其词。事实上,任何食物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关键在于如何合理食用。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适量食用“特伦苏”牛奶,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看待“特伦苏”牛奶,不要被谣言所误导。同时,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总之,“特伦苏”牛奶是一款具有独特功效的牛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们相信,在科学的指导下,蒙牛“特伦苏”牛奶将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疗科普小站

190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0条记录共2页